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坪村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申请书
龙坪村关于要求上报县级乡风文明示范
村的申请报告
龙坪村位于共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0人,总户数230户,距离乡政府4公里,交通便利,种植业、养殖业比较发达。近年来,龙坪村两委按照党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明素质和健康素质为根本目的,积极组织实施,初步形成了事业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良好的良好态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团结有力,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1.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创建文明和谐村的必然要求。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立足全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手抓经济工作、一手抓文明创建”的总方针,紧紧围绕抓学习增素质,抓文明增动力,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细枝末节做起,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完善班子成员学习制度,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提高了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通过加强班子团结、在班子成员中间,形成矛盾不过夜、不拖、不积、及时沟通的班子团结意识和工作局面;通过完善班子成员考核制、分工责任制等措施,提高了领导班子的业务管理能力,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纳入科学、规范的管理工作中常抓不懈,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2.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制度。
3.实行村干部分工和包挂制度。为使各项工作开展有序,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经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实行分工负责制,同时包挂各村民小组,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4.抓好政策理论学习。坚持每月一次党员中心组学习。并经常不断地组织村委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在乡党委、政府和村支部、村委的积极争取下,共硬化入户小路6公里,硬化院坝2800平方米,改厕、改厨184户,新修沼气池85口,新修微水窖6个共500立方米,集中供水池1个150立方米。支部、村委还组织党员干部投工投劳500余个,多方筹资8万余元,帮助5户特困、低收入户进行了危房改造。
龙坪村两委一班人认识统一,敢创敢干,带头发展农村
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2009年,支书、主任带头种植烤烟得到实惠后,去年我村突破性完成烤烟发展面积400亩,新发展蚕桑面积320亩。同时,配套修建烟水池12口共1300立方米。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集资修建通社公路2条7公里。实现了社社通公路。
三、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龙坪村以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为目标,积极开展“文明礼仪进万家”活动,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农村文化工程,加强村活动室、阅报栏、科普宣传栏等阵地建设,投资8万余元的110平方米的支部活动室已投入使用,完善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体系;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等评先树优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开阔了村民的文化视野。
四、美化环境,开展规范整治,健全长效机制、实施优质管理,营造优良秩序
1.结合新农村建设文明村规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和一系列制度,并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并为全体村民发放了爱护环境的倡议书,力求使爱护环境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投资6000多元,新修4个垃圾池,成立了专职的清洁队伍,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并将垃圾池分街道、分类别,并定期清运垃圾的长效机制;明确了道路沿街商铺业主门前三包责
任,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促使全体村民共同维护公共场所的整洁卫生。
2.大力开展“一池三改”工程,全村改厕、改厨184户,新修沼气池85口,村民利用沼气做饭、照明,净化了环境,节省了能源。
3.龙坪村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推进了依法治村进程,保持农村社会平安和谐,秩序稳定。
通过全体干部村民的共同努力,龙坪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工作蓬勃发展,生活环境全面改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成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一项惠民工程,相信龙坪村在龙坪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造就“现代农业、文明村风、新型农民”道路上将大展宏图,在崛起中腾飞。根据珙县乡风文明示范村评选标准,我村基本上达到条件,现申报县级乡风文明示范村,请给予批准。
珙县罗渡苗族乡龙坪村村委会2011年9月
第二篇:龙坪村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申请书
龙坪村关于要求上报县级乡风文明示范
村的申请报告
龙坪村位于共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0人,总户数230户,距离乡政府4公里,交通便利,种植业、养殖业比较发达。近年来,龙坪村两委按照党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明素质和健康素质为根本目的,积极组织实施,初步形成了事业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良好的良好态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团结有力,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1.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创建文明和谐村的必然要求。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立足全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手抓经济工作、一手抓文明创建”的总方针,紧紧围绕抓学习增素质,抓文明增动力,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细枝末节做起,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完善班子成员学习制度,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提高了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通过加强班子团结、在班子成员中间,形成矛盾不过夜、不拖、不积、及时沟通的班子团结意识和工作局面;通过完善班子成员考核制、分工责任制等措施,提高了领导班子的业务管理能力,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纳入科学、规范的管理工作中常抓不懈,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2.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制度。
3.实行村干部分工和包挂制度。为使各项工作开展有序,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经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实行分工负责制,同时包挂各村民小组,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4.抓好政策理论学习。坚持每月一次党员中心组学习。并经常不断地组织村委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在乡党委、政府和村支部、村委的积极争取下,共硬化入户小路6公里,硬化院坝2800平方米,改厕、改厨184户,新修沼气池85口,新修微水窖6个共500立方米,集中供水池1个150立方米。支部、村委还组织党员干部投工投劳500余个,多方筹资8万余元,帮助5户特困、低收入户进行了危房改造。
龙坪村两委一班人认识统一,敢创敢干,带头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2009年,支书、主任带头种植烤烟得到实惠后,去年我村突破性完成烤烟发展面积400亩,新发展蚕桑面积320亩。同时,配套修建烟水池12口共1300立方米。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集资修建通社公路2条7公里。实现了社社通公路。
三、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龙坪村以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为目标,积极开展“文明礼仪进万家”活动,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农村文化工程,加强村活动室、阅报栏、科普宣传栏等阵地建设,投资8万余元的110平方米的支部活动室已投入使用,完善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体系;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等评先树优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开阔了村民的文化视野。
四、美化环境,开展规范整治,健全长效机制、实施优质管理,营造优良秩序
1.结合新农村建设文明村规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和一系列制度,并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并为全体村民发放了爱护环境的倡议书,力求使爱护环境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投资6000多元,新修4个垃圾池,成立了专职的清洁队伍,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并将垃圾池分街道、分类别,并定期清运垃圾的长效机制;明确了道路沿街商铺业主门前三包责任,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促使全体村民共同维护公共场所的整洁卫生。
2.大力开展“一池三改”工程,全村改厕、改厨184户,新修沼气池85口,村民利用沼气做饭、照明,净化了环境,节省了能源。
3.龙坪村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推进了依法治村进程,保持农村社会平安和谐,秩序稳定。
通过全体干部村民的共同努力,龙坪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工作蓬勃发展,生活环境全面改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成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一项惠民工程,相信龙坪村在龙坪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造就“现代农业、文明村风、新型农民”道路上将大展宏图,在崛起中腾飞。
根据珙县乡风文明示范村评选标准,我村基本上达到条件,现申报县级乡风文明示范村,请给予批准。
珙县罗渡苗族乡龙坪村村委会 2011年9月
第三篇:乡风文明示范村申报材料
乡风文明示范村
工 作 台 帐
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申请报告
八里村以丘陵地貌为主,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全村户籍人口626人,外来人口约200人。共有村民小组五个,村民代表30名,党员36名,地域面积130000平方米,耕地面积700余亩,山林面积800余亩,全村耕地都进行了土地流转,以种植葡萄、甘蔗、毛芋等经济作物为主。村内有企业6家,主要以针织加工为主,村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约950万元,人均收入约11000元。我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初步形成了事业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良好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村两委响应组织号召积极创建“乡风文明村”,经过考核成为我市首批“乡风文明村”,为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工作成效,以营造文明和谐农村新风尚为目标,我村认真开展“乡风文明示范村”的创建工作。申报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真开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家园”活动,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我村文明建设步伐,富民强村,并结合我村实际开展创建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班子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1.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的必然要求。为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村成立了“以党支部负责人、村主任为正、副组长、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员、代表及相关配套成员的作用,按照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分工负责。根据上吴村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乡风文明建设工作计划,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落实建创建任务,努力把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工作落到实处。
2.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发挥监委会的作用。
加强村务、党务的公开工作力度,特别是对重大工作严格实行“一事一议”,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坚持民主决策。对村财务坚持民主理财制度,按时进行公开公示,增加了透明度,在经济上做到“群众明白、。八里村不断的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十分重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村监会机构人员直接由村民代表选出,配备齐全的硬件设施,大大地提高了村监会的工作职能,每季度专门开会研究讨论改进村监委会工作,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村监委会组织健全,成员分工明确,组织活动正常开展。监委会履行职责,准时列席村两委重要会议,台帐记录准确及时,深得群众信任。一年来,监委会共参加村各类会议27次,其中监委会主任列席党支部会议6次,监委会全体成员参加村“两委”会议或扩大会议30次。干部清白”。
3.实行村干部分工和包挂制度。为使各项工作开展有序,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经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实行分工负责制,同时包挂各村民小组,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4.抓好政策理论学习。坚持每月一次党员学习,包括组织进行远程教育,经常不断地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健全的组织,完善的管理制度,村干部服务周到热情,廉洁自律、作风民主、办事公道、无违法违纪行为。
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奠定基础。通过不断努力村内道路实现了全部硬化,整修了村内排水沟现已全部盖板化,彻底解决污水横流的局面,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对全村进行整体彻底绿化,各条街道都安装路灯,主要巷道十字安装高亮照明灯。
文化硬件建设:村里建有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电视、乒乓球室。建有室外的文体活动场地灯光篮球场(村里经常组织篮球比赛),添置了多套健身器材。图书阅览室有各种书籍包括与农业有关的书籍,还有各类报刊杂志。
2.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实行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农民增收为突破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态型经济发展道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葡萄、毛芋是我村的拳头经济作物,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无公害产品价格一路走高,村民培育种植无公害水果、作物的经济效益日益提高。在邻村杨梅大村的带动影响下,杨梅也成了我村的主要经济作物,经济效益显著。村里有许多中老年人,针对这部分劳动力村里引进来料加工工厂,增加村民的收入。村两委会积极扶持,提供后勤保障,搞好长效服务,努力使经济发展有新飞跃。今年来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比之前提高了不少,积极性也提高了。
三、美化环境,开展规范整治,健全长效机制、实施优质管理,营造优良秩序
1.我村在整治村容村貌,加大基础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大投入,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村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党支部负责人、村主任为正、副组长、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2.村内新增垃圾桶,实现一户一桶,并聘有专职保洁员,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理机制;改造自来水,让村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进行了污水改造工程建设,实现雨污水分流;投资采购各类花卉苗木以绿化彩化村庄。农业生产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地膜回收率达到100%。
3.目前村内正进行空心村改造,大量破旧房屋已拆除,村内环境进一步提高。村内房前屋后实行“三包”制度。近年来,我村全面实施秸杆禁烧计划,今年无一例秸杆焚烧事情发生,实现了秸杆还田综合利用。牲畜全部实行圈养。村内沟塘河渠已全部净化,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1.八里村以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为目标,积极开展“文明礼仪进万家”活动,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农村文化工程,加强村活动室、阅报栏、科普宣传栏等阵地建设,投资8万余元的110平方米的支部活动室已投入使用,完善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体系;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等评先树优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开阔了村民的文化视野。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帮助家庭成员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家庭和谐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开展“治理脏、乱、差,文明家庭”活动;开展评选好媳妇、好丈夫、好公婆、好儿女、好邻居和争创“五好文明家庭”活动。
2.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村两委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立领导班子,建立专业队伍,广泛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全村群众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了全村的文明和谐。村两委筹措资金3000余元,添置服装、乐器,成立了15人的秧歌队,并大力支持村老年协会和老年体协开展活动,在端午、中秋期间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文艺表演,活跃了节日气氛,吸引了游客、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3、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抓好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广泛开展法制教育,深入进行创建安全文明村活动,普及法律知识,依法治村,以德育人,教育广大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提高群村村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扎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强化领导,建立组织,配备专职妇女干部,以人为本,积极服务育龄妇女,免费查病查体,做她们的贴心人。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继续保持计划生育工作的先进村和示范村称号。
通过全体干部村民的共同努力上吴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工作蓬勃发展,生活环境全面改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成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一项惠民工程,相信在上吴村两委的带领下,在造就“现代农业、文明村风、新型农民”道路上将大展宏图,在崛起中腾飞。
八里村村委会 2012年11月
第四篇:村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
××镇××村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
实施方案
为提升我村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美化村级面貌,持续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按照上级创建生态村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村基本情况及指导思想
××村村共有×户,×人,党员×名。全村现有土地×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以建设美丽乡村、全面达小康为工作思路;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小康为核心,着力建设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使其成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亮点,继而辐射带动全办农村的发展,加速推进全办现代化特色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我镇农村改革发展迈向新台阶,使为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硬化、维修村级道路
2、绿化巷道
3、加强环境整治,保证创建中的各项指标全面达标。落实卫生保洁措施、绿化美化环境,把我村建设为以特色农业为主导,环境整洁,绿树常青的生态村。
通过以上措施,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也将加快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第五篇:村创建示范村材料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力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村创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申报材料
***村位于***政府以东一公里处,耕地面积***亩,下辖三个村民小组,全村以农业为主。有维、汉、回、蒙等各族群众共***户,农业人口***人、城市人口***人,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80%。村党支部成员***人,共有党员***人,“四老人员”***名。
近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立足本村实际,以“五好”村党支部建设为载体,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抓稳定、保民生”的工作思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引领群众创收致富,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使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村党支部多次被***市、***授予“先进基层组织”称号,2011年被***地委授予“先进基层组织”称号。
一、强班子、抓队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村实施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下派机关、站所干部到村任职,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发挥村级组织核心作用最骨干力量,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结合村情,确立了“组织引路,能人牵头,党群共富”的工作思路,引导和带领群众抓项目、兴产业、调结构,全村发展步入了长治久安、跨越式的发展轨道,2011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5万元
2012年2月,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三委”班子后,为了进一步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支部从加强自身班子建设入手,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寓管理于服务,整合资源,1
服务群众,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学习机制。一是以现代远程教育为载体,组织党支部班子成员学习党建、经济等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二是每季度组织党员、干部、团员学习政治、科技、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三是利用农闲时间,积极组织农民观看科技致富等方面的电教片,树立典型引路,确立科技示范户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四是创新方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等活动,并将这两项活动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形成长效机制。
二、理思路、创增收,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由于***村以种植小麦和棉花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少技术,可靠信息来源少,村民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开拓精神不强,极大地制约了全村经济发展。近年来,村党支部多方论证考察结合群众的意愿, 按照“典型带动、由点到片、由片到面、梯次推进”的思路,确定了发展种植蔬菜、林果、劳务输出特色产业。一是采取“1+x”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即通过一名有劳动致富能力的党员进行示范种植,联系带动若干名群众的方式,在村推广蔬菜、林果种植。目前,已有38户建起了蔬菜大棚74个,年收入达74万元。二是调整种植产业结构,提高科学管理化水平。为提高全村大枣的种植管理水平,村党支部专门组织党员、群众到火箭农场,五堡等团场和兄弟乡镇现场进行观摩学习;2012年春季,以党员、干部以及果农20人参与的果园管理专业队,在林果服务协会的指导下,集中时间,集中技术力量对700余亩枣树统一进行了田间综合管理。通过学习,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截止2011年年底,***村大枣种植面积达到748亩。同时,在行间套种优质 2
棉花等作物,每亩预计可增加收入达500元以上。三是搞活第三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村党支部利用城郊优势,通过出租门面房和集体土地等方式,仅2011年集体经济收入达45万元。四是积极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村党支部及时掌握劳务信息,积极向外输转富余劳动力180人(次),人均增收300元的目标。
三、抓稳定、促团结,营造和谐稳定氛围
农村经济要发展,群众生活水平要提高,稳定是前提,是基础,惟有社会稳定,人们才能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另一方面,发展是稳定的保障,解决存在的矛盾问题,要靠发展;没有发展,稳定只是暂时的,稳定最终要靠发展来支撑和维护。因此,村党支部总是把维稳工作作为日常事务的首要工作来抓。一是利用公民道德建设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党风廉政宣传月等活动,通过板报、广播、发放宣传单等的形式,广泛宣传民族政策和“三个离不开”思想。二是定期不定期召开“六类人员”,尤其是爱国宗教人士座谈会,宣传宗教政策,抵制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三是邀请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到村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形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经常化、制度化。四是建立健全村调解组织,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有效的维护了全村的稳定。五是举办了庆祝诺茹孜节等文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营造了和谐稳定氛围。六是本着“稳定是第一责任和硬任务”,“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的原则。村党支部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用地方面,以稳定求发展,以发展促稳定。村党支部一班人带头入户做被征 3
迁群众思想工作,以真情换真心,宣传国家政策方针和补偿标准,确保了征地建设工作按时完成。正是由于村党支部队维稳工作常抓不懈,三年来,***村没有发生一起民族分裂,非法宗教活动和恶性治安事件。
四、解民忧、帮民困,群众利益无小事
近几年来,***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民浇水。村党支部“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多方奔走筹资,一是解决了农业用地用水灌溉问题。2009年村投资22.5万元,把1800亩地实施节水工程,其中800亩地铺设滴管;投资5.6万元安装了发电机;新打机井1眼,解决了一组村民庄稼浇水难问题;2010年投资37.42万元(其中村委会出资14.856万元)在西戈壁新打机井1眼,445亩耕地铺设了滴管带,360亩耕地铺设了低压滴管;2011年投资13万元修复机井2眼,保证了农民正常浇水。二是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党支部实施“五事”工作制度,党员干部察民情,问民怨,解民忧,帮民富,连民心。2011年该村残疾人玉素甫的爱人因病住院,家里非常困难,党员干部伸出了解困的双手,捐款2000元;古尔邦节前夕带价值5000元的生活必需品慰问本村老人43户;给7户困难家庭送去了慰问金2000元;2009年该村农民别力克身患肾脏肺结核病后,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群众捐款活动,送去了4000元钱。别力克逢人就说:“村干部的心里装着我,他们经常为咱村民办实事”。2010年,村一农民儿子身患白血病,家里非常困难,为了让患者安心治疗,该村委会捐款3000元,村党员干部每个人捐款50元,送到患者手中。2010年给蔬菜大棚受灾的农民发放了3.3万元补助金。2011年,村党支部积极与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协调,4
将被征迁用地的33名农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13户老、病、残农民分给了廉租房,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题,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多年来,***村只要有村民去世,村党支部都会送去300——500元不等的慰问金。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让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绩属于过去,事业没有终点。***村党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一心为公,无私奉献,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凭着共产党员的一腔热血和忠诚,继续书写着人生豪迈的篇章,诠释着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