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综备考
文综备考.txt世上最珍贵的不是永远得不到或已经得到的,而是你已经得到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东西!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灯灭时,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文化综合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三门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而对于广大有志于招警考试的多数考生来说,历史、地理、政治的基本知识已经遗忘的差不多了,历史、地理、政治的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掌握一定的原则,辅以适当的方法。QZZN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让你在较短时间内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有全面、清晰的理解、掌握。
一、明确一个大纲—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考生复习备考的方向。文化综合考试大纲从考试目标、考试形式、考试结构、考察内容都有详细的说明,同时辅以参考试题,使得各位考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考试的命题原则、命题题型及分值比例。考生要仔细研究考试大纲,同时还要看今年的考试范围有哪些知识与社会热点有联系,怎样把它们结合起来。通过对考试大纲的研究,找准复习的方向,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做无用功,减轻负担,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文化综合考试的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其试卷内容结构为:历史 50分 ;地理 50分 ;政治 50分,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项选择题 70分(每小题2分,35小题);非选择题 80分。
结合文综考试大纲列出的参考试题可知:单项选择题中,历史12道,地理11道,政治12道;非选择题中,历史、地理、政治各为2道。
二、掌握一原则——抓纲务本
“抓纲务本” 是考生备考的一大原则,“抓纲务本”就是说考前复习要以考试大纲为根本,紧扣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备考。
文综考试大纲对历史、地理、政治的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历史
1.再认、复述重要的历史事实。
2.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分析不同的历史材料,得出正确结论。
3.依据历史事实比较、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
4.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并概括其原因。
5.作出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的表述。
地理
1.结合地图了解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以及有关地理的重大时事。
2.了解我国地理概况、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3.了解世界地理概况、各洲及主要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4.理解地理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区分、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5.掌握判读和填绘地图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各种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示意图、各种统计资料图表等分析说明地理问题。
6.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及其成因。
7.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正确的地理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评价有关地理问题。
8.运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规范化的地理名称、准确的地理图像等地理语言,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叙述。
政治
1.再认或再现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2.理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
4.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哲学、经济、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
具体内容详见考试大纲。http://bbs.qzzn.com/read.php?tid=11955645#53153493
三、熟悉题型
(一)单选题
单选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审题:首先,要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的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
解题:搞清基本题型,并根据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
(1)最佳选择题:这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解答这类选择题时,要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并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找出最佳答案。
例如:现代城市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人口数量B.建筑规模C.历史长短D.绿地多少 显然这四个选项都是影响,但只有A项才是“最佳”选项。
【09年某地真题】
(2)因果选择题: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对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原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
例如: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分布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
A.不同国家的政策不同B.地球表面热量分布差异
C.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D.劳动力数量差异
在这四个选项中,A、C、D虽然都是原因,但只有B项才是根本原因。
【09年某地真题】
(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题目要求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例如:假如你与旅行家马可?波罗结伴而行,当你们来华时,不可能经历的事件是()。
A.随成吉思汗的军队统一蒙古
B.与蒙古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等一起联欢
C.与元世祖一起下棋
D.共同研究《资治通鉴》
在这四个选项中,马可?波罗来华是在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期,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故选A。
【09年某地真题】
(二)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相对单项选择,难度上有所增加,结合2009年通常是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材料解析题解题通常有三个环节:读、找、答。
读:这是解题的基础。(下面以一道历史材料题为例)
(1)应该读两遍。第一遍粗读,浏览,了解大意,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审读设问,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
(2)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
(3)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对材料有了这些深刻的认识后,要回答题后的问题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找:解题的关键(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找出材料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相关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另外要找出材料与相关知识的相似点,将材料与相关知识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还有要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审读设问,找出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体会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
答:解题的落脚点
组织答案时注意的问题:一是要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都有具体的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二是要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三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
四是要认真书写,切忌潦草。
政治试题通常以材料论述题的形式出现,给你一个背景和一个设题点,由你利用所学过的政治知识展开论述,材料论述题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观点隐蔽,综合性强;二是突出重点、热点问题,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因此,答好这类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政治头脑,还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1.审题。其实论述题要做成小论文,我们就要把题目当作作文题目来审,考生尤其要注意,特别是对自己熟悉的论题,但也要找准角度,对不熟悉的论题,想到也肯定是用相关的知识。审题时要注意明确是往往明确规定了答案的层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答题的角度(政治、经济、哲学)和答题的范围(特殊指向性是强调党、国家、还是人民还是三方面都有所强调)是论述主体的作用还是它们的相互关系。
2.论述。有一些观点找对了,但是不会论述,这是很遗憾的。同学们可以把握一点在论述的时候,首先,你可以用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展开。例如经济常识中的“宏观调控”这个知识点,必须系统的理解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目标、手段以及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又如政治常识中的“国家政权”这个知识点,需要全面把握当代两种国家政权的性质、政权机关和相应的国家职能。另外同学们在论述时还要详略得当,有一些观点可以详细重点叙述,有一些却可以不作为重点。其次,同学们在相关论述完成之后,一定要找到与主题的内在联系,要说明你的知识是可以用来为主题服务的。
3.材料。这是目前同学们最有缺陷的,其实简单的说就像写议论文一样,你要举例说明,你用爱迪生进行一千次实验这个例子来说明要不怕失败这个观点。所以材料来源首先目标是题目的背景材料,其次是热点新闻材料,最后还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材料,但也不要观点和材料两张皮,最好能对引用的材料加以说明,说明他能为你的论题服务。
4.最后答题的格式我建议是:总——分[总(观点)——分(论述和材料)——总(内在联系)]——总
最后提醒广大考生注意:
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关心当前新闻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要做到把基础知识与社会热点有机结合。一是要有意识的把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用它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使我们能够用地理、政治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现实中各类问题。二是要多关心国内外大事,多看电视中的“新闻联播”,多读报,特别是对涉及环境、资源、人口发展等重大事件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给予足够的关注。
第二篇:2010年高考文综备考经验总结
2010年高考文综备考经验总结
——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各位同仁、各位领导:大家好。2010年高考尘埃落定,实行课改后的第二份文综试卷也揭开她神秘的面纱。面对这张试卷,对一年的复习备考工作我们也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思考,有艰辛探索成功的喜悦,也有走了点弯路的懊恼;尽管我们的看法还不太成熟,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点用处。
一.2010年辽宁文综试卷的特点。
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北师大教授为宁夏,辽宁,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六省区命制的试题来说,试题总体上是符合课标和课改精神的,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的价值追求,明年使用这套试题的省份增加4个,至此,到2011年高考,使用全国课改文综卷的省份为:宁夏,辽宁,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江西,河南,山西,新疆十个省区。政治,突出学生主体,彰显能力要求,总体评价:不追求新热,计算题哲学题是难点。2010年文综政治试题,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思想,学科特点鲜明,选取的背景材料不像考前模拟试题那么“热”和“新”,往年的背景材料多于今年,以避免政治学科步入时政化的误区。侧重考查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重点突出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建构知识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凸显问题意识,试题的开放性比往年大。试题难度梯次拉得较开,总体平和,选择题中的计算题、哲学题依旧是难点。
试题特点:综合性增强 尊重学生个性
首先,学科的综合性有所增强。
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不强迫学生接受某一观点。考生无论赞同与否,只要言之有理,都可得分。这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突破,值得肯定。
考生反应:貌似很简单 高分比较难
考生考完后普遍认为,试题不偏不怪,貌似容易,但要答得理想却很难。估计考生失误主要集中在第38题(1)第二问“如何解决煤矿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概括能力要求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难以达到命题要求。39题整体比38题难,这与39题重理性推理、思维跳跃性大有关。
复习备考中,应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关注社会问题,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习方法,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在知识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落实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应考能力。
历史,试题难度下降 试卷导向明确
总体印象:过渡平稳组卷发生新变化
新旧课程高考过渡平稳,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组卷方式发生变化,文综历史试题第一次被放在试卷最后;材料中文言文阅读量大;文化史、社会史考查比重小。试题亮点:特点鲜明,体现新课程理念
一是注重活学活用,强调从教材知识到课程知识的转变。
二是强调历史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当今社会改革的利益交割等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第44题就通过唐代食盐官营和专卖制度的改革推动利国、利商、利民等实现和谐社会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深化经济改革必须处理好利益相关各方的关系;如第46题,考查在复杂的国际化环境中中国如何合理利用国际规则与世界打交道、维护国家利益,与试卷里所涉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中美关系的试题,在中国如何融入世界的考查上异曲同工,都很有现实意义。
三是关注学习方式转变,重视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考查。如第35题通过中日立场差异 1的辨析、第40题第3问通过中英背景差异的分析,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回答问题;第47题第2问关于曹操的评价,回扣了“曹操墓”的热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正确运用史观、方法等更高层次的历史素养解答问题。
四是体现世界视野,在世界大背景中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如第40题以中英向近代社会转型为切入点,思考中英两国不同的发展命运,如此大跨度的中外比较试题,呼应了新课程高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要求。
创新转向:试题开放凸显多元化评价
从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体现新课程评价的创新要求,试题的开放性有所增加,如第40题第3问,设问相当开放,只有“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答题要求,而没有提供参考答案。
试题的变化和导向,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备考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深刻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不是说说而已,而是需要扎扎实实付诸行动。
教师必须强化课程意识,注重教学内容和视野的拓展,不能只教教科书,而应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背景材料、足够多的角度和观点,以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使历史由知识升华为对人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转化为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信念、价值观等,获得富有生命力的人生智慧。
学生必须转变学习方式,从关注历史知识本身,转变为通过对历史的认识来服务人生,因此要特别联系社会生活,注重对历史的拓展阅读、深入思考、理解和判断,并运用正确的史观和历史智慧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师生共同转变备考行为,关切学生学习的生命成本,彻底摈弃死抠课本、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要借助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信心,从根本上保障备考的有效性。
地理,凸显课改理念 注重素养考查
总体评价:难度适中 重在考查地理思维能力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注重对地理学科必修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以及选修核心知识的考查,但是灵活性加大、对能力的考查提高。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和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认识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其中,37题第(3)问设置开放性问题,很好地体现了对新课程教学中地理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不回避热点,但重在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试卷结构:体现课改理念,设置选考题
选择题仍为11道,分值不变;非选择题总体分值不变,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选考题涉及选修模块中的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各1道试题,选考题赋予10分,地理科总分值仍为100分。
试题特色:更加突出对学科核心知识的深度考查
试题更加突出地理学科“以图表为载体”的特色,集中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对地理学科核心知识的深度考查。试题设置有一定的“陷阱”,学生要能较好地完成试卷,应该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试卷整体看,教师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对一些基础知识的复习必须透彻、扎实,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训练必须落到实处。例如,选择题第3题,对中国降雨与天气系统特征的理解。要收集和整理各种有关的地理图表和素材,尤其要关注教材之外新视角的地理图表分析和训练,例如,选择题4、5题中的图2;选择题6、7、8题表1中的资本“走出去”新素材呈现的新观点。考前应加强对学生答题技巧的点拨,强化教师自身的知识提升,关注热点又不唯热点,例如,43题还应分析出风的效应。针对学生的一些“困难点”,应该在考前设置专题强化。选修部分不能独立教学,应该与有关必修知识相联系,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
法。试卷中并没有出现地球运动等内容,在备考中不能主观放弃,要依据考纲细致全面、客观地分析试卷的特征,科学备考。
考试命题的依据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由于课改后教材版本很复杂,除政治只有人教版一种版本外,其它一门课程多则有上十个版本,少则也有三五个,都凸显了新课程中的理念。从课程目标上看,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总之,新课改后的高考重点是考查能力,题目越来越灵活,对复习备考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2010年高考备考的一些具体做法
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明确不同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为了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高三一开始根据学校的安排对整个复习备考做了整体性的计划安排。第一阶段,章节系统复习,注重基本理论,夯实基础。在第二阶段,综合复习练习,这一阶段主要侧重专项训练,限时训练。在复习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整理考点,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打牢基础。在第一阶段主要还是单打一,就是政史地搞好单科复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地理学科在备考复习中强化模拟训练,以区域地理为备考重点,注重整合知识,重点知识重点训练,提高了复习效率。历史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结合教学进度,把复杂庞大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行重组,使学生的知识链从分散到集中,方便学生的记忆。政治学科注重让学生学会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熟练掌握基本原理,为在考试中准确、快速调动和运用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无论哪一科,在第一阶段复习中,尽可能打牢学生的基础,强化他们的记忆。
2、认真学习落实《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不仅是命题者的出题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主要依据。切实提高复习质量就是要充分了解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形式,并且把这些能力要求和考查形式融入到平时的复习之中。2010年考纲一出台,学校非常重视对《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学习,以此为契机,全面而准确地理解考纲,并对比往年考纲,找出变化,明确增加和删除的知识点,尽量弄清新增知识点的原因,以明确考查知识的变化,以考纲为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把考纲中的每个考点、能力要求和考查形式落实到平时的复习中,准确有效地指导学生复习,不作无用功。
3、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解题的准确性。文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在两个半小时里,学生要不断地从三科之间跳跃式做题,必须做到,思维反映要快速,答题要准确,否则,就无法完成试题的内容。而这恰恰是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考试考后,总会说:老师,要是时间允许,这题我肯定会做完得分。在监考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学生在做题时比较喜欢“恋战”,不会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和技巧,影响考试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在第二阶段复习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限时训练,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题量。历史、政治每周利用课堂10分钟的时间,做完12题选择题,并立即讲评;地理则每周一练,11题选择题加上两题综合题。同时,三科老师互相沟通,用同一种声音告诉学生:在考试中要注意答题的方法和策略,就是按顺序答题,先易后难答题,遇到难题要学会取舍,不抛弃、不放弃想法反而会影响会做的题。
4、合理科学的训练讲评,培养解题技巧。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地理科从去年11月份开始,坚持每周一练,落实单元过关。在最后冲刺阶段编出了学科“临门一脚”习题,有利于学生强化记忆。专门针对选择题进行解题技巧的专题课,使学生在解题有所启发,为迎考树立了信心。他还尝试着考试让学生自己交叉评卷的方式,让学生在互评中清楚怎么样答题给分,怎么样答题不得分,应该注意什么事项等等,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主观题的类型、答题角度、如何找到解
题的切入点做了专题训练,提高了学生解题能力。在每一次综合测验中,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效率,我们都精心选择试题,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避免打击学生的信心。练习的讲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对习题和试卷具有普遍错误的在班上讲评,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考试完后,要求学生及时找老师面批,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使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加强学生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填涂规范要正确,书写要工整,书写字体大小适中,答题不能超出指定区域,答案形式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整洁化,以提高非智力因素得分。
三、存在的问题
1、文综模拟训练时有时命题不够合理,如果某一科在限定的题量内题目难度加大了,或者题量密度增加,就会影响其他科答题时间。
2、在培养尖子生方面缺乏经验。特别是对处于高原心理状态的学生,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成绩上升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上去,所以尖子生不冒尖。
四、努力方向
1、重视和加强文综知识点互相渗透的教研和探讨,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合作,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教研和探讨,共同分析高考考查的角度和命题的方向。
2、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复习的关键是把知识放在灵活运用上,近年来的高考已反复证明,背诵的知识只是“知道”而已,由于没有自己的理解,便不是“知识”。凡只是“知道”的知识,都是没有“内化”的知识,不可能灵活运用。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需要在学习和复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模拟时政情境
文综试卷以热点作为素材创设情境,已成为高考日趋成熟的命题思路。这些试题既做到了对当今社会重大热点问题的切入,又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时事(国内外重大时事和贴近中学生生活的事例)设置情境来进行训练,这样可以贴近高考命题思路,拓展思维空间,在模拟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领悟和创新,培养解题能力。
4、探索解题规律
高质量的训练是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知识间的规律,掌握解题技巧,但只有做到精选、精讲、精练,才能提高复习效果。精选,就是选择的习题(高考题最佳)应具有典型性,层次性,要针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选题。精讲,就是要对那些典型的题目要变换角度,变换情境,变换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讲解。精练,就是练习要有层次,有效果,能够举一反三。这样才能使复习课的讲与练真正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和提高运用能力的作用。通过精选、精讲、精练,探索解题的规律和技巧,体会和感悟高考命题的思路、方法,提高实战能力。
2010年高考硝烟渐渐的淡去,回顾一年的高考备考,有得有失,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前行。
凌源市实验中学
2010年8月12 日
第三篇:2014年高考文综备考方案(模版)
2014年高考文综备考方案
高三文综组郝新国
随着13高考的顺利结束,老高考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新高考正迎面向我们走来(2014年,高考有较大的调整:英语取消听力,30分改为其他题;取消基本能力考试和体育测试;文理综分值增为300分,可能改为全国卷)。面对新高考新的科目设置、新的测量目标、新的试卷结构、新的题型探索,我们应如何应对?根据校长的要求,我们参考了全国的备考经验,在确保信息准确,技术有效的前提下,特提出下面的14年高考文综备考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备考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整合各版本教材,研究新高考试题,在继承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逐渐建构带有莱州六中特色的新高考文综复习策略和模式,争取六中文综高考能取得领先地位,走在全市之前,并为以后的文综复习提供指导。
二、备考资源
资源1:《普通高中政治历史地理课程标准》、《山东高考考试说明》(还未出炉)。资源2:政治人教版必修4本选修1本,岳麓版历史必修3本选修1本,地理鲁教版必修3本选修2本。
资源3:《5年高考3年模拟》《2011-2013全国高考三年真题研究》(教师组题选用)
三、备考考练安排
经学校要求,在毛主席和孙主任安排下,决定今年文综考练提前进行,减少安排在期末考试之后对教学的冲击,确保文综考练次数在20次以上,保证考练效果。12月6号
12月21号
期末考试后每周一次14次(根据强度安排一周2考)力争达到到20次的训练量
四、备考思路策略
(一)基本理念
(1)三种意识:备考要有基础意识;教学要有学生意识;训练要有过程意识。
(2)文综八条备考经验:1.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和主动的参与复习;2.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是判断复习课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3.针对性和参与性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两大要素 ;
4.抓住主干快步走,滚动训练多回头;5.典型例题不回避,训练的质重于量;6.反思、讲评是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7.夯实基础,“组合”加“强化”练出效益;8.细节决定成败。
(二)文综复习上好两类课
1、复习课
课前预习:出示课前预习提纲(核心知识点识记、关键问题探究)
教师精讲:教师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学生圈、划、注、思、研、探。随堂精练:光学不练,等于白干,当堂解决“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
课后评估:通过系统化的练习设计,巩固课堂所学。
2、讲评课
1.呈现错误,评价引导。
教师在这一环节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试卷答案,可以是典型错题,也可以是答题情况较好的试卷,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解题感知。然后,教师总结评价这次的答题情况,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的注意点。
2.合作讨论,生成问题。
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主要在这一环节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在这一环节通过合作讨论,充分调动起来,思考、讨论、争辩,真正发挥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兴致勃勃,自觉主动,思维活跃地参与课堂,这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得到相互启迪,使学生处于情绪亢奋状态。在这一过程,学生不断生成问题,然后共同解决问题,3.总结提升,变式导练。
讲评课还必须对所暴露问题进行理性认识、对矫正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综合学生出错的原因,一般是认识规律不清或操作方法不明,这就要求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高度来认识自己的不足,掌握规律性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确实明白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差距和不足,认识导致出现差距和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知道应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消除所存在的问题。
(三)注意问题
1.课堂教学要围绕三个层次:
是什么?围绕考纲,落实基础知识、重点、难点。以学生掌握的程度为评价标准。为什么?围绕考纲,使学生明确高考考核要点,并以此指导学生课后复习。
怎么办?以高考试题为例,引导学生以高考的意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首先,指导学生预习。可以通过学案、课前选择题等形式,强制性引导学生预习,主要解决“是什么?”。其次,课堂梳理学案或解答课前选择题,发现问题。梳理知识线索,强化重点、难点,适当拓展。同时要对学生课后复习进行指导,主要解决“为什么?”。第三,适当介入相应的高考题目,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第四,课后练习题目,要强化默写,回归教材,对核心知识一定要人人过关。
2.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要牢固确立“学生为本”的备考观,“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的观念,是备战“能力立意”考查命题的关键。高考中考查的能力仍然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所以基础知识的复习整理和结构化,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知识并不会自然转化为能力,能力的获得是需要知识内化后由学习者自我产生的,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必须经过一个桥梁,这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毋庸讳言,毕业班仍较普遍的现状是学生活动总量不少,但结构不合理。知识运用过程(即练习)的学生活动偏多,而其他过程的学生活动则明显不足。不少教师还在迷信“多讲多练”这种在知识立意命题时代形成的“经验”,知识梳理,本来应该有足够的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完成,却往往由教师“条理清晰”的灌输代替;在知识结构还是朦胧模糊之际,就用大量未加选择的训练进行“巩固”;大量练习后的总结归纳,本来正是学生通过反馈实现自我调控自我提高的大好机会,却被一些教师认为“浪费”时间而以简单的公布答案代替,这些复习教学中屡见不鲜的现象,实际是剥夺了学生作为复习和考试的主体应有的自主活动的权利,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难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要特征的高考改革。
文综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从关注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为关注“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从关心“这道题我布置学生做了没有”转变为关心“这道题学生能从中悟出多少”,使复习备考实现从勤奋型向效益型的转变。
3.加强精选习题落实有效训练的研究
加强精选习题落实有效训练的研究。教师要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练习题,以“选题要精细,密度要适度,时机要恰当,反馈要及时”以及“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拿多分”为原则落实有效训练。
教师要善于下“海”选题,或者大胆进行原创题的设计与开发,确保训练材料的质量,合理调控密度,落实分层训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调控、消化和巩固知识。要加强反馈分析工作,强化讲评课的针对性、准确性、启发性,要通过讲评课评出方法、评出规律、评出能力。
4.关注并研究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文综命题不可回避的兴奋点,寻找热点要注意把热点问题与各个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结点(切入点)。具体地说,要求依据各学科特点,就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其可能从哪些角度设问,涉及到哪些知识点,怎样规范答题,切忌泛泛而谈、过于空洞抽象。要把热点问题考点化,并设计成具体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热点问题为背景的试题,其设问的角度大都很小、很具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
5.强化贯彻和坚持意识
方法和策略可以复制,差别在于能否贯彻和坚持。有人说心态决定一切,有人说习惯决定未来,有人说细节决定命运,也有人说策略决定成败,那么究意谁最重要呢,我们认为大的目标决定之后,细节就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细节体现着心态、习惯和策略。这里教师要明白:上课+不落实=0;布置作业+不检查=0;100-1≠99=0;抓住不落实的内容+追究不落实的学生=落实。
6、几条技术性问题提示
关于备课:面对新形势、新高考,教师一定要有集体备课意识,这可以说是解决目前新课程教学难的重要突破口。集体备课应这样来进行:主备人→研讨→研究课→研讨→集体教案(主备人须准备学案、精讲教案、典型例题、变式训练、回顾反思、知识结构;讲解构思和教学程序)。各位教师要博采众家之长,对自己的个人备课进行二次加工,集体教案→个性发挥 →上课,下课后教师还要根据教学情况第三次对个人备课进行反思、修改,从而实现备课的最优化、个性化。
关于课堂教学:注意“三讲三不讲”。“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的点拨)。“三不讲”——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能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超越本阶段教学深度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的问题,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切忌:揽的过多、面面俱到、不深不透,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力求高质高效,杜绝“水过地皮湿”。
五、具体工作安排
1、分工明确:组长负责试卷的选择与评分标准,大组长总揽全局,协调分工。
2、监场安排:统一制定出监考表,三个周一循环。
3、教师安排:每个班指定一位文综组长,负责本班级考试成绩的统计与规划,负责每次考后学情、教情的统筹,以便对学生的下阶段学习、考试情况针对性地辅导。
4、学生安排:每个班找两个文综课代表,由老师指导学生组织文综的学习与考试。
5、工作要求:每次考试完后力争最早出成绩:当天立即组织老师批卷(选择在当堂考场上完成,出详细情况),最晚第二天进行成绩的统计,然后老师根据自己学科的考练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得与失,针对性地找学生谈话。
流(教研员、省做讲座的专家),以获得最新高考信息,使我们的备考能零距离接近高考。
回顾历史,最初人们认为自己飞到天上是不可能的,可莱特兄弟却不这么认为,于是便有了飞机;最初人们认为人类登上月亮是不可能的,可美国人却不这么认为,于是便有了阿波罗登月。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毅力在“不可能”之中寻找“可能”,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就一定能够实现看似绝无可能的事情。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六中文综教学明年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收获和突破。
2013年12月9日
第四篇:2013年高考(历史)文综备考经验总结
2013年高考文综备考经验总结汇报
————CDXYZ: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2013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我校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成绩,文综学科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我就文综备考的做法做简要总结。
一、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把握好复习的进度和节奏 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和落实《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因它不仅是命题者的出题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依据。力争全面而准确地理解考纲,找出变化,明确增加和删除的知识点,尽量弄清新增知识点的原因,以明确考查知识的变化,以考纲为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把考纲中的每个考点、能力要求和考查形式落实到平时的复习中,准确有效地指导学生复习,不作无用功。
根据考纲和年级统一要求,我们采取常规的三轮复习法:第一轮(注重基本理论,夯实基础)时间安排在9-2月;第二轮(构建本学科内知识体系,强化跨教材知识与习题的综合渗透)时间安排在3-4月份;第三轮(结合热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综合模拟训练,查漏补缺)时间安排在5月份。复习计划各科分别制订,并详细规定了每人每周的工作的内容和要点,写成计划书上墙,随时对照检查,有了科学周密的计划,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航向,减少了复习的盲目性
二、打好“三轮复习”备考攻艰战。
一是搞好集体备课。坚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实行学案分层,为此,我们3个组每周都要进行集体备课,交流经验,答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再形成个案,提高备考效率。
二是从三轮备考工作求实效,为高考做准备。
一轮:依托专题系统复习,夯实基础。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整理考点,熟悉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打牢基础。在第一阶段主要搞好单科复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可以说是全面撒网,求细求全。做到点 “实”;线 “清”;面 “广”。
二轮: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应用性、专题性的知识体系。按年级的要求我们定8—10个专题,在一轮的基础上进行深挖和拓展,达到思维高度的提升;并全力解决学生易忽视和混淆的知识点,达到重点捕捉,求精求准。每个专题结束后要求学生动手总结专题的知识网络图,明确知识间、专题间的关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从而提高对知识把握的层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要求学生做到“要点过关,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考点清晰”,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从而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
三轮:综合训练,查漏补缺,讲评分析,整体提高。为巩固前期复习成果,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准确化、系统化,我们着重在知识盲点上下功夫,加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复习后的升华综合归纳,培养发散思维和迁移知识;使学生会运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让每个学生找出知识的盲点,反重练心,达到熟练,使复习总体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是课堂见成效。我们既重视新课程改革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在备课的基础上,强调一个“动”①让学生“动起来”:思考、讨论、练习等(能力是练出来的)②让讲解“精起来”:有趣、精炼、启发等。课堂教学“8有”标准:有设计、有统计、有分析、有总结、有突破、有矫正、有互动、有补偏。学生课前准备,课上积极,课后收获感悟。老师做到课前勤、课中精、课后思。
三、精选试题、落实到位,培养学生答题能力。试题的编制和选取要联系学生实际和高考,有创新性、前瞻性和针对性,试题风格、思路和内容结合高考信息。定量限时,对不同难度区间的考题则要分配合理。编题:新意、分类、滚动,揭示考题特点、命题意图、考查方向等规律。
进入高三后,我们就每周做一次文综训练,追求总分最大化,强调集体协作,打团体战,让学生学会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还通过小篇、作业、综合练、考试等形式进行基础巩固、专题强化和限时训练等。做到全批全改、有改必评、部分同学的还面批面评等。训练学生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讲评课基本环节为:考情分析—出示答案—学生自纠—错因归类—重点讲评-方法总结—旧知深化—反思整理。通过精选试题,科学训练,精讲细评来培养学生审题、解题思路、规范表达、合理分配时间等规范答题习惯,熟练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错题本,老师有错题记录。对错题要找准症结点,一一解决,在滚动复习中有意识的加大此类问题的练习,给学生一个改错的机会,教师要快评及时反馈,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合理给分,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保证学一个点,落实一个点,会一个点。加大做题的密度,成绩是练出来的,但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切忌盲目。只有多练才能积累经验和方法,还要做好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总结,在高考中才能保持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辨析,才能更好的适应高考。
四,教师做好培优、听评课工作。
我们教师从高二开始就利用间操时间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优补差工作,每周根据所讲的内容结合高考的题型精选典型试题,进行有针对的演练,培养他们提升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教师间都要虚心地互相学习和帮助,认真听课评课,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反思自己的不足,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五、对文科综合备考工作的反思
1、对尖子生的辅导(培优)工作还欠精炼。
2、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需进一步强化,有的仍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3、对临界生的关注更多一些,研究得再透一些,指导得再科学些,使他们的提升空间更大
4、教师还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更强一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再充分一些。
回顾高三,我们做了大量的备考工作,既有艰辛的耕耘,还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尽人意的遗憾。但希望我们文综的做法对大家有所启发,为我校2014年高考的再次腾飞,贡献出我们的绵薄之力。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二0一三年八月十五日
第五篇:17 2014高考文综备考文化生活试题
2014文综备考文化生活 模拟试卷
选择题部分
1.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据悉,两件圆明园兽首将在九十月份完成回归,并可能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两件兽首
A. 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独享的文化财富
B. 是展现世界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 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 与其他民族文化相比,具有鲜明的优越性
2.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等部门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为标准。新“24孝”标准,并不是对“旧孝”的完全否定,而是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在弘扬中有所发展,孝道的核心内容没有改变。这说明
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 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D.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
2012年10月20日,“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三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网民通过一张张选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无私奉献、坚强乐观的“草根英雄”。据此回答3-5题。
3.“中国网事·感动2012”评选活动的开展:
① 有利于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
② 有利于用他们的思想来引领文化前进方向
③ 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基础
④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中国网事·感动2012”评选活动主要借助于因特网和手机媒体来进行,广大网友可通过网站、微博和手机3种方式进行投票,被称为“中国网事让鼠标顶起草根英雄”。这说明
A. 大众传媒已完全代替了旧的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大众传媒能够打破时空局限,促进文化的传递、沟通、共享
C. 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传递、共享的动力和源泉
D.科技进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5.“中国网事·感动2012”评选活动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尊重网友和专家媒体的选择,所选人物都是网民和专家媒体投票选出来的。评选的公正客观保证最终入围的人物在线上线下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下列选项中与入围人物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所反映出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不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②乡音无改鬓毛衰
④ 潜移暗化 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12年11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之所以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因为
①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②是繁荣文化市场、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③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④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7.“仓廪实而知礼节”,但在生活中,有钱了,并不代表有文化、有素养。物质财富有可能短时间内激增,而文明的累积和演进,很难一蹴而就。这说明“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观点
A. 是正确的,看到了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B.是不科学的,没看到文化发展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C.是不科学的,没看到文化发展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是正确的,看到了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8.在回答“是什么打动评委”时,莫言认为最主要的是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这说明
①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根本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中国文化存在于世界文化之中
④中国文化通过世界文化体现和反映出来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9.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这是因为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决定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C.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促进和谐
D.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10.“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者间
①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只有弘扬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③只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日益丰富、博采众长
④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续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1.鞭炮,放还是不放? 这些年一直议论纷纷。因为燃放鞭炮会制造噪音、污染环境、危
害安全;但过年放鞭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鞭炮是年文化的一年重要的载体,所以不能简单粗暴的禁止。这说明
A.对传统习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标志
C.传统习俗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传统习俗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12.2012年01月18日,《中国青年报 》报导了浙江一份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47.9%没参与过社区文化活动,33.6%没参与过单位文化活动,每年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和单位文化活动两次以上的不足15%。”出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孤岛化”的难题。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为促进这个难题的破解,需要:
A.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B.积极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健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工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C. 积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大力兴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活动设施
D.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把农民工纳入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主观题部分
1.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总书记认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
梦的意义。
【参考答案:
(1)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作用,有利于凝聚和团结人民,自强不息,为中国梦的实现强基固本。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增强动力。
(3)弘扬中国精神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实现中国梦。】
2. 材料一连日来,“凑足一撮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现实生活中,随意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许多人一边痛恨这些
3陋习,一边在自觉不自觉中“随大流”。这些陋习看似无足轻重,但是却对社会环境和国民形象有着破坏性影响。几年前,就有媒体将中国游客在海外随地吐痰称作为“民族的灾难”。
材料二仓廪实而知礼节。有钱了,并不代表有文化、有素养。物质财富有可能短时间内激增,而文明的累积和演进,很难一蹴而就。我们想要留给世界的,不只是财富的增长,更有精神的丰厚。我们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却必须省视自身的作为。毕竟,富裕的终极目的,不是财大气粗,而是建立在财富基础上的文明提升。为此,中央电视台举办了“文明天下”的大型媒体活动,借助网络、视频等发动广大观众参与,既为不文明行为“找了茬”,净化了社会环境;也为“巨款丢失,完璧归赵”等文明公益行动“扬了名”,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和积极参与,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富起来的国民应展现怎样的国际形象?应怎样重塑“礼仪之邦” 的形象?
(1)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有网民认为,“要想重塑‘礼仪之邦’,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教
育,让人们知道美丑。”请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①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对文化的选择、传递、创造具有特定功能。加强教育确实有利于促进文明礼仪的传播和建设,促进“礼仪之邦”形象的重塑。② 但除了教育外,还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文明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结合材料二,请谈谈举办“文明天下”活动对重塑“礼仪之邦”形象的意义。
【参考答案:① 举办文明天下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打破时空局限,促进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从而促进文明礼仪建设,重塑礼仪之邦的形象。② “文明天下”是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礼仪氛围,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行为、实践活动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促进文明礼仪建设。③ 举办文明天下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明风尚,构建和谐社会。④ 举办文明天下活动,以后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领人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重塑礼仪之邦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