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 第11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11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戴志国 整理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P218
2.胡锦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P219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P221-222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P223-224
(1)坚持以人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3)坚持改革开放(工作动力);(4)坚持民主法治(工作保证);(5)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工作条件);(6)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P225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哪些措施?P225-226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3.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就业是民生之本。P226
第二篇:毛邓三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D)。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2.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C)。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3.2006年10月,党的十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D)。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
D.《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B)。
A.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治
5.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的会议是(D)。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7.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A)。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B.发展和谐文化
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8.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B)。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C.发展经济D.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C)。
A.加强各改善党的领导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坚持改革开放D.正确处理建筑工地发展稳定的关系
1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B)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社会和谐C.公平正义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1.“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讲这段话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A)。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
12.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B)为指导
A.党的基本路线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宪法D.初级阶段的理论
1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A)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4.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C)
A.改革B.发展C.稳定D.依法办事
1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
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B.走共同富裕道路
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
1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A)
A.社会公平正义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
1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C)
A.社会公平正义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
二、多项选择题
1.和谐社会就是(ABCD)
A.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B.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C.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CD)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BC)。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D.供求平衡
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ABCD)。
A.物质文明建设B.政治文明建设C.精神文明建设D.和谐社会建设
5.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ABD)。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C.中国革命战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D.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BCD)。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D.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7.《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AB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C.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D.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
8.《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
A.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必然要求
9.《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
标有(ABCD)
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
10.《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句表述,旗帜鲜明地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ABCD)
A.领导核心B.发展道路C.实践主体D.根本目的11.《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ABCD)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三、辨析题
1.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以人为本。
答案:这种说法正确。(自己组织)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答案:这种说法正确。(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条件。(3)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把社会建设放在首位。
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正是因为我们党毫不动摇地牢牢抓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带来了今天中国的巨大变化。
(2)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当前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关键还是靠经济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论述题
1.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第三篇:2012年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
2012年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
重点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答案总体思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结合。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包括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验相结合(把经验提升为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采用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形式)。
常见错误:
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一题相混淆。
重点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答案总体思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共性。答案要点:
1、都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成果,都是全党集体智慧。
2、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都体现了中国特色。
3、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特点,都具有中华民族形式。
常见错误: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一题相混淆。
重点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案总体思路:毛泽东思想的定位和作用。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点4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
答案总体思路:基本内容共四点;意义共三点。
答案要点:
基本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通过发展解决我们前进中的问题;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都要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各方面建设,兼顾各方面利益。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社会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重点5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进一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答案总体思路:理论创新必须依据的原则。
答案要点: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坚持和实际相结合。
常见错误:答成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