第一篇: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遇到的困难(模版)
我国负责行业现状及遇到的困难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年发展,我国服装产业产值增长迅猛,产销衔接平稳,服装内需市场持续旺盛。从2010年1月份到10月份,服装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536.604亿元,同比增长25.24%;纺织服装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530.462亿元,同比增长35.85%。国内的品牌服装消费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发展将成为服装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未来十年国内的服装消费将迎来黄金增长期。
然而在这种大好的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殃及国内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和农产品价格,另外还有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等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服装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服装产业电子商务应用不足是尤为令人关注的因素之一。
据相关行业媒体数据分析:2011年第2季度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924亿元;其中服装类商品销量达到445亿元,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68.9%;服装作为最受用户青睐的网购产品越来越关注。但是相关服装行业中专门设立的电子商务部门的很少,有独立的专门负责电子商务规划、销售或拓展的部门 29.2%;没有独立的部门,但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24.0%;除了IT专业人员外,没有具体的电子商务规划、销售、拓展人员 5.4%;没有IT专业人员,也没有电子商务规划、销售、拓展人员 41.3%;其他 0.1%。即使在已经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中,也仅有不足三成的单位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相
关部门。
而与大的服装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受到自身管理水平、资金和人
才等因素的制约,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明显滞后。据统计,只有9%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而在大型企业中,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采购、销售的比例就已分别达到30%和27%。另外不少服装企
业还存在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虚拟市场在线产品管理不力等问题。
据某知名电子商务人士透露:比如xx推出的xxxx,即专注服装
生产与贸易协同,致力于为服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专业的管理软件和交易平台,为各级服装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而服装产业链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平台的出现,相信一定会很大程度上的助推服装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当然服装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存在着“天然优势”,表现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获取利润。时尚的变化要求服装企业实时跟踪市场行情,预见客户需求变化,迅速对客户要求做出反应;而电子商务,通过对用户兴趣度的调查和客户反馈信息的搜集,并及时提供相关问题的解决,恰恰为企业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技术手段,在全球化进程的今天,不啻为解决目前服装行业遇到的各种困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篇: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阿里巴巴钢材2012-11-27专题:钢材打印
27日,杉杉集团有限公司2012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对国内服装行业进行了分析。
(1)服装行业现状
服装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几年,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巨大的市场内需已经成为国内服装行业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消费观念正不断成熟,对服装质量、特性、品牌文化内涵的认识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居民的消费更加注重个性化、舒适化、品牌化和时尚化。服装消费逐渐趋向于中高档化发展,我国服装采用中高档面料的比重在逐年增长。服装行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舒适度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服装行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增强品牌服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中国服装消费市场正沿着:需求消费→时髦消费→时尚消费→个性消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品牌消费需求轨迹进行着变革。
服装行业具有周期性,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服装产业发展有所放缓,该板块出口与贸易收入大幅减少,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纺织服装业景气度也逐步回升。2010年,中国服装行业出口和国内零售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为5,874亿元,同比增长24.8%。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0年纺织服装出口额累计达2,065.30亿美元,同比增长23.59%;2011年纺织服装出口额累计达2,479亿美元,同比增长20.03%。2012年1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贸易额554.2亿美元,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500.2亿美元,增长2.9%,进口54亿美元,增长5%,累计顺差446.2亿美元,增长2.6%。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增加居民收入作为“十二五”发展多项指标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内需将得到增长,居民对纺织服装的需求将日益增加。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上升和城镇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带动了衣着消费的深刻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获得整体提升,年均复合增长10.04%;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674.7元,比2010年提高15.95%,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45%;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比2010年提高29.5%,按可比价格计算提高17.52%。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预计,2011年至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增长率为12.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增长率为15%左右。
2007-2011年消费品及衣着消费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2011年从服装制造业生产经营情况来看,在价格上涨和国内外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制造业整体运行情况虽好于预期,但仍面临着生产继续趋冷、出口增长乏力、订单萎缩、库存持续走高、亏损企业增亏加重等问题。同时,汇率问题、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用工问题等,都是中国服装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长远看,中国巨大的市场内需已经成为国内服装行业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且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大众对中高档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增长将显著加快,品牌服装将更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服装产业景气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2)服装行业政策
①出口退税政策
2005年-2007年,为了缓解国际贸易争端压力,以及促进纺织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政府多次下调纺织品出口退税,2007年7月,服装、鞋帽、箱包等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由11%下调至5%。
2008年下半年,为缓冲国际贸易环境急剧恶化对国内纺织产业的冲击,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分别于8月、11月和2009年2月和4月四次提高出口退税比例。从2009年4月1日起,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较2007年底提高5个百分点。在中国纺织行业景气周期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出口退税比例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纺织企业面临的困难。
②国内其他相关政策
2009年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品牌建设、研发创新、金融支持以及加强知识产保护和行业协会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2010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要求东部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或新增投资等方式将纺纱、缫丝、织造、制品等部分制造环节转移到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而将自身定位于发展纺织服装高端制造业。2011年1月14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新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将于201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纺织行业唯一的一部国家强制性标准法规,该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适用于我国境内市场的所有纺织产品,其目的在于控制纺织品中主要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保障人民的基本安全健康,引导纺织品生产销售企业逐步以产品质量为主,提升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以便从容应对国际贸易保护。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在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2011休闲服装博览会表示:纺织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中国纺织工业定义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以及“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还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时尚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2012年5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通过《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整合国内外资源、进一步调整结构,向纺织强国迈进,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比2010年增加2倍以上,出口纺织品服装价值量年均增长7%左右。
③国际相关政策
欧盟发布的《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REACH)新规定,凡被列入高度关注物质(SVHC)超标的,须在2011年6月1日前向欧盟化学品管理署通报,未进行通报的涉及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盟市场。该规定在原有的13种与纺织品有关的高度关注物质清单中又新增8种,这将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形成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新规的申报和测试将增加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成本,对中小企业出口造成很大阻力。我国相关企业应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新加坡是我国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贸易量呈现逐年递增的上升趋势,其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消费者保护(消费品安全要求)法草案2011》,将管制消费品范围从原有的45种增加到了15,000种。其中,婴儿产品、纺织品服装和服装饰物等都属于受安全管制的消费品。法案要求,商品供应商必须确保其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组织的ASTM标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安全标准。若消费品被认定为不安全,或者不符合国际安全标准,新加坡标准、生产力和创新委员会(SPRING)可对产品进行撤柜或禁止销售的处理,零售商和供应商也将受到罚款或最多两年刑期的处罚。
(3)服装行业竞争态势
目前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纺织服装工业规模趋于萎缩,但由于掌握着品牌和销售渠道,其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从目前国内服装市场来看,外国品牌在高端市场具有较大的垄断性,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品牌管理、服装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而国内服装企业主要定位于中低档产品生产和服装加工,出口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国内销售网络、人工成本、产品质量以及生产规模等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行业在发展中逐渐从规模、产量转变为品牌、品质以及产品个性化方面的竞争,涌现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在业内具有较强的市场占有率的服装品牌,如杉杉、波司登、红豆、罗蒙、报喜鸟等。
(4)服装行业前景
在经历10年高速发展后,我国服装行业进入了调整期,特别是出口增速有所缓慢,服装行业利润分配格局也将进一步改善。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迅速淘汰了一批资金、技术、管理能力差、抗风险能力低的中小企业;国内市场上半年的低迷状态使内销型企业在生产计划和营销目标上都更为理性。从长远看,大批中小企业被淘汰,为我国服装产业奠定大企业为产业核心的新产业格局奠定了基础,服装产业将从规模扩张走上价值扩张道路。
在国际市场,中国低档纺织服装品凭借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0%,并形成了以中国香港、日本、欧盟和美国等代表的几大出口区域。但在进出口方面,纺织服装工业面临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问题,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主要是以来样来料加工、OEM等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出口产品的档次低,使中国纺织服装产品难以获得高附加值。中国纺织服装业要想进一步加快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步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加大科研投入,加快产业升级,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并在品牌、质量、特色等方面重力出击。
2009年4月《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出台无疑是纺织服装行业建设服装强国的重要推进,也成为探索未来服装强国的第一份可行性规划。行业规划更注重发展导向性和目标性,地区规划将把区域优势性、差异性基础上兼顾与其他地区的协调作为重点,企业规划更加注重中长期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由于纺织服装业对劳动力依赖性很大,使得中国的低工资成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份额和成熟的技术配套,未来全球纺织服装业将会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发展,随着海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入,服装纺织业正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并形成区域性针织基地。总体上来讲服装纺织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第三篇: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服装行业目前已经呈现出整合、调整和提升的趋势,进入更加复杂的经营竞争格局,已进入产业、品牌、商务、文化、社会以及资源价值、商业规则和社会责任的系统复合经营的深度竞争时代。传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经营、配套服务以专业细化形态继续发展;而品牌经营使服装制造商和经营商将淡化传统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模式,品牌复合运作和品牌商业模式将成为品牌运营的轨道。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1)产业转型加剧
服装行业作为传统产业,近年来淘汰率明显上升,企业数量增长时代已经基本结束。服装市场升级对产品供给数量的要求大大降低,大多数企业已经从产品营销转向商品营销,个别企业已经走向文化营销,即强调产品的形象,品牌口碑和附加值。众多品牌服装企业在一线城市、省会和重点城市开设了专卖店、商场专柜,占据稳定的市场,但仍需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渠道的纵深延伸。
(2)国内市场成为企业发展重点,竞争加剧
受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增速明显放缓。据海关统计:2007年服装、梭织服装、针织服装出口数量增幅分别较2006年同期回落了约9.74%、8.49%和10.65%,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2007年比重下降至41.33%,5年内下降了10%,内需增长已经超越了外贸增长速度,国内需求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较2007年下降10.7%。由于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受阻,上半年的个别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全行业约2/3的企业一度出现亏损或处于亏损边缘,资金紧张、产品积压等问题较为严重。2009年1-6月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呈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0.88%。
2007年我国服装内销市场活跃。2007年我国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继续保持较高幅度增长,销售额较2006年增加了23.26%。服装零售的总量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同比增长率继续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长率,说明纺织品服装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是稳步增长的。2008年纺织服装外销市场需求变脸,内销市场平稳走强。我国2008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服装类产品同比增长25.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8月,国内纺织零售额累计298.6亿元,同比增长11.09%;服装零售额累计1,999亿元,同比增长21.28%。除2月外其余月份的零售都保持了正增长且逐月扩大。8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23.96%,创下了2008年10月来的最高增速。来自全国规模以上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的零售数据表明,5月份以后,服装零售额增速达到25%以上,特别是10月份以后是服装业的传统旺季,服装内销增速继续攀高。
(3)品牌和市场细分时代到来
伴随着新一轮国内服装市场重新“洗牌”,品牌和市场细分已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体的深度细分,深度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市场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国际品牌加入竞争队伍,市场细分也成为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
(4)加工企业与经销商进一步分化
近年来,中国服装企业纷纷实施了“耐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即借力于广阔的产业资源,将产品制造业务外包,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该模式既可使品牌在短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的高增长,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同时又可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负债率,使企业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环节,该模式加速了专业加工企业与经销商的分化,促成了“职业经销商”的诞生和成长。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加工队伍,经销商队伍也在迅速发展壮大。
(5)服装品牌商业发展活跃,国内外品牌商业竞争全面展开
服装品牌是整个服装行业的风向标,也是服装商业金字塔的塔尖。服装品牌的商业表现,往往带动整个行业的商业潮流;服装品牌的高商业价值,给具有自主品牌的服装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通常服装加工环节,只能获得服装品牌10%~20%的商业价值;商业渠道运营,能够获得服装品牌的30%~40%的商业价值;而品牌运营,则可拥有40%~50%的商业价值。中国的服装品牌多以生产制造为主,少数基于商业流通起家的服装企业,给中国商业资本带来了新气象。目前国外一线品牌已进入中国,国际二、三线商业品牌通过开设大型自有品牌专卖店的模式抢占市场,国内外品牌的竞争全面展开。
(6)产业供应链发展趋势更加成熟
21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加强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世界性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并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活动加以协调和整合,使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设计由概念变成产品,及时、高质量、低成本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增强各企业的供应能力和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政策性壁垒的减少,国际运输和通讯成本的持续降低,使得世界各地的市场变得更加容易进入,供应链管理的条件更加成熟。许多公司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积极联络上下游企业,整合、协调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不断扩张自身的供应链环节,增强企业和供应链竞争力,寻求更多新的收入来源,占据国际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在我国服装行业内部,很多企业也在努力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营造电子商务环境,增加新的业务能力,外包非主导业务,整合、延伸供应链,大大增强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第四篇:我国服装行业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
我国服装行业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
中国的服装分为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两大类。中国的服装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第一: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以及世界第一服装出口大国“。但是对于我国的服装的现状,有这么一个说法:中国人造一亿条裤子换欧洲一架飞机。这是我国目前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差的表现,也是我国始终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而持续不前的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于我国的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因为我国的劳动能力比于其他国家强,而且成本费用相对比较低。因此在面对国际竞争时,我国有相对较大的竞争能力。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我国服装行业对外贸易的数据。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2267.7亿美元,增长23.3%,占全国货物贸易总额的7.6%。其中,出口2065.4亿美元,增长23.6%,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的13.1%;进口202.3亿美元,增长20.3%,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口的1.5%。
在如此美好的憧憬下,但是我国服装行业却发展不好,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就中国的服装行业在对外贸易上目前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服装行业品牌没有规模。虽然今年来我国在秦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中国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的品牌。而且据我理解,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制造商,国外许多知名品牌都是从我国进口服装,转而贴上他们的商标,成为他们的产品。这样可以说,我国的服装质量是很好的,但是缺乏市场、缺乏可以利用的品牌效应。而且在国际竞争中,我国还只能通过低成本优势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因此可见品牌对于我国的服装行业有多么重大的位置。我个人认为,创造一个好的品牌是将服装行业由成长期发展成为成熟期的一个重要的关键,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然后,我国的服装的设计水平低。我国服装行业在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模仿、抄袭国外一些大的品牌,而且这种风气比较普遍。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作为最大的服装制造大国的悲哀。我们有廉价的劳动力、庞大的市场需求,但是我们却用他来培育国际品牌和养活国外设计师,这是多么尴尬的真相。服装设计水平低是我国服装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竞争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始终处于成长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我国的服装市场销售网络。由于设计的能力不行,因此也就限制了我国服装市场的发展战略。我国在营销方面,第一,供应链相比于国外差很多,而真正取胜的关键还是依靠供应链,整合全球最大的制造供应链以及发挥咱越来越强大的物流供应链才是最大的关键。
面对诸多的问题,我国在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到底会是怎么样的呢/?会一直处于成长期,还是会突破成长期转为成熟期呢?这将是我们接下来将要讨论的问题。
2011年,我国服装行业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产业发展环境,产业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产业发展压力。而市场的稳定,特别是内需的平稳快速增长将为服装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产业结构调整全面铺开,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快速推进,产业升级将再上新台阶。
未来10年,是我国服装产业朝着国际领军地位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30年已经为行业加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我们仍然要清醒意识到经
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发达国家服装产业实力并未削弱,在品牌创新、价值创造、市场掌控等高端软实力方面,我国服装产业与国际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行业必须树立危机感、紧迫感,沿着正确的产业升级方向,牢牢把握正在到来的产业大发展机遇期,努力缩小国际差距,确立更高的国际竞争地位。
“十二五”期间我国服装行业要通过引导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集成创新,达到“产业集体提升,企业部分突围”的目标。围绕“集成创新”,2011年,服装行业将更加注重市场评价体系建设、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等产业基础建设的完善,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提高以产业链乃至产业体系为依托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进一步的增强品牌概念、塑造品牌形象、刺激消费、引导产业链等多方面的措施,并对区域结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市场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将在国际竞争舞台上面再次展露头角,而不仅仅只依靠我国是服装制造大国,而是真正意义上转入成熟期的服装大国。
第五篇: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姓名:代伟
班级:07计算机一班
学号:07710124
成绩:
前言:我国服装市场概况 早期,全社会整个服装行业分为三个层次:1,技术支撑型2.资本运作型3,劳动密集型。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土地和人力价格占优势,中国率先承接了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企业,这正好解决了中国民生用品不足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囚徒困境。
中期,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多元化,服装行业为了顺应潮流,推出了区隔定位的产品,如:运动系列、休闲系列、正装系列、商务系列、婚庆系列、家居系列、情趣系列、户外系列等等,在大的系列前提下,又进行了无限细分,如:功能系列、环保系列、保健系列、免熨系列,以及从材质上又分出若干小项,如:全棉系列、竹炭系列、珍珠系列、莱卡系列、彩棉系列等等。这些不断细分化的产品,促进了服装行业的进一步繁荣。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重重压力之下,我国服装产业出现了三种变化:1,生产基地加快向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转移的步伐。2,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运作型和技术支撑型企业发展,走向高端之路。3,纷纷寻求电子商务化的模式,以突破重围。
一、服装行业渠道的变化历程
供销体制供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受当时物资匮乏的影响,凭票供应或限量供应成为一大特点,从城市到农村的供销商店,是服装产品的主流销售通道。供不应求是当时服装行业的一大特点。
百货业
百货商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当时经营的方式是向服装厂家采购商品或者代销商品经营,当时的服装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基本达到了供需平衡的状态。由于交通和物流的影响,这些百货业态集中在县城或城市,服装业可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这时只能说是服装行业发展的一个初级阶段。
批发市场的兴起
随着江浙、民营企业的发展和珠三角特区的建立,大量低价格的服装产品开始涌现,此时销售渠道明显不能消化这些产品,批发市场就应运而生,批发市场终于打通了城镇和农村的通道,通过一批到二批,最终到零售店里,农村市场被激活。服装消费的空间陡然猛升,催生了一大批服装厂的诞生。
专卖店
90年代,受服装行业供大于求的影响,品牌运营的理念开始产生。国际品牌逐渐进入中国,更加加快了中国本土品牌建设的步伐。本土品牌开始自谋经营店面,称之为品牌专卖店,品牌专卖店又促进了城市黄金地段的效应,通过品牌化的运作,让消费目标进行了再一次细分。
电子商务化
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就整体而言,中国电子商务仍处于初级阶段,交易手段、范围、交易人数,安全认证等均处于初级探索过程。1998年里人们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概念的推广和可行性的探讨。
发展到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各领域,尤其是在服装行业得到了明显的体现,阿里巴巴、淘宝的诞生,让服装业从传统渠道走向了虚拟的网络经营中,随后电子商务化也开始进一步细分,PPG、凡客、梦芭莎、麦网等专业服装销售平台也开始运营,到了2010年,服装行业的电子商务的品牌化建设也开始小试牛刀,如宝鸟、ERQ等品牌商城的建立,预示着服装行业渠道的风云巨变!电子商务时代的多元化分销
虽然电子商务时代在服装业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渠道多元化仍然是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年龄结构的原因,上网群体特别是网购群体绝大多数集中在70后80后90后,所以传统渠道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随着时代的推进,80后90后将成为主力消费群体,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让交易变得傻瓜式操作,所以服装行业的电子商务化将是未来的潮流,互联网的销售渠道将成为众多企业必争之地!
二、服装行业的电子商务化探索
1.企业网络广告
90年代电子商务刚刚兴起,传统的服装行业将电子商务的作用仅仅作为一个电子名片或者网络广告而已,由于电子商务的不成熟,和接触人群比较少,服装行业在电子商务中,所能收获到的期望值是微乎其微,甚至没有人想象到10年后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2.品牌形象塑造
90年代末,在网络上,服装行业在电子商务上运用,仅仅是一个品牌形象的塑造,当时还没有人能够想到实现交易。由于一个新兴产品,大家是陌生而又谨慎,中国的服装厂家和代理商对接的媒介仍然是展会或批发市场,或者通过销售员的牵线搭桥,而完成交易。
B2B
1999年,马云投资创建立了阿里巴巴,这开始了B2B的雏形,2000年到2001年阿里巴巴进行了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同时也在继续再探讨和升华经营理论;2002年提出了赢利目标,开发国内的市场,开始尝试与展览会向结,2002年9月,阿里巴巴进而推出“中国供应商”的服务。终于迈开了B2B的步伐,中国服装行业借助电子商务B2B模式,开始走向海外,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范。C2C
阿里巴巴在运营了几年后,对于国内市场,C2C的尝试之路也在进行,但未能尽如人意,当时国内的C2C,是易趣独霸天下。2003年,马云开始了淘宝之路,打通了C2C的渠道。C2C的发展,在服装行业中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让人人都成为了服装业的售卖者,直到今天,C2C不仅解决了服装业消费者的需求,更是带动更多的服装业的自由职业者!
B2C
服装行业的B2C有两种状况,1,借助第三平台2,自建商城。淘宝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对应淘宝是假货集中地的质疑,而推出了淘宝商城,淘宝商城的推出,让服装业的商家和消费者取得了一个信任平衡,促进了服装品牌在电子商务中做到更高端。自建商城也是一个很好的出路,这是对网络消费者进行的细分化,服装行业的自建商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单一品牌,如凡客,年营业额能到10亿以上,更多服装品牌趋之后尘,加紧了对电子商务渠道的进军。
M2C
B2C之后,服装行业出现了M2C概念,直接就是工厂到个人,国内首推M2C的品牌,当属ERQ,它提出的概念是直接舍弃了所有的中间商,在拥有自有工厂的情况下,产品从车间直接到消费者手上。国内一些外贸企业在经济危机的状况下,开始转型,效仿M2C的模式。
M2C的优势是:拥有自有工厂,拥有生产员工,有自己的研发队伍,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和库存调节以及新品开发有很强的把控能力,这远比服装品牌OEM的电子商务化要风险小的多,更利于一个长期品牌的建立。PPG的覆灭就在于他只是一个IT团队,而并不是真正的服装生产商,所以他只能走到B2C这一步,而无法向前迈进到M2C!
个人定制业务
服装行业的个性化潮流在2010年开始呈现,一些厂家开始推出个性定制业务,黑牡丹集团曾将之称为P2C业务,roader、relieve等品牌也开始尝试个人定制业务。P2C概念是网络在线定制,通过人体测量工具,而得到消费者的一系列数据,从而完成服装的定制过程。
三、电子商务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应用
1.电子商务平台的选择
服装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历程是从展现到交易的过程,到了21世纪,绝大部分商家都开始实行了电子商务的交易化,即使是经营传统渠道的服装企业,他们会一方面建立官网展示企业形象,另外一方面借助第三方商城做在线零售。目前购物类网站很多,对于服装业来说,目前大多数仍然集中在第三方平台销售,对于商家来说,淘宝商城就是首选。而国内的当当、京东、红孩子开始发力于服装行业的销售,未来的服装业销售平台也将免不了一场恶战!
传统渠道的电子商务化
从事服装业商家在一方面进行店铺销售外,他们开始尝试将传统渠道嫁接到电子商务上,但是为了规避冲突传统渠道的价格体系,他们会将断码断号产品或者传统渠道的滞销产品放到网上进行售卖,因为断码断号或者滞销,对于传统渠道来说,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并不代表在全国市场就没有消费者,所以放到网上是一个长尾理论的需求!
有些传统渠道的品牌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地开发网销产品,以达到借用传统成熟渠道的品牌影响力,又不影响线下产品的价格体系,而特地为了满足网络消费群体的物美价廉的需求,而规划出来的网销产品。
四.服装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电子商务的概念应该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和在线交易,但是由于目前电子签名、电子记录、电子文档等尚未成为被法律确认的有效证据,加上企业间是非接触的,不少企业或消费者不敢在网上进行资金支付。所以,要营造宽松繁荣的电子商务环境,必须通过立法解决诸如交易手段和诚信等发展中的问题。另外,纺织服装企业也应该立足行业特点,除做好网上展示之外,加强后面的联络、服务等工作,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是随着在线支付工具的发展、3D试穿技术的运用、物联网的推进,电子商务的技术会让整个服装行业在经济低迷的状态下重获新生,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认可网上购买服装和完成在线支付。
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批传统领域的消费品牌加入到“网店”的行列中来。此举不仅拓展了营销渠道,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量的网上原创品牌,同时强化了自身的品牌建设。而且,品牌的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