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切实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具体办法有:省、市、县三级,要把村组干部的工资报酬问题纳入预算,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组干部的工资有来源、有保证;为避免乡镇因偿还债务或其它原因截留村组干部工资,可采取建立村组干部工资专户的办法,由县级统筹统支,由乡镇统管统发。
推进现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为了建立一支“精干、高效、为民”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可以推行“并村联组”改革。为了解决支部和村委、支书和主任的搏弈问题,实行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
解决好选人用人的问题。选拔任用农村干部,要按照“自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标准:选用“双强”型的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选配“双强”型的村组干部;培养“双强”型的农民党员队伍;吸收“双强”型的农民入党;拓宽用人渠道,采取内选外派、下派、回请等多种形式选用村组干部;注意培养村组后备干部队伍,注重发展青年农民党员,从根本上解决村组干部后继乏人和农民党员老化的问题。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村组干部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对优秀的村干部可选拔其到乡镇政府任职,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时向其倾斜;让村干部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同时建立“工作责任到村,目标量化到村,监督考核到村,兑现奖惩到村”的工作责任制,以保证村级干部充分覆行职责。此外,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村民自治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通过发展农村经济,为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民主政治意识提供物质条件;通过增加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和制度建立,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塑造现代型农民,为村民自治的良性运行提供主体条件;促使乡镇党委、政府以法管理村级事务,依法落实村民选举、村务管理、民主监督等法律程序和规定。
第二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者和直接实施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文化程度偏低。从村“两委”成员知识结构来看,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较普遍,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凤毛麟角,小学文化程度的也大有人在。二是年龄老化严重。以某市为例,目前村(居)三职干部的平均年龄超过40岁,50岁以上的超过了30%。三是素质偏低。一方面较低的文化程度和较大的年龄,影响了新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接收;另一方面部分村干部更替不快,老的村干部在经验丰富的同时带来了经验办事、创新不够。整体素质偏低已成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突出问题。
(二)工作能力不强。
一是服务不到位。表现在服务手段相对弱化,无钱办事的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到村干部积极性的发挥。二是引导不够强。部分村干部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真本领,尤其在开发新产品、引进新项目、推广新技术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强,带动作用不够。三是方法不新颖。部分村干部工作方法、领导水平与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不少村干部仍沿用原有的工作方法,很少用经济规律指导本村经济工作,用示范、引导、服务的办法推动工作,用法制的手段解决工作中的阻力和障碍。
(三)各种待遇偏低。
在经济上,虽然近年来各级制定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村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变。据调查,目前村主职干部年工资最高的可达万元以上,最低的仅为3000余元,大多数在5000元左右。在政治上,民选村干部提拔较少,本事再大、工作再好,当上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也就到头了,很难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在生活上,村干部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付出与获得反差较大,造成了部分村干部心理不平衡,特别是通过农村税费配套改革,村干部大幅精减,工作量明显增加,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村级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各项工作全靠村干部组织落实,村干部由“半脱产”变成了“全脱产”。由于待遇低,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村干部辞职外出打工,影响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在社会保障上,不少村干部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退下来后生活补贴远远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少数镇村由于经济拮据,对退职村干部没有任何补助。
(四)作风上存有差距。
一是纪律较涣散。少数村干部受生产生活条件限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生产或经营项目上,把管理村务当作兼职,工作随心所欲。个别村干部作风软、散、拖,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不积极、不主动,靠镇干部的指派和协助才去开展工作。二是方法较简单。部分村干部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工作态度冷、横、硬,有的甚至违法行政,滥用职权。个别村干部遇到问题只看表面现象,缺少理性思考,不做深层次分析,处理问题简单。三是民主意识淡薄。有些村干部习惯于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缺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的能力。四是为政不够清廉。少数村干部缺乏管理知识,村务、财务管理混乱。个别村干部在处理村务上优亲厚友,甚至假公济私。
(五)后备力量缺乏。
尽管近几年各地都拓宽了选人范围,但由于农村优秀人才多数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加上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等能任职者寥寥无几,导致村干部选择余地较少,少数村的村干部换来换去还是老面孔,缺少活力。有的在职村干部怕培养后备干部影响自己的连选连任,长期不发展党员,长期不培养后备干部。从村级干部任职来看,连任的占90%左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备干部的成长。目前农村有一些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发展前途,可以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但这部分人不甘落后,一有机会就选择外出打工,大都不愿意留在家乡发展,导致村级后备干部严重缺乏。
二、解决对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着眼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目标任务。现阶段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必须首先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当前要在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考核、后备培养等五个机制上作文章。
(一)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配强村干部。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首要的是解决好选人用人的问题。一是扩大选任工作民主化程度。体现民主、竞争、择优原则,完善村党组织书记“两推一选”的程序和办法,真正把那些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尤其是观念新、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有本领”的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增强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二是改革农村干部组织结构。大力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合法程序与村主任职务实现“一肩挑”,村“两委”成员尽量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村群团组织干部尽量由村三职干部兼任。三是拓宽农村干部选拔渠道。根据发展现代农业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选人渠道,扩大选拔村干部的视野。要打破地域、身份、行业、职业界限,采取内举、下派、外聘、回请等多种形式,选贤任能,特别是注重从科技能手、致富能手和其他经济能人中选拔村干部,加快带头富、带民富的“双带”型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四是改革农村干部组成结构。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选派优秀大学生和市直部门、镇(街道)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淡化村干部的宗族派性和地域狭隘性,优化村干部的知识和学历结构。要充分发挥选派干部的智力资源和外向资源优势,注重发挥其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鼓励他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干事创业。
(二)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着力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
从整体上看,现在村干部主要缺的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真本领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好思路。因此,对村干部的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把村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全面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一是改进村干部培训形式。充分发挥县级党校在村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由县级党校直接培训村三职干部,变过去三年培训一次为一年轮训一次。建立村干部培训档案,保证村三职干部每年集中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对新选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必须进行10天以上的岗前任职培训。二是创新村干部培训模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培训村干部,力戒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做到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村干部自身的实际出发,强调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在形式上,可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观看电教片、走出去参观、请进来辅导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培训方式。在内容上,主要强化政治理论、岗位业务、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三是加快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一方面要通过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干事创业;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选送现任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尽快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保证每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从事村务工作。另外,要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让他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促进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上挂锻炼和异地学习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干部的激励保障问题,急需建立健全以保障机制为核心的涵盖目标责任、考核评价、竞争选入、奖励激励等多项内容的农村干部科学管理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机制的能动作用。在经济待遇方面,一是保证和逐步提高在职村干部的工资性收入。采取“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的办法,通过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确定具体发放方式和工资额度。全面推行村干部基础工资按月发放,即在银行(信用社)按人开户建帐,村干部持卡按月到银行(信用社)领取。绩效工资与绩效考评挂钩,实行年终一次性发放到人。市、镇(街道)要专门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村干部奖励。同时,对村干部的交通、通讯等方面应给予适当补贴。在可承受的前提下,市、镇(街道)财政应逐年增加一部分支出用于提高现任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使村干部工资收入明显高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村党组织书记要至少高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1.5倍,并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二是建立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障制度。要把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作为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的着力点,可采取“市财政补一点、镇村拿一点、自己交一点”的方法,抓好村“两委”主职干部养老保险的落实,从根本上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有条件的地方,积极组织开展村干部健康体检,建立村干部个人健康档案。三是发放离职村干部生活补助。生活补助金可由市、镇(街道)财政筹措,根据具体人数和补助金额统一发放。同时,按照规定对达到“三老”条件的离任村干部,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保证“三老”村干部享受定额生活补助。四是设立特困村干部救济基金。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机关单位出一点的办法,对严重疾病或生活困难的村干部予以补助,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政治待遇方面,要建立从村干部中招聘国家公职人员制度。一是继续执行好在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二是重视从优秀村干部中培养、选拔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可拿出一部分名额,通过公开招考,从优秀年轻村干部中招聘到镇(街道)任职,或录用为公职人员。三是对特别优秀、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采取“升职不挪位”的方式,可提拔为镇(街道)行政副职领导干部。四是重视从镇(街道)和市直机关下派到村任职干部、选派到村任职大学生的使用,对工作成绩特别突出、深受群众拥护和上级组织肯定的,及时提拔任用,以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在工作环境方面,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村干部,要大力支持和表彰;对家庭有困难的村干部,要给予关心和照顾;对村干部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工作权利,要依法予以保障。
(四)建立和完善管理考核机制,规范约束村干部从政行为。
要把村干部的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必须在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约束、规范工作行为上下功夫。一是全面推行村支部、村委会每周联席办公例会、重大村务村党支部村委会合签联章制度,村委会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制度、重大村务决策前听证制、决策中村民代表公决制和决策后公开接待日制度,实现党的领导、群众意愿、民主论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在村民自治中的高度统一。二是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民主议政日、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完善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村级事务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三是全面推行村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和任期目标综合考核制度。在考核对象上,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文书为主要对象,突出岗位职责考核。在考核内容上,突出经济发展、组织建设、和谐创建、党风廉政建设、惠农政策落实、产业项目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工作重点。在考核方式上,实行自查自评、组织考核和群众测评相结合,推行村干部任期目标公开承诺制、述职评议制和考核结果公示制,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经济、政治待遇挂钩。四是规范完善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推行村干部任免制度、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村干部工作民主评议制度,使其行为更加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符合党章党纪规定,符合群众愿望。切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定期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和作风建设集中整顿活动,着力解决他们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建立和完善后备队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建立一支优秀的后备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在选拔方式上,要坚持村级组织推荐与镇党委考察相结合,坚决防止村级组织随意指定现象的发生;在标准确定上,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注重村级后备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能力化,加快推行“大学生村官”工程;在选拔数量上,要保持每村2至3名后备干部常数,并实行动态管理;在选拔对象上,要注重从复退军人、回乡青年、务工经商者等当中选拔,并把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与此有机桔合起来;在培养使用上,要坚持认真培养、敢于使用的原则,把村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总体计划,有重点地安排后备干部到镇(街道)站所任职,到急、难、险、重岗位锻炼。同时,还要坚持备用结合,当村干部出现缺额时,及时把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充实到村干部岗位上来。
第三篇: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给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摆在农村基层组织面前的中心任务。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2003年底,全区共有党委17个,其中乡镇13个,区直机关3个,企业1个;党总支17个,其中农村2个,机关9个,企业6个;党支部646个,其中农村支部398个,机关93个,企业党支部85个;全区共有党员8536名,其中农村党员5831名。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明显改进和加强,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进一步深入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我区注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重点落实了三项制度,即:一是落实定期研究制度。区委每年召开两次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每年至少召开1次区委书记主持的由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的专题会议,区委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长每季主持召开一次由乡镇党委书记或分管副书记参加的党建例会,乡镇党委书记每季主持召开一次党委会和支部书记例会,农村党支部书记每月主持召开一次支委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同时配套建立了报告制度,农村党支部每月将例会情况附同会议记录以书面形式向乡镇党委报告,乡镇党委每季将例会情况附同会议记录向组织部报告,组织部依例向区委报告。二是落实党建工作调研制度。区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长每季都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和具体问题。乡镇党委书记和分管副书记,每季要逐村具体指导,尤其要逐村解决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做到逐个研究,逐个分析,逐个落实。农村党支部书记要深挖制约本村发展的薄弱环节,制定措施,专题解决。此项工作乡镇党委和农村支部都要以书面形式逐层向上报告,年终考核实行党建调研否决制。三是落实考核制度。分档建制,即“好、中、差”三个档次;分级动作,即区考乡、乡考村、村自评;分段进行,即季度考核、半年检查、年终总评,考核采用实地普查、随机验证的办法;结果公示,分季度、年中、年终三个时段公布,并以文件形式通报。
在争创基层党建先进区,争创基层党建先进乡镇,争创先进农村党支部活动中,我区做到了两个引深。一是引深目标。重点是构筑“进度递增、整体提升”的具体目标。区、乡、村综合平衡,统一协调,制定了严格明确的创建进度目标,在规定时限内达标升级,从而实现红旗支部(党委)上台级,先进支部(党委)求发展、中间支部(党委)有突破,后进支部(党委)摘帽子的总体目标。二是引深机制。重点是评定机制和奖惩机制。严格评定,继续推行村评、乡定、区审三级交帐程序;严格标准,分项逐条评议打分;推行复审制度,凡申报达标升级的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区委组织验收组,实地验证,复查审核,严格执行“一条否决制”;实施动态创建,废除荣誉终身制,对达标升级的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予以表彰,对滑坡滞后的取消奖状牌,并以文件形式通报,对党委书记、分管副书记和支部书记实行三兑现:与晋级提拨兑现,与补贴工资兑现,与荣誉奖励兑现,从而形成推陈出新、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二)“三个代表”实践工程进展良好。在实施“三个代表”实践工程过程中,区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了“三个代表”实践工程责任状,区委专门研究下发了《关于对“三个代表”实践工程责任制的考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考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及考评原则、考评范围、考评内容,考评方法与程序、奖惩兑现。特别是在奖惩兑现方面,区委采取有力措施,具体做法是:凡在“三个代表”实践工程工作中每年考核为“好”的,乡镇党委及党委书记、分管党务副书记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并优先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表彰。凡在“三个代表”实践工程工作中每年考核为“中”的乡镇,要专门召开党建例会,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制定相应的措施,限期改正,并写出专题报告上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凡在“三个代表”工程工作中每年考核为“差”的乡镇,对该乡镇党委书记、分管党务副书记要进行通报批评,原则上不再在当年提名为其它表彰对象,连续二年考核为“差”的乡镇,要对有关领导进行“诫勉”。全区每年要总结“好中差”的典型,上报市委。
(三)村级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第六届村委会换届工作结束后,**区以组织管理规范化、干部管理程序化、党员管理科学化为目标,在贯彻落实《**市村级管理工作暂行规定》方面,不断拓展新思路、寻找新对策,着力从基础上夯实、从模式上创新、从层次上引深、从机制上制衡,对村级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努力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一、在职责定位方面,要求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在对村级组织定机构、定编制、定职
数、定报酬的基础上,对各组织及成员的职责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对不合时宜的剔除,对不易操作的修改,对不够全面的充实和完善,对重叠交叉的重新界定,真正使村级各种组织及各组织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密切配合。
二、在制度落实方面,本着“管用、可行、实在、简便”的原则,对党务、村务工作方面的制度作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如对村党支部委员会议、党员大会、党支部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村委办公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在时间上进行明确规定。要求召开各类会议要做到有安排、有议题、有重点、有效果,记录要详细,归档要分类,保存要妥当。各村要以户为单位,建立“民情档案”,一户一档,由专人负责,专柜保存。
三、在村干部管理方面,对村干部的职数本着“符合村情、宜兼则兼、精简高效、减轻负担”的原则,按照农村人口的比例合理配置,村级各组织主要领导成员适当交叉兼职,村委会主任和经济合作社长原则上由一人担任。对村干部的报酬,依据村子的大小、干部的工作量、完成工作的效果制定具体标准。
四、在村级事务管理方面,建立党务、村务、财务决策和监督机制。凡是村内重大事情和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情,必须先由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定方案,形成决议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策,最后由党支部领导村委会组织实施。在党务工作上,重点是加强党组织建设,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村民道德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村民队伍。在村务管理上,推行“重大事务知情卡”制度,将村内重大事务由村委会填写在“重大事务知情卡”上,发放到户,让村民进一步了解村务工作,增强村务工作的透明度,然后定期收回存档;推行“意见征求卡”制度,采取一户一卡的方式,收集村民对村务工作的建议、意见,便于及时修改、完善决策;推行“跟踪监督卡”制度,由村民监督小组就村级重大事务落实情况跟踪监督检查,如实填写。在财务管理上,推广和完善“村帐乡管”、“村财乡审”和“三审一报一查”(每月的审批、民主监督小组审核、账前审计、结帐报表和村民查询)制度。由乡镇每年对各行政村的财务进行一次审计,审计结果向村民公布。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保证了党的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2、在干部管理上,推广并完善了“公推直选”机制。
(三)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对基层干部队伍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
各乡镇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方法,普遍建立了“公推直选”机制,把农村民主选举政策引向党内,建立选人机制,扩大基层民主。在选用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全区80%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推行了“三票制”,即党员投推荐票,村民投信任票,最后党员投选举票,真正让那些工作能力强,自身素质高,群众信任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不断提高支书队伍的素质,避免了任命式干部“唯上不唯下”的现象,杜绝了用人不公现象的发生。“公推直选”后的干部,绝大部分工作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赢得村民的好评。
为了便于管理干部,按照《暂行规定》的要求,严格掌握了干部职数还建立了相应的配套制度,如保障激励制度、考核管理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干部行为。减轻农民负担,全区以前共有农村干部3000多人。落实《暂行规定》后,加上撤并村组的因素,全区现有农村干部近1800人,减少了1200多人。
今年以来,**区对农村基层干部分两个阶段进行了培训,第一阶段在去年农闲季节,区委党校对乡镇副科以上干部和部分村支书、村委主任进行了两期培训,同时各乡镇党校对村支书、村委主任和广大党员也进行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精神;第二阶段在今年全区三级干部会议之后,以乡镇为单位,分片集中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区“三干会”精神。全区96.8%的农村党员普遍接受了培训。通过培训,农村党员的政治意识有所提高。广大农村党员主动对上级的方针、政策进行思考和领会,以求紧跟政策要求,适应发展需要。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党员有意识地加紧“充电”,充实提高自己,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在解决村级后继乏人问题上,**区的主要做法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重点在3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空白点、薄弱点、老化点,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党员队伍。对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可不受指标限制,实行计划单列,做到早培养、早成熟、早发展。对回村的优秀青年、退伍军人,确定专人,或采取每个支委成员包一名发展对象的办法,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给他们压担子,经受锻炼。对外出打工、务工经商、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农民,党支部确定专人联姻结对,不断进行党的知识培养教育,让其在外学习市场经济本领,在内陶冶思想情操,引导回村担当历史重任。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仍存有一些薄弱环节,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差。**区属于插花贫困山区,土壤贫瘠,干旱少雨,灾害频繁,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畜饮水困难,缺水缺电缺资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落后,集体经济相对少,即使有的党员干部想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也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束缚,发展缓慢,久而久之,形成了“条件差不发展,不发展条件差”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农村干部接受再教育和新知识的机会少,他们的止和克服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党的建设或以经济标准代替党建标准的倾向。要从理论研究、政策指导、舆论宣传、用人导向等方面,全方位抓起,使乡镇党委真正把党建工作摆上主要位置。要健全完善乡镇党委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指导、检查和考核制度,经常检查、督促和通报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并把这项工作的成效和经济工作成果一起列入考核乡镇党委领导的主要内容。
3、以党建责任状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一是强化党委管党意识。乡镇党委要建立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做到党委书记亲自抓、总负责,党委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抓,改变一些乡镇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单独抓、唱独角戏的状况,乡村两级要签定党建工作责任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真正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党委成员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把领导抓点和部门包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乡党委成员都要联系一个农村支部,指导党建工作;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例会制度,乡镇党委要定期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切实把党建工作摆上党委的议事日程。
4、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强化制度约束机制。按照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乡镇要从实际出发,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把民主集中制及监督制度作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领导班子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效率和廉洁自律能力。二是强化纪律约束机制。教育乡镇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克服自由主义,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三是强化自我约束机制。乡镇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坚持“慎独”、“慎微”,不做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事,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四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组织召开好民主生活会,加强领导干部内部的监督,使班子成员之间互相交心,相互批评,互相促进和提高。同时,要广开监督渠道,加强上级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系统。五是强化考核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年终考核与定期考察、“一事一考”相结合的原则,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进行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奖惩、评优、提拔的重要依据。
5、以提高农村党支部战斗力为目标,认真实施建设“三强”型村党支部书记工程。乡镇党委要以建设“三强”(政治素质强、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型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龙头,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培训工作;按照“三强”要求培养党员干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农村后进党支部的治理整顿工作;继续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程”,丰富培训内容,延伸培训层次,拓宽培训渠道,明确任务目标,把培训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区、乡,层层抓好落实。
6、以解决有钱办事为重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乡镇党委要按照农村党支部“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支部的重要任务,要帮助农村党支部选准项目、规模发展、狠抓技改、优质高效,瞄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突破口,加速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奠定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物质基础,做到有钱办事,不断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
第四篇: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给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
斗力,是摆在农村基层组织面前的中心任务。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2003年底,全区共有党委17个,其中乡镇13个,区直机关3个,企业1个;党总支17个,其中农村2个,机关9个,企业6个;党支部646个,其中农村支部398个,机关93个,企业党支部85个;全区共有党员8536名,其中农村党员5831名。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明显改进和加强,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进一步深入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我区注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重点落实了三项制度,即:一是落实定期研究制度。区委每年召开两次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每年至少召开1次区委书记主持的由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的专题会议,区委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长每季主持召开一次由乡镇党委书记或分管副书记参加的党建例会,乡镇党委书记每季主持召开一次党委会和支部书记例会,农村党支部书记每月主持召开一次支委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同时配套建立了报告制度,农村党支部每月将例会情况附同会议记录以书面形式向乡镇党委报告,乡镇党委每季将例会情况附同会议记录向组织部报告,组织部依例向区委报告。二是落实党建工作调研制度。区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长每季都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和具体问题。乡镇党委书记和分管副书记,每季要逐村具体指导,尤其要逐村解决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做到逐个研究,逐个分析,逐个落实。农村党支部书记要深挖制约本村发展的薄弱环节,制定措施,专题解决。此项工作乡镇党委和农村支部都要以书面形式逐层向上报告,年终考核实行党建调研否决制。三是落实考核制度。分档建制,即“好、中、差”三个档次;分级动作,即区考乡、乡考村、村自评;分段进行,即季度考核、半年检查、年终总评,考核采用实地普查、随机验证的办法;结果公示,分季度、年中、年终三个时段公布,并以文件形式通报。
在争创基层党建先进区,争创基层党建先进乡镇,争创先进农村党支部活动中,我区做到了两个引深。一是引深目标。重点是构筑“进度递增、整体提升”的具体目标。区、乡、村综合平衡,统一协调,制定了严格明确的创建进度目标,在规定时限内达标升级,从而实现红旗支部(党委)上台级,先进支部(党委)求发展、中间支部(党委)有突破,后进支部(党委)摘帽子的总体目标。二是引深机制。重点是评定机制和奖惩机制。严格评定,继续推行村评、乡定、区审三级交帐程序;严格标准,分项逐条评议打分;推行复审制度,凡申报达标升级的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区委组织验收组,实地验证,复查审核,严格执行“一条否决制”;实施动态创建,废除荣誉终身制,对达标升级的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予以表彰,对滑坡滞后的取消奖状牌,并以文件形式通报,对党委书记、分管副书记和支部书记实行三兑现:与晋级提拨兑现,与补贴工资兑现,与荣誉奖励兑现,从而形成推陈出新、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二)“三个代表”实践工程进展良好。在实施“三个代表”实践工程过程中,区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了“三个代表”实践工程责任状,区委专门研究下发了《关于对“三个代表”实践工程责任制的考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考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及考评原则、考评范围、考评内容,考评方法与程序、奖惩兑现。特别是在奖惩兑现方面,区委采取有力措施,具体做法是:凡在“三个代表”实践工程工作中每年考核为“好”的,乡镇党委及党委书记、分管党务副书记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并优先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表彰。凡在“三个代表”实践工程工作中每年考核为“中”的乡镇,要专门召开党建例会,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制定相应的措施,限期改正,并写出专题报告上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凡在“三个代表”工程工作中每年考核为“差”的乡镇,对该乡镇党委书记、分管党务副书记要进行通报批评,原则上不再在当年提名为其它表彰对象,连续二年考核为“差”的乡镇,要对有关领导进行“诫勉”。全区每年要总结“好中差”的典型,上报市委。
(三)村级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第六届村委会换届工作结束后,**区以组织管理规范化、干部管理程序化、党员管理科学化为目标,在贯彻落实《**市村级管理工作暂行规定》方面,不断拓展新思路、寻找新对策,着力从基础上夯实、从模式上创新、从层次上引深、
第五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创新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省州县党委的要求,xx乡党委结合实际,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使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村党员特别是党的基层干部要求越来越高,影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正逐渐显露出来。
一、存在的问题
村党总支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党总支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力度不够,近年来,村党总支注重抓好经济建设,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很多工作流于形式,对下属党支部的培训、教育、监督、管理不足。
2、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很多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创意,缺乏生机和活力。
3、基层党组织的党建经费不足,村级活动场所功能不完善,活动开展不足,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不足。
4、部分党总支班子不团结,定位不准确,查找问题时 避重就轻,整改落实不到位。
村党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党支部活动阵地缺乏,党支部组织活动难以开展。我乡共有21个农村党支部,有农村干部党员414名,除个别几个支部有活动地点外,其余的均无活动场所。虽然我乡建立了党员活动中心户,但由于近几年来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党员活动中心户已不能满足要求。造成了“干部人难找,群众难办事,活动难开展”的被动局面,削弱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健康发展。
2、党员发展难度大。一是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务农的较少,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农村共青团组织活动较少,共青团推优工作力度不够,致使在青年当中发展党员困难较大;二是在农村中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手对入党有畏难情绪,原因是入党后要经常参加一些学习,经常开会,怕影响生产和经营。
3、村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办法少,措施不得力,存在着重发展轻管理的情况。农村部分无职老党员,虽然思想觉悟高,但在儿女成家后,自己生活困难,在群众中发挥不了带头作用。个别党员素质低下,党性观念淡化,把自己混同于普遍群众中,有的甚至在农村群体性事件中站在党组织的反面,煽风点火,出谋划策,参与其中。农民党员的思 想文化素质差,致使他们的观念陈旧,工作能力不强,更缺乏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好点子、好办法。
4、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党务知识较少,支部活动开展的方式办法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二、意见和建议
增大投资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综合能力。
加强指导监督,规范工作业务。
强化督促检查,很抓工作落实。
三、下步工作打算
选派一个好班子,建设一个好阵地
结合明年村级换届选举的机遇,把各村的能人、明白人选任为村官。采取“走、派、挂”、“两推一选”、“公选”等多种渠道,选拔回乡的退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和农村致富能人、明白人当村官。选好配强党组织班子,村级班子中能人占多数比例,提高班子整体水平,使党组织服务三农工作的整体能力得到增强,进一步规范党员活动阵地,配齐相应的配套设施,使党组织阵地建设达到多功能,一体化的标准,实现“五个好”目标。
状大党员队伍,发挥党员作用
以退伍军人、返乡青年、致富能人、村组干部为重点发 展对象,加强党员发展工作,逐步形成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考察,成熟一个纳新一个,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发挥党员作用,结合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科学设置科技示范岗、纠纷调解岗、治安保护岗、文明新风岗和信息宣传等一批经济社会发展岗位,选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队伍,让有一定能力的党员都能上岗履职,在为民服务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员“人人肩上有担子,时时处处争先锋”的良好氛围。增强“两带”能力。大力开展“三培两带”活动,各村党总支、支部在每月月底开展科技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针对“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有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着力把党员培养成经济能人,把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和村组干部,使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增强带头致富的能力。
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执政能力
建立完善组织工作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党员发展、村党总支(支部)书记工作职责、班子成员工作职责、无职党员工作职责、党员干部民情恳谈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级事务“一事一议”等规章制度,推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突出抓好党总支部规范化建设,努力使基层党总支做到“十化”,即:使党政班子团结协调,党员参政议政能 力明显提高。
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
结合远程教育等途径,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加强对村干部和组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服务群众的能力,使其在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