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简介及《推手》鉴赏

时间:2019-05-13 15:1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安简介及《推手》鉴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安简介及《推手》鉴赏》。

第一篇:李安简介及《推手》鉴赏

Why Lao Zhu in the movie “Pushing Hands” finally chose to live alone although his son moved into a larger house? How Ang Lee(李安), the director, revea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李安祖籍江西,1954年生于台湾,1975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学院。1978年,24岁的李安赴美国伊利诺大学戏剧系导演专业就读,毕业后进入纽约大学攻读电影制作硕士学位。李安在纽约大学学习期间开始进行电影艺术实践,拍摄了《追打》(“The Runner”)、《我爱中国菜》(“I love Chinese Food”)和《棒艺术家》(“Best The Artist”)。1985年,李安在纽约大学求学期间所执导的毕业作品、45分钟的剧情片《分界线》,获得当年纽约大学学生影展“最佳导演及最佳影片”双料奖项,他也因此得到美国经纪公司的合约。继续留在美国发展的6年时间里,李安一直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工作。期间,他仔细研究了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试图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那段时间,李安完全靠妻子微薄的薪水度日,甚至当起了“家庭妇男”。他每天在家里带孩子、练习厨艺,闲下来就构想剧本。1990年完成的剧本《推手》(“Pushing Hands”),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推手》的电影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拥有了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1992年,37岁的李安在纽约亲自执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将《推手》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反映在纽约的一家台湾人生活中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喜剧片,他说影片中移民美国的中国老头和美国女作家的冲突,实际是他毕业后几年里生活两面性的写照。《推手》不但在“亚太影展”中获得了“最佳影片”奖,在台湾电影“金马奖”中也接连夺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在内的三个奖项,更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等九项提名。

1993年,他执导的《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成为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转折点。在这部影片中,他通过一个生性活泼的纽约人以一桌家常便饭来招待从台北赶来参加他婚礼的父母的故事,进一步探讨了两种文化和两代人之间在社会体制、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等东西方观念上的差异。通过这部电影,他探讨了不同民族对于家庭、两性关系和同性恋的认识。这是一部完全以好莱坞模式制作的中国电影,上映后赢得了一致的好评。该片获得了德国柏林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和美国西雅图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而在他的家乡台湾,这部电影获得了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由于《喜宴》在美国上映的不俗票房成绩,该片还获得了由美国影艺协会联合提名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更被著名的电影媒体《综艺杂志》(VARIETY)评价为当年“全球投资报酬率最高”的影片。从此,李安在国际影视界的声誉猛增,一举跃入世界知名导演的行列。

1994年,李安回到台湾拍片,完成了“家庭三部曲”的第三部《饮食男女》的拍摄。这是一部关于传统伦理观念的通俗剧,主要揭示了家庭问题和新旧冲突的主题。这部作品中,李安尝试用一个东方人的视角和胸怀表达欧美文化,片中所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和亲情等中国文化传统更纯粹和深厚。《饮食男女》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第39届亚太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辑奖,第77届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独立制作奖和第7届台北电影奖优秀作品奖。

由于《喜宴》、《饮食男女》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在美国获得了极佳的票房收益,使得李安的名字成为西方市场颇有票房保证的中国导演。1995年,李安正式进入好莱坞制片公司,开始以温情小品、中产阶级式的理性与冷静来打动人心。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感性》不但获得了美国影评协会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奖,同时还拿下柏林影展金熊奖,并在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七项提名。尽管最后只拿到一个改编剧本奖,但一个华人导演能从容驾驭一部欧美古典文学名著,足见其功力。

从小看武侠书长大,李安对武侠片很着迷,接拍《卧虎藏龙》对于李安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圆梦,他一直想用“李安式”的武侠片来试一试市场效应。在这影片中,他一改他情感伦理片的风格,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一个曲折动人的悲情故事,将唯美的画面和飘逸的武打相结,推出了一部新派武侠电影,赢得了西方观众的一致好评。该片一经推出,即创造了亮丽的票房成绩、获得了影评界的高度赞赏。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影片,李安本人也获得了第58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和美国“导演协会奖”等。在他的家乡台湾,《卧虎藏龙》也是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大赢家,共捧走6个奖项。可以说,《卧虎藏龙》开启了华语电影的一个新时代。李安的电影作品,注重技术,却不卖弄技巧,学院派的训练养成了他对电影追求雅俗共赏的创作意识,他是少数能兼顾艺术性与票房的导演,也是进军国际电影市场的典范。李安的所有作品都暗含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这与他本身的文化背景及人生经历分不开。

李安最擅长从一个家庭着手解剖社会,解读文化。他几乎所有故事的切入点都是普通人的感情或家庭矛盾。最近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断背山》也是如此。这部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安妮.普劳克丝的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两个美国牛仔之间的感情故事。虽然原著背影是美国俄亥俄州,但李安却是选择于加拿大拍摄,因为加拿大山峰更险峻和气派。影片开始后的整整一小时,美丽山景跟真挚的情谊相互交织,把观众一步步带入情节。影片的中国特色较浓,其间又夹杂着许多美国文化。无论轻喜剧还是悲剧,李安都用一种相当人性的方法,将面临的问题克服、化解,这也是中国的儒家文化所推崇的方式。

《断背上》获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配乐奖三项大奖,李安也成为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第一位华人。

推手》围绕一个移民美国家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美国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中西文化的背景是不同的,美国是青年人的天堂,老年人是坟墓,富裕的物质能够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然而,儿女的温情却不像中国人,美国人很难接受,上一代人与自己同住。在美国的法律中,儿女是自系亲属,生儿育女的父母却不列为自系亲属。这对传统的孝子贤孙报亲恩的中国老人来说,简直是可怕的。《推手》与李安其后导演的《喜宴》、《饮食男女》并称为“父亲三部曲”,都是以一个家庭为主线,描写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境遇。在李安的这三部曲中,我们会尽可能多地体会出一种东西方文化间的碰撞和冲

突。从《推手》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影片中得以充分地发掘。以现代人的目光看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生活的适用性,并以此来挽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麻痹和冷漠。李安为他的影片找到了连接点,构成了思想上的脉络,贯穿于影片始终,从而一气呵成。

影片一开头就是朱老(郎雄饰)与美国儿媳妇马莎的无声对抗,公公安然地打着太极,儿媳妇在隔壁为写作烦心不已,她热爱的是长跑健身运动;公公吃着米饭炒菜,儿媳妇在对面吃着蔬菜沙拉;公公打开电视看听儿京剧,她把耳机为他戴上,说了声“thank you”……一个难以习惯美国文化的老人,在隔阂的文化环境里荒凉度日,暂不说那个希望他搬出去的美国儿媳妇,更让人难过的是,他在美国长大的小孙子杰米喜欢吃的是西方菜,爱看的是美国卡通,说的是英语,从来没有从心底和爷爷亲近,而已经接受并逐渐融入美国文化的儿子,在妻子与父亲之间左右为难,最终玩了一个搓合父亲和陈太太的花招儿,希望用怀柔的方式将父亲打发走

一、中西文化的矛盾

不同于后两部《喜宴》和《饮食男女》,《推手》选取的角度是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太

极拳。老头子是太极拳教授,一身的功夫力道,打得一手好拳,在生活里却似乎无力如同太极

一般幻化自由。

“拳谱上说练精还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这练神还虚就难了。”老头子一句话的确意

味深长。

文化栖身于人身,当这个载体来到另一个庞大的对立环境里,格格不入似乎成为必然。

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在中西两个各具代表性格的环境里显得尤为突出。

西方崇尚个人主义,而中国人自古看重家庭和环境整体。既然侧重点不同,那么当一些

客观条件要求两个对立面需要在同一个背景下共处时,矛盾自然突显出来。《推手》的入题极

快,开头几分钟虽然几乎没有台词,但一中一西,一老一少,在同一个房间里,通过镜头的摇

摆切换,或者干脆在一条线内,已然把全局的背景环境及表述方向交代清楚。

如同前面所说,老爷子是长年生活在大陆的太极拳教授,凭借这几个简单的信号,可以

把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片中的代表人物(二号代表人物是老太太王莱,人物的表达丝丝入

扣)。玛莎是美国女人,作家,素食主义者,她是西方现代文化的代表。不过全片最有意思的角色是儿子晓生(Alex)。矛盾的交叉点以及激化的过程全部体现在这个人身上,他的心理矛

盾可以看作为两种文化冲突的交点。那么暂且放一放,说说另外一个矛盾。

二、上辈与下辈,丈夫与妻子的交叉矛盾。

以前一个朋友告诉我说,理性的看待一个问题是分析事物的关键。当时我立即表示不敢

苟同,对于人文上的理解,如果失去了感性的注入,那么必定显得空洞无聊没有任何的说服力。所以对于《推手》,这部令人十分有感触的电影,第二个矛盾用更多感性的理解较为合适。

说白了,我的感性理解第一就是:老子真想冲进去抽他那傻X儿子。从我个人的生活原

则来看,无论现实如何,对于无依无靠的老人,绝对不会让他在异国孤独受辱。老头子在中国

城洗盘子那段,看的人心酸难耐。当然,人的生存要领之一便是要学会自圆其说。如果更加客

观的看待,基于矛盾的激化点,儿子可以说是全片最为可怜的人。矛盾双方的缓和,唯一一棵

救命稻草就在于这个男人。一边是深爱的妻儿,一边是对自己有着养育之恩的父亲。李安的确

够残酷。末了末了,还不忘加一段父子的床前谈话。告诉我们老头子在文革百般受辱,为了保

护自己的儿子,妻子在当时被乱棍打死。老头子说:我对不起你妈,我对得起的只有你。

将一二两个角度的矛盾交合在一起,就是全片整个戏剧冲突的来源。李安的目的有两个:

其一,是通过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现状(这其实是不用考虑地域

性的),既而警示人们一些并不应该丢掉的东西;其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当这样的复杂且

现实的矛盾出现时,我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和态度去面对,进而解决。

看后不禁会想,矛盾的双方(父亲及妻子)以及矛盾的交叉点(儿子)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才能尽量减少相关本质性的情感损失。而我所能想到的只是一点:

理解。虽然出于个人情感,最后必定会将天平倾斜在老人这一边,从而藉由同情心的作用,对

老人感到惋惜。但是客观的讲,作为妻子和媳妇的玛莎,今后与丈夫的婚姻生涯里,必定也会

由此产生一个阴影。所以牺牲者也注定有这个人。既然需要产生戏剧冲突,那么很重要的一点

便在于代表不同文化和家庭身份的两个人,必须要各执己见。如果用“顽固不化”来形容两个人,似乎太过言重,但也不无道理。他们会率先并且在潜意识里尽可能的从自己本身出发,以自我的价值获取作为评判一切事物的标准。这也是问题所在,我们身处于社会中的每个人的问题所

在。

如若设想一下,矛盾的双方假使可以努力的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那么许

多的麻烦自然迎刃而解。话说到这里,作为儿子的晓生(Alex)这个角色,所代表的其实是最

大的牺牲者。父亲和妻子其实所有情感缺失的对象只有一个,即身兼儿子和丈夫两个家庭属性的晓生。但是晓生所缺失的却在两个方向,即对于父亲的愧疚和对于妻子的无奈。一个家庭的两道裂痕既而产生。

有人会说。故事的结尾,老人在单身公寓里独自生活,在中国城的社区学校里找到一事

可做,并且两个老人根据导演所给出的信号,日后可能会生活在一起。儿女定期前来探望。这

不是已经找到解决的方法了么?

而我看,这是对于无奈的悲哀的加分。两人率先对儿女妥协,以自我的逃离作为问题的最后出口,但是此时的出口却不能带故事的各位参与者走进光明。还记得春游爬山那段么?老

太太王莱坐在石梯上突然哭泣,不断重复的说:“嫌我老了,没用了。”那段看的人心酸。与其

说片尾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还不如说是各号人物“期待”以逃避的形式远离矛盾纷争,进而

以和平的表象作为麻木的前提,让一切裂纹在平缓的伪装下维持现状。

如果双方可以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对于个人价值的固执,那么这个无奈的结尾必定不会

出现。其实可以清晰了解到的是,对我们的心理及情感产生影响的并不是生活的表象和形式。

结合本片传达的东西,也可以说,当各种我们认为重要的包括亲情友情爱情联系的社会关系,如果可以处理得当,那么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不困难,而这并不在于任何一方以妥协和逃避的姿

态出现,而这三种情感,无疑是我们生存下去的绝大动力来源。

当你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能让心胸变得更为宽广;当你愤恨于自己万般投入情感的人

(也是你认为该对自己投入同等量情感的人)让自己失望之时,为什么不能设身处地的用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来看待一切。这其实只在于个人,并且其实并不难。

老头子送与老太太的那副字,是当年王维赠给张九龄的诗——《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但凡爱读古诗的就会发现,往往能写出这样超脱意境的人,要么是当时已然处于超脱状

态(即化神为虚),要么就是正处于矛盾的激化点上,对自己表示更多的期待,提出更好的希

望。

事实是,王维是处于后者的,他一面厌倦当时的官场,但另一面又恋栈怀禄,无法做到

坦然的弃官。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官隐参半的生活,也甚至一度依靠佛教的信仰来逃避一

切。

放在这部片子里,到底也算是另一种警示。当无法权衡和控制自己合理处理矛盾时,结

局往往并不会好。

所以,何苦呢,糟践他人,糟践自己。

在“父亲三部曲”系列影片中,李安关注的重点和艺术表现的中心乃中国传统的家庭在中西文化冲撞和现代生存背景下的解构与重组,以及在此过程中人物感情的变化和人生追求目标的调整。就拿《推手》来说,赴美留学的朱晓生毕业后不仅留在美国工作,还娶了个洋媳妇玛莎组成了新的家庭;其父老朱从大陆退休后为与儿子团聚也移居美国,住在儿子家里。尽管他很想融入这个新家,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但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使他和洋媳妇形同路人,格格不入,时时发生一些矛盾纠葛。多年生活在美国,已经半西化的儿子对他的一些行为举止也不能理解,父子之间常有一些隔阂。不断爆发的矛盾冲突,终使老朱离家出走。在餐馆打工时又受到歧视,他忍无可忍时以太极拳功夫摔伤了餐馆老板及其打手,被警察关了起来。当他被儿子接出警察局时,深知“三世同堂”、和睦相处的生活愿望已经破灭,他不愿再回儿子的家,而是一人独处,以教授太极拳谋生。显然,身处异国他乡,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中国传统家庭的解体和传统理想的幻灭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推手》则作了一个形象化的描绘和表达。

第二篇:李安《喜宴》

李安——《喜宴》

《喜宴》,一个热热闹闹的名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中间还伴随着一套似乎很和谐很管用的中国式的处世哲学。但是这么一部电影,却看得我从里到外的透心凉。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组简单、直接而又不可调和的矛盾:儿子是留美白领,父母是传统老人;儿子是gay,父母盼着抱孙子。同性恋,无论在传宗接代的意义上还是这种感情模式本身,都不可能见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威力强大的家庭伦理,深入无意识的文化-心理因素,以及对父母那份浓浓的亲情,都成为了儿子的羁绊,他不能摆脱责任,更不能斩断亲情。按照老外的处理方式,这或许可以作为黑格尔式的悲剧——个人自由与亲情责任的冲突,最后至少牺牲掉一方,冲突和解,对立统一,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合题,至于倒霉的那个,也就是悲剧之所以为悲剧的意蕴所在。但是中国的方式不喜欢搞的这么惨烈,大家各退一步,海阔天空:父母包容儿子的性取向,儿子媳妇离婚但留下孩子确保血脉流传。

然而,这真的高明么?

先从“喜宴”说起。

这是一场典型的中国式的宴会,充满了中国特色的喜庆气氛和娱乐手段,也许今天的婚宴未必都是如此,但我并不认为导演有所夸张,更毫不怀疑类似、甚至更过分的场面今天依然在上演。只是,当导演像一个形式主义者般“让石头成为石头”,当他使这熟悉的生活与我们拉开距离、而又完整地呈现出来,我们才会发现:这是一场何等糟糕的宴会,疯狂,混乱,龌龊,荒诞……连导演李安也忍不住安排一个桥段亲自发表议论:

一外国客人不解地说:“我原以为中国人都是内向的数学天才。”

一中国客人(李安客串)说:“你正见识到五千年性压抑(sexual-repression)的结果。”

一语中的。

性,在中国一直处于尴尬的分裂的两个极端。一方面它作为实际行为被视为肮脏的、丑恶的,因而是避讳的,难以启齿的;另一方面,它在形式上却是无比的光明正大冠冕堂皇,以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至于我们理直气壮地三千佳丽妻妾成群。而横亘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正是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上的儒家伦理。

本文无意深究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多论证,血缘亲情对于中国文化确实有着奠基性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从这个起点出发如何分裂出两种对待“性”的极端态度。血缘的根本意义绝对不在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而在血脉延续、家族繁衍,还是性的作用和意义所在。但仅止步于生物性层面,作为一套伦理体系的地基格调不高说服力也不够,于是由血缘而自然生发的亲情成了更为重要的理论支柱。在这种温情脉脉的情感基础上,又建立起礼法、政治……如此这般。在礼仪的楼阁之上,承担着传宗接代的伟大使命,鄙俗原始的“性”才被理解为一项光辉的事业——作为手段,经由它目的的高尚而获得自身的合法性。又为了与这种高尚相统一,具体的行为、过程的意义则被遮蔽,性成为了一个虚无的概念,一个抽象的空壳。然而,无论怎样拔高、抽象一种形式上的意义,性本身是不能被省略的。天子种地仪式可以自欺欺人地祈求丰收,但谁也不能不做爱就生出孩子。背谬就出现了:性作为繁衍种族的必要手段,是文化的一块基石,但是性活动本身却又与这一文化中的道德准则相冲突。(我们的文化多么有趣!)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分裂:作为工具的性在礼教的粉饰和抽象中被抬高,而房中之术、床帏秘事则要压抑和避讳;性活动本身成了对目的有害的副作用,两个人的愉悦成了为一个没来的人而辛苦。更可怕的是,当这套伦理不能再靠一个假设的情感来维系,就意味着从本我到超我的阶梯全部被抽空,礼教成为一个僵化的空中楼阁,从自然情感出发的体系反而与自然情感对立。这时,如果你再想追溯仁义礼智的根基,或许竟然直接跌落到本我的世界——没有温情和人性,完全是赤裸裸的动物性。

五千年的性压抑,多么辛苦,多么不易,可能只有喜宴是最好的释放了。宾客们可以起哄、灌酒、揩油,新人则被要求表演意味丰富的小游戏,在喜庆气氛的掩护下,谁也不用承担道德败坏的责任,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应当。然而,不用精神分析都能看得出来,这些行为的目的绝不在于营造喜庆,而是使性在这样的场合中,成为可以被谈论的东西,可以被娱乐的东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分享的东西。这种分享又不是把性当作正常、必要、健康、美好的东西来分享,而是把某种平时因龌龊而避讳的东西在这一特殊场合揭露出来,供大家宣泄和戏谑。(正如我们传统中对性的避讳也不是由于尊重个体的隐私,不是把性的私密作为道德的合法地位,而是恰恰是由于性在道德上的卑下地位。)在喜宴上,泛滥着人们的压抑的libido,欺负伴娘的传统无非是小规模的性欲放纵,而闹洞房的压轴大戏则充斥着欲望的变态演出,客人们不知羞耻地张扬着自己的窥私癖,而新人则自愿不自愿地充当暴露狂,一场当众的情趣游戏,而谁也看不到自己的丑陋——禁止即引诱,越禁止越引诱,得到才越刺激越满足,过度压抑的欲望在难得的婚礼机会上、借助扭曲的游戏形式宣泄出来,就像经过高压水枪的小孔喷射而出,或许这种刺激竟也不比今天的开放来得逊色?难怪人们千百年来乐此不疲。

接着上面的论点:性只有在传宗接代的意义上才获得它的合法性甚至高尚性。来看看父亲这个形象。

可以说,在电影前面大半,父亲不过是一个传统的老人。抱孙子的愿望竟可以使他从鬼门关上挣扎回来,开头的这一笔似乎暗示出传宗接代在他心中非同寻常的分量。但总的来说,他与各个影视文学作品中的老人没有太多不同,因而,他的传统思想,他的业余爱好(书法),他在妻儿面前的绝对权威,他的虚荣爱面子,他抱孙子的强烈渴望——他身上的一切特质都是我们有些不喜欢但又绝对可以理解接受的,就像我们身边的老人;以至于我们真的相信,以这个老头顽固的思想、急躁的脾气和脆弱的身体,儿子若坦白自己的性取向,无异于间接弑父——足够他一气归西。

电影中多次出现父亲半躺在椅子上小憩的情景:老朽的躯体,僵硬的表情,似乎随时会断掉的呼吸,让人厌恶;然而就是这个腐朽陈旧的思想同肉体,却又时时营造着压抑的气场,让人恐惧。有一场戏儿子看到睡着的父亲,忍不住去探了探他的鼻息,这一刻,他或许真的希望父亲死去,这是他潜意识中的弑父的邪念,是他对沉闷的传统的反叛。父亲睡觉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那是一个让人尊敬而又反感,让人想摆脱而又欲罢不能的传统,一套已经老化、腐朽而又顽强发挥着压抑和震慑作用的观念,那是深入我们血脉的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

于是我们真的相信了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就是这样一个象征,我们也许会责怪他固守着传统观念而不顾儿子个人的幸福,但是我们又可以理解和包容他,这样下去故事就成了老套的伦理片——两代人双方都没有错,却都过得如此辛苦。

然而,情节出现了突转:原来父亲懂得英语,原来他早已得知儿子安排的整个骗局,可是只要不影响他传宗接代的大业,他竟可以因势利导、将错就错,默许这场戏演下去。或许有人认为父亲与Simon的谈话是父亲对同性恋的理解,是矛盾委婉的解决,因此有些感动了;但在我看来,一贯可爱的郎雄爷爷却从未像这一刻如此让人恶心!父亲通过英文勘破了儿子的秘密,但是最终用中文道破了本心:“要是不让他们骗我,我怎么能抱得上孙子呢。”只要能抱上孙子,他不管事情真假,他舍得牺牲儿子的幸福,他也不考虑儿媳妇的处境,他甚至比普通的传统老人做的更绝——艰难地(我想应该是艰难的),默默地吞下儿子同性恋的事实,然后自己痛苦、也看着儿子痛苦地把戏演完。只要他能抱上孙子,一切都值得。在一个更崇高的目标(传宗接代)的感召下,个人幸福是无关紧要的;与一个更高的道德标准(孝,无后即不孝)相比,骗婚行为的不道德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高尚的、抽象意义的“性”的统筹下,具体的、甚至与传统价值背离的“性”(同性恋)都是无伤大雅的。他不介意儿子与一个不爱的女人结婚,然后又包容儿子与同性享受真爱;而这在本质上与传统的娶妻生子,然后在外寻欢有什么不同?戳穿了所谓的温情,其背后只是可怕的动物性——儿子不过是生育的工具,儿媳或许连工具都算不上,不过是一个可以随时替换的零件。这样的父亲让我凉到心底,如果他还表现得温柔敦厚的话,那只不过是这种文化熏陶出的一贯气质,以及他还有颗感到些歉疚和包容的良心。

更可悲的是,我又不能说这样的父母是完全不爱儿子的。在婚礼之前,他们与儿子拥抱嬉戏,咬他的胳膊,叫他“小胖”,那一刻时光倒退,真的是天伦之乐,舐犊情深,我毫不怀疑这样纯真自然的亲情——这原本应该是我们的伦理学的起点和追求的幸福目标,然而它却演变成了对人的压抑和毁灭——回到传统立场,传宗接代的大业绝没有让步的余地。其实父亲也年轻过,也逃过婚,不过小小的反抗很快就被强大的传统招安,或许只要结婚对象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父亲是乐于承担延续香火的使命的。对于这一文化传统,他认同了,承担了,并且规范内化为道德,他律变成自律,他又成为了传统的卫护者,去继续压迫下一代人。我想,父亲不是死板的,他有感情、有爱,也会感到其中的矛盾和问题,但是他还是站在传统一边,不由自主地。他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能改变什么——永远不能越界而出。

就这样,围绕着传宗接代的伟大蓝图,所有人都在演戏,还是戏中戏。先是儿子等人合伙骗父母。当父亲发现骗局而又装作不知,他就在更高的层次上骗着所有人。但父亲也不是全知的,母亲后来也知道了儿子的取向,父亲未必知道母亲这一发现,于是母亲和儿子合伙对父亲构成了欺骗。父亲不知道儿媳要堕胎,母亲知道却无力阻止,这就是儿子和媳妇对父母的又一重欺骗。最后矛盾解决时,儿子说:“我终于告诉他一件真事了。”岂不知父亲知道了多少真事,又告诉儿子多少?我不否认生活中有时需要欺骗,但是如此登峰造极,恐怕真是印证了鲁迅先生的断语——“瞒和骗”,不仅适用于以阿Q为代表的国民性,在评价《喜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一方面同样准确。个体间的情感需要重重的隐瞒和欺骗来维系,而每个人在行骗和受骗的虚假中竟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一个谎言的系统里,元素间却构成了和谐平衡的共在。这或许是中国文化的某种悲哀,但也可能是中国文化的精妙所在:如果我因相信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我可以通过善意的欺骗传达了我想给予别人的体验,那么真实本身的重要性又有几分呢?而且经过多个主体间一层层一环环的瞒和骗,真实早已无处可寻。

(以上不是反语,是我真的难以判断,瞒和骗的技巧、构造的关系、达到的效果,其复杂性都超出了我的智商所及,或许到真是个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可以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即故事的矛盾究竟如何解决,以及这是否是中国处世哲学的高明之处。

在我看来,矛盾的解决是儿媳妇威威个人的、偶然的选择——电影给出这样的转折就像哲学上“危险的一跃(leap)”,就像乔伊斯的顿悟,就像禅宗的棒喝。或许出于母性焕发,或许根本没什么理由,威威与伟同离婚,但留下孩子并独自抚养长大。这个转折完全不能从之前的情节推断出来,也就是说它不具有必然性,威威的选择与伟同、伟同父母没有任何利益的或情感的关系,她选择堕胎倒是合乎逻辑的——骗局撑不下去了,那么结束,分手,也没有必要留下孩子。而她的选择只为她自己,她要孩子,但不是作为高家的生育工具。就在事情按照逻辑推演无法解决的时候,导演抛出一个偶然性来解决,显然,威威的选择根本不基于中国的文化传统,那也不是她的处世哲学。父亲最后那句“高家会感谢你的”是我观影的最后一个冷战,与威威相比,这话是多么庸俗和低下。这是哪家哲学的高明?这是哪种文化的胜利?

第三篇:推手影评

影评《推手》

影片《推手》堪称现代家庭的经典之作。它反映了中美历史文化差异,糅合了许多现代元素,能生动再现现代人在家庭伦理。家庭生活上的做法和观念,是部纪实主义作品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教育意义。

这部影片主要以已经70多岁,喜欢练习太极拳的朱老先生被在美国当工程师的儿子朱晓生从中国内地接到美国安度晚年,而后以他与美国媳妇玛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展开来。

人人都说美国好,我看不见得。朱老先生到美国后生活很不习惯,儿子晓生工作很忙,呆在家的时间很短,而老人与儿媳玛莎又因言语不通缺乏交流,加之生活方式不同不能相互适应对方,老人每天寡言少语,常练太极推手,听京剧唱歌,练练书法来消遣剩余时光,排解心中的压抑之情。翁媳两人的生活观念不同,在家写作的玛莎感觉受到了干扰,便换上运动装去跑步。由于两人交流困难,老人并未察觉到儿媳的不满。老人又打开电视机看,电视中老两口在巴叽吧叽地吃饭,接连换了两张碟子也觉得没什么意思,玛莎走过来调低音量,让老人带着耳机听,老人索性关掉了电视去打坐静休。这时玛莎的朋友琳达穿着西装翩翩风度的走来与玛莎交谈,麻纱向朋友倾诉了对老人的不满与委屈。晚上,老人下厨炒菜,小孙子杰米放学回来向爷爷打招呼问好。老人私下与晓生诉说在美国的不适应。杰米洗澡时调皮的跑出来,玛莎正要把儿子带回去洗澡,爷爷一把抱起,气氛弄得很尴尬。吃饭时,杰米很快放下碗去看电视卡通,老朱与儿媳争着与晓生说话,晓生感到为难,闹得大家都不愉快。老人在洗碗时见晓生进来便把碗交给他,自己出去抽根烟。望着空中明月,老人感到一丝孤单寂寞涌上心头。

在孙子学中文的时段,老人显得十分高兴,亲自教孙子,并给他讲老北京时的倒句;‘东西接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晚上老人在梦境中还重复着白天是教孙子学汉语时的情形,晓生半夜起发现妻子还未睡,正在电脑下写书,他知道妻子心情不好,便给妻子拿来些点心充饥。妻子向他抱怨他父亲在的这些日子里,没能写出什么书。晓生讲出自己的苦衷希望妻子理解他。接着劝说着妻子一起睡觉。

第二天,儿子上班,孙子上学学中文,朱老先生在附近去教人练推手时见到了教人包饺子的陈太太,老人觉得她面相和善很是激动。想有意引起陈的注意。他两次用推手对付一胖子,把陈太太的摊子打翻。接着帮忙包饺子。与陈太太聊起各自身世,相谈甚欢。

玛莎胃痛,老人给她拿捏不知是用力过猛还是玛莎太紧张,玛莎胃出血,接着被儿子匆忙送往医院,使得原本战战兢兢关系更加摇摇欲坠。老人和杰米一起吃饭,杰米抱怨爷爷把妈妈弄伤了。老人有些黯然,在儿子回来后问了下情形。

过了几天,朱老先生不见陈太太去包饺子,一打听才知道陈太太去了别处,他又让儿子帮孙子转学到陈太太工作附近。晓生知道父亲的心思打电话给陈太太的女儿,朱老先生耐心的等待陈太太的电话,一阵铃声惊醒了打盹的朱老先生。两人兴致勃勃地谈开来。过了几天,朱老先生在儿子的陪同下给陈太太送了他自己写的毛笔字。

朱老先生不顾玛莎的反对外出锻炼,却一直未归。晓生找不到父亲,把家里砸得稀乱又出去了。警车把老人送回来。老人和玛莎一起收拾,晓生喝得醉醺醺的回来了。酒醒之后晓生终于下定决心让父亲搬走。却发现父亲外出着凉了。父亲去治病时被被子里掉出张旧时的全家福。老人辛酸的回顾了往事。文革时的不幸令晓生感动,就暂时没提,转而告诉妻子另一种方法。儿子在给陈家打电话时透露陈太太将去春游。朱老先生不顾病体也去了。吃得很开心,子孙们远远避开,朱老先生给陈太太推拿之脊椎。有人提议爬山,两位老人远远被落在后面,陈太太情不自禁的道出子女们何某借此机会干他们走的是使两人很伤心,朱老先生在给儿子留下封辛酸的心离离家出走。老人在洗碗时遭老板侮辱,用推手达到许多人。儿子在监狱哭着向父亲道歉请父亲回去住。老人坚决不再会老人独自搬到一新居住下从此他教授推手过活,同时他见到了同样搬出女儿家的陈太太,两人相互同情。

影片以如此悲剧收场,看完影片,我的心变得如此沉重,父母的爱宽容而博大,老人们爱子女不计回报,心甘情愿的为子女付出,到头来回报他们的却是子女为了自己的安宁将父母赶走,伤害了父母。老人们为了不打搅子女的生活搬出去了,正如朱老先生所说:房子越来越大,却容不下一个老人,家的感觉在一天天消失,还有什么会比这伤害更让老人寒心。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里,晓生无奈选择放弃了父亲,亲情输给了对自己的怜爱,在这件事中没有胜者,只有情感上的受伤者,经历这件事的人心中的伤口永难愈合。

在现代社会里,经济上实现了独立的子女们生活忙碌,追求个人自由倾向日夜明显,使得传统社会中的家庭氛围逐渐淡化,亲情淡化是不争的事实,现代人应该反思原有的生活方式,中日追求财富却失去回归家庭的回报。

不肖的子女令父母揪心,这不仅是两代人情感冷漠的哀叹,更让父母为孩子的将来人生路是否顺畅产生担心,生活中我挺烦家中老父老母不休的唠叨,我知道他们好意为我,但固执任性的我却一再不耐烦的去打断或避开,我反感这种细微的关怀,经常与他们争吵,父母都很担心我,现在在异地读书,耳边总感觉缺些什么,心里充满对父母的歉疚,我知道时间愈久情愈浓、歉意愈深,现在想来我本可与父母交流,消除隔阂,我们两代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大多由理解沟通过少造成的,冷静细想其中有可取之处,善于倾听便能解决,我的心当时很浮躁。

“子欲养而亲不在”生活中多少这样伤心的事例证实了这一点,“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我们这一代绝不能等到父母老了再去尽心赡养,平时尚且不能做到的话等到我们长大之后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会更大,父母可能被我们视为累赘,即使我们能给父母丰裕的物质生活,却不能给他们精神上的安慰,我想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对父母问候关怀是最佳的选择,不论贫富。家的温馨感觉从小就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有一天我们脱离家庭寻求自己遥远的梦想,最后还是父母用爱抚慰我们伤痕累累的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每个人长大后都要为实现个人独立各奔前程,终日在外打拼总会有厌倦、劳累、困顿的时候,美酒、鲜花、掌声已不能抚慰我们的心灵,这时候父母的关爱最能让我们放松身心,我们不能等到自己劳累的那一刻才想到父母,父母也同样需要子女的陪伴。

叶落归根,在这个世界上,家是避风的港湾,追求家庭幸福是每个人的内心要求,父母老了更需要我们庇护和给予心灵上的安慰,追求家庭幸福对于风烛残年的父母,却像是一个遥远的梦,父母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给家庭的和谐美满带来了悲怆色彩,在家庭内争中没有胜者,只有情感上的受害者,经历这件事的人,心中的伤口很难愈合,我们要有感恩和珍惜的心去维护家庭的和美幸福,为父母创造一个安享晚年的环境,让《推手》中的悲剧不要在我们身上重演。

推手讲求力的平衡,使自己保持平衡而让对手失衡,讲求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策略,推手是影片的线索,不仅是老人消遣娱乐的运动,更是他多年来处于弱势地位是忍受苦难的姿态,老人打倒了员工、老板、流氓、警察,就是使用借力打力的推手,扭转劣势,影片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影片以小见大,折射出整个社会的面貌,影片语言不乏幽默生动,引人入胜,给人一种酣畅淋漓、振聋发聩的感觉,它不愧是一部好作品!

第四篇:推手观后感

《推手》观后感

英语1006班 1801100611 高思文

在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推手》这部影片,当时看完后就给我留下很多思考与回忆,可是有些感觉还是很难以名状。今天,又看了一遍,感觉明朗了很多。

《推手》是一部以中西文化冲突中的“家”为主题的电影。它讲述了一段充满悲情的故事:朱老先生被儿子晓生接到美国,与儿子、孙子和洋儿媳住在一起。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上的不同和年龄上的代沟,朱老先生和儿媳玛莎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儿子和丈夫的晓生夹在两人之间,左右为难。后来朱老先生在社区教太极作为消遣,认识了有同样处境的陈老太太,并对之产生了好感。晓生得知后,便于陈老太太之女私下计划撮合二老。但是陈老太太发现了这些,朱老先生也因儿子的别有用心受到了伤害。于是,朱老先生离家出走了。他在中国城一家餐馆洗碗打工,想自食其力。可是没能如愿,最终在老板的刁难下拿出了看家本领“推手”,推到了老板及其雇来的流氓,还推到了警察,并被警方拘留。晓生在新闻上得知后,接回了陈老先生。但是朱老先生还是搬了出来,住在中国城的租房里,靠自己教授太极拳为生。同时,又遇到了同样搬出来住的陈老太太。最终,影片在二人的交谈中结束。

中西文化的背景是不同的,美国是青年人的天堂,富裕的物质能够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但却难以温暖一位东方老父亲的心。中国人对待父母那么温情孝顺,美国人却难以接受。美国人不喜欢几代

人住在一块,他们希望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相互之间互不影响。在这部电影里,中西之间在对待父母以及教育的差异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同时也体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对待老人问题的差异

电影中的儿媳多次向丈夫抱怨,为什么一定要和他的父亲住在一起。在这个问题上,儿子确认为应该尽孝道。老人的儿子在影片中是一个中西结合的角色,在影片的开始他还是一个比较偏向传统的中国人。妻子和父亲争吵时,他还是更多的站在父亲这一边的。但是,老人的儿子却没能坚持到最后,最终想把父亲请出家门。那次迷路正好做了导火线!“共患难容易,共安乐难,从前那些苦日子我们都能相亲相爱,美国这么好的物质条件却容不下我在你家!”这句台词看的人心酸,但这也正是朱老先生和陈老太太共同的感受。毕竟儿女们都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感染,想过完全西式的生活,而老人正是他们的心病!于是,在和陈老太太的郊游事件后,朱老先生终于决定以离开来反对儿子的西方观念,这不免让人觉得可悲,但这也正是中西文化最难调和的一处!

(二)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在影片中,小杰米是最无辜的一个,他不得不生活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之中,不得不接受两种不同的教育,学习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在杰米的教育上,玛沙是完全开放性的美式教育。于是,当小杰米画出了一幅充满暴力色彩的漫画时,玛沙会亲吻他并给予他鼓励。而在朱老先生看来,那些美国动画太过血腥暴力,会教坏小孩

子,他更希望在孙子身上看到中国儒学的文化底蕴,于是他给孙子画画时用的是中国画——水墨画。

在老人入狱后,儿子的中国性又回到了身上,那颗中国式的孝心又回到他身上。儒家的“孝道”促使他将老父亲接回家。但是此时的父亲却拒绝了他的孝,要成全自己的儿子,只要儿子幸福一切都好,这又是中国的典型的爱子之心。或许只有中国的父母会为孩子操心一辈子,从出生到自己死去,孩子始终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为孩子,他们可以抛弃一切,可以牺牲自己,这与西方的文化观念有很大不同。

(三)、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喜欢五谷杂粮,喜欢将各种蔬菜和肉类搭配,并用各种手法烹制成色、香、味具全的美味佳肴。但是在西方,人们对营养很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也都生吃,使我们难以接受。所以,朱老先生才会在和儿子儿媳妇一起吃饭时,让儿子劝儿媳妇吃东西要讲究搭配,但是西式化的儿子只是回答他一句:“他怕胖!”

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都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而西方就不同了,当他们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并没有中国人那么热情,并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客气。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

乐的情趣。另外,中西餐所使用的餐具也不同。影片中,朱老先生始终钟爱着传统的中式餐具,他的儿子也是,用碗和筷子。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

就因为中西方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影片的最后

虽然朱老先生和陈老太太都选择了离开子女,单独过。我认为这样的选择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与其在一起别扭,到不如自己过自己来得舒坦。并且自己的子女会不时地看望自己,就像朱老先生说的“如果有空的时候就带孩子来看我,这样大家见面还有三分情。”

最后,我想以推手的精髓——平衡来结束我的文章。我认为推手的精髓体现了我们中国传统几千年的思想观念——中庸。中庸思想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就是要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人类和自然的理想境界。坚持中庸思想,中西方文化才能在碰撞与摩擦中找到平衡点。所以,我认为在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上,我们应该坚持中庸的思想,也就是推手的要诀——平衡.

第五篇:推手 观后感

《推手》观后感

《推手》它表面上是一部喜剧片,看后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回忆。这部电影是李安父亲三部曲的第一篇,围绕着一个移民美国的家庭中发生的故事,表现了东西方在文化和生活之间的差异,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美国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

中西文化的背景是不同的,然而美国是青年人的天堂,却是老年人是坟墓,富裕的物质能够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然而,中国人对待父母那么温情,美国人却很难接受,不喜欢几代人住在一块,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相互不影响。在美国,儿女是自系亲属,生儿育女的父母却不列为自系亲属。这对传统的孝子贤孙的中国人来说,是可怕的。在这部电影里,中西的语言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中西方对待老人问题的差异

电影中的儿媳多次向丈夫抱怨,为什么一定要和他的父亲住在一起。在这个问题上,儿子确认为应该尽孝道。老人的儿子在影片中是一个中西结合的角色,在影片的开始他还是一个比较偏向传统的中国人。妻子和父亲争吵时,他还是更多的站在父亲这一边的。老人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分歧却是很大的。但是,老人的儿子却没能坚持到最后,最终还是想将老父亲情出家门,那次迷路正好做了导火线!“共患难容易,共安乐难,从前那些苦日子我们都能相亲相爱,美国这么好的物质条件却容不下我在你家!”这句台词看的人心酸,但这也正是朱老和陈太太共同的感受啊。毕竟儿女们都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感染,想过完全西式的生活,而老人正是他们的心病啊!于是,在和陈太太的交游事件后,朱老终于决定以离开来反对儿子的西方观念,这不免让人觉得可悲,但这也正是中西文化最难调和的一处!

(二)、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喜欢五谷杂粮,喜欢将各种蔬菜和肉类搭配,并用各种手法烹制成色、香、味具全的美味佳肴。但是在西方,人们对营养很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也都生吃,使我们难以接受。所以,朱老才会在和儿子儿媳妇一起吃饭时,让儿子劝儿媳妇吃东西要讲究搭配,但是西式化的儿子只是回答他一句:“他怕胖!”

在用餐方式上。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都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而西方就不同了,当他们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并没有中国人那么热情,并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客气。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其次就是中西餐具的不同。影片中,朱老始终钟爱着传统的中式餐具,他的儿子也是,用碗和筷子。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三)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在影片中,小杰米是最无辜的一个,他不得不生活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之中,不得不接受两种不同的教育,学习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在杰米的教育上,玛沙是完全开放性的美式教育。于是,当小杰米画出了一幅充满暴力色彩的漫画时,玛沙会亲吻他并给予他鼓励。而在爷爷看来,那些美国动画太过血腥暴力,会教坏小孩子,他更希望在孙子身上看到中国儒学的文化底蕴,于是他给孙子画画时用的是中国画——水墨画。

而且,朱老的观念中,生儿子是为传宗接代的看法仍然存在,而这一观点显然引起了玛沙的强烈不满!

在老人入狱后,儿子的中国性又回到了身上,那颗中国式的孝心又回到他身上。儒家的“孝道”促使他将老父亲接回家。但是此时的父亲却拒绝了他的孝,要成全自己的儿子,只要儿子幸福一切都好,这又是中国的典型的爱子之心。或许只有中国的父母会为孩子操心一辈子,从出生到自己死去,孩子始终是他们生命中最终要得一部分,为孩子,他们可以抛弃一切,这与西方的文化观念又大有不同!

影片的最后虽然朱老和陈太太同样选择了离开子女,单独过,但这样的选择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与其在一起别扭,到不如自己过自己来得舒坦,既然身在美国,就入乡随俗,谁让中西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呢!

下载李安简介及《推手》鉴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安简介及《推手》鉴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手 观后感

    Pushing Hands: the Integr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The movie “Pushing Hands” tells a story about a retired Chinese tai chi instructor came to his so......

    李安母亲节演讲

    偶像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会爱上一个完全不认识自己的人,我们在他身上花了很多的钱,很多的经历。大家不要认为我说的是男孩女孩的单相思,我说的是粉丝和偶像的故事。 我这里有一......

    李安喜宴评论

    《喜宴》影评 在看《喜宴》时候,很多地方都让我忍俊不禁,尤其是那一场婚礼上,相信很多人都感到那场景又熟悉,又可笑的陌生。这样的幽默自然是来自冲突,如果这是一场在中国摆出的......

    李安(350字)作文

    精选作文:李安(350字)作文 我心里永远记得李安拿奖后埋首新作的热情及投入态度,一点都没有被获奖的光环而影响,一天也没有,他对电影的爱是现在年轻导演所不能及的。他眼中、......

    李安芹演讲稿

    争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盱眙开发区实验学校 吴仕海 近日,我们学校的所有老师都认真学习了刘云山书记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篇文章,我不但学了,而且用心的思考了。作......

    李安SAT问答

    李安老师SAT问答问题1: SAT考不考语言? 李安答:有一种说法在学生和家长那里很时尚,说SAT只考逻辑,不考语言。这种说法大错特错:只要你认真做一套SAT,你就会发现SAT比TOEFL的语言难......

    李安碧个人简介

    李安碧个人简介 李安碧,男,苗族,生于1968年8月22日,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1988年考入黔西南民族师专政史系,1991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1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本科函授)思想政治教育......

    李安得奖感言整理

    导语: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屏东县潮州镇,祖籍江西德安,编剧、导演 。以下是小编整理李安得奖感言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李安得奖感言1当评审团打电话给我,让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