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转)
历史和现实证明,权力作为一种支配他人的力量,在失去应有的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容易被滥用而导致腐败。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这对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尤其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课题。能不能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归根到底,就是能否真正树立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要为人民服务,权力必须受到监督的正确的权力观。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养成在被监督的环境下开展工作的良好习惯。同理,养成了在被监督的环境下开展工作的良好习惯,领导干部就能正确地运用和行使手中的权力。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必须认清我们手中权力的性质,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权力,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赋予了我们的权力,我们感情的天平始终要倾向人民群众,我们手中的权力一定要用于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同志曾经讲:“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习惯于在被监督的环境下开展工作,要求党员干部正确把握用权的方向,坚持用权的原则,始终做到用权为公,用权为民,依法用权,秉公办事;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深厚感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尽可能听取多数人的意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永远不脱离群众;要求党员干部在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时真正以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作为依据,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当好人民的公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正确认识权力和责任的关系,强化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观念和意识。党员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权力就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就越要对自己的决策和各种职务行为负责,切实做到掌权用权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党员干部责无旁贷、无可推卸。而要保证掌权用权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正确地履行职责,就必须强化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政,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办事、依法执政的能力,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就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自觉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制权、管钱、选人用人,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落实制度,切实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原则性。就必须习惯于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切
实扩大群众对权力运行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通过监督,发现有不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的行为,就要迅速纠正;发现有侵犯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现象,就要实行赔偿,以取信于民,树立党和政府守法、诚信、负责的良好形象。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时刻警惕权力异化变质,切实做到谨慎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权力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也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做好事,又可以用来干坏事;既可以锻炼人,使人建功立业,也可以腐蚀人,使人身败名裂。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再次强调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对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面对各种诱惑,面对各方面的监督,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力和清醒冷静的头脑,时时刻刻想清楚,应该怎样正确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充分认识目前党所处环境的变化给党员干部带来的挑战和行使权力时的风险,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党内外的监督,坚持不懈地把权力用于促进发展,用于为人民服务,用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坚决克服私欲膨胀、滥用权力的现象,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
第二篇:党员干部要正确树立
党员干部要正确树立“五观”
开展“五观”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倡导正确的忠诚观、对待观、成长观、进步观、位置观,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切实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措施,对于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政治素质,营造心齐气顺的工作氛围和人文环境,进而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忠诚观,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为政修德为先,修德首在忠诚。对党员干部来说,忠诚是首要的政治品德,是基本党性原则。树立正确的忠诚观,就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忠于党不仅是入党时的誓言,更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坚定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感情问题、态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党性问题。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强化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组织、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忠于国家,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员干部的神圣使命。党员干部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忠于国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热爱祖国,忠于宪法,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保证政令畅通,维护政府形象。
忠于人民,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句句不离“民”字,字字饱含着爱民深情。党员干部要做党的宗旨的自觉实践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将忠于人民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具体行动上。
二、树立正确的对待观,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
树立正确的对待观,要求党员干部以睿智的思维、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心态,做到“三个正确对待”,忠诚地对待组织,真诚地对待他人,严格地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组织,要有感恩心,懂得知恩图报。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置身于党组织之中,而不能游离于党组织之外。要强化组织观念,始终相信组织,紧紧依靠组织。要感激组织培养,多为组织着想,多替组织分忧。要认真执行组织决定,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自觉接受组织监督。
正确对待他人,要有诚信心,懂得知人之长。“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诚信已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做人、立世的一种根本,守诚则守本、守信则守根。对待他人,要讲诚信、讲宽容。多看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宽以待人,坦诚相见,多一些信任少一点猜疑,多一些赞许少一点妒忌,多一些包容少一点挑剔,多一些谅解少一些结怨。要有容人的胸怀
和雅量,容言、容人、容事,既要容人之长,更要容人之短。
正确对待自己,要有平常心,懂得知足常乐。正确对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悲观失望,也不能好高骛远、夜郎自大。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要清醒的看到自己不足和短处,善于自我完善,不断地修正身心、锤炼党性。不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懂得知足常乐,在保持平常心的基础上要不失进取心。
三、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在实践磨炼中成长,在干事创业中成才
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胡锦涛同志指出:“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干部成长是在勤奋学习中积累的,要在善于学习中提高素质。天下最益智者,惟乎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学习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党员干部成长成才之基。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更要向群众学习,做终身学习、善于学习的模范。
干部成长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砺的,要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不深入实践,不了解基层,很难与普通群众有深厚感情。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才能深刻地了解群众,才会对群众有深厚感情。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朝下走,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干部成长是在敢于担当中历练的,要在干事创业中体现价值。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树立“创先争优、勇争一流”工作理念,克服浮躁情绪,勇挑重担,敬业奉献,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上,把精力集中到创业上,把本领施展到发展上,多干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建功立业、健康成长。
四、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共同进步,共创事业
党员干部政治上进步、职位上晋升,其本质是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提升,是一种责任的提升。追求个人进步的理想是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树立共同进步的理念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大力倡导你进步我进步、大家都进步,先进步的人帮助后进步的人的共同进步观。
对待组织安排要服从大局。党组织选拔配备干部不仅是好中选优,也要考虑到年龄、结构、专业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每位同志的职务安排,都是事业发展、工作推进的需要。当组织安排与个人意愿不一致时,应从大局出发,服从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和群众选择。不能简单的牢骚攀比,更不能剑走偏锋,搞跑官要官、拉票贿选。
对待自己进步要有平常心。不得意于一时的进步,也不埋怨于一时的挫折。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进步了,更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自吹自擂,不居功自傲,不盲目尊大,以感恩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对于一时的挫折,要以平和的心态经受个人进退留转的考验,以优良品格和一流业绩保持良好形象。
对待他人进步要见贤思齐。有的看到别人进步就不舒服,或以言语中伤,或做手脚损人。到头来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青山不碍白云飞。同事进步了,自己要打心底里为之高兴,并真诚地帮助他人进步。同时,把他人的进步看作对自己的鞭策,虚心向先进看齐,善于汲取经验,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激励自己。
五、树立正确的位置观,以有为争有位,以有位争取更大作为
位置也即职位,是履行职责的岗位。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是党员干部对待位置的基本准则。要正确看待位置,十分珍惜位置,时刻摆正位置,在其位尽其责,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奋发有为,以有为争有位,以有位争取更大作为。
位置是有限的,是前任让出来的。领导职位的配置有严格的职数限制,职级越往上,职数就越少。因为位置的确定性和有限性,不可能使每个人都有非常合适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对位置要有正确的认识,做到追求而不苛求,珍惜而不哀怨。让出位置的干部要有风格,不抱怨;得到位置的干部必须懂得珍惜、干出成绩。
位置是党和人民给的,是用来干事创业的。一个人职位的升降,与自身条件和客观机遇有很大关系,但最终是由党和人民给的,是用来干事的。职位意味着责任,领导意味着服务。要以平常心看待名位,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作为党员干部,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必须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位置本身是平等的,没有好坏贵贱之分。刘少奇同志接见时传祥时说过,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虽然岗位有所不同,职务有高有低,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优秀的人,总是位置在选择他;平庸的人,才会东张西望地选择位置。
“五观”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但并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忠诚观是“五观”的核心和基础,没有正确的忠诚观,其他“四观”便无从谈起。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忠诚观,才能正确对待组织、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才能健康成长。总之,要大力倡导团结和谐实干的风气,着力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氛围,这样才能实现你进步我进步,大家共同进步,才能够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在各自位置上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
强化组织学习优化学习模式
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和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坚持以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为主体,增强党组织学习功能,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强化互动共享式的组织学习,建构学习共同体,提高学习成效。
加强学习是全体党员的共同权利和共同义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全体党员树立现代学习理念,激发学习动力,磨练学习毅力,提高学习能力,塑造学习型党员,推动自我超越。党员个体学习是党员自我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学习型党组织不是学习型党员个体的简单相加,强调党员基于共同组织目标的有机联结和深度“耦合”,强调通过互动共享式的组织学习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里的组织学习,其本质是合作学习。合作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构成社会文明的基础。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社会主体的互信不仅促进主体之间“心约”的订立和忠诚感的塑造,而且促进合作多样性的产生,合作则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体的互信。党员作为学习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体,在合作与信任的良性互动中,开展同质化的合作学习和非同质化的合作学习,有利于深化理论武装,凝聚群体智慧,共谋发展方略,推动工作创新。换言之,与个体学习相比,组织学习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组织学习应是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组织要在抓好党员个体自主自治式的分散学习基础上,强化多元主体互动共享式的组织学习,推动学习模式转型升级,提高学习方法途径的科学化水平。
组织学习要着眼全体党员,区分不同层次,搭建组织载体,强化互动交流和思考创新,实现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的多元共享。党委(党组)中心组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职学习、提高素质能力的重要组织载体。党委(党组)中心组要把握“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建班子”的功能定位,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在自学、听辅导报告、专题调研和实践体验的基础上,以举办务虚研讨会、学习成果交流会等形式,深度汇谈、系统思考,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的组织学习,优化方法途径,严格规范管理,增强学习效果。党的基层组织既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也是基层党员学习的重要组织载体。党的基层组织要从完善组织生活入手,强化学习功能,推动组织学习生活化,组织生活学习化。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保障基层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使组织生活成为平等主体平等汇聚平等交流的民主平台。基层党员以平等身份围绕学习议题开展“民主恳谈”,是党内民主在学习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让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成为基层党员组织学习的有效载体。
组织学习意味着党员在党组织内不同层次、不同时空的多元汇聚和良性互动,离不开以共享价值为核心的精神动力的强力支撑。推动组织学习,要把握党员的角色心理,培育科学的组织文化,以赢得党员对组织生活的合法性认同和支持性参与。这样的组织文化本质上是党组织内部的和谐文化,为全体党员团结进步提供重要精神支撑。从过程文化的角度来看,作为和谐文化的组织文化意味着党员对自身在组织生活中的角色功能持积极的看法,并产生采取角色行动的积极态度;也意味着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和对其他党员的信任,进而产生与他人通力合作的积极意愿。这样的组织文化内蕴合作文化。党组织要把握人的趋社会性特质,加强合作主体的文化塑造。作为合作文化的组织文化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功能性合作。这样的功能性合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层次性。通过相互学习、互动学习实现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建共享是当代组织成员之间功能性合作的首要价值和基本形态。这样的组织文化内蕴学习文化,强调组织学习生活化、组织生活学习化。学习文化是学习型党组织应有的文化形态。党组织要把握学习文化的特质,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观教育,让相互学习、互动学习成为党组织内基本的合作关系,推动组织成员学习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创先争优活动是全党范围的重要竞赛活动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我们应该从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高度,深刻认识“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创先争优”活动,从党组织角度看,要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从党员角度看,要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因此,这项活动是组织行为和个体行为的统一。
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广大党员的能力素质体现出来。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提高党员的能力素质?方法措施是多方面的,总结以往党建工作的经验,开展经常性的“创先争优”活动,是一条重要、有效的途径,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适时在全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伟大创举。”“创先争优”活动也是一次在全党开展的集中教育活动。同以往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比较,这次活动除了在教育活动背景、任务、内容、做法上有自身特点外,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它的主题上,就是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创先进、争优秀”。过去,各行各业也开展各种类型的“创先争优”活动,但都是局部性的、临时性的,而这次“创先争优”活动是在全党范围开展的,而且按照中央的要求,它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在全党范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建工作方式的创新,标志着党的建设向着规范、经常、实效的科学方向发展。
“创先争优”就是“创先进、争优秀”,它的实质是一次在全党范围开展的竞赛活动。竞赛就是“竞争比赛”,是一种重要的、普遍的社会活动。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体育等各种社会活动中,竞赛是一种重要的竞争激励机制,对于提高能力、促进创新、推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竞赛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是促使人们在竞赛活动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勤奋学习、提高能力,努力工作、创造优异的业绩。在一个组织中开展竞赛活动,虽然表彰奖励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是少数,但这不是根本目的,最终意义在于使组织成员的能力素质普遍提高,组织的整体功能得到增强,从而有效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因此,竞赛是一种互相学习、相互激励的组织行为。
能力心理学认为,人的能力素质可以通过从事一定的活动来提高。但是,长期从事某种活动,一旦形成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能力反而处于静止状态,难以进一步提高。竞赛活动是一种竞争激励机制,在竞赛活动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目标,能够充分激发人的激情、思维、意志,极大地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竞赛活动,对个人来说,能够有效提高能力素质;对组织来说,能够增强整体活力,保持和发展组织的先进性。“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能够在竞赛中体现、在竞赛中发展;共产党员的能力素质,也能够在竞赛中体现、在竞赛中提高。因此,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有效提高广大党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作为党内一项重要的竞赛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应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力求实效,应注意四个重要问题。
第一,要明确目的要求。任何一种竞赛活动都是有目的的。“创先争优”活动不能为竞赛而竞赛,总体上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来进行,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活动,要紧紧围绕推动本行业、本地区、本单位的发展来进行。“创先争优”活动不能离开发展大局、脱离中心工作来进行。
第二,要推动活动普遍开展。“创先争优”是全党范围的竞赛活动,要求每个基层党组织、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积极、认真地参加。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扶持少数“先进”和“优秀”上,而要推动活动普遍开展。“典型”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树立“典型”是重要的。“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表彰少数“典型”,而是要通过普遍竞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进一步发展、使每个共产党员的能力素质得到提高。既然是竞赛活动,“先进”和“优秀”要在竞赛中体现出来,“典型”应该在竞赛中产生,而不是特意“扶持”出来的。这样的竞赛活动才能产生互相学习、相互激励的作用。
第三,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对于任何竞赛活动都是重要的。有些竞赛活动,出发点是好的,形式上也是轰轰烈烈的,为什么效果不好?原因就在于考核激励机制不科学。考核要有标准,标准要科学、具体。“先进”和“优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要用一定标准来衡量和认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标准是“五个好”,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标准是“五带头”。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指导原则,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对于“先进”和“优秀”还应该提出具体要求。在竞赛活动中,激励机制要具有普遍性、层次性,不仅对少数“典型”产生激励作用,对大多数人也要产生激励作用,要避免出现少数人“积极”,大多数人“不积极”的现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建立具有层次性、普遍性的激励机制,吸引每个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积极主动参与,才能推动活动普遍开展。
第四,要注意克服随意性、临时性,避免形式主义。在生活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好事情要认真去做,才会有好效果;再好的事情,不认真去做,不会有好效果,甚至会产生消极后果。要总结我们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一些重要工作,理论上大家都说很重要,但实际上并不认真,敷衍了事,上下应付,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浪费了各种资源。对于“创先争优”这样在全党范围开展的重要竞赛活动,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采取具体措施,严肃检查考核,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
第三篇: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学习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
甘肃物流学会 朱行之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这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权力,坚持教育工作的经常性
权力具有两重性,既可用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为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提供条件,也易视权力为资本,搞以权谋私,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领导干部能否恪守党的宗旨,成为人民的公仆,至关重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人民。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以极端个人主义看待权力,视权力为谋私的工具,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千方百计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个人捞取好处,这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与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权力观是由世界观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权力观,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要坚持把教育放在首位,经常地、深入地对领导干部进行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帮助他们增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二、提高自身修养和内在素质,加强组织的监督检查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着力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终身学习的时代。剖析众多的反面典型,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根本原因是放松了学习,造成理论上不成熟、政治尚不清醒,“权力观”上出了问题。领导干部立志做大事,就应该把学习当作人生追求的第一大事。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关键在于面对复杂的情况,正确把握好自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各种利益关系也得到了调整,形形色色的诱惑亦随之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思想迅速滋长、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决不能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要自觉增强自控能力,真正做到:管住自己的头,不该想的不想;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同时,还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子女,管好身边的同志。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维护党的威信,努力树立起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取决于自身修养和内在素质,但也离不开党组织强有力的监督。权力如果失去监督,就会造成权力的绝对化,而绝对化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党内,决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存
在。党组织监督是以强化党的组织监督体系来实现的。对领导干部中不能正确行使权力的行为,一定要早打招呼、早提醒,坚持做到防患于未然。党的纪律监督是对领导干部实施监督的主渠道。对于违反党纪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论党龄多长、职位多高,都必须严肃党纪,真正做到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加强组织监督要靠严格的党内制度作保证。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比如: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领导干部述职报告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党组织对党员谈话提醒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等。通过严格制度、强化制度的长效约束功能,确保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严格控制在人民利益行使的范围内。
三、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好务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也是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大有作为的时期。领导干部能否健康成长,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自觉性。要紧紧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确保手中的权力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二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打牢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思想基础理论。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自觉学好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同时,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在权力面前一定要头脑清醒,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做到“慎权”、“慎欲”、“慎情”、“慎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力量,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服务。三要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培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过硬作风。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坚持群众路线,坚决克服“浮、骄、逸”等不良现象,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模范执行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用良好的作风保证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保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同时要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权力的行使不越界、不跨线、不离谱、不出格。四要坚持在实践中磨练,提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本领。要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勇于在“急、艰、险、苦”的环境中磨练,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宏观决策能力、统揽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领导干部,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第四篇: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权力观利益观
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权力观利益观
彭国华
近日从报上看到两组关于当前干部队伍的数据,引发了一些思考。一组数据是:截至2007年底,全国机关干部中45岁以下的占71.5%,其中35岁以下的占30%,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7.5%; 另一组数据是:2007—2008两年间,广东省广州市政府系统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涉及227人,其中31—45岁年龄段的127人,占总数的55.95%。这两组数据一正一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年轻干部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从第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当前干部队伍的一个明显特征。随着我们党对年轻干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培养力度的加大,一大批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同志陆续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年轻干部多了是件好事,有利于实现干部队伍的正常交替,增强单位的朝气和活力。新老交替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对年轻干部而言,始终有一个正确对待组织、正确看待自己的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荣誉观和利益观。
年轻人希望干出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这种进取心应该充分肯定。但一定要懂得,干大事未必就是当大官,实现人生价值也并非可以用官职衡量。只要通过努力学习,苦练“绝活”,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锤炼品质,把青春
年华献给党和人民,就可以有所作为,也必能得到党和人民的信任。对年轻干部尤其要强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接受党和人民的挑选。实践证明,从长远看,当老实人不会吃亏,吃亏就在于不老实。那种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的人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很难达到往上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倘若私欲膨胀,官迷心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迟早要跌大的跟头。要相信,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走正路的“抖机灵”,瞒不过众人的眼睛。还要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只要是信仰坚定、品德高尚、工作努力、业务出众的年轻人,一定会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公平、公正、公道,永远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从第二组数据可以看出,现在的年轻干部往往处在一种“包围”中,就是一些怀有不良企图的人所形成的“包围”。年轻干部前程远大,属于“潜力股”,未来可能担当重任。一些怀有不良企图的人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挖空心思在年轻干部身上打主意,不惜重金进行“长线投资”。而且,越是身处关键岗位、掌握重要权力的年轻干部,就越可能成为这些人重点“围困”的对象。年轻干部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糖衣炮弹击中,成为这些人的俘虏。
面对这些诱惑和风险,年轻干部要突破“包围”,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切实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具体来说,应当从苦练“内功”、净化交友圈入手,谨慎面
对灯红酒绿的诱惑,谨慎看待鲜花和掌声,谨慎处理亲情和友情,防止被那些怀有不良企图的人所腐蚀、所利用。这不是一件轻易就能做到的事,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党性作保证,关键在于真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当然,年轻干部面对比过去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压力也是动力。大浪淘沙,真金浴火。年轻干部只有努力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意志品质,才能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可靠,我们的干部队伍才会更加纯洁、更有战斗力。
第五篇:浅谈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浅谈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权力观是指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领导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作为新时期的各级干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必须正确理解权力与权力观的基本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为民所执”。
一、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权力观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不解决好世界观问题,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解决世界观问题,学习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所有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注重理论学习。作为共产党人,如果放松了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就会使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就难以抵挡物欲的诱惑,政治上也就不可能成熟。原广州市交警支队长张林生,收受贿赂480多万元。他官当大了,有了名利和地位,认为学习不学习对他无所谓了,逐渐地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在他家中豪华、气派、宽敞的书房里,佛教、方面的书籍比比皆是,但党员必读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和理论书籍,却一本没有 从这个典型不难看出,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世界观改造,对各级领导干部是多么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1二、必须破除“官本位” 意识,肃清封建主义的残余思想“官本位”把做官看做人生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又用做官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对这种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必须彻底摒弃和肃清。一些干部以官为本,说到底是以我为本,以满足个人利益为最高原则。在他们看来,官通权,也通钱,有了官职,就打开了满足个人欲望的通道。这就更加促使一些以官为本者把做官、保官、升官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而做官一旦上瘾,往往是能上不能下,能大不能小,能官不能民。求官之心愈切,谋官之术愈歪,这实在是一个发人深醒的问题。应该看到,人民的利益、政权的性质、社会进步的趋势、历史变革所面临的形势,都和“官本位”思想格格不入。固守官本位思想,迟早会被历史淘汰。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是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千万要防止把升官发财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如果你的“官” 不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干出来的,而是靠“跑”、“要”、“买”来的,那不仅不光彩,最后还要栽跟头。因此,干部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坦然接受党和人民的选择。无论党和人民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都要在那个位置上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必须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强烈的党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也是一个党性修养问题。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增强党性修养,重要的是要树立强烈的党的意识。然而,在一部分党员干部的灵魂深
处,党的意识淡化了、麻木了,虽然身在党内,心已离党。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共产党人应有的权力观,更谈不上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要有党的意识,这是对党员最起码的要求。衡量一个党员是不是合格,首先要看他有没有党的意识。如果党员没有党的意识,这个党就不成其为真正的党。牢固树立党的意识,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增强全局观念,与党同心同德,自觉地在政治上思想上接受党组织的领导,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坚决维护全党的团结;要求每一个党员牢记职责,诚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要求每一个党员始终不能忘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做到与时俱进。
四、必须正确认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要正确对待利益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人富起来了,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果党员干部不能正确看待这种差距,正确看待个人的“清贫”,就很容易忘记党的宗旨和要求,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就抬头,群众观念就淡漠,理想信念就动摇。现在,还有不少群众和下岗职工生活仍很困难,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有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勤俭的生活习惯,不能在物质生活上向高标准看齐。不顾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不管群众的冷暖,一味讲排场,比阔气,追求物质享受,就会冷落民心,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除了少数腐败分子以外,就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党员干部奢侈浪费、吃喝玩乐、索拿卡要等消极腐败现象。现在,确有少数干部不以艰苦奋斗为荣,奢侈浪费为耻,把铺张浪费,能走关系,能以歪门邪道办事当作能力和光彩,视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视为地位和权力的象
征。深受这种思想侵蚀的大小干部,也觉得自己收人太微薄了,生活太清贫了,由心理不平衡开始,从收受贿赂发展到不择手段追求金钱,贪图享受。这往往直接影响着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
二是要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干部要廉洁自律,这不仅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领导干部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需要。一个人官当大了,抬轿子的人就多了。现在社会上确有一些迎合型的干部,为了走捷径,捞取实惠,刻意在领导面前阿谀奉承。周围这样的人多了,往往容易使领导干部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能力和水平确实高人一等,不会犯错误,自然而然地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这样的干部就很难保证不出问题。实际上,各种监督包括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有利于防止领导干部犯错误,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最好的保护。
樱花支部赖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