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检测题
201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专题检测题
《古代中国与世界》
一、选择题
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
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书同文,人同伦
3.唐朝规定,男丁年满20岁开始服兵役,到60岁则免于征发。《贞观政要》记载:“简点使右仆射封德彝等,并欲中男十八已上,简点入军。敕三四出,征(指魏征)执奏以为不可。”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唐朝已经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4.某一本历史著作中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内阁大学士为3至6人,皇帝可能对其中一人的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然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以上材料讲述的是
A.汉代察举制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处
5.中国传统工艺常常出现失传现象,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中国古代工艺失传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B.传统制作工艺难学
C.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D.市场缺乏对传统工艺品的需求
6.“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7.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之,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材料主要反映苏州
A.人们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地方官员与商人勾结欺压百姓D.大量产业工人罢工
8.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1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9.法国学者谢和耐写道:“它同时又接受了取消‘公行’(十三行)的垄断专营权。这种公行本意要配合官府而调节与外国人的通商活动。”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公行实际上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
B.取消公行垄断专营权是顺应世界市场的体现
C.公行开始取消应该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
D.垄断专营是古代帝制政府长期推行的政策
10.中新网2010年7月22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决定201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这一指示精神一致的中国古代思想是
A.“礼之用,和为贵”B.“仁人无敌于天下”
C.“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D.“养心莫于寡欲”
11.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受命于天,而认识的目的是了解天意。通过内省的途径就能判断是非,达到‘知天’的目的。另外还必须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观察,才能达到对天意、天道的了解。“他”是指
A.陆九渊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12.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被俘后凛然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文天祥民族气节的形成与下列思想最为密切的是
A.道家思想B.阳明心学C.程朱理学D.佛教思想
13.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经典
A.《尚书》B.《孟子》C.《老子》D.《论语》
造成上表科技成果分布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B.儒家民本思想C.古代农耕经济D.手工业发达
15.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认为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顶峰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16.《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说明此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B.维护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不鼓励高利贷的存在D.对平民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7.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搜集到以下材料:①普罗泰戈拉②苏格拉底之死③克里斯提尼④陶片放逐法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A.古代欧洲民主政治的起源及缺陷B.西方国家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C.古代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D.古希腊人文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利弊
18.孟子认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与孟子思想相似的思想家是
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梭伦D.彼特拉克
19.中国隋唐的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它们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D.实现了选贤任能
20.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认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这段材料主要可以说明
A.文字起源于图画B.仓颉是汉字唯一的创造者
C.史学萌芽于文字发明D.仓颉是一个虚伪的人物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律规定:“盗封徒,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赋、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材料二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 用微乎其微。——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三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
材料四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西塞罗(古罗马)
(1)据材料一,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封建法制的哪些特点?(3分)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东罗马帝国和古代中国在皇权与法律的关系上具有什么相同点?(3分)
(3)材料四认为立法的指导原则是什么?与材料一、二相比,它的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简要评价罗马法的地位。(5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时的大都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丘,郑之阳翟,三川之两周,富冠海内,皆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
——《盐铁论——通有篇》
材料二“凡欲安君治民,兴霸称王,从近制远,必先立城郭设守备。”
——《吴越春秋〃阖闾内外》
材料三“然本州(杭州)所赖苏、湖、常、秀、淮、广等处客米到来,湖州市、米市桥、黑桥(皆为杭州撑风地名)俱是米行……又有新开门外草桥下南街,亦开米市三四十家,接客打发,分依铺家……”
“杭城(杭州)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矣。”
——宋〃吴自牧《梦梁录》
材料四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南京的“织机愈百张”,繁阜喧盛。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7分)
(2)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7分)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材料二耕稼陶渔之人既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焚书〃答耿司寇》
材料三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为发展儒学而提出的主张。(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李贽对待儒学的态度。(2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黄宗羲最主要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李贽思想 共同点。(4分)
(4)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3分)
参考答案:
1——5DBCCC6——10ABCBC11——15BCDCB16——20DDBBA
21.(1)《秦律》的特点: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为核心;法律较为严密,涉及内容广泛;体现法家思想,刑罚严酷,轻罪重刑。
(2)相同点:皇权至上,皇帝的命令成为法律的来源之一,具有绝对的效力。
(3)指导原则:自然法
表现:强调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认为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地位: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22.(1)特点:地处交通要塞,城市繁荣,政治军事功能突出(或大多为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地)。
主要成因:受到西周分封制的影响;诸侯争霸的需要,生产力水平低(小农经济为主),商品市场出现。
(2)杭州多依赖外地粮食;杭州米行、米市众多。
原因: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长途贸易发展;城市发展,对粮食需求增加;商品经济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交通便利。
(3)专业化的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3.(1)“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否定孔子思想的权威性。
(3)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共同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4)剔除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
第二篇: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2009—2010学第一学期
过去的一年里,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教育主管部们的关心指导下,全校教职员工团结一心,瞄准目标,顽强拼搏,克难奋进,较好的完成了工作任务。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教育方针政策,认清教育发展形势,积极顺应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文化科学素养和依法办学的水平,不断认识和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激发教职工活力的能力、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善于应对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从而保证了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学校班子成员有强烈的事业心,有办好省溧中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破解管理和教育教学难题,扑下身子抓落实的严谨的工作作风。目前,大家在继承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基础上,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做到了既分工又合作,很好的发挥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和战斗力,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工作目标,凝聚全员动力
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赋予了省溧中弥足珍贵的传统和文化积淀。优良的教育改革实验传统,积极主动的探索创新精神,精细化管理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省溧中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校特质。但是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省溧中进入一个发展“瓶颈”期,我们在优生指导、特长生培养等方面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家长在观望,社会在关注,教师有迷惑,学校有压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学校开拓创新,迎难而上,积极与全国知名高校和省市专门学会开展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近两年来,我校在自主招生、名校录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拓展渠道,加强教师培训,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力争有新的提高。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溧中逐步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学识渊博、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社会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在继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心智发展,让每个孩子人格得以完善,智慧得以丰盈,潜能得以挖掘,个性得以彰显,身心得以康健。
三、创新管理机制,建设一流团队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青年教师急剧增加,生源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怎样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变化和要求,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我校以“五个一工程”实施为抓手,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狠抓备课、解题能力考核,真正落实师徒结对、听课、汇报课等各项常规要求,并通过“省溧中课堂教学情况调查二十条”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他们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不断进步。目前,一大批青年教师专心从教,好学上进,已经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以自己优良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学生、家长、同行的认可。在提升质量方面,我们坚持“以抓学生管理为突破口,形成优良班风和学风”的指导思想,狠抓学生常规管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重养成良好的习惯。各班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班级文明公约和奋斗目标,形成了浓厚的班级文化,人人上进,个个争先。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在精神面貌、文明素养、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在校内外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将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备课组建设,抓常规保稳定,带队伍促质量,实施精细管理,建设一流团队。全校教职员工工作目标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得力,过程更加细化,重心更加下移,效能更加明显。学校管理规范有序,干部率先垂范,教师敬业爱岗,积极主动,充满活力,校园呈现出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四、立足课堂,加强研究,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一直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管理的着眼点,聚焦课堂,挖潜增效。教学处、教科室和各教研组、备课组不断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通过学习和实践,引导教学和教研管理创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组织了“高三教学工作研讨会”,“五严要求背景下的教学策略研讨会”等活动,邀请市、县学科教学专家对学校的课堂教学进行专门视导,在各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调研。这些举措,较好的促进了广大教师对课堂的思考和研究,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
五、以人为本,关注教师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十分注重将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有机结合,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高质量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再铸学校辉煌”的愿景统一全校教师的思想,把学校管理和人的幸福、人的尊严、人的生命质量、人的价值观联系起来,在管理工作中竭力体现对教师的关心、爱护、尊重和信任,政治上关心引导,工作上敢压重担,业务上培训指导,生活上帮助照顾,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学校组织了丰富的文体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加强交流,增进友谊,释放疲劳,展示风采。这些举措,增强了团队协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
成了师生员工辛勤工作、心情愉快的良好工作局面,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和谐发展。
六、创设和谐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创设和谐环境,以教师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以师生的和谐发展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2009年,学校以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实施常规教育精细管理,建设专业化班主任团队,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班主任专业培训,制订了年级组、团委、学生会、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制度,完善了升旗仪式、集会、课外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量化评比,规范了教室文化建设。环环相扣的常规管理,促使每一位学生自觉成为集体的主人,真正动手、动脑、动情,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关注集体,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2009年,学校完善学生社团组织,健全自律机构,把学生社团建设摆在育人工作的突出位置,社团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和欢迎,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靓丽的风景。
学生处还着力打造精品班会课,各年级切实提高班会课的质量。德育活动精品化、小型化、多样化,体现各年级特色。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载体。如“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秋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活动、秋季运动会、“一二九“全校长跑活动、辞旧迎新文艺汇演活动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和风采,充实了学生生活,使得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
七、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一年来,学校后勤工作服务意识增强,围绕校园工作目标,优化育人环境,服务师生。依照上级规定认真做好财务及校产管理工作,合理运转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资产管理规范、物尽其用。收费、采购、验收、保管、使用、报销等一应经济活动,都遵循教代会通过的《省溧中物品采购管理办法》的程序规范操作,确保了民主监督,校务透明公开。学校积极与县、市财政、税务等部门联系,筹措资金,争取帮助,努力改善教职工办公、生活条件。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是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1.生源结构变化带来的教学质量提升问题。在当前全省各地聚精会神抓教学,千方百计求质量的竞争形势下,生源竞争极为激烈,优质生源仍有流失,生源结构变化明显。虽然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加以补救,但形势仍然严峻。学校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度还
不能满足家长及社会的高期望。
2.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还需要进一步转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的新要求。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还需要深化和细化,真正打造成团结协作、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团队,使学校的课堂教学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4、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今适逢全省创建教育现代化和课程改革、高考改革深入推进的大好时机,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巩固业已取得的成果,抓住学校发展的机遇,通过创新管理机制,狠抓管理细节,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质量,使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迈上心的台阶。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2010年1月20日
第三篇: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计划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计划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2010年,学校将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营造书香型校园,打造学术型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提倡“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方略,以“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求发展,创特色,谋跨越,大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班子建设,提升工作标杆
加强班子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形成思想统一、目标明确、步调一致、团结向上的领导集体,以“提升标杆、精诚团结、优化管理、增高效能”的工作要求为主线,充分发挥行政干部的带头作用。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我校将按照教育局党委统一部署和要求,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坚持周一“政治学习日”和每周“行政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及时传达上级会议、文件精神。
2、充分发挥党员和行政人员的带头作用
加强党员、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增强党总支活力和吸引力,用党员、干部的自身行动影响和带动全体教职工,在执行“五严”要求的前提下,增强四个意识“对自己工作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工作的全局意识、对自己工作的主动意识、对自己工作的质量意识”,紧紧围绕学校“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诊断管理、责任管理、质量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下足功夫,做实细节,全面提升办学效益。
3、全面细致地做好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
充分发扬民主,发挥班子集体领导和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每周通报一次校情,认真召开《五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重大问题交职工讨论,班子集体决策,并及时公示。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稳定有序,师生愉悦、校园和谐。
二、营造育人环境,浓厚文化氛围,提高德育实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育人作为学校首要任务来抓。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和管理学生进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和创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 1
效显著的德育教育新途径,大力营造适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确立自信心和奋斗目标,使学生成为有追求、懂科学、知荣辱、明礼仪的合格中学生。
2、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育人为工作中心,以全体学生为活动主体,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校园文化建设、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学生集会、每周一歌、班级文化建设等为重点,以每月“一星”评选、优秀学生的表彰为导向,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注重学生思想体验和心智成长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发展。
3、深化“走近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灵”活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以班主任为核心带动任课教师进一步扩大家访、谈心面,不断完善引导、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法和措施,在实效上下工夫,确保人人参与。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一如既往地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突出“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南京市教师基本道德规范》,严格执行省厅的“五严”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行为,平时通过开展“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等系统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树立全体教师爱岗、爱生、敬业的工作作风。
三、强化责任意识,完善管理措施,确保校园安全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一刻不能放松。平时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师生安。
1、继续推行校园安全目标管理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和任务。
2、充分利用“省溧中报”、宣传“橱窗”、“法制专题
教育”、《中学生安全读本》、班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各种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组织好师生的疏散演练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
3、进一步抓好学校保卫、用电、消防、交通、防溺水、饮食卫生、校园设施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防范机制和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定期排查学校隐患,及时做好台帐资料,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效益
1、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认真按照“五严”要求,规范学生课外作业量,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关心广大师生身心健康,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2、注重教师培养,加强学科建设。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与提高,教师是关键,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加强备课组建设,“样板课、汇报课和同题竞技课”等活动的质量争取有新的突破,继续开展“一帮一、一对一”的师徒结对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五个一”工程,打造“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定期开展教师“沙龙”活动,大力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努力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骨干教师,积极实施“名师工程”,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3、进一步规范教学要求,抓实过程管理。扎实开展教学工作,强化教学工作的全程管理,在“思想、目标、时间、课堂、训练(作业)、考试”等六个方面做细做实,突出“目标意识,品牌意识,危机意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发挥教师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促进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创新意识,不断强化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教育教学的业务能力。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以教科研带队伍,以教科研求提高,以教科研促发展。
5、认真贯彻市、县统一部署的教育教学工作,深入挖掘整合自身资源,广泛收集有效信息,认真分析毕业班的现状,采取盯牢人头、分层推进等有效措施,努力使2010届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和中、高考成绩迈上新台阶。
五、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搞好后勤保障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1、加强学习,优化服务。定期召开后勤工作会议,加强学习,整顿思想,增加爱校、敬业意识。督促后勤人员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技术,提高完成日常工作和应付突发事件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2、严格管理,规范落实。根据上级要求,学校不断完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检查、监督、管理程序,明确职责分工,使学校后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学校所有的财务、功能用房、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都做到职责上墙、工作流程上墙,并认真做好工作记录。
3、加强对食堂、超市、饮用水等方面的管理。定期组织人员对食堂的水、电、卫生进行检查。把好食品采购、运输、储存过程卫生关。定期对食堂、超市等人员进行卫生查体和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控制“三无”产品进校园,保证师生的饮食安全。
4、认真贯彻执行收费制度,严格按照上级物价部门审核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统一进行收费,进一步加强学校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做到收支公开透明。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2010年2月16日
第四篇:2013届高三历史复习周末检测题
2013届高三历史复习周末检测题
(八)一.选择题
1.建国后的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哪些方面曾发挥过重要作用:①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②巩固新生人民政权③推进社会主义改造④实现各阶级、阶层的团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2.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政府人员全部来自少数民族D.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
C.共产党核心地位确定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
4.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均起重要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后两者是国家机关,应受前两者的领导
B.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组成部分,各级人大均有它们的代表
C.人民政协和各级人大为多党合作、参政议政提供了渠道,都是统一战线组织
D.各民主党派和人大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对党的大政方针发挥政治协商作用
5.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竿碰破了家中的毛主席画像,随后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对此剧情理解正确的是:①剧情反映的当时社会现象毫无历史根据②根据剧情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是“文革”时期的历史现象③剧情反映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④剧情表明当时中国确实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以来,新中国宪法经历了多次修改,包括 1975年、1978年、1982年的三次全面修改,1979年、1980年对1978年宪法的部分修改,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1982年宪法的部分修改,这说明我国的宪政①不能照抄西方,应从国情出发②不断借鉴人类文明成果③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④正在逐步完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A.开辟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B.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8.2008年春天,全国人大、政协会议顺利召开。下面对建国后民主政治发展叙述有误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新政协胜利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1954年随着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C.新中国成立前,我党就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了自治区
D.我国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9.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民法为核心
D.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10.“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一国两制”的实行B.台独势力C.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D.冷战格局
11.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的敌人。”材料表明了蒋经国
A.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B.希望完成国家的统一
C.希望两岸实现和平统一D.希望两岸共同反对外敌入侵
12.“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两度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祖国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一国两制”原则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13.海峡两岸从敌对隔绝到频繁交流转变的原因是: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 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缓的政策措施 ③台湾当局也被迫逐渐放松对“三通”的限制 ④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正确理解是①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②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③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④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5.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我们)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下面对“一边倒”的叙述评价正确的是①原因:帝国主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敌人②目的: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③背景:世界上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影响④内涵:坚定无条件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6.1971年9月22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提出“关于代表权的决议草案”指出:“
(一)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
(二)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
(三)建议联合国一切组织的专门机构在决定中国代表权时考虑本决议的条款。”这一议案的实质是
A.尊重联合国国际组织的权力和地位B.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主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明确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主权实质
17.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这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这句话最能说明
A.大多数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C.美国排斥中国政策的破产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18.1971年7月6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讲话时指出:“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为此美国采取的重大外交步骤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B.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C.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近年来,中国在外交舞台上非常活跃。比如在朝鲜六方会谈中发挥了重要任用、在中国组织了“中非论坛”、在俄罗斯等国开展“中国年”活动。最近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澳大利亚并出席APEC会议、中国首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已于10月初部署。以上事实不能反映
A.新时期我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任何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B.新时期我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C.新时期中国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D.我国外交僵局开始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20.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1.“稳定周边”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首要对外战略目标,其表现有①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③保持与欧盟各国的关系④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2.在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特色标题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先声夺人称大国”②“手伸五大洲”③“亚洲诸国的梦魇” ④“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A.西班牙.法国.俄国.英国.德国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C.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美国.德国D.葡萄牙.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23.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中体西用”主张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24.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5.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贵局”指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B.“贵局”属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典型代表
C.“贵局”重新获得中国航运业的控制权D.“贵局”有助于抵制西方经济势力扩张
26.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①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②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③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④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7.《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28.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29.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
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D.改变解放战争战略态势
30.“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
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以下哪一项是属于列宁最早“实验”的内容
A.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B.取消自由贸易
C.全盘农业集体化D.按劳分配
二.非选择题
31.14世纪以来,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14世纪以来,欧洲出现了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⑵15世纪以来,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试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促使这一体系形成的原因。
⑶“二战”后初期,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试指出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表现。
⑷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答案: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思想。
⑵经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⑶政治:通过北约和马歇尔计划加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与苏联冷战,形成两极对峙格局。
经济: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成为国际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五篇:2017-2018学年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Word版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选修)
试卷
说明:
1、本卷满分12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0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卷卡规定的区域内,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 1.“人工智能”、“雄安新区”、“共享”、“新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新词热词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B.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D.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2.“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在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鼓浪屿毫无悬念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强世界遗产的申报与保护工作 A.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C.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D.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2017年初,央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让观众感受到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并由此催生了民间朗诵、学习、研究古诗词的热潮。这一现象表明 A.诵习诗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 D.优秀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4.国家博物馆设计开发了3000多种具有国博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价值累计29亿元,国博馆属企业累计收入2.5亿元。这表明
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经济价值
5.“每个人不管最后走到天涯海角,童年留在你血液中的东西,会对你的一生都发挥作用。”这一观点说明文化对人具有 的影响。
A.主动自觉 B.潜移默化 C.深远持久 D.受益终生
6.如果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是三百六十五里路,那么春节就是途中重要的驿站。人们一路的辛劳,一路的喜悦,都汇聚在这驿站中,用贺年、拜年等年节仪式活动,传达着亲情友情,团聚着家人邻里。这表明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C.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D.文化的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7.收视爆棚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并非“零差评”。批评者认为,节目同样是从韩国购买版权,缺乏原创品牌,过度依赖“拿来主义”。这警示我们,对待外来文化需要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以我为主,善于创新 D.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8.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如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神,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精神等。可见,城市精神
A.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17.浙江嘉兴南湖岸边的“红船”,真实地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场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革命圣物,更被公认为“党的摇篮”,向人们诉说着建党伟业的“红船精神”。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能相互交融
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全国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公园――贵阳国家高新区,推出“数”林大会、“数”说生活、“数”治社会三个主题活动,让市民近距离体验和感受大数据的魅力。这表明 A.推广信息技术防止传媒的商业化 B.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文化活动可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 19.被誉为“中国民歌之乡”的高邮,自古就以“淮上风情”、“淮下俚里”著称。几千年来,高邮的水乡儿女以口口相传的形式,融合了里下河地区稻作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雅文化等多种元素,使高邮民歌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这体现
①文化创新的实质是文化发展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017年的中国国产电影厚积薄发,主旋律影片表现抢眼,多题材多类型影片收获可喜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应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17年10月30日,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现在的汉字由其一脉相承发展而来。这表明
①甲骨文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甲骨文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中华文化具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由此可见
①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 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 中华文化是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 ④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英雄者,国之干。”对英雄尊重与否,体现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有英雄而不敬重,是自毁精神长城,是民族风骨的自我矮化。捍卫英雄是
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之一 B.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C.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D.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
24.志愿者正成为美丽的“中国名片”。6000余万志愿者亲切的微笑和活跃的身影,刻画下中国社会不断迈向文明进步的足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A.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B.能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 C.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D.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5.出现在3300多年前商代中晚期的汉字鼻祖甲骨文,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现代汉字及汉语语法结构,与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一脉相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走向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独特文化。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又推广了中华饮食文化。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性特征;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多样化特征;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的多角度审视……。(1)结合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6分)
35.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6分)
(2)就如何实现不同文化的“包容互鉴”提两条具体建议并说明其文化生活的依据。(6分)
36.“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者,治之端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法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批判继承传统法治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等一系列依法治国的新思想。
N市积极推进法治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结合全市文化站、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建设,设立法制书籍专柜、法制宣传专栏;借助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开通“普法网站”,建立普法短信平台;组织开展法治动漫大赛、法治戏剧小品表演、法治微电影征集等活动。通过系列举措,提升了市民的法制素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知识,阐释材料中依法治国新思想的提出过程。(6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N市推进法治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所采取的多项措施的依据。(6分)
须批判地继承;(3分)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必须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既批判继承了传统法治思想,又注入了新时代的法治精神。(3分)
(2)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市在文化站、文化广场、文化大院,设立法制书籍专柜、法制宣传专栏,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扩大了核心价值观的影响。(2分)②大众传媒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N市借助于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促进了法律知识的广泛传播。(2分)③文化塑造人生。N市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提升了市民的法制素养,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2分)
37.(1)传承良好家风,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的社会风尚。(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2)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理由:勤劳勇敢精神,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理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共6分,列举家风1分,正确阐述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3)答案一:赞同。(1分)①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2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家风在家庭环境下形成并自然而然影响着家庭成员,不需要专门建设。(3分)答案二:不赞同。(1分)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社会人力、物力的投入是良好家风传承发展的基础。(2分)②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托科技,利用大众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风教育活动,有利于推动优秀家风文化的发展。(2分)③优秀的家风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社会加强专门建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