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系统党委创建品牌机关和提高执政能力座谈会发言材料
文章标题:教育系统党委创建品牌机关和提高执政能力座谈会发言材料
教育系统党委创建品牌机关提高执政能力发言材料
按照县委的整体部署,教育系统遵循“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加快发展、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目标,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制,继续深化五型机关创建活动,精心打造“一切为了学生”服务品牌。
首先,统一思想,强化服务理念。围绕全局争创教育服务品牌的目标,教育局将创建品牌机关落实到提高服务效能上来。为确保创建工作有的放矢,在全机关大力开展了“讲学习、树正气、求发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围绕“我们为谁服务,怎样服务,如何提高服务质量”等问题,全机关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讨论,使广大机关干部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进一步增强了公仆意识、生本意识和服务意识。
[找文章到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其次,健全制度,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机关效能,制度建设是基础。教育局紧紧结合工作实际,积极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加强机关建设的高度,与时俱进,健全了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订了《卫生管理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公文收发制度》、《考勤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等十一项规章制度,将机关干部的行为置于有效的准则制约之下,把机关干部不断落实行为规范的过程,变成了一个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的过程,一个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过程,形成了“坦诚、和谐、有序、竞争”的机关工作氛围。
再有是服务重心下移,提高服务效能。为破除“衙门”作风,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我局实施了领导包片、科室包校制度,机关干部定期深入学校,与教师平等对话,解决疑难,指导工作,大兴调研之风,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机关与学校之间搭起了“连心桥”,为全县教育发展增添了活力。
工作作风的转变,服务机制的完善,使品牌机关创建活动发挥了应有的效应,带来了我县教育工作的新气象。总结品牌创建工作的成效,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品牌机关的创建,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用品牌的理念和效能来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我局立足自身实际,研究制订了《关于组织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安排意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层层进行思想发动,组织广大干部教师认真领会精神实质,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为品牌机关创建活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全会精神的凝聚和感召下,我局发挥品牌的示范导向作用,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争做工作排头兵、争做师德表率、争做改革先锋、争做业务骨干、争做爱心模范”的“五争做”教育活动,激发了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系统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教育发展创设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
二、在品牌的引领和带动下,干部教师作风实现了大转变。
学习创建活动的开展,广大机关干部的思想觉悟、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全机关形成了踏实、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机关干部自觉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排忧解难,做群众的贴心人,切实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学校自觉接受干部的指导,干部和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局机关真正成为了“教师之家”、“学生之家”。
同时,机关面貌的转变带动了学校面貌的转变,各中小学校长从机关干部身上汲取了营养,自觉为自己“充电”,坚持依法制校,以德育人,以德修身,促进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三、紧密结合中心工作,才能使品牌创建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而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创建活动中,我局从实施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出发,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等多方面首先进行突破,大力倡导“主体性教育”和“探究式学习”,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丰富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内涵。使品牌更具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大力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两项政府实事工程,实施了几个较大的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的显著提高。6月底,我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第三轮复查验收。
为使今后的创建活动更加贴近中心工作,我们将实行创建活动回头望,认真总结经验,找准存在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将活动引向深入。
一是继续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全系统干部素质为重点,将创建服务品牌引申至每一所
学校,努力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二是继续下大力气推进素质教育,改善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系统党委创建品牌机关和提高执政能力座谈会发言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教育系统党委创建品牌机关和提高执政能力座谈会发言材料。
第二篇:教育系统创建品牌机关提高执政能力发言材料
按照县委的整体部署,教育系统遵循“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加快发展、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目标,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制,继续深化五型机关创建活动,精心打造“一切为了学生”服务品牌。
首先,统一思想,强化服务理念。围绕全局争创教育服务品牌的目标,教育局将创建品牌机关落实到提高服务效能上来。为确保创建工作有的放矢,在全机关大力开展了“讲学习、树正气、求发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围绕“我们为谁服务,怎样服务,如何提高服务质量”等问题,全机关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讨论,使广大机关干部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进一步增强了公仆意识、生本意识和服务意识。
其次,健全制度,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机关效能,制度建设是基础。教育局紧紧结合工作实际,积极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加强机关建设的高度,与时俱进,健全了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订了《卫生管理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公文收发制度》、《考勤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等十一项规章制度,将机关干部的行为置于有效的准则制约之下,把机关干部不断落实行为规范的过程,变成了一个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的过程,一个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过程,形成了“坦诚、和谐、有序、竞争”的机关工作氛围。
再有是服务重心下移,提高服务效能。为破除“衙门”作风,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我局实施了领导包片、科室包校制度,机关干部定期深入学校,与教师平等对话,解决疑难,指导工作,大兴调研之风,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机关与学校之间搭起了“连心桥”,为全县教育发展增添了活力。
工作作风的转变,服务机制的完善,使品牌机关创建活动发挥了应有的效应,带来了我县教育工作的新气象。总结品牌创建工作的成效,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品牌机关的创建,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用品牌的理念和效能来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我局立足自身实际,研究制订了《关于组织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安排意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层层进行思想发动,组织广大干部教师认真领会精神实质,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为品牌机关创建活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全会精神的凝聚和感召下,我局发挥品牌的示范导向作用,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争做工作排头兵、争做师德表率、争做改革先锋、争做业务骨干、争做爱心模范”的“五争做”教育活动,激发了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系统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教育发展创设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
二、在品牌的引领和带动下,干部教师作风实现了大转变。
学习创建活动的开展,广大机关干部的思想觉悟、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全机关形成了踏实、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机关干部自觉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排忧解难,做群众的贴心人,切实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学校自觉接受干部的指导,干部和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局机关真正成为了“教师之家”、“学生之家”。
同时,机关面貌的转变带动了学校面貌的转变,各中小学校长从机关干部身上汲取了营养,自觉为自己“充电”,坚持依法制校,以德育人,以德修身,促进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三、紧密结合中心工作,才能使品牌创建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而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创建活动中,我局从实施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出发,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等多方面首先进行突破,大力倡导“主体性教育”和“探究式学习”,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丰富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内涵。使品牌更具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大力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两项政府实事工程,实施了几个较大的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的显著提高。6月底,我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第三轮复查验收。
为使今后的创建活动更加贴近中心工作,我们将实行创建活动回头望,认真总结经验,找准存在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将活动引向深入。
一是继续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全系统干部素质为重点,将创建服务品牌引申至每一所学校,努力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二是继续下大力气推进素质教育,改善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篇:构建和谐机关提高执政能力
构建和谐机关
提高执政能力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的伟大历史使命。建设和谐社会是基于小康社会之上的重要目标,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科学发展,要做到科学发展,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科学发展、为了建设和谐社会。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必须利用构建和谐机关这个重要载体,通过构建和谐机关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三者是统一必然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循环过程。因为机关作为社会的一个组织细胞,和谐与否,既是建设高效、务实、亲民政府的迫切要求,也是文明进步、实现社会全面和谐的迫切需要。当前,应该通过构建和谐机关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如何构建和谐机关的问题,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
一、重视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在营造机关心和气顺的氛围中求和谐 交流和沟通是组织与人之间二叹与人之间传递思想、观点、情感或交换信息的过程。一个机关的整体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各类人员之间通过经常性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形成一种心理相容、心灵相通、心和气顺的团体气氛。可以设想,一个心不和气不顺、相互漠视、互存芥蒂的机关,何谈和谐?因此,能否做到思想上互相交流、工作上互相配合、感情上互相沟通,营造一种”肝胆相照、心和气顺”的良好氛围应是衡量机关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在加强交流中统一认识。认识指导行动,认识统一是机关干部职工统一步伐、统一行为的心理基础。机关干部职工只有首先做到认识一致,才能通力合作,协调处理好各项工作。但是由于每个人在性格、知识、经验、动机和需要上有差异,也决定了对某些问题会产生不同看法,存在着认识上的不统一,这既是经常发生的,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在生活实践中,人们认识的不一致是由于受到某些心理障碍的影响。如有些干部职工由于情感上不太融洽,往往产生一种偏见。为了克服认识上的差异,消除偏见、成见,在机关中必须要大力创造一种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平等交换意见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消除心口不
一、相互猜忌现象,有利于解决认识上的分歧。特别是领导间认识不一致、不统一时,还应注意不能以势压人,强求统一,或者把分歧暴露到群众中去,否则,不仅达不到认识上的统一,反而会制造新的障碍,使问题复杂化。机关干部职工要有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和谐为目标,求大同,存小异,逐步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目的。实践证明,机关干部职工能否在经常性的交流沟通中认识统一,对机关是否和谐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在心灵碰撞中沟通情感。机关干部职工之间情感的好坏,对思想交流、统一认识和协调行动起很大作用。”情通理自达”,情感相通对机关的和谐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机关干部职工情感融洽,这个机关的人员就能心理相容,心情舒畅,齐心合力,工作气氛热烈,否则就会影响思想交流,意见沟通和工作效率,使工作气氛消沉。其二,干部职工之间感情融洽,就能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和相互谅解,做到在成绩面前相互谦让,出现问题互担责任。其三,领导班子要达到情感相通。每个领导成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遇事要冷静地想一想,切不可感情用事。领导在分析情况、讨论与处理问题时要善于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即使产生分歧也能各抒己见,当自己意见被否决时也能平心静气,愉快地执行集体的决定。同时机关干部职工之间应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同时要加强语言修养,相互交谈中应经常使用体贴商量的语言,不用武断、责备的语言。
(三)在和衷共济中协调行为。“和谐”最直接、最能看得见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始终保持任何行为的协调一致。因此机关各部门、特别是部门负责人,要充分认识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各部门的相互支持和协调配合,要经常性地交换意见,要有”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思想道德境界,从而实现”共谋发展、事业兴旺”的双赢,甚至多赢。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保证机关各部门行为协调,最优地实施好集体功能。反之,就会各行其是,各搞一套,最终导致行为不协调,调度不灵,使机关形成软弱涣散的状态,给各项工作带来混乱,影响机关的和谐。因此,机关各部门应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破除门户之见,主动进行沟通和协调,避免各自为政、不注重团结的现象,从而在机关内形成一种“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局面,这样既促进了机关内部的团结,又融洽了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四)在和睦相处中相容个性。机关干部职工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机关和谐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个性往往是影响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同事之间不和睦、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个体原因引起的。每个人在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个性差异,这是客观的、正常的。我们不可强求一致,只能因势利导,缩短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机关每个成员都应相互了解其他成员的个性特点,要心胸宽广,能够容纳不同个性的同志共同工作。古语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机关干部职工必须要有一定的度量,要在了解和尊重别人个性的基础上,彼此相互适应,相互交流。尤其是领导同志,不仅自己要豁达大度,而且要善于调节不同个性成员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个成员个性特点的长处,克服个性特点的短处,尽可能让每个成员的个性与工作特点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团结,调和动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使之齐心协力,搞好工作。
二、重视激励竞争、振奋精神,在营造机关奋发有为的氛围中求和谐。一个机关是否和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应是这个机关是否有一个好的激励竞争机制,发挥作用怎么样;干部职工队伍精神状态是否高昂,是否始终保持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可以想象,一个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思进取的机关,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机关。因此,在构建和谐机关的过程中,应把激发昂扬的精神、树立有为的志向,作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营造起“混日子就会丢位子,熬年头就会吃苦头,只有好好干才有奔头”的激励环境,在机关干部职工中真正形成人人比贡献、个个创佳绩、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一)对想干事的人给予机会,提供敬业奉献的平台。想干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创造条件,多给机会,为想干事的人提供施展才华、敬业奉献的平台。首先是多给锻炼的机会。实践锻炼是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要有计划地把他们放到条件最艰苦、最边远的基层单位去伏职锻炼,使他们的意志和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磨炼,得到升华;再次是多给培训学习的机会。要满足他们知识更新的需要,在推荐、选派机关人员学习培训时,要给予优先考虑,多给他们加钢淬火的机会,使他们在反复学中增长知识,增强底蕴;其次是多给创造的机会。要积极适应人才斗务素质好〃创新精神强的特点,虚心听取他们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尽可能把解决机关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作为机关人才创新的舞台,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创新中得到发挥,得以体现。
(二)对能干事的给予岗位,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能干是干好工作的动力。要把机关干部职工成才、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与职责任务和机关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岗位成才、机关建功上做文章、求突破;要针对机关人员的素质特点、敬业状态,区分岗位类型,着力实现人和岗位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一是要给指挥型人才以领导岗位。在调整使用干部时,要把那些综合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人才优先安排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使他们在领导岗位上发挥优势,带领机关完成各项任务;二是要给智慧型人才以参谋助手岗位。要把握这类人才善于观察分析问题,全局观念、工作前瞻性、预见性强的特点,力争把他们放到组织、宣传、秘书等岗位上工作,使他们得以更好地发挥助手作用。
(三)对干成事的给予地位,提供成长进步的阶梯。部门党组(党委)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不能让能干事、有政绩的人寒心,让混日子的人舒心。对于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成绩比较显著的,要依据《公务员法》,按照贡献大小,该报功的报功,该嘉奖的嘉奖。特别是评先评优和职务晋升等方面要与每个人的贡献大小挂钩,使他们真正享有与功绩同等的政治地位。要在机关中大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通过新闻媒体、_互联网等广一泛宣传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使有作为的人有一种成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使立足岗位成才、扎根机关立业成为全体人员自觉的追求,从而不断提高构建和谐机关的水平。
三、重视以人为本,优化环境,在营造机关人文关怀的氛围中求和谐。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能改变人”。一个单位有一个舒心的内部环境,可以激发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热情,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增添无穷的信心和情趣,达到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美。因此,构建和谐的优美环境,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机关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首先,要注意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新形势下机关建设的需要,结合干部职工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坚定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准人生的坐标,把握正确的方向,使其在政治上从不先进走向先进,切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树立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其次,要在机关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氛围,靠共同的理想聚合力量、靠伟大的事业凝聚人心,使机关干部职工感到岗位光荣、大有可为。
(二)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在工作的硬件环境上,要为干部职工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要在资金、设备、信息、资料上予以大力支持。对于干部职工提出的要求,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提供必要的扶持和帮助。其次,在工作的软环境上,要改革和完善缺乏活力的用人机制要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做出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基础上,大胆革新破除干部晋升论资排辈等陈旧观念。坚持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标准,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努力探索分配制度改革的新路子,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真正贯彻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的原则,使勤奋敬业的人员得到应有的回报。要大力表彰和奖励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原则,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在自然环境上,要为干部职工提供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待遇,做到积极争取政策,让干部职工该得的能得到,该享受的能够享受到;要关心干部职工生活,经常过问他们生活中的冷暖,对于较困难的同志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帮助,使之切身感受到单位的温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其次,在人文环境上,要努力营造出一种尊重、信任、关心和爱护干部职工的良好氛围。要努力在人格上、心理上满足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参与管理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不断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在工作上要敢于放手,生活上要主动关心,努力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宿感,逐步使机关人员对本机关既有“家”的温暖,又有“家”的责任感。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在继续教育问题上,要努力为干部职工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在进修、培训、出国考察等问题上要对他们予以支持和倾斜,要打破传统的狭隘的用人观念,舍得送他们去学习,放手让他们成长和提高,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上的信任。同时要树立大人才观念,要相信优秀的机关人员无论调到哪个单位、哪个岗位发挥作用,都是在为党的事业作贡献。其次,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要拓宽机关干部职工成长进步的路子。充分利用换岗交流、双向代职等制度把他们放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锻炼,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积累实践经验。
四、重视加强培养、抓好学习,在营造育人用人机制的途径上求和谐构建和谐机关,人的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如何盘好育人用人这盘棋,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使差者有进,能者更能,是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育人用人是相辅相成的。从机关建设谈育人用人,就是要多给工作、多压担子、多搞培训,让人在工作中学会承担,在学习中增长才干。
(一)依据素质特点选好岗。就一个单位而言,人员新陈代谢很快,反映了干部的进出是机关建设的需要。如何依据每个个体的基本素质定好岗,是和谐机关发挥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用人模式,依据素质特点分类定岗。要考虑机关各类人员所学专业、性格气质、身体条件,并适当参考个人意愿,把机关人员安排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要在结构上大力优化。现在,选准配强领导班子上下已形成共识,但如何依据机关人员的素质特点配好处室工作人员,关注较少。这就需要调整结构,尽量从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组合好机关处室人员,使大家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短处得到相应的弥补。
(二)按照复合标准充好电。要努力把机关干部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机关要积极创造条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一么”的原则,送他们继续深造,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坚持岗位轮换,丰富机关人员的任职经历。要形成科学的岗位轮换机制,让机关干部进行党务、行政以及机关与基层之间的互换锻炼,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要注意处理好管眼前与管长远的关系,合理确立目标,突出超前素质培养,努力解决好人员素质与预期岗位产生滞后性的问题。
(三)坚持教育激励拴住心。要抓住教育人、培养人这个根本,给机关干部职工讲好思想道德基础课,解决“当官干什么、工作为什么”等基本问题。让机关人员从我党的光荣传统和战斗历程中吸取营养,从优秀共产党人的感人事迹中激发热情,从老一辈革命家甘当人民公仆的高尚境界中坚定敬业奉献的思想。要用高远的志向把机关干部职工的心栓在党的事业上。一般来讲,广大干部职工有在本职岗位上干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要引导和利用好他们的这种热情,敢于对他们委以重任,使他们更好地融人到机关的建设中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重视人际和谐、诚信友爱,在严格要求、团结互助的统一中求和谐 一个和谐的机关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机关战斗力的基础和源泉。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个人严格要求、与人为善、开阔胸襟、自察自省的自觉行为,又有全员之间相互配合、团结友爱、互守诚信、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这是评价一个机关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
(一)要做到诚实待人不虚伪。诚实是做人的根本,人与人之间交往,只有以诚相待,心心相印,才有可能培植出真正的友谊,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与诚实待人相反的是以势利待人,他们与人交往以是否对自己有利来决定对别人的态度。因此,要教育机关人员勇做诚实人,不做势利人。首先,要诚实待人,表里如一。诚实待人就是对人要讲实话、吐真言,相互间不耍小心眼,更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同事之间朝夕相处,志同道合,有话应讲清道明。其次,要真诚相处做“挚友”。同事之间,真诚相处,就应该在发现对方有错误或缺点时,不隐瞒、不掩盖、直言相告、善于帮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能善于指出对方的缺点并帮助纠正的人,才能成为“挚友”,做“挚友”是为了爱护同志,当“挚友”使同志的友谊更纯洁更牢固。(二)要做到豁达大度胸怀宽。机关同事间交往中能不能豁达大度,直接影响到对待生活中到各种矛盾和误会的态度。胸怀宽阔的人,从不较区区小事,从不嫉人之长。反之胸怀狭窄的人就听不得半点逆耳之言,遇到点滴小事耿耿于怀人无限的自我烦恼之中。因此,要教育机关人员相互交往时,做到胸襟开阔,度量宏大。首先要怀集体利益,不计较个人利益。一个人如果总在人得失上打圈子,那么他的心胸就不可能开阔。的人际观念就是要抛弃心胸狭小的个人观念,以体利益为重,惟有如此,才能做到君子之心不孤僻其次,要会主动谅解人。同事在一起生活、学习、作,难免产生误会和矛盾,倘若如此,必须多些换思考,将心比心,这样就容易心息相通,解嫌消怨谅解是消除烦恼的良药,是友谊花朵的护栏,这是和谐机关新的人际观念所提倡的内容。(三)要做到打开心扉不孤僻。机关同事之间如果有了思想疙瘩不愿对别人倾诉,就难以得到别人帮助,长期下去会使自己精神恍惚,萎靡不振,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必须确立起新的人际观念,教育机关干部职工自觉消除孤僻,敞开心扉。首先要克服陈旧交往观念的影响,如把交往看成是“拉关系”、“不安分守己”;把善于交往的人说成“油滑舌”等。只有抛弃这种迂腐的交往观念,才能解放思想,冲破孤僻的羁绊。其次,要增强“参与感让性格孤僻的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扩大眼界,使他们在与别人的热情交往中,增进了解和友谊,除心理上的隔膜,融人到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来。(四)要做到通力合作效率高。友好合作、团互助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也是和谐关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机关内能起到“聚合人心、成合力、促进工作”的作用。要使机关人员在人交往中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必须搞好三个方面教育。一是要抓好奋斗目标和根本利益的教育,机关人员的友好合作建立在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基础上;二是要抓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育,打牢通力合作的思想基础;三是要抓好知识能力的教育,为机关人员合作提供辅助条件。样,实现通力合作既是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进而进同事交往,密切同事关系,形成一个通力合作、结友爱的和谐氛围。
第四篇:切实加强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切实加强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洪相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班子成员和全乡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有力地保证全镇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
(一)以中心组学习为抓手,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乡党委政府注重加强班子自身建设,高度重视中心组学习,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把中心组学习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围绕着党性修养、组织观念、廉政建设等方面,精选内容,明确重点,积极探索。在学习内容上,我们把民主集中制理论学习作为重点,通过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增强每名领导干部民主集中制观念,同时学习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领会省、市、县委的相关会议精神,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等问题。一年来,中心组成员在自己学习的同时,还组织分管部门、包村干部共同学,全年中心组共组织学习18次,组织各部门、村共同学20次,在全乡营造学习民主集中制理论的浓厚氛围,为民主集中制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以制度建设为支撑,着力解决有章可循的问题 乡党委在全乡起着总揽全局定调子、抓好班子带队伍,协调各方促发展的作用,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了确保党内民主取得实效,集中得到有力的保证。
(三)以制度落实为立足点,着力解决工作协调问题 一年来,乡党委政府在细化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着力在制度落实上狠下工夫。党政班子成员能经常深入村、组、户,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包村抓点,把为基层特困户排忧解难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对摸排出的40余名特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行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方式,安排力量为他们维修房屋,落实低保金,解决他们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引导他们面向市场,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和多种经营,一年来,有43户困难户增加了收入。党委班子坚持在党委集体领导下,每人分工负责一项或多项工作,在工作中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在责任上各负其责,从不推诿扯皮,遇到中心工作,大家一起上,显示出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特别是在计划生育、“三项整治”、食品安全等中心工作中,班子成员团结协作不拆台,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信任不怀疑,互相通气不埋怨,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事先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其他意见,特别是在干部人事任免上,总是事先成立考察组进行小班子运作,由考察组向书记碰头会详细汇报考察情况,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提请党委会讨论决定,尽可能地减少失误。
(四)以民主生活会为镜子,着力解决监督问题 乡党委始终把民主生活会作为一面镜子,端正自己的行为。为了把民主生活会开出实绩,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每个班子成员都在会前认真思考,深刻剖析自己,真诚、用心地帮助别人,都能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有想法、有意见、有建议当面说清,既有利于团结,也有利于工作。
二、2011年工作做法及成效
(一)抓班子,带队伍,形成团结干事的工作局面
去年以来,全乡党政一班人心齐、气顺、劲足。一是努力理顺工作关系。二是狠抓工作机制。对所有工作实行党委书记全盘抓,分管领导牵头抓,业务干部具体抓,包村干部共同抓。三是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重视农组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要求,对全乡党员每月相对固定、经常性收入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并按新规定对党员缴纳党费基数进行重新核定,建立党费账薄,定期收缴。二是健全完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流动党员台账。三是认真抓好党员活动五大载体工作,在全乡党员中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共设立18种岗位,300多名无职党员参与到村卫生、安全、维稳工作中来。
(三)真抓实干,保持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乡党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改革发展思路,围绕打造“三产大乡”的目标,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扩大招商引资广度和深度,全乡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4.37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工业总产值实现4.4亿元,三产实现产值30.37亿元,同比增长15%,三产完成值占企业总产值的88%。
(四)加大教育力度,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
加大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党风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班子副职对分管部门和系统负全责。
(五)大力实施依法治乡方略,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保证基层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维稳工作取得成效,实行矛盾纠纷一月一排查,一月一调度,发现苗头及时责任到人,定责定人,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影响较大的群访案件责任到党政班子成员,由班子某个成员牵头负责,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地调处。全年共收到信访案件6起,接待来访群众15人次,与上年相比,信访量降低了3.5个百分点,调处率100%,全乡信访总体稳定。
(六)以文明创建为载体,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乡党委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线,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创建工作,丰富创建内涵,构建创建载体,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乡司法所被市文明委授予“文明站所”荣誉。
(七)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推进为民办实事
乡党委立足镇情,关注民生,带领全乡党员干部,增强服务意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镇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乡党政班子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突出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低,科技含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党建工作创新能力不够强,干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个别村班子工作协调不够。三是各项民主集中制制度覆盖面还不是到位、到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个别基层党组织民主意识不强,认识不高,甚至有时在民主制度执行中有敷衍现象等等。这些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和民主意识,为把洪相乡建设成为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工作。
第五篇: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提高政治鉴别力党建党委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政治鉴别力是指人们善于从政治上分清是非的能力。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都要讲政治。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更需要讲政治。应当看到,世界丰富多彩,社会复杂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这就有个“鉴别”的问题,有个提高政治鉴别力的问题。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是老话题,也是新要求。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江泽民同志多次告诫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其中的重要一条就是提高政治鉴别力。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与此同时,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既抓住机遇、不断推进各项事业,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对各级领导干部是一个考验。
提高政治鉴别力,应有敏锐的洞察力。政治上的敏锐,就是指在某种错误思潮、错误观点、错误倾向刚一露头,“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能见微知著,洞察本质,判明利害。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往往披着“正统”、“合法”的外衣,一些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行为往往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一些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往往貌似“客观”、“公正”,鱼龙混杂,不易识别。这就需要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
提高政治鉴别力,应有严谨的分析力。“分析好,大有益”。没有分析就无法鉴别。严谨的分析力,就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一些“新潮”观点、“时髦”言论进行认真分析和鉴别,划清是与非、对与错的界限,决不被错误的、有害的东西所迷惑。对一些外来的思潮,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奉行“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在“有辨别”的基础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而切不可良莠不分、是非不辨。
提高政治鉴别力,应有科学的判断力。提高政治鉴别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正确判断形势,营造良好氛围,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思想理论领域出现的错误观点和思潮,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加以批驳和制止。应当站在大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既不能将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能将认识问题当成立场问题。
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分析力、科学的判断力,都源于正确的政治立场、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扎实的理论修养。这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战略思维水平。思想上解除武装,学习上浅尝辄止,提高政治鉴别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提高政治鉴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