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社会实践论文(5篇)

时间:2019-05-13 15:0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管理社会实践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管理社会实践论文》。

第一篇:行政管理社会实践论文

社 会 实 践 论 文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行政管理

xxxxx xxxx xxxxx

深入工厂 实现个人价值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当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到很多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参加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更,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寻衅,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它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此次社会实践的地点是机械厂,在实践当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机械厂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是我此次社会实践中的最大收获。我探寻机械厂的企业文化,从它的管理理念中寻找切入点。发现小到一个生产小组大到公司部门与部门间均存在着一种比较好的管理的模式。在这种先进的管理下经常有员工主动加班,几个车间比着干活,员工的积极性极大的发挥出来,这也造就了机械厂今天所取得的辉煌。历史永远都是历史,辉煌将持续上演着。虽然这次实践活动的时间爱不长但收获很大,感悟颇深,加深了我对机械管理行业的认识,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也了解到了我国优秀的机械厂的发展方向,对树立自身理想起了很大的作用,也让我再一次认识到继续学习,建设祖国的艰巨任务。

到工厂的第一天主要是休息以及领导对我工作的具体安排,养好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接着第二天我对机械厂进行了总体的参观,了解了各个分厂的具体分布,接着就是进入厂区做具体的观察和了解。当然我对厂区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但此次安排让我更加了解了各个部们的作用。接着就是和机械厂安全生产组长的交流。通过交流我了解到了机械厂在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该组长是个健谈的人,他和我一起讨论企业的发展,还给我们讲述为人处世的问题,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当前的热门话题就是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环保方面的问题。那

么建设环境好的企业当然会得到大家的支持。而对环境好当然也就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发展的正确方向。机械厂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通过和组长的交流,我学到了在学校难以懂得的东西。我也明白了在工作中常与先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遇到,可有所懂得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社会实践的目标了。在谈话中我真正体会到老师傅是很好的学习资源,有了他们,我们或许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此当中我学到了很多管理技术方面的知识。有了这次的交流,我觉得以前很多疑惑的问题都解决了,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他们我知道了该努力的方向,了解到了机械管理的就业前景。

另外一个给我深刻印象的是机械厂举办的关于企业文化的讲座。我那时才真正体会到了机械厂激情的企业文化。富有激情的话语,丰富多彩的条幅都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全员才能达到从认知到认同的转变。有了文化的认同,那么才有了统一的价值观。这恰恰就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出发点。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是主要的支撑。正如所说的,一流的企业必然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机械厂正在向着一流的企业发展,那么建设企业文化则应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企业文化的繁荣才会有企业经济的腾飞。正如主持人所说的,企业文化的繁荣需要一个好的文化主导者,而企业领导人则应担当起这一主导者的责任。

实践结束了,但是我的努力还要继续。实践所得必然会成为我们以后求学路上的宝贵经验。给我感触很深的当然是工厂职工以及领导的团结一心,精诚合作的精神,以及合理管理模式。机械厂艰苦创业的决心、以人为本的管理念以及老师傅们认真严谨的谆谆教导是我这次社会实践中得到的一笔财富。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懂得社会、深入生活,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更好的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第二篇:行政管理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总结

行政管理

经过两年的专业课学习,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在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工作实践。自己在学校主修的专业为行政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通过这一段时期的工作实习,自己的日常工作是近似办公室文员的工作,听从经理的安排。工作也是简单的打印材料,填写生产表等。在工作中自身获得了许多新的感受,也有一些体会与感悟:工作要认真积极,兢兢业业;与同事的关系要和睦;自己的处事方式还欠缺。总之,这段时期的工作实习,是让我受益颇多的,不仅锻炼了自己,而且还同时又增加了自己的社会阅历,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对企业的更好更健康发展而积极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更加充满自信和信心。

关键词 实习地点 行政管理 发展

一、实习概述

经过两年半的专业课学习,在掌握了一定的行政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在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始工作实习。沐浴着春天的和风,已不知不觉三个多月过去了。而在过去的这些日子里,自己在宝钢技术服务的工作实习也是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是过程。所以,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工作实习的地方是一个生产和经营规模均特别大的公司,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里锻炼充实自我,使自己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这些都是在学校和教材中没有接触到的东西。自己所工作的部门是企管部,日常的工作有些办公室文员的性质,主要由经理给安排。企管部在自己来到以后刚好达到四个人,而技术服务公司的大部分日常工作借助于网络办公,即办公自动化系统。经理没有给自己也配置一台电脑,所以能做的工作也是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帮助经理打印材料,填写产量表,接听电话。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是指正确体现政策,正确表达领导意图,正确地办文办事,言行有分寸,文字能达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领导工作的准备性。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涉及的方面很多,简要地说,就是:办文要准,办事要稳,情况要实,主意要慎。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态度认真,作风过细,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马虎潦草。比如说办理公文,就要保证文件的质量,用词要准确,材料要真实,抄写要认真,校对要仔细,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不发生差错。否则就会贻误工作,甚至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不过,我每天很固定的一份工作就是,清晨自己在上班之前先是把办公室的卫生打扫干净,茶水备好,之后再将经理与同事办公桌上的文件收拾整齐。有时,也会跟随经理进车间查看工人的生产情况。看到那些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不禁使自己对今后生活而计划,现在必须努力加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企业文化,所在的工作部门企管部在公司可以算作第二办公室,因为它日常所处理的工作有些繁杂,不是一个专职部门那样只管理某一类或某方面的工作。企管部负责的管理涉及四大块:一是部分生产工作指导,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三是环境治理,四是节约资源管理。因此,自己所在的这个部门是一个综合的办公室,经理他担当的是一个上对总经理汇报工作并提出自己的好的发展举措,下对各个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和沟通。正如上面所说,企管部是我们公司的第二办公室。

二、实习所见所感

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也许是和我并非文秘专业的关系,对文秘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时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文秘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实际管理知识,使我对日常文秘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文秘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在过去的一段工作实习时间里,不仅较快地融入了组织的工作生活中,而且培养了实际的动手能力,增加了对实际办公工作的了解,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受益匪浅,为以后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大学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并且还在工作期间对组织的各种功能的发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想。同时,对组织中的各成员的工作表现也有一些切实的体会。这些也可以作为自己对我们公司的几点建议。

1、在管理制度、模式和组织结构要适应组织的良好发展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正常而有序地运行,来源于其自身各种规章制度、自身企业文化和组织成员的积极工作。当企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时,它可以采用直线型的组织结构形式。所谓企业组织结构是指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以求有效、合理地把组织成员组织起来,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协同努力。随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日渐扩大和增强,成长为一家中大型的企业时,组织就需要把组织结构形式调整为直线职能型。直线职能型是目前企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企业总经理通过各职能业务部门对各下属单位进行领导,各职能业务部门辅助总经理对各属单位的工作进行领导和专业性指导。在宝钢技术的现有组织结构形式采用的便是直线职能型,公司设立董事会,其下设立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负责管理指导其下各个部门,例如生产部、销售部、科技研发部、人力资源部的日常管理事务。各车间中的厂长主任则对其所隶属的部门经理负责。矩阵型和事业部制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另外两种基本形式,它们的采用要根据组织的自身情形作出选择。矩阵型是将按职能划分的部门与按产品或按项目划分的小组(项目组)结合成矩阵型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多用于项目管理。事业部制是一种最新的组织形式,也是一种集权、分权结合较好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大型的跨国集团。

2、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需培养和深化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健康而良好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制度规章的完善以及相关硬件设施的齐全,而且还要培养自己企业组织的文化,对组织的各成员形成正确指导规范与良好激励。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对组织具有导向功能,具有约束功能,具有凝聚功能,具有激励功能以及调适功能

宝钢技术服务的企业文化开展多种多样,并通过这些形式不断深化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形象。公司在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创新”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为员工创作一个温馨、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感到有家的温暖,找到组织归属感,并把公司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从而为公司更加积极工作,带来公司的更加强大。首先,公司定期开展的内部职工体育比赛,不仅放松了心情,缓解了工作压力,而且还使员工内部关系更加融洽和睦,从而为组织带来更大的绩效。其次,公司的各个宣传栏及时把公司的重大活动议程、新实施的公司规章条例张贴公布,使职工能够看到公司的发展和变化。再次,公司对职工的工作表现有明确的奖惩规定,保证做到奖罚分明,是非分明,使职工能够各尽其责,兢兢业业。对职工的奖惩的通知、通报,及时下发通知到职工,使其他职工引以为鉴,学习榜样,自觉纠正不良行为,端正工作态度。对个别员工的批评,本着充分尊重人的前提,向其做细心开导指正,使其在心理上更加感到公司大家庭对他的理解与关爱。另外,公司每周召开一次的管理者会议,也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形成解决意见,充分发扬民主,使各个部门能够做到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从而更有利于企业各项决策开展与执行。各个车间所进行的班组成员会和厂间全体成员会对近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生产问题,员工在公开的场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在公司得到保障和认可,更加对组织充满信心,更加安心投入地为组织工作。

3、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解决方法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生产和管理不可能完美无缺,毫无问题出现。企业或组织它们都是在不断地改进和探索中逐步成长起来的,针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作出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而对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处理,可以建立预警机制,做好事先预防和防范,保证组织各项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在宝钢技术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同样会有一些问题和特殊情形出现。因此,公司的管理人员就有必要采取积极有利的措施,将出现的问题解决和处理好。同时,要对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归类总结,以避免日后再次发生相类似的问题,或者为再次出现的类似问题提供处理依据和解决机制。宝钢技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和处理方法,也可以说是个人的建议,有以下几点分析:

第一,公司中个别管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中饱私囊,而损害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和公司利益。对此,公司所形成的每周召开一次管理者例会的惯例,可以对各位管理者强化清正廉洁的管理理念,并将对违规违纪的人员的处理决定予以公开,起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的作用。同时,公司的审计部门要做好监督审查工作,加大办事力度,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查出的有损公司利益的人员绝不姑息,绝不纵容,公司董事会要对其严厉惩治,情节恶劣的并对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处置。

第二,对于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问题。公司要依据生产安全条例对受害员工及其家属做好妥善处理,并定期开展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力争将安全生产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点,切实做到有效保障和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在职工生活中所发生的因用电、用火等不正确操作所造成的安全问题,公司一方面要加强对住宿职工的安全教育,使职工清楚的认识到不当用电源盒火种的危害性,增强自我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公司要健全和完善相关处罚制度,对于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当事人要给予严肃处理,给其他职工以安全警示作用。

第三,对于公司财产浪费问题。公司首先要认真开展公司全体员工的“节约资源,有我做起”的工作。最后一位离开办公室的员工要随手将工作着的电脑、空调、饮水机和电灯关死以后,在离开。日常中,看到没有拧紧正在流水的水龙头,要过去随手拧紧。在宿舍中,各宿舍舍

长要强调宿舍成员不应浪费水电,晚上休息要按时熄灯。公司的高层要亲自作出表率,给下属树立节约资源的榜样真正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个人习惯和企业环境。

4、公司的管理人员上班时间没有穿着统一的职业服装,就这一点公司领导可以规范服装的统一事情。工作服装统一,可以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和深化企业文化。如果工作过程中,本公司的其他员工看到整齐的穿着,而外来人员同样也会对公司的精神面貌有很好的称赞。同时,对企业文化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实习对今后道路的影响

通过在职的三个多月工作实习,我深感自己的不足,比如容易被挫折绊倒,情绪容易受波动,工作耐心度还差于自己的同事。因此,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取长补短,需心求教。相信自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表现更加出色!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任职,都会努力!

经过在宝冶技术服务公司短暂时间的工作实习,让自己学到了不少新东西,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同时也增加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对今后迈入社会,踏入工作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指导意义。

这次工作实习的锻炼,让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后为公司工作都要敬业奉献,兢兢业业,热情忠诚。并且,也让自己学会更好地沟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些都为自己以后工作更好更快地融入到组织及与同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

第三篇:行政管理论文

小城镇决策与公共参与机制建设

摘 要:小城镇决策实际上乡镇政府的决策,论文在分析其决策特点基础上,分析了面对公众如何决策。小城镇决策必须尊重民众意愿,公共参与是保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关键,基于这些认识,论文提出了要建立小城镇决策过程中的公共参与机制,将公共参与行为法制化和制度化,从而促进基层乡镇政府“善治”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小城镇,决策,公共参与,机制

Decision-making of the Small Tow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bstract:Public Decision-making of the small town is its governmental decision actually,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decision-making, at the base, it analyses that how to do the decision-making for the small town government.The small town decision-make must respect people’s will, and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democratization and scientific in the course of decision-making, base on these know,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o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course of decision-making of the small town and mak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legalization and systemization, which can promote good governance of the small town government accordingl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Keywords:The small town, the decision-making,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mechanism.小城镇决策过程是政府履行职能、完成对社会治理的过程,随着管理科学、决策科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理论有新的变革和发展,面对这些变革,政府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的课题。小城镇政府,我国政治体制的最基层的人民政府,因其自身的特点——基层,她的能力如何,能力如何得以体现,……直接关乎政治体制稳定发展和合法性的存在,同时影响政府体系合法性基础,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这些,促使政府思考是继续延续传统的决策体制,还是革新以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传统的决策体系其效能如何,其相对应的决策成本——收益是否符合现时代人们对政府作为的要求等等,应对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变革,因此,小城镇政府决策应有科学的理念和思想,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科学地决策要求积极推动公共参与,因此政府在决策时要积极推进公共参与,建立健全科学的、合法的公共参与机制,以此对政府决策献计谏言,同时对其进行监督,保证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彰显公共利益优先的公共参与的核心价值。

一、小城镇的决策

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一个城镇的发展和未来。失败的决策是不尊重客观规律,不正视客观实际,不尊重科学的盲目决策,致使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从深层次看,公共利益和民主科学决策观念的缺失是其失败决策的原因,而因决策而发展良好的乡镇是因为他们在决策中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公众和专家学者的作用,积极促使他们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小城镇决策是小城镇政府遵循区域发展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条例、条令,充分考量本地社会人文、经济基础、政治条件以及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的基础上,科学、合法作出符

合本地经济社会政治协调发展的短、中、长期发展战略、计划,或发布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决定政令等。它具有以下特点:

(1)区域发展性。小城镇是中国政治最基层的人民政府单位,也是具有独立财政的最低单元,也是县域经济或以上的最基本组成要素,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的镇域,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社会、政治、人口等环境,这些都是决定小城镇决策走向的关键因素。

(2)直接关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小城镇是中国经济、政治的基本单位,也是中国社会基本单元村社、社区的直接统治、管理的政府,她的每一决策直接面对处于社会基层的人民群众,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因此,小城镇决策的好坏、优劣、合法与否、科学与否,将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的质询,这也就可能导致公共的合法参与和非法参与。

(3)既具现实性又具前瞻性。决策不只是某一事件的补救措施,或是针对某一现时事件的解决办法,而且,它还是对由此可能引发的其他问题的前瞻性决断。在现阶段大部分的小城镇决策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政令发布,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有3-5年的短期、5-10年的中期、10-25年的长期的规划,这本身要求决策者有前瞻性的智慧,对未来时间有预见性和超前的把握能力。而对于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及农村地区可能出现的社会危机等,任何一事件本身不是孤立的,而是多种因素交错,前因后果及未来的影响都是决策者应该考虑的。

(4)授权决策的原则。法律法规对乡镇政府的职能作了严格的法律规定,任何决策都不能超越法律,或者违反法律。法律明确了政府的决策活动,也规定乡镇政府决策的权限,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赋予小城镇政府较大的决策权利和权限,同时也对小城镇政府的行政行为、决策行为活动进行指导和约束。

二、面对公众小城镇政府如何决策

乡镇政府不仅要应对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诉求,同时,也要应对日益突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以及有组织保护自身利益的诉求。当前,小城镇政府决策应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面对群体性群众危机,政府决策是否正确关乎事件的后果,要求政府以极大的政治智慧解决问题[1];

第二,基层制度性的公共参与渠道缺乏,导致民意无处可疏,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冲突爆发的可能性;

第三,在农民税赋减少,而政府财政供给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寻求新的渠道和机制,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政治良性发展。

(1)必须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科学决策指决策者依照科学程序,运用科学技术、现代的系统、信息、控制理论和方法去进行科学化民主决断,它包括三个环节:确定目标、拟定可能方案和方案优选。要实现科学决策,所有要素最终的归结是体制因素,也就是民主对决策的影响,也就是要求公众参与到决策中去。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最后落实到法制化。在小城镇的发展中,要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必须科学规范决策程序,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从小城镇的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出发,小城镇决策应遵循如下4项程序:(1)调查研究,分析问题。乡镇政府的调查研究主要表现为直接的调查研究方式,即直接联系调查对象,直接获取第一手材料,直接同群众商谈问题。从而详细、真切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熟悉乡情民情。(2)专家论证,可行性分析。乡镇政府应组织以专家为主体的可行性论证小组,对决策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一要确立经济、技术、社会等价值标准;二要分析实现条件,即现实可能性。三要设计备选方案。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即运用系统观点寻找实现目标的各种途径,从不同角度大胆设想,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论证,草

拟出各种不同的备选方案。(3)群众评议,权衡利弊。在被选方案面前,乡镇政府领导者就要做出选择和决断, 这是决策的关键。为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扩大征询意见的范围,使更多的专家与群众参加评议,评估备选方案的效能价值、后果及其影响、利与弊等。乡镇领导者可组织一定范围的听证会,使与决策有直接关系的人有表达意见、提供材料和证据的机会,扩大决策的民主参与,增强决策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4)跟踪实施,信息反馈。在实施过程中要跟踪调查,掌握实施情况。乡镇领导者在决策实施过程中要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情况,特别是方案实施中的困难,主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征询实施部门的主管、群众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与控制,并迅速对原决策方案做出修改,确保决策目标能实现。

(2)人本决策

小城镇建设涉及到诸多方面,方方面面都与民众有切身利益关系,如:土地征用、户籍改革、经济开发、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决策更应考虑公众的正义诉求。决策要体现公众的合理、合法、科学的诉求,也就是要进行人本决策。小城镇决策要切实体现人本原则,这是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归宿和落脚点。小城镇决策虽然指政府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即行政管理对象在处理国家政务与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过程。

所谓人本决策是从体现政府统治意志的政令发布式转变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治理行为,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吸收公众参与到决策的各个环节,既最大体现政府意志,也合理体现公众意志,同时使得决策设计更具人性化、可接受性、可实施性,这无疑对政府、对决策涉及的执行对象都是有利的。

人本决策还体现的是民主思想、科学思想、民本思想,这是现代决策精神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人本决策过程重要环节是公共参与决策。

小城镇的决策要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以及人本决策的原则,而保证这些得以贯彻的关键环节就是推行决策过程民主化、公开化,就是要建立决策过程的公共参与机制。

三、决策过程中的公共参与

(一)公共参与理念和目标选择

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指公众因公共利益需要以一种合法的渠道通过公众集体或集体代表参与到政府的决策、施政等广泛的行政行为的行为,体现了社会发展中的民主治理精神,本质上要求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行为处于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中,具有以下特点:

(1)公众主体性。公共参与的主体是公众或其委托的代表,公众主体性赋予公众的普遍知情权和监督权,其行使的参与行为在于确保普遍利益不受损害。

(2)公益性。公共参与要调整的是公共利益,或是涉及区域内大部分民众或实体的利益,因个私利益与政府之间发生的参与关系不是公共参与。

(3)合法性。合法性是公众与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当然,政府或者说决策者与民众本身不在一对等的地位上,政府往往忽视公众存在,由此而造成的不合法但合理的参与过错不在公众。而政府和公众都是希望公共参与处于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在合法的渠道下参与政府决策过程或接受公众的参与。

(4)客体确定性。公共参与的客体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等外部行政行为,对于政府内部行政行为,即政府内部的奖惩、升迁等不具约束力,或者说公共参与不调整内部行政行为。(5)形式多样性。公共参与的形式、渠道是多样,有政府主动,如: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召开代表大会等,也有公众主动的:投票、选举、上访等。

公共参与的目标(Goal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选择包涵以下内容:

(1)提供信息给民众,让公众懂得决策的过程、议题和价值(The Values), 并且能有效地参加。

(2)提供完全的机会给公众以听取他们的观点和建议、意见和以此影响计划过程的结果。(3)建立舆论和公众的支持政府的远景计划和目标,并与政府一道为实现计划和目标而努力。

(4)保证计划的有效开展,决策的有效实施。

(5)公众的合理、合法的建议和意见能被接受,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保障公共利益不受侵害。

(6)推动政府科学、合法治理。

(2)公共参与的模式选择

目前,决策科学的发展、管理科学的变革和政府价值取向革新为公共参与提供了多种模式选择和渠道。Demelza Birch在一项调查中总结了公共参与的19种模式:申诉和建议计划(Complaints/suggestions schemes)、服务满意调查(Service satisfaction surveys)、民意测验(Other opinion polls)、互联网(Interactive web-site)、投票(Referendums)、社区计划/需求分析(Community plans/needs analysis)、市民座谈(Citizen’s panels)、合作委员会/委员会介入(Co-option/committee involvement)、质询会议(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s)、问卷调查(Consultation documents)、公开会议(Public meetings)、市民评审(Citizens’ juries)、焦点组织(Focus Groups)、走访(Visioning exercises)、服务工作者讨论会(Service user forums)、问题讨论会(Issue forums)、利益分配论坛(Shared interest forums)、区域/邻里讨论会(Area/neighbourhood forums)、服务管理者论坛(User management of services)[2]。在一个法制健全和政府效能高的体制下,这些模式的应用能够促使政府决策时考虑并接纳民众的建设性意见,因为忽视公共参与行为的合理、合法性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我国的情况是民众对政府的预期是“不变坏”,而不是政府效能的提高,因此民众参与的主动性较差,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体制,公共参与水平较低,随着社会发展和政府变革,和民众理性预期的提高,民众对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热情逐步提高,从现实看,放开较高行政级别政府的决策参与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这类政府决策的刚性较小,而基层乡镇政府实施决策过程的公共参与具有现实性,从我国小城镇决策特点看,发展公共参与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但其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针对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了公共参与模式的多样化和效能的实现。

目前,从全国各地乡镇实践看,公共参与的模式主要有:听证会、协调会、吹风会、网上调查、网上征求意见(有条件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热线电话、信箱、上访、问卷调查、走访、座谈、投票表决、公民选举、蹲点了解情况等。这些形式中,有的是有严格的法律程序的,如公民选举、听证会、上访等,也是有法律保障的,一旦走这些程式,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于公众的合理合法意见和建议,决策者或政府有责任采用的,否则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而其他的参与形式在法律法规上没有明文规定,因此选择这些形式,参与的程序是不定的,公众提的合理合法意见和建议法律没有规定决策者或政府有责任采用,因此可以说这些形式是非法律强制的公共参与形式,政府听取亦可,不听取也可,而这些形式大多数是政府主动要求公众参与的行为,政府主要用以听取民声,疏导民意的。

在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模式选择起到的效果是不一致的,公共参与的模式选择效能的最大化决定于三个方面,一是决策信息是否完全可知;二是民众的理性预期;三是是否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确保参与行为的实现。不同的模式,在这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国家、不同体制之下的模式在这几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每一种模式下这三方面的要素都是不完全的,都不是必然的存在,因此,选择公共参与的模式在于符合实际情况和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

因此,建立相应的公共参与机制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这种机制在于保证政府决策信息的公开,疏导民众的理性预期,以及公共参与过程公众合理合法的意见得以采纳,促使决策者作出合法科学的决策,同时保证公共参与的价值得到体现,原则得到遵循。(3)公共参与的原则和价值取向

公共参与的主体应该是民众,民众的理性预期是公共参与的原始动力,是直接诱因,这种预期的本质就是利益最大化,从决策者的角度,决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公益,但是这并不是决策本身具备的天然素质,决策最终带来的是利益调整,政府的预期和民众预期有时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这原因是不完全信息造成的,公共参与可能带来决策成本的增加,但从整体看,公共参与的预期应该是积极的,是能够符合公益和社会发展的原则。公共参与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参与过程必须依据的准则,既是一种道德观念的体现,也是法理的体现,公共参与的价值取向在于保证公共参与预期符合公共利益,同时将公共参与调整在道德和法理共同的范围内。

公共参与核心价值国际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s Core Values)指出公共参与的核心价值是:①公众应该在影响他们的生活的决定中保留自己的意见。②公共参与包括民众的意见将会影响决定的许诺。③公共参与过程在于沟通利益而且要满足所有的参加者的参与需要。④公共参与过程在于寻求并促进包含那些潜在的影响。⑤公共参与过程包括参与定义他们如何参与的方面。⑥公共参与过程应提供给公众一些在参与过程中的需要的信息。⑦公共参与过程传达给参与者的是怎样使他们的意见影响决定[3]。总结起来,公共参与的价值取向应该包含以下涵义:一是必须尊重民众的意愿,政府的合法性不仅体现在法律条文赋予政府履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也体现在民众的认可,也即事实合法性,民众的意愿是政府应该响应的诉求,也是政府本身的行政的目标,政府事实合法性基础是民众的需求;二是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公共参与的实施需要其他制度安排来保证,民众理性不是天然的,政府也不是天然为公益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在于约束民众和政府行为,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收益;三是信息对称和公开,民众对涉及自身权益的信息有知情权,而在政府行政行为,作为主体的政府和客体对象之间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对等使得民众很难获取必要的信息,同时也增加了政府行政的成本。

社区发展协会(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ety)在研究公共参与在社区实践成效时,总结了以下好的经验和原则(Principles of Good Practice):①促进活跃的和具有代表意义的参与使得所有社区成员能够切实影响影响他们生活的决定。②使社区成员学习而且了解社区问题,包括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政治上的,心理学的, 以及其他与改变他们行动过程的冲击。③将社区中不同兴趣和文化纳入社区发展进程;并且脱离那些对社区成员不利的影响。④积极地工作以提高社区成员、领袖和团体的领导能力。⑤要公开全部的促进社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策略[4]。

从小城镇实践和发展看,决策的根本目标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和谐健康发展,公共参与的原则主要是民主和科学两大方面,民主方面的原则有:(1)公众有表达不同意见、提出合理建议的机会和渠道,决策者或者说政府应该提供这些机会和创造相关的条件。(2)决策者或者说政府在决策时应吸纳公众的合理、科学的意见,不能走形式,走过场,漠视公众的意见。(3)公众要积极参与决策,对决策进行监督,决策者或政府要积极应对公共参与,不能消极应对,接受公众的监督、申诉和质询。科学方面的原则有:决策是系统工程,公众要充分了解决策的相关程序、内容等,科学地参与到决策中,提出可行的、合理的建议,以利于决策采用。而决策者或政府不能只针对现时事件决策,要有长远的眼光、开阔的视野,着力解决系列问题,要广泛听取相关各方的建议、意见。

(4)影响公共参与的因素

公共参与不管是机制性还是非机制性的,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有显性影响,也有潜在的影响;有公共参与的主体即公众自身的影响,也有公共参与的对象也即决策者或者政府的影响……。Demelza Birch在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ocal Government——A survey of local authorities 中列举了7项促进公共参与的因素:合作战略、部门计划、中央政府、公众或社区要求、政策组织、个体、地方政府网络,在对216个权力机构的问卷分析得出,96个权力机构(44%)认为合作战略是最主要的因素,37个权力机构(17%)认为部门计划是最主要的因素,很少权力机构(3个)认为个人是最主要的,没有机构认为地方政府网络是最主要的。同时,该文也列出了六项公共参与的主要问题是缺少资源、时间、公共利益、国会支持、官方支持、法律支持等,其中缺少资源、时间、公共利益是主要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公共参与[5]。

从我国的小城镇决策中公共参与实践看,影响因素主要有,从政府角度看有:官员的能力、政治素养、相关法律不足、政府决策很少考虑公众,从公众角度看有:缺少资源、参与水平不高、缺少时间、没有法律保障、渠道少等。但是,我国宪法保障公民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我国信访体制是比较健全的,各级人民政府都设有信访机构,可以接待公众来访,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的,而且,不是公众的所有参与都适合走信访路线的,因此,建立广泛的公共参与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民主政治的体现,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要求。

四、小城镇公共参与机制建设

(1)小城镇决策过程中的公共参与机制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主要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镇经济,进行乡镇机构调整和建制村合并,农村耕地、建设用地、绿化用地整理,大力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有效利用开发自然资源,进行生态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社会治安交通综合治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等等,所有这些都与广大群众有密切的关系,政府任一项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特别地,在小城镇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用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都直接关乎群众的生活。从小城镇建设中反馈的情况看,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有些决策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市场因素,违背市场经济规律,造成资源浪费,损害群众利益。因此,能否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直接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对于小城镇的决策怎样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呢?如何保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谁对最终决策负责,谁又能对决策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府的非天然公益要求适当制度安排去约束其行为,建立一种制度性公共参与,一则可以保障公众的利益不受合法的非法的侵害,二则可以促使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三则,有利于决策的实施,四则,有利于改善政府和公众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公共参与行为贯穿政府决策的全过程,不仅是政府的主动的、积极的行为,也有民众的主动的、积极的行为,它所体现的是民众理性和政府对民众意愿的重视和对群众利益的关切,然而,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决策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是公众的主动要求和对切身利益的关注,而要求参与到政府的一些决策行为中,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进行必要的监督,是由下而上的诉求,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够有效的实施公共参与,政府对此认可度比较低,这种非体制性的参与并不能得到预期收益,目前,公共参与渠道的渠道缺乏或不畅通造成许多民众与基层政府的冲突性,民众的参与意识的提高与政府忽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的矛盾可能导致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和政府合法性受到质疑。

美国能源部政府和公共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Intergovernmental and Public Accountability.U.S.Department of Energy)发表的《如何设计公共参与计划》(How To Design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gram)认为一个有效的决策过程的公共参与计划包含三个阶段: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公共参与计划(Public Participation Planning)、实施计划(Implementation Planning),而决策分析包括:①解析为什么要作出如此的决策,②详细说明制定决策的步骤及日程安排,③决定是否需要公众参与,为得是什么目的;公共参与计划包括:①向公众详细说明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②确定利害关析——内在的和外部,③确定过程中每一步要用到的方法,考虑不同群体的需要④整合整个计划中的方法;实施计划包括如何提高公共参与的主动性[6]。

当前,公共参与制度化及法制化是有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顺应政府“治道”变革和适应政府“善治”要求。公共参与机制是促进政府良好决策的制度安排,也是预防、化解社会问题的制度安排,同时也是保障群众利益的制度设计,就是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通过一种合法的、合理的、公平的渠道就政府政策、行政决策、行政问题的解决等等行政外部行为进行的协商、协调机制。针对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公共参与实践,对决策过程中的公共参与机制作如下描述:既然是决策过程中的公共参与,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必须解决为什么而参与、公众为什么要参与、如何参与等问题。决策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参与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系统过程,决策过程中每一个步骤内含公共参与过程,也就是决策过程中有几个公共参与系统组成,按照系统工程理论,公共参与作为一种输入(Income),而参与的结果是一种输出(Outcome),在这个系统中,还包括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反馈函数(Feedback function),传递函数将系统中各个结构、功能、相互关系有机整合,是处理公共参与的核心,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反馈函数包括机制内的反馈,也包括机制外的反馈,内外界因素对输出结果也即决策的反映,传递到公众,而后通过公共参与对决策进行修正。同时,公共参与机制既然是一种机制,其主体、客体、调整对象是有机整体,其顺利和良性运行需要动力、协调和推进机制等,一方面要求决策者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法律应该政府决策作法律上的约束,这是保障公共参与机制有效性和良性运行的关键,不仅要求参与过程、程序的法制化,也要求公共参与行为的制度化。(2)当前建立小城镇决策公共参与机制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赋予民众参与的对等权利。(1)提高民众的法律认识,这对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也起到促进、监督和约束作用;(2)信息公开,保证决策信息能够得到传达和赋予公众的一般知情权和质疑权。法律赋予民众有知情权。政府应尽可能公开一些政务信息,使民众对政府决策、动态有所了解,这实质上也是民本思想的体现;(3)尊重民众的意愿和参与诉求。

第二、立法为公共参与机制的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公共参与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公共参与行为的法制化是公共参与机制运行的根本保障,没有法律法规等给予的保护和对政府的约束、监督,不利于公共参与的发展,也很难体现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最终影响政府施政能力,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第三、提高政府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的意识。法律创制意义在于能够被毫无保留地贯彻执行。政府也以实现公众的最大利益为诉求,重视公众的意志。政府应以民本思想为指导,依法、积极、主动地就有关问题与民众磋商,听取民众的意见、建议。

五、结论

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凸现无疑会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近年来,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政府面

临强大的压力,乡镇政府能否解决好,关乎改革成败和我国现代化事业。我国政府正处于一种复杂的改革条件面前,随着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不断推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将暴露,这使得政府决策变的更加复杂和困难,如何在这种复杂的变革和改革的条件下顺利实现政府的职能。处于最基层的乡镇政府作用突现,面对政府管理和决策的理论变革,政府决策无法避免地要面对社会发展和公众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诉求。决策科学化,要求决策者将现代的科学技术用到决策中,同时,对决策进行经济学分析,要求降低决策成本和风险,提高决策的成本收益。决策的民主化则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最可靠和最有效的体制保证,使决策的科学化程度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而科学和民主决策,需要公众参与机制的保证,确保政府以更科学、更合理的理念指导决策和管理;同时,公共参与机制为预防和化解农村社会问题,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提供保障机制,从而有利于农村社会及至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明,谢威.群体性事件与公共决策[J].探索与争鸣,2002(2):100-101.[2],[5]Demelza Birch.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ocal Government: A survey of local authorities.Local and Regional Government Research Unit, ODPM, Landon.2002.[3],[4]The Co-Intelligence Institute.Principle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EB/OL].http://,2002-09-03.[6] James L.Creighton, Los Gatos, CA.Public Participation Planning Guide.Office of Intergovernmental and Public Accountability[EB/OL].http://web.em.doe.gov/ftplink/public/doeguide.pdf.

第四篇:行政管理论文

论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

班级:08涉秘3班

学号:20081011301

姓名:陈佳佳

【摘要】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首先就要摸清目前管理论文行政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政府运行还存在深层次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自身改革滞后;行政审批事项过多,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基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二是政府结构不合理:横向组织结构不合理,部门职能梳理不清、设置不当、交叉重叠,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纵向结构的层级过多、成本较高。三是政府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包括长期持续的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问题,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突出,政府诚信受到很大挑战。目前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和体制建设都还是一大弱项,有待大力加强。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体制改革;问题;政府职能;政府结构;政府行为

经过三十年改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最大的成功就是行政管理体制已初步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顺应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实现了生产力的大解放。

但这并不意味行政改革就到位了。一者,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还远不如经济体制改革那么大,许多老大难问题尚未解决;其次,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形势和行政环境不断有新变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不适应。目前,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政府结构和政府行为三个层面上。

一、政府职能层面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政府职能,亦即行政职能,包括运行性职能和基本职能两部分,是整个政府建构的基石,也是整个政府运作的源头和依据。行政职能的认知、梳理、规划、确立、设定和配置将基本决定后续整个行政管理的基本形态。行政编制、行政人员、行政权力、行政关系、行政资源、行政规范、行政文化、行政过程、行政行为、行政结果与行政效率等等都将因此而定。行政职能问题是引发政府结构和政府行为等等方面突出问题的主要根源所在。

几十年来的行政改革虽然似乎总在追求行政效率,但实则总在不断探索行政职能科学化。由于行政职能问题太复杂而实践太急需,所以行政职能调整就常是看见多少就改多少,着急什么就先改什么,而来不及深入研究、系统考虑和全盘设计,或零敲碎打,或大而化之,深入不了,难以突破,致使老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已出现,甚至改革活动本身也因不够科学而添累加烦,至于行政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就更是所顾不暇。这样,各种问题就一直在累积叠加、日益交固,而总未能得到科学、深入、全面、系统的诊断和治理,构成了当前行政体制问题的基本现状和深化行政改革的主要难关。目前,最突出的政府职能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基本行政职能的把握与设定还不够全面、科学。

基本行政职能,亦即实体性职能,或叫事务性职能,是一组体现基本行政目标、寓于基本行政任务、构成基本行政领域的横向行政权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这些基本行政职能构成一个完整、神圣、具体体现国家主权的实质性行政权能体系、基本行政性质和行政目标模式。这里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决定着整个政府管理的性质、方向和任务,而这里的科学性、合理性则决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构成与规模。

我国在基本行政职能上做了大量的重要改革。历年来行政改革的重点都聚焦在基本行政职能的调整和转变上。以大部制为标志的改革探索充分证明了基本职能改革上的坚实步伐。不过,尽管成就很大,但是基本职能方面的改革也还存在一些具体的突出问题。

我国经济职能的界定与落实没有最充分着眼于整个政府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1)我国政府强调要侧重抓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两项职能。这在全国经济管理战略上是高明、成功的一招。但从整个政府系统看,其中只有“市场监管”才是各级政府都能做到的事,而“宏观调控”则只适合中央政府来承担和实施。

(2)行政审批改革仍然比较有限,远不能顺应和满足高速度发展的市场化需要。所谓“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主要就指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在起作用,都在为局部利益而鏖战。它们甚至分别采用立法的方式和途径加以固定和公开。这使行政审批改革陷入几乎再无推进空间的窘境。

(3)职能交叉重叠、缝隙空白严重等问题还很突出。典型情况之一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从地头到称头,从农场到工厂,从市场到餐桌,分段切块,由农业、质检、工商、卫生等系统各自负责履行。

但应该明确的是,这类问题其实远不只在产品监管这一点上,而在于整个公共经济管理在切块划分或具体职能分类上存在严重问题:1)不够科学。2)受限于传统思维和习惯。

2.社会管理还远远没有到位,存在许多弱项和空白领域。

社会的概念有大有小,但尚未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加以明确界定,社会的运行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规律,但尚未纳入或体现到政府管理之中。于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无法确保具体确切、切实到位,在许多领域存在弱项乃至空白,就都成为现实必然。

3.危机事务受重视较晚,而且转化为政府管理职能较缓慢,也很不系统、不科学。

当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我国的危机管理就立即暴露出许多问题: 政府在危机中的公共政策制定和政策战略受到极大挑战; 对政府组织能力和执行力提出挑战;对政府的公开、透明以及公信力等也提出很大挑战。这表明,我们的危机管理能力还很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危机事务的重视较晚,把它纳入政府管理较慢,也很不系统、不科学。

4.公共服务职能还很薄弱,有的地方和部门还存在认识和导向上的严重欠缺与偏差,在推行上还要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深入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职能配置和事权财权划分作为基本行政职能,公共服务还是2003 年以后才正式得到确认的,可谓起步很晚。另外,公共服务还是一个首先要以公共财政为基础、要由政府提供公共资金保障而后才能履行的公共职能,而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大部分地方也还很穷,要推行公共服务谈何容易,因而,亦诚可谓条件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并实施公共服务职能不仅直接存在物质上的困难,而且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事务划分、责任划分和权力划分的问题,而这实际上就是以确立公共服务职能为主体内容的中央地方职能再调整。

(二)对运行性行政职能的认识和把握不够科学、全面,严重影响了改革进程与成效。

运行性行政职能,亦即程序性职能,或叫操作性职能,是一组体现基本行政规律、寓于基本行政环节、构成基本行政过程的纵向行政权能,包括行政领导、行政调查、行政听证、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控制、行政协调、行政调度、行政保障、行政考评、行政监督、行政激励、行政问责、行政反馈和行政调整等。这些行政权能实质是操作性行政权力,形式则是基本行政环节。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彼此一体,不可或缺,环环相扣,先后联动,构成一个完整、能动的行政权能体系、基本行政过程和行政行为模式。这里的科学化、合理化程度决定着整个政府管理的质量、效率和水平,而这里的科学性、合理性则决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样式与机制。

我国在运行性行政职能上做了许多改革探索,有不少方面成就斐然,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这里的问题最主要是:较少依据行政科学理论,从行政权能、行政环节和行政模式整体及其内在联系着眼,更多的是根据对某几个更重要的行政权能或行政环节来偏军突进,出思路、定方案、做改革,其结果就是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深切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不足,难以解决深层次问题,甚至还会派生出其他种种问题,终至陷入更大的困惑与困境。

总的来说,我国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有老的,更有新的;有浅层次的,更有深层次的。这些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甚至还未得到明确认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一定要从政府职能入手,首先从职能层面上解决问题,这样,再解决其他层面的问题就必定要容易得多了。

第五篇:行政管理论文

关于地方政府的管理

【背景】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比,目前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矛盾。地方政府管理需要创新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以及法制体系。应当积极推进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建立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地方政府,以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规范化管理。

在我国建立起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科学化、民主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因为我国地方政府目前的管理体制建立于计划经济的基础之上,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矛盾,行政管理权力的监督还不够到位,不依法行政与权力腐败现象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和先进的现代管理体制比较起来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一新形势下,各级地方政府都应当积极思考与探索怎样实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问题,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社会。有鉴于此,必须对地方政府管理模式深入实施管理创新。

当前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政府在管理创新方面缺乏动力,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其重要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项政治改革的重要措施,将会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和权力的调整,这不仅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调整,也牵扯到广大群众权利和价值以及文化观念的调整。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任何管理制度创新的驱动力都来自各方面利益的博弈,地方政府领导者缺乏往往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而非深入民众采纳民意,这决定了其对管理创新的认识不足。其次,由于对重要性认识不够,地方政府经常把握不住合理的变革时机并不能构建创新制度的多元分布,在创新过程中经常出现主观随意性或者只顾眼前利益。另外,创新也意味着存在这一定的风险,对于以求稳的当代地方政府的领导者,在实际行政过程中,往往只局限于按照中央政府制定的公共决策执行,却缺乏对自己地区特色的融入,为了规避风险,常以观望态度对待,从而错过了制度创新的最佳时机。

2、地方政府管理在技术创新层面存在缺陷。在现阶段,地方政府管理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将现代通信和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政务中来,即所谓的电子政务。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的电子政务处理政府管理工作,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便民为目的的政务形式,可以使公众能快捷方便地了解政府管理和运作并参与其中,而有些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由于各方面的顾虑和利益,把所掌握的公共信息视为其保护其利益的法宝,千方百计地阻挠电子政务的正常展开。另外,许多地方政府对管理技术创新存在认知性偏差,导致在实际投入中出现硬件建设强大,但软件建设明显薄弱的现象,现有的软件作者和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沟通,不能真正理解地方政府的实际需求,开发出的软件不能紧跟地方政府需求的变化,软件设计与地方政府先进的硬件不配套。其次,地方政府管理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政府部门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均衡发展来实现,而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下面的各行政职能部门在建立网络系统的过程中缺少部门之间的资源信息整合,无法形成部门之间协同办公的环境,不同部门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因此目前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还停留在低水平重复浪费的基础之上。

3、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从观念上讲还处于落后的阶段。管理观念是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是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到决策的成果和意义。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思想,但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如依法行政观念淡漠,人治氛围浓厚,政务公开的透明度不高,公开性不够,各地方政府执行标准及程序不一,政府公信度差;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涉及到利益就一哄而上,涉及到责任就相互推诿;缺乏科学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约束,在行政过程中工作人员以强政府姿态来处理问题较多,有时甚至不惜牺牲政府和人民的利益。同时政府工作效率较低,角色定位过于复杂。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包办式管理痕迹较重,虽然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成功转轨,但依然未能达到市场行业主体有效管理运行的目标。此外,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不强,深受传统官场文化的影响,地方政府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官本位”现象,在管理中把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变成了特权,这些都造成了地方政府管理理念的落后。

解决办法

一是要通过健全行政法规体系,充分体现法制政府的良好形象。要做到一切都按照法规来办事,从法制的角度对每一个机关职能部门和每一位公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加以明确的规定,并约束政府部门行政领导的权限,切实消除政府行政领导的言行与意志不受法律、法规、规章的限制的现象。要明确政府部门设置与撤销所应具备的法律审查规定。每一个政府职能机构的设立与否,都应当符合相应行政法规的要求,要具有清晰明确的法律依据,充分地体现出现代行政管理所具有的法律化、规范化与理性化等要求,确保行政方式真正转变到法治行政的轨道上来。

二是要通过健全行政法规体系,加快清理与修订相应的行政法规、规章的进程。目前,很多地方性行政法规规章和规则与中央政府的法规存在抵触,必须尽快予以清理、废除或者纠正,使地方性法规和中央政府所出台的法规实现一致。与此同时,应当针对地方性行政法规中存在的空白,及时制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规则相符合的政府法规与规章,并做到废除、修改与立法的同步实施,不断健全既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色,又符合相应规则的地方性政府法制体系。

三是要通过健全行政法规体系,不断提高公务员与公民的法制意识。要不断增强广大公民的法制观念,让每一位公民都能积极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所具有的合法权益。要培养与造就一大批不仅精通国际经济法律规则,而且又熟练掌握国内行政法规的法律专业人才,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对地方政府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与挑战。同时,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务人员也要加强对行政法规的学习,不仅要依照国内行政法规来依法行政,而且也应遵循国际法规则来办事,从而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国际经济冲突与纠纷,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设出更好的外部环境,在最大限度上维护当地经济利益。要通过建立健全各类监督机制,更加充分地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媒体、民主党派以及公众的监督行为,推动各级地方政府严格依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方式与程序来严格实施本部门所具有的公共权力,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总的来说,政府管理必须加强法制管理才会更加健全,才能做到行政管理的优化,最终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下载行政管理社会实践论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管理社会实践论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管理论文

    浅谈我国行政法治建设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依法治国,是由党的十......

    行政管理论文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毕业论文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毕业论文浅论清远市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主考院校专 业准考证号姓 名导师姓名 导......

    行政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美国总统奥巴马由于出国访问后提前数小时回国,因此不幸被空无一人的白宫办公室拒之门外,在无聊闲等时还吹气了口哨,最后由另一扇未锁的房门进入自己的办公室。而......

    行政管理论文

    小议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引言 行政领导者是管理科学的重要要素,加强对行政领导的研究是新时期适应变革需要的重要课题之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几乎贯穿了领导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在......

    行政管理论文

    目 录 内容摘要及关键词„„„„„„„„„„„„„„„„„„„„„„„„2 1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 2、我国政府人力资源发展趋势„„„„„„„„„„„„„„„......

    行政管理论文

    中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探讨 摘要:石油 工业 的战略地位和 中国 石油 企业 的国有性质决定了中国石油企业的 发展 状况和发展战略对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跨......

    行政管理论文

    目录 内容摘要及关键 词................2 一、我国政府人力资源发展趋 势............3 二、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的问题..........4 1、有些政府部门沿袭了一些传统保......

    行政管理论文

    浅析企业行政管理 摘 要: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是企业能否具有高度竞争力的有力保障,而且企业行政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是企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