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林场女工自强走出致富路

时间:2019-05-13 14:3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林场女工自强走出致富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林场女工自强走出致富路》。

第一篇:xx林场女工自强走出致富路

自强走出致富路

xx林场女工曹国香夫妇1996年因林业经济危困纷纷下岗,绝望、困惑,使这个只会检尺,清林的女工,不知道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几个月过去了,在这个小林场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更想不起来自己发展什么。有一天她在电视看到南方经济发达,需要打工的人,于是她便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何不与丈夫到南方打工闯一翻天地?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夫妻不谋而合,当即卖掉房屋及其它物品,拿着2万元钱便登上外出打工之路。

打工的艰辛

1997年过完春节便到山东投奔亲属,山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使她耳目一新,但没有任何技能的她,找工作实在不容易,她先后到饭店、商店、工厂打工,甚至还当过保姆,想做点小买卖却赔了1万多元,打工钱还要不回来。三年下来没有攒下钱,甚至把原有的钱已花得差不多了,她深深地感到离开家乡,外边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没有她的立足之地,一无技术,二无文凭,无法生活,只有回大兴安岭家乡,依靠丰富的森林资源来发展自己。

奋力奔波劳动致富

回来后,她积极向种木耳椴大户学技术,参加局工会举办的学习班,借款买一台四轮车,丈夫拉木材挣运费,闲余时间采些木耳椴自己种。第一年她试种5000椴,为省钱自己亲自做三级菌,每天早晨很早起床,晚十一点才休息。第一次做菌因经验不足,杂菌很多,她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后,又开始进行做菌,经过反复的研究试验,向对婴儿一样,精心呵护每一瓶菌,功夫不负有心人,三级菌终于做成了,当年所种5000椴,由于菌好,木耳产量高,质量好。紧按着第二年又种20000椴,日子刚要过好,2002年林业局下达禁采木耳椴的通知,她刚偿到甜头,却又不让干了,她再次困惑了。

袋栽木耳为她谋生路

就在她再度为自己谋出路发愁时,林业局工会组织下岗职工,参加袋栽木耳、饲养家禽、獭兔等培训班,通过参加培训她茅塞顿开,于是她决定种袋栽木耳。她向老师请教,找来书籍,认真研究,并参观袋栽木耳户。有了种木耳椴的经验,她很快地掌握了袋栽木耳的技术,2003年她在金山林场带头试种20000袋,林场积极扶持,为其提供场地、菌房和木屑,当年收入1.6万元。2004年她积极向职工宣传袋栽木耳经验,并帮助指导其它姐妹做菌,自己又种10万袋。在她的带头下,又有10余户职工种了袋栽木耳。2005年她再次扩大规模,林场为她提供200平方米的菌房,她又种袋木耳20万袋,她更忙了,做菌时几乎睡在菌房,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靠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撑起一片蓝天,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目前她并没有满足现状,她说:“要在节约资源上下功夫,使袋栽木耳更有科技含量,更受人们的欢迎。”

第二篇:《走出林下致富路》专题片解说词

(字幕并朗诵)“鸟鸣山愈静,风动松涛涌,碧海穷目力,青峰入白云。曲径通幽处,花香沁人心,拨开榛莾林,绿波卧黄龙”。

林下走出致富路

――黄龙县发展林下经济纪实

李 虎

在三秦腹地的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结合部,有一片堪称生态文明典范的秀美山川,素有“绿色明珠”、“天然氧吧”之美称,被誉为“陕西的一叶肺”——这就是黄龙县,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中华蜜蜂之乡”,陕西省苹果基地县,国家森林公园。

黄龙县地处陕西省五大林区黄龙山林区腹地,位于延安市东南部,区域面积2752平方公里,林地面积达36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7%,人口5万多人,森林覆盖率达78%,是全省重点水源涵养地。

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景色迥异:春看山花烂漫,夏望青山云海,秋赏层林尽染,冬观银装素裹。年平均气温7.6—10.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犹如天然空调。年均降水量563.9毫米,气候润而不潮,干而不燥。动植物种类繁多,现已发现的植物有645种,动物122种,其中,珍稀动物19种,尤以金钱豹和世界珍禽褐马鸡最负盛名;林特产品众多,山珍野味数不胜数,羊肚菌、松茸菇、土蜂蜜最为珍贵,还生长有300多种药用植物;是 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园和天然植物园。黄龙已成为都市人群避暑纳凉、生态观光、踏青吸氧、探险狩猎、回归自然、写生摄影、自驾旅游的休闲乐园。

黄龙县土地面积广,土壤肥沃,适合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多种粮食作物和核桃、苹果、花椒、板栗、沙棘等众多林特产。这里没有工业污染,正在成长为陕西省重要的生态食品基地,每一种特产都是生态产品、绿色环保食品,每一个产品都是一个品牌。

近年来,黄龙县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实施 “生态强县、产业富民、项目带动、社会和谐”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以造林绿化、森林旅游和产业发展为重点的现代化林区建设模式,实施了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等富民产业,林区各项事业生机盎然、蓬勃发展。从县城到乡镇到农村,条条公路四通八达,林下产业遍地开花,全县上下处处呈现出政通人和、产业富民的和谐画卷。

“黄龙核桃甲天下”、“中国核桃之乡”美名扬。黄龙核桃以个大、皮薄、取食方便、品质优良而著称。已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和QS质量安全认证。“圣龙”牌黄龙核桃是陕西省著名商标。为鼓励农民大面积栽植核桃,县上出台优惠政策,农民每栽一亩核桃,补助150元,确保了每年2万亩的发展速度。(经过10多年的发展,黄龙核桃面积已经达到27万亩,农民人均8.4亩,2012年产量6000吨,产值1.8亿元。农民人均核桃 纯收入38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6.2%。)经过10多年的发展,黄龙核桃面积已经达到28万亩,农民人均8.7亩,2014年产量8000吨,产值2.4亿元。目前,已成立了10个核桃专业合作社。并有龙头加工企业一个,年加工能力20万公斤,产值600万元。尝到甜头的黄龙农民,早已经把“要我栽核桃”转变为“我要栽核桃”,使全县核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黄龙已成为“国家级矮化核桃标准化示范区”,正在全力打造全国优质核桃生产示范、良种苗木繁育、栽培技术培训“三大基地”。黄龙还是“文玩核桃”野生资源县,正在积极发展人工栽培文玩核桃产业,不断扩大在国内市场的份额。

花蜜资源是黄龙的特色资源,全县有蜜源植物300余种,所产蜂蜜蜜色金黄、口味独特、香甜味浓、纯净无杂,是名副其实的原生态营养品。近年来,黄龙县全力打造中华蜂蜜第一县,县政府重点扶持了一批中蜂养殖示范户,带动全县中蜂养殖业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截止2012年底,中蜂养殖已发展到800余户,养殖中蜂两万多箱,产蜜400吨以上,产值1600多万元,实现人均收入500元。(截止2013年底,中蜂养殖已发展到1000余户,养殖中蜂三万多箱,产蜜500吨以上,产值2600多万元。)被亚洲蜂联、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华蜜蜂之乡”。同时申请了“黄龙中蜂蜂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和国家级中蜂保护区,启动蜂蜜加工厂建设项目,开发蜂蜜产品,培育黄龙蜂蜜品牌。

黄龙苹果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产量4万吨,实现产值1.7亿元,是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黄龙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4.4万吨,实现产值2.15亿元,是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国家级10万头安格斯肉牛产业园区项目落户黄龙。还充分利用沟系生态资源,发展林蛙养殖面积7.2 万亩,养殖森林猪800多头。

林下其它产业,竞相发展。2013年,黄龙县共培育各类苗木4800亩,产苗量1700万株。(2014年,黄龙县共培育各类苗木20000亩,产苗量9630万株。)并积极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主要有羊肚菌、松茸菇、木耳、香菇等林特产业,建成以白马滩、崾崄为中心食用菌基地,辐射带动其它乡镇积极发展,香菇种植已达85棚。

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业,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围绕“龙”文化景区建设,以“整景点、整座山、整条川、整乡镇、整区域”为内容,突出县城核心景区与周边特色景区相结合。黄龙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已纳入延安市旅游规划。景区开发步伐加快,主要实施了神道岭、无量山、泄湖狩猎场和瓦子街烈士陵园等景区建设。神道岭3A级景区一期建成,黄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获得批准。以柏峪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截至目前,全县开办农家乐经营户75户,直接从业人员225人,间接从业人员580人。2012年全县农家乐共接待游客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6万元,人均纯收入15000元。(2013年全县农家乐共接待游客30.43万人次,实现旅游 4 综合收入19163万元。)黄龙已成为周边大中城市人们休闲避暑的首选地。

巍巍黄龙山,绿色新黄龙。勤劳朴实的黄龙人民依托森林资源优势,不断拓展林业发展领域,合理利用林下空间,探索了林下种养立体复合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山区林业综合高效发展的新路子,林下经济结出累累硕果。2012年全县林下产业总产值达两亿元,实现了变林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新跨越。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黄龙林区的莽莽林海,黄龙的林下经济正象这青山、这碧水,积聚着勃勃生机,蕴育着无限希望。“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坚信,有黄龙县委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精诚团结、奋斗拼搏,林下经济的富民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中共黄龙县委 黄龙县人民政府

录制

2013年8月(2014年9月)

第三篇:自信自强 走出精彩[推荐]

脚踏实地,走出精彩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可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一株株小苗在春的呵护下长高了!在夏的抚育下茁壮了!

一棵棵小树在春雨的洗涤下娇翠了!在艳阳的沐浴下腰身挺拔啦!

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在爸爸妈妈的关怀下,在老师的教导下,强壮了,个个冰雪聪明。

在金秋九月,收获的九月。我代表二年一班的所有学生向老师们说一声:“老师辛苦啦!”“谢谢你们”“有你们昨天的努力,才有我们今天的天天向上”。

新的学年,二年一班全体学生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学校的希望,家长的热望,国家的盼望。在老师的带领下,坚定为祖国繁荣刻苦学习的信念,自信自强。放飞梦想,志存高远,品德高尚,成绩优良,身体健康。多一份努力,多一些勤奋,多一点真诚,多一次理解,多一群朋友,让我们共同努力,书写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二年一班全体学生

2011年9月

第四篇:创新团建求发展 走出青春致富路(理论)

创新团建求发展 走出青春致富路

——关于农村基层团建的几点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变革,当代青年的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依照共青团传统组织模式开展工作遇到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农村团建新方式,带领更多的农村青年干事创业,实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项职能,成为平阴共青团工作一直努力探索和尝试的方向。

一、农村基层团组织现状

1、经济基础薄弱,团员青年流动性强。平阴县位于济南市西南部,总面积827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46个行政村,37万人口,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劳动力就业面比较狭窄,大部分的农村青年纷纷流向企业、自谋职业或者外出经商、打工,留在家中务农的不到10%。由于毕业、退伍、外出打工等原因,团员青年没有及时办理团组织关系的转接手续,缺少与团组织的联系,犹如“断了线的风筝”,游离于团组织之外,因此团员管理的难度增加,这对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面临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平阴县现有基层团委28个,团总支26个,团支部801个,90%以上的团干部属于兼职,团的后备力量不足。村一级的团组织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团建工作容易出现“有心无力”的局面。这些

原因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基层团干部的工作开展。

3、服务农村青年的实际需求不够,在服务青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农村团组织来说,在满足青年的文化娱乐需求,满足当代青年在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上存在差距。加上现在青年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出现了青年需要的,团组织做不了,团组织要求的,青年不愿做的问题。

二、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的几个特点

1.创新农村团组织形式,完善农村实用技术教育网络。为满足农村青年就业创业需求,平阴县在平阴镇等乡镇建立了7所文化站,配备20余万元的器材、图书,在部分村居建立了“爱心书屋”、“文化书屋”,丰富实用技术图书5万余册,开辟培训教室,购置电脑、电视、DVD等设备,巩固了“青年活动中心”、“一村一报”等团属阵地建设。利用县党校、成人学校等各类教育资源,在玫瑰镇和孝直镇开办新型农民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采用讲座与现场答疑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讲解。积极与乡镇企业、县工业园区沟通协调,在县职业教育中心、劳保所培训点设立培训基地,组织适龄青年按照就业市场需求进行“订单”式培训,促进就业,吸引更多团员青年参与到团的活动中来。

2.创新农村团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为建立坚强的团组织基础,活跃团的工作,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成长成才,平阴县在组织乡镇、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时,将有知识、懂技术,有能力带动和扶持青年致富作为团干部选拔的重要标准。孔

村镇合楼村新任团支部书记侯庆亮,通过现身说法,言传身教,示范带动群众发展有机蔬菜生产、食用菌养殖产业,全镇共开挖土洞2000余条,建立大棚200多个,温室大棚40余个,形成了“冬菜西菌”特色产业布局,农民群众的致富门路不断拓展,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越来越多思想观念新、发展思路活、接触信息广的农村青年成为农村团组织的核心领导力量。

3.创新建立农村青年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以经济发展带动团的建设。为解决农村“组织存在”的问题,将团组织的影响力渗透到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盲区,平阴县团委在安城乡、孔村镇、东阿镇试点建立了大棚西瓜、鲜食地瓜、大棚蔬菜等先进技术示范基地,引导青年了解政策、适用政策,帮助青年争取资金、提供技术、联系销售,吸引青年回乡创业、科技发家。在农业产业化形成一定规模后,联合农业局、兽医站等部门在各乡镇、村成立青年种植、养殖协会等各类农村青年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生产互助等团内活动。可以说农村青年不缺少一颗创业干事的心,这就要看各级团组织如何联系党委、政府搭建就业平台、提供致富路径,最大程度地凝聚青年力量,巩固团的建设,促进农村发展。

三、有关农村基层团建的几点建议

1、必须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原则,为基层团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目前团组织对优秀青年的吸引力不强,究其原因也在于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团组织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团组织的职能被弱化,团组织建设不

平衡。“党建带团建”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根本措施,各级团组织要紧密配合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工作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农村团组织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有力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的贯彻落实。

2、适应发展为目标,创新组织设置。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下青年发展的新格局,要与青年群体结构和社会分布变化相适应,要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哪里就有团的工作”。一是主动适应农村的发展变化,以行政村、企业、学校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探索组织设置科学化、建设多样化。二是按照区域相连原则,把人数少、活动难开展的团组织与人数多、活动开展正常的组织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团的工作活力,实行村村联建,村校联建,村企联建,校企联建,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覆盖面。开展团的活动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有效的开展团的活动可以增加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信心和热情,只有对团员青年产生了吸引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整体建设。

3、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的团干部队伍。在团干部队伍建设中要坚持“唯才是举”的原则,针对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培养。一是要通过换届选举,选配好团干部。健全村级团组织,加大对松散瘫痪的村级团支部的调整力度。本着有利于

农村基层团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活跃农村团的工作的原则,可以从大学生“村官”、中小学教师、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各类青年经济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优秀青年、“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等群体中,培养选拔那些群众基础好、文化程度高、致富本领强、乐于奉献的优秀青年进入团干部队伍。二是要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理论学习,通过举办专题学习会议、培训讲座,进一步帮助广大团干部提高理论素质和政治意识。上级团委要定期对农村基层团干部进行考核,克服工作的随意性。三是同级党委要对他们多交任务,多压担子,提高农村团干部的实践经验、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并根据工作实际合理兼职,使他们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进一步把工作重心和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面对农村共青团工作出现的新情况,认识是关键、服务是根本、创新是出路、力量是基础、制度是保障。找准基层团建的着力点,将基层团建落到实处,要求我们必须形成全团抓基层的合力,真心实意地帮助基层团干部解决工作困难,启发工作思路、传授工作方法,帮助基层团干部提高工作能力。加强与政府农业、科技、财政等部门的合作,真正发挥兼职团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基层解决人员、资金、信息等各种困难,下大力气改善基层团组织工作环境,以基层共青团组织的活跃进而推动共青团的全面工作。

5、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与整合社会资源相结合。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很多劣势,比如资源不多、抓

手较少等。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既不能就团论团,也不能就农论农,要善于合理利用整合资源。一是要充分整合团内资源,发挥 “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春创业行动”等团内工作品牌的资源优势,通过科技、资金一助一结对帮扶、先进集体示范带动等方式,转变农村青年的择业观念,激发农村青年的创业激情,增强农村青年的致富信心,探索致富道路;二是要努力促进城乡统筹、良性互动,发挥城乡团组织各自的优势,通过组织、人才、市场、信息、产业、文化等多方面的互利合作,形成良性互动格局,促进城乡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共青团工作的全面活跃,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隋小毅)

第五篇:残缺走出自强之路

残缺走出自强之路

——记2011年皖南医学院自强之星高储同学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种馈赠。关键是,我们要由乐观的心态。

——题记

当我走进宿舍,准备对学校的自强之星进行采访的一霎那,意外的看见了今天的采访对象——那个拄着拐杖的女孩。

那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啊?她,两条腿不能长时间的站立,行走。她,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轻柔的语言热情的招待着我。

这个阳光的女孩——高储,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七岁,一个懵懂的年纪,一个手术的失败改变了她的一生,髋关节脱位,之后的摔伤骨折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这样一个花季的少女不得不与拐杖为伴终生。可是,再大的苦难也打不倒这个乐观的女孩,她一直坚信着一句话:上帝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种馈赠。关键是,我们要由乐观的心态。

一路艰辛一路歌。2010年9月,高储通过奋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我校的临床学院。

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学校特意将她安排到了一楼靠近过道的一间宿舍。寝室的单人床将近两米,学校特意为她配上下铺的高低床。

在和记者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她的坚强无处不在,在谈及刚拄拐杖极度不适应所以导致每天下课赶去食堂吃饭的过程中行动缓慢,往往吃不上热腾腾的饭菜时,她并没有选择放弃,或者依靠同学们的帮忙。她用尽自己的一切办法去适应拄着拐杖行走,就算短短的午休时间,吃过午饭之后,她在独自一人在食堂的楼梯上慢慢练习争取让自己早日习惯靠拐杖行走。面对大学上课之间换教室的不便,她从不抱怨。行动上的不便没有阻挡过她上课的热情,就算来不及站到前排的位置,就算只能在后排的角落里听课,她也认真听讲,从不因为自己的位置不好而选择开小差。冬天的早上,从宿舍到教室的短短一段路是艰难的,特别是遇上雨雪天气。那时候的她会选择提早一段时间起床然后慢慢的走到教室,就算是再大的雨雪也挡不住她上课的步伐。

面对拾到的巨款,高储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她毅然将这笔巨款交给辅导员,通过学校将钱送还到失主的手上。

这个入围“皖南医学院自强之星”的自强青年,用她的乐观和笑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快乐,是阳光普照的清晨;快乐,是流水声中发出的美妙音符;快乐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等待。

在求学的路上,高储不仅让快乐伴随着自己,同时,也不忘记将快乐带个别人。身残志坚的高储,相信快乐会传染。她用自己的乐观,重新定义着快乐的方程式。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同命运进行抗争,活出自己的精彩;她用自己的高度去抒写自己的优秀品质,超越自我;她用自己微博的力量去创造未来,实现救死扶伤的理想…… 生命的道路永不停息,理想的旅途充满荆棘,君子自强不息顶天立地。

她,笑对人生;她,给予我们宝贵的精神信念;她,阳光般的微笑感动着激励着更多的师生……

下载xx林场女工自强走出致富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林场女工自强走出致富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立 自强 自会走出一片碧水长空

    挪威戏剧家易卜生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最坚强的人,是孤独的只靠自己站着的人。”人,要想经历风雨,而利于不败之地,必须学会自立,就像蜗牛妈妈的回答一样,我们既不能靠天,也不能靠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