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让一年级的孩子爱上朗读
让一年级的孩子爱上“朗读”
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焦月萍
【写在前面的话】 一次坐车的路上,听到一位教授高年级的老师说,现在班上有些学生连课文都读不正确、通顺„„这时候教授低年级的我便断然地将责任领受:如果老师在教低年级时,注重孩子朗读习惯地培养和朗读水平地提高,到了中高年级便不会出现这样好笑、“愚蠢”的事儿了。于是,在平常的工作中,我暗自使劲。在上周的常态课教学中,虞校听了我的课,欣然地肯定我班的朗读水平甚至达到了有些二、三年级学生的水平。我心里很开心,但是,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因为只有不断总结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
一、再度思考——为什么要让孩子朗读
我想:不管做什么事,只有自己意识到了其事的重要性,才会一如既往、坚持到底地做下去。
现在我们天天跟孩子上语文课,那语文课到底是干什么的?让我们再来重温于永正老师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主要是为了学习语言的,是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的。规范的书面语言是怎么学来的?是读来的。语文能力是老师讲出来的吗?不是。如果讲能讲出能力来,那教学这件事不就太简单了吗?
仔细分析这段话,感觉于老讲的是多么的质朴深远——阅读能力是孩子们自己读出来的。记得徐世荣先生也对朗读教学的意义做过阐述,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本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所以有人说:“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的确,有了语音,书面语言才有了活力,才有了跳跃着的生命,才能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慢慢内化成自己有序的语言。
二、回首往事——引领孩子走上愉悦的朗读之路
现在,听着孩子们入情入境地朗读,心里感到很开心,但是自己的目标自己了解。只有不断地坚持和努力,才能越做越好。
1、每个早读课亲临现场
现在想来,一年级的孩子从什么都不会到学会拼音到能一本正经的朗读了!尽管他们的进步很大,但是在早读课上,让学生跟着语感还没有稳定形成的小班长朗读,心里很放不下心来。
所以一年级上学期的每天早读课,我都亲临现场,从提醒孩子们的声调开始,一遍又一遍地领读,深情并茂,抑扬顿挫,手舞足蹈。
读《家》时,我用自己的手势和温和的声音带领孩子们游览一个又一个幸福而又温暖的家;读《看菊花》时,我用自己的动作和刚劲的声音让孩子体验菊花的勇敢;读《大海》时,我用轻柔的声音和笑眯眯的样子让孩子们见识了大海的静谧和宽厚„„
每一段朗读都是一路特殊的旅程,孩子们从刚开始地声调不准,到竭尽全力地注意,从面无表情地朗读逐渐变得投入、认真,我为孩子们的进步感到高兴。
尽管自己的作业还要抽别的时间批阅,但是我觉得这段时间的付出非常值得,因为孩子们的朗读只有重视在最前头,给到孩子们最好的榜样示范,才能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激发起孩子最大的朗读兴趣。
2、每节语文课必写小黑板
因为乡下的条件有限,不可能每节课都将重点文字打在屏幕上,让孩子们正襟危坐、认
1真朗读。但是一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之甚短,如果老师因为偷懒而不顾孩子的心里感受,只顾大部队的朗读响亮、准确,而没有教给孩子们具体的朗读方法,指引孩子们看好文字读书,很可能就会出现古代故事中“滥竽充数”的现象。
而老师将重点文字写在小黑板上圈圈点点,或是将短的文章写下让孩子们亲眼瞧见,或是将课文中的长句子写下来并亲自给孩子们画上节奏,我想: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朗读方法地指引和良好习惯地培养。
刚开始我班有些后进生读书也真是费劲,他们经常将词语读错、句子读破,或是朗读长句子不知如何是好,但是我没有放弃,我相信铁杵能磨成针,他们的朗读会越来越好。上课时,孩子们的小眼睛看着黑板,沉定心思地朗读,有一丝的马虎休想逃得了我的“火眼金睛”。在我的严格要求和管理下,在我的一板一眼的规范和教学中,孩子们对于朗读不断严谨,朗读时多字少字、或是读错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3、每节课必先看老师朗读
现在我每上一节语文课,在进行完有趣的导入后,我都让学生坐端正,眼睛看着我、耳朵认真听我朗读。这一招是跟于永正老师学的。
记得有一位美国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人们谈话,35%的内容是靠单纯语言表达,65%是靠伴随语言(主要指面部表情及手势等动作)表达。可见,讲话者的伴随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多么巨大。讲话如此,朗读当然也不例外。还有一位名叫艾伯特·梅拉别恩的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获得信息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加38%的声调加55%的面部表情。这位研究者则从听者(学生)这个角度,道出了伴随语言的重要作用。
这就告诉我们:老师只有有表情地朗读(包括适当加点手势等动作——这一点对于低中年级儿童尤为重要),才能充分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学生只也有“看老师读”——耳听老师读的声音,眼观老师读的表情和形体动作,才能充分获取老师所传出的信息,深刻地感知课文。光听不看,就会大打折扣。
在班上我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眼睛睁大看着我,觉得很奇怪。可是现在当我入情入境地朗读完之后,孩子们一个个眉开眼笑,拼命地鼓掌表演。我知道那是因为在他们的生命旅途中,抑或是有了别样的体验和感受而兴奋不已,抑或是被老师投入激情地表演深深感动„„
现在,当我漫步在孩子们朗读声中,我发现了好多的孩子正摇头晃脑、面带表情、小眼发光,如果说是我想通过范读要给孩子带来些许变化的话,在孩子们的身上我却感受到了灵动的力量和投入的带劲。
三、提高教艺——让学习和研究在课堂上开“花”
一年级的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只有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时间,精心设计才能让孩子们燃气朗读的激情。
[案例一]抓住重点形象感知
——《骑牛比赛》教学札记
上完这节课,感觉孩子的朗读非常带劲、到位,我知道那是因为我抓住了重点,运用了多种方法给了孩子生动的感受,所以孩子们的体验非常到位。
师:刚才你们通过努力拿到了去南美洲观看骑牛比赛的门票。下面比赛就要开始了,老师要看一看谁看得最认真?朗读课文第二段最认真、最投入?
(孩子们投入到再次感受和体会课文的意境中。)
师:谁来说说你看完比赛的感觉?
周楚轶:我感觉骑牛比赛太精彩了,而那公牛真的太疯狂了!
师:说得真好!看看第二段中有哪些词是描写公牛的?
(学生很快找出野性大发、疯狂地上下蹦跳)
师:同学们,在电视上我们可能也看到过斗牛比赛,那些牛如何疯狂?如何野性大发?王旭:他们一看到红布,就拼命地冲过去,速度非常快,像箭一样。
陈欣妍:公牛的角特厉害,还会把小孩顶死。
„„„„(孩子们一个个紧张地、皱着眉头说道。)
师:是的!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公牛的疯狂、野性大发吗?
(孩子们摇头晃脑,声音激昂地读起来。)„„„„
师:尽管公牛如此疯狂,但是有一位骑手的表现确是令人惊讶。他是谁?瞧!他来了!
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这幅图,说一说,在比赛现场你都看到什么了?
薛沩琪:公牛拼命的上下蹦跳,想把骑手甩出去,但是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师(插嘴):对!观察仔细,想象丰富!这位骑手就像涂了胶水一样牢牢粘在牛背上。吉宇航:我看到牛的尾巴扬在空中,正在拼命发威,想把骑手甩下去,但是并没有成功。田梦瑶:你看!牛屁股后面的尘土都飘起来了,可见这头牛真的发怒了。
师:是的!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但是骑手孩子牢牢地骑在牛背上,你们知道这就叫什么吗?
(有的孩子看着老师眼睛看向了小黑板,快要用粉笔圈出“技艺高超”了,便歇斯底里地叫道:技艺高超)
师:孩子们,光这样吵闹是没有意思的。你能通过投入地朗读再次展现骑手的技艺高超吗?那才叫真的本事!
(孩子们好像个个憋得慌,好不容易找到了宣泄的场所了,便什么都不管地带劲地读起来)
【教后感想】一年级是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开始,词语的教学是开启孩子们思维和遐想的大门。新课标中也指出:在低年级就要重视字、词、句、篇等语言的积累。而我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画面描述、通过看图发挥想象等形象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公牛的特点、深切地理解感受了“技艺高超”的意思。这样通过抓住重点进行引领,孩子们对于课文的理解就轻松得多。孩子们通过努力感受到了课文的境,体会到了课文的情,还愁孩子们读不好课文吗?
[案例二]进入情境深切感受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札记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老百姓对于毛主席的深深感激之情,从而感受毛主席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的伟大胸怀。而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沙洲坝人民在饮水方面遭遇的严重困难,并发自内心地感激毛主席?我想:只要在课文“抑”的方面大肆渲染,才能更加显现出毛主席的高贵品质。
师:看到“沙洲坝”的“沙”这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朱晨旺:那里到处都是黄沙,人们都睁不开眼来。
陈欣妍赶紧补充:就跟沙漠里一样,非常地干燥。
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起了简笔画:是的!这儿气候干燥,土地都一块一块干裂,空中沙土飞扬。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生活在这儿的人们在饮水方面会遇到哪些困难?
孩子们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了大胆地想象,有的说:“水源很难找。”有的说:“人们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喝,非常的劳累。”有的说:“要翻越好几座大山才能挑到水喝。”——我都给予了学生们很大的肯定。
这时候,我拿出了上网查找的描写葛洲坝人们用水困难的故事,播放了一段和故事意境差不多的悲情音乐。我动情地朗读起来,当读到“毛泽东和杨家兴来到池塘边,只见村边连着几口池塘,有的妇女在浣洗衣服,有的挎着菜篮在洗菜,有的在涮马桶„„”这段时,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苦难经历,这时候我仿佛也变成了在沙洲坝那儿生活的苦难的人,我的声
音哽咽起来,眼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这时候我仿佛也感受了孩子们的紧张„„
故事朗读完了,孩子抱以热烈的掌声,他们现在可能还没有这样的痛苦经历,但是今天我在课堂上的流泪一定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给予他们心灵一次很大的洗涤,他们或许也有些感受到了沙洲坝人民生活的困苦。
当下面我让孩子们读一读文中是如何描写的时候,陈雪玲同学清脆的朗读给了听课老师一次很大的享受,让人欣喜的是她能将文中的重点词进行深同感受地朗读了。
[教后感想]很庆幸自己曾拜读过李吉林老师的《小学语文的情境教育》,她的书中就有这样的观点——“只有先老师自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才能深切地打动孩子”。在这节课上,我通过画简笔画、音乐渲染、激发想象等方式让孩子进入故事情境,我想: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我的情感投入给了孩子们有力的支撑,当孩子们有了对于课文深切的感受,并且拨动了孩子内心情感的琴弦,孩子们一定很乐意地投入朗读。
四、整本阅读——让孩子从心底里爱上朗读
新课标中指出:“要鼓励孩子少做题,多读书,并且要读整本的书。”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他们丰厚的文化底蕴。
现在通过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坚持努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快读完5本课外读本了。《日有所诵》天天坚持,不过形式已由老师的领读换成了陈欣妍领读;学校发的《中华诵》我们已经朗读、背诵大半;通过每天中午的半小时课外阅读时间,我已经帮孩子们朗读了3本孙幼军的童话小说。
通过我和孩子们的不断努力和坚持,孩子们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上星期五我帮后进生张帆读书,瞧!反映灵敏。外地子女小陈慧每天回家一写完作业便投入课外书的朗读,哈!她现在朗读起来可以迷倒一大片。那个在我每次朗读课外书总是用铅笔头点的飞快的呆呆的罗宇翔现在朗读速度已经不慢。
【结语】现在班上的大部分孩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早读课我交给了班长领读,我再也不要像以前那样亲力而为。现在我心中的目标就是带领孩子多读一些课外书,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感染孩子,让孩子们模仿、逐渐养成习惯。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孩子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第二篇:让孩子爱上读书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来讲一讲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由于女儿才上三年级,也不是特别优秀,所以成功的经验没多少,失败的教训却已颇有一些。现在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孩子最令我欣慰的就是爱读书。在她还不到一岁时,我就经常翻着极简单的图画书给她讲故事。孩子虽不会说话,却睁大亮晶晶的眼睛极认真的听。当然也会伸手抓,经常会撕坏书,这正表明她对书感兴趣,所以不要制止,用透明胶带粘好就行。在她两岁时,就已经很喜欢翻看图画书了。经常会一手拿书,一手拽大人的衣角,要求听故事。三岁时,我们全家人一天要给她读三四个小时的书。尤其每晚睡前她都要求我读将近一小时才睡。有时,全家人都读累了不耐烦时,她就很讨好的给能吹吹嘴揉揉眼。若还没人愿意读,她就很可怜的叹口气,说:“唉!读个书咋这麽难呀!”
需要注意的是,要享受亲子共读的乐趣,让孩子爱上听故事、爱书,而不要强求孩子认字或背书。有的孩子在大人读文字时也会一起看,慢慢主动的去认字,大人可以鼓励他们这种求知欲,但不要太急功近利,以免给孩子造成压力,抵消了读书的乐趣。我的女儿在我们给她读书时都是看图画,从不认字。有时一整本故事书她都能一页一页翻着,一字不差的讲给我们听,却一个字也不认识。
女儿一年级寒假时,我说你已经学完拼音了,自己读带拼音的书吧。她用了一整天读完一本拼音版《爱丽丝漫游奇境》。她自己和我们大家都很高兴:终于不用再给她读书了。又读了十几本拼音书以后,她就可以不借助拼音开始认字了。二年级时她已经读了全套《哈利波特》。现在女儿写日记、作文都不发愁,因为如果没什么可写的她就介绍一本自己读过的书。现在她自己拥有两书橱的书。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我读过的有用的书。年轻父母可以订阅《父母必读》,适合指导养育学前儿童,我曾订过三年。“红泥巴读者俱乐部”网站上面推荐的书都很好,常有很详细的书评。“卓越亚马逊”上的书比较便宜,且货到付款,方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由于没有经验,年轻时缺少耐心,也没及时学习怎样养育孩子,这些年我做了一些错事走了一些弯路。
女儿刚上一年级时,每天下午回到家就写作业,全部完成才玩。对此我们大加赞赏,夸她从小养成了好习惯。可是到了三年级,放学晚作业又多,有时她会一直写到九点。她着急想玩一玩看看书,作业就潦草起来了。这时我还只是强调写完作业才能玩,没注意认真做作业的重要性。慢慢的,她不仅语文潦草,数学也开始懒得动脑子了,不管好坏对错,只要完成就解放了。我在给她检查作业时,发现她做错的越来越多,稍微难的就空着,等我讲。我还以为她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批评她。结果我们都对她的数学没信心了。一次听到她轻声对朋友的女儿说:“我语文还行,数学不好。”我这才猛然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如果她这么小就对数学失望了,以后麻烦可就大了。我开始和女儿一起分享她出错多的原因。她上课确实认真听讲了,但老师基本不讲解练习册,所以有些题她是真的不会。而大部分的错误是由于粗心,因为她一心只想速战速决,早点玩。三年来,作业对她来说只是个体力活,而非脑力劳动,所以她没有动脑的习惯。同时,我的急躁、一味批评的态度,加剧了她对动脑思考的排斥。我开始反省自己,再也不简单粗暴的训斥女儿了。可是坏习惯的养成在不知不觉间非常容易,要改掉却非一朝一夕。
所以,我的教训是:对孩子一定要细心耐心多关心。从没有一个孩子想要故意朝不好的方向发展,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有原因的,可解决的,但绝对需要全身心的爱和理解。
让我们的来做一个聪明的家长吧!
第三篇:让孩子爱上体育运动
家长培训计划书—让孩子爱上体育运动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家长培训这一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系统讲授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指导家长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扎扎实实的提高小学家庭教育的水平,为我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二、培训目的: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1、认真宣讲二十一世纪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帮助家长站在时代和面向未来的高度,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2、全面介绍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子女的法制观念。
(二)丰富家长教育子女的知识
1、向家长传授小学生的生理学知识,以便家长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加强子女的卫生保健和指导子女体育锻炼。
2、向家长传授小学生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教育子女的针对性和效果。
3、向家长传授教育学知识,帮助家长了解教育子女的原则、方法,并灵活地、创作性的运用。
(三)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
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即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技能,技巧,其内容包括全面了解子女的能力、恰当分析子女情况的能力,科学解决子女问题的能力,建立和维护家长威信的能力,创设新型家庭关系和良好家庭环境的能力等等。
三、培训时间:
2017年9月13日 15:30-17:00
四、培训地点:
五、参加人员:
六、主讲人:
七、组织人员:
家长签到: 多媒体: 场地布置: 材料分发: 活动协调:
让孩子爱上体育运动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跟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各位家长,我和你们差不多是同龄人。在我们的时代,一周一节的体育课,是上学时最大的乐趣,我们却都有过被占用的经历。而现在的孩子在周末约好和朋友一起打球,兴高采烈回家准备后才发现,父母为你报了各种补习班等着你参加。
因为学习时间宝贵,而课外体育运动,在家长的眼中,被认为是浪费时间。说体育运动浪费时间的,是真的不懂,运动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好处。请耐心读完这篇既有故事、也有科学结论的深度好文,了解运动对于孩子的成长,乃至我们最为关心的学习成绩问题,都有哪些益处吧!
芝加哥有一所学校他们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然后将学生最不喜欢、最头痛的课,如数学,排在上午第二节课上或下午第二节时上,结果发现上午那一组的学习比较好,好到两倍以上。因为上午上课前运动完的神经传导物质在上午第二节课时还在大脑里,但是到下午时就已经消耗殆尽了。一学期下来,这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正规上体育课的学生高了10%,而且打架事件也减少了。在全美30%的人过胖时,他们学校只有3%。研究者也发现在斯坦福成就测验中,那些体能好的学生数学胜过全体的67%,英文胜过全体的45%。2004年由小儿科医生、认知科学家等组合的团队对学生健康做了一个评估,发现一周只要运动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钟,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记忆、注意力和教室行为的正向效果。
看到运动对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好处,我们孩子的体育运动不但不该减少,还应该增加才对,我们应该让孩子用最自然的方式来提升他的体能与学习效果。
1.那为什么说运动不仅会增强体质,还会提高学校成绩?
大多数人都知道生病时还要上课的痛苦,头晕无力不停地擦着鼻涕,如果再碰到数学这种思考很多的课程,你基本没办法专心上课。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孩子体质通常都很好,不会轻易被流感击倒,体育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还为孩子赢得更多的高效的学习时间。
因为我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多巴胺可以让孩子情绪兴奋,血清素帮助提高记忆力,正肾上腺素增强专注能力,这些都是有效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
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语文和英语,各种记忆的内容,拥有一个好的记忆力,对付学习考试简直易如反掌。2.经常保持体育运动的孩子脾气一定不会太差 运动是坏情绪宣泄的最佳渠道!学习中难免会遇到难题,在校也可能碰到一些不开心的事,闷在心里会感到不爽,就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使孩子拥有正向的情绪。
很多父母觉得很奇怪,他的孩子从小捧在手心长大,不曾被打,也不曾看过别人被打,为什么进了托儿所、幼儿园后会动手打人?他从来没有模仿的对象,这个暴力的动作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模仿的确是最原始的学习,既然没有模仿对象,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为出现呢?原来,它是从我们祖先——动物身上来的。动物在世界上生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基因传下去。为了传基因,需要交配,所以弗洛伊德说“性是个本能”。
我们也的确看到每种动物都有它自己种族独特的求偶交配的方式,没有人教都自然会,连关在笼子里长大,不曾见过其他同类的动物,见到异性,也会立刻展开它的求偶仪式,所以“性”是动物的本能。
为了达到这个“性”的目的,必须同时还要有另一个本能,就是攻击性——击退情敌,独享交配权。在资源匮乏、“僧多粥少”的大自然里,攻击性是我们祖先确保基因传下去的重要本能。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动物的本性,方法是将这些野性变成公平竞争的运动技能,在合理的条件下发泄、纾解出来。了解人的暴力、攻击性的来源后,我们应该尽力推行体育,让暴力有适当的管道发泄出来。运动会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这个多巴胺促进我们的正向情绪,使我们不易得忧郁症。
运动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的默契,因为21世纪又回到了我们祖先生存的方式——用团队的力量求生存,去并吞别的公司或跟别的公司竞争,不再像以前一样单打独斗了。
我们不注重体育,希腊人早在两千年前就看到体育的重要性,他们的孩子16岁以前最注重的便是体育。有了强健的身体,知识才有意义;失去健康和生命的话,再多的知识都无用武之地。3.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那就赶紧运动
现在的很多学生回家都能够接触到手机,上网玩游戏也更加轻而易举,而且游戏相比枯燥的学习而言,更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如果喜欢上某一项运动,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那一定能帮助孩子从游戏中“分心”出来,不至于迷恋游戏迷失自己。
游戏能提供给我们的,无非是,高强度脑力活动之后的放松;一局一局游戏获胜之后的满足感;和同龄人相比,有个较高段位的成就感;以及无聊时候的打发时间。
事实上对于游戏能提供给我们的这些东西,体育运动都能提供给我们!试想一下,在繁重的课业结束之后,去散散步,打打球,能使我们沉重的头脑得到放松,反过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情投入到脑力劳动中。可以说运动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两件事情。4.体育成绩好,不仅能上好大学还能拿奖学金 随着教育的慢慢改革,进入高等院校的方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高考一条路。如今国内北大、清华、厦大等知名的学府,都有招收篮球特招生的通道,如果孩子体育成绩出众,走这条路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其他普通学生,多一分进入高等院校的可能。
重视体育也是高等院校的办学传统和育人特色。例如南开大学坚持“体”“育”并重!本科生申请奖学金,需看运动成绩,记录各学体质测试成绩,并载入档案,颁发健康证书,授予荣誉称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
咱们国家领导人也在最新一次的全国人大中对于未来五年中国体育产业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有重点提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意味着在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的今天,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要成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奉献者。
体育是强国之举,强国是复兴之途。伟大的中国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实现复兴中国梦,体育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键。蔚然成风的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标签;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彰显大国情怀的窗口,是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契机。
如果你不爱运动,就不知道体育运动对学习有多少帮助,所以请不要灌输给孩子,体育运动会耽误学习的错误思想,有时间多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爱上体育运动。
家长感言
家长感言一:
运动的好处自不待言,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运动有诸多好处。运动会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自尊以及对技能的掌握能力。参加体育运动也会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现在很多孩子“电视—电脑—床—薯片”的生活状态。因此,家长做出一些努力,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是有必要的。家长感言二:
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运动呢?在这里谈一谈我自己的一点小见解。我认为应该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的体育运动方式。有些孩子喜欢球类运动,比如棒球、足球和网球。另一些喜欢游泳、马术、体操或航海。观察孩子的强项和弱项,以及孩子喜欢的和讨厌的事物。让孩子尝试几种不同的运动方式,直到他找到一种适合他的运动。你可能整个童年时期都打棒球,并且依然很热爱这项运动,但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游泳,就要支持孩子的选择,同时也可以友善地鼓励他尝试一下你喜欢的这项运动。家长感言三:
今天通过参加这次的家长培训会真是受益匪浅,知道了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今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我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孩子对运动的兴趣。
1、带孩子去看几场职业比赛。通常,当孩子看到高水平职业运动员的表现,并感受到这项运动的激动人心之处时,他们会对亲自尝试这项运动有更大的兴趣。
2、和孩子在家或者在公园一起做些运动。通常,和家人一起运动,没有教练或团队的压力,可以使孩子享受其中的乐趣。你应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当你自己的运动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很难要求你的孩子进行更多的体育运动。
3、找一种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的运动,例如军事游戏、游泳或是网球,并一起上课。孩子们很喜欢得到父母的关注,并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喜欢这项运动。家长感言四:
今天的家长培训学到了很多知识,使我充分认识到了体育运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身体全面发展。体育运动有利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有利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有利心脏的生长发育。
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
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良好的体能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改善孩子的心理气质,形成热情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四篇:如何让孩子爱上作文
如何让孩子爱上作文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写作能力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现在的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怕,就皱眉,唉声叹气,表现在作文课上,从课始到课终表现的很拘束,怕讲话,胆小。分析其原因:1.认为作文不可捉摸难写,不感兴趣;2.即使想写也觉得无从下手没话可写,没内容可写;3.不够自信,缺少作文给他们带来的喜悦。针对上面的三个原因,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学习中讲求兴趣,正确运用兴趣规律,则能使学生不断增长求知欲望,而兴趣往往具有热情而短时迷恋的性质,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性质,在作文课始就要使学生产生兴趣。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孩子的天性是玩,因此他们在玩的方面定会有体验,有许多话题,这时如果有人让他们把内容讲出来,他们肯定会滔滔不绝,在说完之后,再写下来,这样学生会乐于接受,乐于表达。上学期,我布置了一篇作文: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游戏,结果每位学生的兴趣很浓,他们写了:跳皮筋、挑格子、藏猫猫、踢毽子……这些游戏都是他们平时常玩的,都是他们经历过的。此外,在农村,社区活动没有,学生除了玩之外,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电视,因此,农村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爱看电视的,只有谈到电视,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写了《未来的电视》,学生的兴趣盎然,从课始到课末都在讲个不停,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文写好后,不少学生的想法奇特,如可以吃的电话,可表演的电视,有时空隧道的电视……这都是因为学生喜欢电视,对电视感兴趣阿!
2.选择有神秘感的内容
越是神秘的内容人们越是想知道,进而会用各种方法途径去了解它,这就是人们的好奇心。对学生而言,这份好奇心更为可贵,教师若抓住了好奇心,就会事倍功半。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发现学生对教师的事充满了好奇心,我的情况时时吸引着他们,如他们关心我的家庭情况,我以前的学习情况,我的童年生活……因此在写《童年趣事》时,开始我便给学生讲了一则我的故事:我小的时候很调皮(学生们会意的偷笑)记得上三年级第二学期刚开学,早读课我发现同桌的鞋子没穿,我便偷偷的藏了起来(学生们哈哈大笑)。你们知道后来怎样了吗?(学生竞相猜测)……讲完后我相机一问:你们有什么好故事吗?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学生们打开了心扉,争相举手说自己的事,其实这是抛砖引玉。
3.选择较新鲜的内容
在教学中偶尔的用一次实物或搞一次活动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写动物或植物时,我们可以把要写得对象带进班级,让学生观察再写,这样学生兴奋不已,在兴奋之余会有独特的想法和写法。
4.抓文本的空白
文本生成的东西很多,这就要老师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在品味阅读时,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也是激发情趣的有效方法。如《狐假虎威》故事,狐狸把自己是如何欺骗老虎的事到处炫耀,一传十,十传百,终于有一天传到老虎的耳朵里。这一天,老虎又碰到这只狐狸……”孩子立刻投入到情境中进行故事创编。看着孩子兴高采烈的样子,听着孩子津津有味的述说,我意识到没有不会写话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老师。语文老师要做一个有心的人。
二、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说: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驾驶必须引导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并深入观察生活,以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充实自己的素材宝库,使写作内容丰富多彩,题材方式多种多样,个性风格各具风格。
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材料呢?我想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有主要身边一切小事的意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并且要把这种意识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
一次本班的男生站在教室门前看楼下一二年级的学生活动的情况。只见一二年级的学生手拿泡泡,鼓足劲吹好后,随手向空中一抛,泡泡在空中打了几个转又迅速的落在地面,就在洛向地面的一刹那间,几个同学又在抢着接泡泡,一二年级的同学玩的事兴奋不已,本班的男生们看的事哈哈大笑,既随着他们一同高兴,也笑小同学的可爱。见了这情景后,我想这不就是一件很好的事吗?何不让他们写写来呢?上了课后,我把语文课改上作文课,让学生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从这个材料的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乐趣,处处有材料。此后,每当我与学生有同样感受的事或是班中搞一次活动,我都会让学生记录下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已经逐渐学会记生活中的小事了,现在班中的学生在日记中不管是“班级轶事”“我的故事”“成长的烦恼”都有好的、贴近生活的材料。如一位学生在“班级轶事”中记道:今天又到自然课了,一个个没精打采,没想到铃声响了之后,从门外走来了一位新教师,他不高的个子……这不是学会了观察积累材料又是什么呢?
三、树立学生习作的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让学生体会到作文给他们带来的喜悦,这是最好的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在本班中,每月都会办一期作文报,作文报上的作文全是学生们自己写得,然后学生把这些作文推荐到其它班,让其它班的同学认识到作文报上的作者,这样提高了这些学生的知名度,学生也就渐渐的感到满足。另外,本班每学期末都办一本作文书,上面的作文来自每一位同学,每位学生要做的就是从自己写的作文中挑选一篇最满意的,再把本班的书带给自己的亲人欣赏。由此一来,每位学生都会感受到作文带来的乐趣,自然会增强自信心。
只要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有信心,有内容可写,还怕什么呢?
第五篇:让孩子爱上传统节日
让孩子爱上传统节日
赣榆县宋庄镇中心小学 222144 刘入侠
【内容摘要】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元素,是一潜在的巨大教育资源。挖掘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了解传统节日的时代内容,让学生感受、喜爱传统节日,是传统节日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提出了语文活动课中传统节日的课例研究,力求通过开展各种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让孩子爱上传统节日,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节日教育 庆祝活动 实践与途径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不断地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语文活动课中传统节日的课例研究。通过开展各种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文化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做法如下:
一、巧妙结合语文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及其教育,尤其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教学中,我结合语文教材努力挖掘教学资源,积极探究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促其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我布置学生搜集重阳节的来历,了解我们当地过重阳节的习俗以及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是如何过重阳节的。学习《但愿人长久》时,师生一起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相关风俗以及吟诵描写中秋佳节的优秀诗文。当然,现行小语教材还有很多蕴含传统文化的课文,教学时我注重营造强烈的“节日意识”,广泛进行资料搜集、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知道有关传统节日,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的来历、相关的过节风俗以及品读文人墨客描写传统节日的佳作,让孩子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及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孩子们在学习教材中优秀篇章的同时和老师家长或吟诵诗篇、或创作佳句、或在节日这一天制作节日食品或用品等。结合传统节日多种渠道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相机利用传统节日,深化传统文化认识 1.贺卡传真情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也是全家团聚、共享亲情的时刻。所以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开展“给长辈送祝福”活动,让孩子亲手制作一张贺卡送上一句祝福给家中的老人,很多时候孩子都记得给父母、老师做贺卡,却很少想到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结合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我让孩子们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上写上稚嫩的祝福语: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外公外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相信老人收到孩子的祝福一定会觉得比什么礼物都珍贵。
一张小小的贺卡,拉近了孩子与长辈之间的关系,使家庭更加充满温馨。其实静下心来想想,老人为子孙付出的真是太多了!很多家庭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的是他们,孩子生病守候在医院陪同孩子挂水的更多的也是他们,等我们下班回家,端上热腾腾饭菜的还是他们。对于这些,我们都习以为常,也觉得理所当然。其实,我们为他们付出的实在是太少。通过传统节日的教育,不仅可以让孩子懂得感恩,也使我们成年人意识到平时要多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
2.活动促认识
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庆祝或纪念活动,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比如,清明节时,我要求学生借着清明扫墓,搜集诗句开展诵读清明小诗和写心得体会的活动,也可以举行网上祭祖活动,在网上为心中的英雄敬献花圈、写写感言,表达缅怀和思念。春节时,在班级中开展写春联、贴春联活动,还可举办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加深了同学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通过一系列活动,也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对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主题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它提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得以立足于世界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团结与进步的源泉之一。2008年起中国的三个传统节日——清明、端午和中秋首次被国务院列为法定节日,学生虽然能享受到因传统节日放假带来的休闲时光,但因不知道该怎样过节而享受不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通过开展语文主题活动,教会学生过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显得是十分重要。下面以端午节为例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
1.了解起源,探寻端午传统文化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以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准备好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用药酒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因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赛、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传统节日的知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缺失的。因此在端午节主题活动前,我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有关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了解端午节期间的各种活动等。学生通过搜集资料,逐步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习俗,从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内涵,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亲身体验,感受端午传统文化
为了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端午传统文化,我在班级营造节日氛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在教室内外的墙壁上悬挂与端午节节日相关的诗词,或告示牌,写上传统节日友情提示。②开展中国端午节讲故事比赛,鼓励学生探讨其内蕴。③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举行拔河比赛、赛龙舟、跑旱船等游戏活动。其实,每个节日都可以举行相应的活动。如:重阳节时可组织小学生为老人做件有意义的事,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读报等;中秋节时如有条件,可让小学生到田野去观察丰收的景象,和农民伯伯分享丰收的喜悦,去欣赏大自然的魅力。这样坚持不懈,就会在小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小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
另外,我们课题组还开展了“我们的端午,我们的文化”绘画创作比赛、手抄报展示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纷纷拿起画笔,描绘自己所了解的端午文化。学校还进行了评选并选取优秀作品进行了展示,目前我们校园的画廊、橱窗还张贴了学生的优秀作品。
在端午小长假中,我们课题组还布置了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端午传统习俗文化。在大人的帮助下学习粽子的各种制法;到田间地头采集菖蒲、艾草,挂在门上;动手制作小小香袋„„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民俗文化。我们相信,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活动,他们一定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并在活动中展现了自我,张扬了个性。
3.弘扬民俗,传承端午传统文化
解读端午节的精神内涵,可以让我们明白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而开掘端午节的现实意义,则能让我们以积极、能动的态度去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在端午节期间,我引导学生开展端午民间传统习俗活动、制作一份风俗小报、进行一次习俗大讨论等活动,给学生一个理性思考的空间,让端午的精髓得以传承。
活动片段:
师:今年的端午节在我们一系列的活动中过去了,相信通过各项活动,明年端午节同学们再次吃粽子时,心中定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别样的情怀。请大家思考个一问题:“今天我们过端午节的意义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渗透积极健康的价值引领)
明年端午节打算怎样过好?(进一步引导:要有对待过洋节圣诞节的新奇感一样对待过端午节,要过得热闹,同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从而让端午节过得更有人情味。尽可能地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文明、健康、进步的过节方式走进校园,让校园文化多点传统气息。)
爱国要爱节,端午节的重要属性在于:弘扬爱国爱民、讴歌执著奉献。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当代小学生更要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共创美好未来„„
总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全民族的大事,是一种社会责任。为此,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孩子抓起。为其搭建课程和节日活动平台,让孩子从小就了解、熟知中国传统节日。这样才能起到强化小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和加强其传统文化情结之效。
参考文献:
1.《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 国家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和文化部联合发表
2.杨
琳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3.宋兆麟、李露露 《图说中国传统节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4.《教师论坛》 2010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