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文化科技园项目建议书1(共五则)

时间:2019-05-13 16:0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茶文化科技园项目建议书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茶文化科技园项目建议书1》。

第一篇:中茶文化科技园项目建议书1

茶产业科技园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提出

福建是全国茶叶大省、强省,松溪县是福建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现代茶园示范区,也是全省12个生态农业示范县之一。茶产业成为松溪县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在松溪县兴办了瑞茗茶业,该企业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融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具有显著辐射带动作用的茶叶龙头企业。

为了加快实现茶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松溪县政府以对接央企为突破口,诚挚邀请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到松溪进行实地考查,进一步扩大对瑞茗茶业的投入,并迫切期望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二)资源优势

1、茶文化底蕴深厚。松溪素有“南有安溪,北有松溪”和“茶叶状元县”美誉,许多例证表明松溪绿茶久负盛名、身价不菲,如在春秋战国欧冶子铸就“天下第一剑”湛卢剑剑山上,仍遗存着古代摩崖石刻“香岩茶记”;城郊诰屏山风景区保存着一片上百年的古茶园;北宋时期,松溪绿茶因品质优良被确定为贡品;十多年前打捞出水,于1732年沉没的瑞典商船“歌德堡号”上,发现承载着大量武夷岩茶和松萝茶,而松溪就是当年松萝茶出口的主要原产地。

2、茶叶资源丰富。松溪县隶属南平市,县域面积1043平方 1

公里,周边与浙江省庆元县和本省建阳市、浦城县、建瓯市、政和县接壤,周边一小时交通圈内茶山面积达70多万亩。松溪现有优质茶园面积8万多亩,已建成无公害茶园2万亩,尤其是菜叶茶(小茶)2.2万亩,占全市79%,取得国家级无公害认证3000亩,获得国际认证的有机茶生产基地2000亩,2011年全县年产名优茶5000吨,实现产值3.6亿元。茶叶品种齐全,经过多年的发展,松溪有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福云6号、7号、8号、福安大白茶、梅占、毛蟹等优良品种,近年又推广优新品种九龙大白茶、元宵茶、茗科一号、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黄奇、早春毫、金萱、迎霜等,是福建乃至全国茶叶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

3、茶叶品质优异。松溪县地处福建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水适当,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8.1℃,境内80%以上为丘陵山地,60%以上海拔达5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2.1%,年降雨量大多超过1800㎜,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种茶条件得天独厚,是茶叶最适宜产区,茶叶品质以香高、味浓、耐泡、重实而著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松溪绿茶,在生产工艺研究及推行产品标准化等方面取得新成果,先后取得了瑞士IMO、美国NOP、法国EOCERT及日本ONA等有机食品认证。30多年来,松溪一直是福建省最大的蒸青绿茶生产基地,现共有四条生产线,制定的“生产线绿茶地方标准”,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茶叶品牌效应明显。近年来,松溪县注重打造茶叶品牌,“松溪绿茶”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松溪红茶金毛猴”在杭州(中国)茶博会上被专家评为“国际先进水平”称号,且

多次荣获省名优茶评比金奖、优质奖(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又被评为金奖),2008~2011年连续被评为福建省名茶;“一品状元红茶”获中华茶学会首届“国饮杯”全国评比一等奖。此外,还有福建省著名商标2枚、福建省名牌产品1个,尤其是“松溪绿茶”和“松溪红茶金毛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品牌效应凸显,售价大幅提高,销路十分顺畅。目前,松溪县正在积极申报“中国绿茶之乡”称号。

(三)政策优势

1、地方立法保障茶产业发展。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3月29日审议通过的《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为茶产业立法。这一条例对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实行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规范使用茶叶肥料和农药、开展茶叶名优产品评定、促进茶产业发展的鼓励和扶持措施等问题作出了规定,条例施行对推动福建省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为松溪县茶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2、地方政府优先鼓励茶产业发展。南平市历来高度重视茶

产业发展,专门成立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产业规划、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指导,每年都安排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茶叶新品种示范推广、中低产茶园改造、茶叶深加工、企业技改、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项目,2010年又重新梳理制定出台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实行优惠政策、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快基地建设、完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等五个方面制定出台了24条保障政策和具体措施。松溪县遵循全市茶叶发展一盘

棋,始终坚持 “以茶强县”、“以茶富农”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相继制定出《松溪县“松溪绿茶”品牌打造实施方案》、《关于严格控制茶叶农药残余量加强茶叶质量监督管理的通

知》、《松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松溪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管理和奖励办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多层次、多方面倾心扶持茶产业发展壮大。

(四)区位优势:

二、项目内容(一)项目定位

在省级松溪县经济开发区三和工业园内,规划面积2000亩,建设辐射闽、浙、赣三省,集茶种植、茶加工、茶科技、茶经贸、茶文化、茶旅游、茶休闲、茶博览等于一体的茶生产交易中心、茶产品集散中心、茶文化体验中心暨“中国武夷中茶文化科技园”。

(二)建设内容

1、新建现代化茶叶生产车间,以生产有机绿茶、高档红茶

为主,形成年产绿茶4000吨和红茶30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

2、新上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开发茶叶提取物、茶保健品、茶浓缩汁、茶食品等,拓展茶叶上下游产业链;

3、建立无公害绿色基地2万亩;

4、建设集产品检测、试验、研发、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茶叶科研交流中心;

5、建设供接待、会议、产品展出的茶叶会展中心;

6、建设具有保鲜存储、色选分级、精制分级、茶叶交易、茶叶包装和物流发货等六大功能的茶叶交易物流集散中心;

7、建设集旅游、休闲、文化、观光于一体的茶博园,配套建设茶艺馆、茶水浴、茶会所等项目;

8、建设茶饮、茶食风味小吃街和茶宴酒店,适时举办茶文化节、茶摄影、茶书画、茶叶诗会、茶叶笔会、茶工艺品展销、茶艺茶道表演等活动,挖掘茶文化内涵, 带动茶文化消费;

三、项目概算

总投资6亿元以上。

四、投资形式

独资进行开发建设。

五、项目配套政策

本项目除享受国家、省、市、县出台的优惠政策外,对固定资产投资达5亿元以上的项目将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以更加优惠的政策。

六、效益分析

该项目完全符合松溪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生态

经济强县的发展定位,被确定为松溪县重点对外招商项目,尤其是期望与央企实现对接。该项目投资回报率可达25%以上,投资回报期约四年,经济效益显著。并且,该项目属绿色清洁型项目,通过茶叶与文化、茶叶与旅游、茶叶与流通等有机结合,既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能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培育文化产业和旅游服务业的迅速崛起,为松溪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园林产业科技园项目建议书

湖南西部生态园林产业科技园

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湖南西部生态园林产业科技园

公司名称:湖南西部园林有限公司(已预核)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1890745****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1890745****

制作时间: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湖南西部生态园林产业科技园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湖南西部生态园林产业科技园。

2.承办单位:湖南西部园林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首期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人民币。

3.承办单位法人代表简历:***,男,****年出生于**市,硕士学历,中共党员、**市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现任***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兼总裁),持股比例51%。目前,集团公司现有员工380人,总注册资金6000万元,总资产15000万元,下属****等4个4S店和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这是美容连锁、车迷俱乐部等六个分支机构。公司为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决定将生态园林产业化项目作为集团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4.项目的提出:随着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和全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园林园艺产品市场的钢性需求量逐步放大,加上人们崇尚绿色环保、追求生态健康、渴望改善人居环境的理念和愿望越来越强烈,花卉苗木及生态园林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商机。许多地方政府把苗木生产作为农业产业化调整的主要方向。**市作为“林木之乡”,曾一度享有 “原生态植物园”的美称。土地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苗木种植。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市场引导,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露天苗圃栽培方式和粗放式管理,大多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率低,销售渠道不畅,迫切需要有一家

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

在湖南实施加速西部开发战略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鼓励发展农业基础产业。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经过慎密的市场调研和前期准备,决定上马生态园林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生态宜住城市的战略发展方向,并填补了我市园林产业化建设的空白。

二、项目概况

1.项目拟建地点:***。

2.项目建设规模:湖南西部生态园林产业科技园总占地面积约300亩,其中100亩为国有出让地,建设周期三年,总投资1.5亿元。其中40000m2为精品园林景观植物及精品园艺产品展示区,100000m2为名贵苗木深加工(造型)及园艺石、木加工(雕塑)区,50000m2为名贵苗木新产品研发(嫁接繁育)基地,10000m2为苗木储存仓库,30000m2为中心绿化休闲广场及场内道路设施,10000m2为科研设计院及企业办公大楼,5000M2为综合配套服务区,15000m2为大型停车场。

3.项目工程方案及建筑风格:

精品景观植物园及精品园艺产品核心展示区为全钢架结构,净空高度8米,展厅内部为上下两层,外墙采用钢化玻璃幕墙,屋顶采用透明阳光板加遮阴保温网,使整个展厅通透明亮,温度宜人,即利于植物生长,又节能环保。

科研设计院及办公大楼采用全框架砖混结构,建筑风格采用中国古典建筑与现代时尚建筑相结合,突出中国传统文化风韵和现代时尚元素。园区大

门造型主要考虑庄重大气,突出现代园林艺术气息,使之成为怀化市的景观标志性建筑。

4、项目投入及效益情况:总投资15000万元人民币(三年内分期分批投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精品名贵苗木150000株,其中,工程中苗100000株,景观大树50000株,平均每株单价按3000元计算,年产值4.5亿元。年产园艺雕塑产品10000件,平均每件单价按1000元计算,年产值0.1亿元,园林绿化工程年产值0.5亿元,全年总产值5.1亿元,实现利润1亿元。上缴税收1600万元。

三、项目功能区划分

按照业务结构和业务功能,整个项目分为四大板块即:园林园艺精品展示区、园林园艺新产品研发区、园林园艺产品深加工区、办公及生活配套服务区。

四、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符合国家绿色环保产业政策,符合**市关于打造生态宜住城市的战略构想,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可通过采取封闭施工措施,对出入施工现场的车辆采取冲洗汽车轮胎等办法加以解决,对于市场建成后的污水排放采用生态过滤技术加以净化并循环利用,既环保又节能。

五、经营范围

园林景观植物造型深加工,园艺石、木雕塑深加工,园林园艺新产品研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工程(含高尔夫球场)设计施工及维护,承办省级和国家级大型园艺博览会或农产品博览会等。

六、经营模式

1、采用“公司+市场+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以公司为龙头,以园区为中心,以研发为依托,以基地为支撑,通过与农户建立完善的订单式合作关系,带动周边广大农户种植苗木,使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创利。

2、通过定期举办省级或国家级大型园艺博览会、农产品博览会、央视乡村大世界现场节目等活动,增加企业品牌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建立和巩固生态园林科技园在国内业界的市场地位。

七、经营目标

1、公司创办之初达到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两年内,达到省级龙头企业标准,三年内达到国家级龙头企业标准,企业规模、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品牌效应、新产品开发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2、企业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和品牌,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企业总资产规模达到2亿元人民币,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产销率达97%以上,企业带动农户的数量达到3000户以上。

3、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争取使企业顺利进入资本证券市场,从而成为湖南省首家园林上市公司。

八、请求与建议

1、请求**市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将该项目申报立项,并纳入2011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序列;

2、请求**市政府有关部门尽快确定项目选址并办理项目征地手续;

3、项目选址确定后,尽快安排拆迁及三通一平工程。

2011-3-9

第三篇:高新科技园“农家乐”项目建议书

高新科技园“农家乐”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概况

项目名称:清源高新科技园“农家乐”旅游项目

项目单位:凉州区旅游局

项目建设单位:凉州区清源镇人民政府

一、旅游概况

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四凉古都”之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以中

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闻名于海内外。全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金盆养鱼”之称。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旅游业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始终围绕建设旅游大区这一总体目标,坚持走先导性产业──主导性产业──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路子,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见证地”等旅游品牌,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层次旅游消费者需求的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旅游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性行业。

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气候特殊,形成了沙漠、绿洲、浅山、高峰四大自然景观区,为发展沙漠探险、滑翔、休闲、高山攀援、雪峰寻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其独特的干旱气候,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有可供游览观光和研究的古建筑群、古遗址等文物景点多处,馆藏文物万件,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汉简、汉代木雕、铜奔马、西夏碑、西夏文书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稀世珍宝,百塔寺、天梯山、文庙、雷台、海藏寺、古钟楼等名胜已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线上重要的景点。近年来,以感受大漠风光、戈壁绿洲为主的沙漠特色旅游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渠路林田、大棚种植、特色养殖等相配套的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农家乐”旅游休闲方式已逐步替代城镇居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初具规模,现已形成以体验农家生活,观赏田园风光为特色的新的旅游景观。

民俗风情浓郁,文化生活丰富。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仅××××年上半年投资万元,开发建设了众多的旅游景点,使我区旅游基础设施大大改善,现已开放南城门楼、文庙、百塔寺、天梯山石窟、沙漠公园等旅游景点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旅游接待能力增强,全区现有三星级旅游涉外宾馆家,定点饭店多家,国际旅行社家,国内旅行社家,旅游定点商店家,医院家,风味小吃市场个,从业人员多人。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项目概况

凉州是一个农业大区,自古就是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富庶之地,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围绕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

《河西志》中曾有“凉州畜牧甲天下”的记载。汉代开辟河西四郡后,推行了“徙民实边”和屯田制,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大片草原牧场变成了肥沃良田,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一度出现了“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时荣”的繁荣景象。魏晋时期,凉州出产的葡萄、皇献梨已成为贡品。隋唐时期,由于开通了西域商道,中外商旅往返跋涉于沟通中西亚直达欧洲的丝绸之路上,商业的发达、需求的增长,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史书记载“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其地”。明清时期,由于采取了移民屯田,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等措施,使农业经济重新起步,为今后凉州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凉州区清源镇位于城东公里,南临东河乡、武南镇,西接清水乡,北部毗邻双树乡,东与长城乡接壤。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凉古公路横贯全境。水、电、热资源丰富,为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王庄村已定为全区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并列为城东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的景点之一。清源镇占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生态示范园区万亩,荒滩地亩。辖区内有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户,万人,人均收入元。××××年,园区内共修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座,玉米制种亩,占园区总面积的,建立无公害辣椒地膜高垄栽培示范面积亩,小麦新品种展示面积亩,观赏加工型金盏花面积亩,黑小麦面积亩。建成高标准小康住宅户,暖棚养殖圈舍个,牛存栏头,羊存栏万只。有沙枣、梭梭、花棒、柠条、红柳、国槐、新疆杨、芍药、丁香等多种沙生苗木、风景树种和多种花卉品种。支柱产业以制种、苗木、日光温棚、规模养殖为主,逐步建成了高科技生态农业、酿酒葡萄种植、林木育苗、肉类蔬菜供应、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小城镇。镇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狼墩滩汉墓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延寿寺,旅游景点处——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沙漠公园,为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经过慎密的调研和细致的分析,拟选址在清源镇东侧王庄、蔡寨、发展、清泉、新地等村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

三、项目的必要性

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回归自然,走近农家生活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现有的日光温室等农业设施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既可充分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一处体验农家生活、返朴归真的旅游场所,还能更好地展示凉州农业、农村建设中取得的先进成果,符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⒉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清源镇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全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全乡特色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受到乡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利用现有的农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清源镇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⒊是清源镇农民快速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清源镇作为全区的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城东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的旅游资源之一,目前,农业生产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如果再利用现有设施农业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业,既能够解决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还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是一个一举两得的项目。

四、项目的可行性

⒈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地理位置优越。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变的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对旅游的认识也从赏玩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转向绿色消费、健康旅游,并逐步趋向于频繁,特别是城市近郊范围,已成为城镇居民首选的旅游地。在农村做一天农民,忙农活、吃农饭、习农事,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势必会吸引大量的城市居民前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⒉当地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条件基本具备。

清源镇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已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兴起,正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况且当地居民已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旅游产业积极性很高,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切合当地实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项目开发完全可行。

⒊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凉古公路旅游线趋于成熟,旅游客源较为丰富。

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内有旅游景区(点)处,其中凉古公路旅游线上如沙漠公园、神州野生动物园、延寿寺、张清古槐等旅游景区(点)已成为凉州旅游中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点),每年都有大量旅游者慕名而来,具有一定旅游客源市场。该项目开发建设后,必然会充实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旅游功能,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以互补形式成为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不可缺少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第三章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规划

一、景区划分原则

根据景区资源特色及功能要求划分。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潜力。

集中开发建设,统一管理,充分抓住经济效益。

二、景区规划

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规划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根据地理特点及功能作用,划分为八个功能区。即:中心服务区、花卉苗木观赏区、旅游购物区、时令蔬菜种植区、畜牧养殖区、葡萄种植区、治沙成果展示区、民俗饮食区。

(一)中心服务区

中心服务区以王庄村小康住宅为主,它应具备优美的环境,较完善的基础建设和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地形平坦,易于建设等特点。

近期主要工作:

()将王庄村新建的小康住宅挑选套改造建设为“农家乐”住宿餐饮娱乐设施,其中按比例设有旅馆、商店、餐厅、舞厅等。

()王庄村西北角新建一个占地平方米的停车场。

()建立游客中心所,占地面积平方米。

(二)花卉苗木观赏区

花卉苗木观赏区以王庄村西北角区林业种苗基地为主,面积平方公里,是本旅游区的主体景区,可以现有沙生苗木、风景树种和花卉品种为主,发挥制种育苗方面的优势,既可以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供游人观赏、采摘,献给游人一份劳动的喜悦。

(三)、旅游购物区

旅游购物区以蔡寨村为主,规划建设为销售当地民间手工艺品、土特农副产品的旅游购物场所。

(四)、时令蔬菜种植区

时令蔬菜种植区以发展村大棚种植为主,突出蔬菜种植的反季节性,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可观赏、采摘、习农的农家乐旅游地。

(五)、畜牧养殖区

畜牧养殖区以清泉村为主,突出规模养牛、规模养羊、规模养猪及特种动物的规模化养殖。

()建立游客中心所,占地面积平方米。

()新建一个占地平方米的停车场。

(六)、葡萄种植区

葡萄种植区以新地村为主,主要展示酿酒葡萄和各类可食用葡萄的种植规模,为游客提供一个观赏、品尝、采摘葡萄的场所。区内还可设立部分野营点,用帐篷木屋来接待游人,并可进行篝火晚会。

(七)、治沙成果展示区

此区位于清源镇东北部,凉古公路北侧,为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远期开发的项目,重点放在展示清源人民治沙以来取得的成果,引导人们爱护沙生动植物,爱护环境的实物教育上来。

(八)、民俗饮食区

凉古公路两侧建设为民俗饮食区,以现有餐馆、农舍为基础,以沙漠羊肉为品牌,以民俗风情为主线,突出乡情、乡味、乡土、绿色、传统农家食品特色。

()从现有餐馆、农舍挑选套改造建设为“农家乐”餐饮点。

()沿途村组路口各修建交通车候车站。共个。

第四章环境容量及游人规模测算

为了使景区中各种景观永久利用,必须有效地保护现有生态农业景观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游人数量,做好环境容量估算,为开展旅游提供科学依据。

一、环境容量估算

⒈面积测算法

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可游栖空间为实际面积的,约平方公里。以每位游客平方米计算,日容量为人。每年旅游日以天计算,年容量为万人。

⒉线路测算法

以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主游览路线长度为依据。全区游览主干线长公里,取单位规模指数每人米,计算环境日容量为人。全年旅游日以天计算,年容量为万人。

二、客源市场分析

凉州区的国内旅游近年来出现了迅速发展的趋势,游客数量成倍增长。年达多万人次,较年增长了,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游客数量在本省名列第五。

对凉州区及周边居民来说,旅游目的地一般为近郊旅游景点,出行周期随节假日变化较大,消费重点多集中在饮食、娱乐等方面。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必然会吸引部分人前来此旅游观光。

另外,从旅行社外联情况看,近年凉州区旅行社接待的多日游的游客很少,接待一日游的游客年均多万人次。来凉州区旅游的外地游客多是过境客,在凉州区的停留时间短,消费重点主要集中在饮食、住宿、观光和交通等方面。消费额在元左右,对接待设施和服务要求较高。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将极大的丰富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旅游功能,延长这部分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的时间,提高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旅游综合收入。

三、游人规模测算

近年,沙漠公园和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旅游知名度游乐极大地提高,且这几年兴起的生态旅游热、沙漠旅游热,和人们崇尚自然、回归大自然热,都给了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风以及大庄科乡一次开发的绝好机会。

同时,对于本地的游客来说,对于现有古迹都已参观游览过,现在正转入回归自然之中,尤其是青年人更加追求自然和热爱自然,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必定是他们游览追求的目标。

本地居民市场一般可分成如下几个层次:

青少年市场:其旅游者一般热衷于农业观光项目的探奇性、娱乐性、品尝性、习作性等内容。

中老年市场:旅游者热衷于观光、文化、品尝、健身、购物等内容。

专业市场:旅游者热衷于科研、文化、书画、采风、购物等内容。

商贸市场;旅游者热衷于购物、产品加工、品尝、度假等内容。

外来旅游者市场:通常热衷于民情、民俗、购物、品尝等内容。

二、项目客源预测

近年来,凉州区旅游行业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稳步递增,旅游客源结构以国内旅客为主,旅游方式以散客与团队并重,逗留天数为—天,旅游动机以休闲娱乐、朝圣、度假、考察等为主,以××××年为例,××××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万人次,如果其中有的旅游者途经清源镇并停留下来参与“农家乐”旅游活动,每年将为清源镇带来万人次的客源。

从旅游时间和市场选择趋势而言,双休日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了一至二日游的机会。以××××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凉州区接待旅游人次为例分析,接待旅游者万人次,其中省内游客居多,由此可看出区域内、省内短途旅游已逐步成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居民重点选择的目标,受到社会的普遍肯定。说明随着“五一”、“十一”等中长假“黄金旅游周”的规范化和区域化发展,凉州的客源市场的发展也逐步扩大。若全武威市万人口有前来清源镇参与“农家乐”旅游,预计每年将有万人次来清源镇旅游观光。

总之,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农家乐”旅游项目潜在客源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第五章各类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一、交通规划

⒈各功能区之间的主要道路建设成为三级公路,公路路面宽米,达到能通行大客车的标准,总长度约为公里。

⒉为方便游人游览,购置旅游中巴车辆,定点定线运输游客,沿途建立主要候车站个。

二、接待设施规划

服务接待是旅游开发重点项目,投资大,但管理好,收益也大。

⒈改造建设家庭旅馆套,占地平方米,改造建设旅游商店所,占地平方米,餐厅、舞厅等服务设施套,占地平方米。

⒉修建停车场处,总面积在平方米。

⒊在王庄村、林业种苗基地、发展村、清泉、新地村村边建三个公共厕所,方便游人。

⒋为节约能源,防止污水污染环境,在小康住宅新建个沼气池,消纳污水。

三、供电、供水规划

在王庄村安装一个变压器,并通向村内各服务点,送电入户。

景区内饮水水源充足,规划中安装净化水装置,来提供游人及村民的饮用水。

五、排污水规划

污水排放必须经净化后排到自然中,以保护环境。所以在小康住宅新建个沼气池,集中处理游人及村民排放的污水。

第六章环境保护规划

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各种景观资源,必须坚持以保护环境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依法治园。

以《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规作为治园根本,并制定相应的景区管理办法和处罚条例。乡镇派出所负责景区内治安管理,以制止破坏及违法行为的发生。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林

加强林木资源的保护,严禁乱砍滥伐,每年要在园区内栽植一批苗木树种,从绿化美景角度出发,形成布局合理的绿化带,提高林木的观赏价值。

二、水

随着旅游者的进入,水资源保护就更加重要,因为水可以使景区变得更有灵气。应特别注意小康住宅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置,必须达到国家净化标准后方可排放。

四、固体废物

旅游垃圾是许多景区都头痛的问题,也是旅游区的主要污染源。建立一系列的宣传措施,教育游人注意爱护环境。制定处罚条例,进行强制性管理。设置清洁队,负责景区内的清洁工作。

在边远地区中设立一个垃圾消纳场,对固体垃圾进行统一处理。

五、粪便

在各景区内建立六个厕所,大的服务设施内也要建立厕所,并建两个生化、氧化塘,对人类的粪便进行分解处理。

第七章分期规划

由于资金短缺,所以只有采用分期逐年投资、滚动发展的原则。先进行景观、服务设施等项的投入,待其知名度、可游度增大并取得一定的效益后,再加大投资并利用积累资金滚动发展,从而使旅游景区逐步完善。

一、第一期工程(××××年月—××××年月)

()改造建设好家庭旅馆的服务设备。

()改造建设好沿途民俗餐馆、旅游商店。

()改造建设各旅游区游客中心。

()加宽进入景区及景区内公路,近期可仍用砂石路面。

()建成园中厕所。

()平整两处停车场(中心区一个、清泉村一个)。

()饮用水净化装置。

()污水处理(沼气池)装置。

(沿凉古公路设置大型宣传广告牌块、旅游区内每米设置导识牌、警示牌块,共块。

()整修日光温棚间、整修动物饲养圈舍个。

二、第二期工程(××××年月—年月)

()修建米宽沥青公路。

()中心区的服务接待设施(包括宾馆餐厅、舞厅)。

()中心区度假村。

()建成四到五个正规停车场。

()继续完善饮用水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

()完善电力及通讯设备。

()修建其他人文景观。

第八章投资概算

投资概算为—年中的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投资。它根据《建设工程概算定额》,参照有关林业、旅游经济指标及武威地区实际造价,进行投资估算。

“农家乐”旅游景区建设是一项投资周期短,但收益显著的事业。前期由于资金紧缺,所以,一期工程为××××年月到××××年月一年,投资额为万元;二期工程为××××年月到年月年一年半,投资额为万元。总计投资额为万元。其中:修建农家庭院万元,修建停车场万元,硬化村内道路万元,整修日光温棚万元,设置各种指示牌万元,购置配套设施设备万元,人员培训费万元,宣传费用万元,不可预见费万元。

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投资估算表。

⒈装修农家庭院座,占地平方米,其中:每座占地面积平方米,房屋各间,为砖混结构,四合院式,院地面积平方米。

第四章资金来源及实施步骤

一、资金来源

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清源镇人民政府补助万元,清源镇村自筹万元,当地村民自筹万元,以工代资万元。

二、项目实施步骤

项目建设期为二年半,分二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年月—××××年月):完成项目工程图纸设计、日光温棚整修等工作;

第二阶段(××××年月—××××年月):完成小康住宅、停车场修建、村内道路硬化等工作、第三阶段(××××年月—××××年月):完成相关设施各种指示牌设置、配套设施设备购置、人员业务培训等工作。

第五章项目效益评估及分析

一、经济指标

⒈预测方法

经过比较选择,本建议书选用预见性较强的旅游人次增长预测和游客人均消费增长预测结合的预测方法。

计算公式:

×

×

×

—本项目规划期末年旅游人次

—本项目规划期初年旅游人次

—本项目规划期末年游客人均消费额

—本项目规划期初年游客人均消费额

—规划期内旅游人次消费年增长率

—规划期内游客人均消费年增长率

—本项目各规划期末年旅游直接收入

()预测发展指标

根据《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对全省“十五”期间和—年国内旅游人次增长率分别确定为—和—,入境旅游人次增长率预测分别确定为—和—;鉴于凉州区“九五”期间旅游总人次年均增长率及“九五”初期旅游人次基数较低使增长率较高;也充分考虑到“十五”期间凉州区旅游开发将加大力度等基本情况,将本项目规划期间(××××年—年)旅游总人次的增长率确定为。

凉州区“九五”期间游客人均消费在元左右,人均消费年增长率为,鉴于国内游客收入正在不断增长和凉州旅游产品开发将拉长游客逗留时间,也考虑到入境旅游人次目前较低及规划期间必将有较大增长等情况,将本景区规划期间(××××年—年)旅游人均消费的增长率确定为。

二、经济效益分析

()旅游收入

项目××××年月建成,当年即产生效益,按平均每天接待人,平均接待天数天计算,旅游者可发生以下消费,预计年收入可达万元。、餐饮娱乐收入,按每人元计算,人×天×元=万元;、自采花卉、蔬菜,习农等活动,按每人每次元计算,人×天×元=万元;、农产品如花卉、蔬菜现场出售,预计收入万元;、旅游商品、农家小吃出售,预计收入万元;

()成本费用,共计万元。

固定成本万元:、管理费用,按收入计,年费用万元;、年折旧及维修费(按固定资产万元计)万元。折旧匀限年;、水、电、暖费(包括灌溉、绿化、用水)万元;、年利息按计算,年利息万元。

可变成本万元:、人工工资,按每人每年万元计,除去经营者本人,雇佣人工人,年费用万元;、其他日用低值易耗品、原材料成本费,年费用万元。

()营业税

参考服务行业税率计征,年交税万元。

()营业利润年均为万元。

()投资利润率为%。

()投资利税率%。

()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营业额-可变成本-税金×%

--×%%

以上是××××年盈亏平衡计算,当盈亏平衡点<%时,该项目产生效益。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出现盈余年份—出现盈余当年资金偿还额出现盈余当年收益总额-年

项目规划期间效益估算表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该项目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投资回收期短,产生效益快。

三、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凉州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既丰富了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各项接待设施和功能,又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交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六章综合评价及结论

⒈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旅游产业的要求及武威市凉州区旅游产业规划要求,具有较高的旅游观光价值,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⒉项目建成后,将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迅速推出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黄金旅游线路,逐步拉长各功能区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旅游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全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⒊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建议有关部门及单位,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协调与领导,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并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力争使本项目早实施、早见效。

第四篇:×高新科技园“农家乐”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概 况

项 目 名 称:清源高新科技园“农家乐”旅游项目

项 目 单 位:凉州区旅游局

项目建设单位:凉州区清源镇人民政府

一、旅游概况

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四凉古都”之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以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闻名于海内外。全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金盆养鱼”之称。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旅游业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始终围绕建设旅游大区这一总体目标,坚持走先导性产业──主导性产业──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路子,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见证地”等旅游品牌,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层次旅游消费者需求的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旅游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性行业。

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气候特殊,形成了沙漠、绿洲、浅山、高峰四大自然景观区,为发展沙漠探险、滑翔、休闲、高山攀援、雪峰寻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其独特的干旱气候,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有可供游览观光和研究的古建筑群、古遗址等文物景点160多处,馆藏文物4万件,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汉简、汉代木雕、铜奔马、西夏碑、西夏文书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稀世珍宝,百塔寺、天梯山、文庙、雷台、海藏寺、古钟楼等名胜已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线上重要的景点。近年来,以感受大漠风光、戈壁绿洲为主的沙漠特色旅游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渠路林田、大棚种植、特色养殖等相配套的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农家乐”旅游休闲方式已逐步替代城镇居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初具规模,现已形成以体验农家生活,观赏田园风光为特色的新的旅游景观。

民俗风情浓郁,文化生活丰富。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仅2003年上半年投资5535.25万元,开发建设了众多的旅游景点,使我区旅游基础设施大大改善,现已开放南城门楼、文庙、百塔寺、天梯山石窟、沙漠公园等旅游景点16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旅游接待能力增强,全区现有三星级旅游涉外宾馆3家,定点饭店30多家,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6家,旅游定点商店4家,医院7家,风味小吃市场4个,从业人员3000多人。

二、项目概况

凉州是一个农业大区,自古就是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富庶之地,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围绕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

《河西志》中曾有“凉州畜牧甲天下”的记载。汉代开辟河西四郡后,推行了“徙民实边”和屯田制,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大片草原牧场变成了肥沃良田,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一度出现了“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时荣”的繁荣景象。魏晋时期,凉州出产的葡萄、皇献梨已成为贡品。隋唐时期,由于开通了西域商道,中外商旅往返跋涉于沟通中西亚直达欧洲的丝绸之路上,商业的发达、需求的增长,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史书记载“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其地”。明清时期,由于采取了移民屯田,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等措施,使农业经济重新起步,为今后凉州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凉州区清源镇位于城东13公里,南临东河乡、武南镇,西接清水乡,北部毗邻双树乡,东与长城乡接壤。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凉古公路横贯全境。水、电、热资源丰富,为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王庄村已定为全区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并列为城东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的景点之一。清源镇占地面积168.8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生态示范园区1.5万亩,荒滩地2400亩。辖区内有5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4765户,2.38万人,人均收入2775元。2003年,园区内共修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2座,玉米制种6000亩,占园区总面积的40%,建立无公害辣椒地膜高垄栽培示范面积50亩,小麦新品种展示面积25亩,观赏加工型金盏花面积100亩,黑小麦面积1亩。建成高标准小康住宅140户,暖棚养殖圈舍80个,牛存栏2700头,羊存栏1.2万只。有沙枣、梭梭、花棒、柠条、红柳、国槐、新疆杨、芍药、丁香等40多种沙生苗木、风景树种和10多种花卉品种。支柱产业以制种、苗木、日光温棚、规模养殖为主,逐步建成了高科技生态农业、酿酒葡萄种植、林木育苗、肉类蔬菜供应、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小城镇。镇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狼墩滩汉墓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延寿寺,旅游景点2处——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沙漠公园,为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经过慎密的调研和细致的分析,拟选址在清源镇东侧王庄、蔡寨、发展、清泉、新地等村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

三、项目的必要性

1、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回归自然,走近农家生活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现有的日光温室等农业设施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既可充分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一处体验农家生活、返朴归真的旅游场所,还能更好地展示凉州农业、农村建设中取得的先进成果,符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清源镇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全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75元。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全乡特色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受到乡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利用现有的农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清源镇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是清源镇农民快速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清源镇作为全区的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城东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的旅游资源之一,目前,农业生产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如果再利用现有设施农业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业,既能够解决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还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是一个一举两得的项目。

四、项目的可行性

1、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地理位置优越。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变的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对旅游的认识也从赏玩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转向绿色消费、健康旅游,并逐步趋向于频繁,特别是城市近郊范围,已成为城镇居民首选的旅游地。在农村做一天农民,忙农活、吃农饭、习农事,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势必会吸引大量的城市居民前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当地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条件基本具备。

清源镇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已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兴起,正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况且当地居民已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旅游产业积极性很高,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切合当地实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项目开发完全可行。

3、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凉古公路旅游线趋于成熟,旅游客源较为丰富。

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内有旅游景区(点)35处,其中凉古公路旅游线上如沙漠公园、神州野生动物园、延寿寺、张清古槐等旅游景区(点)已成为凉州旅游中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点),每年都有大量旅游者慕名而来,具有一定旅游客源市场。该项目开发建设后,必然会充实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旅游功能,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以互补形式成为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不可缺少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第三章 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规划

一、景区划分原则

1)根据景区资源特色及功能要求划分。

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潜力。

3)集中开发建设,统一管理,充分抓住经济效益。

二、景区规划

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规划总面积约168.8平方公里,根据地理特点及功能作用,划分为八个功能区。即:中心服务区、花卉苗木观赏区、旅游购物区、时令蔬菜种植区、畜牧养殖区、葡萄种植区、治沙成果展示区、民俗饮食区。

(一)中心服务区

中心服务区以王庄村小康住宅为主,它应具备优美的环境,较完善的基础建设和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地形平坦,易于建设等特点。

近期主要工作:

(1)将王庄村新建的小康住宅挑选30套改造建设为“农家乐”住宿餐饮娱乐设施,其中按比例设有旅馆、商店、餐厅、舞厅等。

(2)王庄村西北角新建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

(3)建立游客中心1所,占地面积200平方米。

(二)花卉苗木观赏区

花卉苗木观赏区以王庄村西北角区林业种苗基地为主,面积平方公里,是本旅游区的主体景区,可以现有沙生苗木、风景树种和花卉品种为主,发挥制种育苗方面的优势,既可以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供游人观赏、采摘,献给游人一份劳动的喜悦。

(三)、旅游购物区

旅游购物区以蔡寨村为主,规划建设为销售当地民间手工艺品、土特农副产品的旅游购物场所。

(四)、时令蔬菜种植区

时令蔬菜种植区以发展村大棚种植为主,突出蔬菜种植的反季节性,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可观赏、采摘、习农的农家乐旅游地。

(五)、畜牧养殖区

畜牧养殖区以清泉村为主,突出规模养牛、规模养羊、规模养猪及特种动物的规模化养殖。

(1)建立游客中心1所,占地面积200平方米。

(2)新建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

(六)、葡萄种植区

葡萄种植区以新地村为主,主要展示酿酒葡萄和各类可食用葡萄的种植规模,为游客提供一个观赏、品尝、采摘葡萄的场所。区内还可设立部分野营点,用帐篷木屋来接待游人,并可进行篝火晚会。

(七)、治沙成果展示区

此区位于清源镇东北部,凉古公路北侧,为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远期开发的项目,重点放在展示清源人民治沙以来取得的成果,引导人们爱护沙生动植物,爱护环境的实物教育上来。

(八)、民俗饮食区

凉古公路两侧建设为民俗饮食区,以现有餐馆、农舍为基础,以沙漠羊肉为品牌,以民俗风情为主线,突出乡情、乡味、乡土、绿色、传统农家食品特色。

(1)从现有餐馆、农舍挑选10套改造建设为“农家乐”餐饮点。

(2)沿途村组路口各修建交通车候车站。共 个。

第四章 环境容量及游人规模测算

为了使景区中各种景观永久利用,必须有效地保护现有生态农业景观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游人数量,做好环境容量估算,为开展旅游提供科学依据。

一、环境容量估算

1、面积测算法

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总面积约168.8平方公里,可游栖空间为实际面积的1/150,约1.125平方公里。以每位游客1000平方米计算,日容量为1125人。每年旅游日以180天计算,年容量为20.25万人。

2、线路测算法

以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主游览路线长度为依据。全区游览主干线长9.5公里,取单位规模指数每人10米,计算环境日容量为950人。全年旅游日以180天计算,年容量为17.1万人。

二、客源市场分析

凉州区的国内旅游近年来出现了迅速发展的趋势,游客数量成倍增长。1999年达70多万人次,较1998年增长了19.39%,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游客数量在本省名列第五。

对凉州区及周边居民来说,旅游目的地一般为近郊旅游景点,出行周期随节假日变化较大,消费重点多集中在饮食、娱乐等方面。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必然会吸引部分人前来此旅游观光。

另外,从旅行社外联情况看,近年凉州区旅行社接待的多日游的游客很少,接待一日游的游客年均20多万人次。来凉州区旅游的外地游客多是过境客,在凉州区的停留时间短,消费重点主要集中在饮食、住宿、观光和交通等方面。消费额在180元左右,对接待设施和服务要求较高。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将极大的丰富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旅游功能,延长这部分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的时间,提高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旅游综合收入。

三、游人规模测算

近年,沙漠公园和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旅游知名度游乐极大地提高,且这几年兴起的生态旅游热、沙漠旅游热,和人们崇尚自然、回归大自然热,都给了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风以及大庄科乡一次开发的绝好机会。

同时,对于本地的游客来说,对于现有古迹都已参观游览过,现在正转入回归自然之中,尤其是青年人更加追求自然和热爱自然,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必定是他们游览追求的目标。

本地居民市场一般可分成如下几个层次:

青少年市场:其旅游者一般热衷于农业观光项目的探奇性、娱乐性、品尝性、习作性等内容。

中老年市场:旅游者热衷于观光、文化、品尝、健身、购物等内容。

专业市场:旅游者热衷于科研、文化、书画、采风、购物等内容。

商贸市场;旅游者热衷于购物、产品加工、品尝、度假等内容。

外来旅游者市场:通常热衷于民情、民俗、购物、品尝等内容。

二、项目客源预测

近年来,凉州区旅游行业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稳步递增,旅游客源结构以国内旅客为主,旅游方式以散客与团队并重,逗留天数为0.5—1天,旅游动机以休闲娱乐、朝圣、度假、考察等为主,以2002年为例,2002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万人次,如果其中有5%的旅游者途经清源镇并停留下来参与“农家乐”旅游活动,每年将为清源镇带来2.8万人次的客源。

从旅游时间和市场选择趋势而言,双休日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了一至二日游的机会。以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凉州区接待旅游人次为例分析,接待旅游者5.01万人次,其中省内游客居多,由此可看出区域内、省内短途旅游已逐步成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居民重点选择的目标,受到社会的普遍肯定。说明随着“五一”、“十一”等中长假“黄金旅游周”的规范化和区域化发展,凉州的客源市场的发展也逐步扩大。若全武威市196万人口有3%前来清源镇参与“农家乐”旅游,预计每年将有5.88万人次来清源镇旅游观光。

总之,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农家乐”旅游项目潜在客源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第五章 各类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一、交通规划

1、各功能区之间的主要道路建设成为三级公路,公路路面宽8米,达到能通行大客车的标准,总长度约为9.5公里。

2、为方便游人游览,购置旅游中巴车3辆,定点定线运输游客,沿途建立主要候车站8个。

二、接待设施规划

服务接待是旅游开发重点项目,投资大,但管理好,收益也大。

1、改造建设家庭旅馆30套,占地15000平方米,改造建设旅游商店20所,占地400平方米,餐厅、舞厅等服务设施10套,占地5000平方米。

2、修建停车场2处,总面积在2000平方米。

3、在王庄村、林业种苗基地、发展村、清泉、新地村村边建三个公共厕所,方便游人。

4、为节约能源,防止污水污染环境,在小康住宅新建30个沼气池,消纳污水。

三、供电、供水规划

在王庄村安装一个变压器,并通向村内各服务点,送电入户。

景区内饮水水源充足,规划中安装净化水装置,来提供游人及村民的饮用水。

五、排污水规划

污水排放必须经净化后排到自然中,以保护环境。所以在小康住宅新建30个沼气池,集中处理游人及村民排放的污水。

第六章环境保护规划

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各种景观资源,必须坚持以保护环境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依法治园。

以《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规作为治园根本,并制定相应的景区管理办法和处罚条例。乡镇派出所负责景区内治安管理,以制止破坏及违法行为的发生。

一、林

加强林木资源的保护,严禁乱砍滥伐,每年要在园区内栽植一批苗木树种,从绿化美景角度出发,形成布局合理的绿化带,提高林木的观赏价值。

二、水

随着旅游者的进入,水资源保护就更加重要,因为水可以使景区变得更有灵气。应特别注意小康住宅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置,必须达到国家净化标准后方可排放。

四、固体废物

旅游垃圾是许多景区都头痛的问题,也是旅游区的主要污染源。建立一系列的宣传措施,教育游人注意爱护环境。制定处罚条例,进行强制性管理。设置清洁队,负责景区内的清洁工作。

在边远地区中设立一个垃圾消纳场,对固体垃圾进行统一处理。

五、粪便

在各景区内建立六个厕所,大的服务设施内也要建立厕所,并建两个生化、氧化塘,对人类的粪便进行分解处理。

第七章 分期规划

由于资金短缺,所以只有采用分期逐年投资、滚动发展的原则。先进行景观、服务设施等项的投入,待其知名度、可游度增大并取得一定的效益后,再加大投资并利用积累资金滚动发展,从而使旅游景区逐步完善。

一、第一期工程(2004年3月—2005年4月)

(1)改造建设好家庭旅馆的服务设备。

(2)改造建设好沿途民俗餐馆、旅游商店。

(3)改造建设各旅游区游客中心。

(4)加宽进入景区及景区内公路,近期可仍用砂石路面。

(5)建成园中厕所。

(6)平整两处停车场(中心区一个、清泉村一个)。

(7)饮用水净化装置。

(8)污水处理(沼气池)装置。

(9沿凉古公路设置大型宣传广告牌2块、旅游区内每200米设置导识牌、警示牌1块,共20块。

(10)整修日光温棚100间、整修动物饲养圈舍10个。

二、第二期工程(2005年5月—2006年10月)

(1)修建8米宽沥青公路。

(2)中心区的服务接待设施(包括宾馆餐厅、舞厅)。

(3)中心区度假村。

(4)建成四到五个正规停车场。

(5)继续完善饮用水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

(6)完善电力及通讯设备。

(7)修建其他人文景观。

第八章 投资概算

投资概算为2004—2007年中的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投资。它根据《建设工程概算定额》,参照有关林业、旅游经济指标及武威地区实际造价,进行投资估算。

“农家乐”旅游景区建设是一项投资周期短,但收益显著的事业。前期由于资金紧缺,所以,一期工程为2004年3月到2005年4月一年,投资额为 万元;二期工程为 2005年5月到2006年10月年一年半,投资额为 万元。总计投资额为 万元。其中:修建农家庭院 万元,修建停车场 万元,硬化村内道路 万元,整修日光温棚 万元,设置各种指示牌 万元,购置配套设施设备 万元,人员培训费 万元,宣传费用 万元,不可预见费 万元。

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投资估算表。

1、装修农家庭院30座,占地10000平方米,其中:每座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房屋各8间,为砖混结构,四合院式,院地面积260平方米。

第四章 资金来源及实施步骤

一、资金来源

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清源镇人民政府补助 万元,清源镇 村自筹 万元,当地村民自筹 万元,以工代资 万元。

二、项目实施步骤

项目建设期为二年半,分二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4年3月—2005年4月):完成项目工程图纸设计、日光温棚整修等工作;

第二阶段(2004年5月—2005年5月):完成小康住宅、停车场修建、村内道路硬化等工作、第三阶段(2005年2月—2005年5月):完成相关设施各种指示牌设置、配套设施设备购置、人员业务培训等工作。

第五章项目效益评估及分析

一、经济指标

1、预测方法

经过比较选择,本建议书选用预见性较强的旅游人次增长预测和游客人均消费增长预测结合的预测方法。

第五篇:×高新科技园“农家乐”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概况

项目名称:清源高新科技园“农家乐”旅游项目

项目单位:凉州区旅游局

项目建设单位:凉州区清源镇人民政府

一、旅游概况

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四凉古都”之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以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闻名于海内外。全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金盆养鱼”之称。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旅游业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始终围绕建设旅游大区这一总体目标,坚持走先导性产业──主导性产业──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路子,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见证地”等旅游品牌,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层次旅游消费者需求的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旅游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性行业。

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气候特殊,形成了沙漠、绿洲、浅山、高峰四大自然景观区,为发展沙漠探险、滑翔、休闲、高山攀援、雪峰寻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其独特的干旱气候,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有可供游览观光和研究的古建筑群、古遗址等文物景点160多处,馆藏文物4万件,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汉简、汉代木雕、铜奔马、西夏碑、西夏文书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稀世珍宝,百塔寺、天梯山、文庙、雷台、海藏寺、古钟楼等名胜已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线上重要的景点。近年来,以感受大漠风光、戈壁绿洲为主的沙漠特色旅游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渠路林田、大棚种植、特色养殖等相配套的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农家乐”旅游休闲方式已逐步替代城镇居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初具规模,现已形成以体验农家生活,观赏田园风光为特色的新的旅游景观。

民俗风情浓郁,文化生活丰富。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仅2003年上半年投资5535.25万元,开发建设了众多的旅游景点,使我区旅游基础设施大大改善,现已开放南城门楼、文庙、百塔寺、天梯山石窟、沙漠公园等旅游景点16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旅游接待能力增强,全区现有三星级旅游涉外宾馆3家,定点饭店30多家,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6家,旅游定点商店4家,医院7家,风味小吃市场4个,从业人员3000多人。

二、项目概况

凉州是一个农业大区,自古就是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富庶之地,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围绕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

《河西志》中曾有“凉州畜牧甲天下”的记载。汉代开辟河西四郡后,推行了“徙民实边”和屯田制,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大片草原牧场变成了肥沃良田,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一度出现了“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时荣”的繁荣景象。魏晋时期,凉州出产的葡萄、皇献梨已成为贡品。隋唐时期,由于开通了西域商道,中外商旅往返跋涉于沟通中西亚直达欧洲的丝绸之路上,商业的发达、需求的增长,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史书记载“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其地”。明清时期,由于采取了移民屯田,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等措施,使农业经济重新起步,为今后凉州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凉州区清源镇位于城东13公里,南临东河乡、武南镇,西接清水乡,北部毗邻双树乡,东与长城乡接壤。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凉古公路横贯全境。水、电、热资源丰富,为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王庄村已定为全区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并列为城东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的景点之一。清源镇占地面积168.8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生态示范园区1.5万亩,荒滩地2400亩。辖区内有5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4765户,2.38万人,人均收入2775元。2003年,园区内共修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2座,玉米制种6000亩,占园区总面积的40%,建立无公害辣椒地膜高垄栽培示范面积50亩,小麦新品种展示面积25亩,观赏加工型金盏花面积100亩,黑小麦面积1亩。建成高标准小康住宅140户,暖棚养殖圈舍80个,牛存栏2700头,羊存栏1.2万只。有沙枣、梭梭、花棒、柠条、红柳、国槐、新疆杨、芍药、丁香等40多种沙生苗木、风景树种和10多种花卉品种。支柱产业以制种、苗木、日光温棚、规模养殖为主,逐步建成了高科技生态农业、酿酒葡萄种植、林木育苗、肉类蔬菜供应、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小城镇。镇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狼墩滩汉墓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延寿寺,旅游景点2处——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沙漠公园,为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经过慎密的调研和细致的分析,拟选址在清源镇东侧王庄、蔡寨、发展、清泉、新地等村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

三、项目的必要性

1、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回归自然,走近农家生活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现有的日光温室等农业设施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既可充分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一处体验农家生活、返朴归真的旅游场所,还能更好地展示凉州农业、农村建设中取得的先进成果,符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清源镇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全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75元。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全乡特色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受到乡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利用现有的农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清源镇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是清源镇农民快速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清源镇作为全区的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城东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的旅游资源之一,目前,农业生产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如果再利用现有设施农业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业,既能够解决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还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是一个一举两得的项目。

四、项目的可行性

1、清源镇“农家乐”旅游项目地理位置优越。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变的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对旅游的认识也从赏玩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转向绿色消费、健康旅游,并逐步趋向于频繁,特别是城市近郊范围,已成为城镇居民首选的旅游地。在农村做一天农民,忙农活、吃农饭、习农事,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势必会吸引大量的城市居民前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当地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条件基本具备。

清源镇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已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兴起,正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况且当地居民已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旅游产业积极性很高,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切合当地实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项目开发完全可行。

3、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凉古公路旅游线趋于成熟,旅游客源较为丰富。

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内有旅游景区(点)35处,其中凉古公路旅游线上如沙漠公园、神州野生动物园、延寿寺、张清古槐等旅游景区(点)已成为凉州旅游中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点),每年都有大量旅游者慕名而来,具有一定旅游客源市场。该项目开发建设后,必然会充实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旅游功能,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以互补形式成为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不可缺少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第三章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规划

一、景区划分原则

1)根据景区资源特色及功能要求划分。

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潜力。

3)集中开发建设,统一管理,充分抓住经济效益。

二、景区规划

清源镇“农家乐”旅游景区规划总面积约168.8平方公里,根据地理特点及功能作用,划分为八个功能区。即:中心服务区、花卉苗木观赏区、旅游购物区、时令蔬菜种植区、畜牧养殖区、葡萄种植区、治沙成果展示区、民俗饮食区。

(一)中心服务区

中心服务区以王庄村小康住宅为主,它应具备优美的环境,较完善的基础建设和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地形平坦,易于建设等特点。

近期主要工作:

(1)将王庄村新建的小康住宅挑选30套改造建设为“农家乐”住宿餐饮娱乐设施,其中按比例设有旅馆、商店、餐厅、舞厅等。

(2)王庄村西北角新建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

(3)建立游客中心1所,占地面积200平方米。

(二)花卉苗木观赏区

花卉苗木观赏区以王庄村西北角区林业种苗基地为主,面积平方公里,是本旅游区的主体景区,可以现有沙生苗木、风景树种和花卉品种为主,发挥制种育苗方面的优势,既可以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供游人观赏、采摘,献给游人一份劳动的喜悦。

(三)、旅游购物区

旅游购物区以蔡寨村为主,规划建设为销售当地民间手工艺品、土特农副产品的旅游购物场所。

(四)、时令蔬菜种植区

时令蔬菜种植区以发展村大棚种植为主,突出蔬菜种植的反季节性,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可观赏、采摘、习农的农家乐旅游地。

(五)、畜牧养殖区

畜牧养殖区以清泉村为主,突出规模养牛、规模养羊、规模养猪及特种动物的规模化养殖。

(1)建立游客中心1所,占地面积200平方米。

(2)新建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

(六)、葡萄种植区

葡萄种植区以新地村为主,主要展示酿酒葡萄和各类可食用葡萄的种植规模,为游客提供一个观赏、品尝、采摘葡萄的场所。×高新科技园“农家乐”项目建议书来自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中茶文化科技园项目建议书1(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茶文化科技园项目建议书1(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申请报告

    一、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建设背景自1951年全球第一个科技园-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创办以后,前苏联、日本、法国、英国和韩国等国家纷纷效仿,世界各地涌现出大批的科技园区。这些科......

    淮滨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合集五篇)

    淮滨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 可行性报告 淮滨现代农业科技园位于,在段以东,交通十分发达,处于“经济圈”的范围之内。该产业园区是一个以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核心......

    项目建议书建议书

    1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概况 2 2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3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3 2.2项目的建设必要性 5 3场址及建设条件 8 3.1地点与地理位置 8 3.2自然条件 8 3.3......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在生活中,我们都跟建议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建议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写作上,建议书有一定的书写规范。相信写建议书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项目建议书,欢迎大......

    项目建议书大全

    项目建议书 项目概况: 该旅游地产项目占地约5600亩,坐落于闽南金三角枢纽地带,景色优美,拥有天然纯净温泉,意在精心打造一个高档、生态且有相当规模的风景度假社区。 公司经过专......

    项目建议书格式

    项目建议书格式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申请)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某一......

    项目建议书

    ICSXXXXXX XXXX 备案号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XXX-XXXX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 编制规程 Compilation rules of project propos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