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议论文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训练
1.全命题作文
(1)文题:由一件小事想到的„„
提示:写作本文应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件事情,把它概括叙述一下,然后发表自 己的看法和主张。选材时尽量选择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小事,并且此事与现实生活中某件事 物有联系,从中挖掘出新意,据事论理。
(2)文题:山水有情又无情——谈生态平衡
提示:本文的题目已点明了中心意思,而且提示了文章的思路。因此,可以从山水的 “有情”和“无情”两方面立意构思。
写作本文应该先从正面人手,描述青山、绿水、森林、草原以及整个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奉献,人类从大自然得到无限的益处。然后再写现实状况,山水有情人却无情,人们争相对大自然强取豪夺,滥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于是大自然便很不客气,给人类以应得的惩罚,表现得非常“无情”。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因此,行文时,就应摆出事实,突出文章的中心一一—山水有情,人也应该有情,爱护大自然,否则便会后患无穷。
(3)文题:我最喜欢的名言(格言):
提示:“名言(格言)”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往往可以丰富一颗纯真的心,并带着他走向光明。
写作有关名言(格言)的文章,只要写出自己喜欢的几种理由即可。但也可以写得别具一格。例如在阐明自己为什么“最喜欢”的同时,引用名人的事迹、地点、言论或诗句。安排好层次,并做到开头点题,结尾和开头照应,突出文章中心。
(4)文题:鲁迅作品中一个文学形象给我的教育
要求:从鲁迅作品中选择一个对自己教育较大的一个人物,作为对象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有不少鲁迅先生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作本文时,首先要确定鲁迅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形象,正面的或反面的都可以,如阿发、双喜、闰土、孔乙己等,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教育最大的一个。在布局结构上,最好用叙议结合的方式。但要特别注意,不管选择的形象是正面还是反面,都要落实到“给我的教育”上。
(5)文题:对“开卷是否有益”的看法,有人认为“开卷有益”,有人则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请以“‘开卷有益’小议”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结合实际写出自己的看法。
提示:“开卷有益”是一个成语。“卷”指书;“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读书就有好处。这一解释在一般人心中似乎已成定论。其实这是值得思考的,文题中的“小议”就作了这样的暗示。就是说不能笼统地说“开卷有益”,这要看读什么书,为什么读和怎样去读。读好书有益,读内容不好、乃至有毒的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从另一个角度说,即使读的好书,也还有动机、方法的问题,能否有益也不可一概而论。
写作此题,还可以肯定上面提出的结论,再提出问题:问题不在书的一面,关键在于读者是否有理解、辨别、批判能力。若有,则凡书均可读,或从正面受益,或从反面受益。
(6)文题:尊老爱幼
提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劳动人民的理想。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尊老”的观念淡薄了,也有些人“爱幼”之心极佳,却爱而不教。本题的内涵较宽,它可以指家庭内外,也可以指整个社会。写作本文,可着重写“尊老”,也可着重写“爱幼”,不必平均使用笔墨,既可正面举例论证,也可从反面说理,亦可正反对比论证。但要做到观点明确,层次清晰,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7)文题:要自觉
要求:联系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生活到处都在考验我们的自觉性;下雪了,你是否自觉地去清扫马路上的积雪,作业没完成,有好电视节目+你看不看,看到坏人做坏事,你管不管;乘无人售票车,是否自觉交票款等。写作本文,可抓住一件或几件事实,谈谈有关自觉的问题。
2.半命题作文
(1)文题:____________ 的启示
有一厂家上门允诺,只要她在电视上说一句喝了该厂的口服液才使头脑敏捷,就可得到一万元的广告费,可是唐黎拒绝了。她说:“俺家穷,从来没喝过那健脑口服液。如果我为贪钱说瞎话,今后我在社会上怎么做人呢?”
提示,写好读后感,首要的是找准“感点”。“感点”往往是多样的,既可以就材料的主旨发表感想,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发表感想,甚至就其中的某一句话谈感想。如抓住上述材料的主旨可确立“要舍利取义”、“要实事求是”一类的感点,从另一个侧面可确立“要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做人要诚实”、“虚假广告做不得”等感点,还可以抓住唐黎的—句话确立“莫为金钱说瞎话”的感点。“读后感”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感点”确立之后÷在论证过程中要发挥联想,通过联想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来阐发感点,联系自己的实际。合理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等方法,来论证自己的感点。
(2).文题: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有个洋人要做西服,他拿西服样子给中国裁缝,几天后新西服做好了。西洋人一看,中国裁缝仿造得惟妙惟肖。但翻到后面,突然发现挖去一块,又补了一块。西洋人感到奇怪,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裁缝说:“我是完全照你的样式做的呀!”西洋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旧西服后面有个补丁。
提示:写作本文,首先要读准材料的主旨。该材料的要害是照搬补丁,由此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中心论点.那个裁缝的技艺高超,仿造得惟妙惟肖,但他一味模仿,不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果适得其反,把事情办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用举例论证或正反论证等方法,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不可机械的模仿,以譬示人们。
(3)文题,根据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1991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陈新民出国参加第三届小儿心脏病国际学术会议。他的论文获奖。来自五十四个国家的千余名专家、教授在会场等待他作学术报告。陈新民发现会议前厅悬挂的各国国旗中,竟没有五垦红旗。他当即向举办单位严肃提出:“请先挂上五星红旗,我才进会场作报告!”大会秘书处在赔礼道歉后,马上挂起了中国国旗,陈新民满怀激情地在五星红旗下留了影,才举步进入会场。
提示: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首先要特别注意分析材料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然后从中选取一点来议论。这则材料启示我们: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要时时处处维护祖国的尊严,让国旗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因此,本文的感点应是:要时时处处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感点提出以后,可举吉鸿昌、徐悲鸿、朱自清等维护民族尊严的事例,来论证感点,然后再用陈新民以及当今知识分子出国留学,不忘祖国,维护民族尊严的事实对感点阐发议论。
(4)文题:阅读下面材料,选一个角度,自攒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某中学经过班级、年级的推荐和一定的测试,选出了20名学生作为市、区三好学生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
提示:一事一议,叙是基础,议是关键,要想议得深刻,“事”要选得好。文题中的空白处,可填的“事”范围较广,如一次考试的成功,一次实验的失败,一次获奖,以至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可选人。当然,要挑选最熟悉的、最有意义的,并且最容易展开议论的事来写。所选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写作本文,叙事要简明概括,议论侧要有深度。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就事论事,而应挖掘其深层含义,即社会意义。
(2)文题:信心+________ =成功 的启示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成,然后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本文的正副标题中某部分作了限制,还有一部分需要补充。在正题等式的空白处可加入你认为“成功”所必备的要素,如毅力、智慧、胆略、勤奋等;在副标题的横线上可填你所记叙的事件。但应该注意的是,所填的要素同所填的事件应具有内在的联系。
写作本文时,首先应根据文章题目的特点,补充完整题目,然后按写议论文的方法进行写作。
(3)文题;从 想到的(或:从____________ 说起)
要求: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写成读后感、短评之类的文章。
提示:文题要补充的内容很多,可以是一个成语、一句名言、一句俗语,也可以是—个故事、一首诗、一支歌等,还可以是一件事或一种现象,如“浪费粮食”、“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随地吐痰,乱扔烟头”、“遇见坏人坏事不敢管”等。写作要先在文题基础上找准“感点”、“评议点”,然后按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论述,阐明文题的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强调“感点”和“评议点”,照应开头。
构思好本文,关键在于选好“感点”、“评议点”,而“感点”、“评议点”又是在所补充的内容中产生。因此,就要抓住文题的精神实质,看准它的现实意义。但必须注意,所谓“感点”、“评议点”一般只能是一点,而不能把它扩大。这样才能集中一点,说深说透,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4)文题:我最爱
要求: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本文属半命题作文,文题中应补充的内容范围很广,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人和事,如爱文学、爱读书、爱运动、爱音乐、爱旅游、爱师长、爱兄弟姐妹等。写作本文首先要把最喜爱的对象填好,然后有条理地阐述爱的理由。但要注意理由一定要充足,否则便不足以说明问题。还要注意文题的“最”字,它表明不是一般的普通意义上的爱。这样才能论述得深刻,突出文章的主旨。
3.材料作文
(1)文题: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唐黎是河南省1996年高考女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她家很穷,正为上大学那数千元费用发愁。有一厂家上门允诺,只要她在电视上说一句喝了该厂的口。服液才使头脑敏捷,就可得到一万元的广告费,可是唐黎拒绝了。她说:“俺家穷,从来没喝过那健脑口服液。如果我为贪钱说瞎话,今后我在社会上怎么做人呢?”
提示,写好读后感,首要的是找准“感点”。“感点”往往是多样的,既可以就材料的主旨发表感想,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发表感想,甚至就其中的某一句话谈感想。如抓住上述材料的主旨可确立“要舍利取义”、“要实事求是”一类的感点,从另一个侧面可确立“要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做人要诚实”、“虚假广告做不得”等感点,还可以抓住唐黎的—句话确立“莫为金钱说瞎话”的感点。“读后感”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感点”确立之后,在论证过程中要发挥联想,通过联想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来阐发感点,联系自己的实际。合理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等方法,来论证自己的感点。
(2).文题: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有个洋人要做西服,他拿西服样子给中国裁缝,几天后新西服做好了。西洋人一看,中国裁缝仿造得惟妙惟肖。但翻到后面,突然发现挖去一块,又补了一块。西洋人感到奇怪,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裁缝说:“我是完全照你的样式做的呀1”西洋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旧西服后面有个补丁。
提示:写作本文,首先要读准材料的主旨。该材料的要害是照搬补丁,由此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中心论点.那个裁缝的技艺高超,仿造得惟妙惟肖,但他一味模仿,不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果适得其反,把事情办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用举例论证或正反论证等方法,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不可机械的模仿,以譬示人们。
(3)文题,根据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1991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陈新民出国参加第三届小儿心脏病国际学术会议。他的论文获奖。来自五十四个国家的千余名专家、教授在会场等待他作学术报告。陈新民发现会议前厅悬挂的各国国旗中,竟没有五垦红旗。他当即向举办单位严肃提出:“请先挂上五星红旗,我才进会场作报告!”大会秘书处在赔礼道歉后,马上挂起了中国国旗,陈新民满怀激情地在五星红旗下留了影,才举步进入会场。
提示: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首先要特别注意分析材料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然后从中选取一点来议论。这则材料启示我们: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要时时处处维护祖国的尊严,让国旗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因此,本文的感点应是:要时时处处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感点提出以后,可举吉鸿昌、徐悲鸿、朱自清等维护民族尊严的事例,来论证感点,然后再用陈新民以及当今知识分子出国留学,不忘祖国,维护民族尊严的事实对感点阐发议论。
(4)文题:阅读下面材料,选一个角度,自攒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某中学经过班级、年级的推荐和一定的测试,选出了20名学生作为市、区三好学生的候选人。这些候选人的学习成绩、身心素质等都不错,思想品德评定都为优秀,而且在《行为规范》、时事政治等笔试中,都名列前茅。
一天,学校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测试。
几个美术考场的门口,扫帚随意地横在地上,抹布杂乱地躺在地上。不少候选人熟视无睹地从它们上面跨过去,而有的候选人则将它们放到了应放的地方。考场内,候选人的面前都放着刀片和未削过的铅笔,以及画纸、草稿纸等。大家开始削铅笔,有的人把铅笔屑削在草稿纸上,有的则随意地削在地上或桌上„„
提示:写作本文,首先要读懂材料反映出的问题,选准角度,提炼观点。从学生角度看,“德才兼备”是跨世纪人才的标准;“欲成大事,必从小事做起”。从学校和教师角度看,学校教育应将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培养。然后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议论说理,阐释自己的观点。本文宜用开篇点题,结尾照应开头的结构形式。
(5)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中的提示,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读书使人避恶,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上面是关于读书的几则名言,相信你也有类似的感受。请你选择读过的一本好书(或一本杂志、一张报纸、一篇文章),谈谈你的心得体会和受到的教益。
提示;写作本文,首先要领会材料中提供的四句名言的用意:这四句名言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读书有益。这不仅限定了作文的内容,也暗示了作文的中心:只能写作品的思想性、教育性,并结合自己谈感受和教益,而不可谈其艺术性。作文时,因为“要求”中说明四句明言只是“提示”,不是必须使用的材料,所以,可选用一两句名言,而不必全部包容,材料中的“提示”,限定了本文要写成“读”、“感”结合的有叙有议的读后感。写作本文时还要注意,所写的感受必须和名言一致,是同向的。如果忽略了这些,而把本文写成内容介绍或大谈读书的作用;或面面俱到,思想艺术一齐谈;或大量文字谈书的内容,感受只简单的一句话,这些都是没有读懂材料,而离题、偏题的现象。
(6)阅读下面材料,抓住实质,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球王贝利踢进了100个球,当别人间他哪一个球最令他满意时,他回答说:“下一个。” 提示;写好本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抓住问题实质。这则材料虽然很短,但读得懂,抓得准,却不大容易。阅读这则材料后,可能得出很多结论。如果得出“鼠目寸光的人是没有出息的”、“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从现在做起”的结论,却有些离题了;如果得出“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过去只能属于历史,未来才属于自己”的结论,则是似是而非。而“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眼前
成绩”、“只有追求更高目标的人,才是有所作为的”的结论,才是切合题意的。前者意境较浅,只是就事论事,惟后者“只有追求更高目标的人,才是有所作为的人”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立意较深。在准确立意以后,便可构思成文了。选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语言要简洁明了,尽量少用关联词语、形容词和副词,说清说透道理即可。
第二篇:议论文写作训练
一、议论文训练要点
1、确定观点(你的主张、看法)
2、围绕观点选择引用的材料:①历史典故、名人事例、寓言故事、生活事例(以大众熟知的为好,自身事例也可)、名著事例,②名言、俗语、格言、诗歌、凡人哲理。
3、安排思路:将要写的内容点先后安排一下。常见几种行文思路例举:(1)几种开头:
直接提出观点,先陈述某件事例(生活现象,故事)再引出议论话题或提出观点,(2)几种分析论述思路:
并列分点论述:围绕观点,从多个角度、多个内容点进行论述,几个点构成并列关系,共同论证论点。
承接式论述:阐述论点时,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有先后、主次、逐层深入的关系。
正反对比论述:把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事例,对比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更有力地突出正面的论点和主张。
3、语言要求,或轻松风趣或尖酸泼辣或沉稳凝重甚而多些形象生动也无妨不一而定,要紧的是把道理说充分。
二、范文感受分析:总特点(与记叙类文体区别开来),提观点练习,分层把握思路练习(先按自然段把握,再按内容点组合),联想引用材料练习。
三、写作练习训练实例 [题目设计]
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艰难和困惑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终生不能消灭的,所以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的过程。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时刻:人们忘记了他们作为人的可贵天赋,忘记了使他们所到之处和任何困境中都闪耀着光辉的情操;生活中也总会有这样的时刻:永远自信的人开始犹豫不决,潜在的天才看上去还不及平庸之辈,本来强悍有力的男子汉在危难降临时瘫软无力。
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言之有物,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奔跑着。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地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疼。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逆境虽然让人痛苦,但经受挫折失败,可以增加人生的“财富”,磨难的同时也是磨练。没有挫折的人生,是看似幸运实则贫乏的人生。当挫折降临时,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它。俗话说:挫折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是正视,还是逃避?是勇敢的克服,还是无谓地沉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文章该从此处切题,组织材料。主题极易把握,看来要在文采和结构上角逐了。
素材: 思路提示
挫折在人生路上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该一遇到挫折就气馁。
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受挫折之后一蹶不振。
对待挫折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这样才能由失败走向成功。
即使身处顺境之中,也要居安思危,随时准备经受挫折。
名言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
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法〕巴尔扎克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法〕伏尔泰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美〕爱默生
失败乃成功之母。——俗语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德〕贝多芬
经典素材
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次投稿)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经历挫折,更能发愤(贝利与记者)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
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以乐观打败挫折(牛顿等人面对挫折)
古今中外,因为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Harvey)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Bell)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所称道。
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糊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
例文:生活需要挫折
每个人都追求快乐、幸福,而逃避灾难、悲伤,我们总是会为挫折而难过,为自己得不到幸福而伤心。设想,倘若我们的生活没有挫折、没有压抑,我们会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幸福、会有感动以及得到解脱之后那种久违的喜悦吗?不
小时候的我常常感冒发烧,正临考试期间,我又一次倒下了,高烧不断,达到40度。我简直快要疯了,仿佛脑子里有一样东西在没命地挣扎。当时只有昏沉与我做伴,朦胧包围着我,我始终逃不出这个令人颤抖的圈。
吃了药,挂了水,病情并未有多大好转。我担心,我气愤,我埋怨,为什么这世上会有病这种东西,为什么它会叫人如此受折磨,为什么受折磨的人偏偏会是我?一百个,一千个为什么在我心中打转。我所能做的,就只有躺在床上,睡不着,也笑不出来,一站起来就是一针天旋地转,人仿佛失去了重心。我向往外面的世界,恨透了这缠着我不放的病魔。此时此刻的我似乎整个身子,甚至灵魂都被燃烧着,我在大火中拼命挣扎,就这样挣扎着。一直到一个星期以后,我的病好了。
回到学校的时候,我置身于暖暖的阳光之中,我多么渴望这灿烂美丽的世界,我发现我的世界又出现了那片久违放晴的天空,也出现了我久违的笑容。一切都是如此可爱,拥有生命,真好!我早已陶醉在又见到同学的兴奋与喜悦之中,我又可以高声地喊了,自由地跑了!我体验着从未有过的幸福。
这样的生命才是多彩的,正因为有了挫折,才有了我对生活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感激所有赐予我幸福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感激挫折的力量,那种痛苦过后的快乐,煎熬过后的幸福是平静的生活永远无法实现的,因为我们需要挫折。
记住:没有挫折的生活是残缺的。
生活的种种苦涩,也曾使人失望流泪;历程中多少挫折,曾给人痛苦深思;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曾使人衰老憔悴。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于超越了所有的有忧患磨难,从而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挫折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人生过度中必定会有挫折随身而行。但我们都不要畏惧它,要勇于去面对,其实挫折也美丽。
看,我们所知的聋、哑、盲人海伦凯勒,她一个残疾人,当她面对病魔缠身,她并没有低头,她只勇敢地挑战它的敌人,而不是退缩。她曾在她的人生字典中说过:“我感谢自然带给我的磨难,让我学会坚强;我感谢老天给我的„厚爱‟,让我学会反省。”瞧!她不是给了自己活下去的力量?她在没有
阳光的世界里,并没有失去对人生中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渴望,她用知识为自己点亮了一盏明灯,终于,黑暗变成了光明。其实挫折也美丽!
再看,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洪战辉,洪战辉携妹上学,生活给了他挫折压力,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承担起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原来是个强者。瞧!这就是压力中的挫折使他那样的地坚强,其实挫折也是一样美丽。
我们不要向挫折示弱,更不要像项羽那样,因一次的失败,而轻生丧命,我们要战胜挫折成为命运的主宰。我们要以海伦凯勒、洪战辉为学习榜样,以项羽为戒。
我们要做到可以大声地堆自己说:“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给我一次挫折,让我经受磨难;给我一次失败,让我学会反
省;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啊!原来挫折也美丽。”
梅花是大家熟悉的一种普通开花植物。但它的独特之处却无不让人称赞——它开花的时间。“梅花香自苦寒来”,它不像其他娇气的鲜花,在阳光的温暖下,清风的吹拂下,在蜂蝶们焦急地等待下才姗姗开放;它只在寒冬蜡月,冰冻三尺之时傲雪而绽。它在经历了大自然的重重刁难下坚强放出生命的光彩。它的花小而精致,美而不艳,柔而不屈,这美正是历经挫折之后才展现出的美,是风雪的挫折赋予了美的内涵。
挫折着,美丽着
《现代汉语词典》中,“挫折”的意思就是变相的失败。但不同的是,挫折是弱者眼中的大山,是强者眼中的沙砾;是懦弱者逃避的理由,是坚强者奋斗的阶梯。
名誉全国的“梨园三怪”之一的孟鸿寿,他自幼患了软骨病,身长腿短,头特别大,脚小而纤细,走起路来很艰难。但他下定决心而苦学三年,终于成为梨园中独树一帜的名丑。是挫折与艰辛使他功成名就。
电灯的发明,是发明大师爱迪生经历了上千次挫折与失败,才发明成功的,每一次失败都充满了他对光明的渴望,也促使他将挫折转化为动力,从而将光明带给了人类。
镭的发现与提纯,曾使世界为之轰动,但它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却在当时贫困潦倒,在发现之际,居里夫人仍在她那简陋的工作室,夜以继日的研究,其间那如山的困难一次又一次的将她击倒,但她也一次又一次的回头再来,终于,挫折挡不住有心人的脚步,居里夫人最终尝到了胜利的果实。
还有那让世人为之震惊的不朽名着《法国大革命》,其作者卡莱尔更是一位对待挫折的强者。
这部书几乎花了卡莱尔的半生心血。因为大革命是一部冗长而复杂的历史,要把它以文学性地创作出来,可以想象这有多么难,然而就在卡莱尔为它奔波一生,在书之将成的时候,在他朋友家,一位女佣竟把它当作废纸仍进了炉膛,付之一炬。当年迈的卡莱尔发现时,他心爱的书稿已化为灰烬,他颤抖着身子哭道:“上帝啊,为什么会这样?”卡莱尔将自己锁在屋子里,一连三天不吃不喝,但在第三天后,他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将会重新写书!在浩浩如烟的史料中翻找,用自己的余生重新完成这本书,在大家的质疑声中,他做到了。“就象是小学的作文,老师读了你的作文后,对你说‘孩子,不行,你还得重写一遍’”卡莱尔是这样回答的。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名着——《法国大革命》的故事。
不经历风雨,难得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不走过崎岖小路,难以体味生活快乐!我们遇到挫折,难以战胜时,你是否
想过退缩,是否准备逃避?朋友,请你坚信:挫折着,就会美丽着!
笑对挫折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是暂时的失败,总之,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这是认识论中的一段话,也就是说,人们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这件事,微笑着,面对着一份生活所给予的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挫折。
也许有的人会否认我的观点,他们认为,在遇到挫折后,心情跌至谷底,如何强迫自己去接受这份挫折,甚至微笑着去面对它呢?
我不否认这一观点,没有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诚如每次和朋友将互赠的贺卡中写的那样:希望你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可是,生活是现实的,现实是残酷的,一切的祝愿虽是美好的,但却也好似最无用的。面对生活,我们必须学着面对现实,笑着去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挑战。
受到挫折了,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找不到自己所喜爱的一件事,甚至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这些都有什么用呢?只是为自己徒增一份伤心罢了!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日夜苦读,只是为了那一天。不管是在古代科举制度下,还是在现今高考的竞争下,都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功者固然高兴,而失败者呢?终日惶惶不安,甚至把自己锁在屋子里,茶饭不思,夜不能寝?细想一下,总是这样,又有何用?木已成舟,一切的后悔都已晚矣,不
如重鼓士气,继续奋战,微笑着面对挫折,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居里夫人从1896年发现放射性元素,直到1902年发现了使世界化学界震惊,对世界化学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元素——镭,共经历了6个艰苦的春夏秋冬。这6年里,她独自一个人在冰冷的实验室里,面对着一切冰冷的器皿,可是,她还是依然没有气馁。终于,在1902年,发现了她企盼已久的镭。
张海迪是中国残疾人协会的代表,面对五岁时突如其来的脊髓病,她也曾想过放弃,痛定思痛之后,她毅然选择了坚强,拿起了手中的笔,写出了她心中的完美世界。
同样的,海伦·凯特也是一名残疾人,但她也是微笑着与病魔抗衡,谱写了又一曲可歌可泣的神话。
像这样微笑面对生活中挫折,最终取得成功的人还有很多。总之,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一定不要向它屈服,要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有一句歌词写得很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彩虹固然美好,然而也只有在风雨之后才可以见到这样美丽之景。
笑对挫折,笑对生活,笑对人生!……
锋利的宝剑需要心血与烈火的淬炼;绚丽的彩虹在狂风暴雨后才会出现。让我们直视挫折、磨炼,坦然而勇敢地面对,谱写出我们的人生的最华丽的篇章!
1941年12月的一个深夜,一场大火蔓延了爱迪生的实验室,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全部的研究心血竟都在这场大火中埋葬——要
知道,这可是他大半辈子积累的汗水与心血啊!然而,本应痛不欲生的他,却出人意料地格外平静,第二天早晨竟在这里散步。留给人们的只有一句话:“灾难有灾难的价值,感谢上帝!烧掉了我们所有的错误,现在可以重新开始了。”
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就着实让人佩服,然而在这里更令人钦佩的是他面对挫折时的那一份坦然,那一份勇气。人生在世,难免要遭逢重重困难、坎坷甚至沉重的打击。面对这些,你可以伤心,你可以悔恨,但最重要的是——你不能丧失面对它的勇气!
意志消沉有何作用?心情悲哀又有何用?雨打桃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它却不会因为你的叹惋而重新飞上枝头;风吹落叶,凋伤总属劫尘飞,它也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再上枝干成新叶。
坎坷也好,挫折也罢,面对它们必须拥有一份坦然的心态,一份拼搏的勇气。试问——困难算什么?痛苦算什么?自幼高位截瘫的张海迪永远保持着与生命搏斗的勇
气,最终吟出了一篇篇唯美文章,攀上了文学高峰。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蒙受牢狱之灾,然而他并没有一蹶不振,那风靡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便是在那里诞生的。我们熟悉的贝多芬一生孤苦不幸,但他却不懈创作出一首首悦耳而震撼人心的乐曲,至死仍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他们的勇气产生于斗争中,产生于同挫折、同命运的顽强斗争中。
直面挫折,坦然而勇敢。这是对毅力的磨炼,是对心灵的考验。只要我们拥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便没有征服不了的高峰,只要我们拥有坚忍不拔的心灵,便没有逾越不了的障碍。
锋利的宝剑需要心血与烈火的淬炼;绚丽的彩虹在狂风暴雨后才会出现。让我们直视挫折、磨炼,坦然而勇敢地面对,谱写出我们的人生的最华丽的篇章!
关键字:挫折,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
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
内容提要:安全问题现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但现在的孩子自我防护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不足,所以经常出现自暴自弃,自杀等现象,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如何因对这一现象?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从严师到挚友,从严格到赏识。如今,表扬成为激励式教育的又一方式。表扬在激励学生方面确有重要作用,但有些人过于夸大表扬的作用,于是出现了细微之处见真谛,平凡中找出不平凡,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甚至还要在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伴随而生了种种表扬法:登榜表彰、上报表彰、大拇指称赞、微笑称赞法等。还有人提出:一句表扬顶得上一百句批评,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我认为这种观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要接受教育的学生呢?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与失败的锻造中成长起来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试问有多少人能够一帆风顺呢。现在的孩子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如何面对惨淡的人生。我认为应让学生享受挫折,在挫折中逐渐地成长起来。
山西的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安全问题逐渐被提到日程上来。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人身安全等等问题虽然可以避免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自杀、离家出走却屡禁不止。自杀已成为15-40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研究发现,在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每年自杀发生率超过10万分之20以上,为高自杀率国家,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①最近有媒体随机采访了一所大学的部分学生,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承认曾经有自杀的想法或冲动,多么严重的状况!被家长责备,遭老师批评,失恋,与同学发生矛盾,学习成绩不能提高,遭到别人的指责,甚至减肥不成功都可以成为自杀的理由。他们一旦身处逆境便悲观绝望,常常冲动地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完全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方面的报道更可称得上是连篇累椟。人们不仅要问:如今的学生怎么了?何以变得如此脆弱?自杀率可以统计,但那些因为一点失意就丧失学习工作的信心,从此萎靡不振的人又有多少,这个数字该如何统计呢?种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显然学生们的所作所为只是现象,本质则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形态一定有了某些疏漏。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觉现行教育制度日益突出的弊端:只重智育,不重德育,甚至可以说是唯有智育。虽仍有一些只做表面文章的德育,但在学校普遍疯狂敛财,只一味注重升学率的情势下,谁还肯信?是故早已为家长和学生共同嗤之以鼻了。社会形态则是竞争的加剧和独生子女这
一代人难以避免的承受能力显著降低。即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之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见不得一些儿风雨。矛盾的焦点或许在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与青少年心理的日益脆弱的矛盾已经日益显现并且加重,现在的孩子很少经厉挫折和失败的洗礼,自理能力太差,袜子都要父母洗的高中生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与人相处。每一个孩子都认为自己应该是核心,是这个家庭的百分之百,他们也确实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但走进教室他只是四十几分之一,走进学校他只是千分之一,走进社会只是十几亿分之一,这种反差他如何适应?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历史上哪一位名人不是在挫折和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呢?西汉的司马迁,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被处以腐刑,他承受了在当时士大夫阶层看来比死都还难受的奇耻大辱,秉笔直书,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留下了富含哲理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鸿毛”的千古名句。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西伯拘,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②。可以说,挫折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仅人是如此,动物也一样。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管理人员为了保护野鹿,将狼消灭了。从此,鹿再也不必为逃避天敌而奔跑,于是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至濒临绝种的境地。这时,管理人员醒悟了,将几只凶残的狼引回鹿苑。有了天敌的威胁,鹿群频于奔命,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由此可见,挫折不仅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需要,更是我们生存的需要。试想,一个从小到大从没经历过哪怕最小挫折和些轻微风浪的人,如果在他以后的生活中突遇稍大些的风浪,他能不惊慌失措,胡乱作为吗!挫折教育的实质就象是给学生打的免疫预防针,用小的感染来激发其自身免疫功能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那些经常生点感冒发烧之类小病的人,寿命往往不见得短;倒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壮得像头牛,从来都不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常常是恶性肿瘤之类的恶疾。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已有解释:肿瘤的发生,是机体免疫监控系统障碍导致细胞增生无度的结果。不时生点小病的人,其免疫系统经常被启动,保持相当的警惕性,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投入战斗。而后者由于抵抗力较强,免疫监控系统处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状态,遭遇细胞恶性增生时来不及反应,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人的生理如此,心理也是如此。挫折,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事件。一个人对抗挫折的能力,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应对挫折的经历。遇小挫而胜之,可以为受挫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经常应对小挫折的人,往往能在大挫折面前坚韧不拔,而那些毫无挫折经历的人,一次大的挫折就可能使其一蹶不振。
第三篇:议论文写作训练及
材料呈现
2014巴西世界杯硝烟已经散尽,弹丸小国哥斯达黎加连克强敌,闯入八强,在成为本届比赛最大黑马的同时,也创造了令国人惊喜和震撼的奇迹。奇迹是一种实在的结果,还是一种期待的缘分?富尔格姆在《信条》中说:“要承认奇迹。”而学者陈书凯告诫我们:“不要相信奇迹。”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悟、体验?请写 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材料述及的对象是“奇迹”,强调了不同人对于这一问题的不 同认识。“实在的结果”突出的是奇迹给人带来的惊喜与震撼,与富尔格姆的名言“要承认奇迹”一样,强调世界上存在着奇迹;“期待的缘分”表明了奇迹到来前 经历的过程,与陈书凯的“不要相信奇迹”相符,认为没有凭空而来的奇迹,惊喜需要我们不懈坚持和做好充足准备才会到来。具体立意时,可以从“过程与结果” 的关系入手,提炼出如“心怀精诚铸奇迹”这样的观点。
学生佳作呈现
用心才能创造奇迹
张秋芳
“迫使你在走投无路时腾空而起,那就是奇迹。”这句话不知鼓舞了多少处境困厄之人去勇创奇迹。弹丸小国哥斯达黎加连克强敌,闯入八强,创造了奇迹。而奇迹背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苦训练和充分准备。由此,我认为,用心才能创造奇迹。
天上不会掉馅饼,奇迹也不会凭空出现,创造奇迹更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你必须付出巨大而又迅速的努力,即用心,才更有可能改变现状,创造不平凡。
创造奇迹,需要有坚忍不拔之心。伟大母亲姚厚芝患重病,生命早已进入倒计时。但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兴以,凭借坚韧的意志花三年时间绣出了巨幅《清明上河图》,只为给子女赚得学费。病魔没有压垮她瘦弱的身躯,顽强的意志使她创造了奇迹,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假使她安于命运,没有坚韧之心,又怎能创造出令固人震撼的奇迹!
创造奇迹,需要有团结合作之心。合作带来共赢,团结造就神话在。牵牛花借助树枝爬向了高处,获得了它需要的阳光,而树枝也借牵牛花来点缀自己,相得益彰。它们的合作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正是因为有了合作,牵牛花才不至于因得不到阳光而萎坏,树枝才不至于孤零零无所相伴。可见,创造奇迹要有合作之心。
创造奇迹,需要有创新之心。曾经叱咤市场百年的柯达,当同行已投身研制数码相机时,它还在埋头造胶卷,最终因没能赶上日月变幻的市场而导致破产。正是因为柯达没有创新之心,才创不了奇迹,创造不了新辉煌。
诚然,创造奇迹也需有基础,联系实际,必须脚踏实地,方能创造不平凡的事业。若一味要求远大,目标难以实现,则创造奇迹会成为一纸空谈。
让我们用心创造奇迹!
相信奇迹,成就奇迹
何鑫
弹丸小国哥斯达黎加连克强敌,闯入八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之不禁让连世界杯决赛都进不了的泱泱大国——中国震撼。但奇迹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一种经过无数的无数的付出和努力之后的必然结果。
成就奇迹,需要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流沙河曾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的确,要想成就一番伟业,成就一个奇迹,先要确定伟大的目标。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一直居无定所,无所作为,空有关羽、张飞却没有一块立足之地。在诸葛亮“隆中对”之后,便有了一个确定的目标,先占有荆州,再进两川,终于三分定天下。由此可见,有远大目标才能创造奇迹,哥斯达黎加虽是小国,但有远大的目标,所以进了八强。
成就奇迹,需要不懈的追求和无限的努力。光有目标而不实践,就像“小猫种鱼”一样徒劳无功的。苏轼曰:“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由此可看出目标确立后仍需朝目标奋斗的精神——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样爱迪生实验了几千次,才有电灯泡的发明,造福千万家;李时珍行遍大江南北,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才有《本草纲目》的问世。奇迹不是说有就有,必须要有汗水的浇灌才有果实的成熟。假如他们没有追求、没有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社会文明不知又检倒退多少年了。
成就奇迹,需要把握机会,把握机时机。还记得“疯狂小子”林书豪吗?那他创造NBA奇迹的华人,正是把握了那场替补上场的机会,上场才有创造神话的可能。而官渡之战的袁绍,因小儿生病而错失战机,惨败而归。倘若他们都能谨记“机不可失,时不在来”这句至理名言,也许就真能创造奇迹了。
奇迹从来不会从天而降的,就让我们相信奇迹,为成就奇迹而做好充分的准备,那时,奇迹就在不远处等待着你!
奇迹的名字,叫勤奋
赖李涛
奇迹是一种微妙的东西。有人期待奇迹,却得不到它的眷顾,有人从不曾想过会出现奇迹,却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奇迹。在我看来,奇迹只有在勤奋刻苦,不断追求中才能诞生。
奇迹的出现,需要有谈泊的心境。许多人都曾追求过,但总因外人的讥讽或前行路上遇到的不顺而放弃。归根结底还是心境没有放好。但也有一些人反其而行之。著名作家韩寒在辍寒时老师问他:“你不读书了靠什么吃饭?”韩寒天真地说:“靠我的稿费啊!”老师们笑了。但韩寒并不因这一嘲笑而丧失信心,他开始勤奋地学习写作,最终从一个未完成学业的孩子成了受人瞩目的大作家。有人说,这是奇迹,但他们是否看到,韩寒曾经的煎熬?正是因为韩寒的谈泊心境和勤奋刻苦,才成就了发球他的奇迹。
奇迹的出现,需要有安于现实的品质。众所周知的刘伟,双手残废,却并不因此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一生,而是接受残疾这一现实,开始了漫长的脚弹钢琴之路。《最强大脑》中的刘伟,因一次惊吓成了弱智儿,备受人嘲笑,但他也忍受了这一现状,没有用极端方式了此一生。而是安下心来投入到计算器中,最后成为最强大脑中的第一个满分选手。尽管世界亏待了他们,但他们依旧安于自己的世界,并用心耕耘,浇灌出朵朵奇迹之花。
奇迹的出现,需要有时刻保存青春的活力。“考研奶奶”仝正国,在55岁时重读高中,3次参加高考只为圆大学梦。终于在60岁这一年考上了大学。《三国演义》中的老将黄忠、赵云,尽管年事已高,但依旧保留着年青时的活力,为蜀国杀敌破城与当年威风依旧。假如他们承认自己已“垂垂老矣“,又怎能创造出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奇迹来呢?
所以,我们要承认奇迹的存在,但并不是认为奇迹会从天而降,而要在勤奋,扎实的努力中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
人人都可以灌溉出一朵奇迹之花,因为奇迹的名字,叫勤奋。
世界本没有奇迹
罗玉
滴水穿石,绳锯木断,有人说这是奇迹;蝴蝶飞过沧海,也有人说这是奇迹;但在我看来,世界上本没有奇迹,我们也不应盲目地相信所谓的奇迹。奇迹,只是人们行动的结果。
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的第一位女首相,素有“铁娘子”之称。她以她的刚强带领英国走向辉煌,打败无数政敌,许多人说这是奇迹。然而,有一次政敌在攻击也时,她从她的包里拿出那位政敌写的书,微笑着说:“您的大作,我已经拜读了。”政敌当场哑口无言。人们都只看到奇迹的表面,却未看到行动的里面,撒切尔需要多少次挑灯夜战,需要涉猎多少的书籍,需要付出多少的艰辛?尔后以一个优雅的姿态去打败政敌,被人们称之为奇迹!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被别人完成了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奇迹,是这样吗?撒切尔夫人以她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不是!
李贺,自古被人称为“鬼才”,他的诗文别成一家,用词妙不可言,亦有许多人称他是天才,是奇迹。可是他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纸、笔和一布袋,只为了随时捕捉自己的灵感。这些又有多少人注意并做到了呢?正所谓“成如容易却艰辛”。如果有人能做到李贺这样,也许,他就会是下一个“鬼才”,下一个“奇迹”!
世界本没有奇迹,他只是人们行动的结果,许多人一辈子期待奇迹的出现,最后却沦为平庸之辈,孰不知奇迹背后的诸多充分准备做好了,奇迹自然就降临了。
马云,从一个贫寒子弟白手起家,创造了今天的商业帝国,他说,他只是脚踏实地,勤劳肯干而已。陈欧,聚美优品最年轻执行官,他说,他只是努力在做而已。是啊,他们都只是努力而已,可却成为了我们口中的“奇迹”,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反思吗?
世界本没有奇迹,我们相信奇迹,奇迹也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做的,是
努力却创造别人口中的“奇迹”。从现在开始,去行动,去努力吧!
第四篇:议论文写作训练
多数高一学生未经过专业的议论文写作训练,对议论文体缺少明确认识,熟悉议论文体,写出符合文体特征的议论文是高一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如何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和练习时间中迅速掌握全新的写作文体,是摆在高一语文教师面前的首要课题。重点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转变观念,重视议论文、乐写议论文
很多高一新生对议论文的写作带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这种新文体。他们认为议论文说理论辩色彩过强,不适合自由地表达思想情感;议论文的模式过于刻板,缺少创意,且难于模仿。因而不肯轻易舍弃驾轻就熟的记叙文和抒情散文的写作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常有学生理直气壮地以束缚个性为由拒绝写议论文。
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议论文写作,是教学的第一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运用议论文体写作是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思维日益活跃,对问题的思考日益深刻,逻辑推理能力日益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愿望日益强烈,对各种生活现象逐渐形成自我的见解,而议论文恰恰是最能体现写作者思维品质、最适合表达深刻见解的文体。其次,要让学生意识到,原有的记叙、抒情文体无法展现学生的知识储备。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热衷于编造有头有尾的故事,或以一己生活为蓝本,或以历史故事、寓言童话为基础,人物性格鲜明,故事生动有趣,主旨一目了然。这种写法不适合表现高中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议论文的形式才可以在短短的篇幅内容纳大量的素材,体现学生知识面的宽广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驾驭能力。
开学初可以不限文体做一两篇作文,然后进行各文体之间的比较,突出议论文的优点,强化学生学写议论文的愿望。
二.学会议论,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初写议论文,最大的问题是写成貌似议论文的记叙文,即开头结尾摆出观点,中间详细叙述几则材料。这种低层次的叠加不能把观点表述清楚,也无法深化主题。完整地叙述人物或事件的全貌,并辅之以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是典型的记叙文表达方式。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处理好叙和议的关系,是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只有抓住要害叙得简洁,围绕观点议得深刻,才能写出优秀的议论文。
议论文中的“故事”不需要情节完整、细节生动,抽取故事中为观点服务的部分,简练叙述,其他无关紧要的情节、细节必须舍去。例如在论述“礼与理”的关系作文中,有的同学从现实生活中举例,肯定遵守礼节对成功的意义:“在众多专业水准相当的应聘者中,一次双手接物,一句起身问好,或是不乱动桌上不属于自己的文件或杂物,都可能让你成为群英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而一举踏上成功之路。”这就是典型的议论文叙述。对同样的论据,有的同学处理方式完全不同:为中心人物取了名字,从入场应聘,一直写到回家等消息,然后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最后揭示谜底。故事固然充满悬念和惊奇,但主人公的经历哪些与“礼与理”相关,并没有突显出来,详细的故事挤占了有限的篇幅,使论证部分显得单薄,弱化了文章说服力,冲淡了议论文的论辩色彩。
结合“故事”,围绕观点的论述是议论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写作者对论题理解程度和思维深度的体现,学生的难点是讲完故事之后无话可说,在议论文训练初期,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种具体的事实论据之后的论述方法,比如因果、假设、对比等。具体说,因果法就是就一个事实或一个现象,寻求它发生发展的原因或结果,即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论据联结起来,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假设法就是在叙述完事例后,从事例的反面假设一种相反情况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比较法就是把两种
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事物的特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在作文训练课上,可当堂分组进行例后论述方法的训练。例如,洪战辉的事例学生都熟悉,以此为素材,论证“自力自强”这样一个观点。可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使用例后因果法——洪战辉成功的原因是自立自强;例后假设法——假设洪战辉没有自立自强,会是怎样的命运;例后对比法——寻找其他事例,与洪战辉的自立自强形成对比,进而肯定自立自强对洪战辉的意义。写法上,要求简要概述,突出自立自强,重点放在事实后面的议论上。然后当堂展示写作成果,学生可尽快掌握这几种基本的析例策略。
三.学会分析挖掘材料,训练缜密的思路
所有的议论文训练都不会忽视结构训练这一环节,但学生的作文仍然存在严重的结构松散、线索不明等问题,究其原因,结构问题不能简单地认定为写作技巧问题,它更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是学生对材料、观点理解深度的体现。结构训练必须从思维训练入手,培养驾驭全篇的能力,要从培养驾驭一个段落、一则素材的能力开始。高一阶段,可以不必过分要求全篇结构的完整和严谨,只要具备了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全篇结构的形成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写好议论文,思路一定要开阔。以并列式结构为例,这是一种最简单易学的结构,它的优点是思路清晰、结构一目了然,便于初学者掌握。但缺点是材料的罗列容易产生啰嗦、重复之感。例如,论述“勤奋”这个话题,有的学生文章主体部分分三段,分别以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为例证明勤奋对于一个人成功的意义,三个人物都是外国科学家,无论如何写不出有层次感的结构,这样的列举是学生思路狭窄的体现。为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选取什么样的素材很重要,力求材料之间既有联系,又不雷同,应该从物质到精神、从国家到民族、从他人到自我、从国内到国际多角度选取素材,体现出学生视野之开阔,所探讨问题之普遍存在和所得结论的广泛适用性。这样的选材习惯,可以避免材料单
一、单调,也可以使全文思路自然纵深下去,并且对于审题时拓展思路也有很大帮助。
写好议论文,思考一定要深入。结构全局训练从段落中思维训练开始,从有层次、有梯度的小结构过渡到层层深入的全篇结构。挖掘材料的意义是写作议论文的难点,例如写“面对狂风”这样一个话题,有的学生摆出的分论点是“面对狂风要有坚强不屈的意志”,但这种意志具体指什么,有什么价值,就挖掘得不深入。以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为例,大多数学生把他的“坚强不屈的意志”仅仅理解为忍耐力,其价值就是体现了爱国精神,但这种精神在抗日时期和当下和平年代有什么更深刻的意义,却无从分析,文章显得肤浅空泛。这里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缺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分析问题的能力,仍以朱自清为例,他的行为在当时起到抗议美国扶植日本政府,鼓舞广大民众反对侵略势力的作用。和平时代,这是民族气节的体现,是贫贱不能移的传统精神的体现,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的今天,朱自清是民族精神的永恒典范,他的激励作用是永不磨灭的。
对同一则材料的分析如果能够做到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由表象到本质,那么针对多则材料架构全篇也就不难了,各则材料之间的合理顺序也就是全文的结构思路,即各段落之间可以是由个体特殊现象到集体普遍现象,再到国家民族的普遍意义;也可以是从表象到实质,总结普遍规律。
初写议论文时,可以不必要求每次都写出一篇完整文章,而是更多进行片段训练,提出具体的写作要求,如选取素材应注意的问题,在同一段落中叙述和议论的比例,例后议论采用哪些手法,对材料如何深入分析等等。
四.积累素材,为写作提供物质保障
学生在用素材证明观点的时候,总是抓住几个熟悉的人物不放,写来写去无非是面对逆
境的海伦凯勒、坚持真理的布鲁诺、潜心钻研的居里夫人,无论话题怎样变化,都可以在这些人物身上找到联系,致使文章缺少新意,令人乏味。
其实,素材的积累是无处不在的,素材积累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1.课堂是素材积累的主战场
可以以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作家为原点延伸出去。例如,高一课文中有苏轼的《赤壁赋》,讲课文之前,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曾学过背过的苏轼诗句,根据所学新知重新理解旧有诗句,了解他不同时期的生活和心情,体会他的精神实质。同时向学生推荐评价苏轼的文章,例如林语堂、余秋雨。还可以和其他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如庄子、欧阳修等,扩大学生视野,课后引导学生进行摘抄,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也可以根据课本的单元内容确定素材主题,如贬谪文化、唐诗宋词中的意境、鲁迅笔下的人物、台湾散文家的美文、五四精神等等。
2.用作文话题拉动素材积累,用多种方式督促素材积累
定期布置一些话题让学生思考,带着问题搜集资料,可以避免盲目搜集,也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材料的理解。所指定的话题要能够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例如爱情、偶像、规则、爱好、城市文化等,探讨社会热点,例如奥运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等等,回避学生写滥了的爱国、刻苦、奉献等话题。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展开讨论,也可以指定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这样,素材积累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写作文了,它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甚至干预学生的情商。
摘抄本每周必检查,督促养成习惯。内容上有限定部分,有自由选择部分,形式上有手抄数量的限制,也有粘贴的比例,文后点评即是小练笔,必不可少。为了增加摘抄乐趣,每周在上交老师之前,要求学生互相交流、互相点评。既可以互通有无,又可以增进感情,更能促使学生认真完成摘抄作业。
高一阶段,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是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的阶段,在议论文写作上,没必要要求写出多么成熟、完整的文章,只要学会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掌握了分析材料的思路,随着生活感悟能力的逐步提高,阅读面的逐步扩大,学生会发现,架构一篇结构严谨、论述有力的议论文竟然是那么容易。
第五篇:议论文写作训练之二------
盐城市时杨中学2011/2012高三语文导学案
议论文写作训练之二
议论文的结构
【训练目标】
掌握总分式、层进式、对比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使议论文结构完整。【写作指导】
一、考纲上关于基础等级的第五条要求是“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层进式、对比式、并列式等。
二、议论文的结构
“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一贯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训练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可见如果不把要阐述的道理证明的观点先构思好安排好,那就只能是文章未成而先毁。
所谓的结构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
三、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提出文章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总)分析问题(本论)------摆事实讲道理论述为什么是这样(分)解决问题(结论)------论述怎么样做到和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总)总分式范文:
抓住机遇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诚然,如若事先未做好准备,又哪能有机遇的光临?即便机遇光临了,他仍然会将机遇视如粪土,不值一钱,待事过之后,才跌足长叹。【总】
秦国著名的宰相李斯,年轻时只不过是众多说客中的一员,在郡里做一个小吏,这哪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所能屈任的?于是他跟着荀卿学习帝王之道。勤学苦练使他高人一筹,而昏庸的楚王却不正眼相看,将送上门的高人拒之门外,失去了争霸天下大业的人才。贫困潦倒的他到了秦国。识才辨用的秦王凭借博才的李斯终于完成了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伟业。李斯也因此而名震天下,若李斯没有治国之才,若没有识
才辨用的秦王,哪里来李丞相,哪里来统一天下的大业。可见要想取得成功,无论何
人,必须抓住机遇。
事物的发展须从小处开始,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须抓住瞬间即逝的机遇,促成质变,实现成功。
翻开中国近代史,到处充斥着硝烟与战火。黄海一战,清军败了。是战略败了,还是武器上败了?都不是!一切都因当时某些肉食者未抓住机遇!当北洋舰队送兵朝鲜时,卑鄙的日军偷袭了。凭借着勇猛的将士和先进的武器,打得日军溃败而逃。本应乘胜追击,击沉日舰,可李鸿章却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海港,开始保存实力。可是受到重创的日舰却乘机养精蓄锐,卷土重来,绕道包围了威海卫军港,结果可想而知。机遇一但错过,怎可扭转乾坤。
而牛顿善于思考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爱迪生锲而不舍而发明了电灯;李时珍持之以恒而著成了《本草纲目》;苏秦抓住机遇游说六国而名垂千古。展望古今,有哪位名人不是先为机遇做好扎实的准备,一旦机遇来临就迅速地把握住机会?由此可见,勤奋刻苦不可少,适时地把握机遇更为重要。【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切勿机遇从身旁溜走时,才后悔莫及。【总】
四、常规结构形式
(一)层进式结构
1、(是什么)用简洁语言亮出中心论点
2、(为什么)
摆事实A、做分析 摆事实B、做分析 联系生活、做分析 做结论(呼应开头)
3、(怎么样)分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会怎样)指出问题解决后的前景 层进式范文:
笑对人生
人生,是一场旅行,而且是单程的旅行。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品尝千百种滋味。在不幸面前,我们要积极乐观,直面苦难,笑对人生。[亮出观点]
一壶浊酒歌遍了山河八百里,一叶轻舟唯见长江天际流。历史长河中,李白曾满怀兼济天下的宏志,却无奈满腹飞扬的文采却成为帝王妃子的鹦歌燕舞的唱和,壮志难酬,纵然万千华贵又如何?于是他笑对人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载一叶轻舟,邀明月剑气美酒相伴,攒得一江秋水,月朗风清。
在不得志的仕途面前,他没有垂头丧气,颓唐消沉,而是豁达地看到了不幸的另一面——坚持一份傲骨,一颗炽热而又旷达之心,永存于世,活出另一种洒脱的人生。在他的口中吐出了半个盛唐。
柳宗元“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永贞革新”却使他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碾碎了他峨冠博带的梦。然而,岭南的瘴疫也未能将他击倒。他化身那绵绵的细雨,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他打了井,放了奴婢,筑了愚溪,在这蛮荒之地营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会有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她——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卫国家的重担。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见难。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她仍能笑对人生,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似乎玉般的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
昭君,在人生的苦难面前,昂首挺胸,也以一身傲骨谱写了一曲永垂不朽的赞歌。她将“韶华易逝”,化为飘零的花瓣,散落于大漠沙尘中,以宽容的大爱庇护着天下苍生,只求一个无愧于心的灵魂。在她身后,是一片手足和睦,国泰民安。[举典型事例进行阐述]
人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幸和苦难,然而,只要你鼓足勇气,坦然微笑着把这一切接受下来,就会发现,人生原来也会有另一种美丽。不要叹气,不要苦闷,不要绝望,当你骄傲地站在胜利之巅,你又会收获另一种财富。其实乐观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联系现实]
(今天的年轻人尤其要理解这一点。当------的时候,要-------当------的时候,要-------当------的时候,要-------)
愿生命的大河生生不息,愿我们都能笑对人生,让灿烂的人生之花永开不败。[总结全文]
(二)对比式结构
点 正 反 深 联 总
“点”——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或论题);略写(简洁,醒目,4行,可用两段开头法)
“正——正面举例论述;较详(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
“反——反面举例论述;较略(举例有三种形式: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
“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最详(方法: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换论证,提办法,用驳论等)“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较略(一般联系青年与改革)
“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略写(或重申论点,或发出号召„„)对比式范文:
把握机遇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并不一定都能创造机遇,但当机遇来临时,我们都可要尽自己所能去把握机遇。[亮出观点]
纵观历史的长河,有不少人因抓住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而造就了辉煌的一生。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因一个掉落到他头上的苹果,终于发现影响深远的万有引力定律,引起了物理学界的革命,或许在牛顿以前,也有人被掉落的苹果砸到,但只会抱怨,没有抓住深入思考的机遇。而善于思考的牛顿却抓住了这个降落到自己头上的“机遇”,为力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机遇是公平的,当机遇摆在人面前时,有人抓住了,有人却失之交臂。同样是物理学家,科拉顿却不如牛顿那般的幸运,在研究磁生电的实验中,他因为“跑”而失去了发现“磁生电”的机遇。
是的,上面的事例令人深思,其实机遇存在于每个角落,所不同的是,有人抓住了它,而人却遗憾地放走了它。抓住了机遇的人,也因此抓住了人生;放走机遇的人,也因此只能平平庸庸地过完一生。[正反对照]
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如此,中国于二2000年加入世贸组织,这可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一大机遇,中国抓住了它,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开展国际贸易,因此近几年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工业以及教育科研事业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在于能够把握机遇,利用机遇来发展本国经济。世博会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呈现于我们面前,我们一定要让世界惊诧和见证中国的快速发展。[联系现实]
其实,不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善于把握机遇,只有把握机遇,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一个会把握机遇的人,注定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会把握机遇的国家,注定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呼应开头]
(一)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议论文模式一:
1、引入中心论点
2、分论点一(独立成段)论据一
3、分论点二(独立成段)、论据二
4、分论点三(独立成段)论据三
5、结尾 范文:
乱花渐欲迷人眼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其中的“杂花”一词非但没有给予我们纷乱不堪的感觉,反而,它给我们带来一种万物复苏、一派蓬勃的景致。确实,虎啸深山、鱼游潭渊、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杂景纷呈,会时时令人感到喜悦和顿悟。
其实,不仅自然如此,在文学的海洋、丹青的园林、音乐的殿堂,“杂”又何尝不是撑起一片绚丽的天空?
“杂”的呈现构造起了文学之海的波澜壮阔。
鲁迅曾就《红楼梦》说过一番话:“单单命意,就因读者的不同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便是读者眼光的杂。而对创作者来说,内容的纷杂就更显得重要。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到后来的建安风骨、骈体文等等,这都是形式上的杂。试想,若只有刺秦的荆轲、舞剑的项庄之类的热血男儿,而无出塞的昭君、悲歌的虞姬之类的柔美女子,文学会显得多么枯燥乏味。列夫·托尔斯泰沉重的道德感,歌德充满睿智的人生诗篇,拜伦呼唤奋斗的热情,以及中国现代林语堂的幽默、梁实秋的潇洒、徐志摩的醉情,这一切的交错,都使得文学的海洋汪洋恣肆。
“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姹紫嫣红。
君不见镂金雕彩的工笔画摄人心魄?君不见清新明快的水墨画洁人心灵?画苑的不同画风,时时让人流连忘返。吴道子笔下的仙风道骨,以及如佩玉般娇美的仙女,宛如一阵穿堂而过的风,一阵袅袅氤氲的水汽。而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那迷人的微笑、梵高充满张力的《向日葵》和奇幻神奇的《星夜》,也都给予了我们深深的震撼。至于徐悲鸿奔腾的骏马、齐白石悠然的青虾,也时时给予我们艺术上的奇妙感受。
“杂”还为音乐殿堂铸就了它的辉煌璀璨。
古时就有让孔子不知肉味的“韶乐”,嵇康临刑而抚的那首《广陵散》,更是绝唱。“杂”让音乐更生动迷人。杜秋娘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英娘的反弹琵琶,也不时为后人称道。至若“文革”时期,人们天天只能翻来覆去看几个样板戏,这种单一乏味让人难以忍受。如今,我们可以自在地欣赏卡拉扬那当头棒喝的惊悚、切利毕达奇拈花一笑的淡泊以及约胡姆醍醐灌顶的敬畏,实在让人欣慰。
“杂”是一种韵、一种美,它如玫瑰色的晨雾,又如蔚蓝色的海洋,在纷呈处给予我们“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丽,文学、艺术、音乐,离不开“杂”!
美哉,杂!并列式议论文模式二:
1、引入中心论点
2、论据一
分论点一(独立成段)
3、论据二
分论点二(独立成段)、4、论据三
分论点三(独立成段)
5、结尾 范文:
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世界因万物而多彩,因多彩而精彩。在这个多元又多极的世界中,每一天都有新鲜事物产生。很多问题本来就没有一定的答案,如果有,也只有高下之分,而无对错之分。
何必去穷究根底,追求统一呢?还记得历史课上那个教完古代史后的必答题:你最喜欢哪个朝代?往往是答案无奈不有,让老师眼花缭乱。谁也没有想去评出一个大众化的“最爱”,那本身就是无益之举。何必要统一呢?“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呀!战国时的诸子烽起百家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三国的鼎足之势,还有唐的风华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及明清的肃穆庄严。无一不美,无一不留下千古的传奇。所以我说:历史因多彩而精彩。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吟哦着徐志摩的佳句,我也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回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凭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所以我说:文学因多彩而精彩。
你可以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绿色的陶醉,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你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咏花写韵,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绚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一抹耀眼的亮光。
所以我说:自然因多彩而精彩。
何必再去争论《红楼梦》中的花魁呢?不正是有了宝钗的端庄贤淑,黛玉的多愁善感,湘云的开朗,妙玉的清高,熙风的泼辣,还有晴雯的俏丽,紫鹃的聪慧,平儿的柔和,大观园才得以流光,《红楼梦》才得以溢彩吗?不正是因为有各种个性迥异的人,才构成了这么丰富的社会吗?所以我说:人类因多彩而精彩。„„
是的,太多了。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就得借我一双慧眼吧!用它,去领略春华秋实、夏炎冬寒:用它,去笑对阴晴圆缺、云来月往。我相信,只有万花齐放,才是春满人间,那又何必去追求一枝独秀呢?因为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作文训练】(70分)
请以“节俭”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