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增收和村级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模版)
农民增收和村级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
张常明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新进展,但农民增收困难、村级组织建设艰难仍是困扰“三农”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农民增收和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
一是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低下。绝大多数农民素质偏低,缺乏科学、法律常识,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开拓创新的本领。稍微有点文化的青年农民长期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从而造成土地大面积抛荒闲置。农业生产仍然传统化、原始化、单一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差甚远,生产的产品仍然是自产自销的稻谷、麦子、花生等,效益低下。
二是农业发展深度和广度不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千家万户为基础,由于分散、小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受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束缚,大部分生产经营活动还停留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农业”圈子内,不能适应农业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缺乏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加工滞后,缺乏精深细加工,产品基本上以“原”字号卖出,价格低,不能赚到作为农产品大头的高附加值。即使农产品丰收时,农产品往往出现销售难,形成丰产年价格低,丰产不丰收。如我县每年藠头、花生、桔子等农产品大丰收时,价格都较低,有时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给农民增收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严重滞后。农业和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粗放低效运行,整体实力弱,导致农村经济不活跃。我县特别是黄泥塘镇二、三产业不发达。据统计,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62%,第二、三产业占38%。粮、果、猪等农产品始终占农业中绝大比重,且结构单一,粮食
生产中稻谷占90%,畜牧业生产中生猪占80%,水果生产中柑桔占80%。由于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再加上流通不畅,造成农产品积压,价格下跌,增产不增收。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给村级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村级收支矛盾突出,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由于村级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对一些过去依靠村提留收入维持正常运转的经济薄弱村而言,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还比较普遍,给村级组织工作来了较大困难。一些经济薄弱村,由于用于集体公益事业的资金非常短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级集体公益事业和村级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二是村级债务沉重,村级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村级债务问题本来与税收并无直接关系,但税改切断了村里一些逐步消化债务的渠道,使得村级债务问题浮出水面,成为突出问题。多数村无法挤出资金化解债务。
三是“一事一议”给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新课题。税费改革后,农村取消了劳动力积累和义务工,目前村级兴修水利,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资金和投劳实行“一事一议”,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这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多数农民议事决策水平不高,缺乏集体观念和长远观念,思想难统一,资金难筹集,使得这些公益事业“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给村级组织为民办事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是农民“老欠”和村干部垫付资金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农民“老欠”难以收回,村干部以往为完成任务而垫付的税费难以拿到,已成为较普遍但又不能得到根本治理的顽症。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助长了部分群众侥幸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政府的威信。
二、主要对策和建议
目前,国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深入人心。为加快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现代规模和效益农业,努力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坚持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使农民对党的农村政策吃下定心丸。同时,要在稳定土地权属,稳定承包关系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尽快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民生产积极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二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要深刻反思前几年一些地方习惯于分任务,压指标,走过场,只重视调整面积、品种和种植线路,而不尊重农民意愿,盲目搞“一刀切”,甚至由各部门、单位出钱出物“买”着农民去搞结构调整,没有真正把农民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做法。要高标准搞好示范点。农技部门要有计划地引进适合我县种植的名特优品种,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有关部门在政策优惠、资金投入上进行大力扶持,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让丰收的果实成为带动农民群众调整致富的金钥匙。
三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要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流通的矛盾,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产品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共同致富。当前关键要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提升农副产品品质,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搞好农产品分等、定级、包装、储藏、保鲜等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使之成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具有名优品牌效益的优势农产品,最终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四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抓好班子,建好队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选准
配强村主干特别是村支书,真正把那些能力强、威信高、能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带头人和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实干家选配到村级班子中来。要加强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紧密结合农业和农村实际,开展一系列生产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致富本领。要组织广大村组党员干部,带领农民立足本地实际,挖掘自身优势,找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增收路子。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能做到有人理事,有钱办事,基层组织才能坚如磐石。
作者系湖南省祁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第二篇:关于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
关于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
按照省、市委统一部署的“领导干部调研破难”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和县委要求进行的“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我于3月31日至4月7日,深入所联系的**镇长岗村,对该村去年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研。为了保证蹲点调研的效果,调研中我们采取座谈交流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几天来,先后召开3次村民座谈会、2次民主垦谈会、走访老党员、干部、家庭工业户,困难群众30多户,与他们共同探讨致富之路。根据蹲点调研所掌握的情况,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县”这一主题,我就当前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相应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长岗村的基本情况
1、区域及人口概况: **镇长岗村地处长兴南部丘陵半山区,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下辖8个自然村,18个承包组,现有耕地5730亩(其中水田1900亩,旱地2830亩),人均占有耕地3.62亩,另有山林1700亩。全村农户466户,人口1535人,其中适龄劳动力为980人,村支部现有党员38名,预备党员3名,村三委班子成员7人。
2、经济发展情况:
茶产业是长岗村的传统支柱产业,该村于2005年开始种植白茶1500亩,目前已开始产出每亩效率3000元/亩,种植传统茶业2000亩,其中300亩是套种传统茶地;种植苗木1000亩、毛竹500 亩、桃树300亩、其它为粮油、西瓜种植。2007年长岗村人均收入为8011元,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农业收入;二是家庭养殖及副业,该村年出售50头以上生猪的养殖户有15户,外出务工315人,人均创收9000元。
集体经济情况:该村目前负债13万元(为历史的负债利息),200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收入的主要来源:村林场承包金每年2万元;山林承包金每年5万元;建设用地复垦款结余13万元。主要用于村基础设施维护、村干部工资、计划生育补贴、村办公费等。
3、社会发展情况:
长岗村社会稳定,民风淳朴,村民具有较高的发展积极性,村班子凝聚力较强。
二、制约长岗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这次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长岗村农民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据调查,目前长岗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解决的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交通的问题。主要是村中心道路(村办公室与11省道之间)2.7公里的砂石路没硬化,一到雨天道路泥泞,交通十分不便,村民呼声非常强烈。二是水利问题。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全村10个上万方的山塘水库,自然老化问题非常突出。由于长期得不到加固维修,大部分启闭机已失灵,堤坝漏水严重,抗旱排涝和灌溉能力差,一遇到水旱灾害,就会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从而增加 了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三是饮水的问题。目前该村至今未通自来水,村民吃水全靠山泉水和井水,去年夏季天晴一个月,造成200户农户吃水困难。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为:
一是长岗村集体经济薄弱。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村级收入逐步减少,而公益事业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村级管理成本在逐年增加,村级管理成本的增加使本不富裕的长岗村级经济更加捉襟见肘,发展困难重重,无力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二是长岗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多、耗资总量大。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加大了对该村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造,但毕竟投入有限,同时由于大多数项目没有近期的、直接的经济效益,易形成投资空白,采取市场方式筹集建设资金较困难。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从立项、资金安排、施工到管理,往往是多头插手、层层关口,而最终却产权模糊不清、职责不明,造成很多不合理的情况,且投资效益低下,故投资方不感兴趣。
(二)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
长岗村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有着独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非常适合白茶的生长,茶产业是长岗村传统的支柱产业,农民在山地开发种植优质白茶积极性很高,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当地的的茶叶价格与周边安吉县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样的产品,一样的质量,为何价格如此悬殊。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品牌的缺失:品牌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虽然政府、部门在扶持当地白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 在宣传扩大当地白茶的影响面、知名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同时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在缺少特色品牌的有力支撑,目前**白茶市场认知度还不高,价格一时提不上。
二是产品包装方面:**白茶在包装上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每年白茶的包装盒都在变,但变化不大,样式又少,简单老式的包装盒已勾不起顾客的购买欲。
三是销售渠道方面:据调查,目前长岗村的茶叶一般是以自产自销为主,销售渠道、手段单一,没有创新。在拓展茶叶销售市场空间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以致目前**白茶的市场占有量并不大。
(三)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保守。
一是文化基础差。在对该村23名调查对象来看初中文化程度占主体,具有初中文化的人16人,占调查总数的70%,文盲及具有小学、高中文化程度的合计7人,占30%。
二是劳动技能差。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长岗村农民接受科技教育的机会不是很多,有些农民有机会也不太愿意参加,大多数农民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
三是致富信息缺乏。长岗村农民也重视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但由于农业致富信息资源的缺乏,产品找不到市场,种植找不到方向,以致于致富无门、转岗无能,错过了不少致富的机会。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为:
一是培训资源不足。由于资金缺少、师资力量缺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类针对农民科技致富的培训学习难以顺利开展。二是农民自身原因。在调查对象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同程度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认为学不学一个样,主观不够进取,客观上有的农民由于条件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自身没能力承担参加培训学习的费用。
三是市场化意识不够强。主要原因是提供的信息与农民的需要相差太远,其次,农民学习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推广应用新科技的能力弱、发家致富思路窄、点子不多,缺乏开拓市场的勇气和本领。
(四)农村资金缺乏,农民融资困难。
在调研中长岗村农民提的比较多的是贷款难的问题,由于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民贷款难、融资难成为最大障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瓶颈。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为:
一是农村信用贷款面广、金额小、户数多、工作量大、成本高等因素造成金融部门不是很积极。
二是农民住房产权未明晰,贷款抵押,担保问题难解决。三是农民自有资金较少,又缺乏足额的抵押、担保不能获取大额的信贷支持。
四是贷款手续非常复杂,周期很长。这对想扩大生产规模或新上致富项目的农民来说,既保证不了时间,又满足不了资金。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融资难题。
三、对策和措施
经过蹲点调研所掌握的情况,对长岗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 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措施:
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保障。基础设施不完善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的问题,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民增收的后劲工程。重点抓好水利设施配套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本固基。
一要鼓励农民以劳代资方式,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复修,做好建管并用。
二是希望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有关优惠政策,用好用活各项政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三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多元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四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可以对对农村的山塘、水库进行招标拍卖,全面激活民间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使农民增收,就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围绕“品种优化,规模调大,效益调高”来做文章。
一是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充分发挥长岗村茶产业的资源优势,走集约化、特色化、品牌化道路。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新格局。在特色的基础上,壮大规模,在规模基础上提升档次,“特色+规模+档次”就是市场竞争力,就是农民增收。以**白茶为例,要树立“以宣传造声势,以新建扩规模,以改造提档次,以加工出精品,以窗口拓市场,以诚信树形象”的发展思路。
二是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破除自给自足、封闭狭窄的小农生产意识,加快农村市场建设,畅通商品流通渠道,降低农业生产的交易成本。要坚持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确立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进入流通领域。同时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积极作用,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3、加快培训教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民增收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就业问题,只有就业才能够挣到更多的钱。
一是要大力开展科技、创业能力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紧密围绕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开发,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免费培训和有偿培训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培训一批,见效一批的效果。同时要大力开展送技术下乡、入户活动,实施技术能手结对帮扶;提高广大农民科技创收能力。同时要及时、准确传递各类致富信息,帮助选用好、落实好有效信息。
二是积极探索劳务输出的新途径,加强与劳务市场的联系,鼓励农民合理有序地进城务工经商,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减少盲目性,降低务工成本,不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政府应进一步创造条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乡 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以此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在外出打工过程中,思想观念起了显著变化,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积累了资金,学到了技术,熟悉了市场,转变了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还涌现出一批能人,他们回乡办企业,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
4、优化融资环境、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对农村融资难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就在于融资成本过高,单纯依靠农村自身积累、依靠有限的资金救济和投入来发展农村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从政策上解决农村的弱势地位,解决农民在社会发展中负担成本过重的问题。
一是要从完善机制入手,进一步加快农民贷款担保机构的建设,按照“政策引导,多方出资,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民贷款补偿机制,减少信贷损失,为农民创业融资搭建平台。
二是要解决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对未办理房产证的农村房产,建议政府除按政策法律规定督促各主管部门不得人为设定抵押物的期限限制外,拟定一个收费低、约束力强的地方性抵押担保管理办法,化解农村大额贷款难。
三是要尽可能放宽信用等级,提高授信额度,减少贷款环节,同时要提供安全、便捷、高效支付结算服务。
二○○八年四月八日
第三篇: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研究
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出路在哪里?
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调查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最近,笔者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先后到河南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洛阳、三门峡、安阳、濮阳等地的20多个县、区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解决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问题,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通过培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的重要出路在于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人地矛盾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农民增收难的原因,虽然有市场、技术、物价、国际竞争等诸多因素,但人多地少的矛盾是最大问题。在河南这个人口大省,人地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全省共有耕地10894.2万亩,人均1.5亩,大多数山区贫困县人均不足1亩。信阳市的平桥、浉河、商城、新县4个县区,人均耕地只有3分。随着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土地的使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但还是跨不过人地矛盾的门槛。扶沟县是全国的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典型,人均耕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达到1.78亩。尽管这里的农民千方百计挖掘土地潜力,像绣花一样耕耘土地,但全县人均纯收入却一直徘徊在2000元左右。2003年,农业因灾减产,农民人均纯收入锐减至1740元,农业经济的脆弱性显露无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土地经营增收乏力,迫使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信阳市是河南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市10个县、区中有8个是扶贫开发重点县,776万人口中有85.72万人属于贫困人口。正是因为穷,信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在全省起步较早,成效较大。2003年,全市有182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劳务收入达64亿元,创汇2000多万美元,全市农民纯收入的1/2来自外出务工。光山县有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叫魏老榨,十几户人家不足百人,但近年外出务工致富的农民却先后盖起了7幢有模有样的楼房。新县县城有一片别墅群,远近闻名,那是由100多名出国务工的农民挣“洋钱”致富后盖起来的。河南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总规模达13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9%;劳务总收入每年可达528亿元,人均4700多元,比农业劳动力人均纯收入高出48.2%。
劳务经济给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但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开辟了门路,而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农民在外挣了钱,小富置家、大富兴业已成趋势,劳务经济正在催生着一大批“回归工程”。2003年,仅信阳市就有1万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总投资额突破4亿元,吸纳了10多万当地农民转岗就业。全市城镇化水平较设市前的1997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推动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使有限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变一家一户传统种植为现代化大生产。淮阳县四通镇时庄原来是个贫困村,1994年以来,该村平均每户有1至2人脱农务工,农业人口转移后腾出1000多亩土地,村里实行土地入股,办起了股份合作制农场,走出了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管理的路子。目前,该村的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3500多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农民缺乏技能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劳动力素质低导致转移成功率不高。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有2800万人,但目前的劳务输出规模只有1300万人,并且近几年还出现了外出农民工回流现象。究其原因,与劳动力素质偏低有直接关系。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外出农民工中高中毕业者仅占10%左右,初中毕业者占30%,小学毕业者占30%,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盲,并且80%的人没有受过相关
技能培训。因此,他们在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门路窄,从事的大多为简单体力劳动,很难找到岗位相对固定、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因收入所限,他们又不敢丢下农业收入,只好进行季节性打工,农忙时回家,农闲时外出,这样又加大了岗位和收入的不固定性,增加了花费,减少了实际收入。
劳动力素质低制约了土地合理流转。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已转移出去的富余劳动力大多数属兼业性质,为顾后路,家里承包的土地宁可撂荒也不敢将承包权转移;委托人代种,承种者则不愿或不敢过多投入,搞粗放型经营甚至是掠夺性经营。这两年,随着农业政策的调整和农产品的提价,种地对农民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大。但苦于土地不能合理流转,难以向种田能手集中,现代化农业发展困难,农业劳动力的增收空间受限。
开展技能培训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
因地制宜,分类明确培训方向。一是从基础教育入手,抓好源头培训。打破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应试教育格局,树立面向社会办教育的新理念。中学和高等学校都应加强实用就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二是从农民转移前抓起,搞好岗前培训。这类培训应以农村18—40岁的中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要途径,以提高转岗就业率为最终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学制,根据培训对象因材施教,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三是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抓好岗位培训。引导用工单位充分认识提高职工素质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而像注重技术革新一样重视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自身条件不具备的可委托职业培训部门代为培训。四是以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为目的,搞好产业培训。这类培训应以农村中老年农民为主要对象。这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家庭负担偏重,让他们放下田地不种、放下家务不管去“离职进修”很难办到。最好的办法是将培训阵地前移,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培训,如开办农民科技夜校、举办广播电视科技讲座、印发科技资料等。五是以提高输出就业率为目的,着力打造培训品牌。培训职能部门和培训单位要树立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以高质量的专业培训打造培训品牌。
互利共赢,整合利用培训资源。河南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场所达2000多处,但这些培训资源普遍存在着利用率偏低的现象,因而需要研究解决培训资源如何开发利用的问题。农村有的是培训生源,缺的是培训资源;而教学单位有的是培训资源,缺的是培训生源,二者优势互补,互惠联动,定能互利双赢。应打破先建校、后培训的旧思路,在整合利用社会培训资源上下功夫,力避培训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增加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政府应把主要精力用在引导和发动上。一方面,利用有限的资金和合理的方式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入学校;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各类教育资源投入职业教育。这样,不但能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专业阵地不足的困难,而且大量的培训生源又会激活职业教育,一举两得。同时,要强化培训市场监管力度,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广开门路,积极筹措培训经费。在贫困人口技能培训资金筹措方面,应采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拿大头、用人单位投入一部分、受训者本人承担一部分的办法来解决。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应坚持以人为本,适应扶贫开发工作重心的转移,加大对培训贫困人口的投入力度。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用人单位是农民工培训的受益者,可以考虑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促使其投入资金支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农民是直接受益者,理应负担一定的培训费用,尤其是培训期间的生活费用更应由受训者个人承担。个人支付不起的,在岗人员可由用工单位暂时垫付,再从受训人员工资中逐月扣除;也可通过银行小额信贷的途径加以解决。此外,还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辟筹资渠道。有了资金之后,更应不断完善培训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办法,使之真正用到培训上来,并提高使用效率。
第四篇:农民增收措施研究
农民增收措施研究
——以秭归县为例
宋正昂
近几年国家对“三农”高度关注和重视,就全国而言,农民收入逐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就个别地方和农户而言存在差别。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农村的直接体现,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划“十二五”的关键时期,研究农民增收的措施意义重大。
一、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就秭归县而言,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六大方面。一是粮食收入。尽管随着退耕还林和产业结构调整,种粮面积大量减少,但是科技的推广和粮食收购价格的稳步提高促使农民种粮收入有所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二是经济作物收入。以柑橘、烤烟和茶叶为主,板栗和核桃等为辅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我县逐步扩大,随着品牌提升和市场知名度提高,价格逐步上涨。三是畜牧业收入。生猪、山羊等养殖是我县的传统养殖产业,在政策的扶持下,规模逐渐扩大,野猪、野兔、野鸡等特种养殖业正在逐步兴起。雨润集团年产3000万只肉鸡加工项目的投产会带动我县畜禽养殖的飞跃。四是外出务工收入。高山、半高山人员大量成年外出、低山柑橘产区人员大量季节性外出,其收入逐年增加,是我县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五是政策性扶持收入。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给几乎所有的农户带来现金收入。低保、良种补贴、家电补贴、危房改造补贴以及移民扶持的相关补贴都是农民现金收入的来源之一,甚至是很多年老体弱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六是第三产业收入。随着秭归旅游的发展,以旅游为核心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农家乐、农资超市等第三产业的从业农民增加,繁荣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制约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在农民普遍增收的同时,我们冷静思考我县农业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立地条件差,难以规模种植。我县以山地为主,坡地占很大比例,再加上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把土地按类别划分到户,现在各家各户的土地很难集中到一起,到处都是“插花地 ”,不能规模经营,难以扩大机械化,也为将来设施农业发展设置了障碍。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抗击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靠天吃饭现象严重。最近一些年来,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投入较多,但都是分户建池,尽管建了很多,但容积普遍偏小,只能适应喷洒农药之需,不能解决抗旱之急。三是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经营方式简单粗放,难以适应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民对长久种地的信心不足,对农业的长期投入相对不足,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怎样改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再加上我县成熟规范的合作社相对不足,农户单一面对市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四是传统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一般意义上的农业增产已不足以维持农民增收,甚至增产不增收。尽管政府做了大量引导工作,品种改良面积大,但是数量多,再加上农业的周期性,导致收益的优势不长远。五是种植成本增加。伴随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还有农资价格的上涨,而且一般农资价格上涨的幅度远高于农产品上涨的幅度,实际抵消了农民收入增加。六是农业以外的因素。金融波动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农民外出务工不畅。据悉,十二五期间刺激经济的政策会发生变化,直接投资减少也会影响农民务工收入的减少。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向研究
总体而言,农民增收了,但是,农民持续增收任重道远,必须从政策上加以引导,主要要从七方面下功夫。一是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抢抓三峡后扶
规划机遇,大力建设生态农业园。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力度,尽快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用优势产业的发展确保农民收入增长。要培植柑橘等大产业中小部类品种的优势产业园,延长品种优势期限。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向农业倾斜。要提高农业投入在政府投资中的比例。调整投资结构,在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等工程的基础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全面推进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我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基本还是单独与市场接触。一方面要借助三峡物流园的机遇,建立全国知名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强化流通,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另一方面借助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基地加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公司和行业协会,建立优势农产品基地,把农户联合起来,共同应付市场挑战。四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搞好对农民外出务工的管理和服务,取消一切不合理证照收费和种种歧视性限制,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努力实现农民工的充分就业。提高本地职业教育水平,把中职生培养为企业骨干,以此带动当地外出务工。五是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农产品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要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当前,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适时加强政府调控,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努力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行。同时要严格打击炒作农产品的行为,谨防农产品价格上涨了但农民的实际收购价下降的现象。六是逐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农业补贴是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我县农业发展的最大隐患在于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外出,农业发展后继无人。要加大对农业的补贴,使之形成比较优势,吸引部分人才回乡把农业产业当作事业来发展。七是降低农资成本。经济商务部门要大力发展“万村千乡”工程,构建主要农资直销模式,减少农资中间环节,降低农资价格。物价部门要建立农资价格检测体系,稳定价格。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研究
农民增收必须体现在一家一户上,必须引导一家一户行动起来。一是拓展增收空间。在重视食品安全质量的大好时机,大打“绿色生态”牌,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柑桔产区为适应地少人多的具体情况可以发展林下养殖业解决这一矛盾。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可以在柑橘林旁修建猪、羊、鸡、兔等的养殖场,配套沼气池,用沼渣代替化肥,同沼液代替农药,走“生态庄园”的道路。在不具备这样规模发展的地方可以在林下种草,放养土鸡等对柑橘无害的动物,增加了土地的利用层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机肥入田的问题。同时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把“绿色产品”与市场联系起来,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寻求新的思路。现在农村本土发展是缺人、缺力。大量的农产品和农资需要运输,但实际劳动力不足,可以鼓励部分农户发展马帮,用蓄力替代人力运输,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发展为一定规模的产业。从事该产业的人收入增加,减轻了劳动强度,可以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三是转变身份。积极参加培训,取得职业证书,成为技术工人,形成稳定的就业,达到持续增收的目的。四是合理流转土地。现在农民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是不能充分结合,农村闲置土地与留守劳动力剩余并存。合理流转土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个矛盾,使闲置土地生财,使留守劳动力致富,增加农民收入。
作者单位:中共秭归县委党校
第五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 要]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增加农民收入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关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作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建议
促进农民增收,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期困扰我们的农产品短缺时代已永远成为历史。农村、农民也已摆脱了贫困状态,基本实现了小康。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呈现出一片祥和兴旺的景象,但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渐凸显。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村农民纯收入年递增速度从1996年的9%下降至2000年的2.1%,下降了6.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连续4年下降,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2.8∶1,接近1949年的2.84∶1的历史最高水平。江宁区也同全国一样,有不同程度下滑。根据目前该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因素、市场因素、自身因素等。
政策因素。一是农民土地承包制度与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土地所有权不能得到合理流动和转让,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有田无人种(抛荒)和有人无田种的怪现象。个别政府部门和单位打着“示范”旗号,转租农民承包田,变“示范园区”为部门和单位增收的“小金库”。另外,还有的以发展为名侵占农民土地使用权,如某某专业种(养)植园地等,农民被迫低价出让土地使用权。二是对农业的投入不足。从全国来看,1991年~1995年国家财政支出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6%、10.01%、9.49%、9.2%、8.4%,1997年降到8.3%,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七五”期间为5.3%,而“八五”期间降到3%。此外加上金融部门受到金融体制的限制,对农村、农业贷款投放相当不足,从而导致了优良品种和先进科学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农业机械陈旧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冲击,局部地区又回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三是农民负担过重。其一是维持基层政府运转的费用。有统计资料表明,县乡两级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国供养人员的71%,而财政收入只有全国的21%,七站八所,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因官设位,政府财政负担沉重。在这次机构精简中,江宁区乡镇由原来23个减为17个,行政村由343个减为248个,精简各级干部1000人,为此每年可减少农民负担3000万元。其二是承担义务教育的费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总人数中70%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虽由中央、省、市、县、乡镇几级共同承担,但乡镇承担高达78%之多,而最终农民承担达80%左右。其三是各种乱收费现象屡禁不绝。农民除应缴农业税等外,基层政府和各部门乱开口子,巧立名目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民增加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激发了不少社会矛盾,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市场因素。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将面临着重大考验。如何面对市场,应对国际农产品出口竞争的挑战,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从客观上讲,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给农民带来很大的震荡,国内市场空间有限。目前我国城乡人口占比是3∶7,而农产品是7个人生产,3个人消费,卖方市场自然转向买方市场。“卖难”现象尤为突出,依靠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潜力极其有限。而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产品生产上注重的是数量上的扩张,而忽视质量上的提档.使其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数额有限。从主观上讲,在生产和经营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单兵作战,而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方式难以抵御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冲击。自身因素。江宁区是一个农业大区,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差别比较明显,农村发展较为滞后,因而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一是农民素质较低。目前江宁区现有农村劳动力33.6万人,其中大中专生占1.8%,高中生占9.3%,初中以下占89.9%,由于文化素质低,导致综合素质上不去,接受新事物慢,运用现代科技能力差,致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力弱。就业门路窄、致富机会少,造成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匮乏。目前江宁区人均拥有耕地0.8亩,林地2.85亩,水田0.48亩。撤县设区后,东山镇将纳入南京市主城区,大面积的开放开发、人口不断增加、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定局,而原先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农业资源下降和农业生产规模上升的矛盾日趋激烈,这都将给农民增收带来阻力。
二、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在全国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在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地方党委和政府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应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新对策、新措施。
1.更新观念,增强市场、服务、科技意识。具体应做到提高三种意识:一是提高市场意识。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卖难”现象时有发生,它已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道屏障。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品种、规模,既要立足于当前效益又兼顾长远利益,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依据自身实力;其次是抓好流通,以江宁市场为依托,辐射南京和周边城市,以水、陆、空便利交通为桥梁,以特色农产品为龙头(如横溪西瓜、土桥大米、禄口獭兔等),在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点,使农产品的外调、外运、外销灵活运转,自然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储运——销售——信息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围绕市场、重视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最终达到建一方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新理念。二是提高服务意识。基层政府当务之急就是转变职能与角色,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优势,搭好舞台,让农户上台唱主角,政府做好服务甘当“配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江宁区横溪镇为促进本地区农产品升级,不惜一切代价花巨资每年为瓜农举办一次 “西瓜节”,使“横溪西瓜”不仅在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闻名遐迩,成为带动横溪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就此一项就使瓜农人均增收350元。三是提高科技意识。首先必须加大科学技术宣传推广力度,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送知识、送科技、送信息下乡,使优、特、新品种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被广大农户所接受、信任和应用推广。委派责任心强、业务精的科技骨干、专家、学者深入到农户、田头、场棚,为农户排忧解难,结合实际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渔则渔,不搞行政命令或形象工程。其次是农民自身应不断增强科技意识,加大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投入,提高自身档次和科学文化综合素质,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
2.夯实基础,采取多投、少取、调整的方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现强民富民关键在于夯实农业基础,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多投,从多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继续抓好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的电、路、沟、渠、坝、库、闸和农业机械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在努力增加对农业补贴数额的同时,切实改进补贴方法,逐步建立农民收入直接补贴制度,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逐步完善金融体制,加大对农业的放贷尤其是放宽对农户的中短期小额贷款的政策,简便手续,建立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大力支持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切实为农户服务。二是少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比如近几年对电力农网进行的全面改造,重新调整线路,更新设备,减少自然损耗,严厉打击偷电行为,统一电脑计费,杜绝了关系电、人情电,为农业每年减少电费支出达50%以上。坚持按中央“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即:取消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行政事业性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脱产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办法的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等,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真正使农民通过减负促增收。
三是调整。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和加入WTO后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这个中心环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自主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使油粮经济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移,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蔬菜业、林果业等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创品牌、创名牌。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切实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问题。
农民税收政策对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村税条例》,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终结了实行2000多年的农业税。相关学者关于取消农业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看法。戴天放①研究认为取消农业税在短期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相当明显直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其长期趋势却表现为农民增收效应递减,主要是农业税减免引起市场交易成本如农资成本、人工成本增加和引起政府农业服务职能萎缩等。贺景霖②分析了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税费减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认为农业税取消后,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但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资金缺乏,农民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相对淡薄,农业产销信息不畅通,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等方面,农民收入增长仍然有限,仍未根本扭转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局面。
赵乐俊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中提到: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本原因是,一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这是导致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二是农业的产业化生产程度低和非产业发展缓慢。③
冯招容在《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研究》中提到:当前农村经济体制不完善阻碍农民收入增长,主要表现为,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二是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三是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四是农村财税制度不完善。④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改进措施中,赵乐俊在文中提到: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一继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二是加快培训、劳务输出以促进增收;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增收;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增收。⑤
潘盛洲在《农民收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中提到关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直接面向农民的政策措施,一是稳定粮食保护水平,切实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二是由政府承担费用,免费向农民提供优质良种和有关科技服务,三是对购买大型农机具、修建住房的农民提供消费信贷;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一是积极推进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扩大农产品出口,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再次腾飞,三是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