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内容提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
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得出的结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新认识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在总结经验中前进的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科学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要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把“社会更加和谐”明确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了我们党执政以来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提出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
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我国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把握,并以此作为提出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自觉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连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一方面进入黄金发展期,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增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另一方面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秩序、人口资源环境等发达国家在二三百年中渐次出现的问题,又在我国表现出来。这既有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为社会问题。我们党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和汲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充分的社会条件,四个方面的建设全面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发展。这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就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革命导师指明了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这“五句话”是一个统一整体,既包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调整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问题,蕴含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指明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条件和途径。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和谐”写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上,表明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把握更加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基本方面,包括一系列重要原则、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统一,丰富和拓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一句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任务的新认识
我们党是善于在抓住机遇中前进的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得出的结论。
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其重要条件。我们党始终清醒地把握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地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就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保持社会稳定。
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紧迫任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很不安宁。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各种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我国要有力回应来自外部的挑战和风险,牢牢掌握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营造有利于我国的战略态势,就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巩固执政基础、实现执政使命的重要任务。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是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能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是对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要看到,人民群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强烈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仍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要通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好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新认识
我们党是善于在把握未来中前进的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趋势而得出的结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党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党明确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反映了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总体目标时,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不仅能够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能够真正实现社会和谐,从而更加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为我国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目前,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进入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仍分“三步走”,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第二个十年再翻一番,然后继续奋斗几十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进一步阐明本世纪前20年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经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同时又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期奋斗。这就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是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历史阶段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100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然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共始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新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必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发展中国、振兴中国,使中华民族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得出的结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新认识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在总结经验中前进的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科学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要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把“社会更加和谐”明确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了我们党执政以来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提出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我国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把握,并以此作为提出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自觉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连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一方面进入黄金发展期,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增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另一方面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秩序、人口资源环境等发达国家在二三百年中渐次出现的问题,又在我国表现出来。这既有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为社会问题。我们党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和汲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充分的社会条件,四个方面的建设全面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发展。这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就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革命导师指明了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这“五句话”是一个统一整体,既包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调整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问题,蕴含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指明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条件和途径。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和谐”写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上,表明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把握更加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基本方 面, 包括一系列重要原则、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 , 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统一 , 丰富和拓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坚持“五个统筹” ,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通过深 化改革、创新体制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 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确 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一句话 ,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任务的新认识我们党是善于在抓住机遇中前进的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得出的结论。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 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又是其重要条件。我们党始终清醒地把握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 , 清醒地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能够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 就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 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 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 保持社会稳定。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紧迫任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 , 世界很不安宁。在这种形势下 , 发展中国家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 也面临各种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我国要有力回应来自外部的挑战和风险 , 牢牢掌握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 , 营造有利于我国的战略 态势, 就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 , 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巩固执政基础、实现执政使命的重要任务。一个政权也好 , 一个政党也好 , 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是拥有 13 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 , 能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大力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 是对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要看到 , 人民群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强烈的要求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同时也要看到 ,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仍不高 , 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 ,扎扎实实地 推进。要通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更好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新认识我们党是善于在把握未来中前进的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也是我们党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趋势而得出的结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上个世纪60 年代 , 我们党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 我们党明确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十六大以来 ,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这反映了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总体目标时 , 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明确提出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 会和谐、人民幸福 , 这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 , 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不仅能够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 而且能够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 从而更加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为我国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目前, 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 , 进入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 , 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仍分“三步走”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 , 第二个十年再翻一番 , 然后继续奋斗几十年 , 到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进一步阐明本世纪前 20 年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经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 , 同时又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 ,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期奋斗。这就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我们党正确地分析国情 , 作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 是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历史阶段从上个世纪 50 年代中期算起 , 至少需要 100 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 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然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共始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新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一重大课题 , 必将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不断发展中国、振兴中国 ,使中华民族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篇:大学生构建和谐社会认识
关于我对构建和谐社会认识
我自幼身患残疾。手臂和大脑不协调。书写难以辨认,所以用电子文档,谈谈我对构建和谐社会认识。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结构的主要变化:
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农民阶层发生分化。长期以来,传统的农民阶层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但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社会流动的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传统的农民阶层逐渐分化,打工阶层逐渐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促进民营业主阶层兴起的同时,也带来了打工阶层的逐渐发展壮大。随着前几年掀起的那股打工热潮,大部分有劳力的人都外出打工,打工成了许多农民的经济来源。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农民工返乡创业为解决“三农”、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经济社会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了一条新路,但由于当前国家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农民工返乡创业比较优势不明显,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农民工返多创业的现状和原因等做了详细地分析,找出了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困境,并从政府和农民等两方面提出了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扶持
农村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农村医疗保险,可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的实惠,同时也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参合农民可以选择不同医院就诊,一般采取就近原则,选择不同医院的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对住院患者的报销比例比较大,可以分为慢性病、特殊病种、意外伤害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报销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的情况。
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加速了社会结构与阶层的分化,使得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也相继出现,在政治、经济、分配、就业、劳动保障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恐怖活动问题分析:
“制造社会恐怖”是恐怖活动犯罪特有的犯罪目的,正确理解恐怖活动犯罪的这一犯罪目的的内容,以及由这一目的决定的恐怖活动犯罪的罪过结构和客观特征,是司法实践中认定恐怖活动犯罪,2014年03月04日 昆明车站发生恐怖事件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一伙暴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2014年 5 月22日上午,恐暴分子在乌鲁木齐依巴克区公园北街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
是通过恐怖袭击制造恶劣影想,煽动中华民族、宗教对立,使我们国家再次陷入**之中,通过这种手段达到促使我国内耗的目的。刺激疆独、藏独、台独和港独分子,鼓励和煽动他们闹事,已达到近一步分裂中华民族,让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向一些国家让
步的目的。用制造恐怖事件来吸引中国政府的注意力,使中国集中力量处理国内事情,顾不上国际事务,来分散中国国际博弈力量,让俄罗斯等中国友好国家得不到中国的坚定支持。妄图用制造恐怖袭击事件,制造我国社会治安不好,社会秩序不稳定,社会动荡的形象,动摇我国和谐社会的大好局面。
我们当代大学生,我们对那些妄图用制造恐怖袭击事件,要强力谴责。不参加恐怖组织和邪教组织,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坚决维护我国稀土完整和维护国家统一,决不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民生活水平会逐渐走向一个崭新的高度。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维护我国和谐社会的大好局面。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终身。
作者;文城无悔
2014年6月14日
第四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识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识
--------大新县人民法院
一、“和谐社会”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视角
千百年来,中国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我们今天倡导的“和谐社会”,其中的“和谐”二字不只是指社会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是提示人们,从“和谐”这一视角对社会进行分类,用“和谐”为“社会”作定性。因此,引导人们从“和谐” 这一视角去审视社会,思考和认识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认识前提。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告诉我们:
第一,科学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综合体。和谐社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第二,和谐社会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实际上就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与小康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任务是完全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不是中一蹴而就的,决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注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在注意解决各阶层利益矛盾的同时,要注重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共同营造遵章守法、诚信友爱、开拓进取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重视差异的价值
人一般不喜欢差异,人的本性喜欢他人与自己的一致。但只有理性才会告诉我们,应该重视差异,应该重视对立面,并在多样性里求统一。
黑格尔说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中华民族更是自古以来就崇尚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纯和、家庭和睦,“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中华文化中“和”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孔子甚至把这种“和同思想”,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谓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是承认多样,承认差别,承认不同。承认多样、差别和不同,就意味着承认矛盾冲突,甚至对抗。那么,要“和谐”,要就有一个如何面对“对立面”,怎样处理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的问题。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稳定”是有多种的。“死水一潭”是一个稳定,虽然稳定得连一点涟漪都没有,但它是死水,没有一点活力和生命力。高压也能取得表面的、暂时的稳定,但它蕴涵着更大的不稳定。和谐的稳定才是内在的、持续的、真正的稳定。“和 1
谐”也有多种。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社会和谐概念的提出,其前提正是承认一个社会有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存在、不同的利益要求需要调整。和谐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都得到承认,各类矛盾和问题在不一致中得到化解。在这样的社会里,全社会形成合力,经济与社会才得以协调发展。
“和而不同”,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只有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形式、不同的政治见解、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长期共存,才是和谐的社会。当然所谓同,就是将上述不同统一于社会主义这一面伟大旗帜之下,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建立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我们既要坦诚地承认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又要努力地为解决这些矛盾、缩小这些差距而奋斗。
三、原因比结果更值得关注
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当前社会中最不和谐的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大,贫富悬殊现象比较突出,如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等。这很多是由不公平分配所造成的。比如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还有垄断性行业,它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
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比单一的发展经济更重要。当前能断送改革开放事业的,主要的已经不是极左思潮了,而是在改革和发展当中能否兼顾公平。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四个公平”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当前,如何分配又是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是,第一,发展机会平等。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必须在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第二,财富分配公平。按贡献进行分配(不是平均),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第三,社会调剂公平。即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进而使社会生活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要从体制上和政策上下手,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公平的调节。加大扶贫力度诚然重要,可是,提高点所得税,增强点利息税,扩征点遗产税,比什么力度都大。现在既有穷人不会做穷人的问题存在,也有富人不会当富人的问题存在,不过,主要是富人不会当富人。应该让富人懂得:抽肥补瘦是文明社会普遍的做法。要让富人懂得:缩小差距以后仍然有差距,富人依然是富人。要让富人懂得,这样做也是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四、民主化与市场化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思路。与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内部矛盾相比,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有其新的特点。
一是经济利益矛盾突出。利益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根子。利益矛盾是其他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制约、导向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即劳资关系矛盾)。二是群体性矛盾较强,往往是一部分人与一部分人的矛盾,一旦爆发,即形成大规模的群聚事件。这些群体性矛盾一般是非对抗性的,但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对抗性。三是矛盾与政府某些部门存在问题的关联度高。矛盾的背后,往往有官僚主义、腐败分子隐藏其中,这些新特点都大大强化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难度。
可见,在当今这些错综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中,我认为,最重要矛盾是:城乡矛盾、福利矛盾、劳资矛盾和干群矛盾(政府与社会的矛盾)。
要在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是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撑点。离开这两大支撑点研究处理社会矛盾问题将会走到传统体制的老路上去。第一,主要用经济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得失矛盾。要学会善于用经济方法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第二,主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人民内部在思想政治上的矛盾就是是非矛盾。民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民主法制的方法;一是思想教育的方法。
第三,采取综合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各类矛盾。要依法及时处置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从源头上解决矛盾,尽可能地把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对于已激化了的人民内部矛盾,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逆,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平息事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
第四,根本方法是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认识: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都证明,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才有了物质保证。经济发展总是第一位的,但是社会发展必须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社会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乃至决定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现代化社会的阶层结构一般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社会结构。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非常富有的阶层和处于底层的贫穷弱势的人口规模都比较少,而社会中间阶层的人口规模为大多数或较大多数,这样的社会,才是比较稳定健康,也就是和谐社会。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是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奋斗。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积五十余年的经验,在政治上要保证各阶层应有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要保证他们应得的物质利益,这样才能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及其成员的积极性,使社会充满活力。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应有的题中之义,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要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去。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一个和谐社会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是科、教、文、卫、体和社会保障事业同步发达。我们现在这方面是相对滞后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要比经济发展水平落后5—8年。国家今后要把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放到办公共事业上,经济建设投资则主要交给市场。
第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民风醇正的社会。中华民族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但在所谓“批判封、资、修”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丢掉了,把世界的一些先进东西排斥了,“文化大革命”对文化的摧残、对社会的破坏,后果极其严重,影响相当久远。现在大家都关心诚信问题、信仰信任问题、道德伦理问题、民风问题,说明不如人意的现象严重存在。所以说,精神文明是“三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加强建设。
第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社会治安良好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要通过文明、法制、妥善的方式,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切不可用粗暴的、简单的方式对各种问题进行压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真正而持续的稳定。
第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体,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强调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这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也是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所需。而人类社会活动的轴心,始终是,也只能是在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用人的创造性劳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也是它的实践意义。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新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早在《关于 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赌博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3、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