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思考-论文20120320
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思考
摘要:从目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现状入手,阐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问题存在的原因作出了深入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和完善农村村 级财务管理展开了思考。
村级财务管理是整个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基础,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苏南某区对农村财务问题一直很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措施,各镇村级财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村财中心”,主要职能是乡镇对村级财务代理记帐并进行监督)成立至今已近十年,并全面实施了村务公开等,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部分村仍然存在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一些腐败问题也时有发生。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谈点粗浅认识。
一、目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当前农村是以行政村作为一级独立核算单位,其资金属于全体村民集体所有,村民委员会代表村民进行管理,资金来源主要是村级经济的发包收入、租赁收入和资源开发、资产盘活。随着发展村级经济工作力度的加大,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经济总量、规模不断壮大,绝大部分行政村能做到勤俭节支,较好地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发挥了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部分村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依然不少,主要问题如下:
(一)资产管理不严格。1.村级集体的资产权属不明晰,资产资源收入到帐不及时。行政村合并后,村级资产资源分散,资产管理台帐不完整,村干部对村级家底不清楚,分管收费的人员分散,资产资源收入到帐不及时。2.部分资产体外运行,收入不入帐。部分村为了逃避村财中心的监督,部分资产体外运行,收入不入帐,支出不受监督,滥支滥用,如有些村将收取的资产出租收入、承包收入、零星其他收入直接抵扣支出,不入帐反映等,村财中心的财务人员对村情况不甚了解的话,就很难监督,不能真实核算其支出。
(二)资金使用不合规合法。1.作假支出时有发生。由于没有相关的文件或法规对村级财务的非生产性开支进行严格限制,一些村干部财经意识不强,个人意志统治,再加上财经秩序还不尽规范,发票管理不严,因而出现用假办公用品费、假差旅费、假会议费、假运输费、假修缮费、假购臵费、假印刷费、假招待费等虚假发票,到村财中心报销支出,通过变相途径,套取现金,冲抵已经产生的不合规的支出和请客送礼等,有的村甚至还出现制作虚假工程合同,用支付工程款的方式套取大额现金,用于不合规的开支或私自分发福利,甚至个人侵吞。
2.专项资金得不到专款专用。随着各级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财政对农村道路、桥梁、社区服务等项目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少数村没有把此块资金归进村财中心,收支帐户均设在村里,资金使用随意性大,专项资金
与村正常经费混用现象存在,专款不专用。有的村由于没有经济实体,收入来源少,村级组织可用资金较少,为能使村级组织正常运行,通过各种关系积极向上争取各项专项资金,争取到专项资金后,堂而皇之用于弥补村级支出不足,而村财中心工作人员对村里争取到的各种专项资金具体使用项目也不十分清楚,使得部分专项资金得不到专款专用。
(三)工程发包、资产出租欠规范。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水利、土地整理、交通道路等建设项目日益增多,而土地、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正成为集体经济主要收入的支撑点,但在此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
1.程序欠规范。个别村主要干部搞暗箱操作,不进行招、投标;有的不开“两委”会,少数人说了算,拖欠工程款,造成一些工程质量难以保证。2.手续欠规范。主要表现在: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等。3.应收款增多导致资金沉淀,一些单位未能按合同要求及时上交租金,再三拖欠,导致集体利益受损。4.付款收费欠规范。大部分工程项目的付款以领款凭证入帐,有的甚至以假发票入帐,农村已成为工程承包商逃税的“黑洞”。
(四)报销审批欠规范。按照《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开支“一支笔”审批,凡属支出的凭证,必须写明用途并由经手人签名,证明人作证,审批人审批,做到三项手续齐全。该制度对开支额度的审批权限均有明文规定。但实际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1.审批不够规范。个别村开支不经集体研究;大额支出不讨论;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2.帐款结报不及时。有的由于村主要干部违规干预财务,造成无法正常结帐。3.报销凭证不够规范。有的村收款开具非统一收款收据,开支白条入帐仍无法杜绝;支出凭证三项手续欠缺。
(五)会计帐务处理欠规范。主要表现在:1.会计帐簿、科目设臵不规范。如财产物资等有帐无物,有物无帐,有总帐没有明细帐;对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年度会计账目处理不一致;总帐、明细帐不一致。2.一些工程、项目开支另行建帐,未能纳入总帐之中。3.会计、报帐员自行记帐,对帐不及时,凭证传递方法不规范,出了问题互相推诿。4.对票据的真实性无从审核,容易造成收入记往来,往来不销帐,实际上可能是收入已转变成私人借款。5.会计档案管理不善。有的财务人员调整以后,移交档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帐册凭证,村干部也束手无策。
(六)财务公开欠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村设有内部民主理财机构,但是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有关部门对深化农村财务公开工作不可谓不重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应该说卓有成效。但是在个别地方由于思想认识欠到位,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1.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对电脑打印帐目校核不细,产生失误,引起群众误解。2.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公开形式不规范,公开的内容不完整,简化公开程序,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村民看村级财务犹如雾里看花,无法了解资金的详细用途和去向。3.对村级财务公开后群众建议不重视、不及时处理和反馈。4.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财务公开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农村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引发了诸多问题。一些村村民监督小组成员大都由村老干部或村民代表兼任,虽是本村村民,但由于缺乏财务法规知
识以及对财务收支情况不了解等原因,对村级财务的审核监督得过且过,形式主义,走过场。有的由于不愿或不敢得罪村干部,对财务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不管不问,听之任之。一些村财务管理制度比较松懈,财务报销制度不够规范,把关不严,白条报销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财务管理混乱,易导致以下后果:一是引起干群矛盾激烈,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二是影响社会稳定,群众强烈不满,越级上访不断,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三是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挫伤了群众对经济建设的热情和对党与政府的感情,增大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人为阻力。
二、主要原因
一是法制、政策宣传不到位,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搞普法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还没有脱离图形式、一阵风、不注重实际效果的教育方式,要真正使农村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还需要做长期、扎实的工作。由于部分村干部对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制度学习理解不够,或者即使懂一些,也是一知半解,自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财务管理问题无关紧要,有的以“老大”自居,撇开制度,撇开监督,我行我素。
二是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群众民主观念淡薄。一些财会人员不注重学习,业务水平低,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农村财会工作;有的由于怕得罪人,或确实难以坚持原则,于是放弃职守;而个别村的财会人员本身是新一届干部调整上来的“亲信”,要让他坚持原则自然另当别论。我们一直强调群众监督,而作为监督主体的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等究竟了解多少呢?许多村民缺乏现代民主意识,看问题凭好恶,往往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对公共事务关心较少,对村级财务问题不愿管、不想管或不敢管。
三是村级财务问题自身复杂化,导致查处难度大,扶正纠偏难。法律规定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但是在目前普遍存在村民自治能力缺乏情况下,我们如何在法律范畴内行使好指导权,逐步培养和规范村民自治,确实值得深入研究。
四是监督制约乏力。监督渠道不畅,虽区委、区政府要求监督到农村基层,并做了不少工作,如区纪委开通网络监督系统并聘请监督员对农村基层工作进行监督,但事实上普通村民对利用网络监督系统进行监督不方便操作,监督仍不是太通畅;审计力度不够,部分乡镇审计所审计人员少,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真正查出问题及时纠正的仍不多、不严格;查处缺位,对违反农村财务管理规定的非党员、非行政监察对象得不到有效查处。
三、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村级财务管理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当前,针对村级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求真务实,加强和改进财务监管的对策,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做到依法治村。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防止图形式,走过场。首先要针对乡镇对村干部素质教育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现状,加强教育培训。对村干部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合法,切实做到按章办事。其次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规、有
关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力有哪些,如何依法行使手中的权力,切实增强参政意识;尤其要注重对党员、财监小组成员、村民代表的教育,切实提高监督能力,使他们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混乱的漏洞。
(二)坚持和完善各类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有章理事。要规范农村财务,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实践证明村财务公开制度和村会计电算化制度等制度都行之有效,且便于操作,关键是如何进一步做到不折不扣落实执行的问题。此外,1.建立工程项目建设、资产承包租赁公开制度。为避免村干部暗箱操作、贪污贿赂挪用等情况的发生,凡涉及工程项目建设、集体资产的发包、租赁及出让必须经两委会讨论,重大项目必要时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表决方式实施,且均应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向村民公开,以彻底改变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对于各类合同文书由经管站和司法所协助审查,以符合法定要求。2.村级财务管理中心向村级财务集中收付中心转变,职能由代理记账向支出审核支付、记账、核算、管理转变,政府、财政加强监管力度:①取消各村银行账户,统一票据管理,健全票据购领、核销制度,将村级收入全部纳入村级财务集中收付中心一个银行账户,支出通过村财中心银行账户实行零余额支付。②试编制村级年度收支预算,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提高村级资金使用效益。③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做到专项资金专款专用。④加强村级支出审批程序, 发现不符要求的票据、不应开支的项目必须坚持原则,监督执行。3.实施审计监督制度。上级部门可对村级财务实行轮流审计,争取村干部届期内能轮审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协助乡镇解决。
4.实行村干部过错行为民事赔偿制度。对于村干部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的,要求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三)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公开。财务公开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是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推进村民自治的一项有效措施,要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公开及时。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集体资产去向等,根据需要随时公开,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二是内容要具体,凡是上级和村民要求公开的财务项目,都要按详略得当、层次清楚、通俗易懂的要求,及时向村民公开,力求具体化。三是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财务章程,认真发挥村财务监督小组和镇经管办的作用。
(四)加强乡镇监管,做到服务于民。进一步健全落实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财务运行的各个环节都有人把关,有人负责。对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专题研究,提出改进办法和强化审计职能,实施村主要干部离任、任期审计和村年度财务审计,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运行的监督,做到善于监督,敢于监督。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村财务监督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督,检查审核财务帐目及相关经济活动,及时否决各种不合理开支,使财务规范、安全、可靠运行。
(五)重视抓好镇村干部的教育培训。由于现在农村工作越来越难做,对于在执行财务制度上,采取扎实措施把村级班子建设好。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结合农村实际,则应强化教育培训,强化检查考核,以提高业务素质,切实履行起审监职责。能扎实有效地帮助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应收款的清理等等。
(六)加大惩戒力度,做到取信于民。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要以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己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信念,及时发现和查纠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群众有反映的问题,要组织专项检查。结合村级财务分析制度的健全落实,针对财务管理突出问题,提出有关建议及时纠正,切实解决,落实整改。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及时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从而扎实推进村级财务管理,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思考论文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开始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阶段,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之上,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对会计数据与管理数据等进行整合,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信息手段,确保会计数据以及管理数据不受到任何因素的束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校内外各个阶层,从而加大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确保中小学财务工作能够有效的完成。
1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有一部分中小学在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期间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中小学校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认识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学校管理人员在认识上仅仅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中的“核算”,并且,很多中小学校没有认清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地位,在学校信息建设投入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不了解现代化管理下的信息资源的需求性;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没有应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为中小学校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也有部分学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着重视硬件的应用,忽视软件应用的现象,这都不利于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其次,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数据不够统一。有很多中小学在资源规划方面存在着规划不完善、投入零散的现象,并且在建设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没有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等方面的原则。在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经常会出现数据不够统一规范的现象,并且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作为规定的标准,最终导致中小学校的信息利用率低,整合度严重不足;同时,中小学校在传递各项信息方面,缺少共享性。再次,当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严重的缺少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中小学财务管理而言属于一大弱点。在信息化建设中,复合型人才是不可缺少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来完成信息统计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为此,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中小学财务管理建设中这点往往成为建设的致命点。
2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上述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被解决,必将影响该校的发展,为此,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校的重要任务。首先,中小学校应该调整财务管理建设思路,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前提之下,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实践表明,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中,领导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要确保领导能够有较高的信息化思想意识以及责任感,强化领导人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决心。同时,对于中小学校的基础工作而言,一些较为重要的决策需要领导人员亲自考察,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并且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有人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其次,在建设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需要将基础工作作为重要的标准,制定信息规范化制度。那么最先应该做的工作就是统一规范学校信息编码,这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属于一项重要的工作,也属于基础性工作。在统一规范期间,需要严格的按照一定的原则展开。一方面要坚持统一规范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建设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需要工作人员展开科学的总体规划,确保能够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配置等”,要求实事求是,与实际状况相结合,从而为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坚持维护和开发市场化原则,这一原则主要要求在系统开发和维护方面需要展开机制创新,在培养、建立复合型技术人员的基础之上,确保能够按照市场化道路建设的原则开展,并且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确保能够与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软件公司合作,从而构建出市场化的服务体系。再次,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完善公共的基础网络建设,在有网络安全性的保障之下,不断的推动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这需要中小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保证内部资源的丰富性,并且要确保网速的速度。应用较为先进的、安全高效的方式,连接学校内的网络和校外的网络,在应用数据库技术的前提之下,确保能够有效的实现中小学数据远程传输等。
3中小学校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实践表明,中小学校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符合现代管理发展要求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之下,需要保证中小学财务管理能够与改革和发展方面的要求相符合,在建设中树立“会计核算为基础,财务管理为核心等”现代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核心以及切入点,通过信息资源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有效的提升中小学财务管理建设效率。校园网络的存在,给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相应的保障,立足于某一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对学校内各种资源的一种管理机制以及一种管理理念等。学校通过高校以及准确的财务信息反馈,能够提高学校内的管理效率,控制风险,对于保障学习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2有利于技术方面的创新发展
实践表明,财务管理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程度的不同,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将会计电算化作为基础,从而对数据展开有效的调整,加工会计信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并不是简单的讲机械设备配合使用,而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等结合使用的一种手段。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该建设工作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它具有较广的涉及面,在技术以及质量方面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它具备这一定的特点,如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信息量往往比较大,针对性也比较明显等。这些特点在数据统计与获取中表现的较为明显,它能够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及时的传递财务信息,这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无法与技术创新分割,当前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技术的创新,这在推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总结
本文主要从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以及中小学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明确了在现阶段中小学校实施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如有一些中小学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并且数据标准不够统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中小学校的发展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当务之急。
第三篇: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客观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或加以控制,但并不意味着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能为力。首先,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体系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企业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遵守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要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准确地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如在筹资决策中,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以降低筹资成本,减少财务风险。在投资决策中,企业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投资原则,统一使用资金,使资金投向配置更合理,既要避免过分分散又要避免过分集中。同时通过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部报酬率等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调整资金及资产结构,减少和降低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速度。要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应收账款体系,注重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谨慎签订合同,定期分析账龄,紧密跟踪应收账款的还款情况,合理制定收款政策,控制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对于存货,在保证生产和销售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存货总成本达到最低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调查、总结已有的经验,运用存货管理中的最佳订货批量模型来确定存货量,以减少损失。同时,要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减少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5.合理利用防范风险的技术方法
现代企业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具体包括:(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避免单一经营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讲,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风险,股权投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风险,所以,企业选择投资方式时,尽可能采用风险低的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3)转移法。企业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转嫁风险。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购买财务保险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如企业可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也可以按照稳健原则建立风险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6.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应立足于市场,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建立经营者风险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以健全的奖惩体系为前提,鼓励经营者在公平竞争中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并享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要确保经营者能够担负起风险责任,承担风险损失。其次,企业要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第四篇:浅议如何完善村级财务管理
浅议如何完善村级财务管理
【摘要】在我国,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突出;另外,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来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也愈加强烈。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村级财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
在我国,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的团结, 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和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1.会计账务处理欠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如财产物资等有账无物,有物无账,有总账没有明细账;对同一经济业务前后会计账目处理不一致;总账、明细账不一致;现金与存款不分。有的村部分财产早已卖掉或报废,但账面没作任何处理。不少村有帐无物,账实严重不符。个别村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打着借用公物的幌子,实则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交,最终达到个人占有的目的。二是一些工程、项目开支另行建帐,甚至不记账,未能纳入总账之中。三是会计、出纳自行记账,对帐不及时,凭证传递方式不规范,出了问题互相推诿。四是会计档案管理不善。
2.发包、出租欠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手续欠规范。口说为凭,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合同,书面合同少;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等。二是程序欠规范。个别村主任、干部搞暗箱操作,不进行招标,有的不开“两委”会,少数人说了算,即使开了会,个别干部又擅自变更集体决定。三是付款收费欠规范。大部分工程项目的付款以领款凭证方式入账,农村已成为工程承包商逃税的“黑洞”;有的以其他费用支出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收支均不入账;有的收取后,私自保管挪用,长期不报账;有的由于集体收入少支出大,于是只好提前收缴承包款和租金,村集体资产被严重“透支”。
3.财务公开流于形式。一是一些地方将公开形式化,当作政绩之一,一哄而上,图形式,求名声,对于财务、村务落实的具体情况,则告之甚少,往往虎头蛇尾,形式主义泛滥,短期行为严重。二是公开不规范,在财务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于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三是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对电脑打印账目校核不细,产生失误,引起群众误解。
4.财务管理混乱。一是应收款增多导致资金沉淀,资产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导致集体利益受损。一些村主要干部擅自出借或自借资金,大量借款无法回笼,群众骂声不断;有的村集体房屋、设施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村干部或袖手旁观或有心无力。二是多头开户普遍存在,存款短缺屡有发生。由于金融部门“吸储”不正当竞争以及少数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的私心作祟,集体存款多头开户,甚至采用个人名义存单存款,该问题在土地被征用的村,表现较突出。由于出纳素质良莠不齐,以及村主要干部直接“自收自支”等原因,致使账款不符,存款短缺。三是开支大手大脚招待,借公济私。一部分村在资金安排上没有量力而行,有的盲目上项目,造成严重亏损;有的开支无度,挥霍浪费,借机中饱私囊。四是违规账目较多,会计核算及档案管理混乱,自行设置会计科目,凭证不装订,不编制会计报表,违规问题多,财务收支混乱,有的收入不入账,有的财会人员对凡是村委主任、村长审批的就付款而不管审核凭证。由此形成财务管理混乱。五是乡级财务支出预算约束不严,年初预算人大会通过的只到大项,无细项;具体执行时还是领导说了算。在执行上绕过人大监督。财政预算成了一纸空文。村级财务收支基本无预算。
5.财务制度不健全,流于形式。大部分村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部分村的制度条文很健全,但执行情况差,或干脆弃之不用,制度条文纯粹是应付检查,形同虚设。村级民主理财组织和财务公开制度没有建立,缺乏群众监督。大多数村会计兼任文书和出纳,既管钱又管帐,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会计档案资料没有认真保管,鼠咬虫蛀,霉乱毁坏。有些村财会人员变动没有正常的帐目交接手续,或不交帐,有的甚至帐目丢失。还有些村村干部谁收钱谁花,收多收少干部之间不清楚,群众更是不明白,财务管理处于无人负责,谁都负责的混乱状态。民主理财形同虚设,设立民主理财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控制不合理开支,缓解干部关系。
6.部分干部贪污腐败,乱摊派问题严重。目前农村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乱摊派现象时有发生,加上暗箱操作,财务收支不透明,造成干群关系不融洽。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也一直是农民群众投诉和上访的热点。
7.财会人员素质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目前,我国乡村财会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绝大部分财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由此便产生了账务处理随意,违反会计基础规范要求的问题,也必然导致会计监督不力的局面。村级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乱收乱支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如乱发乱补现象无法杜绝白条列收列支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常常发生,原始凭证审核审批不规范,记账不日清月结、报表不及时。
8.“村账乡代管”流于形式,不能起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作用。“村账乡代管”的工作由乡镇农经站负责。乡镇农经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农经人员不熟悉财务,业务素质较弱,原则性和责任性欠强等原因,存在着重记账轻管理,只审凭证,不审开支合理与否等现象,使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条得以记账。他们人员又少,业务素质又不高,如无会计证上岗现象仍然存在,这必然造成会计业务操作不规范;管理经费无正常渠道,主要靠收取村级财务审计费和代理记账服务费来维持运转。使得管理中心只是将收支整理后分类记账、编报表,成了村里的记账员,财务管理职能严重弱化。由于村干更换频繁造成会计人员也更换频繁,会计人员交接不及时、不合规,造成离任几年后不交账也无法审核,村级无证上岗的会计就更多了,会计基础工作很不规范。
二、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1.严格财务活动程序,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用制度明确村委会各干部成员的职责,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一律不得直接经手现金及存款业务,杜绝谁收款谁花钱、无专人管理财务、无专人审批的现象,坚持一签、一批三审制度即业务经手人签字,经村委主任审批和助理会计审核、村民理财小组审核、乡级财务服务中心审核才能报销的制度。乡财务服务中心要依照有关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和规定的开支,财务服务中心有权拒绝报账;对于合理的开支,服务中心在票据和现金支票或转帐支票加盖审核章后,村助理会计方可到乡农村信用社支取现金或转账。乡农村信用社在办理业务时,必须检验相关票据上的印签是否齐全(务中心报账专用章,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用章、审批人专用章)若不齐全者,不予办理。其次,制定完善、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在开支审批、业务办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约束,使财务管理有章可寻。例如:制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一事一议”筹资酬劳制度、等。
2.建立健全村社财务管理制度各村、社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 包括财务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 使村社财务的审批、公开、监督、票据的管理、财产物资的管理等都能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3.建立严格的村级财务工作监督机制, 把财务公开落到实处首先, 乡镇要成立村社财务管理监督审计领导小组, 定期或不定期对村社财务管理进行高质量审计, 并建立村社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其次, 要制定出硬性措施, 使各村在统一规定时间内公开账务。除做到账账相
符, 账目清楚外, 要及时负责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必要时基层党委政府派出专职人员进行督办、催办。三要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各种开支实行逐级审批制,按月报账,村的开支由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村主任(书记)签字报销,社的开支由各社理财小组集体审批,社长签字报销。四要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切实保障群众参与财务管理和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
4.推行“代理记账制”、“村账镇管制”。“代理记账制”、“村账镇管制”是近年来各级村级经营管理部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对村级财务的重要管理经验,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应大力推行。即不具备设置会计的村级,在财务自主权、资金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可以由乡镇财政所代理记账或实行村账镇管,确保村级各项资金收、缴、管、支诸环节上安全、有序、高效地运行,确保村级会计工作步入正常轨道。具体可以按照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实行这种财务管理制度:(1)是由政府财政拨款的部分,继续实行由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的村财镇管制度;(2)村集体收入部分应交还给村级组织自行管理,独立建帐,建立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在村级组织建章立制,调动村级组织理财用财的积极性,管好用活集体资金,为群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3)对于集体收入比较少的地方,可以委托会计代理制度,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办理会计业务。
【参考文献】
吴家真.村级财务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6).
陈念东,金晶.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邓辉.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16).
龚家强.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4).
【作者简介】张文明,男,河南南阳人,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学士,焦作大学经济管理系讲师,金融经济师。
第五篇:进一步完善烟草商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烟草商业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后,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市级公司如何强化对所属各县(区)经营部的财务管理,减少由于机构调整造成的管理真空,已迫在眉睫的摆在了决策者的议事日程,笔者就此谈点管见以供参考。
一、规范财务核算模式
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后,财务核算模式一直是个争议和正在探索的话题,且目前一直没有得到统一和规范
。有的是把原属县级公司的财务股人员集中到市级分公司合署办公,分县统一核算;有的则是仍然原袭过来的核算体制,只是报表上的汇总而已;有的虽然在分公司一级形式上合并了总帐、明细帐,但县级经营部仍然保留一套完整的帐表资料;但无论是那一种情况都会给市级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一些管理上的真空,人为造成重复记帐和不规范核算。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其实质就是企业间的合并与重组,核算模式无疑应与企业的重组相配套,实行“统一核算盈亏,分部考核管理,集中缴纳税费,产生唯一对外报表”。核算模式不规范财务资源肯定难已整合,管理漏洞必然加大。要规范核算模式首先就要规范会计机构。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后,市级公司除设立财务科外,各县经营部都应继续保留财务组,直接隶属财务科管理。
财务科的内设岗位和职能也要进一步整合,按照目前经营模式财务科可内设:①财务组。下设财务预算组、内部银行组(含银行转帐出纳)、会计基础工作组。②会计组。下设卷烟核算中心、烟叶核算中心、费用核算中心(含现金出纳)。③责任中心核算组。专门负责对企业内部各个责任考核单位责任经济指标的核算,定期产生内部经济责任指标会计报表,为企业内部绩效考评考核提供准确依据。④驻县财务组。负责县级经营部的日常财务管理和与分公司报帐、结帐及资料传输工作。其次要规范会计人员岗位设置。除了规范上岗资质要求外,各个市级公司要侧重从精简、高效、合理、配足、配齐、配强财务会计人员上做文章,理顺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提高财务核算、管理效率。直接隶属市公司的财务科的所属县级经营部的财务组,也要对应配套配齐会计报帐员、财务管理员、责任中心核算员(对经营部内设的责任单位核算),规避因机构撤并而派生出的财务管理真空。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可用以下岗位图直观表述:
从上图可见一个中型分公司会计从业人员约需21-24人,较目前各分公司系统财务人员数的现状可精简70-80人。
二、严格财务预算管理
烟草商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虽已实行多年,但结合到部门的考绩、考核、奖惩为数不多,开支的随意性还相当突出,财务预算管理形同虚设的现象还相当普遍。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的决策者们经验管理根深蒂固,预算管理观念淡薄,在编制财务预算时仅凭职能科室的几个人根据历史数据加加减减独立编制,忽略了交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必要程序和集思广益的完善渠道,显失权威性、可行性和强制力;在执行财务预算管理时,既使有的财务预算指标参与了部门考绩和绩效挂钩,但往往是只赢不赔,对完不成商品销售、烟叶收购任务,可控费用超预算的没有相应惩罚的配套政策依据。只奖不罚似的财务预算管理其生命力肯定脆弱,可控费用没有刚性化,财务预算只能是一纸空文。
要严格财务预算管理首先就是要科学编制好财务预算。既要充分考虑历史数据的参考性,更要结合现实情况的可预见性,要把死资料和活情况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尽量做到先进、合理、可行;在指标分解上要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不打折扣;对固定费用要严格实行定额预算,刚性管理,对变动费用也要确定合理费率,以费率从严控制;在制定财务预算时要广泛走群众路线,多经几次先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反复推敲,力戒闭门造车与购销业务脱节的现象发生;其次要加强日常跟踪管理。一经职代会讨论通过的财务预算就是当期企业财务活动的最高蓝图。我们只有通过日常的跟踪管理才能维护其严肃性,对于当期超支的可控费用要提前预警,并坚决杜绝在当期支出,实行刚性化管理。财务预算组要做到按月及时检查、反馈各个部门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通报和提出整改建议;责任核算中心则要做到预算与绩效挂钩,月兑现、年结算,奖罚分明。
三、明确财务权限,理顺报帐程序
机构的重组必然带来财务权限的重新分配和报帐程序的重新理顺。在确定财务权限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费用开支标准的制定权,该属是那一级制定的只能是那一级制定,各县经营部不能自行其事,各自为政;二是资金支出的审批权,属定额管理内费用的审批权可按照谁主管谁审批的原则明确,不属定额管理内的费用可明确具体的一次性开支档次,分别由各县经营部分管财务的副部长、财务科长、分管局长、总会计师、局长(经理)按照审批权限的档次予以审批;财务权限的明确要定细定准,要涵盖到各项费用具体细项和资金支出的具体内容,即包括差旅费、办公费、接待费、会议费、运杂费、力资费、商
品损耗和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固定资产的购置、维修、处理、报废以及烟叶生产的产前投入标准、投入范围、方式,资金的汇出和下拨额度等等权限。
报帐程序只能对应财务审批权限由下而上逐级传递,层层过关,对县级经营部的报帐程序可实行收支两条线,费用开支帐户实行定额铺底,定期报帐弥补方式。
为确保在经过必要的签批程序后会计原
始凭证的整洁,企业内部应设计一张资金支出审批单作为资金支出的签批依据,内容包括资金开支内容,经办人签字栏、部门负责人确认栏、财务审核栏、财务科长签批栏、分管局长签批栏、总会计师签批栏、局长签批栏、附件张数、大小写金额等。
四、强化内部监督,严肃财经纪律
无论是从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维护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还是从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双重价值观角度考虑,强化内部监督都应警钟长鸣。内部财务监督包括两个层次的监督,一是财务对各经营、管理部门的日常财务监督;二是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部门日常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物资采购、基建维修等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内部审计监督。作为财务部门监督的重点关键是对资金支出的合法性、真实性,监督的范围侧重在接待费、差旅费、烟叶生产物资、产前投入以及县级经营部费用开支的报帐审核上;内部审计监督的重点关键是资金支出的合理性、效益性。事前审计要侧重于物资的采购审计和基建维修审计;事中审计要侧重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完善方面;事后审计要侧重于财务收支的查错纠弊和企业缴纳税费的合理筹划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只有当企业内部的两种财务监督双轮驱动起来了,企业内部中的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机制才会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