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党委书记在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经过两年多的探索,理论体系更加成熟,实践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和全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我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要认真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深入思考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关问题。同时,希望以本次中心组学习为起点,进一步加深对六中全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高潮。
下面我谈一下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一、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后,我们都认识到了党中央已经把它放在了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的地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1、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要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恰恰体现了这种要求。
2、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一个幸福、公正、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高等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的重大任务,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加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从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诸层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创造和谐校园。
3、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追求个人、知识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21世纪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一所大学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能够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去理解,去感悟,去净化灵魂,去升华人格,去完善自己,这种和谐校园在其内在凝聚力、对内对外吸引力和向心力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这也是学校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二、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
1、民主法治校园
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行机制。民主法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事务的治理,学校与国家、社会关系的处理,以及学校的制度安排、规则程序、合作参与、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等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行机制引入学校事务管理的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可能造成的弊端,从而提高组织结构的协调性和协调发展的合理性。
我们应该把依法治校上升到相当的高度去认识。要不断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为依法治校提供依据;要依法健全和规范申诉、举报和信访制度,自觉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通过设立院长信箱和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保障师生员工申诉的法定权利,及时办理师生员工的申诉事件。学校党委和行政应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全体教职员工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运用国家法律维护好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构建民主法治校园,民主办学很重要。民主与公开又不可分割,要进一步加大校务公开的推进力度,树立“真正的参与是源头参与,真正的监督是群众监督,真正的公开是权力公开,真正的维护是发展中维护”的观念,实行校务公开制度。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主渠道作用,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财务收支、福利待遇等学校发展建设中的大事及教职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经过教代会审议并表决通过。对干部提拔、人事调动、招聘人员、财务管理、津贴发放、后勤改革、收费标准、工程项目招标采购、招生、就业等涉及权力运行的事情,要尽可能的实行公开。
2、公平正义的校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公平正义的校园意味着在良性机制下的机会平等、竞争平等。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接受教育,都能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都能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
讲到公平正义,涉及到引导学生正确为人处世、自觉维护校园和谐问题,也涉及到分配公平问题(工资、津贴、福利、学生选专业、干部选拔任用、教师职称评聘等)。
3、诚信友爱校园
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诚信友爱本应是孩童时期就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近些年来,诚信友爱教育开展力度不够,到了大学生阶段仍然要讲。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中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
诚信友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对每个个体而言,重要的是要有个好心态。心态多种多样,我认为,进取、达观、宽容、责任的阳光心态培养尤其重要。进取,是积极上进;积极上进是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达观,指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气度;对人和蔼、处事冷静、豁达大度,自然就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宽容,是心胸开阔、包容性强的意思。有句名言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能容忍别人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这就是宽容的内涵。责任,要有对个人、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高度负责的精神。
4、充满活力校园
和谐校园是充满活力的校园。校园活力主要学校成员、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有效作用。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校园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只有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使校园充满活力,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一切有利于教师、学生和学校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校园
校园运行安全有序是学校全体师生普遍的渴望和需求。和谐校园是运行安全有序的校园。校园运行有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园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教职工队伍建设科学合理。二是,学校的各种利益之间处在一种协调状态,有一套协调机制,维护和保护学校各层次及各方面利益处于一种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态势。有序就是学校内成员各得其所,努力使每个成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享其成。
6、安全文明校园
安全文明校园是和谐校园的基础性特征,是确保学校稳定发展的环境基础。安全文明校园首先应该是校园内的安全文明。校园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安全保障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更重要是在心理上提供一种安全与信任的良好氛围,让校园成为师生员工可依赖的家园。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心理平和,各种交往在文明友爱的环境中进行;其次,应该是在与外部互动过程中,发挥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和育人功能,为学校缔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外部环境。尤其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动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校园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和谐校园应着力处理好几个“和谐”
1、规模和质量的和谐
处理好规模与质量水平的关系,其着眼点是稳定本科生规模、减少专科层次的招生数量、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成人继续教育数量,落脚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提高办学效益。规模与质量是辩证关系,规模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规模的关键。没有质量就没有规模,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当然,没有一定规模,就不会有好的效益。同时,要坚持多元化的质量标准的发展观,既要有精英教育的质量观,给少数具有超常艺术天赋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也要树立大众教育的质量观,给大多数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空间,使规模和质量实现和谐发展。
2、校园文化设施与学校发展的和谐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设施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设,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进,目的在于营造更加整洁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必须融入高校自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目的在于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空间。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要同时推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努力营造更加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和更加浓厚的艺术学术氛围。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要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校园,使校园的山水、园林、道路既具有使用功能,又具有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达到各种功能的和谐统一。
3、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
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要做到两个统一: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学校管理应该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只有实施人本管理,才能把全体师生凝聚在一起,共同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推向新的台阶。人本管理是人们通过多年管理实践逐步形成的一种管理思路和模式。在学校实施人本管理,其核心是把人置于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教育人,保护人,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一个实行人本管理的学校,其基本管理思路就是将人置于管理过程的中心,将以人为本作为学校共同的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以成员的集体主义行为为基础,达到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在推进学校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的。
4、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和谐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涵养,是一种美德,是互相理解和信任的桥梁,是人与人沟通和交往的润滑剂,是团结之本、和谐之源。宽容是和煦的春风,有利于营造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论世界具有多样性、人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人性具有多面性,还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与平等,都需要当代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确定宽容意识。待人以诚、授人以信,是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稳定的深层次基础。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之道。正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要求我们每一位成员都必须恪守诚信、仁义相交、坦诚相待。与人为善是一种爱心的体现,是一种人生智慧,还是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孟子曾经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中,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成人之美不但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论语》有云:“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人皆有缺点,如果紧紧抓住人的缺点不放,只能使人际关系紧张恶化。所以孔子“乐道人之善”“无攻人之恶”,赞扬别人的优点,鼓励别人发扬优点,取得成功。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就是需要这种气度,这种胸怀,这种君子风范。当这种气度、胸怀、风范成为每个人自觉的追求,落实到与人交往中,人和人才会和谐,社会才会安定。助人为乐也是一种美德。《诗经》说:“凡民有难,匍匐救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是那种尔虞我诈、冷若寒霜、互相倾轧的关系,而应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风气。
这几种和谐都很重要。从学校发展大局来讲,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环境。我们应创造教师、党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三支队伍共同进步的氛围,营造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机关与各二级学院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等全方位的和谐共处的新型关系。
最后,我强调两点。
一,发展是社会和谐、校园和谐的基础。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不大,仅仅在分蛋糕上做文章,和谐目标始终是难以达到的。从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讲,发展是一个硬道理。另一方面,我们讲的发展是科学发展,是一种更加全面、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是大起大落,不是片面推进,更不是违背规律。要避免付出过高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冲突代价。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发展更加顺利。
二,构建和谐校园关键是要建设一个同舟共济、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团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首先是班子的团结。领导班子成员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团结,一心为公,公道正派,以学校大局为重,同心协力谋发展。各单位和部门要加强团结,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牢固树立全校一盘棋的全局思想,发挥整体协作的团队精神,互相鼓励不泄劲,互相补台不拆台。要防止各行其是、各自为政。要善于在团结协作中发展平等、友爱、高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关心、增进了解、共创事业的氛围,形成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为构建和谐校园、为建设国内高水平设计艺术大学努力奋斗的局面。
第二篇: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缪愫生老师报告笔记小结
作为普通的一名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我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倍感鼓舞。此次全会讨论了文化体制建设的问题,为我们这些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人指明了方向,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纵观人类社会,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所羡慕所憧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创造了改变人类发展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留下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至今仍为人争相咏颂;中国,曾雄踞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之巅2000多年之久。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没有理由不在世界波涛汹涌的文化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何使文化领域更好符合国内的形式,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增强文化的内生动力。当前,我们国家在思想文化领域依旧保持着老传统、老观念,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有必要在原有的思想基础上更新观念。然而从目前的国内文化氛围来讲,新的思想培养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从我们国家文化理念上来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用足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比较弱,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严重的阻碍了中国民主进程,对于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也起到阻碍作用。中国文化在世界的眼中,不能仅仅是少林功夫、不能是北京京剧,不能是孔子学院,这些只是一部分,但是纵观国内我们能有什么?我们有帝王之气,文化上,我们宣扬“和谐”,实际中处处皆是利益的损失,由此可见,国内的文化气候还没有好转。
二是用好用足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中国在国外开拓市场时,大多以基础建设为主,而这些基本上就属于承建商或包工头性质,缺乏根本的创造性,同时大多科技含量较低,工作环境较差,风险较高,大多以援助性质去工作,同时这些市场,从另一方面却是建设国的劳动力失去了工作为代价,从某种意义上,遭到了当地民众的抵制。中国要以文化强国,用文化开拓国际市场,在开拓时,更加注重文化渗透,用中国的文化元素来开展活动,而不是一个千年来为政治服务的还没有彻底被实践过思想。
三是利用好文化思想的开放性,吸纳新思想,为国家长治久安更好服务。文化思想,在国内如何更好的为整个国家服务,这是几千年来必须考虑的。而今,中国体制也面临着挑战,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改革,也是最有效的改革,因为要让不同的人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要让敢于承担的人勇于做事,要让能够干事的大胆干事,为我们真正的体制改革打下基础。
文化大发展,需要每个人参与其中,同时对于整个国家的稳定,要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有“打土豪、分田地”的勇气,敢于给最敢于改革,最有能力发展的人实惠。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强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提法,也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我作为人民教师,立足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学习,丰富实践,勇挑重担,用自己的最大力量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2012-04-09
第三篇:在陆大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会上的讲话
在陆大县委中心组(扩大)学习贯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会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
XXX(2011年10月27日)
同志们:
《公报》。……
接下来进行个人发言,首先请 同志、同志分别谈一谈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
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同志、同志谈了各自的学习体会。在这里,我也结合自己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理解,谈一谈本人的学习体会。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没有先进、繁荣的强大文化,对国家的兴衰存亡至关重要。一个国家硬实力(也就是经济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垮;如果一个国家软实力(也就是文化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垮。有学者指出:“对一个社会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更不是军事力量。”美国人用一句更形象的话作了精辟的总结:“在战斗中,剑强于笔,但从长远看,却是笔指导剑。”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硬实力,一条是软实力,两者缺一不可。为此,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必然要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在这样的形势下之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第一次系统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阐述了文化建设与国家、党、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这样的决策,我认为是适当其时、非常有必要。首先,这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三个代表”,其中的一条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以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要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需要凝聚起方方面面的力量,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优良传统文化,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是具有独特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正如全会《公报》所指出的: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所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是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现实需要。第三,这是顺应时代发展形势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硬实力仅次于美国。但是,相对来说,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仍是一条短腿,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文化产 业市场所占份额也非常少,这和中国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也和具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泱泱大国很不相称,迫切需要集中力量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因此这次全会把文化建设提到空前的地位,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就我个人的理解,全会的精神可以用“一个基本结论、一个基本判断、一个宏伟目标、六项重要部署”来概括。
一个基本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一个基本判断是: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最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一个宏伟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六项重要部署是: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二是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六是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总之,全会精神站位高远,博大精深,对于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谋划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对于我们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陆大发展软实力至关重要,同时对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陆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抓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我个人的体会是关键要做到“四个结合”。一要把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创新我县文化工作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解决我县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文化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二要把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与体现我县客家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我县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走出一条具有陆大客家特色、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文化发展之路。三要把推动文化发展与加快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发挥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富民强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陆大中的动力和支撑作用。四要把发展客家文化与推进文化惠民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
以上是我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和体会。应该说,这次集中学习只是初步的,是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开端,下一步我们还要以各种形式继续深入学习,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再讲几点意见:
一、丰富载体,活化形式,迅速在全县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良好氛围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明确学习目标,迅速掀起高潮、形成热潮。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县级领导干部,要以中心组学习为主要载体,带头学习,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要采取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专题学习会等形式,抓好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使六中全会精神入心入脑。要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受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巧用 事实,善用典型,深度解读,专题阐释,把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说清楚、讲明白,使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我县加强文化建设的创新举措,大力宣传我县文化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力宣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营造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全面准确领会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推进文化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客家魅力的桂东南次中心城市
对于我县来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跨越发展,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化,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的跨越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年7、8月份召开的县十三次党代会和县“两会”提出了打造具有客家魅力的桂东南次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建设具有客家魅力的桂东南次中心城市正当其时。可以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建设具有客家魅力的桂东南次中心城市,不仅是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政治任务,也是加快全县跨越发展的经济任务、社会任务、文化任务,我们要以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把建设具有客家魅力的桂东南次中心城市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转变作风、真抓落实,不断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奋力建设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强县。
一要把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凝聚人心相结合,激发 全县跨越发展的干劲和激情。实现陆大跨越发展,需要全县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付出百倍的艰辛和努力,这种艰辛和努力的支撑因素就是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主观能动性的力量。因此,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引领文化前进方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观念,使所有人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艰苦创业,进一步开拓创新,进一步创先争优,进一步知责有为。要把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心入脑,努力营造崇尚文明、鞭挞丑恶、摒弃陋习的良好社会风气,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文明水平,尽最大可能地把全县的力量集中到实现跨越发展上来,竭尽全力实现我县既定的各项发展目标。
二要把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加快经济发展相结合,加快建设具有客家魅力的桂东南次中心城市。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县份,陆大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尽快打造出体现优势和特色,具有长远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的产业体系。而新形势下,文化不仅是事业,本身更是产业;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更能够直接催生GDP。因此,我们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项目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新产业、新支柱,还要把文化向其他产业渗透,重点是向旅游领域渗透,抓紧启动客满天下、亚山温泉等旅游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好各种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 向城市发展渗透,把客家元素融入城市开发,加快建设白州大道客家商业街、文体中心、影剧院、海润大酒店等一批客家特色建筑,在乡镇文化站、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中也尽量融入客家元素,使城市建设彰显文化底蕴和客家特色;向企业生产渗透,引导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强化品牌意识,塑造企业文化,等等,从而实现以文化引领和促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推动力和发展力。
三要把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老百姓享受更多优质的精神产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自古以来对为官者的要求。河南内乡县古县衙有一幅古联很耐人寻味:“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幅古联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当官者要为百姓办事;第二,不要欺负百姓;第三,不要脱离百姓。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都要把职务看成是干事创业的平台,牢牢记住执政为民的理念。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但亘古不变的是,老百姓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的需求,更需要的是精神的需求。我们要执政为民、要改善民生,不仅要让老百姓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还要让老百姓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仅要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福利,更要注重增加他们的精神福利。就陆大现阶段来讲,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建设县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以及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影剧院、休闲娱乐场所、学校等公共文化设施,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文化 需求;还要鼓励和支持县杂技团、采茶剧团等文艺团体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陆大客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挖掘和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客家文化,多创作生产一批原创性、本土化的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精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在更高层次上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文化惠民之中真正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
四要把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加强党的建设相结合,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作为全县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如何,事关陆大的发展大局、事关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党的建设始终是贯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红线。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真正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其他各级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要围绕打造具有客家魅力的桂东南次中心城市的目标,抓紧制定我县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规划。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选准配强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和人员,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文化改革发展的能力,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要通过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凸显文化的力量,以此来促使我们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打开发展思路、破除发展制约。要在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中强化学习的观念、执行的理念、团结和谐的思想,形成干事创业的文化氛围,使我们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时代的先进性和强悍的战斗力,更好地承担起组织和领导跨越发展的重任。
三、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集中精力抓好当前各项工作
就今年而言,我们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抓好当前各项工作,奋力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要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奋发有为、乘势而上,确保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实现“一年打基础”的各项目标。一要全力以赴抓好经济发展,巩固和扩大当前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在已是年关冲刺阶段,年底前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再创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来开展,组织全县广大领导干部认真对照各项发展指标,奋力冲刺两个多月,坚决完成好全年各项经济目标任务,以发展的成果来检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成效。二要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年内要求开工的项目必须开工,要求竣工的力争尽快竣工,并及早谋划好明年的项目建设。三要切实抓好改善民生和保障民安工作。一方面要统筹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确保全面如期完成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继续实施“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和案件侦破年”活动,加快推进天网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开展好清网行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要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作风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抓紧组织开展村“两委”干部的轮训工作,认真开展“学文件、用政策” 活动,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力行“六戒”、创先争优,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尤其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近期我计划再给全县领导干部上一节廉政党课,教育引导全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清正廉洁、干净干事,以新面貌、新形象、新作为,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使命、赢得新信任。
今天的县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到此结束,散会。11
第四篇:中心校在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会上的讲话
在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市教体局党委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全校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会,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优化措施,践行精神,再鼓干劲,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下面,我就如何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结合实际,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上来,全力以赴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攻坚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臵,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可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教育改革的重点。一是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有利于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提升基础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二是不分文理科。不分文理科将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我们的教育应强调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综合运用能力,给学生提供“全营养”式的教育。三是打破“一考定终身”。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领域最为敏感的问题。决定一针扎到现行考试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分数决定命运”的现状。改革将高考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招生由学校自己决定,考试由专业机构来实施,把现行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
变为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学校和学生选择权都扩大了。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老百姓的呼声和期待都做出了回应: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废除劳教制度、合理确定城市落户条件,研究制定渐进式退休政策;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餐桌上的腐败”(大吃大喝)、“马路上的腐败”(公车私用)和“摆在大街上的腐败”(名下拥有多套房产)等问题,明确提出了“六个不准”(即,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实行“官邸制”(即,铁打的房子流水的官)。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一届领导班子一切从实际出发,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直面困难、求解药方,找准路径、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做到“四个抓紧”。一要抓紧学深悟透。学深悟透不是光看个题目、看个提纲,而是要通篇学、反复学;不是走马观花地学,而是要全面学、系统学。班子成员要带头学,带头谈体会、写文章、做访谈,根据各自的分工组织学习宣传,把方向思路、政策、举措讲明白,把有利条件、不利因素讲清楚,把解决问题、事业发展的前景讲充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深化教育改革营造良好氛围。要制订系统学习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宣讲会、讨论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在全体师生中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专栏、专版,集中报道三中全会精神。年终工作比较繁忙,但我们决不能因为工作比较多而轻视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也不能因为学习宣传全会精神就放松和削弱正常的工作。我们要以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为契机,把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部署要求
与我们教育发展实际结合起来,统筹谋划,研究制定方案,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条不紊地推进教育改革。二要抓紧对号入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以往会议提出的改革相比,涉及面更广。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抓紧对号入座。对号入座就是要联系实际,要联系开封的实际,联系开封教育的实际,联系各个学校的实际,联系每个人的实际。当前,思想解放不够的问题、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用人机制不灵活的问题、“择校热”“大班额”的问题,等等,都是阻碍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要想破解这些教育难题,就必须要深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三要抓紧先行先试。“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推进改革不能靠“喊”,只能靠“干”。从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再到现在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每一次的跨越发展都是靠先行先试的胆识和勇往直前的改革魄力取得的。深化教育改革,我们不能等、不能靠,要敢为人先,主动作为。四要抓紧科学谋划。科学谋划,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关键点,抓住重点。我们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梳理工作任务,谋划落实举措,明确责任分工,要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与我们正在开展的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与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结合起来,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任务
当前,离学期结束只剩40多天时间,各校要一股劲儿用到底,善始善终、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方面要做好年底前的各项工作。年初,各
校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剩下的一个多月时间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夺取全面胜利的关键时期,要“回头看”,对照责任目标,排排队,分分类,弄清楚哪些工作已经完成,哪些任务还没有完成,要迎头赶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还没有完成的工作上,要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仔细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拿出具体得力的举措,硬指标要确保按时完成,软指标要当成硬任务去完成。另一方面要谋划好明年的各项工作。谋划明年工作,我们要突出“改革创新”。要抓住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契机,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梳理并尽快确定明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力争用两三年时间在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就学校而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找准改革的切入点,通过改革解决教育发展难题,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近年来,我们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阻碍教育发展的深层问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的方式方法单一。比如,在争取资金和项目方面,我们的主动性就不够,很多领导干部甚至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上面安排什么,自己就干什么;上面给多少钱,就办多少钱的事情。这是思想不够解放的突出表现。要想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必须彻底摈弃这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想。
二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改革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指出,搞改
革,现有的工作格局和体制运行不可能一点都不打破,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的。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这一论断同样符合我们教育系统。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但没有改革就没有活力,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我们决不能因为害怕出乱子而不去改革。
三要进一步转变作风。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1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王岐山主持召开中纪委常委会议,传达三中全会精神,这一行动充分体现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务实的工作作风、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干部队伍的作风明显改善。当前全国都在清理超标办公用房,接下来还将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近日,部队出台新规定,要求退休副军职领导干部2人共用一辆车,要求军职领导全面清退秘书。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狠抓作风建设的态度和决心。我们与中央保持一致,不玩花架子,不唱高调子,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教育系统“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同志们,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显示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不可动摇、步伐不可阻挡。广大干部教职员工要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第五篇:县总工会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县总工会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10月26日,县总工会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要求机关各部室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意义,以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
一是要将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当前我县劳动关系、职工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与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益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探索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的新途径新方法,着力推进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
二是要大力加强工会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丰富“竹溪工会网”内涵,以职工书屋建设、企业宣传园地等多种形式的职工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和丰富多采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大力发展先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努力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