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镇银行及微型金融研究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方面:1村镇银行属于微型金融,是现在的热点话题,而且主题很好小化,比如以某
个村镇银行为例,以某个机制为研究对象
2.国家扶持三农建设,有很好的政策导向
3.文献资料多。可以考虑诸如“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研究”、“村镇银行的信贷
风险及防范路径”、“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村镇银行经营效率研究”等等,参考文献中既有比较专业的经济学分析类的,也有文字叙述类的,不管做难
做易都有参考材料。
4.村镇银行没有涉及到过难的经济金融模型,主要是银行业务这一块的,专业
性问题
不可行性原因:1.队员对于金融银行这一块特别是微型金融不算很了解
2.可能要做简单的调研,或者到数据库找某个村镇银行的数据,不知道能否
找到
总体来说,这个话题之前有很多人研究过,具有很多参考的资料。也可以研究p2p模式在农村金融中的前景及机制等问题。微型金融还是有很大的可行性,要是我们
能把主题写得很吸引眼球,能找到比较详尽的数据,同时内容具有比较专业的分析,应该能就这个方面完成一个比较不错的立项。
第二篇:村镇银行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村镇银行简介
1、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村镇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村镇银行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或认购股份为限对村镇银行的债务承担责任。
3、村镇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村镇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4、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
5、村镇银行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二)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
村镇银行的设立将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金融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设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安宁市村镇银行定位
安宁市村镇银行立足于自主开展各项业务,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农村和社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村镇银行是以安宁市城乡居民和社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零售银行
三、安宁市金融运行情况和农村金融发展及需求状况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07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安宁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存款稳定增长,存款结构变化明显,企业存款较快增加,储蓄存款增速下降;各项贷款有所下降,票据融资回落;现金投放增加。1.货币信贷运行基本情况(1)存款
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9,616万元,比年初增加109,642万元,增长12.1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8,608万元,比年初增加93,110万元,增长41.29%;储蓄存款余额458,594万元,比年初减少24,111万元,下
降4.99%。(2)贷款
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47,172万元,比年初减少59,107万元,下降8.3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5,524万元,比年初增加20,657万元,增长5.99%;中长期贷款267,630万元,比年初减少68,231万元,下降20.32%;票据融资余额14,019万元,比年初减少11,532万元,下降45.13%。(3)现金
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3,067万元,现金支出185,203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12,136万元。全市金融机构累计收入现金1825,057万元,同比增加449,423万元;累计支出现金1952,56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0,481万元,累计净投放现金127,509万元,同比增加18,395万元。
2.货币信贷运行主要特点
(1)储蓄存款余额持续负增长态势,受资本市场影响,储蓄存款年负增长,定期储蓄下降,活期储蓄流动性不断增强。年末,安宁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458,594万元,比年初减少24,111万元,下降4.99%。其中活期储蓄余额213,291万元,比年初增加24,068万元,增长12.72%;定期储蓄余额245,303万元,较年初减少48,179万元,下降16.42%。年初以来,受股市热潮影响,居民理财投资观念发生较大变化,相对于保险、国债而言,资本市场获利的诱因以及商业银行提高中间业务的服务水平和加大基金托管业务宣传力度,致使储蓄存款流入资本市场,有的甚至提前支取定期储蓄申购基金、购买股票,盛况空前,这就意味着储蓄存款增速放缓和活期化的情况不可避免,在资本市场持续走好的背景下,居民的理财意识逐渐从苏醒阶段进入爆发阶段,居民储蓄向股票、基金的流动。
(2)企业存款有所增加,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年末,企业存款比年初增加93,110万元,增长41.29%,其中:活期存款284,609万元,增长49.70%。企业存款主要原因:主要是企业生产销售情况良好,产销率提高,实现销售收入增长,资金周转加速,企业销货款回笼较好,部分企业生产资金逐步到位,转存资金增加,致使企业存款开始回升。(3)各项贷款大幅减少。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减幅为8.37%,武钢集团以现金入股,成为昆钢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41%,武钢集团进入昆钢股份公司后,划来大量资金偿还昆钢股份公司的贷款。
(4)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有所增加。12月末,农业贷款增速为77.99%,比年初增加10,935万元。乡镇企业贷款增速为95.20%,比年初增加44,139万元;个人消费贷款增速为25.32%,比年初增加12,742万元,金融机构改善对薄弱环
节的金融服务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配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注重支持高效农业,重点支持农民发展林果、烤烟、花椒、养殖等支柱产业,12月末,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106万元,有力扶持了种养殖产业基地、小区发展,使零星分散的产业向专业化、区域化、基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虽然薄弱五一节有所增加,但贷款基数小,要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尚需时日。
(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农村银行业网点、产品单
一、服务门槛过高、办结程序过长,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
(1)真正的农村银行业服务网点,因国有银行股改和撤乡并镇而萎缩,农业银行从乡镇大量撤出机构网点,向安宁市区集中,现保留太平镇、温泉镇、草铺镇共3个网点;农村信用社从村庄大量撤销信用代办站,向乡镇所在地和安宁市区集中。村级金融服务成为空白点,乡镇金融业务几乎由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乡镇金融竞争很不充分,城乡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差距拉大。给农民在适应市场而引发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变得相对困难。
(2)当前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仍然是“老三样”:存贷汇,诸如基金、股票、保险和信托理财等现代金融产品在农村仍未打开市场。即使是“老三样”中的贷款需求,也因有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未能正确处理好发展业务与管控
风险的关系,以及今年以来中央决定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行贷款规划控制,全年信贷增量为5亿元规模,使农民因缺乏资金而失去了诸多发家致富的良好商机。
(3)金融服务尤其是贷款需求服务因信贷抵押担保、评估登记条件门槛过高而使农民望而却步。如目前农村的农民住房、土地使用权等受地理位置限制而使其抵押资产评估价值过低,不能满足抵押担保的需要,以及宅基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等因素,使农民融资供求链断裂。
2.目前我市银行业机构基本属于公有资本控股的银行,因而规模较大的银行业资本乐于向大中型企业开展批发业务。截至2008年7月末,大中企业贷款余额为40.0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6.46%,支持“三农贷款”余额为22.9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63%。由于“三农”产业属于低利领域,额小、分散而成本高,加之银行业机构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文化日益浓厚,信贷资金经营的批发性、趁利性更加突出,即使是农村信用联社,也因为安宁经济发展特点而使其信贷支农规模不足,按照人民银行支农贷款(小农业)统计口径,安宁市农村信用联社支农贷款占比不足50%,这样使得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乡镇的信贷资源呈萎缩趋势,严重制约了市域“三农”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1.农民个体对农村金融平台的需求
近年来,安宁市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住户不仅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总量上也占有绝对比重。2007年末,我市城镇农业人口12.32万人、3.83万户。农户对金融资金的需求除了总量巨大外,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1)投融资的经济意识逐渐增强。近年来,融资行为在农户中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以05、06、07年来看,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644万元、1,368万元、2,017万元,这说明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及对小农型自给自足经济意识的摆脱。
(2)二元主体对资金需求个性化。在幅员辽阔的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有农民、从事非农的个体经济、私营业主,农民又可以分为自耕型农民和出租型农民,有小规模农户和规模较大的农户。其中,自耕型农民最为基本的金融需求为存款需求,生产规模较大的自耕农存在短期的生产性贷款需;出租型农民不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需求主要是存款和非农业经营贷款需求;个体私营业主最主要的是短期经营贷款需求,有些跨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私营业主还存在资金结算的需求。
(3)信贷业务的服务需求。①政策服务需求。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不少农户缺乏应有的金融知
识,十分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金融、信贷结算、利率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知识。②信息服务需求。农民还希望金融机构提供良种、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市场、科技等信息,即需要在增产增收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③理财服务需求。目前农村的投资渠道狭窄,农民对积余的货币进行合理投资就需要正确运用储蓄、国债、保险等投资工具,增强规避风险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期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④管理服务需求。农户在生产经营中普遍缺乏财会知识,迫切需要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⑤金融工具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以及需要的金融服务全面化,从而也就相应地需要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满足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兼业经营、劳务输出、跨地区流动增多,他们对金融服务产生了多样化的需求,不仅需要流动资金,也需要长期投资资本,不仅需要信贷服务,还需要汇兑、结算、保管、转账、咨询、代理等中介服务。而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单一,缺乏金融电子化产品和金融创新,从而使得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2.乡镇企业对农村金融平台的需求
安宁市农村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
年末,全辖乡镇企业为7096个,乡镇企业增加值为20.56亿元,占一、二、三产业合计增加值的20.73%。如此大规模的企业存在就昭示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近些年以来,乡镇企业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越来越难。从安宁市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给予乡镇企业的情况来看:首先,05、06、07年,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14亿元、4.55亿元、9.05亿元。占全辖贷款比重分别为3.53%、6.44%、13.98%。其次,与农户类似,乡镇企业大部分的资金也来源于民间金融。根据2007年末我市乡镇企业数量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计算得到平均每个企业仅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数量为12.75万元,与所需资金相去甚远。
四、市场前景分析
1.由于农村地区相对封闭保守,农民的储蓄观念非常传统,缺乏理财观念
以非银行(尤其是非国有商业银行)民资企业为发起人的村镇银行,在吸纳存款时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缺乏令农民信服的资金实力,吸储难度较高,由此对村镇银行的放贷等经营业务和资金流动性、资本充足率造成不利影响。
2.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08年7月末为9122户,覆盖率占全部农户23.83%,贷款覆盖率低,村镇银行可以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给予优惠利率、深入村镇一线现场办理业务等方式获取巨大的农村市场占有率。
3.信贷总资金投入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市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6.3%,但农业贷款在整个金融机构中所占的贷款余额却只有4.5%。2005-2007年,农业和乡镇企业两项贷款合计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仅为5.22%、9.47%、18.48%。同时,农村存贷差却在逐年扩大。2005年,全市农户存款大于贷款8.2亿元,到2007年这一差额扩大到14.52亿元。这使得农村资金大量流出。
安宁市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也可以为吸收城镇居民闲置资金,使城市资金流向农村,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反哺农业。4.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满足率不高,民间借贷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2007年末,农民每人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借入资金163.7元,通过民间借贷借入4,608元(根据安宁市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得来),分别占借入资金总量的3.44%和96.56%。民间借贷规模约为5.7亿元。
安宁市村镇银行可抓住民间借贷这一市场份额,组织有效信贷投入,满足农户对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村镇银行的自身发展,提高了盈利能力。5.农村信贷品种不够丰富,小额信贷尚不能满足农户需要 农业产业化在全国的推广和农业龙头企业产、供、销模式的形成,使农村个体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形式发生了变化,农
户小额信贷无法满足农民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化经营的需求。目前这些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量较大,生产周期也较长,有的要三五年,初期投入多、风险大。而农户小额信贷,一是还款期短,一般半年至一年,有的只有两三个月,与林业、养殖业的生产周期不适应;二是额度太小,一般最高不超过1万元。
安宁市村镇银行可根据自身资金运营情况,制定期限灵活,额度为5-500万元的支农信贷产品,支持农户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信誉好的农业企业,尤其是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6.农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高而贷款额度小,不能满足大多数农户的贷款需求,而村镇银行在这点上能放宽额度,执行优惠利率,尽量满足农户用于投资、经商、办厂的资金需求,成为信贷支农的有力补充。
五、未来业务发展规划
安宁市村镇银行自身应当结合实际,针对农村、农民开发出方便、灵活的金融产品,例如:农户种养两业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府贴息扶贫贷款等。形成自身独有特色,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把村镇银行打造成具有“农”字特色、机制灵活、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精品银行。
六、业务发展目标
(一)经营机制
安宁市村镇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管理机制,依法开展业务活动,依法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银监局的监督管理。
(二)目标市场及资金投向
安宁市村镇银行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农户和乡镇企业,也包括产值在5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各类灵活便捷的信贷产品和结算产品,为进行小型经营的农民、农业生产企业提供存款、贷款、结算业务和贸易金融等。在充分满足市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同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办理同业存放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三)网点布局
安宁市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农村资金流入城市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果单纯从服务农村经济的角度考虑,将村镇银行设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偏远村镇,势必导致村镇银行存款来源少,业务发展慢,经营绩效差,最终会影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支农效能的发挥。安宁市村镇银行设置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连然镇。采取村镇银行加农村合作组织的形式,将村镇银行市场业务覆盖到辖内所有村镇。
(四)业务规模
目前政策许可村镇银行经营业务是宽广的,而对于新开设的
安宁市村镇银行来说,要达到规定的业务项目规模,还需要走过相当长的一段摸索过程和村镇金融市场培育过程。安宁市村镇银行发展初期重点立足于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长期贷款和办理国内结算业务,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资金流动性和开拓农村金融市场。但也可以预期只要农村金融业务品种需求达到规模化,调整或增加经营业务范围是有可能的。
七、财务发展目标
(一)盈利能力
村镇银行的盈利方式主要为:一是信贷业务盈利,二是中间业务盈利。1.信贷业务
信贷业务收益主要来自于存贷款利差。根据调查数据来看,2007年,安宁市农户和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规模分别为5.7亿元和76.67亿元(根据安宁市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人民银行民间借贷专项调查数据测算得到),以央行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为例,则上述两项民间融资一年的利差收入将高达2.22亿元,安宁市村镇银行如获得1/10的份额,其人均利润率将达到安宁市金融业的平均水平。2.中间业务
就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来看,中间业务所创造的非利息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10%左右。作为新设立的村
镇银行,中间业务应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利润分配预案
1.按15%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2.按20%的比例提取一般准备。
3.按15%的比例提取奖励基金(劳动分红基金)。4.剩余部分用于向股东分配利润。
八、风险管理目标
(一)内部控制
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附件1)
(二)风险控制策略
村镇银行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条件成熟时,可引入外部审计制度。村镇银行开展业务,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三)呆账准备提取方案 1.呆账准备的分类和计提规定
应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全部债权、股权资产计提呆账准备,包括一般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呆账准备由村镇银行统一计
提。
(1)一般准备是指按照一定比例从利润中提取或其他渠道取得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村镇银行按照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在利润分配时计提。一般准备的余额不低于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2)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对债权和股权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提取的,用于弥补特定损失的准备,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①款损失准备是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后,按照贷款损失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科目为:各项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垫款、银行卡透支、贴现、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等科目。计提比例为:关注类2%,次级类25%,可疑类50%,损失类100%。如果正常类贷款有风险,也可根据风险程度计提贷款损失准备。②账准备是对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科目为: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等科目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存放其他同业款项、短期投资、存放境外同业款项、存出保证金、待处理抵债资产、调出调剂资金等。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③期投资减值准备是对预计可能产生的长期股权资产和债
权投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科目为:入股村镇银行资金、长期投资(不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或公允价值法确定期末价值的证券投资和购买的国债本息部分的投资)。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④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是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其他金融资产损失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所包含的会计科目是:其他金融资产。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2.呆账准备提取的要求:
(1)应按照相关规定足额计提呆账准备。一是按照五级分类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二是按照其他风险资产提取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和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三是按照利润分配的要求计提一般准备。
(2)在制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划时,首先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原则对信贷类资产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其次根据非信贷资产风险状况计提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有条件的信用社对于非信贷资产的预计损失要按照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
(3)对于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较大,难以做到足额提取的村镇银行,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合理确定呆账准备分的计提比例。
(四)风险处置预案 1.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一是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及风险程度,实施以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的贷款五级分类法,按核心定义,严格五级分类的操作和认定程序,切实提高贷款分类的准确性。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1)借款人的还款能力;(2)借款人的还款记录;(3)借款人的还款意愿;(4)贷款的担保;(5)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6)银行的信贷管理。二是完善授信管理制度和管理信息系统,对贷款质量、大额授信、集团客户授信和行业集中度风险进行重点监测。三是对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社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贷款质量指标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银监会的有关规定。四是根据贷款加权风险权重计算贷款风险度,贷款风险度=∑贷款加权风险权重额÷∑贷款金额<30%。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管理的内容:村镇银行应对业务和产品中的市场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和分析,及时、准确地识别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市场风险的类别和性质。尽可能准确计算可以量化的市场风险和评估难以量化的市场风险。尽量对所计量的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利率风险)在全行
范围内进行加总,以便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了解总体市场风险水平。加强利率风险管理,高度关注央行利率、汇率政策动向以及市场资金需求及其价格信号,建立灵敏有效的产品定位机制。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容:流动性资金比率确保指标在安全所限定的范围内。流动性比率公式: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0;流动性资产+半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0(非流动性负债)。
(1)监测流动性结构指标,包括流动负债到期结构分析。(2)持有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以及足够的备用资金来源。(3)监测村镇银行对大额客户存款的依赖性。4.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管理的内容:
(1)为重要业务环节在事件发生时提供应急资源(包括场所、设施、人员、资料和流程等);(2)保证业务的及时恢复和持续进行;(3)保护员工和客户安全;(4)保持对客户的服务水准;(5)保护我社的声誉和市场份额;(6)减轻信用社的经济损失。5.合规性风险
建立合规性的理念,合规是创造价值,要求全面进入工作描述、全面进入从个人到整体的评核指标。
第三篇:××市设立村镇银行可行性分析报告
××市设立村镇银行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经济金融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目标
一、耒阳的基本经济情况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耒水中游,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下辖31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省级正处级开发区。200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2%,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城市。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耒阳地处湖广要冲,是内陆地区承接广东沿海城市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地。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即将通车的武广高速铁路纵贯南北,320省道横跨东西(连通闽南、赣南和湘南),耒水、舂陵江四季通航,遥田机场军民两用,水、陆、空交通异常发达,南下广州,北上长沙,东去南昌,西往桂林,十分便利,武广高速铁路开通后,到长沙只需1小时,到广州只需2小时。资源富集,经济特色鲜明。耒阳物产丰盈,素有“油茶之乡”、“楠竹之乡”、“能源之乡”、“汉白玉之乡”的美誉。已探明的矿产有45种之多,大理石洁白如玉,高岭土储量丰富,煤炭可采储量达5.1亿吨,为全国产煤百强重点县(市)之一,年产煤量超过500万吨,居湖南省各县(市)之首。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国家级“10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初具规模,制种总量占全国的1/8,全省的1/3,实现了“耒阳种,种天下”;省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不断壮大,种植面积已突破5万亩,武汉卷烟厂将我市列入烤烟生产基地;省级草食动物养殖基地发展迅速,年出栏草食动物5万多头;2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取得重大进展。衡阳隆平高科有限公司、绿海粮油有限公司、金利食品公司、小水绿源油茶开发公司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品远销国内外,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工业化进程发展较快。2008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1.52亿元,增长30.5%。能源产业支柱作用愈加显现,煤炭产业向集团化、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先后组建耒阳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集团公司,建成董溪天宇洗煤有限公司、省煤炭公司南阳洗煤厂等10余家年产精煤20万吨、年产值过6000万元的煤炭精深加工企业,煤炭产业的龙头地位更加突出。大唐耒阳发电厂二期扩建3#、4#机组竣工发电,成为全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耒中水电站建成发电,上堡水电站、韶耒综合利用电厂破土动工。我市装机总容量将达14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突破100亿千瓦时,年产值将突破20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县级能源基地。此外我市还引进了讯通道岔、三河智能机械、湘发矿山机械、三才铸造等一批机械制造业,引进了东兴水泥等一批建材业,引进了金悦世纪能源等一批化工业,引进了长乐冶炼等一批冶炼业,形成了以能源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国企改制稳步推进。防火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湘安钢铁公司、超牌化工、讯通实业等骨干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成为市域经济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效益最好的部分。社会消费提档升级。国美电器、步步高百货超市、肯德基等成功落户耒阳,海琼百货投入营运,新都康年大酒店正式营业,湘南大市场建设进展顺利。汽车销售、文化休闲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汽车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大关。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培兰斋、汤泉旅游度假村成功创建为国家2A级景区,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建设进展顺利。
二、近三年财政收入情况
单位:万元
财政总收入
较上年
增长数
较上年
增长率
全省排位
2006年
65169
13351
25.76%
第6位
2007年
81903
16734
25.68%
第7位
2008年
101268
19365
23.64%
第6位
近三年来我市财政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平均每年净增收入为16483万元,净增比率为25%,超过了全省的平均净增比率;2008年成为全省第六个、长株潭地区之外第一个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
三、金融基本情况
(一)金融机构设置情况。耒阳市现有金融机构8家,其中开展了涉农业务的机构有农行、农发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4家。全市银行机构网点110家,其中位于乡镇的网点有62个(信用社34个,农行4个,邮政储蓄银行24个),占网点总数的56%。全市34个乡镇中,只有沙明乡未设立金融服务网点。农村居民人均网点0.62个/万人,城镇居民人均网点1.6个/万人。全市金融从业人员1002人,其中在乡镇网点工作人员344人,人均农村居民金融服务人员3.44人/万人,人均城镇居民金融服务人员21.9人/万人,城乡人均金融服务人数差别较大。
(二)近三年金融发展情况
表一:耒阳市金融机构2006-2008年存、贷款情况
单位:万元
年份
存款
增长率%
贷款
增长率%
存贷比%
2006
769489
17.11
327591
19.08
42.57
2007
897565
16.64
363726
11.03
40.522008
1124237
25.25
428025
17.68
38.07
表二:耒阳市金融机构2006-2008年盈利情况
单位:万元
年份
盈利额
增长额
增长率%
2006年
9998
-599
-5.65
2007年
12010
2012
20.12
2008年
18462
6452
53.72
表三:耒阳市金融机构2006-2008存款、贷款、盈利在衡阳市各县市排名情况
单位:万元
年份
各项存款
各项贷款
盈利额
排名
2006
769489
327591
9998
第一
2007
897565
363726
12010
第一
2008
1124237
428025
18462
第一
第二部分:组建村镇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一)国有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僵化,中小企业融资难。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灵活,主要表现为县级机构无贷款自主权,同时贷款手续繁琐,审批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二是信贷方针不利县域经济发展。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抓大放小”的信贷方针,把服务对象集中在大企业、大项目上,而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民营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银行的青睐。村镇银行的设立,通过灵活快捷的金融服务,有助于打破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瓶颈。
(二)农村金融供给有限,农村金融服务留有空白。虽然我市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有农行、农发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4家,但主要发挥支农作用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一农支农,力有不逮。主要表现为一是信用社支农信贷以小额农贷为主,金额在1-3万元之间,难以满足大额支农需求。二是支农服务方式单一,只能满足“三农”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不能适应新形式下三农发展需要。三是支农积极性有所下降,服务存在不到位现象。垄断农村金融市场势必造成服务惰性。村镇银行的设立,能够有效填补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还可以迅速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多家金融机构信贷支持。随着三农经济的发展,规模化、公司化、产业化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我市目前已有绿海粮油、润涛生物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是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发展壮大的。今后我市要重点发展油茶、制种、养殖等项目,还将涌现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需要金融机构的信贷扶持。村镇银行的设立,能够帮助我市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返乡农民工创业需要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工作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市目前共有4万农民工返乡,占全市外出务工人员的20%。这部分人员有技术、有经验,适合开展创业,但缺乏资金。金融机构有责任帮助其开创另一片天地,从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可行性分析:
(一)我市经济金融发展迅速。全市2008年实现GDP160亿元,增长11.1%,财政收入10.13亿元,增长23.64%,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十强县之列。2008年末全市各项存款112.4亿元,增长25.25%,各项贷款42.8亿元,增长17.68%。存贷款总量在衡阳各县市中排第一。金融机构实现全面盈利,共盈利1.8亿元,同比增加6400万元。良好的经济金融发展形势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金融发展具有较大潜力。一是农业发展潜力大,目前已形成烤烟、杂交制种、养鸡、养猪等生产基地,同时绿海粮油、金拓天茶油、金利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订单农业”运作顺利,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二是工业产业布局较好。近几年我市通过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在全市设立几个工业园区,着力发展建材、冶金、农副产品加工等,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亮点。目前园区还吸引了韶能股份、东方锆业、云天化、山河智能等上市公司在园区设立工厂,发展势头较好。三是第三产业发达。我市商贸、酒店、娱乐等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全市宾馆已达100家。四是民间资金雄厚。据统计,我市民间融资规模达8亿元,占全市贷款总量的近20%。
(三)金融生态环境较好。我市自2003年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以来,全社会信用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社会金融、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全市不良贷款率由2002年末的30.5%,下降到2008年末的5.76%,辖内工行和建行均无公司类不良贷款。2007年我市已获得衡阳市颁发的“市级金融安全区”称号,目前正申请省级金融安全区的验收。
(四)金融辐射力强。我市交通发达,经济实力强,对周边县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吸引了衡阳、常宁、永兴等县市人员前来经商、消费,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村镇银行的设立,能够借助我市优越的区位特点,将业务拓展至临近县市,增强金融辐射能力。
第三部分:发展村镇银行前景分析
一、发展村镇银行外部环境的优势
政府对成立村镇银行给予大力支持。我市将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如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给予相关的配套优惠措施。
二、村镇银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存贷款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预测。预计村镇银行第一年存款余额可达3亿元,市场占有率为2.0%。此后每年增长率按60%计算,三年后市场占有率为3.6%。预计第一年贷款余额为1.5亿元,市场占有率为3%。此后每年增长率按50%计算,三年后市场占有率为4%。
(二)盈利能力预测。预测村镇银行运作第一年,由于前期业务拓展费用较多,保守估计全年盈利在400-500万元。此后两年盈利可达800万元—1000万元以上。
第四篇:村镇银行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村镇银行简介
1、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村镇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村镇银行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或认购股份为限对村镇银行的债务承担责任。
3、村镇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村镇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4、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
5、村镇银行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二)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
村镇银行的设立将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金融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设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安宁市村镇银行定位
安宁市村镇银行立足于自主开展各项业务,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农村和社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村镇银行是以安宁市城乡居民和社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零售银行
三、安宁市金融运行情况和农村金融发展及需求状况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07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安宁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存款稳定增长,存款结构变化明显,企业存款较快增加,储蓄存款增速下降;各项贷款有所下降,票据融资回落;现金投放增加。
1.货币信贷运行基本情况
(1)存款
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9,616万元,比年初增加109,642万元,增长12.1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8,608万元,比年初增加93,110万元,增长41.29%;储蓄存款余额458,594万元,比年初减少24,111万元,下降4.99%。
(2)贷款
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47,172万元,比年初减少59,107万元,下降8.3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5,524万元,比年初增加20,657万元,增长5.99%;中长期贷款267,630万元,比年初减少68,231万元,下降20.32%;票据融资余额14,019万元,比年初减少11,532万元,下降45.13%。
(3)现金
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3,067万元,现金支出185,203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12,136万元。全市金融机构累计收入现金1825,057万元,同比增加449,423万元;累计支出现金1952,56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0,481万元,累计净投放现金127,509万元,同比增加18,395万元。
2.货币信贷运行主要特点
(1)储蓄存款余额持续负增长态势,受资本市场影响,储蓄存款年负增长,定期储蓄下降,活期储蓄流动性不断增强。年末,安宁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458,594万元,比年初减少24,111万元,下降
4.99%。其中活期储蓄余额213,291万元,比年初增加24,068万元,增长12.72%;定期储蓄余额245,303万元,较年初减少48,179万元,下降16.42%。年初以来,受股市热潮影响,居民理财投资观念发生
较大变化,相对于保险、国债而言,资本市场获利的诱因以及商业银行提高中间业务的服务水平和加大基金托管业务宣传力度,致使储蓄存款流入资本市场,有的甚至提前支取定期储蓄申购基金、购买股票,盛况空前,这就意味着储蓄存款增速放缓和活期化的情况不可避免,在资本市场持续走好的背景下,居民的理财意识逐渐从苏醒阶段进入爆发阶段,居民储蓄向股票、基金的流动。
(2)企业存款有所增加,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年末,企业存款比年初增加93,110万元,增长41.29%,其中:活期存款284,609万元,增长49.70%。企业存款主要原因:主要是企业生产销售情况良好,产销率提高,实现销售收入增长,资金周转加速,企业销货款回笼较好,部分企业生产资金逐步到位,转存资金增加,致使企业存款开始回升。
(3)各项贷款大幅减少。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减幅为8.37%,武钢集团以现金入股,成为昆钢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41%,武钢集团进入昆钢股份公司后,划来大量资金偿还昆钢股份公司的贷款。
(4)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有所增加。12月末,农业贷款增速为77.99%,比年初增加10,935万元。乡镇企业贷款增速为95.20%,比年初增加44,139万元;个人消费贷款增速为25.32%,比年初增加12,742万元,金融机构改善对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配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注重支持高效农业,重点支持农民发展林果、烤烟、花椒、养殖等支柱产业,12月末,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106万元,有力扶持了种养殖产业基地、小区发展,使零星分散的产业向专业化、区域化、基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虽然薄弱五一节有所增加,但贷款基数小,要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尚需时日。
(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农村银行业网点、产品单
一、服务门槛过高、办结程序过长,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
(1)真正的农村银行业服务网点,因国有银行股改和撤乡并镇而萎缩,农业银行从乡镇大量撤出机构网点,向安宁市区集中,现保留太平镇、温泉镇、草铺镇共3个网点;农村信用社从村庄大量撤销信用代办站,向乡镇所在地和安宁市区集中。村级金融服务成为空白点,乡镇金融业务几乎由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乡镇金融竞争很不充分,城乡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差距拉大。给农民在适应市场而引发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变得相对困难。
(2)当前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仍然是“老三样”:存贷汇,诸如基金、股票、保险和信托理财等现代金融产品在农村仍未打开市场。即使是“老三样”中的贷款需求,也因有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未能正确处理好发展业务与管控风险的关系,以及今年以来中央决定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行贷款规划控制,全年信贷增量为5亿元规模,使农民因缺乏资金而失去了诸多发家致富的良好商机。
(3)金融服务尤其是贷款需求服务因信贷抵押担保、评估登记条件门槛过高而使农民望而却步。如目前农村的农民住房、土地使用权等受地理位置限制而使其抵押资产评估价值过低,不能满足抵押担保的需要,以及宅基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等因素,使农民融资供求链断裂。
2.目前我市银行业机构基本属于公有资本控股的银行,因而规模较大的银行业资本乐于向大中型企业开展批发业务。截至2008年7月末,大中企业贷款余额为40.0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6.46%,支持“三农贷款”余额为22.9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63%。由于“三农”产业属于低利领域,额小、分散而成本高,加之银行业机构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文化日益浓厚,信贷资金经营的批发性、趁利性更加突出,即使是农村信用联社,也因为安宁经济发展特点而使其信贷支农规模不足,按照人民银行支农贷款(小农业)统计口径,安宁市农村信用联社支农贷款占比不足50%,这样使得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乡镇的信贷资源呈萎缩趋势,严重制约了市域“三农”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1.农民个体对农村金融平台的需求
近年来,安宁市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住户不仅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总量上也占有绝对比重。2007年末,我市城镇农业人口12.32万人、3.83万户。农户对金融资金的需求除了总量巨大外,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1)投融资的经济意识逐渐增强。近年来,融资行为在农户中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以05、06、07年来看,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644万元、1,368万元、2,017万元,这说明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及对小农型自给自足经济意识的摆脱。
(2)二元主体对资金需求个性化。在幅员辽阔的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有农民、从事非农的个体经济、私营业主,农民又可以分为自耕型农民和出租型农民,有小规模农户和规模较大的农户。其中,自耕型农民最为基本的金融需求为存款需求,生产规模较大的自耕农存在短期的生产性贷款需;出租型农民不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需求主要是存款和非农业经营贷款需求;个体私营业主最主要的是短期经营贷款需求,有些跨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私营业主还存在资金结算的需求。
(3)信贷业务的服务需求。①政策服务需求。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不少农户缺乏应有的金融知识,十分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金融、信贷结算、利率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知识。②信息服务需求。农民还希望金融机构提供良种、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市场、科技等信息,即需要在增产增收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③理财服务需求。目前农村的投资渠道狭窄,农民对积余的货币进行合理投资就需要正确运用储蓄、国债、保险等投资工具,增强规避风险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期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④管理服务需求。农户在生产经营中普遍缺乏财会知识,迫切需要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⑤金融工具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以及需要的金融服务全面化,从而也就相应地需要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满足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兼业经营、劳务输出、跨地区流动增多,他们对金融服务产生了多样化的需求,不仅需要流动资金,也需要长期投资资本,不仅需要信贷服务,还需要汇兑、结算、保管、转账、咨询、代理等中介服务。而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单一,缺乏金融电子化产品和金融创新,从而使得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2.乡镇企业对农村金融平台的需求
安宁市农村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末,全辖乡镇企业为7096个,乡镇企业增加值为20.56亿元,占一、二、三产业合计增加值的20.73%。如此大规模的企业存在就昭示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近些年以来,乡镇企业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越来越难。从安宁市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给予乡镇企业的情况来看:首先,05、06、07年,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14亿元、4.55亿元、9.05亿元。占全辖贷款比重分别为3.53%、6.44%、13.98%。其次,与农户类似,乡镇企业大部分的资金也来源于民间金融。根据2007年末我市乡镇企业数量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计算得到平均每个企业仅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数量为12.75万元,与所需资金相去甚远。
四、市场前景分析
1.由于农村地区相对封闭保守,农民的储蓄观念非常传统,缺乏理财观念
以非银行(尤其是非国有商业银行)民资企业为发起人的村镇银行,在吸纳存款时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缺乏令农民信服的资金实力,吸储难度较高,由此对村镇银行的放贷等经营业务和资金流动性、资本充足率造成不利影响。
2.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08年7月末为9122户,覆盖率占全部农户23.83%,贷款覆盖率低,村镇银行可以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给予优惠利率、深入村镇一线现场办理业务等方式获取巨大的农村市场占有率。
3.信贷总资金投入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市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6.3%,但农业贷款在整个金融机构中所占的贷款余额却只有4.5%。2005-2007年,农业和乡镇企业两项贷款合计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仅为5.22%、9.47%、18.48%。
同时,农村存贷差却在逐年扩大。2005年,全市农户存款大于贷款8.2亿元,到2007年这一差额扩大到14.52亿元。这使得农村资金大量流出。
安宁市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也可以为吸收城镇居民闲置资金,使城市资金流向农村,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反哺农业。
4.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满足率不高,民间借贷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2007年末,农民每人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借入资金163.7元,通过民间借贷借入4,608元(根据安宁市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得来),分别占借入资金总量的3.44%和96.56%。民间借贷规模约为5.7亿元。
安宁市村镇银行可抓住民间借贷这一市场份额,组织有效信贷投入,满足农户对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村镇银行的自身发展,提高了盈利能力。
5.农村信贷品种不够丰富,小额信贷尚不能满足农户需要
农业产业化在全国的推广和农业龙头企业产、供、销模式的形成,使农村个体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形式发生了变化,农户小额信贷无法满足农民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化经营的需求。目前这些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量较大,生产周期也较长,有的要三五年,初期投入多、风险大。而农户小额信贷,一是还款期短,一般半年至一年,有的只有两三个月,与林业、养殖业的生产周期不适应;二是额度太小,一般最高不超过1万元。
安宁市村镇银行可根据自身资金运营情况,制定期限灵活,额度为5-500万元的支农信贷产品,支持农户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信誉好的农业企业,尤其是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6.农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高而贷款额度小,不能满足大多数农户的贷款需求,而村镇银行在这点上能放宽额度,执行优惠利率,尽量满足农户用于投资、经商、办厂的资金需求,成为信贷支农的有力补充。
五、未来业务发展规划
安宁市村镇银行自身应当结合实际,针对农村、农民开发出方便、灵活的金融产品,例如:农户种养两业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府贴息扶贫贷款等。形成自身独有特色,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把村镇银行打造成具有“农”字特色、机制灵活、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精品银行。
六、业务发展目标
(一)经营机制
安宁市村镇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管理机制,依法开展业务活动,依法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银监局的监督管理。
(二)目标市场及资金投向
安宁市村镇银行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农户和乡镇企业,也包括产值在5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各类灵活便捷的信贷产品和结算产品,为进行小型经营的农民、农业生产企业提供存款、贷款、结算业务和贸易金融等。在充分满足市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同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办理同业存放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三)网点布局
安宁市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农村资金流入城市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果单纯从服务农村经济的角度考虑,将村镇银行设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偏远村镇,势必导致村镇银行存款来源少,业务发展慢,经营绩效差,最终会影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支农效能的发挥。安宁市村镇银行设置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连然镇。采取村镇银行加农村合作组织的形式,将村镇银行市场业务覆盖到辖内所有村镇。
(四)业务规模
目前政策许可村镇银行经营业务是宽广的,而对于新开设的安宁市村镇银行来说,要达到规定的业务项目规模,还需要走过相当长的一段摸索过程和村镇金融市场培育过程。安宁市村镇银行发展初期重点立足于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长期贷款和办理国内结算业务,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资金流动性和开拓农村金融市场。但也可以预期只要农村金融业务品种需求达到规模化,调整或增加经营业务范围是有可能的。
七、财务发展目标
(一)盈利能力
村镇银行的盈利方式主要为:一是信贷业务盈利,二是中间业务盈利。
1.信贷业务
信贷业务收益主要来自于存贷款利差。根据调查数据来看,2007年,安宁市农户和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规模分别为5.7亿元和76.67亿元(根据安宁市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人民银行民间借贷专项调查数据测算得到),以央行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为例,则上述两项民间融资一年的利差收入将高达2.22亿元,安宁市村镇银行如获得1/10的份额,其人均利润率将达到安宁市金融业的平均水平。
2.中间业务
就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来看,中间业务所创造的非利息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10%左右。作为新设立的村镇银行,中间业务应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利润分配预案
1.按15%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2.按20%的比例提取一般准备。
3.按15%的比例提取奖励基金(劳动分红基金)。
4.剩余部分用于向股东分配利润。
八、风险管理目标
(一)内部控制
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附件1)
(二)风险控制策略
村镇银行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条件成熟时,可引入外部审计制度。村镇银行开展业务,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三)呆账准备提取方案
1.呆账准备的分类和计提规定
应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全部债权、股权资产计提呆账准备,包括一般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呆账准备由村镇银行统一计提。
(1)一般准备是指按照一定比例从利润中提取或其他渠道取得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村镇银行按照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在利润分配时计提。一般准备的余额不低于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2)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对债权和股权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提取的,用于弥补特定损失的准备,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①款损失准备是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后,按照贷款损失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科目为:各项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垫款、银行卡透支、贴现、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等科目。计提比例为:关注类2%,次级类25%,可疑类50%,损失类100%。如果正常类贷款有风险,也可根据风险程度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②账准备是对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科目为: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等科目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存放其他同业款项、短期投资、存放境外同业款项、存出保证金、待处理抵债资产、调出调剂资金等。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③期投资减值准备是对预计可能产生的长期股权资产和债权投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科目为:入股村镇银行资金、长期投资(不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或公允价值法确定期末价值的证券投资和购买的国债本息部分的投资)。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④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是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其他金融资产损失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所包含的会计科目是:其他金融资产。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2.呆账准备提取的要求:
(1)应按照相关规定足额计提呆账准备。一是按照五级分类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二是按照其他风险资产提取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和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三是按照利润分配的要求计提一般准备。
(2)在制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划时,首先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原则对信贷类资产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其次根据非信贷资产风险状况计提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有条件的信用社对于非信贷资产的预计损失要按照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
(3)对于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较大,难以做到足额提取的村镇银行,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合理确定呆账准备分的计提比例。
(四)风险处置预案
1.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一是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及风险程度,实施以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的贷款五级分类法,按核心定义,严格五级分类的操作和认定程序,切实提高贷款分类的准确性。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1)借款人的还款能力;(2)借款人的还款记录;(3)借款人的还款意愿;(4)贷款的担保;(5)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6)银行的信贷管理。二是完善授信管理制度和管理信息系统,对贷款质量、大额授信、集团客户授信和行业集中度风险进行重点监测。三是对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社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贷款质量指标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银监会的有关规定。四是根据贷款加权风险权重计算贷款风险度,贷款风险度=∑贷款加权风险权重额÷∑贷款金额<30%。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管理的内容:村镇银行应对业务和产品中的市场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和分析,及时、准确地识别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市场风险的类别和性质。尽可能准确计算可以量化的市场风险和评估难以量化的市场风险。尽量对所计量的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利率风险)在全行范围内进行加总,以便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了解总体市场风险水平。加强利率风险管理,高度关注央行利率、汇率政策动向以及市场资金需求及其价格信号,建立灵敏有效的产品定位机制。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容:流动性资金比率确保指标在安全所限定的范围内。流动性比率公式: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0;流动性资产+半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0(非流动性负债)。
(1)监测流动性结构指标,包括流动负债到期结构分析。
(2)持有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以及足够的备用资金来源。
(3)监测村镇银行对大额客户存款的依赖性。
4.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管理的内容:
(1)为重要业务环节在事件发生时提供应急资源(包括场所、设施、人员、资料和流程等);
(2)保证业务的及时恢复和持续进行;
(3)保护员工和客户安全;
(4)保持对客户的服务水准;
(5)保护我社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6)减轻信用社的经济损失。
5.合规性风险
建立合规性的理念,合规是创造价值,要求全面进入工作描述、全面进入从个人到整体的评核指标。
第五篇:村镇银行项目风险分析范文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社会再生产的不断扩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企业会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的资金需求。与此同时,一系列贷款项目风险问题也随之而来,且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如何及时发现银行运作过程中的贷款项目风险,构建一个健康、稳固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银行长远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对 村镇银行,分析了其在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方面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如贷款品种比较单
一、客户集中度较高、信贷资产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信贷管理人员掌控风险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等。并结合其贷款项目风险现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采用定量的方式对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合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现状以及对贷款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有效防范和降低贷款项目风险的举措和建议,如创新贷款品种,优化信贷结构,强化业务培训,加强信贷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银行风险、贷款项目;风险管理;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金融业界的风险管理研究日益突显出复杂化和困难化的趋势。在当今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银行业出现危机,会直接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更有甚者会严重损害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临着科技发展、同业竞争以及金融管制懈怠等诸多现状,全球的银行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于是,风险管理便逐渐成为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重要性也在日渐增强。我国银行的兴起较发达国家而言比较晚,发展还不够完善,抗风险能力还比较低,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着来势凶猛,企图来中国市场上分一杯羹的外资银行,国内银行承受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这就对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银行主要业务之一的贷款项目的风险系数也在陡增,因此,可以说对贷款项目风险实施有效管控,将有利于提升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改善银行的风险管理环境,增强金融系统的安全性,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实施产融结合战略,通过特色业务和金融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为驻地居民生活提供更为便捷优质的服务。在 村镇银行所处的独特背景下,结合其自身特点,对其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提出合理的对策及建议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社会再生产的不断扩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企业会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的资金需求,因此,银行贷款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与此同时,一系列贷款项目风险问题也随之而来,且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如何有效规避贷款项目风险,提出合理应对措施,做好内部风险管理工作是每一个银行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良好的风险管理水平和成效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及时发现银行运作过程中的贷款项目风险,构建一个健康、稳固的银行业体系对银行长远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基于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借鉴其他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经验,结合 村镇银行的自身特点,对其贷款项目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管理对策,对于提高 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1 改善银行的风险管理环境,保证成功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一、银行风险的涵义
银行风险是指在银行经营过程中,准银行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根据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将其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与法律风险等信用风险是指准 不确定性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确切地说,是所有因客户违约而引起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金融体系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通常是曼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一般又可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其中,银行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水平变化对银行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的风险。银行汇率风险是指银行在进行国际业务中,其持有的外汇资产或负债因汇率波动而造成价值增减的不确定性。
流动性风险狭义上是指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存款的提取而产生的支付风险;广义上除了包含狭义的内容外,还包括银行的资金来源不足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信贷需求或其它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准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要求,导致银行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二、银行风险管理的涵义
风险管理是指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通常的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驾驭和风险监控等。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
银行风险管理是指银行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对风险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从而确保银行经营安全,最终实现银行收益最大化的行为总和。
银行贷款项目风险是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受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使得银行的贷放资金无法按期收回本息和正常周转或其他原因而使银行遭受资金损失的可能性。
三、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涵义
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是指贷款发放前的调查工作、贷款存续期间的管理工作以及贷款出现风险后的监督、控制和处理工作。
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1、保证贷款本金的安全性。银行贷款业务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存款,而存款是要被提取的,银行必须保证客户在需要时能提取到足量数额的资金。若长期无力足额支付需要被提取的存款,银行就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因此,银行应保证贷款能及时足额地被收回,以提高贷款本金的安全性。
2、保持贷款的流动性。为了确保贷款的安全,银行除对贷款进行严格审查外,还应该合理安排贷款的种类与期限,使贷款保持较强的流动性。银行活期存款较多,贷款也应以活期和短期为主,贷款期限不宜过长,应与存款的期限结构相适应。
3、保证贷款具有较高的利息收入。银行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贷款作为银行经营利润的来源之一,必须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利息收入。而在贷款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其利息收入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贷款的利息率和放贷的期限。
而在实际的贷款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以上三个原则是存在矛盾之处的,通常表现为流动性和安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银行在实际工作中应依据自身情况,统筹兼顾这三个原则,让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达到平衡状态。通常的做法是银行在放贷时应该首先考虑贷款的 2 流动性与安全性,然后再考虑盈利性。
第三章 我国银行贷款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行贷款项目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1、款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及信用缺失
一方面,贷款企业与银行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企业准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流失,会造成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的情况,而这种可能性是产生贷款项目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企业对注册资本造假,对会计报表造假,进而骗取了银行的贷款。
2、政府行政干预及政策性贷款的制约
一方面,政府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强令银行为某些效益差,甚至亏损,完全不符合发放贷款标准的企业放贷,干预银行的市场行为。进而,贷款项目风险问题显现出来。有时,效益不佳的贷款企业无力还款,而政府又可能为这些企业还贷,这就会形成银行巨大的放贷风险,最后导致不良贷款的形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会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如支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国内各地区民族的安定团结等,发放“扶贫贷款”、“安定团结贷款”等贷款,这些贷款大都利率较低,且在项目评估和审批上把关不严,缺乏足够的经济约束力,这样就造成了借款人对贷款的管理和使用上缺乏足够的严肃性,无形中就形成了贷款项目风险。
3、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法治建设大环境相对滞后导致金融业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从而致使金融市场不规范,各经济主体缺乏对信贷资产的保护意识,进而造成银行贷款风险系数的升高。
4、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的不断波动 一方面,资金融通的不断市场化以及中央银行对利率调控手段的运用,使得利率变化的频率及幅度加快和扩大,进而使得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使得各国汇率波动的风险也日益增大,而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业务风险管理又缺乏经验,进而使得外汇贷款蒙受损失,丧失预期收益。
二、我国银行贷款项目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1、银行自我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流于形式,贷款权责利严重脱节。同时,贷款工作中职责不明,自身信贷队伍建设不力,领导体制存在弊端,造成自我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均不健全,从而加大了信贷风险,为银行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银行内部风险意识淡薄
首先,信贷制度和操作原则在许多银行没有得到切实落实,一些信贷工作人员不懂法律法规,想当然地随意操作,致使违规放贷现象时有发生,贷款项目风险系数随之升高。其次,一些银行为了追求信贷工作的规模,不惜以放弃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为代价,这样既是对贷款企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银行自身工作的不负责任。最后,银行对贷款方的偿还能力分析不够,对其审核不够细致全面,不能通过理性分析正确预测贷款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都增加了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系数。
3、银行与贷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
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通常是信息不对称的,借款人申请贷款时,即使借款人不刻意隐瞒,银行对借款人的风险倾向、信用情况、财务状况、现金流、发展前景等相关情况的了解远远不及借款人自身。这种信息不对称性导致银行不能做出理性的贷款决策,不能有效地拒绝较大的借款人申请,相反较小的借款人申请却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信贷市场逆向选择现象的出现,大大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第四章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截至2012年第4季度末,村镇银行法人存量授信客户123户,贷款余额872,546万元,较年初增加621,846万元,增幅248.04%。个人贷款存量客户981户,贷款余额22,189 万元,较年初增加8,765万元。
2012年,村镇银行信贷资产持续快速增长,各级人员始终坚持“质量优先、规模经营、兼顾效益”的原则,正确对待防控风险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在支持信贷投放的同时加大风险防控力度,推动信贷业务稳健、快速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把握经济形势,准确定位市场的能力有待提升。
从贷款项目经营的实际情况分析,村镇银行属于区域性银行,其成立时间较短,应对风险的经验不足。对国内国外的政治、经济、产业等导向性政策信息的获取能力较弱,不能及时获取优质大项目的投融资信息,对优质大项目的投放能力较弱,对整体经济环境潜在风险的监测分析不够深入,分散风险的能力较弱。目前,村镇银行存量房地产贷款645,000万元,占比73.92%。受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市场走势不明朗,使银行贷款存在潜在系统性风险。虽然 村镇银行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极为有力,但不排除 村镇银行贷款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因此,村镇银行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吸取同业经验,避免因不完善之处或经验不足而产生的意外损失,与此同时,还应及时把握国家政策信息导向的变动情况,并采取灵活合理的应对措施以规避行业风险等系统性风险。
(2)贷款品种较单一,客户集中度较高,信贷资产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目前,村镇银行已办理的贷款业务品种包括中产品供应链融资、住房开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项目贷款等,其贷款品种比较单一,新的产品创新力度不足。贷款种类单一,票据贴现、质押贷款的比重较低,消费贷款、不动产抵押贷款等低风险贷款业务少,导致了信贷资产的变现能力弱,进而也降低了资产的流动性。因此,村镇银行应开拓思路,向贷款品种多样化方向努力。
(3)贷款项目审查方式有待改进,审核力度有待加强。目前,村镇银行的贷款项目审查方式还不够完善,还没有针对不同的业务品种、类型,依据业务实质,制定差异化的迎合业务需求的审查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经营效率的提高。对于重要的信贷业务尚未形成预审查制度。对于重点客户、重要项目的提前介入,共同研究融资方案,可以缩短后序审查时间。加强作业监督审核,严把贷款发放关是对贷款项目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第二道闸门,村镇银行可以通过严把第二道关口来规避贷款项目风险,但目前 村镇银行贷中审查工作还不到位,许多审核环节有待加强,这就让贷前调查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贷前调查的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了贷款项目风险的高低。
(4)贷后管理需要强化与加强。村镇银行正处于蓬勃发展初期,业务发展迅速,但人员配备不足,存在重贷轻管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存在报告和评价流于形式的现象,不能针对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二是本息催收没有按总行要求以书面形式督促借款人落实还款资金;三是对异地贷款大户项目进展情况跟踪不到位,与总行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回款资金管控也需要特别关注。目前,村镇银行办理的供应链融资全部为单一融资模式,其要求结算资金回款后即期还款,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客户经理认为剩余结算资金能够覆盖贷款本息,没有督促客户及时还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控制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对应收款回款实施有效控制。目前,在 村镇银行努力下,分行基本可以控制资金回款,但并未形成规范化管理,有些环节还需要进行人工干预。在实务中,还存在实际操作与制度规定相冲突的情形,进而形成了一定的操作 4 风险。针对以上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求各级信贷人员在严格按制度流程操作的同时,应灵活运用新产品、新办法,根据客户特点选择不同的融资模式。
(5)贷款项目管理人员掌控风险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目前,村镇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人员掌控风险的能力较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信贷业务缺乏系统性、前瞻性的学习,在受理特殊业务品种时,不能快速揭露风险的实质;二是对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和分析的能力不足,化解贷款项目风险的措施较为有限,贷审查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在产品创新方面所做的工作有限,针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管理现状,村镇银行管理层曾多次提出要区分行业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多次在部门内部与前台业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探讨,到目前为止,虽然初步形成了关于物资经销类债项的管理要求,但在产品细分、管理细分、行业细分上,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细则来有效指导业务开拓;四是对新业务、新办法的学习与掌握还不到位,不能对业务部门实施有效的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有现用现学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质量。
第五章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识别及综合评价
一、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识别
有效地识别风险是顺利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依据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现状,结合其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对其在办理贷款业务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准确地鉴定、分析与认识对于 村镇银行开展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基于以上对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现状的分析,结合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知目前 村镇银行面临的贷款项目风险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用风险
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其风险管理经验不足。对国内国外政治、经济、产业等导向性政策信息获取能力较弱,不能及时获取优质大项目投融资信息,对优质大项目的投放能力较弱,分散信用风险能力较弱。此外,从 村镇银行的客户分布来看,贷款有向大中型客户集中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对以钢铁为代表的能源企业贷款集中度较高,客户的集中伴随着依赖性的产生,进而意味着信用风险相对比较集中。
2、操作风险
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人员新导致了运营业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随意性,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业务操作,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操作风险系数。同时,制度新导致了全行运营类业务操作流程缺乏规范性,业务流程脱离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不便于网点实际操作和执行,这样也会引发操作执行风险。此外,业务检查监督工作不完善,问题反映机制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操作风险的产生。
3、流动性风险
村镇银行的贷款投放基本上都是以一年以上贷款为主,反映在资产负债结构上,长期资产对应短期负债的情况非常明显,造成流动性缺口的产生,流动性风险压力在不断扩大。贷款种类单一,票据贴现、质押贷款的比重较低,消费贷款、不动产抵押贷款等低风险贷款业务少,导致了信贷资产的变现能力弱,进而也降低了资产的流动性。此外,村镇银行的服务功能有待完善,委托代理和中间服务业务量少,非利息收益在总收益中的比重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流动性风险。
二、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应涵盖各种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风险状况的要素,既能考量过去的业绩,又能预测未来的发展;既要考察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又要研究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应尽可能从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涵盖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各个评估要素,进而能全面、真实地反映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 5 的现状。
(2)集约性原则。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应注重信息的整合性。具体体现在指标数量适中,指标过多不利于指标体系的试算,指标过少不能全面反映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现状。因此选择指标时应选取那些信息涵盖量大的,注重信息的整合性。
(3)动态性原则。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是在随着经营业务的开展而不断变化的。因而,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够在动态变化中较容易地反映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状况,以使其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客户群体,在评价现状的同时还能有效预测未来。
(4)可实现性原则。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一定要选取那些具有充分科学依据、在技术方面具有可行性、彼此间有明确关系的指标。指标体系可以选取那些比较容易取得且容易计算的指标,在选取时需要采用统一的途径去获取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地域之间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进而做到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分配。
第六章、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对策
从 村镇银行目前授信业务经营整体情况看,村镇银行只要做到依法合规经营,能够从整体出发把握金融方针政策,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架构,建立健全制度流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就能将贷款项目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应采取以下具体工作措施来防范贷款项目风险。
1、认真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总行信贷政策
村镇银行应及时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和总行信贷政策为导向,科学定位市场,并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及时调整 村镇银行贷款投向,避免贷款的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坚持特色经营,了解结算规律,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强化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对于总行适时出台的信贷类制度、办法、细则应进行认真梳理,深入学习,结合分行实际,完善本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严格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违规必纠,视制度为经营生命线,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自觉遵守制度,积极防控风险。在落实现有制度的同时,随着经营形势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新情况的出现,还应采取积极主动措施防范信用风险。
2、创新贷款品种,优化信贷结构
村镇银行应开拓思路,向贷款品种多样化方向努力。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的创新能力,努力形成具有多元化,有特色,契合区域、产业、客户特点的信贷政策、产品体系,积极开发信贷组合产品、中短期融资产品、供应链融资产品、结构性融资产品等信贷产品,满足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需要。信贷结构是评价银行贷款业务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调整优化 村镇银行的信贷结构应始终围绕 村镇银行的经营战略和风险偏好,按照科学的信贷发展观,通过深化和完善相关信贷政策措施,逐步形成资本消耗低、风险收益高、资产质量优、充满竞争活力又可持续的信贷结构。要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员工素质状况来确定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经营战略。应调整客户结构,控制贷款大户贷款总额及同业占比,提升市场开拓能力,通过客户群体范围的扩大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从而实现信贷资 产结构优化。
3、改进贷款项目审查方式,加强作业监督审核
严把贷款发放关根据业务品种,确定审查重点。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审查标准,反映业务实质,使审查工作更加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更有利于防范风险。改进审批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施行重要信贷业务预审查制度。在前台部门通报信息的前提下,对重点客户、重要项目提前介入,共同研究融资方案,缩短后序审查时间。实行审查工作的痕迹化、时限制管理,提高审查工作效率。推进产业链融资审查,实现规范化管理。完善供应链融资业务调审报告,实现申报资料规范化,要素填写模版化,调审报告标准化。目前 村 6 镇银行使用的调审报告能够实现财务数据自动采集、勾稽关系自动校验、财务比率自动计算、异常科目自动提示,实用性和针对性都大大提升。
加强作业监督审核,严把贷款发放关,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履行放款核准职能。村镇银行需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按照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规范操作,对前提条件未落实、贷款担保不合规、档案资料不完整等存在瑕疵的贷款项目不予核准放款,把好贷款发放的最后关口。二是提高信贷作业监督质量。加强信贷作业监督的及时性和规范性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贷业务依法合规,确保信贷档案完整、合规、有效。通过对信贷业务进行逐笔监督、核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跟踪落实,不留隐患,确保有效提高 村镇银行的贷款项目风险防控水平。
4、加强对贷款项目的监测力度,切实防控信贷风险
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来源,关注国家政策、经济方针、市场变化趋势对 村镇银行已投放贷款的影响。注重利用信贷管理系统,总行返传数据,监管部门下发的提示信息等多种渠道对 村镇银行公司客户贷款进行监测,总体分析评价 村镇银行贷款投放效果,并将监测结果适时向前台部门反馈,提示予以关注。同时,高度重视贷款预警工作,为避免因工作不力造成贷款出现逾期情况,对于即将到期的贷款,及时提醒贷款到期及时偿还。落实贷款大户监控负责人制度。将亿元以上贷款大户确定为贷后管理重点客户,指定一把手、信贷主管领导作为贷后监控最终责任人,对于责任人的落实,村镇银行已经按要求报备总行,同时通报全体信贷工作人员。
在明确领导责任的同时,需进一步确定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使各部门、各环节各司其职,明确责任,确保监控制度落实到位。还应开展信贷业务现场与非现场检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检查的整改工作。一是根据总行要求与内控合规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开展业务检查,适时对发放的贷款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方式为现场检查,调阅全部业务档案,核实业务授权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违规越权发放贷款的情况。核实每笔业务审批要件是否齐备,签批手续是否齐全。核实合同签定是否合规合法,是否存在无法维权瑕疵。核实业务发放前对审批条件的落实情况。核实贷后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上报并督促整改,纠正不足,规范业务,促进规范化操作。二是通过核对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系统,填报贷后检查工作表的方式督促前台部门开展贷后常规检查工作。三是针对总行内控合规检查中提出的问题、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进一步明确整改时限,落实责任人,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推动整改工作,提高整改效果。
5、强化业务培训,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控贷款项目风险,在授信业务经营与管理中,在人员任用上要突出人员的思想与素质,为制度的落实奠定基础。在 村镇银行的招聘工作中,应该定向招聘信贷从业人员,增加分行贷款项目管理工作人员的配备,在原有岗位的基础上设置贷后监测岗,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将贷后管理工作纳入日程,按个人条线和法人条线分别对贷款项目进行监测,主要工作职责是贷后监测、风险提示、发现问题以及督促整改。为实现规范操作,规避业务风险,分行应根据发展需要和员工现状定期制定培训计划。已经实施的培训有:对贷款项目条线人员开展了贷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系列转培训和抵(质)押品评估转培训;对贷审会成员开展了《2012年信贷政策指导意见》、《财务报表审核要点》等培训;对新入职员工开展了信贷基础知识培训;在贷款项目管理部内部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及基本制度培训。
结 论
在我国学术界,有关银行贷款项目风险管理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初有成就,且形成的理论也具有普遍的实用性,但大部分理论只具有通用性。对于不同的商业银行,准理工作时都应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符合自身需要的对策。论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对策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 7 法,以 村镇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及环境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了符合其发展需要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村镇银行准风险防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风险管理理念陈旧,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差;缺乏沟通、协调主动性,风险管理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推进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工作有待加强;缺乏科学的、细化的二级分行风险管理考评机制等。针对 村镇银行在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工作中所面临的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银行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风险管理机构,提供组织保障;领导率先垂范统一思想、强化风险意识;制定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履行内控检查职能,严把内控防线等。村镇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将进一步推动其贷款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发展。
2、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采取定量的方式对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可知其贷款项目风险一般、相对可控。从 村镇银行目前授信业务经营整体情况看,村镇银行只要做到依法合规经营,能够从整体出发把握金融方针政策,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项目风险管理架构,建立健全制度流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就能将贷款项目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村镇银行通过整体把握金融方针政策,汲取同业经营经验,已初步建立起了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架构,建立健全了制度流程,但在具体操作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准确定位市场的能力有待提升;贷款品种比较单一,客户集中度较高,信贷资产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贷款项目审查方式有待改进,审核力度有待加强;贷后管理需要强化与加强;信贷管理人员掌控风险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4、通过对 村镇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识别、评价,有针对性的提出贷款风险管理对策是风险防范的关键。具体应对策略主要包括:认真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总行信贷政策;创新贷款品种,优化信贷结构;改进贷款项目审查方式,加强作业监督审核,严把贷款发放关;加强对贷款项目的监测力度,切实防控信贷风险;强化业务培训,加强信贷队伍建设等具体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晨.浅议银行风险管理[J].天府新论,2011,(05),72-74.[2]王丽.我国银行项目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10,11.[3]柴建新.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硕士论文,2008,12.[4]秦建林.我国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4.[5]宋魁.农村合作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5):186-187.[6]白桦.我国银行市场风险管理[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 2008.[7]王斌.银行风险的识别、度量与管理[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4):60.[8]王刚.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