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 董棕河指导员2010年工作总结
铜厂乡董棕河村委会2010年新农村建设
年终工作总结
董棕河村委会指导员 喻兰琼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驻村一年来,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驻村后,很快进入角色。
驻村后的当天,迅速进入村“两委”换届选举的三个阶段的全程工作之中。使村委会成功选出了村民心中的领头人。选举结束后,做好后继工作,做好新老班子工作接交的监督人。在做换届选举工作的同时,做好抗旱救灾,森林防火,春耕备耕的思想宣传工作。
(二)、积极协调资金。用自已力所能及的力量协调资金: 首先是找州文化局领导和博物馆领导,得到局领导和馆领导的大力支持:
为董棕河村委会协调到:
1、妇女代表学习考察资金6仟余元;
2、学生住宿高低床15张,价值7.5仟元;
3、铜厂乡政府工作经费5仟元;
4、党员活动室协调办公桌、学习桌、黑板、书厨、宣传橱窗行办公设备,价值人民币1.5万元;
5、小学生86套行李,价值人民币1.5万元;
其次是找州级有关负责部门的领导:
6、州纪工委领导的支持,为铜厂乡政府协调台式电脑一台,价值人民币0.45仟元。
7、为铜厂乡政府协调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培训费2万元。8州扶贫办领导的支持、争取到铜厂乡董棕河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50万元
(三)、认真开展村委会关于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调研工作。
1、在铜厂乡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帮扶的支持下,在董棕河村委会的两委班子的协助下,驻村以来,用三个月的时间,深入到董棕河村委会5个村民小组、部分农户家中,进行了专题调研。比如:
用走、访、问、听、记的办法到农户家中,学校去进一步的了解,认识感性材料。从各个层面了解了董棕河村委会的实际情况。全董棕河村委会446户2075人,人均粮食800斤,人均收入1800元。董棕河村:129户586人,人均有粮260公厅,人均纯收入560元(其中特困户21户105人),大牲畜存栏116头,生猪存栏410头。芭蕉坪……大竹棚……,董棕河小学两个学生挤着睡一张一米宽的床……对全村委会有理性认识,基本摸清了家底。写了《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在摸清了当地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党建工作情况下。我又用了3个月的时间,以前三个的《调研报告》为基础,根据董棕河的实际,在村两委班子的支持下,写了《董棕河村委会2010年-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建议和实族项目计划》,为其经济建设和项目实施作打算。
2、利用网络积极协调,与外地医生联系,帮助董棕河村得病一年多,因家境贫寒无钱出去医治的七岁女孩寻找到了愿意为其免费就医的好心人的事宜。
3、完成了《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表》的调查摸底工作。
4、写了网络上传工作简讯:《充分挖掘“半边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潜力--董棕河村委会首次组织妇女代表外出参观学习》。《铜厂乡举办2010年庆“七•一”暨创先争优文艺联欢会》、《集“生态农业、经济文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腾冲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考察报告》等简讯
5、平时参与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乡党委政府领导的带领下参,去大塘子、勐谢,平滩等村委会下乡,矿山是财富与矛盾焦点,深入到矿山与乡派出所的公安人员、村委会支书、主任等人去调解打架纠纷案,调解土地纠纷案、调解争水纠纷案等工作。
6、协助乡政府有关人员去董棕河、芭蕉坪两村建盖无公害卫生厕所的各项事宜。从村民的动员大会,到村民报名,监督村民厕所选止,厕所的规格,发放150个水泥砖,4片石瓦等建筑材料。直到监督两村100余户建盖好并验收合格成品等作。
7、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组织新农村指导员参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动员培训会前的准备工作、人口普查工作动员培训工作、入村摸底工作、人口普查工作的登记工作。
8、董棕河村委会落坪村是铜厂乡实施“异地搬迁项目点”之一,又是“乡级示范村”项目建设工程之一。现在已完成村内“水泥路面”、安居房改造、活动室等工程的基础上。协助乡党委政府抓好落村“乡级示范村工程”启动工程的前期工作:群众耕地被占道的协调工作。完善村内水泥路面、公厕、安居房等管理制度建设。村管理条例以
“制度上墙、落实到位”。拟定科技种植培训计划等各种工作。
10、董棕河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有 7项规划:①村内主干道、②村内卫生路、③浇筑农户庭院、④浇灌球场、⑤草果种植、⑥饲养母猪、⑦科技培训项目。明年上半年完成村内主干道建设、村内卫生路建设、球场浇灌建设、浇筑农户庭院。2011年下半年,全村民小组呈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群众安居乐业的局面。
四、下一步的打算。
继续按照《金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去开展工作。开展好各项工作,抓示范村、抓重点村的工作,开拓创新,加快推动董棕河新发展。
2010年12月15日
第二篇:2011年新农村指导员上半年工作总结(董能)
新农村指导员半年工作总结
———驻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董能
按照县委、县委组织部、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布暑,我有幸作为县驻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之一,心里甚是激动。一年农村工作,一生农村情,我满怀激情的渴望把新农村工作做好,对于年轻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锻炼和蜕变成长的绝好机会。自进驻曼扫村委会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半年的时间转眼即逝,现将我半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调整心态,转变作风,严于利己,树立指导员形象。
作为县委组织部选派进行驻村工作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我积极的把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和作风,切实树立良好形象。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在广大基层民众一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自身形象,而且还代表县委工作队的形象,代表派出单位的形象,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能影响人,还能信服和带动人。自驻村以来,我充满激情,满怀热情的投入工作,同时严格按照要求,严格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制度,认真执行考勤考核制度,摆正位置,脚踏实地的配合村委会“两委”班子,事无巨细的全面做好村上大小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树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曼扫村民服务和发展的思想,坚持实事求是,村民至上的原则,在当地村民中树立公道正派、廉洁高效的指导员形象。在个人生活上,坚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克服实际困难,减少村委会的麻烦。
二、深入村组,全面了解村情民意。
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尤其是在日常工作开展中,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基本情况和工作重点显得尤为重要。介于自己对农村工作经验的缺乏,在进驻曼扫村委会后,我及时向村领导了解村两委主要工作情况、工作进度、制定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内容,同时做到进村入户,搞好摸底调查。截止目前,我共走访村寨11个,走访村民165户,走访学校5个次,参与村委会会议和活动共计22次。
曼扫村委会地处勐混镇背面,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南邻勐混村委会、西邻勐遮镇,辖曼列、曼扫、南京里等1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90户,4634人。全村国土面积12.98平方公里,适合种植水稻、甘蔗、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6374亩,林地面积13690亩,人均耕地1.38亩。该村委会农民收入主要以粮、糖、茶及手工劳动收入为主。该村委会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927户通自来水,有329户饮用井水。有997户通电,有75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9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76%和9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5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人数1510人(分别占总数的88%和69%)。该村委会到集镇道路为省道320公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村内主干道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9辆,农用运输车67辆,拖拉机846辆,摩托车783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51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251亩,人均占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9亩。
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给别人一瓢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活到老学到老,不怕不会,就怕不学,只有在不断学习中创新,在与时俱进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服务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到曼扫村委会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半年来,本人严格按照要求,摆正自己位置,理顺工作思路,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抓好有关农村工作及新农村建设工作内容的学习。
在日常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部署和精神,认真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反复学习《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学习手册》的所有内容,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观看新闻联播和农业频道获取有用的新农村建设信息,通过网络、报纸、书刊等媒体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不断扩宽自己的眼见,这些点滴的学习都为指导好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向村民群众虚心请教,向实践学习,积极提炼撰写心得体会和民情日记,对农村生产生活工作形成一个真切的认识,从而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好好新农村指导员的相关职责。
四、认真履行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职责,各项新农村建设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一)关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曼扫村委会共有15个村寨,主要以水稻、甘蔗、茶叶为主,如今的西瓜产业和手工造纸产业也是开展得有声有色,我集中投入时间和精力关注这些产业的发展,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本职的工商职能,积极在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和培育商标品牌上下功夫,目前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照2个次,分别为曼贺养鸡专业合作社和曼召手工造纸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渠道、多途径的服务好村委会的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一是向镇长申请争取到了一对音箱,为热爱传统歌舞的曼回佤族村寨解决了实际困难,加强了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二是积极引导曼召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切实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走访学校,关心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关心教育就是关注长远发展,进村后我就积极走访了解学校,主动与校长和老师们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校情生情。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天,我主动联系派出单位,由县工商局高宇副局长带队,及股所长共6人向满扫小学的300多名学生送来节日祝福,并为他们带来1760本作业本,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知识文化,为家乡多做贡献。同时结合工商本职工作,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经营户主体资格和食品安全检查4次,依法查处取缔校园周边临摊、违规经营户3户,依法查处1户无照食品经营户,警告及责令整改2户。
(三)积极配合政府和劳动保障所圆满完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摸底调查工作和贺开古茶树基础数据摸底统计工作.今年6月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展到勐海县,这对于勐海县的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喜事。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前期摸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事关全局的成败。以勐混镇政府、劳动保障所为主线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础数据摸底调查工作小组成立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及大学生村官成了该项工作的业务负责人和协调人。在召开了村委会动员会后,满扫村委会的15个村寨都动了起来,从收集户口册、身份证,逐户登记联系方式和询问核对信息,到集中统一的录入电子表格汇总,历史2个星期,加班加点的工作,终于在6月18日准时将工作完成汇总报到了劳动保障所,而后劳动保障所又顺利的报到了县人事劳动保障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摸底调查工作得以顺利成功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让农民群众也享受到了养老保险的待遇,生活更加富足,幸福感成倍增加。
今年勐混镇的一大喜事就是六大茶山有限公司将在勐混贺开投资9个亿开发古茶树和旅游项目,开展贺开古茶树基础数据摸底统计工作意义非凡,对贺开的古茶树进行全面详实的统计这还是第一次,这次贺开古茶树基础数据摸底统计工作得到了县委政府的支持,最终顺利开展.作为新农村指导员的我也积极响应,成为贺开古茶树基础数据摸底统计工作队员之一,经过三天吃住在山上的奋战,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贺开古茶树基础数据摸底统计工作也圆满完成,心里甚是激动,虽然我只是一块砖,但多少却为山区的人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四)结合工商本职工作,搞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发展农村经济。
自进驻到勐混镇满扫村委会后,在角色转变的同时,我把原先的工商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查处取缔农村无照经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我多次联系配合勐混镇工商所到所驻扎的满扫村委开展工商工作,走访宣传营业执照年检验照个体户17户次,引导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卖部、茶叶初制所办理证照9户次,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经营户主体资格和食品安全检查4次,依法查处取缔校园周边临摊、违规经营户3户,给以1户食品经营户500元罚款,警告及责令整改2户。同时深入个村寨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共检查食品经营户21户,因销售过期食品责令整改7户,有力的保障了农村食品安全。
(五)认真履行法制宣讲员的工作职责。本人认真履行法制宣讲员的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司法所、派出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农村法律图书角的功能与作用,倡导建立流动法律图书角,开展法律图书角进村入户活动,使村民能就近免费获取法律知识、法律资料。
(六)做好“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曼扫村委会号召全村广大村民依照“十星级文明户”标准,勤劳致富,遵纪守法;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卫生整洁,移风易俗;科学种田,履行义务;计划生育,关爱集体。积极争创“十星级文明户”。本人作为曼扫村委会的新农村指导员,积极投入到此项评选活动中。
(七)大力推行农村卫生厕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用卫生厕,饮卫生水,创卫生村工程。
积极落实州卫生局卫生厕项目,全面宣传修建卫生厕每户补助500元的好政策,大力推行农村卫生厕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用卫生厕,饮卫生水,创卫生村工程。自4月份至今,我共走访宣传修建卫生厕9个村寨,目前已有150多人报名,已在各村寨修建好标准示范卫生厕11个,通过加大卫生厕补助政策宣传力度和增修标准示范卫生厕这项工作的开展,以及在村委会、村小组领导的配合下,卫生厕项目正在全面、如火如荼的开展之中,相信在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结束后,这一工作将会成为我各项工作中的最大亮点。
(八)沉下去,群众利益无小事。
入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后,我的工作理念就是“能沉能浮,沉为基础”。沉下去就是脚踏实地的扎根基层工作,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大事小事均关群众利益,能沉下去深入一线开展大量的工作,时间长了,成效就出来了,毕竟群众利益无小事。到了村委会,我努力的沉下去,我热情的为村民写各种各样的申请、证明,为村委会开展党代会选举,村小组长换届,村委会傣历年赶摆,曼召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建党90周年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综治办公室挂牌等各种各样的会议活动搞好服务和协助工作,无数的平常工作中,闪耀着汗水的晶莹,沉下去更加充实,沉下去群众利益无小事,沉下去大有作为。同时,在沉下去的基础上也要主动浮上来,主动浮到当地政府的领导中来,浮到派出单位和其他单位中来,多方获取信息,多方联系,争取各种各样的支持,在沉浮中为曼扫村委会的建设力所能及的增砖添瓦。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结前半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不足:
一是深入走访力度不够;二是学习仍显不足,在农村工作方式方法和技巧方面有待进一步学习创新改进;三是和派出单位的联系有待加强,充分发挥强有力的后盾作用;四是和其他指导员的工作交流不够透彻,今后有待于加强联系,取长补短。作为新一批的新农村指导员,缺乏工作经验,经费缺乏,没有能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后盾作用不够明显,给新农村的各项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问题和不足,都迫切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努力去完善。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逐项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努力在“深思考”上多下工夫,做到凡事多想一点,想早一点,想细一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总之,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有喜悦也有忧愁,恰如其分的体现了事物的两面性。最值得感动和幸福的就是新农村工作使我思想上不断成熟,观念得到了更新,和农民群众的感情得到了加强,体验农村农民的艰辛更加真挈了,在应对农村复杂工作局面的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在下步工作中,我将尽心尽力的履行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职责,做好勐混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并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争取派出单位的后盾支持,更好的服务新农村建设,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成长,在不断成长中服务新农村,我始终相信:新农村,大有可为!
勐海县工商局驻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董能
***
2011年7月26日
第三篇:董家河镇党委材料new
党建领航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富民强镇新局面
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党委
我们董家河镇地处铜川新老市区结合部,是国家确定的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陕西省政府确定的107个重点镇之一。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3226户、1.6万人。镇党委辖2个党总支,2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33名。近年来,董家河镇党委一班人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以党的十七大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党建领航”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地位和先导作用,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互联双赢新举措,创出了一条富民强镇的新路子,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2元。董家河镇先后荣获省级“六个好”先进乡镇党委、陕西省文明集镇、省级综合示范先进乡镇党委和市级小康镇等,该镇连续六年在耀州区目标责任考核中名列全区第一位。
一、以镇村班子建设为重点,打造领导核心。我们作为多年来省、市党建工作的老先进、老典型,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我镇经济社会迈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保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老典型常抓常新,我们不断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内涵,以更高的目标推进全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首先,积极实施“素质工程”,从镇、村班子入手,抓教育促提高,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展“继续解放思想,谋求更大发展”讨论活动,先后组织村级领导班子学习考察10余次,培训镇村主要干部120多人次,并有36名村级干部取得了大专文凭。通过学习培训,树立了镇村班子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坚定改革发展信念,凝聚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力量。其次,积极实施“领头雁工程”,充分发挥郭秀明这一铜川大地上涌现出的重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深入开展 “学习郭秀明、争当好支书”活动,全镇有5名同志被授予“郭秀明式的好支书”光荣称号,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先进典型。深入开展“争当领头雁、争做好搭挡”活动,着力增强农村干部共事意识、团结精神,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王家砭村 党总支书记王科和村主任王文涛被树立为全区农村干部“领头雁、好搭档”的楷模。去年,我镇在村级党组织换届中大胆推行“公推直选”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大会一次投票,把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反响好的优秀党员选进村级班子。通过抓班子,镇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以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树立先进群体。“一名党员一面旗,群众都向你看齐”。党员干部素质的高低是农村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我们以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积极实施“标兵工程”,深入开展 “三向培养”、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大力推行“三结合一定诺、三公开一监督、三评价一考诺”的工作机制,把党员定向培养、设岗定责和履诺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党员培养工作的理论基础,又充分结合党员个人的实践特点,使党员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树立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标兵。近3年来,全镇共发展党员4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6多名;全镇共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30多期,有2600多人次接受了培训;先后8次组织党员干部300多人次到延安等地参观学习,又选派了13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了省、市、区组织的专门培训。通过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镇先后把198多名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手,把46名致富能手培养成了党员,有28名党员致富能手进入了村“两委会”班子。去年,全镇党员干部累计承诺事项3600多条,承诺兑现率达98%以上;全镇206名无职党员均实现了挂牌上岗,岗位涉及村务监督、民主理财、矛盾纠纷调处、项目监管、农村环境卫生等方方面面,设岗定责已经成为全镇物质党员发挥作用、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有益舞台。凤凰村党员逢人便说:我们党员自从有了自己的岗位,遇事敢管了,就是和普通群众不一样,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光荣的名字——党员。
三、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建立长效机制。我们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规范型、廉洁型四型机关为重点,积极总结先进性教育成果,规范了党委、政府决策、运行、督查机制,制定出台了6个配套文件,把先进性教育成果转化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性措施和具体行动。全面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目标责任考核等制度,形成镇村班子高效、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实行乡财集中 报账、村财乡管、财务三签、定期审计等制度,规范了农村基层组织廉政机制。大力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充分整合人力、物力、财务,先后投资65万元,新建活动场所6个,扩建活动场所4个,再全区率先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公房化要求,使其充分发挥“议事中心”、“活动中心”和“经济服务中心”作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干部议事、党员谋事。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发扬了民主,扩大了监督,赢得了信任。
四、以科学发展为目标,实现民富镇强。我们坚持把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检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按照“优农、强工、建镇、活商”的发展思路,以“建铜川经济强镇,创陕西明星乡镇”为目标,着力实现“四个突破”: 在发展精品农业上求突破,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在林、果、畜牧上培育富民产业,建成了奶牛、高效设施农业、优质苹果、千亩花椒等一批农业专业村。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抓住铜川建设西北建材工业基地机遇,引进了以铝厂、电缆厂等6个过亿元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大项目落户我镇,近3年来共引进工业项目9个,投资额达18.8亿元。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求突破,充分发挥 地位优势,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全镇非公有制企业达到45家,个体户281家,非公有制经济占到全镇GDP的48%,已成为我镇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在小城镇建设上求突破,坚持高起点,累计多方争取资金2100余万元,实施了道路、照明、供水管网等建设工程,使镇区建设初具规模。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工农业总产值达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2元,我镇也被命名为省级文明集镇、市级小康镇。
五、以服务群众为主题,促进社会和谐。党风带民风,民风促和谐。这是我们顺应民心、赢得民心、凝聚民心的关键所在。我们坚持改进作风、服务群众,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深入开展“进千家门、知千家情”、“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送信息、送温暖”等活动,为群众开展政策咨询、技术培训,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示范岗,设立便民服务台,建立承诺办结、跟踪督办、首问负责制度,方便群众,提高工作效率。深入开展记民情日记、与困难群众结“穷亲”、向群众发放“连心名片”活动,推行了村干部 坐班制、轮流值班制,嫁接党群、干群互通互融的有效平台。深入开展“五送一建”送温暖、建机制活动,在全镇范围内面向生产生活困难、因病因灾返贫和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且现已离任的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的25名困难党员开展扶贫救助,机关党支部25名党员与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通过送精神、送政策、送技能、送医保、送关爱,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党员干部脱贫致富能力。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丰富了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尽管我们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党建实践活动,但是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期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有决心、有信心,在上级党组织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学习解放思想,以实践开拓创新,围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主题,添措施、进位次,抓落实、创一流,以优异成绩向建国60周年献礼。
第四篇:指导员年终工作总结
【一】
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县党委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方针,结合当地实际和项目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突出抓好生产发展,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主导产业,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健全村内组织管理和制度。
一、调查摸底,探索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途径
**村地处**县**镇北部,距镇政府1公里多,通村四级砂土路有xxxx条穿过,交通非常便利,下辖自然屯有敢桑、那头、局防、坡纳、巴项、建设、局托、刁规、查育、伏耳、旺大、旺小等12个,是一个纯壮族居民村,现有496户2048人口,全村土地较为平整,拥有耕地1915亩,其中旱地占572亩,水田占1xxxx4xxxx亩,人均占有耕地0.94亩,目前还没有实现水利田园化,主要农作物以甘蔗、稻谷、玉米为主。村上早已实现户户通电、通有线闭路电视,但全村尚未实现通自来水的目标,有近xxxx50户拥有电视、电话(含移动电话)。有48户94人享受民政部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260户102xxxx人贫困人口,有残疾人17人,五保户及孤寡老人6人,有6个退休老村干,有xxxx2户126人是危房户,目前已为本村申请得危房改造xxxx户,资金2万元;发动群众做了7个沼气建设,超额完成全村的沼气建设。村委会辖有1所小学,拥有学生1xxxx8人,教师5人,已经全部实施普九义务教育。全村农户经济收入以种蔗和外出务工为主,目前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xxxx00多人,占全村人口60%以上,村民人均纯收入有所提高。村集体经济属一个空壳村,没有集体企业,没有支柱产业,这几年仅靠出租两间村部房700元/年的收入来维持日常村委办公消耗费用。通过与村两委班子交流座谈和走访党员群众,及时掌握村里的基本情况,了解群众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生产现况,掌握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一些影响安定团结和工作开展的重要人际关系。
二、为群众做好农业生产和生活指导工作
1、灾后恢复生产指导工作。由于受今年初冰冻灾害的影响,**村特色农业也受到了很大的灾害,驻村后,我与驻村干部一起及时踏勘受灾情况、帮助村民做好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工作。巴项屯原是**村历年发展生产香蕉的大屯,全屯种植120多亩香蕉,在这次的冰冻灾害中全部损毁。通过驻村工作组深入调查后,联系农技部门派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核查鉴定,认定受灾香蕉不可再生。为此,我们及时走村入户指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经过几天的思想动员指导工作,全屯的农户同意弃蕉种蔗。随后我们及时联系农业机耕组安排机械进行耕作,用了两天时间全部完成翻土开槽作业,累计除了缺少劳动力的农户外,该屯共种植117亩甘蔗。另外,由于**镇安排给**村09年新种蔗任务400多亩,而全村有能力的农户基本上已利用旱地种植甘蔗,唯独有一片80多亩的“独岛”旱地没有完全种蔗,原因是这片地与公路相隔一条水沟,无法通机耕路,农产品运输不便。为了争取把这片地种上干蔗,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我们深入附近xxxx个村屯做群众思想动员会议,先后召开了xxxx个屯6次动员讨论会,最后决定以村民投工投劳修建通往“独岛”的机耕路,而修建跨水沟的大涵洞由镇政府和作为后援单位的县交通局共同援资完成,其中县交通局资助4000元,镇政府资助xx元。这一决定大大激发了村民在“独岛”种蔗的积极性,为完成镇政府下达的任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该涵洞于5月份已修建完成并正常投入使用,共投入资金5000元。
2、生产自救引导。由于受冰冻灾害的影响,蔗种的调运也遇到了困难。经农业部门鉴定,今年的蔗种受严寒袭击后,种眼受到冻毁,一条蔗种只能有1/xxxx的尾部可利用。
xxxx、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驻村的第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冰冻灾害恢复生产,即发动群众扩大种植甘蔗,完成了产业转移的第一步。但从**县甘蔗生产和生产加工及价格、劳力等来看,大量种植甘蔗也是面临许多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势在必行。为了很好地发展特色农业,只有开导有能力、有信心的农户发展种养专业户,因此,驻村工作组决定发动个别积极性高的农户发展养羊、养猪、种植高产香蕉等专业户,形成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使全村走向农业产业专业化。目前以在巴项屯发展了4户养殖示范户,其中一户是养猪+养鸡、鸭示范户,共有猪70多头,鸡、鸭多只;另外xxxx户为种养示范户,他们被列为全村的“农家课堂”培训户,通过他们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来带动全村的产业化调整。特别是养羊专业户苏家生今年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嘉奖,授予“养羊专业户”称号并获奖金xx元,在这一事例的巨大影响,本村的广大群众和村官也都纷纷加入到养猪、养羊等各种养殖业当中。
4、关注民生方面工作。在党的xxxx大和xx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中,“以人为本”是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在过去的一年中,作为驻村指导员,经常下到各家各户,为群众宣传党的各种政策方针,做好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调解工作,特别是在今年**至龙旺公路建设中,由于承包施工方的信誉问题,工程中途退出,致使该村屯20多户群众劳动工资达10万多元无法要回,从而使第二施工方在重修公路时受到群众堵路、上访等现象,给全村造成了恶劣影响。在此情况下,驻村工作指导员及时联系县交通局和镇司法所一起下到各家各户,了解真实情况,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最后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群众在得到一半工资的情况下,同意公路重新开工。使得该路段现在得到顺利建设,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了本村的社会稳定。在今年的“10.xxxx1”特大水灾后,突出驻村工作队及时联系县农业局技术员到本村举行了xxxx期的甘蔗和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并为各农户免费发放了价值500多元的农药,确保了大灾后本村早稻和甘蔗的丰收。同时,要求驻村工作队员对本村特困群众最低保障调查和监督进行核实,对本村的低保对象亲自调查后,才给予确定,并监督好各种低保资金和物资都能按时发放到群众手中,同时做好本村特困人员危房改造的调查和材料申请工作。目前已为本村申请得危房改造xxxx户,资金2万元,让群众真正地得到实惠,更加感觉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发展方略,也是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人口计生工作一方面要继续认真落实好计划生育的各项目标任务,另一方面要立足全局,立足发展,处理好各种关系,让计生工作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我县已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有利于计生家庭的“奖励、优惠、优先、扶持、救助、保障”等制度,使计划生育真正惠及群众。驻村工作队和村领导班子认真落实独生子女和双女户父母奖励政策,建立独女户和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的双农独女户新型合作医疗补助制,积极探索和建立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和农村父母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起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鉴于此,驻村工作队积极深入村屯做好宣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按国家政策自觉规范生育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稳定低生育水平和妥善解决有关人口问题的目的,不断促进本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五、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1、群众的思想意识落后。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程度低,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经营科技含量不够高,产业结构单一化,特色产业和产品太少。由于受地理、气候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以电泵、柴油机水泵抽水为主,农业产量不高,生活、生产成本投资大,群众增收路子窄,增收难度大。同时,受地下各种有害矿物及农药污染等的影响,也会存在饮用安全隐患。xxxx、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4、农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村的农业总体是粗放生产,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方面都存在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总体上说,免征农业税后,农村的基础财力得不到剧增,上级各部门下拨的经费很少,无法维持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改善扶持力度不高,投入严重缺口,致使一些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无法开展实施。
5、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有与现代化小康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
6、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六、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充分发挥指导员作用,为本村经济发展服务做好下一步打算
党的xx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和种养业。为充分发挥新农村指导员的作用,通过实地调查村情,与村领导精心制定本村三年计划,引导个别积极性较强的党员和一般农户养殖业,以此举来推动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养殖示范户,形成以户带点,以点带面的良好示范效果。在这期间,我通过深入村屯进行调查了解和动员群众实施稻田养蛙,恳请县新农办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但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一是要求提供养蛙全过程的养殖技术指导;二是要求扶持适应当地地理、水纹、气候的生活习性且生长率强的各类种蛙;三是要求提供青蛙食用昆虫饲料的培育技术。如果此项目发展成功,将会经农民提供以下优点:一是控制了稻田害虫危害,减少了农药施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二是减少了因人为捕杀野生青蛙的恶习,保持了青蛙生存的自然状态,有利于蛙的生长发育,并且节省农业开支的成本。三是围田养蛙周期短、增收明显,会给农民的菜篮子里又多一个营养价值高的新品种,并且还为养殖户们又创出一条致富路,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好门路。
另外,要在明年开始,逐步引导群众新种植香蕉,重新打造曾成为**镇香蕉生产示范基地的称号。巴项屯村民韦唯同志已经率先示范,主动承包**村小学的100亩耕地种植香蕉,并将采用自动滴灌的先进管理技术。目前,已经为这100亩培育香蕉苗,正在筹划滴灌设施部分资金,大概需要投资近2万元,现在还缺少1万元左右没有筹到,正在向政府打报告申请扶持。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由于**村通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老板严重拖延工期的现象,导致**村通村硬化任务没有在xxxx4年规划任务中,我们争取在明年下半年后将此项工程列入xxxx4年水泥路任务上报上级交通部门。
**村地处达洪江下游,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应该引用达洪江水源作为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目前,全村农户所食用和灌溉用水全部以农户自挖出来的地下水井抽取,据不完全统计,全村约有xxxx80多户自备有抽水泵,每年用于水泵设备的更新和抽水电费油费等平均每户费用约500元,那么全村就要开支约190000元,这是一批多大的开销。
xxxx、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不断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通过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目前县组织部已经开始实施电信宽带网络进村项目,往后应该不断加大投入,让农村生活不断走向文明化、知识化。同时,建立起政府出头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
通过这一年来的努力,结合本职工作,围绕新农村指导员职责,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工作,但距组织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驻村时间精力不够到位,引导工作做得不够全面,发展项目得不到全面落实。由于我单位的特殊情况,管理人员有限,特殊的管理业务指定性强,任务压力较大。同时,今年本人又要参加多项考试和各种政治学习,很难集中精力做好指导员工作,为此,我深感惭愧和不安。我将继续努力,做到对农村工作有一个全新的、真实的认识,在工作和生活作风上有明显的转变。对我个人的成长来说,也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生动的体验。
【二】
为切实搞好科技入户工作,一年来,我认真履行技术指导员的工作职责,积极深入科技示范户进行现场培训和入户指导,与示范户进行交心谈心,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存在的不足,并严格执行技术指导方案和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切实把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落实到户、到田块、到具体每一个生产环节。
一、认真做好科技示范户遴选工作
按照示范项目的要求,在确定好主导产业的同时,技术指导员要围绕主导产业服务,为做强做大产业发展认真搞好各项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因此择优选好科技示范户是示范项目取得成败的关键。
二、认真制定技术指导方案
在充分掌握各示范户的基本情况后,对科技示范户的相关资料进行登记造册,并根据各户的种田水平、劳力情况、田块肥力情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实际,认真制定了马铃薯种植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及各月农事安排,认真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与科技示范户签订项目协议,为科技示范户挂牌,指导示范户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
三、认真开展好科技入户工作
为使科技示范户改变传统种植观念和种植模式,学会、掌握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通过科技入户指导示范户实施技术种植,实现了农户每亩增收0元以上的目标。一年来在生产种植与管理的关键时节,我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培训和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认真落实技术指导方案中的每一项技术措施,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第五篇:指导员工作总结
潘王平下派指导员工作总结
河口塘社区
我有幸首次作为第八批农村指导员下派到仙岩街道河口塘社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为此我十分珍惜这次农村基层锻炼学习的机会,严格按照区组织部和农办有关要求,深入学习有关农村指导员的文件精神,扎实开展社区相关工作。平时结合自身旅游业务工作实际和消防业务特长,利用仙丽组组长的便利,积极和其他社区指导员沟通了解情况,多方收集意见,尽最大努力发挥自身正面(积极)作用,为社区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现经总结汇报如下:
一、下派期间的(主要工作)做法及一点成绩(工作开展情况要补充)促进农民增收
仙岩街道河口塘社区社区创建于2011年,总面积约110公顷,地处瓯海最南端。社区由河口塘村、罗垟村、秀垟村、盘垟村、派岩村等5个村组成。据最新统计,现有户数1412户、人口5309人,基本为汉族。社区有130名党员,居民代表163人。其中除了河口塘村地势较平,经济比较繁荣,呈华侨多、店铺企业多、新温州人多“三多”现象,是仙岩街道机关所在地,居民收入主要靠店铺店租、华侨外汇、企业加工等,村集体资金和人均收入相对较好,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他四个村均是山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大罗山西南面,呈田地少、店铺企业少、原籍原地居住工作人员少“三少”现象。
社区现内设党总支、居委会、议监会、其“两委员一代表”办公室、调解室、社区办公室、财务室、议事厅、图书阅览室、档案室、健身活动室、器材室基本齐全。社区班子基本由原优秀村干部担任。他们能够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爱乡创业,坚持“为民服务,以人为本”,按规范制度办事,公开办公,积极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在努力完成“三分三改”、“四边三化”和农房集聚等重点工作任务方面力争走在全区前列,群众对我们班子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态度评价是亲切、热情、满意。
二、发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及分析
经过深入调查走访发现,农村改社区后,近年来虽然表面稳步发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村都呈现出一些共性困难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条件差,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城乡一体化水平低,产 1
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群众增收乏力。我以“五员”(方针政策宣传员、生产发展服务员、社情民意调研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基层组织建设督导员)
由于地理地势制约、加上历史规划和资金困难等因素,社区道路狭窄,基础设施滞后,山区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原盘垟村至今还没有象样的公路和路灯,缺乏自来水,没有专用办公楼。由于田地少,当地种植业、养殖业很零散,农业生产属粗放式的,几乎没有深入农业加工和产业化经营。除了原河口塘村居民居住相对集中,已经积累一定的村集体资金外,其他几个村集体资金严重缺乏,人员实际居住地分散,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主要收入靠在出村之外发展。一些群众下山投亲靠友,现在连象样居住的住房都还没有。虽也有少数人在当地从事新兴的第三产业,出现了一些乡村旅游发展苗头,出现个别农家乐服务项目,但规模小,发展很慢,还很难形成产业化。加上近两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在外华侨外汇收入增长速度减慢,小微企业发展受各种因素制约陷入困境,群众增收难度加大。另外,社区劳动力文化素质仍偏低,发展大局观念仍然缺乏,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制约进一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因素之一。如我们当前的边远社区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很少留在当地工作和发展,坚持在当地发展的基本上属于“九九”(老人)部队,他们基本上满足于守住门内院落屋后小打小闹,难主动走联合发展之路。
三、对今后社区发展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实现新社区全面繁荣、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真正建成全面富裕的小康社会,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当前这些历史上的农村转型过来的新社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继续发扬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带头人,真正了解掌握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对症下药,积极寻求突破,走符合自己的可持续建设发展之路。我结合多方调研走访情况,就如何进一步促进新社区和谐发展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强两委好班子,发展培养领路人。
必须不断教育、监督和强化社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区的前沿堡垒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带领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重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执政为民,保证党在农村各项富民政策落到实处,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现在有些地方党员倚老卖老,讲待遇,比资格,放松学习,优良传统褪色,公心斗志减弱,禅让不够,不仅影响党员形象,更难以胜任发展领路人。
当前组织要不断加强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学习,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拢络和发动群众,将真正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公心的各方能人选进社区居委会,并吸引发展成为党员。提高两委人心号召力、政策执行力,使基层组织真正能团结广大群众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众观各地发展好发展快的社区,无不都有一个或几个发展领路人。像我们河口塘社区书记曾金洪,曾带领群众开工厂,办市场,为村集体竭尽精力,代领群众共同致富,成为大家公认的的好书记好人大代表,在群众中拥有崇高的威望。这样的党员多几个,那当地就更和谐,问题就容易解决,群众就更有福气。所以,要解决发展,首先就要不拘一格,发现和培养能担当肯担当会担当领路人的人才。今后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决定性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重视解决好发展培养领路人的问题。个人之见,建议多举办领路人培训班,开展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培训,多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培训学习,以提高带路人的水平。
(二)健全发展好制度,鼓励为民利路人
我讲的这个制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党委政府要多给好政策,帮助指导健全和完善基层社区的各项制度,以创造良好的发展创业氛围和环境,另一方面社区干部要结合自身实际,用心研究总结,制定符合自身社区和谐发展,加强有利于和谐发展的人和事。用严格的考核和监督制约机制来保障职责履行和纪律执行。要给与带路人创业人应有的权利和放手发展的自由空间,并对他们开展引导和鼓励。同时也要规范权利运作,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俗话说“筑巢引凤”,不但要在硬件上筑巢,在健全制度和激励机制上也要“筑巢引凤”。现在农村,群众民主意识比较强,不服权,不服威,就服一个理,一个公。制度好,好执行,能执行,这样既能让能者上,又能吸引、培养、留住人才,更可以创造人人上进的和谐发展欣欣向荣的氛围。
(三)运用政策好机遇,转型升级为后人
我认为,加强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熟悉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吃透国家惠民便民和产业转型或提升发展的相关鼓励政策,抓住机遇,提升和转型经济发展,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当前的历史课题和必修之课。在我们河口塘社区,工矿企业普遍低、小、散,技术含量低,还多属于劳动密集性及高能耗生产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安全隐患多,违章现象多,甚至很多生产给当地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破坏。如果仅满足于现状,这些本就经济基础不牢固的社区,很可能被经济发展浪潮吞噬,被时代无情淘汰。
所以,上级党委政府要注重规划、教育和引导,当地相关负责人一定要积极学习,舍得割爱,敢于经受手术阵痛,及时转型,全面提升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发展以高科技引领的新生产力。比如,要整合资源,提倡走产业集聚化道路,给优惠政策,鼓励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方向的企业及早走出家庭式作坊模式,提前建设各类标准厂房给小微企业入驻,鼓励强强联合。学习借鉴各地好的公司管理制度,走现代化公司管理发展之路。鼓励科技兴农,质量强市。要严格消除安全隐患,不以牺牲环境和生命为经济发展代价。这样,各地的企业才能安心生产,并能不断做大做强,更有利于后人。
(四)突出休闲旅游业,经济环保有特色
我们瓯海区自然山水风光秀丽,人文历史丰富,是温州的花园区域。河口塘社区的大部分区域位于大罗山景区,地理环境等条件制约不适合搞工业发展,也不利于规模化农牧养殖业。但是,当地风景资源丰富,华侨多,与外界联系多,信息畅通,非常适合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要突出发展休闲旅游服务业。近几年,如区里加大派岩化成洞景区建设和开通体育健身游步道后,当地人气就越来越旺盛,相关的农家乐产业就相应的受带动。但是,这种发展还远远不够。一是基础服务设施落后,没有给游客住的客栈设施,也没有包装整合精品线路,游乐设施和项目相对还比较缺乏。
一个地方要发展休闲旅游业,必须要分析当地的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提升品质和线路吸引力。这一是要保护好旅游景区景点和历史文化古迹,二是要积极开发新项目,积极包装宣传好产品,三是要积极整合和完善基础硬件设施,四是要热情诚信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舒适度。在保护景区环境方面,一些地方的造坟、随意挖山开垦开路现象必须制止。现在我省有个别地方,农家旅游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我们要多组织去取经,但更主要的还是要有懂行的人才和资金项目引入。
(五)城乡待遇一体化,文明成果共同享
经多方调查走访,边缘社区很多群众抱怨,他们没有享受到城乡一体化的好处,反而感觉被歧视。一是反应在户籍户口问题上。他们在改革开放后,年轻人纷纷出去投亲靠友,打工创业。虽然有少数人挣钱后,在城市买了房子和户口,但是大多数,他们还多留恋家乡,户口在家乡,特别是很多人长期在山下亲戚处工作居住,但户口还是留在山上农村,这给他们的子女就学带来很大的实际难题。另外他们在执行农房集聚工程上也很困惑。由于城市统一规划的原因,他们长期在外租房打工创业的,山上老家房子历史原因没有办证,也不给批准新建翻建房屋,而山下或城市的房子他们买不起,这事实上就造成他们成了无房户,在子女就读和享受住房保障优惠政策方面甚至不如新温州人。而这种长期不给审批私人建房的政策也严重制约了当地人回乡投资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时至今日,这些仍热爱家乡的群众,内心盼望党委政府能给予政策照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得到在农房集聚工程上考虑无房户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能享受国家的文明成果,盼望在子女医疗教育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享受实际长期居住地和创业工作地的科技医疗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保障待遇。特别是要政策鼓励群众回乡投资建设发展。建议给予回乡投资发展的,给予积极引导,优先审批,并灵活的执行其户口和子女教育问题,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一些优惠待遇。
(六)社会事业同发展,社会和谐有保障
实现物质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社会高度和谐稳定,是我们党员干部为之奋斗的目标。衡量一个地方文明程度,不仅看当地经济繁荣度,更要看当地社会事业发展程度,看群众享有的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保障程度。而一个地方是否真正和谐,需要解决贫困问题、更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繁荣公益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比如,加强统筹规划,加强教育设
施,保障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使之和城区一样。巩固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社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拓宽信息和政策服务渠道,帮助解决就业、实行快速医疗救助。大力继承并发扬社区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优良传统,建立健全社区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大力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使新社区的居民能真正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全区新社区全面富裕,群众安居乐业,社会高度和谐繁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