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三单元试题

时间:2019-05-13 15:4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第三单元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第三单元试题》。

第一篇:二年级第三单元试题

一、请把树上的苹果摘下来,放到相应的篮子里。辉 贱 凰 番 环 襟 凤 吾焕 啡 伟 维 疆 繁 境 jfhw

二、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1、这里出产的哈()瓜,像()一样甜。(密蜜)2,、山坡上长满了茂()的树木。(盛胜)

三、我是查字典大王。

“建”字,按音序查字法查,应查音序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建”在字典上的解释有:①建筑;②设立;成立;③提出。在“建国”一词中的“建”应取第 项。

四、我会选。

是式室试

六年一班的教()里,正在进行语文考(),张红()个细心的孩子,她对每一个算()都认真地检查。

力立丽利

解放战争胜()了,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我们要努()学习,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最美()。一盏盏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

五、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六、在()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害虫()纱窗()路()网(手()车()贝壳()门()食()树()水()菜

八、我会填。

1、花要叶扶,()。

2、(),能

3、我读过很多课外书,有《》、《》。

4、“中华世纪坛”可真漂亮,我还知道我国的一处名胜古迹,叫“”。

九、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春天像()。

2、小草像()。

3、笋芽像()。

4、柳枝像()。

十、阅读短文,再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

啊!春天的景色的确美!小树绿了,桃花红了,杨柳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子。小草也从地里钻出来了,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毯”。河里的冰雪早已融化,雨儿在嬉水,无比欢乐。

小鸟在树上自由自在地歌唱,大雁也从南方飞回来了,美丽的蝴蝶在跳舞,蜜蜂也忙在花丛中采蜜。花园里百花盛开,争芳斗艳,红如火,白如雪,粉如霞。好一个花的世界。

啊!春天终于来到了,广阔的天地到处生机勃勃。春天多么美丽呀!

1、请给这段话加个题目。()

2、写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3、这段话中写到了哪些动物?请用“——”划出来。

4、这段话中写到哪些植物?请用“ ~~ ”划出来。

十一、小朋友们,你们的家乡一定很美,请你把自己的家乡写出来吧!

第二篇:二年级第三单元

一、根据课文组词

信()沿()抬()际()

蛙()错()答()还()

言()每()治()棵()

挂()哇()怪()慢()

怎()思()穿()弯()比()服()浅()漂()啦()啊()夫()表()示()号()汗()伤()吸()极()

串()兔()告()诉()狐()狸()猴()颗()

斤()折()挑()根()独()满()容()易()

二、填填记记

1、青蛙说天不过__________大,小鸟说天__________,大得很哪!

2、有些人看到的、知道的很少,还自以为是正确的,我们说,他就是__________。

3、______的葫芦藤上长满了______,开出了几朵______的小花。花____以后,藤上____了几个小葫芦。

4、葫芦叶子生了____虫,邻居对他说:“你别______着葫芦了,快治一治吧!”那人感到很______,他说:“什么?______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______。”后来,小葫芦慢慢地变____了,一个一个都____了。

5、多么______的小葫芦____________地说

6、“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这句话中写葫芦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写花颜色的词语是______,写葫芦藤样子的词语是______。

7、小柳树的腰______的,树枝______的,真_______。小枣树树枝__________的,很________。春天,小柳树穿上一身浅绿色的______,真美!小枣树还是________的,后来也只长出了______的叶子。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看我,多漂亮!”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__________的枣子,但它并没有说小柳树____________,它还______地说:“你虽然__________,可是一到春天,你就__________,比我________;到了秋天,你比我________。再说,你长得也________,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______,那有多好啊!”

8、小柳树的叶子又____又__________地跳起舞来__________地吃起来 __________地笑了(细 长 得意 高高兴兴 不好意思)

9、四字词语:______续续______摆摆无____无____

10、抽上来的水______着,向田里______。秧苗______了水,笑着______地点头,风娃娃也______极了。

11、纤夫们______腰,______汗,______号子,船却______很慢。风娃娃一吹,船就在水面上______地行驶,纤夫们笑了,向他表示______。

12、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______,只要________就行。

13、风娃娃东______,西______,______了人们晒的衣服,______了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______他。

14、四字词语:______地吃吃得这么______无____无____

15、葡萄架下,一只狐狸一会儿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可是一颗也没摘到。于是,他说架上的葡萄是______,不能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也这么认为。

16、一只小猴子望望架上那________紫红色的葡萄,____________地爬上葡萄架,______一串就往嘴里____,葡萄很____。

17、______齐,______移。______计谋广,______火焰高。

____________容易折,____________难折断。____________不怕风,____________挑千斤。

____________不是春,____________春满园。

18、____________火焰高。______就是力量。(作业本上的)

19、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___________,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试题-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乐园

1.读拼音,写词语。

mín

tái

wān

tuán

yuán

dàn

chī

fàn

bèi

qián

shànɡ

jiē

2.我能判断。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___)

(2)“炒、烤、蒸、煮”带偏旁“火”,多与“火”有关。(_________)

(3)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_________)

(4)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中的。(_________)

3.多音字组词

华huá(______)

huà(________)

转zhuǎn(_______)

zhuàn(________)

漂piào(______)

piāo(_______)

炸zhà(______)

zhá(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1)形容高兴:兴高采烈_________

___________

(2)描写笑:傻笑_________

___________

(3)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寻找_________

___________

(4)表示动作:(摘)野果

(______)窗花

(______)故事

5.照样子,填词语。

例:甜(津津)

酸(______)

辣(______)

香(______)

软(______)

脆(______)

硬(______)

6.将下列词语按顺序重新排列。(填序号)

(1)A.端午节

B.清明节

C.元宵节

D.春节

E.重阳节

F.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丑牛

B.卯兔

C.午马

D.辰龙

E.已蛇

F.寅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两个带下列偏旁的字并回答问题。

(1)“火”:___、__“灬”:____、__,我发现了它们都与、___有关。

(2)“心”:____、___“忄”:__、___,我发现了它们都与__有关。

8.比一比,再组词。

郎(_____)

团(_____)

传(_____)

贴(_____)

朗(_____)

困(_____)

转(_____)

帖(_____)

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过端午,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堂飘。

(2)北京有名的一道美食是_______________。

(3)学习了《神州谣》,我们知道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是一家。

(4)《“贝”的故事》一文中告诉我们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10.形近字组词。

买(_______)

失(_______)

兔(_______)

乌(_______)

卖(_______)

夫(_______)

免(_______)

鸟(_______)

实(_______)

夹(_______)

晚(_______)

岛(_______)

团(_______)

舟(_______)

转(_______)

艾(_______)

圆(_______)

船(_______)

传(_______)

父(_______)

二、阅读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黄河________,长江________,长城________,珠峰________。

11.选一选,在括号里填入表示事物特点的词语。(填序号)

①涌

②长

③耸

④奔

黄河______,长江_______,长城______,珠峰________。

12.神州是_________的美称,她的美称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具体体现“山川美,可入画”这句话,歌谣中选了哪些事物进行描绘?用“

”画出相关语句。

14.请你再写两句能够体现“山川美,可入画”的句子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脚丫,走天下

小脚丫,走天下,走到海边捉鱼虾,鱼儿多,虾儿大。

小脚丫,走天下,走到森林摘野花,森林大,我不怕。

小脚丫,走天下,走到西藏看晚霞,天很蓝,塔很大。

小脚丫,走天下,祖国江山美如画,我爱你,大中华。

15.小脚丫都走到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连一连。

西藏

摘野花

小脚丫

海边

看晚霞

森林

捉鱼虾

16.从儿歌中,我可以看出小脚丫(________)的特点。(填序号)

①很勇敢

②爱游泳

③爱旅(lǚ)行

④爱祖国

17.小脚丫还会走到哪里做什么?想一想,写一写。

小脚丫,走天下,走到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看图写话。

仔细看看上边这幅画,想象一下画中的故事。写一写。

提示: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几个人?小男孩在做什么?小女孩会怎么做,怎么说?结果会怎样?

参考答案

1.民族

台湾

团圆

鸡蛋

吃饭

贝壳

钱币

上街

2.√

×

×

3.中华

华山

转运

转盘

漂亮

漂浮

爆炸

油炸

4.喜出望外

眉飞色舞

嬉笑

嗤笑

栖息

伴侣

5.溜溜

乎乎

喷喷

绵绵

生生

邦邦

6.D

C

B

A

F

E

A

F

B

D

E

C

7.烧

心情

8.新郎

团圆

传记

贴近

朗读

困难

转动

喜帖

9.龙舟

粽子艾香

北京烤鸭

台湾

大陆

贝类的两扇壳张开

10.买菜

失去

兔子

乌鸦

买卖

夫人

免费

小鸟

果实

夹着

晚上

小岛

团结

小舟

转动

艾草

团圆

船长

传来

父亲

11.④

12.中国

华夏

九州

13.黄河

长江

长城

珠峰

14.西湖美,泰山高,草原广,渤海蓝。

15.16.①③④

17.雪山摘莲花,冰雪寒,我不怕。

示例:

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明到公园里玩。他走着走着,看见前面的一棵树上有一只小鸟正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小明想把小鸟捉回去玩,就从口袋里拿出弹弓,瞄准了小鸟。

这时,他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在喊:“小弟弟,不要射!它是益鸟!”小明回头一看,喊话的人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姐姐。小明对她的话不以为然,心想:谁让你多管闲事。

小姐姐跑到树前才停下来,对小明说:“我们应该保护益鸟”。

小明听到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低声地说:“对不起,小鸟,我以后再也不射你了。”小姐姐高兴地对小明说:“让我们一起保护小鸟吧!

第四篇:哲学第三单元试题

2018郯城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题(范围:哲学第三单元)

一、单选题24*2=48分

1.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有()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唇亡齿寒

③邯郸学步

④吐故纳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下列成语中能够同时体现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的是()①邯郸学步

②唇亡齿寒

③青出于蓝而胜于

④蓝吐故纳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在给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黑客带来可乘之机,令人防不胜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信息安全的攻防战是一场长期博弈,在可预见的未来谁都难以完全做到高枕无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只要坚持一分为二,就能提升网络信息安全能力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③不能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住事物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2)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3)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4)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1)(2)(3)

B.(2)(3)(4)C.(1)(2)(4)

D.(2)(4)

5.生活中人们发现某些药品与食物之间存在相克关系,它们的营养素、化学成份会相互抵抗、制约,若搭配不当,会引起中毒反应。如钙片忌菠菜,抗生素忌果汁等等。这表明

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孤立的事物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③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人们不能调整原有的联系

④应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表述,符合辨证法思想的有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③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怨天尤人”错在()

A.只强调主观,是主观唯心主义 B.只强调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割裂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D.只强调客观情况,否认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

8.2017年5月,国产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圆了国人的“大飞机梦”。作为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背后凝聚着几代中国航空人的青春与付出。国产大型客机的成功首飞表明

①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扶持新事物和否定旧事物的统一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为了防止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机器人必须学会对不可能做到的任务、对有可能危及自身以及可能违反道德准则的任务说“不”。尽管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可能会放大人类的错误或不法行为,但这些工具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克服自身的局限,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安全、更有效率、更有乐趣。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立足关键部分,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变革生产力,创造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

③部分影响整体,提高贫困居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才能造成最美的和谐。”由此可知 ①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不可分离 ②事物的差别和对立以同一为前提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承认矛盾有利于消除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5年12月,四川卫视推出《诗歌之王》节目,创新性的将经典的诗歌文化与原创音乐重新结合,以精炼的诗为歌词,与音乐碰撞出火花,一方面让经典诗歌得以流传,另一方面,也拉近大众与诗歌之间的距离,真切的体会到诗歌之美。这在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②坚持辩证否定观,用扬弃的方法对待事物的发展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要在同一中把握斗争

④正在处理和把握事物的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增加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又增添了高速上网,4G手机的通信速度更快,实用的网络频谱更宽。这表明()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

B.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全面继承中得以发展的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国家”的要求,农业部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经费继续推进该项工作。据此回答题。

14.与传统培训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育、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转变

①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在量变的过程中,事物所处状态是 A.发展中断

B.显著变动

C.相对静止

D.非连续运动

16.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表示,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但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危机”这个词,一个字代表“危险”,另一个字代表“机会”。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②矛盾双方相互陪衬、相互斗争

③看问题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普遍的、绝对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文明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创意》一书的作者突破既有的历史文明著作的叙述习惯,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实验,以风、雨、气温、地形、洋流、纬度、海陆比例等元素为依据,将人类文明分成九大类型十七种生存实境,细数历史上人与环境的各种可能。这说明 ①“以风、雨、气温、地形等元素为依据”实现了历史文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②该书是对传统历史文明著作的辩证否定 ③新的编写体例提升了人类文明的艺术价值 ④该书是人们根据固有联系建立的一种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建国初的“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确定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党的十二大以后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九大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说明: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 B.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绝对的、永恒的 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下图《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要树立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

③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 ④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1.人们总说“秋风扫落叶”,但我国的广东、福建等地则是春风微拂,树叶飘落,出现“春风扫落叶”的有趣景象。上述现象 ①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③告诉我们认识事物应该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证明了“秋风扫落叶”是错误的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下列说法中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体现哲理一样的是()A.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B.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23.科学家通过实验找到了操控小鼠特定记忆的方法。他们用激光束来照射小鼠脑部,触发神经细胞,既能删除其存在记忆,也能植入原来没有的记忆。但是,这项技术要应用于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人 类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这表明 ①生物的反应形式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人类社会的实践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4.据报道,一枚在西伯利亚科雷马河的永冻层已经封冻了三万年的种子,被俄国科学家在培养皿中成功复活,并种出了一棵水果树苗,创下复活最古老植物种子的纪录。这一科学成果说明

A.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能突破规律的制约

B.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部分(52分)

25.中共十九大召开的消息,点燃了全球中华儿女的热情。在东南亚、南美、俄罗斯、非洲,华侨华人对这一消息奔走相告。“国强,侨则安。”坦桑尼亚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朱金峰说:“我们盼着祖(籍)国越来越强大。‘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的富强,中国梦的实现,绝不仅仅关乎国内,也关乎我们海外的华侨华人。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机遇。”

“国强,侨则安”,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机遇。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进行阐述。(12分)

26.(2017·河北唐山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些年,人们最深的感受之一,便是交通越来越发达了,火车司机薛军对此有着更深的感受。有着28年驾龄的薛军,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四个时代,拥有四种类型、六本不同驾驶速度等级的火车驾驶执照,先后驾驶过“前进”“东风”“韶山”“和谐”系列的二十一种机型。从操纵时速60千米的蒸汽机车,到操纵时速350千米的高铁,28年来,薛军亲历并见证了“中国速度”的迅猛崛起和中国铁路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高铁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一是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打破门第之争,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平台,制造与研发团队握指成拳,开放互通,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形成后发优势;二是发扬工匠精神,从精确至0.01毫米的检验标准,到为了最佳车型方案设计20个列车头型、进行上百次仿真计算、760个气动力学试验……中国高铁的诞生、完善,拼的是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耐性和工程师们“掘地三尺”的韧性。曾借力巨人的我们,现在已成为新的时代巨人。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速度”是如何体现发展的观点的。(12分)

27.“新常态”已成为中国最新、最高频的“热词”。以前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带来了诸多弊病,包括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产能过剩、低效率,以及导致发展错过了最佳的结构调整时期和技术创新时期。总的来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小问题。面对新常态,关键在于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清除制约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等的体制机制“藩篱”,调整好结构,发展好高新技术和培育好人才,保持一个常态的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角度说明应如何认识并适应新常态。(14分)

28、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原因?(14分)

1-5 D D C D C 6-10 D C D B D 11-15 B C A B C 16-20 B B C D C 21-24 B C B D 25.答案(1)整体统率部分。国家与个人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有国家强盛,个人才能获得安定。(2)部分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会起到决定作用。中国作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世界带来了机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影响力是巨大的。(3)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要树立全局观念。中国梦的实现,不仅关乎国内,也关乎海外华侨华人;海外华侨华人的一言一行也体现着中国的形象。我们要有大局意识,树立国家民族观念,让中国越来越好。

26.答案(1)“中国速度”的迅猛崛起和中国铁路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2)从蒸汽机车到动车组四个时代、多种机型的更替,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质量互变规律。

(3)发挥自身制度优势和工匠精神,又善于借力“巨人”,体现了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因,也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因。

27.答案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认识问题时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从总体上来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这是主流。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抓重点、抓关键。适应新常态要把握关键,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关键。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应新常态,适应新变化,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是因为旧常态下存在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才促使我们在新常态下积极处理生产与消费、产业与市场、科技与人才的矛盾,推动经济健康常态运行。

28、①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新兴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辩证否定,是媒体形式的发展;②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③又是发展的环节,新兴媒体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又在传播手段上进行了创新,实现了发展;④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其实质是“扬弃”,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特色,因此要形成生态互动,融合发展

第五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命题人:李莹 姓名__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懵懂(měng)阿房(fáng)万籁俱寂(lài)B.矫健(jiǎo)券门(xuàn)人影憧憧(chōng)C.踉跄(liàng)瞥见(piě)蹑手蹑脚(niâ)D.蹒跚(pán)女红(hóng)心急火燎(li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调虎离山 同甘共苦 苛绢杂税 骨碌 B.寒气逼人 情不由己 辗转返侧 残渣 C.围追堵截 酣然入梦 悬崖峭璧 急骤 D.万籁俱寂 疲惫不堪 千锤百炼 咀嚼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分)

①节日期间,道路交通繁忙,驾驶员在行车中(A必须 B必需)放慢车速。②上周,体育老师已经把学生要求开放足球场的意见(A反应 B 反映)给了校长。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直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5.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C.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6.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6)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他肥胖的身体向左微___,显出努力的样子。

7.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3分)例句: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 如果你是峰峦/ 如果你是春天/ 如果你是种子/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8.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特别想要去戍守“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C.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志,于激越豪迈之中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9.选出对上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

B.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C.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0-14题。(14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病笃()(2)索舆()(3)了不悲()(4)人琴俱亡()11.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2分)13.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2分)

14.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分)

(三)阅读《甜甜的泥土》完成15-17题(10分)15.全文以“一包奶糖”为线索,其思路可用四个词语来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的题目“甜甜的泥土”有什么丰富的含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了这篇小小说,你想对小亮说些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18-21)题(13分)

难忘的一躬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铃敲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有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在校门口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的,明天继续。”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体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把它当作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18.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探究句后问题。(3分)

(1)“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将孙老师比作“活教材”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留”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倒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反映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父母是我们成长中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会使我们耳濡目染,影响我们的一生。所以古人极为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严父慈母”,“养不教,父之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些说法反映了古人对家庭教育的不同侧面的认识,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仍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家庭教育以人为本,更讲究科学性、艺术性,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当然,也有许多家庭,许多父母并非如此,他们自身的行为及其家庭教育的方法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请以“父母与子女”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7分)

1、B 2D 3 A、B

4、A

5、B 6.默写(略)7.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 如果你是春天/ 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 如果你是种 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

二、阅读理解(43分)

8、A

9、B 10、11(略)12.(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说明子敬虽不愿子猷知道他的死而更悲伤,但子猷却能感到子敬已死,表明兄弟情深。

(2)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明子猷因为子敬之死而悲痛,加之病痛,随子敬而去。

(3)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子猷希望为子敬弹奏琴曲,作为送别,表明兄弟情深。13.不哭是因为子猷知道自己大去之日不远了,可以与九泉之下的子敬相聚了。哭是难以忍受与兄弟阴阳相隔,孤独一人之痛。

14.提示:作者是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手法,这里是表现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其实是子猷的生存之心已死。

15.送糖、吃糖、埋糖、化糖

16.一是糖的甜,二是指小亮妈妈以及老师、同学等人对他的关爱,让他感到心里的甜。17.(略)

18.⑴学生起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2)最讲信用,答应学生什么事,总会做到。19.⑴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孙老师“待人处事无可挑剔”“讲信用”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是学生学习做人的榜样。(2)不好,“印”字突出孙老师的鞠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不可磨灭,用“留”字显得平淡。

20.有必要,补充交代后,让读者知道了孙老师是在失去家属的情况下坚持来给学生上课,进一步突出了孙老师恪守信用的感人力量。

21.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表达自己对孙老师的感激之情、畅想孙老师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表示对孙老师家属的祝福等等。

下载二年级第三单元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第三单元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词语

    二年级第三单元词语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二类词语如下: 英雄英明英俊雄壮雄伟雄鸡央求中央灯塔石塔铁塔文坛论坛花坛天坛故宫宫殿天宫环绕围绕缠绕庭院家庭 长廊宽心宽敞......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班别:姓名:学号:成绩:教材根底知识针对性训练与根本能力稳固提高一、填空1、在我们学过的角中,角比直角小,角比直角大。2、时针运动是〔〕现象,拉抽屉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教学内容 认识轴对称图形 认识平移现象 认识旋转现象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大全5篇]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历史)人教版 班级姓名座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序号直接填入题后括号内)(40分)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这首诗所反映的历史......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和试题

    三牧童 ——图形 《农夫的一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方向的认识。 预设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

    小学四年级第三单元试题

    一、仔细想,认真填。(17分)1.用字母a、b、c表示下面运算定律:(l)加法交换律( );(2)乘法分配律( );(3)乘法交换律( );(4)加法结合律( );(5)乘法结合律( )。2.45×(20×39)=(45......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试卷对第三单元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测。题......

    北师大二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一、生字组词(易错字:朗、论、创、换) 轻松 轻重 轻声 口哨 放哨 哨兵 树梢 眉梢 树枝 枝头 枝叶 悄悄 交换 变换 转换 一支 支柱 支持 除法 去除 除非 害虫 害怕 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