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家书屋开展活动情况汇报
民和镇山前村农家书屋开展活动情况汇报
新春佳节,这正是农村的冬闲时节,对辛勤劳作了一年的农民来说,这是个休整的大好时期。但在山前村,很多农民并没有在家闲着,而是变冬闲为“冬忙”,兴起了一股读书热。
春节期间,我村对农家书屋广泛宣传,鼓励农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村大院里人来人往,格外热闹,许多村民纷纷涌进“农家书屋”里,争相借阅和阅读有关科学技术、致富信息、党的有关政策等方面的书籍,以读书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书屋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村里许多返乡农民工说:“过去打工回来过春节,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我们都用在喝酒、赌博上了。如今有了农家书屋,大家在一起读书学习,不但懂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改变了许多不良的习惯。”村民王国平说:“如今种地不比从前,没有知识根本种不好地,如今我一有空就往我们农家书屋跑,看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书,给自已充充电。”通过图书借阅情况发现,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最吃香,往往是书刚还来就又被借走了。村党支部万书记说:“利用农闲和节假日到书屋充电,为发家致富找个门路,目前已成为全村农民群众的新时尚。”此外,我村农家书屋还特设了“寒假少儿之家”,引导中小学生们到书屋 里借阅书籍,丰富知识。
农家书屋想村民之所想,为村民们“开出”了一份色、香、味俱全的春节“菜单”,将最新的书目展示给广大村民,举行新书推荐活动。我村结合村民实际,将《父母必读》《母子健康》等有关育儿知识、优生优育的书籍推荐给村民,宣传计生知识,进行计生知识图片展,还将体育竞赛活动与读书活动结合起来,大力调动村民读书兴趣,提升广大村民的文明素质。
同时利用影像系统为村民们免费放映种植技术影片。影片内容贴近农村实际,操作性强。放映现场,村民们兴致高昂,不断有村民加入到观赏中来,小小的活动场被100多居民挤得满满的,每个人都被影片精彩的内容所吸引了。此次活动在广大村民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起了春节返乡农民回家创业的想法。一些返乡农民活动一结束,马上围着村班子领导咨询,将自己返乡创业的设想和村干部做了交流,并要求村委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春节期间,我村农家书屋约有300多人次前来借阅,举办各种活动10多场次。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在促进农民读书用书、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种服务农民朋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举措,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和赞赏。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更大拓展农家书屋的功能,使村民人人有收获。
2014年6月23日
第二篇:农家书屋汇报材料
杨塔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及运行情况
汇报材料
2012年4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杨塔乡党委、政府乡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杨塔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及运行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建设情况
杨塔乡位于永靖县西部山区,距县城32公里,总面积8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350米,全乡共有7个行政村,58个社,1021户,总人口4485人。杨塔乡综合文化站建设为平顶房6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米,设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多功能厅、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广场,制定和完善了管理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规章制度。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和保证了文化站的管理、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杨塔乡综合文化站于2008年5月开始动工建设,2009年2月正式交付使用。
二、运行情况
近年来,我乡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以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积极稳妥的推进了杨塔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和
第三篇:农家书屋汇报材料[模版]
里桥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里桥村位于年陡镇西北部,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全村辖36
个村民组,农业人口3256人。上级安排我村2011年设施农家书屋工
程,下面就我村农家书屋民生工程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根据《安徽省2011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市文化委、示范园区和年陡镇文件精神,我村高度重视,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
为为民办实事的大事来抓,列入村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成立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实施工作由专人负总责。
二、认真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宣传活动
在园区农家书屋建设宣传活动领导小组指导下,通过横幅、标语、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农家书屋建设宣传活动。在村醒目位置张
贴了宣传标语,发放了示范园区印制的“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宣
传手册到农民群众手中,宣传农家书屋工程实施的意义、政策、内容、标准和管理制度,使农民朋友对农家书屋工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
识。
三、农家书屋工程任务完成及开展情况
我村农家书屋以提高图书利用率为目标,以方便群众阅读为原则,结合我村实际,对农家书屋工程包括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
使用四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安排。建设好是前提,管理好是关
键,维护好是重点,使用好是目的。照这个思路,我村的农家书屋在各项工作中,注重细节,力求创新,科学管理,追求实效。一是在书
屋开放时间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农家书屋坚持每天对外开放。根据实际情况,只要有村民阅读或借书的需要,随时开放。二是在制度操作上,我村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员经过市文化委、镇文化站统一科学化培训,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做到了对农家书屋的所有书目都经认真核对、接受、登记、制度上墙、免费借阅管理,村里还制定了具体的借阅登记管理办法,要求从爱护书籍,保证图书完整齐全不被损毁和丢失的目的出发,收取一定的保证金,打印成册,为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三是在管理措施上,为保证通过“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我们在书屋内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对桌椅、书柜、报栏位置等精心设计,用心摆放;定期为村民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积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便于更进一步的完善好农家书屋的建设,发挥最大的作用。
“农家书屋”的建立,点燃了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进一步活跃和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改善了农村文化环境,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通过报刊杂志及时掌握信息,找到更多致富门路,调动广大农民朋友读书用书、科技致富的热情,把我村农家书屋实实在在打造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学校;与农村党员教育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阅读,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总之,我们紧紧把握建设、管理、维护、使用四个环节,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移风易俗和倡树新风的阵地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我们坚信,有年陡镇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有市文化委悉心指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里桥村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领导小组
2011年11月2日
第四篇:农家书屋汇报材料
滩歌镇农家书屋建设运行情况汇报
2012年3月
近年来,滩歌镇党委、政府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文件、会议精神和县上“农家书屋”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以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科学规划建设“农家书屋”,有力推进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截止目前,全镇已建成农家书屋29个,实现了农家书屋在全镇行政村的全覆盖。其中,建成标准化“农家书屋”22个,临时“农家书屋”7个。
有具体工作中,主要是突出抓好高标准建、规范化管、科学化用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高标准建设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人大主席、镇长任副组长,镇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农家书屋”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农家书屋”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调度、督导检查等工作,并确定一名党委成员和一名专干负责3-
指导等方式,加强对村管理员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出版物管理、分类、编号、登记、上架、借阅、保管、服务等相关业务技能,并重点培养其责任心。
(三)加大舆论宣传工作力度。农家书屋建成后,针对部分群众认识上存在差距的问题,我们充分利用村级广播会、农村党员会等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展“农家书屋”宣传工作,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借阅。及时总结“农家书屋”管理运行中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农家书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农家书屋”发展的生命力。
(四)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农家书屋是村上的重点防火区域,要求管理员和阅览群众必须牢固树立安全观念,加强安全、防火、防灾意识,认真做好防范工作。做到屋内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明火。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拔掉电源插头,关灯关好门窗、断电。非工作时间除值班人员和领导安排检查安全外,任何人不得在书屋内逗留。定期开窗换气,保证图书安全。
三、实现科学化利用
“农家书屋”建设,建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用好是目标。我镇29个“农家书屋”自陆续建成后,群众可利用闲余时间到书屋借阅,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借书难,阅读难等问题,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一)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借助“农家书屋”这一平台,以“4.23”世界读书日、“6.12”世界文化遗产日等契机,结合全镇重点工作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政策、法规宣传、普法课堂、婚育讲5-
未能建成标准化“农家书屋”,目前仍租用或借用村干部或其他农户房屋建成临时“农家书屋”,基础条件较差。
二是图书管理不到位。图书管理员多为村干部,均没有从事图书管理的经验,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图书管理培训,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加之,图书管理上没有专门经费,管理员均为义务管理,管理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是图书更新得不到保障。特别是2009年以前建成的12个“农家书屋”,大多书籍仍为初建成时配发的图书。由于镇、村两级无更多资金投入,导致部分图书内容陈旧,不能得到及时更新。
四是“农家书屋”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农家书屋”由于管理不到位,不能够完全保障开发时间或不能按期开放的问题还是存在;个别群众对“农家书屋”的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形成闲余时间读书的良好习惯;还有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家书屋”在部分时段运行不好等问题都导致了“农家书屋”作用的充分发挥。
下一步,我镇将严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主管理、村民共享”的要求,狠抓基础改善,强化责任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切实把“农家书屋”建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移风易俗和倡树新风,巩固基层文化阵地的惠民工程。
第五篇:农家书屋汇报材料
农家书屋工作汇报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广大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幸福城农场十二连 “农家书屋”建成使用,书屋占地面积虽不大,但相关书籍和设备齐全。
“农家书屋”启用后,为了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书屋始终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之中。启用初期,职工对其的接受程度仅限于新奇,等这股热乎劲过了之后,几乎无人问津。近年来,职工虽然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缺乏各种新型实用技术,无论是从事种养业,还是进城务工,都受到诸多制约,干的是体力活,挣的是辛苦钱。为了解决“农家书屋”一度出现门可罗雀的情形,为了能够让“农家书屋”发挥其存在的价值,让职工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新型实用技术。为此,幸福城农场十二连干部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抢抓机遇、巧解难题。在国家重视教育文化建设之际,我连队将“农家书屋”和“职工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多期以“富不读书富难长久,穷不读书穷根难除”为主题的连队实用技术培训和专题讲座,让村民掌握了一部分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并且通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职工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农民不光要有体力,更要有文化、懂知识、会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好一个现代新型农民。现在的十二连 “农家书屋”已经成为职工吸取知识,传送信息,勤劳致富的桥梁,成为职工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的 1
通道,成为传播知识的驿站。
二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首先,为了确保书籍和音像制品做到管理规范,使借阅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书屋严格遵循图书分类排架规则,对200余册图书和20余张音像制品进行了全面整理,实现了严格规范排架。其次,为了使书屋规范有序开展,连队上选出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村代表专门对书屋进行管理和维护,坚持按时开门和办理有关借阅手续。第三,制订农家书屋借阅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借阅登记和归还登记制度,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做到“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标准。
三是强化培训、文明借阅。为了提高“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职工服务,连队各个干部商议,适时组织连队职工进行借阅培训。根据连队借阅条件的现实情况,凭有效身份证或户口本即可借阅图书,每次限借一本,每借出一本书缴纳10-20元押金,图书归还时还给借阅者,图书一旦丢失,押金则转为图书赔偿款。此外,在借书时,还要记录下借阅人的联系方式,以便在借阅期满时催还,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图书的流失。为了更好的帮助借书人借到一本合适的图书,图书管理员根据读者的需求会帮助其选择图书。
四是结合实际、适时开放。为了发挥“农家书屋”的真正作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以解决村民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培养村民阅读习惯,提高广大职工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更好的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让职工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幸福城农场十二连“农家书屋”以“农忙时节抓生产,农闲时节抓知识”为主制定了“农家
书屋”开放时间,形成了村民想看书时有书看的良好氛围。
幸福城农场十二连“农家书屋”现已成为村民开展“学习读书活动、收看科技知识讲座”的有效平台,“农家书屋”切实发挥出了实效。不仅如此,农家书屋还成了农家孩子的第二课堂,很多孩子放学后,都会到书屋读书或写作业,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更激发了连队孩子的读书热情!“农家书屋”成了连队学文化、学科技、了解致富信息的俱乐部,成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移风易俗和倡树新风的阵地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