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5:4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

第一篇: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

祥井村位于潞城东部,全村185户,人口726人,拥有耕地1310亩,林地380亩。村民居住分散,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该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田务农,村里40岁以下的劳动力基本都是外出务工,约有550人,占总人口的75%,而从事的也基本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据村支书吴天良统计,全村人均纯收入约为3000元/年(主要是打工收入)。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以玉米、大葱为主要农作物。有约200亩核桃树、苹果树、梨树等经济林木,但缺乏管理,不成规模;养殖业主要是村民散养的猪羊鸡等,还处在小农经济阶段。2009年一户村民引进了60多只波尔山羊,由于不懂科学养殖,死亡率高,目前存栏80余只,效益不好。村委干部希望因地制宜搞一个项目以拉动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

总体来说,祥井村的主要困难有三方面:

1)空心村的尴尬:近年来,为了改善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使得农村经济振兴无人,发展严重缺乏劳动力。支书吴天良说,种地不合算。以最普通的旱地西红柿为例,按最好的年景,最好的价格,每亩地也不过2万元的毛收入,付出则是没日没夜,操心费力,还得担心价格和市场。一不小心一年白费,还得搭上种子钱。一人打工一年也挣2万元,所以农村没有产业

留不住人,发展经济也就没有人,造成恶性循环。

2)没有支柱产业。村里搞工业没有基础,没有条件;搞农业形不成规模,也没有技术;总体上还处于小农经济的落后阶段。村委干部对此感到头疼.3)基础设施薄弱:全村虽然都已通电,但线路老化,导致电压低、电压不稳等情况,很多离变压器稍远的村民家中电压只有100多伏,甚至是连电风扇都无法启动。村内路灯少,只在村中主道上有几盏路灯,村民对此抱怨很多,因为都是老弱病残,晚上活动很不便;没有健身器材,许多村民说,城市里到处都有健身器材,许多村也有,为什么我们村没有。但村委干部说,我们村没钱。

4)教育医疗负担重。我们走访的许多户贫困人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劳动力缺失和负债,这样对于完全依靠务农的农民来说,往往就直接导致了贫困。在我走访的12户村民里,大部分都是有病人的家庭。由于家庭的成年劳力长年在外打工,与亲人聚少离多,有一种凄凉的孤独感。除了医药费支出外,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子女教育投入占了收入的大多数。他们不吝血汗钱,把子女送进城里上学,希望孩子能努力学习,摆脱这个困境。打工者在身体高强度负荷劳动的时候没有办法兼顾身体健康,而又在出现健康问题的时候因此重返贫困,村民提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也都很无奈。

二、具体帮扶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我局立足实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帮扶:

1)力所能及地解决路灯问题。我们认为,越是政策光辉暂时照不到的地方,越能体现政策的温暖,越能体现党对群众的关心。经过调研,我局计划为村中道路解决路灯20盏。并联系解决该村的全民健身路径问题。

2)开展标志性帮扶共建项目。拟选择一些市场前途好的绿化苗木,在该村种植“工商林”。既是帮扶的见证,也是与村民联系的纽带。年年岁岁,共同呵护,希望其最终成为一座村民的绿色银行,成为友谊之林。

3)实施造血工程。经过研究,我局拟帮助该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为其注册商标,实施商标战略,充分发挥其农业比较优势,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带动周边,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之路。同时在该村积极培育和培训农村经纪人。

三、几点建议

我市东部乡镇办事处各村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基本相近,从祥井村着眼,从振兴我市东部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议当地党委政府定期约请农业专家来为村民做技术推广及保障,选择适宜当地的农业新品种,大力发展种植

业,力求上规模。

2)建议突出规模养殖。通过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成功的典型,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力度,使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积极引导养殖户加大对养殖业投入的同时,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投入方式,为畜牧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性资金支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外力促进发展。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周到细致的服务,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畜牧养殖业,为我市畜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形成全国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公共事业的支持。一是通过统一制定城乡发展规划,由公共财政作为主要投资主体统一投入发展资金,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公共事业得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按“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农民有迫切需求的,有能力且愿意出钱办的公共事业,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由农民集资兴建;在乡村集体经济不强情况下,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开辟财源,增加积累,以提高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能力;三是推出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备的项目,引入社会和企业资本。对现有公共事业基地、设施、资源大胆拍卖、租赁、转让等,以提高其效率、效益。如对已建成的农村小水库、闲置校舍等基础设施的产权进行卖断,变卖所得资金,由乡、村两级

集中起来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变卖后的农村基础设施,由产权人使用、管护、补偿和受益。这既可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也解决了公共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

第二篇: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

祥井村位于潞城东部,全村185户,人口726人,拥有耕地1310亩,林地380亩。村民居住分散,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该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田务农,村里40岁以下的劳动力基本都是外出务工,约有550人,占总人口的75%,而从事的也基本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据村支书吴天良统计,全村人均纯收入约为3000元/年(主要是打工收入)。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以玉米、大葱为主要农作物。有约200亩核桃树、苹果树、梨树等经济林木,但缺乏管理,不成规模;养殖业主要是村民散养的猪羊鸡等,还处在小农经济阶段。2009年一户村民引进了60多只波尔山羊,由于不懂科学养殖,死亡率高,目前存栏80余只,效益不好。村委干部希望因地制宜搞一个项目以拉动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

总体来说,祥井村的主要困难有三方面:

1)空心村的尴尬:近年来,为了改善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使得农村经济振兴无人,发展严重缺乏劳动力。支书吴天良说,种地不合算。以最普通的旱地西红柿为例,按最好的年景,最好的价格,每亩地也不过2万元的毛收入,付出则是没日没夜,操心费力,还得担心价格和市场。一不小心一年白费,还得搭上种子钱。一人打工一年也挣2万元,所以农村没有产业留不住人,发展经济也就没有人,造成恶性循环。

2)没有支柱产业。村里搞工业没有基础,没有条件;搞农业形不成规模,也没有技术;总体上还处于小农经济的落后阶段。村委干部对此感到头疼.3)基础设施薄弱:全村虽然都已通电,但线路老化,导致电压低、电压不稳等情况,很多离变压器稍远的村民家中电压只有100多伏,甚至是连电风扇都无法启动。村内路灯少,只在村中主道上有几盏路灯,村民对此抱怨很多,因为都是老弱病残,晚上活动很不便;没有健身器材,许多村民说,城市里到处都有健身器材,许多村也有,为什么我们村没有。但村委干部说,我们村没钱。

4)教育医疗负担重。我们走访的许多户贫困人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劳动力缺失和负债,这样对于完全依靠务农的农民来说,往往就直接导致了贫困。在我走访的12户村民里,大部分都是有病人的家庭。由于家庭的成年劳力长年在外打工,与亲人聚少离多,有一种凄凉的孤独感。除了医药费支出外,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子女教育投入占了收入的大多数。他们不吝血汗钱,把子女送进城里上学,希望孩子能努力学习,摆脱这个困境。打工者在身体高强度负荷劳动的时候没有办法兼顾身体健康,而又在出现健康问题的时候因此重返贫困,村民提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也都很无奈。

二、具体帮扶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我局立足实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帮扶:

1)力所能及地解决路灯问题。我们认为,越是政策光辉暂时照不到的地方,越能体现政策的温暖,越能体现党对群众的关心。经过调研,我局计划为村中道路解决路灯20盏。并联系解决该村的全民健身路径问题。

2)开展标志性帮扶共建项目。拟选择一些市场前途好的绿化苗木,在该村种植“工商林”。既是帮扶的见证,也是与村民联系的纽带。年年岁岁,共同呵护,希望其最终成为一座村民的绿色银行,成为友谊之林。

3)实施造血工程。经过研究,我局拟帮助该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为其注册商标,实施商标战略,充分发挥其农业比较优势,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带动周边,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之路。同时在该村积极培育和培训农村经纪人。

三、几点建议

我市东部乡镇办事处各村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基本相近,从祥井村着眼,从振兴我市东部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议当地党委政府定期约请农业专家来为村民做技术推广及保障,选择适宜当地的农业新品种,大力发展种植业,力求上规模。

2)建议突出规模养殖。通过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成功的典型,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力度,使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积极引导养殖户加大对养殖业投入的同时,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投入方式,为畜牧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性资金支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外力促进发展。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周到细致的服务,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畜牧养殖业,为我市畜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形成全国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公共事业的支持。一是通过统一制定城乡发展规划,由公共财政作为主要投资主体统一投入发展资金,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公共事业得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按“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农民有迫切需求的,有能力且愿意出钱办的公共事业,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由农民集资兴建;在乡村集体经济不强情况下,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开辟财源,增加积累,以提高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能力;三是推出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备的项目,引入社会和企业资本。对现有公共事业基地、设施、资源大胆拍卖、租赁、转让等,以提高其效率、效益。如对已建成的农村小水库、闲置校舍等基础设施的产权进行卖断,变卖所得资金,由乡、村两级集中起来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变卖后的农村基础设施,由产权人使用、管护、补偿和受益。这既可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也解决了公共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

第三篇:扶贫办干部下乡住村调研报告

扶贫办干部下乡住村调研报告干部下乡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山西坚持干部下乡住村的有效做法,各级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体民情、察民意,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之所以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牢记宗旨、增强党性的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总体上,各级干部队伍状况是好的,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能够按照党的要求积极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工作,为人民群众办了很多好事、实事。但也应当看到,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党性观念不强,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愿吃苦奉献,不热心公益事业;有的不能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遇事不走群众路线,不听群众呼声、不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优亲厚友,搞小圈子,自行其是,我行我素;更有极个别干部,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违法乱纪,引起了群众强烈不满。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就是要通过广大干部直接深入基层,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发现工作差距,促使各级干部强化宗旨观念,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第二,转变作风、推进发展的需要。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就是要让各级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体民情、察民意,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就是要引导

各级各部门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抓出什么效果,在全省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为群众排忧解难之风,真正对群众负责,为群众办事,让群众满意。第三,锻炼干部、提升素质的需要。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懒、散、庸”的问题;就是为了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就是为了锻炼干部、培养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真正培养一批干部、提高一批干部,在全省干部队伍中形成识大体、顾大局,会干事、能吃苦,有激情、善创新,争先进、创一流的优良作风。

第四,促进和谐、保持稳定的需要。在促和谐、保稳定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些矛盾问题不解决,人民群众有意见,党委政府形象受损害,社会稳定受威胁,我们实现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目标就会受到干扰和阻碍。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就是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帮助基层组织、基层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做法与经过

我单位把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作为联系群众、锻炼干部、转变作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干部下乡住村。

(一)明确活动重点,确保工作有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干部下得去。

(三)严格工作要求,确保干部蹲得住。

(四)领导带头示范,确保活动出成效。

三、成效与反响

通过基层实践的磨炼,艰苦环境的陶冶,群众智慧的滋养,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的执政基础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成效:

一是产业扶贫帮民富。

二是兴办实事解民忧。广大下乡干部依托部门优势,积极整合资金,协调各方关系,帮助驻村解决了大量与群众利益最直接的、息息相关的安全饮水、交通、供电等生产、生活难题。

三是统筹城乡强组织。各级各部门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城乡互补互动,发挥了党的组织优势,整合利用了资源,为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党建新格局奠定了基础。四是锤炼干部转作风。广大下乡住村干部,积极深入农村,走访群众,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与农民群众结亲戚、交朋友,做到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探讨与评论

(一)干部下乡住村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要途径。

(二)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不仅要“身入”,更重要的是要“心入”。共产党人只有群众利益,没有个人私利。下乡住村不仅要“身入”,更

要“心入”,要踏踏实实向百姓求良策,真心实意访民情、解民难、帮民富、保民安。

(三)干部下乡住村要形成长效化、制度化的工作体系才会真正取得实效。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干部下乡住村等群众工作的具体制度,特别是要把基层创造的好做法上升为制度形式,提高群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应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做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

第四篇: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

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中,我们联系的是**乡**村。近几个月来,我们多次深入到联系点***,深入农户家中访贫问苦,向村民仔细了解生产、生活、收入等情况。重点了解了**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发展现状,查找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助理清工作思路,认真分析该村现状优势及不足,对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农民增收、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等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十三个自然庄,270户,750口人,共有耕地3181亩,全村有3个党小组,43名党员。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以玉米、小麦为主要农作物。养殖业主要是蚕桑养殖及村民散养的猪羊鸡等,还处在小农经济阶段。

二、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三方面:

1.近年来,为了改善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使得农村经济振兴无人,发展严重缺乏劳动力。种地不合算,按最好的年景,最好的价格,每亩地也不过1万元的毛收入,付出则是没日没夜,操心费力,还得担心价格和市场。一不小心一年白费,还得搭上种子钱。

2.农村实用型人才外流严重。该村有头脑、懂技术、能干事的年轻人还不少,但都没有在村里干事创业,都以外出打工为主,虽然每年都能带回点打工收入,但解决不了长远发展问题,对于全村经济发展是个损失。

3.教育医疗负担重。我们走访的许多户贫困人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劳动力缺失和负债,这样对于完全依靠务农的农民来说,往往就直接导致了贫困。在我走访的6户村民里,大部分都是有病人的家庭。由于家庭的成年劳力长年在外打工,与亲人聚少离多,有一种凄凉的孤独感。除了医药费支出外,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子女教育投入占了收入的大多数。他们不吝血汗钱,把子女送进城里上学,希望孩子能努力学习,摆脱这个困境。打工者在身体高强度负荷劳动的时候没有办法兼顾身体健康,而又在出现健康问题的时候因此重返贫困,村民提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也都很无奈。

三、具体帮扶情况

1、座谈会上听民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共召开会议4次,座谈会6次,收集了涉农问题4件,通水、通路问题5件,其它2件。进家入户访民情。通过走街入户,个别谈心,共走访群众10余人,共走访种植

大户2户,普通百姓8户,大部分群众是靠种植大田为生,对特色调产种植热情还不是很高,还需政府进一步加强引导,要加强他们的增收意识,帮助解决一些技术上的实际困难。

2、,在村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协助村支部多次向乡党委汇报情况,争取政府支持,最终使得乡政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投资,协助村委投资18万元,修建田间道路30公里,恢复自来水工程两处,前庄大桥一座,投资4万元,完成南河绿化配套工程,投资5000元安装监控设备,促进了**村创建良好的治安环境。

3、关心老年人生活,重视文娱设施建设。

现代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关心老年人的时间少,老年人在精神上得不到满足,针对这种情况,在支部的提议下,投资8万元,建设老年日照活动中心一所,极大的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4、狠抓环境卫生整治。

为了该广大群众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协助村党支部努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动员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大搞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新建垃圾池3个档护墙200米垃圾填埋场一处,完成户厕改造15个粉刷墙壁13000平米,极大的改善了张村脏、乱、差的旧貌,使得现在的**焕然一新。

5、探索产业结构调整新路。

玉米、蚕桑产业作为**的主要产业,已经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另辟蹊径。通过在与村两委班子积极沟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把发展核桃作为**一项新的产业,投资6万元,在***集体新值核桃树100亩,为我村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新路。

四、几点建议

从**村着眼,从振兴村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议当地党委政府定期约请农业专家来为村民做技术推广及保障,选择适宜当地的农业新品种,大力发展种植业,力求上规模。

2、建议突出规模养殖。通过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成功的典型,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力度,使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积极引导养殖户加大对养殖业投入的同时,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投入方式,为畜牧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3、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村里有养猪户、养牛户、养羊户,有各种小型农机具,有沼气能手,设施蔬菜种植户,今后都应该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市

场对接,规模化发展,为个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公共事业的支持。一是通过统一制定城乡发展规划,由公共财政作为主要投资主体统一投入发展资金,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公共事业得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在乡村集体经济不强情况下,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开辟财源,增加积累,以提高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能力;三是推出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备的项目,引入社会和企业资本。这既可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也解决了公共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

在下乡调查的这些天,我们看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但也仍存在着问题。我们只有深入群众,实实在在走群众路线,才能更加客观、辩证的分析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取得成果。经过这次下乡实践调查,收获颇多,我们应该关注国情,了解民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尽自己的一份力。

第五篇:“六个一”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

“六个一”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

市人大副主任 张林香

根据潞城市委的安排部署,在潞城市“六个一”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中,我联系潞城市合室乡西坡村。活动开展以来,我多次深入所包村进行走访调研,深入农户家中访贫问苦,向村民仔细了解生产、生活、收入等情况,组织召开了多次由村、支两委及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重点了解了西坡村基本情况和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发展现状,查找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助理清工作思路,认真分析该村现状优势及不足,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基本情况

西坡村位于潞城市北部1 5公里处,属于以绿色农业种植为主的丘陵山区。全村127户,390口人,党员14名,其中女党员1名。总耕地面积1050亩。2011年,西坡村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安排部署及乡党委、政府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首先改建了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低压线路整改,维修了村中舞台,同时大力推进平安村建设,大搞环境卫生整治,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村联创”活动,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一)园林、户通工程。园林绿化今年新栽植桧柏、杨柳苗木共计200余棵。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实施了垃圾不落地工程,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铺装完成主街道水泥路200余米,尚有2700余米未达到全覆盖要求。(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近年来,西坡村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依靠大葱、马铃薯种植两大调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经济,群众收入增长较快,种植大葱100余亩,马铃薯56亩,但离新农村农民收入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三)平安、文明和谐、村级管理创建方面。平安村创建、文明和谐村创建、村级管理先进村建设作为“三大软件”工程,支村两委干部采取了“稳步推进、长抓不懈”的“八字措施”。开展了“平安家庭”、“平安示范户”评比和“群众诉求日”活动,建立完善了综治宣传阵地、“治安中心户长”评选制和“六合五联四统一”工作的长效机制,安装了“居家卫士”,规范了巡逻队伍,达到了人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明显增强,在“六村联创”活动中,摘得了平安创建先进村。文明和谐村建设以“六有”为抓手,以“六好”为目标,总投资5万余元,对村级文化健身场所进行了修缮;积极开展了“十星文明户”、“五好家庭”、“道德楷模”的评选活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和禁赌会,杜绝了大操大办之风;村级管理按照“八室十有”标准,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了提档升级,更新了管理制度,刷新了版面、标语,设立了文化、廉政宣传栏、“三务”、点题、即时公开栏和意见箱。目前,西坡村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两委班子和睦团结,村风健康文明,群众对支委班子认可信任。

二、主要做法

1、座谈会上听民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共召开会议4次,座谈会6次,收集了涉农问题4件,通水、通路问题5件,其它2件。

2、进家入户访民情。通过走街入户,个别谈心,共走访群众10余人,共走访种植大户2户,普通百姓8户,大部分群众是靠种植大田为生,对特色调产种植热情还不是很高,还需政府进一步加强引导,要加强他们的增收意识,帮助解决一些技术上的实际困难。

3、慰问老干部送温暖。“七一”对村上老党员、老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为他们送上了慰问品、慰问金,送达市委对他们的亲切关怀,传达了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和近期发展思路,希望他们牢记党的光辉历史,既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也要积极发挥余热,帮助村上发展的更好。

4、商议发展定规划。一是要立足实际,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西坡村产业基础较好,但多为山地和丘陵地,要结合实际,尊重农民意愿,挖掘增收潜力,做好大葱、马铃薯特色种植的发展规划,做好示范大户的政策帮扶,带动群众树立种植信心,形成种植规模,打出自己的品牌;二是抓住机遇,规划实施好街巷通工程。要以“五个全覆盖”工程为契机,科学规划,早准备,早动工,高质量完成街巷通工程。三是统筹兼顾,做好其它各项工作的规划。要因地制宜,依照自身能力规划好园林绿化、农民娱乐活动场所、农家书屋等各项工程的建设。

三、制约西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体来看,党员干部思想、集体收入、主导产业等因素仍是影响西坡村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村干部和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二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简单粗糙的倾向;三是在加快农民增收调整产业上还有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上述问题,我们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切实将“调整产业和农民增收”做为惠民目标来抓,由村支部书记亲自牵头抓调产,明确责任,落实工作:二是结合“四议两公开”程序,加大群众参与率和知晓率,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为我建设”、“要我建设”变为“我要建设”,使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共同参与建设西坡的信心;三是从村委会自身抓起,拓宽引资渠道,努力增加集体收入,正确引导群众调产,加大农民增收力度;四是大力度提升村民素质,通过实用技术培训,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的方式,培养各种种养能手。

目前,西坡村村2700余米街巷通正式开工,各小组党员组织群众义务出工,平整路基2700余米,新铺设街巷路300余米,其余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划中。

二O一一年九月一日

“六个一”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

市人大副主任 张林香

根据潞城市委的安排部署,在潞城市“六个一”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中,我联系潞城市合室乡西坡村。活动开展以来,我多次深入所包村进行走访调研,深入农户家中访贫问苦,向村民仔细了解生产、生活、收入等情况,组织召开了多次由村、支两委及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重点了解了西坡村基本情况和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发展现状,查找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助理清工作思路,认真分析该村现状优势及不足,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基本情况

西坡村位于潞城市北部1 5公里处,属于以绿色农业种植为主的丘陵山区。全村127户,390口人,党员14名,其中女党员1名。总耕地面积1050亩。2011年,西坡村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安排部署及乡党委、政府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首先改建了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低压线路整改,维修了村中舞台,同时大力推进平安村建设,大搞环境卫生整治,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村联创”活动,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一)园林、户通工程。园林绿化今年新栽植桧柏、杨柳苗木共计200余棵。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实施了垃圾不落地工程,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铺装完成主街道水泥路200余米,尚有2700余米未达到全覆盖要求。

(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近年来,西坡村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依靠大葱、马铃薯种植两大调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经济,群众收入增长较快,种植大葱100余亩,马铃薯56亩,但离新农村农民收入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三)平安、文明和谐、村级管理创建方面。平安村创建、文明和谐村创建、村级管理先进村建设作为“三大软件”工程,支村两委干部采取了“稳步推进、长抓不懈”的“八字措施”。开展了“平安家庭”、“平安示范户”评比和“群众诉求日”活动,建立完善了综治宣传阵地、“治安中心户长”评选制和“六合五联四统一”工作的长效机制,安装了“居家卫士”,规范了巡逻队伍,达到了人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明显增强,在“六村联创”活动中,摘得了平安创建先进村。文明和谐村建设以“六有”为抓手,以“六好”为目标,总投资5万余元,对村级文化健身场所进行了修缮;积极开展了“十星文明户”、“五好家庭”、“道德楷模”的评选活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和禁赌会,杜绝了大操大办之风;村级管理按照“八室十有”标准,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了提档升级,更新了管理制度,刷新了版面、标语,设立了文化、廉政宣传栏、“三务”、点题、即时公开栏和意见箱。目前,西坡村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两委班子和睦团结,村风健康文明,群众对支委班子认可信任。

二、主要做法

1、座谈会上听民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共召开会议4次,座谈会6次,收集了涉农问题4件,通水、通路问题5件,其它2件。

2、进家入户访民情。通过走街入户,个别谈心,共走访群众10余人,共走访种植大户2户,普通百姓8户,大部分群众是靠种植大田为生,对特色调产种植热情还不是很高,还需政府进一步加强引导,要加强他们的增收意识,帮助解决一些技术上的实际困难。

3、慰问老干部送温暖。“七一”对村上老党员、老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为他们送上了慰问品、慰问金,送达市委对他们的亲切关怀,传达了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和近期发展思路,希望他们牢记党的光辉历史,既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也要积极发挥余热,帮助村上发展的更好。

4、商议发展定规划。一是要立足实际,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西坡村产业基础较好,但多为山地和丘陵地,要结合实际,尊重农民意愿,挖掘增收潜力,做好大葱、马铃薯特色种植的发展规划,做好示范大户的政策帮扶,带动群众树立种植信心,形成种植规模,打出自己的品牌;二是抓住机遇,规划实施好街巷通工程。要以“五个全覆盖”工程为契机,科学规划,早准备,早动工,高质量完成街巷通工程。三是统筹兼顾,做好其它各项工作的规划。要因地制宜,依照自身能力规划好园林绿化、农民娱乐活动场所、农家书屋等各项工程的建设。

三、制约西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体来看,党员干部思想、集体收入、主导产业等因素仍是影响西坡村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村干部和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二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简单粗糙的倾向;三是在加快农民增收调整产业上还有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上述问题,我们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切实将“调整产业和农民增收”做为惠民目标来抓,由村支部书记亲自牵头抓调产,明确责任,落实工作:二是结合“四议两公开”程序,加大群众参与率和知晓率,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为我建设”、“要我建设”变为“我要建设”,使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共同参与建设西坡的信心;三是从村委会自身抓起,拓宽引资渠道,努力增加集体收入,正确引导群众调产,加大农民增收力度;四是大力度提升村民素质,通过实用技术培训,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的方式,培养各种种养能手。

目前,西坡村村2700余米街巷通正式开工,各小组党员组织群众义务出工,平整路基2700余米,新铺设街巷路300余米,其余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划中。

二O一一年九月一日

下载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个一”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

    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调研报告浮山县卫生局局长(2011年12月9日)卫永杰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周活动的通知》(浮组发„2011‟28号)文件要求,开展干部下乡住村......

    下乡住村调研报告

    朔州市园林局建设科下乡住村活动调研报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园林局建设科负责右玉县元堡镇郭家堡村的扶贫工作, 2011年9月单位领导组织我们科室人员通过走访、座谈、......

    下乡住村调研报告

    下乡住村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下乡住村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下乡住村调研报告范文(......

    下乡住村调研报告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根据区委统一安排部署,7月19日开始,我对曲庄头村进行了帮扶前期的工作调研,深入曲庄头村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听取村两委对本村情况的汇报和发展经济的设想与建议;......

    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年度总结

    临猗县国税局 2011年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总结 一、包扶村王显庄基本情况 王显庄位于临猗北部,全村4000多人,拥有耕地6800亩,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以果树为主要农作物,面积5000余亩......

    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年度总结

    临猗县国税局 2011年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总结 一、包扶村王显庄基本情况 王显庄位于临猗北部,全村4000多人,拥有耕地6800亩,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以果树为主要农作物,面积5000余亩......

    下乡住村调研报告精选[精选5篇]

    下乡住村调研报告精选范文 通过调研,掌握全县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查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下乡住村调研......

    局干部下乡住村工作调研报告 - 局长

    干部下乡住村工作调研报告老干部局局长XXX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决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