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5:1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

第一篇: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

1.《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诗集》 2.《七步诗》煮豆燃豆萁……………………………………………………(三国·魏)曹植

3.《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北朝民歌《乐府诗集》

4.《咏鹅》鹅,鹅,鹅……………………………………………………(唐)骆宾王

5.《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唐)贺知章

6.《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唐)贺知章

7.《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唐)王之涣

8.《春晓》春眠不觉晓……………………………………………………(唐)孟浩然

9.《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唐)孟浩然

10.《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唐)王翰

1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唐)王昌龄

12.《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唐)王昌龄

13.《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唐)王昌龄

14.《鹿柴》空山不见人……………………………………………………(唐)王维

15.《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唐)王维

16.《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唐)王维

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唐)王维

18.《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唐)高适

19.《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唐)李白

20.《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唐)李白

21.《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唐)李白

22.《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唐)李白

23.《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唐)李白

2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唐)李白

25.《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唐)李白

26.《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唐)李白

27.《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唐)李白

2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唐)杜甫

29.《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唐)杜甫

30.《赠花卿》……………………………………………(唐)杜甫

31.《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32.《春夜喜雨》……………………………………………(唐)杜甫

33.《绝句》迟日江山丽……………………………………………(唐)杜甫

34.《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唐)杜甫

3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唐)刘长卿

36.《江雪》千山鸟飞绝……………………………………………(唐)柳宗元

37.《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唐)贾岛

38.《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唐)张继

39.《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

40.《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唐)韩翃

41.《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唐)韦应物

42.《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唐)卢纶

43.《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唐)孟郊

44.《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唐)刘禹锡

45.《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唐)刘禹锡

46.《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唐)刘禹锡

47.《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刘禹锡 48.《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唐)白居易

49.《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

50.《悯农》锄禾日当午……………………………………………(唐)李绅

51.《悯农》春种一粒粟……………………………………………(唐)李绅

52.《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唐)杜牧

53.《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唐)杜牧

54.《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唐)杜牧

55.《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唐)杜牧

56.《乐游原》向晚意不适……………………………………………(唐)李商隐

57.《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唐)温庭筠

58.《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宋)王安石

59.《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宋)王安石

60.《梅花》墙角数枝梅……………………………………………(宋)王安石

6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宋)苏轼

62.《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宋)苏轼

63.《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宋)苏轼

64.《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宋)苏轼

65.《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宋)李清照

66.《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宋)陆游

6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宋)陆游

68.《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宋)杨万里

6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宋)杨万里

70.《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宋)范成大

71.《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宋)范成大

72.《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宋)朱熹

7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宋)辛弃疾

74.《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

75.《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宋)叶绍翁

76.《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宋)王冕

77.《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明)于谦

78.《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明)王磐

79.《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清)郑燮

8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清)龚自珍

81.《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诗集》

82.《风》解落三秋叶……………………………………………(唐)李峤

83.《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唐)杜甫

84.《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唐)卢纶

85.《池上》小娃撑小艇……………………………………………(唐)白居易

86.《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唐)胡令能

87.《乐游原》向晚意不适……………………………………………(唐)李商隐

88.《蜂》不论平地与山尖……………………………………………(唐)罗隐

89.《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宋)范仲淹

90.《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宋)王安石

91.《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宋)翁卷

92.《所见》牧童骑黄牛……………………………………………(清)袁枚

93.《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清)高鼎

94.《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宋)邵雍

95.《画》远看山有色……………………………………………(唐)王维

96.《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明)唐寅

97.《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宋)苏轼

98.《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宋)叶绍翁

99.《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唐)林杰

100.《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唐)李商隐 101.《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宋)陆游 102.《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唐)孟浩然 103.《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唐)张籍

104.《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105.《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清)吕岩

106.《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宋)杨万里 107.《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108.《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

10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110.《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元)白朴 111.《马诗》大漠沙如雪……………………………………………(唐)李贺

112.《明日歌》……………………………………………(清)钱鹤滩

11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唐)皮日休 114.《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唐)王维

115.《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宋)苏轼

116.《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宋)王观 117.《长恨歌》(节选)……………………………………………(唐)白居易

118.《绝句》(节选)……………………………………………(宋)僧志安

119.《夜宿山寺》……………………………………………(唐)李白

120.《华山》只有天在上……………………………………………(宋)寇准

121.《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宋)杨万里 122.《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宋)朱熹 123.《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唐)白居易 124.《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125.《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唐)杜甫

126.《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唐)杜牧 127.《琵琶行》(节选)……………………………………………(唐)白居易

12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129.《梅花》……………………………………………(宋)卢梅坡

130.《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唐)戴叔伦 131.《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唐)张旭

132.《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清)阮元 133.《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清)查慎行 134.《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唐)杜甫 135.《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唐)白居易 136.《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宋)王安石 1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唐)李商隐 138.《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 139.《墨竹图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清)郑燮 140.《苍松怪石图题诗》君不见,岁之寒……………………………………(清)李方膺 141.《墨竹图题诗》

……………………………………………(元)王冕

第二篇: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岳庄小学2009—2010学第一学期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宝库,是前人留给我们大家的宝贵的精神食粮,不仅蕴含着深刻的知性美和崇高的人格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她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让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展示我校课改实验的成果,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结合我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将在全校开展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意在把学生引入古诗文的海洋,让他们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从而打下扎实、厚重的文学功底。

二、比赛时间:

2009年10月

比赛地点:

岳庄小学操场

四、比赛内容及要求:

1.试卷问答:(分值占20%)试题共100分。采用题型:

一、填写诗句;

二、根据提示填写诗句、诗人;

三、诗配图或图配诗;

四、画朗读节拍(三年级以上);

五、有关“诗意、作者简介、诵读技巧”等问题。选题内容在各年级《人教版教材——必背篇目》、《小学生星级达标读本——必背(选背篇目)》中。

2.诗文诵读:(分值占70%)抽签选择背诵的古诗和课文。“课文”即镇教研室下发的《人教版教材——必背篇目》,只要是本册学过的课文,都可以作为背诵内容。“古诗”有两个范围:一是本册学过的古诗;二是《小学生星级达标读本——必背(选背篇目)》(祥见“附页一”)。

3.才艺展示:(分值占10%)个人爱好、特长进行吟诵、表演国学经典《论语》、《三字经》、《千字文》、《格言警句》、《唐诗宋词》及现代美文,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五、参加人员

一、参加对象:全校1—6年级学生

二、各班进行预赛选出的代表。

要求: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能读出诗的韵律、韵味节奏,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古诗词背诵比赛的数量要多。

六、组织与实施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及校内诵读开展

第二阶段:评比阶段

七、具体操作: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2、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比赛,推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学校比赛。

3、比赛具体环节:

㈠预赛

① 试卷问答(班级全员参加)

② 课文及诗文诵读(每班通过预赛选出的6名学生进入复赛,内容自选,每人诵读时间不

超过5分钟)

③ 才艺展示(每人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

综合从中选出6名学生代表本班进入学校决赛。

㈡决赛

① 试卷问答。采用题型:

一、填写诗句;

二、根据提示填写诗句、诗人;

三、诗配图或图

配诗;

四、画朗读节拍(三年级以上);

五、有关“诗意、作者简介、诵读技巧”等问题。选题内容在各年级《人教版教材——必背篇目》、《小学生星级达标读本——必背(选背篇目)》中。

② 课文及诗文诵读(抽签选择背诵的古诗和课文)。“课文”即镇教研室下发的《人教版教

材——必背篇目》,只要是本册学过的课文,都可以作为背诵内容。“古诗”有两个范围:一是本册学过的古诗;二是《小学生星级达标读本——必背(选背篇目)》

③才艺展示(每人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个人爱好、特长进行吟诵、表演国学经典《论语》、《三字经》、《千字文》、《格言警句》、《唐诗宋词》及现代美文,时间不超过5分钟。根据试卷分值的20%记入个人成绩

5、课文及古诗文诵读评分标准:

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正确把握诗词节奏。21分

背诵熟练,声音洪亮。21分

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14分

感情真挚,表达自然,能正确把握诗或课文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14分

按实际得分,记入个人成绩

5.才艺展示评分标准

根据选手选择内容、个人风貌、普通话是否标准酌情记分。总分为10分,并记入个人总成绩。

八、奖励办法

1、优秀学生奖:

低段(1—3)年级:设特等奖:4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1名。高段(4—6)年级:设特等奖:2名;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

2、辅导教师奖:按一等奖8分;二等奖6分;三等奖4分,记入辅导教师成绩。注:(各段第一名的辅导教师为一等奖获得者,其余为二等奖获得者,同年级任课教师为三等奖获得者)

3、优秀班级奖:低段总成绩前二名为古诗文诵读优秀班级奖,高段第一名为优秀班级奖,诵读优秀班级加8分,其余班级为古诗文诵读积极参与奖,为班级加5分。

第三篇:小学生古诗文诵读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

登飞来峰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大致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看峰与别处看峰之不同,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站得高,能看得远。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登飞来峰》,鼓励学生积累与之相关的名句。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4分钟)

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被人们称为“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的杭州飞来峰走走看看。

1、教师播放飞来峰的图片,学生欣赏。

师导:同学们,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来谈谈自己看后的感受吗?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谈话,揭题。

师导:在你们的眼中,飞来峰是那样的美丽、雄伟壮观,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教师板书:角度),结果认识不同,感受不同。北宋时期伟大的诗人王安石也登上了飞来峰,并留给了我们一首千古传颂的《登飞来峰》。(教师板书:登飞来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4、学生齐读课题。

5、出示学习目标。

二、了解作者,解课题:(3分钟)

1、指名读资料(课件):王安石,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政治家、大诗人、散文大师,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2、板书题目,解课题:

飞来峰,也叫飞来山,位于杭州西湖边上的灵隐寺附近。传说此山是从琅琊临海的地方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山上有应天塔。

此诗是作者30岁路过杭州登塔时写下的。

三、出示全诗,自主学习:(10分钟)

1、出示全诗(课件),指名读,齐读。

导语:让我们一起做回王安石,齐读古诗。

师导:孩子们,学习古诗,就是透过字面去想像当时的画面,和古人对话,体会他的感情。

2、出示自学提示:

(1)利用工具书解决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寻、闻、畏、缘;

(2)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登飞来峰》,积累与角度相关的名句。

3、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交流解疑:

(1)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闻:听。

畏:害怕。

缘:因为。

(2)说说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A、解读1、2句。

(第一、二句诗写的是景,用看到的和听来的景共同衬托出诗人站的角度——高。)

(1)指名读诗句。

(2)谁能说说整句诗的意思呢?

(3)想象太阳升起时的美景。

师导:此时,诗人就站在飞来峰高高的塔上,想象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情景。(出示:日出时的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这样的美景,你能用几句话描述当时的景象吗?

(4)指导朗读。

师导:这样的景象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那你认为怎样通过朗读来表达呢?

B、解读3、4句。

(过渡,师导:登上高高的塔,仿佛看见了日出时美丽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学生齐读3、4句。

第三、四句诗写的是情,是作者登飞来峰感受到的。

(2)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呢?

C、整体理解诗意。

四、诵读诗歌,感悟哲理。(8分钟)

(师导:现在我们理解的只是诗句的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诗和我们现在写文章是一样的,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那么,这首诗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配合讲作者的写作背景: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时写的。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写此诗时,他初涉宦海,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1、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2、指导朗读。

师生对读,学生齐读,读出飞来峰的高,读出诗人的豪迈气势和雄心壮志。

3、师生总结。

第四篇: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实施目标:

1.建立古诗文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古诗文、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2.通过对大量古诗文、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具体实施

1.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各班每月抽出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文吟诵表演。

3.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四、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每班推选出3名同学)

五、参赛内容:

本学期规定的古诗及课外背诵的古诗。

六、比赛规则:

1、诵读内容为课内外诗歌、也可以是原创作品,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真实,感染力强,弘扬传统文明,体现时代精神。

3、各班可在诵读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

4、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5、所选内容必须脱稿朗诵,限时三分钟,超时10秒钟开始扣分。

6.赛后由评委负责评分及公布获奖个人及班级。

七、小学诵读比赛评分标准

八﹑评委:校长、主任及各教研组长

一、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男1)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女1)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男2)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2)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1)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1)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2)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女2)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男1)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女1)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女2)让我们读着诗唱起来;

(男2)让我们唱着诗舞起来。

1、(女)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请欣赏古诗接下来有请三年级同学为大家展示古诗文诵读《静夜思》《枫桥夜泊》

2、(男)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合)能不忆江南? 下面请第五年级()为我们背诵《忆江南》

3、春夏秋冬,古诗文伴我一路走来,一路走来一路歌。请听第二小组古诗连背《春夜喜雨》(杜甫)《山行》

男:亲情是慈母手中的一针一线,亲情是妈妈对游子远行的挂牵

4、让我们一起对妈妈深情地说一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请欣赏女生齐背〈游子吟〉

男: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

女: 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让我们: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早上好!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乙: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甲: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乙: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

甲: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乙: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合:云周中心小学中高段古诗文诵读大赛——现在开始!甲: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乙: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甲: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乙: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甲: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

男: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让我们:——(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甲: 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合)到此结束.男:走过岁月的长河,往事悠悠,仿佛就在昨天

女:漫过时间的河堤,海角天涯,仿佛就在眼前

男: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敏感的心灵,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女: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女:火红的青春,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通过诗歌,我们知道了该如何认真学习。

女:“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通过字经,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男:让我们在学中做,女:让我们在做中学,男 :让我们和诗歌经典一起

(合)神采飞扬

男:首先请欣赏《激情飞扬“三字经”》。

女:今天我们相聚,一朵摇曳的小诗也能让我们心醉。

男:今天我们欢聚,让那些尘烟往事伴着诗情画意穿越记忆的长廊,唱出诗的风韵,词的美丽。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男:在这盛世歌声,欢欣鼓舞之时,我们感叹时间的匆匆,女:感谢所有朋友们的精彩演出;感谢所有嘉宾和领导的出席;感谢所有朋友的聆听;感谢所有老师的服务。

男: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

女: 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让我们: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第五篇:密云县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一年级

密云县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方案

一、目的意义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通过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让全县小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二、活动要求

各校要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各年级共背篇目”、“分年级必背篇目”开展背诵活动。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从“自选篇目”中选择背诵,但每年级背诵不能少于30篇,最终六年累计达到180篇。

三、背诵篇目

一至六年级统背《弟子规》(按年级要求背诵相应的章节),六年累计180篇,自选篇目19篇,共计200篇。

(一)各年级统背篇目

《弟子规》:

一年级:总序入则孝

二年级:总序入则孝出则弟谨

三年级:总序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人

四至六年级:总序 入则孝 出则弟 谨信泛爱人亲仁 余力学文

(二)分年级背诵篇目

一年级必背30篇

下载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大全目录(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方案(范文模版)

    胜利学校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方案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一、指导思想: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

    小学生诵读古诗文活动实施方案

    一、诵读目的: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养。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习惯。3、构建学习型校园,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选编编委

    泗张中心学校小学生“春蕾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魏昌星副组长:乔元勤蔡秀敏成员:蔡秀敏李钦鲁王龙水陈秀涛 田振才崔玉龙张 东张华 杨 光《泗张中心学校古诗文诵读选编》编......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方案[最终定稿]

    小学生古诗文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

    古诗文诵读

    古诗文诵读,传承传统文化 杨秀英 每当清晨,阵阵清脆悦耳的诗文诵读声传出教室。这就是我们五年级呈现的早读风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

    古诗文诵读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满江红(写怀)(南宋)岳飞长歌行怒发冲冠凭栏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潇潇雨歇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抬望眼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仰天长啸百川东到海,何时......

    如何诵读古诗文

    古诗文诵读 一、重点《古诗文诵读下》,以及必修一~五的背诵篇目,《唐诗宋词》要求背诵点。 二、具体做法。 1、 每周安排好诵读内容,每日晨读时背诵,课前五分钟检查,采用集体背诵......

    古诗文诵读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主题活动 活动主题目的:为了让中华经典诗词在校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让学生了解、热爱、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祖国的风土人情,鼓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