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送温暖下乡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19-05-13 15:3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万名干部送温暖下乡调研报告[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万名干部送温暖下乡调研报告[范文]》。

第一篇:万名干部送温暖下乡调研报告[范文]

“万名干部送温暖下乡”,农村“三项宣传”

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安排,我院2012年干部定点包村联系为白河乡新华村,为此我院党支部委员高度重视,以“万名干部送温暖下乡”,农村“三项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组成了由院长支部书记为组长,业务副院长、行政后勤副院长为成员的院领导一班人,于2012年3月19日至20日两天,深入到白河乡政府,新华村实地进行了工作调研,现就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华村基本情况

(一)、新华村现有承包土地270余亩,退跟还林林地300余亩,全村总人口395人,主要以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经济收入主要以养殖、蔬菜种植、水果种植为主。

(二)、村两委班子共计8人,乡党委一名副书记为住村干部,构成了有朝气和活动的村两委班子。

(三)、新修的村两委班子活动室、包括有会议室、远程教育室、医务室及图书室等,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解决的建议。

(一)全村处于九环线,应以旅游发展为龙头,应积极的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添项目,扩大养殖及种植业,发展自驾游的旅游业,服务业,提供多元

化的旅游产品服务,增加农民收入。

(二)、村民法制意识淡薄,有待提高,应加强村民的法律政策的学习和教育,宣传,了解党和政府的惠民富民政

策,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遵纪守法,学会用法律保

护自己。

(三)、科技意识不强,农业适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有

待加强,进一步加强村民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和适宜技术的培训力度,使村民掌握1-2门农业科技技术,促进全村经济

快速发展。

(四)、卫生健康意识不强,全村卫生健康意识有待提

高,要加强全村村民的卫生健康,促进教育,防病治病的知

识宣传,加强村医务室建设和村医生的培训,为村民提供基

本医疗保障。

三、我院党委班子对该村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帮扶意

见:

(一)、增强村民的健康意识,加强村民健康教育,对

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培养一名村医,为其提供免费进修。

(二)、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村民法律法规的意

识。

(三)、积极引导村两委班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围绕

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

(四)、与农业局、牧业局联系沟通,帮助村民掌握一

门农业科技技术,走科技强村之路。

九寨沟县中藏医院2012年3月22日

第二篇:万名干部送温暖下乡调研报告

“万名干部送温暖下乡”,农村“三项宣传”

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安排,我院2012年干部定点包村联系为白河乡新华村,为此我院党支部委员高度重视,以“万名干部送温暖下乡”,农村“三项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组成了由院长支部书记为组长,业务副院长、行政后勤副院长为成员的院领导一班人,于2012年3月19日至20日两天,深入到白河乡政府,新华村实地进行了工作调研,现就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华村基本情况

(一)、新华村现有承包土地270余亩,退跟还林林地300余亩,全村总人口395人,主要以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经济收入主要以养殖、蔬菜种植、水果种植为主。

(二)、村两委班子共计8人,乡党委一名副书记为住村干部,构成了有朝气和活动的村两委班子。

(三)、新修的村两委班子活动室、包括有会议室、远程教育室、医务室及图书室等,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解决的建议。

(一)全村处于九环线,应以旅游发展为龙头,应积极的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添项目,扩大养殖及种植业,发展自驾游的旅游业,服务业,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服务,增加农民收入。

(二)、村民法制意识淡薄,有待提高,应加强村民的法律政策的学习和教育,宣传,了解党和政府的惠民富民政策,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遵纪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三)、科技意识不强,农业适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有待加强,进一步加强村民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和适宜技术的培训力度,使村民掌握1-2门农业科技技术,促进全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卫生健康意识不强,全村卫生健康意识有待提高,要加强全村村民的卫生健康,促进教育,防病治病的知识宣传,加强村医务室建设和村医生的培训,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三、我院党委班子对该村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帮扶意见:

(一)、增强村民的健康意识,加强村民健康教育,对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培养一名村医,为其提供免费进修。

(二)、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村民法律法规的意识。

(三)、积极引导村两委班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

(四)、与农业局、牧业局联系沟通,帮助村民掌握一门农业科技技术,走科技强村之路。

九寨沟县中藏医院

2012年3月22日

第三篇:万名干部大调研调研报告

抢抓机遇,在新时代创造新业绩

——万名干部大调研调研报告

按照《关于在全市开展万名干部大调研的工作方案》的要求以及上级安排和我院实际情况,本着“深入基层、外出交流学习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思考影响学院快速科学发展的问题并解决突出问题,完善学院办学机制,推动学院在山西新的发展机遇面前实现新发展”的宗旨,学院高度重视此次调研工作并认真积极安排部署此次调研工作,经过认真研究,梳理出我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本人按照安排要求积极落实。

一、调研背景:

1、万名干部大调研。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问题,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谋划做好明年工作,同时推动各级干部作风转变,市委决定组织开展万名干部大调研活动。

2、高职发展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给出了清晰的定位。教育部正式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院校办学活力、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等五大行动,强化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开启了我国高职教育整体质量提升的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跨过规模扩张的历史阶段,开启了以强化内涵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新征程。

3、学院发展站在新起点。当前,面对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面对山西经济转型的新局面,面对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建设与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地位相适应的文化旅游强省的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作为山西建立最早旅游类特色最鲜明的专业院校,学院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

二、调研过程:

在这一阶段的调研过程中,本人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通过研究中央、省市文件、讲话精神加强理论学习,外出学习交流,下基层走系部,座谈研讨,接待上级领导调研等认真听声音、找差距、想办法、总结经验、制定措施。

1、外出学习调研:对标全国一流旅游院校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习;赴桂林、西安参加旅游系统专题研讨会;赴兄弟院校山西省金融职业学院与山西省交通学院交流学习。

2、基层调研:下各系部与师生交流座谈、问卷调查、听取汇报;召开学院教学科研管理专题研讨会;参加太原市委倡议太原市教育系统“时代新人标准”座谈会。

3、理论学习研究: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学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楼阳生省长关于山西旅游的讲话精神。学懂弄通理论促进学院教育工作稳步推进,思索怎么把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办好。

4、接待领导调研:通过筹备、参加张复明副省长和省旅发委盛佃清主任以及市纪委李吉山书记来院调研,讲问题、听政策、明形势。

三、调研思考问题及分析

作为开办旅游职业教育最早的院校,经过一代又一代太旅院人的努力,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有一定办学实力和影响力的专科层次旅游类高职院校。到“十二五”末,学院占地375亩,总建筑面积12、6万余平米,设施设备总值3486.06万元,馆藏图书32万册,电子图书12GB。学院建有多媒体教室128个,计算机教室12个。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268名,教职员工352人,其中专任教师200人,专业教师1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8%,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到专任教师的32%;生师比为15.93:1。

学院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不断推进,实训实习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对外交流合作渠道不断拓宽,社会服务形式不断丰富。近年来,学院承办了亚太旅游教育与管理华鼎国际论坛和全国第五届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今年导游专业获评国家级示范专业,国际金钥匙学院落户我院。由此,学院的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旅游院校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学院已成为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山西省高职高专示范校,山西省旅游、餐饮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同时是山西省中职旅游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连续多年承担全国中职旅游骨干教师培训任务。但是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照解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期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照适应山西地方经济转型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对照建设让人民满意大学的要求,对照建设旅游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的目标,学院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学院基础设施条件还不能满足学院快速、科学发展的需求。

从整体上看,学院加快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但由于学院原有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学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自搬迁入新校区以来,学院没有进行过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生均的占地面积、室内体育场所、学生食堂宿舍不足,学院基础设施陈旧,信息化建设滞后,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亟待改善。

2、基于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对接的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深化。

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国家级课程与专业不多,为山西地方主导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专业不多,为山西文旅产业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数量不多,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深度融入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影响力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办学实力尚需进一步增强。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问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与期望。当前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尚未与山西经济转型、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具体表现在学院与企业合作数量不多,有全国性、国际声誉的大企业较少。

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办法、评价机制等与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还不够紧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还不够深入,配套的管理制度也还需要健全完善。人才培养缺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训工作还有很大拓展余地。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步伐,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产业诉求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个别专业设置落后于时代发展,亟需更新换代。此外,与山西省以及太原市相关企业合作有待加强,承担地方科研项目、院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展实习总体量仍偏少,教师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职工队伍、干部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把引进、培养、激励优秀双师型人才作为实现学院快速发展最为关键的战略任务来抓。但是,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第一要素的师资队伍建设距离特色鲜明的旅游类全国一流院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成为制约学校新一轮跨越发展的瓶颈。一是师资队伍数量总体不足,现有专任教师数量,还不能满足学院5200多人规模以及打造全国一流旅游院校的要求;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缺乏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重要工作,因缺乏高素质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成效不显著,专业梯队、教学团队仍需进一步强化发展;四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创新实践能力、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等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4、收入分配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优化,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学院缺乏规范健全的绩效管理制度。目前绩效考核制度用于考核的程序、标准,方法不系统不完备。绩效考评目标模糊,缺乏相应的责任机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能达到有效的绩效管理目标。针对职能部门来说,主要是以出勤率,针对教学部门来说,主要以上课数量为标准制定了比较单一的考核方法,较少涉及别的方面考核,因此考核结果的评价和激励达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学院内部管理体系需要调整。面对学院争当全国一流旅游院校的目标,结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趋势,学院上下都意识到并普遍关心职能部门增设、职权清晰、简政放权、部分行政和财务权力下放等内部管理问题。学院必须加大内部管理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5、办学特色需进一步彰显。

创新发展理念和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意识等方面亟待提升。我院升格为高职十多年,学院考虑规模发展多、考虑创新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少。旅游服务意识不强,还不能较好地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人才特色;学院旅游类科研机构设置较少,不利于学院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不利于产教融合工作的推进;旅游特色优势不鲜明和核心竞争力不明显,与全国一流旅游高职院校尚有较大差距。学院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学院自身创新力不强,创新开发师资较少,服务企业员工培训政策支持、自身能力不够,不能吸引企业;人才培养囿于传统模式,缺乏创新;专业体系设置缺乏导向。

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创意工作室等创新创意实践平台建设都有待加强,与学院优势学科专业结合不足,学生校内实践创新平台的搭建工作还有较大余地。学生实习、实践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园文化建设与一流水平的职业院校仍有差距。经过近年来大力建设,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比全国、全省一流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我院仍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建设,争取树立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文化品牌。

本人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从客观上讲,一是学院尽管具有30余年的建校历史,但办高等职业教育历史至今不过就是13年时间。而且南校、北校长期分开办学,职能部门与教学系部之间协调沟通存在一些问题。学院办学基础仍很薄弱,学科专业建设、创新服务能力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特色的形成都需要有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要有一个积淀的过程。二是办学经费不足的影响。专项经费少、学费收入不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改善办学条件达到省级示范校标准,致使学校办学经费十分紧张,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投入、人才引进和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

从主观上讲,学院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推进协调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的水平有待提高。一是思想上的问题。能否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精神、楼省长在旅发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落实到位。部分党员干部之中还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怕困难;有的躲清闲;有的事业谈得少、利益谈得多。二是能力上的问题。有的学习能力不够强,对于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政策新形势了解不及时、掌握不够深、理解不够透,无法入脑入心;有的把握机遇的敏锐性不够强,错过好的政策机遇,失去好的发展机遇;有的工作能力不够全,在驾驭发展能力、推进创新发展、构建和谐校园能力等方面,党员干部贯彻能力和执行能力有待加强。另外,学院现有管理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充分调动各基层单位和教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活力。

以上只是本人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初步认识,本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促进学院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借“二青会”东风,校园基础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青会”排球馆暨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体育馆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学院宿舍楼、第二食堂、实训楼、教学楼的新项目招标建设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中,学院整体绿化等环境改造工作规划中; “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全面升级改造教室多媒体的基础上,健全管理和维修制度;在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网络提速的前提下,加快校园“一卡通”普及并努力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建设并运行办公“OA”系统,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深化管理信息化工作。展望2019年的学院校容校貌、基础建设,将会全面提升。

在 “学院2017年十件实事”实施基础上,研究制定2018年工作重点和研究确定提升后勤服务水平造福师生的举措。

2、以国际金钥匙学院太原分院为典范,加强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办学;紧紧明确“优势专业做强,新兴专业与市场紧密对接,落后专业淘汰”的认识。

在与国际金钥匙学院合作基础上,继续推进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努力把国际金钥匙学院太原地区中心分院的核心地位发挥出来,打造学院酒店服务管理类专业的国际化水准,在国家级专业导游专业的对照下,把酒店管理服务专业做强,争取成为学院第二个国家级专业;通过与深圳腾邦商学院合作,努力把经济发展与改革前沿窗口深圳的经验带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树立理实一体、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适应市场的人才培养目标。

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与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在对学院现有专业进行重新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围绕山西服务业发展开发和储备新兴专业,进一步凝练并彰显专业特色,力争再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申请设置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西面点工艺、网络营销,逐步增设适应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全域旅游和旅游电商等新业态人才需求的专业。

通过国际化办学与合作,打开全球化旅游视野。继续推进“中德班”、发展中加、中韩、中菲、中俄等国际合作办学。不断加强与国外优秀院校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良好国际形势下,提升学院专业化、国际化办学水平,以文化包容的姿态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让职业教育院校真正成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大国工匠”培育基地,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低进高出。

3、加强教职工、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一流人才支撑。

深化“行业专家、院校名师引领”战略,继续推进国家级导游大师工作室相关工作;按照《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方案(2017-2020)》文件精神,增强专业教师、骨干教师境内外学习培训、下企业力度;调整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引进优惠政策,修订《中级职称评定办法》,完善《绩效考核方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举办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和骨干教师培训班,青年教师研修班要强化教学、教师基本功训练;继续办好“汾东讲堂”,打造学术交流研讨品牌。

加强理论学习,学得准、做得实、有创新,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增强干部党性;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以此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高职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提升干部专业水平;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用人制度,选优配强中层干部队伍;坚持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担当重任、素质优良的年轻后备干部队伍。

4、改革内部制度,增强学院活力。

改革完善配套绩效管理制度,调动学院教职员工积极性;通过全员聘任上岗制度,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新增设机构和职能确定推进、改善人员配置,进一步明确职责,优化管理流程,理顺管理机制,同时增强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的协调问题;深化财务管理改革,既便捷又高效;深化资产管理改革,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完善“13710”制度实施机制,努力提升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制度,强化党建考核,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5、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形成鲜明的旅游高职的办学特色。

深入开展旅游研究,强化学院科研能力、突出理实一体化。

深入学习研究总书记视察山西的讲话、楼阳生省长在山西旅发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山西省委省政府经济转型的远景规划,在学院现有专业资源基础上,大力发展相关专业建设及相关文旅资源研究、实践、合作等深化工作。围绕山西旅游资源开展相关旅游专业建设和研究;学院目前正在筹备建设“研学旅游研究中心”“山西古村落研究中心”等;深挖山西传统特色,利用好山西独到的文旅资源禀赋,紧紧围绕“黄河之魂在山西,长城博览在山西,大美太行在山西”深化相关工作。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把学院德育建设与旅游红色文化紧密结合。

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深入挖掘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的指示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结合《山西省“十三五”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规划》精神,筹建红色文化实训基地。既着眼于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又着眼于协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去开展这个项目,不仅要把它建成一个红色旅游实训基地,更要把它变成全市乃至全省开展思政教育、弘扬红色文化的实实在在的阵地。

拓展社会服务新形式。

依托旅游专业院校资源,进一步延伸学院作为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作为山西省开办旅游教育最早的院校,我们义不容辞地要按照教育部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做好研学辅导师培训、省市旅游专门人才培训等各项培训工作,通过系列化的培训,推动地方研学旅行“专业起步,扎实起跑”;还要创新社会服务思路,同时丰富学生实习实践形式,提高实习实践质量,研究“短假期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学院还要进一步科学设计、开发研学课程并组织活动,为促进全省研学旅行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打造省市研学旅行服务品牌做好服务,进而全面服务山西转型发展大局、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创新学院学生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承载校园文化品牌的建立。在开展旅游风情节、艺术节等各种学院传统活动的基础上,策划实施一批在全国文化艺术领域有影响的学生活动。开展 “创作一部剧”(如歌舞剧)、“培育一个社团”(如全国社团联合会有影响力的)、“组织一个活动”(二青会排球比赛为契机)、“发展几个队”(建立篮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等参加全国大学生比赛)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第四篇:干部下乡调研报告

深入基层了解民情

——县园林管理局下乡住村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0年10月26日——2011年11月26日 调研人员:申、孙、赵、杨、李

调研方式:入户访谈

调研乡村:常金、北栗、常珍三个村

调研背景: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组织千名干部转变作风下乡住村开展“六个一”活动的总体部署,我局以理论联学、发展联谋、实事联办、责任联动、党建联创、项目联建的“六联”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干部下基层活动,在此基础上对村庄现状的一些问题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并对村民务工情况、村民收支结构、物价变动、乡村教育、民风民俗等课题进行了访谈。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一再强调我们调研的建设性和温情化,使大家与老乡交流过程中敞开心怀,为老乡送上一份关怀,自己在加深对农村深入认识的同时,也收获一种对乡村的情怀,防止进入为调研而调研的误区。

写在前面的话:

这次调研虽有固定的课题,但在调研中是分小组进行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又因整体而言,这次调研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也比较广泛,各种问题了解不太深入,我个人又比较关注村民对于生活方面的情绪,所以这份报告在主观想法方面会浓些。

这三个村是区下辖的三个行政村。常金全村人口1170人,党员32人;常珍全村有1150人,党员32名。北栗全村1090人口,党员30名。在调研过程中主要了解了村里的土地、消费、务工、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和老乡对于这些的看法。下面就是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情况和想法。

一、土地

经营状况:人均耕地1.3——1.5亩,以种植玉米和蔬菜为主。机械化耕作,灌溉以电抽取为主,经济效益良好。

出现现象:因二十几年未再分地,造成土地拥有很不均衡。因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给亲戚、朋友现象很普遍。宅基地使用和审批也成为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

村民态度:近来经营土地收入较为可观。国家政策好,但农用物质涨幅大,甚至抵消了免除的农业税。规模经营能降低成本,不反对甚至赞同规模经营,但要实现规模经营,需政府做很多工作,并且必须保证农民利益。村民对重新分配土地并无强烈要求,一则是因为国家政策长期不变,二则是因为土地已不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三则是重新分配必

然导致土地多者的反对,阻力也较大。

一些想法:土地增收潜力不大与物价上涨、生活成本提高造成的生活紧迫的矛盾是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的内在动力。整体而言,土地收入虽已不占农民收入的主要比重,但各村各家情况差异也较大,土地于他们而言仍很重要。

二、消费

在村民的日常消费、耐用品消费、大众消费以及医疗教育支出中,以房子、婚庆、丧葬为主的大众消费已经成为村民的主要负担。

房子:村子里的建筑以二层楼房与平瓦房居多,新建的房子主要是二层楼房,村民建房比较实用和理智,并无过度攀比之风,村中道路两旁有许多砖垛,因为有许多村民准备建房,另外,砖价上涨较快也是原因之一。建房费用这几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前些年建一栋五间平房手工费一间1500元,现在一间就要1700元。如今一所新房建下来再加上装修要8——10万元。一位老乡还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说他家的一座配房三年前要2万,现在建下来就要4万元。

婚庆、丧葬:婚庆、丧葬等支出也是村民的一大负担。就以宴席而言,一般要40——60桌,个别甚至上百桌,而一桌要花费一百多元,这是对于办理的一方来说。对于其他村民来说,每年的亲戚、朋友、邻居家的婚丧嫁娶、添孩子之事也都要随礼,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和自身经济条件每次

送二十至三五百不等的礼,一年遇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这种事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村民对此多有不满情绪,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因为在村庄这个熟人社会中,“花钱事小,丢面子事大”依然是很强的观念,一家人一辈子也遇不上几次这种事,办得太寒碜,惹人笑话。鉴于这种情况,一位大叔提出希望政府或村委能出面对这种情况引导、规范一下。对于要结婚的家庭来说,花费还远不仅仅于此,在村里一般情况而言,结婚时男方要有一所新房(8——10万元),彩礼要3——5万元,彩电、洗衣机、空调、冰箱、电动车、摩托车等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也是需要配备的,这些又要花费1——2万元。如此算下来,一个婚结下来要支出十几万到二十万元。这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费用,而这一部分钱基本都是要有父母来负担的(因为年轻男孩多外出打工,但多数不怎么往家寄钱)。而父母普遍认为自己把孩子养大成人并为他们张罗结婚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这负担确实沉重,以上计算的还是家中一个男孩的情况,如果两个或多个,那负担更是可想而知。

三、务工

村子里有在本地务工和外地务工两种形式,本地的一般是作为泥瓦匠在周围村子里帮人盖房子,还有到康宝、昂生、亨德谊、清华务工的,也有到村办预制厂务工的,工资一般在50——60元∕天,有的月工资800元左右。在外地打短期

工的有去建筑队的,长期工有作焊工、泥瓦工、做小生意的等等,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十几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去广东等地的工厂里务工的。我们在访谈时,有姐妹俩,大的二十岁,在平顶山上了大专刚毕业,小的十八岁,初中毕业。她们认为上学并无太大用处,成本过高,并且毕业后工作依然很不好找,村里十五六岁辍学的很普遍,有的家长当女儿学习不怎么好时就不让上学了,让出去打工,但有的家长也不想让女儿出去打工,认为女孩子离家出去他们会不放心,再说家里也不指望她们去打工挣钱,而男孩多是因为自己不愿意上而辍学。在聊到农村和城市生活时,两个女孩儿也流露出了对大城市精彩生活的向往,并且认为农村生活平淡无聊,但也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大城市的可能性不大,自己也坦然接受,过些年就出嫁,要长期生活在农村。而与这个例子相呼应的是与一位大伯的交谈,他当年帮村里推销苹果,在外打工、做生意,行走大江南北几十年,现在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外出打工,爱人也去世几年了,自己与两岁大的小孙女一起生活,料理着家里的七八亩地过活,生活还算不错,准备这两年建新房。

这位大伯虽然恰好算是那两个女孩子的父辈人,但我却从这位大伯身上看到了两个女孩子的未来,这仿佛是一个轮回:上学——辍学——打工——结婚——再打工——回乡(儿女已成人——再打工——……),不知道这个圈子会转

几圈,但我希望它能早日被打破。

作为占人数大多数的农民在历史上一直是历史的推动者和主力军,但他们却也多数时候不是领导者,他们的生活和轨迹是被其他人或者说是历史设计好的,只能身不由己。想到城镇化,就突然想起了贺雪峰老师的那句话:农民要体面地进城,在农民不能在城市体面地生活之前,他们有权利选择回乡在村里过相对体面地生活。

在下乡调查的这些天,我们看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但也仍存在着问题。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辩证分析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取得成果。经过这次下乡实践调查,收获颇多,我们应该关注国情,了解社会,了解民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七日

第五篇:“万名干部下乡”活动工作总结

自4月13日全市“万名干部下乡”活动动员会议以来,我县按照市委开展“万名干部下乡”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密切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一是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市委召开动员会后,县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王彤宇书记为组长的“万名干部下乡”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督导、宣传、秘书四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各乡镇也及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并明确了工作联络员,及时交流沟通,确保了与市县乡三级配合协调、运转有效。县政府及时拨付了6.5万元专项经费,为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县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听取汇报,研究措施。县委书记王彤宇经常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如何抓好落实做出重要指示。

二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县委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各种层次的会议,根据市“万名干部下乡”活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县委“万名干部下乡”活动《实施意见》,围绕如何选派干部、选什么样的干部,干部下去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干部下乡工作实施方案。

三是超前排查摸底。市、县、乡干部下乡前,县委组织部就对有关乡镇、村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将乡镇、村、企事业等70个工作点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意见建议等,以表格形式建立了档案,分别印发到每个工作组,为他们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提供了第一手参考资料。

四是认真做好后勤服务。各乡镇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统一为下乡干部购置了床铺和生活用品,配备了办公用品和交通工具,落实了生活补助,解除了后顾之忧;各派出单位充分发挥“后盾”作用,创造条件,支持派出干部脱岗下乡,并积极落实了有关生活补贴及必要的工作经费,使下乡干部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去。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干部驻点抓,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格局。

五是认真组织业务培训。4月16日,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及县活动办公室全体成员共86人进行了业务培训,认真学习传达了市县文件精神,重申了工作纪律,指出了工作方法,明确了任务目标,使工作组和有关人员掌握了重点,学会了方法,促使下乡工作迅速启动。会上,重点对下乡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他们在下乡工作期间,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努力当好“四大员”,即当好宣传员、指导员、好信息员、组织员。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有序开展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市、县、乡三级工作组成员名单、分组情况和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装订成《定陶县万名干部下乡活动驻村干部名册》,同时,在市委制定的有关制度基础上,完善制定了《下乡干部“十要”》、《下乡干部“十不准”》、考勤请销假制度、排查解决问题日报制和《下乡干部管理办法与工作守则》等,并将有关制度统一编进《驻村干部名册》,发至每位驻村干部,使驻村干部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操作有规程,行为有准则。另外,将包括乡镇、村、企事业等70个工作点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以表格形式建立了档案,分别发放到印发到每个工作组中,为他们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资料。驻孟海镇、冉固镇等工作组还将相关制度制作成喷绘展板,张贴上墙。

四是丰富活动载体。活动期间,组织下乡干部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班子成员会,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召开一次群众代表会,宣讲一次十七大精神,至少办一件实事,组织一次技能培训。县委组织部统一为每个下乡干部印发了“四簿”,即下乡干部《工作日记簿》、《民情记录簿》、《群众上访登记簿》、《学习记录簿》,在下乡干部中大兴以“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促和谐”为主题的“民情日记”活动,要求他们利用“四簿”,记录民情、反馈民意、反映工作。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将“四簿”记录使用情况,作为干部下乡工作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之一。杜堂乡根据排查梳理出的突出问题,针对村村之间、户户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在全乡干部中开展了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主题的“进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难、帮百家富”的“四百”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各类矛盾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马集镇结合干部下乡活动,及时在全镇开展了“百名干部下乡蹲点、百户典型示范带动”活动,配合各工作组积极开展工作,加快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 <2>

五是深入排查调研。各工作组下乡入村后,通过召开会议,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调研摸排。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工作方案》,并与村“两委”共同研究了具体措施,使驻村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印制了《排查解决问题情况进度统计表》,落实解决时限和责任人。驻孟海镇工作组印制了《对村级班子的意见建议》和《农村矛盾纠纷排查》2份调查问卷共360余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各工作组在初步排查梳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办公室印发的《八项工作要点》,及时开展了排查问题“回头看”活动,重点查看走访座谈是否全面,调查范围是否广泛,调查研究是否深入,了解情况是否真实;排查问题是否细致,归纳分类是否准确,对所排查梳理出的问题是否及时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是否及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等等。并明确要求继续深入排查梳理存在问题,做到问题排查干净、彻底,不留死角。据统计,干部下乡期间,累计深入基层调研290人次,走访干部群众18561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688场次,分乡镇、村和企事业单位三个方面,共排查梳理出15类461个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了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为解决处理问题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注重宣传推广,强化督导检查

干部下乡活动以来,充分运用县电视台、《定陶采风》报等媒体,开辟专栏专版,大力宣传干部下乡的相关情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通过各级《简报》,大力宣传驻村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共编发《简报》28期,市、县电视台播发动态信息39条。为确保活动实效,我们牢固树立“抓重点、抓特色、出成果”的意识,加强

下载万名干部送温暖下乡调研报告[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万名干部送温暖下乡调研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定边县万名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陕西省委党校2010级在职研究生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曹明明学号:41号 班级:经济管理2010级一班 2011年9月16日 关于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调......

    万名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五篇]

    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民情调研报告 xx村驻村人员: xx镇xx村“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工作组于5至7月驻村调查期间,共走访了12个社农户计1300户,入户率达到100%,为村民送去了政策......

    干部下乡调研报告(含五篇)

    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县园林管理局下乡住村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0年10月26日——2011年11月26日 调研人员:申、孙、赵、杨、李调研方式:入户访谈调研乡村:常金、北栗、常珍三个......

    2016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月活动调研报告范文

    2016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月活动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全县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和“挂包帮”活动以来,我局在县委政府和县扶贫办的统一部......

    “万名干部下乡”活动工作总结(xiexiebang推荐)

    自4月13日全市“万名干部下乡”活动动员会议以来,我县按照市委开展“万名干部下乡”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密切干群......

    万名干部下乡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万名干部下乡”活动驻XXX工作组 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自市委开展“万名干部下乡”活动以来,我们驻XXX工作组先后几次深入到XXX召开了村“两委”班子成员会、全体党员会、群众......

    干部下乡调研报告(五篇范例)

    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县园林管理局下乡住村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0年10月26日——2011年11月26日 调研人员:申、孙、赵、杨、李调研方式:入户访谈调研乡村:常金、北栗、常珍三个......

    基础干部下乡调研报告总结

    “四个覆盖”专题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高珊 所在村:师素镇西芝兰村 “四个覆盖”是县委领导立足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和农村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四个覆盖”将分散的农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