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河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2
银河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情 况 汇 报
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结束后,银河镇认真抓好了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并按照省委副书记王宪魁同志的讲话内容,认真组织、精心部署,加大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银河镇地处萍乡市东部,全镇面积96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形,总人口约4万,其中95%以上为农村人口,下辖12个行政村,284个村小组,51个党支部,1327名党员,其中达到“五好”标准的村党组织12个,有村支“两委”干部共计70人,其中女性22人。近年来按照“工业强镇、农业富民、环境一流、社会和谐”的发展思路,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08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7.6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1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48元。我镇还先后被评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全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全市“平安乡镇”。
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
一是落实镇党委书记带头抓党建工作责任制。镇党委书记对全镇党建工作带头安排部署,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基层党建工作重要问题,督促完成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努力打造基层党建亮点,以点上经验推动 1
面上工作。二是全面建立和推行党建指导员制度。从党政班子成员、镇机关的正式党员干部中,选派了31名基层党建指导员,帮助指导农村支部、企事业单位支部、社区支部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并实行工作纪实考核,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党建工作力量,规范了基层党建工作。三是开展“大调研、强基础、促跨越”为主题的“话党建、亮举措”活动,形成了镇、村联动的基层党建争先创优新格局。四是推行了党建工作目标百分考核制。为确保农村党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我们结合每年度党建工作目标任务,将党建工作按党支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员科技培训、阵地建设、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工作、党费的收缴管理等十个方面分别进行量化分解,实行百分考核,并采取听汇报、实地察看、党员干部座谈的办法,半年抽查、年终全面考核,变软任务为硬指标,使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更加客观公正。同时,把党建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党员干部的政绩档案,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七一期间,镇党委对支部62名优秀党员、2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三、建立健全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机制
(一)健全村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以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为抓手,着手抓好“领头雁”的培养选拔。一是实施“三培两带”工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把村组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促使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二年多来,通过机制创新,全镇共培养和引进务工农民回乡创业36人、创办企业6家。
重点培养和引进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20人,其中有2人已进入村级两委班子。二是建立后备干部储备制度。注重梯次年龄结构,拓宽渠道,打破行业、身份、地域的限制,把农村致富能人、科技能手、转业军人、外出务工青年、个体工商户中优秀人才作为村后备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要求每个村至少储备3名村后备干部。三是注重群众选拔。我镇在2008年村党组织和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严格程序,进一步扩大选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注重选拔在群众中有威信、讲党性、懂经济、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各类农村“能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创新选举方式,在“两推一选”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镇有1位“经济型能人”通过“公推直选”当选为村支部书记,有1位当选为村主任。
(二)建立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针对村干部培训中“政治培训多专业技能培训少,以会代训多专门培训少,临时培训多计划培训少,本地培训多外出参观学习少,任务培训多学历培训少”的“五多五少”的现状,按照“以人为本、教育为上”的发展理念,我镇不断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采取举办培训班、实地考察、外出参观、讲座等形式,通过“上送、外看、读书、内助”等途径,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养。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实施“素质强村”、“一村一技”工程,建设“熟政策、懂经济、通科技、善管理”的村干部队伍。2008年我镇对换届选举后的村级组织班子进行了5场次的教育培训,参训
人次达300余人。
(三)建立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一是实行目标考核制度。根据工作实际,将农村工作分为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综治安全稳定、计划生育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奖惩分明,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达标。对农村党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测重考评“双带”能力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二是建立村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基金。采取民政资金筹措、财政预算、党员干部和发展能手捐助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主要是对因突发性灾祸或患重大疾病、以及家庭特别困难的现任村干部和离任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三是实行帮扶慰问政策。设立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用于定期走访慰问“三老”困难党员,临时救济特困党员、对生活困难的党员弱势群体进行帮扶,为年老党员发放“幸福金”。同时对农村离任“两老”29人发放了600元/年、人的生活补助金。四是推行了村干部养老保险,规定村干部养老保险费采取“集体资助,个人分担”的办法逐步缴纳,从而更好地保护村干部的利益。
(四)健全村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一是完善对村干部的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农村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村干部队伍管理,我镇结合实际,对现任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干部以及离任且健在的“两老”人员143人进行了档案备案工作。制定下发了《银河镇基层党员“百分制”教育管理实施意见》,并在各村积极推行民主评议、述职述廉、勤政廉政督导、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二是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坚持每季度公开一次村务,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公开内容主要是扶贫救济、村级财务开支、计划生育、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它村民关心关注的问题。三是坚持重大村务决策联席会议制度。凡村内重大开支、固定资产处臵、村“两委”干部分工、村级经济组织负责人安排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救济资金安排等,由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方案,提交村“两委”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四是坚持定期沟通制度。村党支部定期向村委会通报支部工作情况,村委会主动向村党支部报告村务工作,并及时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各项决议的落实情况。
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一是工作开展不够平衡;二是基层组织创新精神和措施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措施、丰富内容、不断创新、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为我镇实现“工业强镇、农业富民、环境一流、社会和谐”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2009年4月8日
第二篇:银河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11.28
银河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情 况 汇 报
银河镇位于萍乡市东部,浙赣铁路、沪瑞高速公路、杭南长高速铁路和320国道贯穿境内。全镇面积9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万,下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284个村小组,51个党支部,1345名党员,有村支“两委”干部70人。近年来,我镇组织建设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组织部的统一部署下,不断创新机制,提升水平,打造亮点,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现将我镇基层组织建设相关情况、京竹村在市委驻村工作组帮扶下所取得的成效,作一简要汇报:
一、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
我们在实施上下力气,在操作上下功夫,牢牢把握“三个抓手”,努力做到常规工作有创新,特色工作有亮点,主题活动有载体。
一是以农村基层组织为抓手,做到常规工作有创新。支部班子建设:按照“五个好”农村党支部要求,切实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对优秀班子,通过提高村干部待遇等方式予以奖励;对一般班子,通过结对子,搞好传、帮、带工作;对后进班子,通过明责任、压担子,限期整顿。村干部队伍建设:对离任村干部,符合条件的进行登记,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对现任村干部任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个人档案。对村“两老”人员开展慰问及祝寿活动。组织现任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和水平。落实村干部正职不少于1000元/月、副职不少于900元/月的工资保障。党员队伍建设:发展党员严把年龄关、程序关、文化素质关。1
今年共发展党员45名,全部为有一技之长的经济型人才。在流动党员管理中开展“一人一卡、一季一访、一节一问候、一年一会”的“四个一”活动,充分发挥他们见识广、信息灵、路子宽的优势,引导他们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示范点建设:不断加大何家圳、农技站、中心校、杜仲等党组织示范点的投入,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三培两带两服务”等活动,深入推进“五好”党组织的创建。
二是以非公企业党建为抓手,做到特色工作有亮点。在非公有企业党组织中,我们积极开展“三抓三促创五好”活动,并深入非公企业党支部,引导党员关心、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和技术创新,及时向企业提出建议,不断提高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建立了在企业骨干中培养党员,在党员骨干中培养技能及管理人才的双向培养机制。大富乳业有限公司、杜仲公司等非公企业党支部早已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三是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做到主题活动有载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镇党委结合实际,确定了“夯实战斗堡垒,争当模范先锋,推动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研究确定了“四创四争四促”的活动载体(创建创新型组织,争做创造性人才,促奋发有为;创建实干型组织,争做致富带头人,促干事创业;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党员,促素质提升;创建服务型组织,争做群众贴心人,促民生改善),扎实推进了活动开展。各党组织也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活动主题和载体,如敖家坊村围绕“五同、五心、五风”的载体,使广大村民得到更多实惠;中心校围绕“唱、研、做、打”的载体,实现了学校和谐发展;杜仲公司围绕“三搭建三发挥三结合”的载体,实现了党组织与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
效益双丰收。
二、京竹村在市委驻村工作组帮扶下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来,京竹村在市委组织部牵头的工作组大力帮扶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打基础、强机制、选路子、办实事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抓组织建设,为班子添活力。在市委驻村工作组的指导下,京竹村党支部制定了分专题的学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村组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农村政策法规等,进一步提高村组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结合庆祝“七一”活动,组织村组干部到上栗金山镇高山村等地参观考察,拓宽了党员干部的思路和眼界。健全完善了村支部、村委会及其配套组织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村两委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设岗定责、决事议事等制度,规定每月召开一次支委、村委联席会议,互相通报工作情况,研究分析问题,深入开展调研,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事项,提高村干部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增强两委的合力。工作组还指导抓好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对全村65名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考察情况,协助村支部初步确定了6名肯干、能干、靠得住、有本事的党员致富能手为后备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制定了党员结对培养、安排办理一些公共事务、吸纳参加党小组和党支部学习活动等办法,引导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靠拢,今年该村共吸收5名致富能手为新党员,发展了8名入党积极分子。
二是抓基础设施,为发展增动力。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按照扶贫工作的总体规划,将基础设施的建设确定为扶贫工作重点。针对京竹村集体经济薄弱,工程量大的情况,工作
组积极跑项目,多途径筹措资金,先后到市发改委、财政局、交通局、水务局、林业局、教育局、体育局、农工部、扶贫办等单位协调落实相关项目。共筹得立项资金51.6万元,企业支持资金3.8万元,群众集资25万,市委驻村工作组帮扶资金15万,村集体投入近20万元,总金额1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该村完成乡村公路建设5.7公里,其中水泥硬化公路3.3公里,修建桥梁3座,冬修水利16处,其中修塘15口,修圳100米,完成京竹小学厕所、操场和围墙建设,完成3个自然村的新农村的建设,建设公共休闲场所4处,村民活动室3个,架设电线1500米,启动实施了全村安全饮水工程,已解决1100人饮水困难问题。各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实现了走平坦路、上卫生厕、喝干净水,照明亮电的初步建设目标。
三是抓项目开发,为群众谋富路。结合本村矿藏丰富的特点,市委驻村工作组开展了多个经济项目的调查论证工作,积极探索稳妥有效的合作经营模式发展经济。目前已确定石灰石、建筑石料联合开发、银凤山矿泉水等项目。同时,针对京竹山地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市委驻村工作组帮助该村引进油茶低改和花生、芝麻种植、高山蔬菜等农业开发项目。为将农业开发项目做好,工作组狠抓农业种养技能培训,共有400多位村民接受了各项培训。目前,农业开发项目已全面启动,首期计划开发300亩种植花生、芝麻和200亩高山蔬菜。同时帮助京竹村建立了农民夜校(党员活动室),购置电视机、影碟机等电化教育设施,购进一批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典型事迹、农业适用科技、农村政策法规等方面内容的光盘,组织农民观看,增强群众的创业热情,提
高群众的致富本领。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
我镇的组织建设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整体素质亟需提高;二是在探索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方面的工作还比较滞后;三是村级资金薄弱,对农村党建有一定的影响。
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建设工作,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经济、完善管理、优质服务为目标,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抓好各项党建工作的落实。定期对各支部的工作进行督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从实际出发,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坚持落实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力求培训形式、内容、方法上有新突破。
3、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基层组织工作。结合农村工作实际,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工作作风,创新组织工作内容,尤其在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的活动等方面有所创新,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4、加大组织工作投入,努力打造组织工作特色。
第三篇: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工作总结
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县基层办的指导下,我镇各级党组织和站所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创建“五个好”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和“四个好”站所为目标,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采取措施,全面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五村、两规范”建设,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应对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党建促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有效推动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切实加强镇党委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近年来,我们围绕创建“五个好”党委标准,采取有力措施,突出“四个抓好”:一是抓好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镇党委把中心组学习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党委书记 次专题学习。通过学习,使大家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执政能力。二是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针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为使广大党员干部适应新形势,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我镇多次邀请专家教授到镇党校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组织安排党员干部收看党建教育片,选送一批干部到市县党校深造(镇干部名,村干部名),选拔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到县委组织部跟班学习、锻炼,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警钟长鸣,长抓不懈。深入开展“学条例、守纪律”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增强广大干部的公仆意识,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近年来没有发生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四是抓好干部队伍工作作风转变。首先从党政领导班子入手,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少搞应酬,多做调研,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注重实际,务求实效,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年至今,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资多万元建设镇宣传文化站、文化广场;投资万元建设大桥头公路;争取上级资金万元建设莲北钟屋桥;集资万元修复车板江桥;争取县路灯所万元建设街道路灯;争取市水利局万元对车板下山山塘和中直佛子山塘等水利设施进行除险加固;这一大批民心工程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提升了党委、政府的形象。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带头致富能力
一是以“四个培养”、“两推一选”和“双强”标准,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年村“两委”换届,把一批年纪较轻,文化素质较高,掌握多门致富技术,有经济头脑,乐于为民办事,甘于奉献的经济能人选入村级“两委”班子。自至今,我镇已培养“双强”村支书名,发展党员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名,把农村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名,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干部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名,把优秀党员村干部培养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名;二是抓好镇村两级党校和村级电教室的建设,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双带”能力。近三年来,镇党委先后筹集资金十多万元在镇宣传文化站建设了一个镇电教中心、一个农村信息网站、一个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完善了镇村两级党校的教学条件,在莲南、石城、低坡、火星等个村配备有电教室。以镇宣传文化站为中心,充分利用镇党校、镇电教中心、镇农村信息网站、农村电教室等阵地,通过专家讲座、致富能手现身说法、播放电教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作指导以及印发实用致富技能小册子等途径,进一步拓宽党员培训渠道,帮助他们学技术、长见识、换脑筋,提高科技致富意识和能力。据统计,三年以来,我镇镇、村两级共举办各种培训班期,参加培训人员多人次。%的村干部和%的村支部书记已成为科技示范带头人或致富能手。我镇连丰村委主任朱子东多年来依靠科技,大搞肉
鸡饲养和番茄种植,年收入近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和“种植能手”。致富后的朱子东主任不忘群众,积极带领群众科学养鸡和种植番茄,年,朱子东从某省引进抗寒号番茄品种在连丰开始推广种植,如今村民种植的这种番茄已经成为该村的一个品牌,不仅畅销某省、某省、某省等地,还远销俄罗斯。年连丰村总收入达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也由两年前不足两千元增加到现在的多元。三是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教育活动准备工作的开展,对部分软弱涣散党支部进行了集中整顿和教育,收到了明显成效。四是结合今年月日起《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组织全体公务员参加县举办的培训班,提高全体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五是关心村干部的生活,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增强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从今年月份开始,我镇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增加了村干部的工资待遇,支书、主任月工资增加元,其他村干部增加元。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政务、村务规范化、制度化
要把一个乡镇建设好,必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制度的建设,完善党内监督约束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廉洁自律制度、党员培训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度、党委中
心组学习制度,真正做到按制度规范党内生活,用制度监督党员干部,以制度体现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从而形成了大事同议协商,小事通气相帮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政务、村务、站务公开的监督,为了进一步推进村务、站务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规范村务、站务管理制度,要求各村、站所要每季度公开一次村务、站务,同时成立村级、站所财务审计小组(不由单位领导指定),对村、站所的财务长期跟踪监督,定期对村财务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公布于民,增加透明度。莲北、石城等村委和镇计生站、文化站、建设站做得较好。
四、大力实施经济强镇战略,加快小康建设步伐
一是理清发展思路。年初,我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
镇的实际,提出“农业富镇、工业强镇”的发展路线,合理布局“沿路、沿山、沿江”三个经济带,培育壮大“蚕桑、蔬菜、速生桉、木薯、红龙果和良种牛”六大支柱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工业,增加经济总量。重点扶持壮大茧丝公司、木片厂、酒精厂、春光纸厂等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与产业互动,实现企业与农民利益有机对接,促进工业和农业良性发展。我镇还实行镇领导联系企业负责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企业能开足马力生产,扩大了规模,提高了经济效益。镇工业总产值已由年的.亿元增加到现在的.亿元;镇财政收入由年万元增加到年的万元。三是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镇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招商。自年来,全镇共引进项目个,合同投资金额.亿元,到位资金万元。其中投资万元的土地治理项目、投资万元的恒源酒精厂技改项目、投资万元的象古火龙果基地前期工程等个项目已经投产;总投资.亿元的丝绸工业园,目前已投入资金近万元,完成了厂房的建设,第一期工程首批组抽丝机已于今年月正式投产,有组将于年底前投产;总投资万元的蔬菜保鲜厂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高岭土开发、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这些项目的引进为我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年我镇的招商引资各项指标居全县第一,今年到目前为止居第二,连续两年获县招商引资一等奖。四是建设示范基地,依托流通协会,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我镇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年以来,我镇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在低坡村建立合浦县丰产桑园及高效蚕茧生产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示范推广高新优质高产的蚕桑品种和先进的养蚕技术。目前,全镇种桑面积达亩,养蚕户多户,种桑养蚕收入近万元,种桑养蚕人均收入元;除了发展蚕桑示范基地外,我们还结合实际,建立石城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连丰番茄基地、京竹四季豆基地、中直黄瓜基地、莲南萝卜基地、大
教速生桉基地、车板木薯基地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一村一品”,辐射带动全镇的农业生产。同时通过利用农副产品流通协会提供农副产品流通信息,拓宽流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今年,仅蔬菜一项,全镇农民的人均收入就达元。此外,林木业也快速发展,目前全镇有速生桉多亩(其中年以来新植亩),年产林木多吨,全镇有大小木材加工厂家,林木年产值已达万元,林木业的发展每年可以解决人的就业,增加劳务收入万元。
近三年来,由于发展路子对头,全镇经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农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镇城乡居民的存款连续三年以超万元的年增长速度递增。
五、完善载体,推进镇村两级基层组织建设的开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镇党委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完善“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责任制,各级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一是镇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分别联系全镇户特困户,经常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工作,帮助联系点、联系户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全镇个村(社区)都派驻有一名镇干部和一个镇属(驻镇)单位。负责指导开展“五村、两规范”建设工作,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三是“双联双为,结对帮扶”活动深入开展。目前,全镇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对,多贫困户已经脱贫走上了致富路。镇党委副书记陈绍亿的帮扶户——低坡村的陈瑞全,原来的生活十分困难,近两年来,陈副书记积极帮助该户家庭制定脱贫措施,并拿出资金帮助购买农资物品,目前该户种桑养蚕亩,年人均收入近元,基本摘掉贫困帽子。四是全面深化“五村、两规范”建设。今年以来,我镇突出抓好“五村、两规范”建设工作,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通过成立“五村、两规范”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制定“五村、两规范”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指导协调工作。同时选拔配备村级计生、调解等组织机
构的人员,坚持依法治镇,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我镇在年建立了镇巡防大队和个村级巡防中队,坚持群防群治,对赌博、毒品犯罪、偷盗、涉枪犯罪、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加大“三大纠纷”的调解力度,两年来全镇没有发生全镇恶性事故和群众*现象,维护了社会稳定。我镇还推行依法计生,充分依靠村级计生管理机构的作用,加大计生工作力度,年我镇征收社会抚养费位居全市第一,荣获北海市计生工作进步奖。六是把开展“五村、两规范”建设工作与开展“三级联创”、“双联双为、结对帮扶”活动和实施“四个培养”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履行职责,推动各项工作胜利
开展。七是重点抓好示范点建设和后进村的整顿工作,突出抓好示范点的创建工作,起到了以点带面,促进全局的整体效应。我镇低坡村分别被区、市、县确定为科教示范村,为了全力打造好科教兴村这个示范点,镇党委、低坡村和市、县驻点单位积极联动,依托镇龙头企业常乐抽丝厂,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通过科技培训,科学养蚕,使农民纷纷走上了致富路,低坡村也成了闻名全镇的蚕桑村、科技村。此外,我镇还确定莲南村、石城村为本镇的小康示范村、经济强村,通过创建示范村,以点带面,使我镇的“五村、两规范”工作不断深化。
七、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不断总结提高
“三级联创”工作开展以来,为了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我镇党委于每年月中旬组织人员对全镇个村(社区)和个站所进行了自查考评,对做得比较好通报表扬,要求不断巩固提高,力求一年上一个台阶;差的支部要及时查找原因,认真督促整改。通过先进示范带动后进,达到全面提高。
八、存在的问题
回顾近三年来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
第四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英瓦克村地处沙雅县西面,距县城不足2公里处。全村有耕地面积1980亩,201户,1015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但是英瓦克村有丰富有林果资源,红枣、核桃定植面积400余亩。乘着建设新农村的春风,英瓦克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狠抓基层
组织建设,几年来,英瓦克村的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人均纯收入4265.5元,村集体经济得到不断的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余万元,村阵地建设不断的完善。
一、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原创:wenmi114.com我村在立足本村地理和资源的优势情况下,确立了“以林果业为主,粮、棉、畜并举”的经济发展思路,以枣粮(枣棉)间作为突破口,稳粮棉支柱产业,优化林果业,主攻畜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产调规划,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我村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规划为三大主导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林果业;二是加快发展畜禽养殖业;三是稳定发展粮棉支柱产业。在作好结构调整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品种结构的调整,这样才能使调整真正实现增收的目的。
二、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就我村而言,客观条件逼着我们必须下大决心动大手术,进行大调整。原创:wenmi114.com但有的村干部和部分群众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还存在着有水的幻想,不愿意丢弃老的生产模式,不愿意进行调整,对此,我们一是多次召开村民大会,传达贯彻上级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让他们明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意义。让他们明白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树立靠产调致富的典型,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一批过得硬、推得开、叫得响的典型,能够起到一人带四邻,四邻带全村的作用。我们分别在林果、畜牧、粮棉上抓了几个叫得响的典型,通过他们的带动作用,为我村产调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级阵地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我村把解决“有钱办事、有人办事”的问题,作为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加强村级阵地建设的一项首要工作来抓。通过摸清“家底”、念好生财经,切实整合村集体、人力资源,不断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我村阵地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一是规范集体土地的承包管理,增加集体收入。集体土地、集体土地承包是我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效益如何,与承包地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自2004年以来全村集体土地面积进行全面核实,确定权属关系,对发包形式、合同文本做出统一的规定,印制合同文本,对土地、果园承包价按一、二、三类分等定价,对承包期限按《土地承包法》执行,并制定增长比例,对全村承包费用的收支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清查,彻底改变了过去集体土地承包管理粗放、效益低下、资产流失的现象,逐步使我村集体土地承包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是立足实际,发展特色农业,增加集体收入。我们注重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在突出特色上动脑筋,在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增值上做文章,充分利用村集体的林木资源、空余场地等发展集体果园、大棚温室、畜禽鱼类养殖,再进行承包、租赁等,提高效益。
三是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增加集体收入。严格按照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年终干部考核政绩等多种因素确定干部补贴,实行村、组干部交叉任职,减少工资支出;实行“供水到户”,减少水管人员工资支出;严格执行“四报两刊”征订制度,控制日常行政性支出费用,禁止村集体以现金支付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减少非生产性支出。
四是加大清欠力度,增加集体收入。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循序渐进,集中时间,集中人力,清除债务,及时回收欠款、违规资金。截止2005年底,已收回各类拖欠款135000元,清欠率达75%。近三年来,我村无招待费用支出,基本实现了零控制。
通过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壮大集体经济,形成村阵地建设规范化,我村实现了“四大转变”:“为群众办事、处理村务由原来的约时间、盯地点向常年“坐班制”转变;村干部的职能由“指挥型”象“示范、引导、带动、服务型”转变;村里的事务由原来的“糊涂帐”向村民全面公开、经常性公开转变。办公活动场所完善了,使村里的事务不断得到规范,同时在村基础组织建设中全面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执政能力的明显增强,真正实现了我村“有址议事、有人管事”的问题。
第五篇:银河镇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银河镇2007年计划生育工作工作汇报
基本情况
我镇总人口为40198 人,其中育龄妇女8644人。2007上半年共出生280人,其中一孩207人,其中男117人、女91人,二孩65人,其中男37人、女35人,总性别比为118.09。计划内出生272人,计划生育率96.10%,计划外8人,全镇2007年共死亡84人,自然增长率3.02‰
四项手术落实和环孕检情况
2007年共完成四项手术216例,其中结扎39例,上环152例,皮下埋植2例,人流引产7例,取环56例。期内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8%,措施落实及时率98%,环孕检率98.5%。
经费投入
2007年的计划生育经费在往年的基础上有做增长,年初财政预算的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保证了人均13.55元总计,从而保证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在设备跟新上今年我们花5万元新购置了计划生育专用车,投入数千元等办公设备购置了打印机等相关办公设备,并且按照省计生委的标准,投入十余万元对我镇的计划生育中心站所进行装修改造,届时我站将成为我县走在前列的一流站所。
政策法规宣传
为使各项政策深入人心,我镇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婚育新风和利益导向等知识深入千家万户。2007年,我办以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将计划生育政策深入老百姓的心中。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爱心帮扶结对活动,向各村留守儿童及贫困儿童30人免费赠送了学习用品并免费检查身体,并联系萍乡卫校长期无偿捐助3名贫困生直至初中毕业。
利益导向
2007年,我们在往年的基础上又为9名老人办理了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其中独女、二女计划生育户落实养老保险实现100%投保。我们严格掌握政策,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确保加分政策执行准确到位,取信于群众,圆满地完成56位考生的中考优惠加分工作。镇计生协会还筹集2000余元,为何甜甜等26户困难计生二女户代缴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帮助她们解决了就医难的问题。
计划外生育对象清查及社会抚养费征收
2007年我们对计划外生育加大了清查力度,进行了包村包组的清查,总共清查出未上报计划外生育对象达40余人,并开展了针对计划外生育钉子户整顿行动,追缴了如社区李福明,陇田陈云等历年来影响大,态度强硬的对象户,为我们开展清理清查工作扫除了障碍。
一年来,我办工作在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先不说取得了成绩,只能说是比较顺利的开展了工作,其中在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外出育龄妇女多,四项手术落实及查环查孕难度大,群众的生育意愿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还有一定差距,重男轻女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村民自治水平还有待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长期在外的务工人员无法征收,家徒四壁的人员难以征收。下半年的工作我们将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更加有效的开展好工作。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计生工作氛围,让政策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深入老百姓的观念中去,我们目前正在做的打算在银凤大道旁边做两块大型宣传版画,以及印有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些宣传品及请县计生委开动宣传车进行一系列宣传等。
二、以“双查”补漏和清理节育措施拖欠为重点,全面开展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继续加大育龄妇女四项手术落实清理清查,我们将实行镇村联手,克服怕得罪人、怕吃苦的心里,努力把我们的手术落实率提高上去,从源头上控制计划外生育。
三、以清理出生人口漏报为重点,扎实开展清底子工作;对于瞒报,错报,特别是计划内出生漏报我们将对相关负责人追究责任,还有将进一步加大流如流出人口的管理。
四、继续加大力度追缴社会抚养费拖欠的突出问题,开展计划生育专项治理活动。
五、继续完善我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将我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打造成一流的服务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