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新农村先进典型材料
加快“富民强村”实现“两个率先”—记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众泾村
阳澄湖路是苏州市相城区的一条集行政、经济、娱乐的城区中心大道,在路的东头有苏州中兴高尔夫球俱乐部和依云水岸、江南村、镜丽湖、静湖绿色生态别墅区。众泾村就座落于此,全村占地面积6.55平方公里,在册人口5783人,计1426户,35个村民小组,党员133名。村属各
类注册企业124家,村级农贸集市二个。2005年实现产值2.73亿元,销售2.46亿元,上交税收1587万元,村级经济可支配收入4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37元,村连续多年被区评为经济建设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党总支一班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不断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众泾村始终坚持加快“富民强村”、实现“两个率先”不动摇,坚持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方针,基本达到了奔小康社会的标准。走进众泾村的村部,看到村务公开、党务公开上的内容,墙上挂满的荣誉奖状。一串串数据,一个个计划,一条条规定,一块块奖牌。反映出众泾人善于学习、勇于争先、乐于奉献、长于实干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众泾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总观众泾村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和个人化,部分村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村党总支着力从解决广大村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村民跑市场,搞创业,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村民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第二方面,常抓村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众泾村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作了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家庭”、“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2005年,众泾村的村民自治工作通过了省、市、区的验收。
第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众泾村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要求班子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经,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众泾村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组织建设上注重选拔培养后备干部人才,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二年来发展8名党员,女党员占50。在学习制度上,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在工作制度上,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和村干部考核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村民委员会坚持村民自治方针,村民代表例会制度。
注重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依法治村的活动。共青团重视“三会一课”制度,完成突击性工作,做好“双推”,被评为街道先进。妇代会以“妇女之家”为阵地,开展各类活动,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并推荐一名优秀妇女入党,被评为区先进妇代会。民兵营组织健全,活动经常,经费落实,无逃避兵役登记和服役青年,搞好拥军优属,被评为区基层组织先进单位。党
总支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四方面,抢抓机遇、发展村级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随着相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给众泾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村拥有的三个工业小区,厂房出租率100,吸收民营企业124个,村级收入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党总支将精神文明建设列为重要工作议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规划,加快落实措施。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和规范,建设村内水泥道路3800米,柏油路540米,100实行计划生育,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村民住宅别墅化,自来水普及率100,电话普及率97,有线电视普及率98,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第五方面创环境优美,平安村居。
长期以来,党总支十分重视卫生工作,村委会专人负责,制度落实,资金到位,一支专业的保洁队伍每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河道配备专人长效管理做到无漂浮物,无白色污染物。村内主干道路安装夜间路灯,改造绿化面积8989mup2;,新增垃圾箱75只。80的农户有卫生设施,全村124个企业无“三废”工厂。同时抓安全生产不放松,专职安全员每天巡视在各个企业中,全年无事故。治保委、调解委、联防队组织健全,无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民事调解率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非法宗教和法轮功等邪教活动。
众泾村党总支一班人将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树立“想干事”的意识,不断强化谋发展的事业心,培育“会干事”的能力,大力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提高“干实事”的本领,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扎实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材料范文
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材料
XX区缸窑岭镇辛甸村积极整合农村公共资源,倾心打造六位一体的村民中心,千方百计搭建服务农民的新平台,并以此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过去“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穷山沟沟,如今变成了收获希望的田野,演绎了一曲动人的新农村建设之歌。
辛甸村是缸窑岭镇最大的行政村,中心村与原矿务局三家子煤矿相接,毗邻三家子集贸市场,有5个自然屯,1个新村。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725户2398口人,其中党员46人,劳动力800人,外出务工430人,在家务农370人。现有耕地1329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人均纯收入5100元。地下煤炭资源丰富,在洞子沟自然屯,有3家煤矿。自然屯烧户沟有大枣160万株。新村有门市楼3栋21家,二三产业有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是窑岭镇经济发展较快,两委班子团结、坚强有力的行政村。
年初,新农村建设的号角一吹响,这个村就誓做全市生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老支书李文章在两委会议上跟大家讲:“……咱不能和乡亲们玩虚的,哪有啥用,咱得想办法改变这里的面貌,得让大家富起来、精神起来,得让老百姓觉得咱村干部的存在,不是拿权吓唬人,咱得帮大伙做点啥……”
4月10日,村部改建工程开始动工。投资19.5万元,将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村班子办公室等设施整合起来,建成了一个室内面积591平方米,室外面积1200平方米的村民中心。文体、卫生、科技、法律、信息、信访、保障、教育等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公共设施分散和利用率低的问题。把原来的村部建成了民主管理的议事中心、基层组织的阵地中心、富民强村的信息中心、科技教育的培训中心、卫生计生的服务中心、文体活动的活动中心。村民中心的建设把新农村建设的许多内容具体化,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
议事中心让村民有个地方说话
议事中心是农民当家作主,对村内的事务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中心。
进入5月,正是这个村争做全市新农村建设领头雁的时候,村民要求召开村民会议。8日村民会议如期举行。村民代表苏红海提出建议:洞子沟和辛后屯是辛甸村的两个小自然屯,由于附近煤矿开采造成278户农民长期吃水困难,只能靠国矿送水时在有限的几个出水点十几个人排队接水。但国矿送水时间短,不固定,经常有人因此而没水吃,老百姓吃水比吃油还费劲,得尽快想办法。
建议提出后,与会代表纷纷响应,表示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得让村民吃上水。中旬,村里投资26万元组织村民挖管路3500延长米,铺设管路和回填工作。5月26日,村里在山上建一个长7米,宽5米,深3米的储水池,7月初饮水工程全部竣工,村民吃上了放心的水。
村民中心使农民有了获取信息、参与村务管理的渠道和场所。村民中心的主人是村民,村民们在这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现了村民自治的特点。在村民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辛甸村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干群恳谈会”和“民主议政日”等制度,定期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以及村务通报会,举行重大村务听证会,为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了便利条件。
阵地中心给基层组织一个全新的工作空间
辛甸村村民中心没有“围墙”,这使党政和群团组织与农民有了更多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搭建起党和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梁。党的生日那天,全村的党员在中心欢聚一堂,大家都一种感受: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家才像家,来到这里不再是上传下达,死板的会议,而是要玩有玩,想学有学,村干部成了服务员,心里热乎乎的。在创建平安社会工作中,区司法局局长延凤菊深有体会:“现在辛甸村普法真是方便,有会议室,有桌椅,有黑板,老百姓的精神头也好,说什么都能听进去了……”。团区委给辛甸村送文艺、送图书下乡,在辛甸村他们感到,这个村与别村不同:青年和团干部没有距离,村民也特别热情。十七大胜利闭幕,会议精神通过村民中心迅速贯彻给村民,大家斗志昂扬,都表示要借盛会东风,建设一个更新的家园。
信息中心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平台
信息中心是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传播党的富民政策、科学致富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的中心。农业、畜牧、科技、科协等有关部门利用这一阵地,定期组织“三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的网络,村民在中心通过电脑可以方便地查询市场和技术信息。新村62户村民从事商业经营,利用信息中心帮助他们搞营销培训,查找经营中的问题。哪家的服务员缺乏培训,谁有车、谁有专长,信息中心都有登记。对这些商业经营户来说,信息对他们来说就是时间和金钱,在中心,他们快捷的那到了第一手资讯。现在仁和酒店、巴黎郊外KTV、铝合金装潢等业主的经营状况一跃成为辛甸及三家子地区最好的业户。
培训中心培养造就了新型农民
培训中心是培养知法律、有
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现劳动力转移的中心。辛甸村“八山半水分半田”,虽有煤矿,但不能作为主要经济支撑,更不能让大多数农民富裕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林业果业是这个村的主要目标。组织农民培训,成了村民中心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个村成立了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把培训师资和农民有机结合,并制定了培训考核机制,增加了经费投入。同时,这个村还建立了培训的激励机制,多方协调有关部门到村上给农民培训。
近两年来,这个村组织果业培训8次,培训累计600多人次。今年,区科技局在中心举办的大枣产业培训,请来了中国农业协会果树老专家,他们还把课堂搬到山间、林旁,手把手教农民剪枝、嫁接、施肥、防病等技术。枣农刘宏德有枣林近七十亩,今年尝到了科学剪枝的甜头,过去满树是枣,但是小得可怜,买不上好价钱。今年,他仅枣头就卖了去年所有枣的收成,剩下三分之二的枣还卖了去年枣的两倍价钱。
在辛甸村,村民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文化、技术、健康、法制等。他们注重农民现代意识的培养,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意识培养,下一步主要以经纪人培训为主,烧火沟160万株枣树就是绿色银行,要好好把钱拿回来。
服务中心成为农民健康的保障
服务中心是适应农民健康需求,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的中心。新型农民合作医疗点在村民中心,专业的医护人员为百姓看病诊断,农民群众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这个村随着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育龄群众生育观念有了较大进步,逐步摆脱了“多子多福”的落后生育观念,增强了“少生快富”的理念。但由于前些年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仍有少数群众存在男女不平等和不生男孩不收兵的旧观念,因此,村民中心里大力宣传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做好应术者尤其是二女户家庭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这个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达到了3年免检,没有一户超生。
娱乐中心是农民快乐的新家园
娱乐中心是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农民体育建设工程的中心。辛甸村村民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村民快乐家园。这里有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还有一个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仅2007年,区、镇送文艺下乡就4次,本村组织的文艺演出6次,各类棋类、球类比赛20余次。现在,村民中心成了大家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过去,“村务”工作的中心点是上传下达和稳定基层,其性质是自上而下的权力性管理。而今辛甸村改权力中心为“村民中心”,变管理为服务,特别是将全体村民具体地视为农村建设的主体———这种有着一定历史性和创新性的“村务”机制的转换,不但可以在价值认知上解决农村长期以来建设主体模糊的问题,还开放式地驱动村民自主的建设热情与积极性,是今天“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理念在农村基层具体、生动和实质性的体现。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多元,成为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十强村”和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十强村”的XX村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实践中,XX人在他们的“当家人”X的带领下,不断创新发展,更是展现出一派兴兴向荣的新风貌。
创办龙头企业发展农村经济
XX是
土生土长的XX人。改革开放初,被推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位子。凭着自己素有的超前意识和雄才胆略,X先后办起了机砖厂、造纸厂、制革厂、平凉商城、百兴房产公司、百兴园美食城等6家企业,组建百兴实业集团公司,走上了集团化发展路子。其龙头企业福利制革厂,经过四次扩建,已由建厂初期的2万标张4个品种,发展到目前年生产牛皮革100万标张,羊皮革100万自然张的“双百万”生产能力。企业拥有总资产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05亿元),各类设备500多台(套),职工960人,年实现工业产值2.3亿元,销售收入2.4亿元,创利税1800多万元,成为了全省最大的制革企业及全国最大的鞋面革生产企业。平凉商城综合批发市场,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占地100多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拥有12个专业批发区域,1200多名批发商户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共有从业人员3000多人,安置下岗职工360多人,引进商品资金1.2亿元,经营百货、服装、布料、小五金等15大类3万多个品种,辐射平凉、庆阳、固原三个地区20多个县市,成为平凉商贸中心十大专业市场之一。2005年,公司完成总产值2.6亿元,综合收入3.5亿元,实现利税2380万元。公司多次受到省地市的表彰奖励,X本人也被评为“全省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连续三届当选为省人大代表。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村个体经济得到了的快速发展,个体企业已经发展到60多个门类200多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其中90来自于企业,全村400多户群众已全部脱贫致富。公司实施的福利制革厂“整张革”生产线项目,现已累计完成投资2100万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1100万元),完成了产品展销售大楼的全部框架主体工程,新建厂房1栋2400平方米,购进部分设备;温州商城建设项目,现已完成投资380万元,完成了初设规划和部分拆迁,并实施了小区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温州国美皮革公司签定了意向性协议。
大办公益事业改变村容村貌
在将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为实现整村富裕、共奔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他更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近年来,依靠企业积累,累计投入农业基础建设资金4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白坡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全村90%的耕地实现了梯田化,兴修整修道路4条20公里,硬化村社道路6条1.5公里,给全村通上了自来水,安装了路灯。同时他更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投资50万元修建了白坡村小学教学楼,给解放路小学教学楼修建捐资15万元,为平凉二中教学楼修建捐资10万元,为平凉七中修建教学楼捐资5万元,并赠送夏利轿车一辆。每年学校、文化室等公益事业用煤、用水、用电等各种开支以及村上干部的工资全部由制革厂承担。多年来他一直心系贫困群众,为全村10多名孤寡老人、困难户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费,逢年过节定期为这些人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并安排这些困难户子女到厂上班。今年又开始修建小康屋,规划修建二层小康屋38户,现已完成了规划设计和征地等工作,已开工建设。并从整顿村容村貌入手,加大了环境整治,拆迁了平华路沿线影响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临设建筑和堆积物,修建垃圾仓10个,做到了垃圾及时清运。
狠抓班子建设带好党员队伍
X办企业致富了乡亲,使白坡人得到了实惠,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他深知,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领导,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在大办企业,发展经济的同时,他更注重抓党的建设。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他围绕“工贸兴村”战略,大胆创新,打破按自然村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模式,在制革厂、造纸厂、商城等企业建立党支部4个,先后将村党总支和企业党支部的12名成员培养成为企业厂长、经理,造就了一批企业家党员干部群体。在各企业支部积极开展“争创红旗党支部”、“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拓展和深化“双培双带”工程,走出了“把支部建在公司、把村干部培养成企业家群体、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和企业技术骨干、把村民变成企业员工富在公司”的党建工作新路子,有效地改善了党员队伍,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村党总支2004年被省委命名为全省“双培双带”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不仅带头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党的理论、科学文化和企业管理知识,组织党员开展学习讨论,并积极带领广大党员开展“扶贫问苦献爱心”活动,给全乡900多
户困难群众捐赠衣物1000多件,捐资1.5万元,对本村孤寡老人、老党员和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慰问,共捐赠大米80多袋,现金4000多元。在抓组织建设的同时,他更注重人才的培养,每年都派一批年轻人走出去学技术,还不惜高薪从全国各地聘请专业技术人才,让他们在搞技术的同时,为本企业培训人才,先后为村里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中青
年干部、职工队伍,如今全公司具有高、中、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达102人。
倡导先进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为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他先后投资20万元新建了两层砖混结构的村部10间200平方米,给党总支及各支部建成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改善了村级的办公条件,为党员提供了宽敞舒适的活动场所。对厂容厂貌进行了美化、绿化,硬化了厂区道路,在厂区栽植了树木、花草,办公室摆置了花卉和盆景,给员工统一配备了服装,给员工创造了一个安全文明、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积极开展“文明企业”、“模范个人”、“五好家庭”等活动,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占领了农村阵地,杜绝了各种刑事案件和赌博、迷信等不良现象。村民的婚嫁、丧葬等红白事,由村上干部和红白礼事会成员参与主持,力求新事新办。使白坡人改变了过去那种“一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上午围着地头转,下午靠在墙根纠方、下棋、拉闲话”的旧思想观念,树立起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他经常利用党员会、群众大会进行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组织信教群众,积极开展创建民族团结模范村活动,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村上的幼儿教育、计划生育、依法治村、党务、村务公开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白坡村在他们的“领头人”X的带领下,面貌焕然一新,宽阔的水泥路,明亮的大瓦房,人们业有所就、居有所处,到处呈现出安定和谐的景象,正在向富裕型小康阔步迈进。
第四篇:村建设新农村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村建设新农村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齐心合力谋发展共同致富建强村
**县**乡**村位于余店乡东北部,距县城西南25公里,交通便利。该村下辖**个自然村,**个村民组,**户,总人口**人,耕地**亩,人均耕地**亩。**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结合村里的实际,自己动手、真抓实干,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一个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优雅、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形成。
一、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指挥部”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为了切实达到强班子、树形象的目的,省劳动模范**领导下的**村“两委”班子决定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为了改变党员活动没有固定场所现状,村班子多方筹措资金,兴建了两层二十四间的村委办公楼,添置了先进的办公设施和无塔供水设施,村委大院内全部进行了绿化、硬化。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农民学校、图书室,购买了电视机、VCD机、音响等电教设备和5000余册图书。依托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党员干部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了自身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能力,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团结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带领群众致富。同时变“一言堂”为“透明”工作法,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村内宅基地发放、计划生育指标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均由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并在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从此,村干部围着群众“转”,事事有人管、有人问,且村中的大事小情公开、透明了,群众心气顺了,上访的没有了。“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使**村的各项工作连年先进,多次被市、县评为“五好党支部”。
二、抓调整,引项目,经济发展创新高
**村**亩耕地上以前种植的多是小麦、芝麻、大豆,产值低、收入少。村干部与群众共同分析地理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并把怎么调、调什么的决定权交给群众自己掌握,村干部把精力放在服务上。村支部带领群众赴山东寿光、河南扶沟等地参观、学技术、启思路。为了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在经过多次市场考察后,村干部号召村民种植脱毒红薯、金寿杏、中药材,走特色种植业之路。村干部把从外地学习来的经验传授给村民,并与群众一起总结栽培、管理经验,提高了种植业的质量和产量。每亩年收入近两千元,经济效益可观。为了拓宽致富门路,村干部号召群众发展养殖业,开始群众怕有风险,不敢养,持观望态度。于是,村干部带头办起了养殖[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有文章需求,请到xiexiebang.com站留言板,12小时内解决您的问题]场,在村干部的带动下,群众纷纷养殖猪、鸡、羊来增加收入。如村支部书记**带头从南非引进波尔山羊的种羊,在自己发展顺利赚钱的同时,不忘群众,免费向群众提供小羊羔和养殖技术,养羊业在全村百姓中逐渐兴起。在富民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广泛招商引资,吸引了阳光养鸡场、新型墙体砖厂等数家东西合作企业落户于此,年总产值可达**万,并为村里安置**余人就业,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抓活动,增设施,精神生活上档次
以前由于没有活动场所、没有文化活动,**部分群众在农闲时节常常聚在一起玩麻将。为改变村民文化生活单调的现状,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村委结合县里开展的“读书兴农、争星夺杯”活动,在村委兴建了图书室和农民党员电教室,免费供广大群众阅览图书,图书室的藏书量达2500多册,范围涉及农村政策、法律法规、人文科学、农业技术等方面。每周一和周五定期在村委党员电教室免费播放农业种植和养殖新技术方面的电教片。同时积极配合上级开展“法律进村,服务连心”活动,认真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服务队深入到千家万户进行宣传,破除封建迷信,深化殡葬改革,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全村的精神风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彻底消除了以前那种农闲时打牌赌博、喝酒闹事的陋习,全村群众一心相想发展,谋发展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
四、抓综治,保平安,保驾护航谋稳定
为了给全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村里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综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层层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和民兵维护社会治安活动,村委成立了20人专职的治安联防队,自然村实行十户联防,**个自然村建立打更房,在乡村、村村连接的主要路口都设置了治安卡点,统一配备了警用装备和巡逻打更
设施。每天在村委干部的带领下,坚持日夜巡逻打更,风雨无阻。同时村委还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小组,**个自然村均配备了信访调解员,及时了解各村组的治安情况,还坚持每十天对不安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并对各村组汇总上报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及时派人负责调解处理,确保了全村社会大局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五、抓创建,重规划,合力打造新农村
为彻底改变全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那种落后的生活环境,全村两委班子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邀请县有关单位根据全村的实际情况,在对全村进行认真的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全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全村共规划村村路55公里,目前已通过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邀请在外地工作且有成就的老板为老家的发展捐款等形式,已修通了**路**段、**-**等数条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5公里,还有**-**-**、**-**-**路段等项目已列入上级的发展规划,上述公路如能修通,将对全村形成大循环,彻底解决全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同时还组织村民修建村内坑洼不平的道路,群众自己动手建家园,有人出人,有车出车,拉土铺路,当修路资金不足时,不等不靠,动员党员干部带头捐款,群众慷慨解囊,为改变自身的生活面貌积极努力。多方筹措资金兴建的两层二十四间的村委办公楼,已成为**村标志性建筑,全乡的亮点工程。”
目前一个布局合理、规划有序、和谐安定的新农村已初具雏形,但我们并不满足于当前的现状,正积极谋划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为全力打造一个环境幽雅、民风淳朴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村建设新农村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村建设新农村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典型发言
2008年,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由市x办牵头,市xx局、市xx学校、市xx银行参与,组成工作组进驻xx区xx镇xx村。一年来,我们工作组在原市委书记xxx,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xx的高度关注和精心指导下,在各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要求,全面推进点村新农村建设,初步建成了富裕、美丽、文明的现代化村庄。我们的做法是:
一、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xx村属平湖村,耕地面积较少,且多为低洼田,过去农民以传统种养植(殖)业为主,经济收益不高,发展滞后。工作组进驻点村后,结合当地实际,调整产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壮大集体经济。大力扶持村办企业xx气体有限公司,努力优化企业生产电脑,帮助理顺生产关系,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抓好技扩改工作,努力增强其对集体经济的输血功能。2008年,该企业年创产值32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30万元,并按期向村集体上缴了35万元的承包款。
三是狠抓种养经济。通过协会宣传、农技培训、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式,帮助农户切实搞好优质稻种植,搞好生猪、鸡、鸭、鱼、珍珠等养殖,向传统产业争效益。去年,全村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了3500亩,早稻同比增产20%,晚稻增产30%以上,全年亩产接近一吨。更涌现出一批养殖大户,全村年出栏一万羽鸭子的养殖户有4户,8000羽的有5户,生猪养殖20头以上的7户,30头以上的2户。此外,一个年出产生猪达100头的养殖场也正在建设。
四是落实增收方案。为确保农民增收目标顺利实现,工作组逐户建立了2008年增收计划台账,对该村现有的20余户困难户,还采取后盾单位党员干部联户带创的形式,实行结对帮困,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拓宽增收渠道。
二、改善基础设施,美化生活环境
工作组进驻点村后,将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全年共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建设成本,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该村包括经三线道路硬化建设、村部重建、宜居新区建设、宽带网建设、有线电脑入户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并发动村民开展了多次“三清三改”及村容村貌整治行动。目前,该村共完成村主干道硬化建设6.5公里;一栋建筑面积近500平米、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村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沿经六线两侧规划设置的宜居新区已实现杆线合一,铺设了路缘石,并进行了美化,首批17户新建住宅建设和54户原有房屋的美化打整工作已全部完成,第二批新建住宅也在抓紧建设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新建秸杆沼气池40余口;免费为村民发放垃圾桶417个,并配备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有关设施,建立了常年保洁的长效机制;覆盖全村17个组540余户村民的有线电脑网和宽带网建设已经全面完成,等等。极大地改善了点村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全村面貌焕然一新。面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日益改善,当地村民十分感激,逢人便说,如今咱村里的条件比城里一点也不差了,这都搭帮x书记,搭帮工作组。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三、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新风
一是用制度管。为了共建乡风文明,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去年,我们在点村狠抓整章建制,帮助村里建立并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办法》等一整套制度,引导广大村民自觉遵守、互相约束。
二是用活动促。去年,我们先后召开党员大会4次、村民代表大会3次、老年会2次,下组召开村民会12次,学习十七大精神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举办了一次送文化下乡活动,邀请点村后盾单位的干部、职工,自编自导,寓教于乐,让点村群众在快乐中感受文明新风。此外,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两次卫生大扫除,清除死角,清扫垃圾。
三是用典型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评比,设立“五好”家庭、优秀学子、文明卫生户等十项奖励措施。如在文明卫生户评选中,我们通过层层推选,评出17个文明卫生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宣传橱窗中贴戴电脑照片,带动了全村的卫生风气。
四是用设施引。我们多方筹资,在村部开辟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远程教育室,鼓励村民读书、上网,在全村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由于工作落实,措施到位,2008年,全村基本上实现了“三无”,即无刑事案件、无上访人员、无吸毒贩毒,社会大局稳定,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大大增强。村民李顺成、陈友元,为支持村里的村部建设,二话不说,主动调让出距家门口仅一步之遥的承包土地,并多次找到我们工作组和村支两委的同志,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四、强化班子建设,构筑坚强堡垒
一是配强班子。利用5月份村支两委统一换届之机,配齐配强了村支两委班子。建立了工作组与支部班子定期谈话机制,积极组织村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开阔视野,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健全制度。帮助点村建立健全了《村干部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制度,发动群众参与决策和监督,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肯定。
三是落实职责。为确保点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工作组对成员和村支两委同志进行了明确分工,由工作组成员和村干部配合,分组包片负责,同时坚持实行一月一张工作安排表,对工作进行细化,调度到天,安排到人,并实行月中小结、月末总结。同时,对全年的17项主要工作任务做出具体安排,开列出详细的分解表,对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时间进度、责任单位及责任人,都一一注明。
四是充实队伍。为切实提高点村党组织战斗力,工作组与村党支部一道,按照“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的工作思路,明确重点对象,采取专人培养的办法,认真抓好了青年党员、干部的发展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们工作组三名同志以点村为家,倾注了满腔心血,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和尊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各后盾单位及市直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工作组及xx村全体村民表示衷心感谢!谢谢大家,欢迎去xx村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