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3赵洪祝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根本
赵洪祝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根本
2011年09月03日 06:56:5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湖州9月2日电(记者 金波)9月1日至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赴湖州专题调研文化建设工作并看望慰问野外驻训归来的驻浙某集团军官兵。省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李强,湖州市主要负责人等陪同调研和慰问。
在调研中,赵洪祝一行先后考察了湖州部分县区的公民道德教育场所、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群众文化载体以及多媒体园区发展情况。在德清公民道德教育馆内,赵洪祝看望了为地震灾区捐款万元的现代卖炭翁陆松芳、曾在河中救起21人的钱素春和苦干10年诚信还清债务的蒋引娣等3位道德模范。他说,你们以自身的实践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又树立了道德新风。全省人民都为你们感到骄傲,都要以你们为榜样。在安泰(德清)时装有限公司,赵洪祝看到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红红火火,对企业负责人说,企业不但要把生产经营抓好,也要通过文化活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样才能相辅相成。在吴兴区朝阳街道碧浪湖社区和八里店镇、织里镇,赵洪祝一行实地察看道德评议会、幸福大舞台、大学生村官宣讲团和“王金法广播”等群众文化载体,了解基层开展道德门诊、道德大讲堂等活动的情况。考察期间,赵洪祝听取了湖州市工作情况汇报,对湖州市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赵洪祝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灵魂工作、基础工程,努力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要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力,积极引领社会思潮,努力巩固精神支柱,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取向。要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注重运用大众的语言、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融入人民群众生活,促进全社会的认识认知认同。要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形成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加强思想教育和媒体宣传,注重以文化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在驻浙某集团军驻地,赵洪祝等参观了军史陈列室,并与军政委王平等座谈。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对驻浙某集团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赵洪祝说,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驻浙部队各项建设,努力为部队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王平表示,一定进一步抓好部队建设和“双拥”共建工作,为浙江“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金波 编辑: 李克伟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开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文化的管理和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已经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问题建议 引言
辛秋水认为必须从贫困的主体——“人”入手 , 走文化扶贫之路 , 即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重要话题。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针对农村的“贫困文化” , 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用这一体系来构建和谐理念和引领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是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在现实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贯通,一直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的精神旗帜。
二、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为了三个层面,首先,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其次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最后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发展农村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着力点。从总体上看, 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在接受相关的文化建设时,不容易融入其中,使得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不但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也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制约和障碍。
例如,据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 年, 4.9 亿农村劳动力中,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 , 而初中文化的占49% , 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的占38% , 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百分点。因此, 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 进一步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
2、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端于山东,二十年来,已经遍及全国。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实践发生了变巨大变化。在进行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还有很多的农村的社会事业建设处于最低水平。
2003372 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均销售收人不到1.3亿元,份额很低,竞争力差。此外,农村相关的科技人才和医技人才极度缺乏。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广大农民的最大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的需要。基于上述原因,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是不能够推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步伐的。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推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要着眼于提升农
民的整体素质和农民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努力进行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建设相应的文化制度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 , 以文化活动和文化的力量带动农村社区的发展。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村社区内在凝聚力的核心。
例如让政府出资解决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 , 文化馆、文化站由于经费紧缺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在问题 , 使县级电影公司得以正常运转 , 县级剧团正常演出,用以进行文化交流和宣传,调动农民积极性。
2、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
例如可以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要求每个党员至少联系1-2户群众。在活动过程中,领导干部、党员自找对象,主动上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介绍依靠科技致富的经验,解决困难户的实际困难,听取群众的意见,把党的温暖直接送到家中。
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党性。法律法规要加快完善,特别要革除一些原来带有社会歧视性质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让农民与其他社会阶层平等。在社会管理的纪律制度等方面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体现农民的要求。
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怎样建设,依靠什么建设,基本保障是什么,归根到底也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作用。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进而让广大的农民心中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推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查国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路径探索[J];西安科技大学,2013
[2]吴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J];长春大学学报,2009
[3]唐萍;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路径论析[J];农业经济,2013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企业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企业文化建设
商珩 张豹
前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弘扬,与我们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方面的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有关,与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和人们精神信仰上出现的焦虑、迷茫甚至缺失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应对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时代要求的需要。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和实质是企业价值观。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微观细胞,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的企业,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统领,强化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推动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央企,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需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构建公司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系统—— 攀登者文化。“尽责、诚信、创新、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奉献绿色光热,点亮美好人生”的企业使命,“做最令人尊敬的现代热电企业”的企业愿景,“竞合求进,厚德致善”的企业精神,“务实 精细 规范 高效”的企业作风,“同心向上,携手攀登”的企业公约和员工行为准则。通过深入宣传贯彻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体系,用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用使命和愿景凝聚人心,用企业精神鼓舞士气,用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培育文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转化为广大员工的自觉意志和行动,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
下面,对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核心价值理念系统建设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思考。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员工的思想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先进性与广泛性、主导性与包容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要和当下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活动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也是实现员工全面发展的需要。企业和员工都要认真践行核心价值观,切实做到“尽责、诚信、创新、和谐”。企业必须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关注员工的精神需求,善于发现员工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引导他们结合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适应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多采用典型示范、交流疏导、说服教育、民主讨论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思想上的疑虑和困惑,坚决摒弃居高临下、倾盆大雨式的说教。把思想政治工作和解决具体问题结合起来一起做,关注员工生产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和困难,倾听员工的意愿,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让员工在共同投身企业改革发展、共同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中理解和支持党的主张、企业政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重在建设,树立员工的精神支柱。建设企业文化,是在人们的思想精神领域搞建设。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用正确的思想、进步的观念、先进的文化消解错误思想、落后观念、腐朽文化的影响。大力建设思想基础,用企业核心价值观判断企业运行正确与否,处理一切内外矛盾,不断增强企业全体人员的信条意识。大力建设共同理想,持续开展企业发展规划和使命与愿景的宣传,不断增强企业全体人员搞好企业的信念和信心。大力建设精神力量,弘扬“竞合求进,厚德致善”的企业精神,不断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献身核工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大力建设道德风尚,践行员工行为准则,不断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诚信度和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互助、友爱的风气和融洽的人际关系。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建设“攀登者”新文化,规范员工行为,使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是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员工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根据不同专业、岗位人员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要求,不搞一刀切。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和而不同的意识,不断扩大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系统的包容度和影响力。同时,要避免随波逐流、无所作为,密切关注员工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员工认同度,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同认识,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消极文化。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尊重员工个性,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和优势,使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让员工在为企业的愿景目标而共同奋斗的过程中,展示多彩人生,体现个人价值。
四是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企业文化建设要赢得员工认同,形成企业软实力,需要坚定目标,树立信心,做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不可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贯穿打造长青基业历史进程的战略任务,把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固化基本内容,与时俱进增添新鲜内容,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常抓不止、锲而不舍。要广搭载体、创新内容,丰富形式、活跃手段,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组织员工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发展,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先进模范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用身边的人和事影响带动广大员工。将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系统的因素融入到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文化活动、日常生活中,激励广大员工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为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引导校园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就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思想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力图建设品位高、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高校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性。它包括知行统一、爱国情怀、社会良知、义荣归心、求真、审美、向善、立志、慎思、笃行等社会公共精神和个体内心修养。所以,我们应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合到高校校园文化之中,使之成为其纲领和灵魂,并具体体现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存在样式,深深地浸润青年学子的心灵,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独立自强的人格品质和优雅上进的精神风貌。
丰富校园文化渠道,营造和谐氛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目于思想道德品质的陶冶和塑造,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这就要求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地艺术化,充满文化意味,真正形成催人向善、求真、致美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为了学校的价值目标自觉地努力工作、学习。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
增强校园文化服务功能,培养高素质人才。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和繁荣为大学生构建了一个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的平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学生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他们的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校园文化的质量,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高校校园文化的水平。只有把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员工的意识。要切实关心大学生的成长,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中的困难。要把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与和谐校园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大学生的和谐成长促进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创新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正确的目标指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道德基础。
第五篇:《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求是》
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
来源:《求是》 2011年第23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会《决定》突出强调的一个重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所谓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巨大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任何文化都是它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承载这些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的有机统一。文化的精神价值是文化的“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是文化的“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基本依托,决定着文 1
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的“体”则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离开了“魂”,“体”就没有了精神价值的支撑,就会空洞无物,失去吸引力、影响力,甚至偏离正确方向;离开了“体”,“魂”就无所依附,难以传播,文化的精神价值就不可能实现。理清文化“魂”与“体”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具有重大意义。它有助于廓清在文化改革发展一系列问题上的迷雾,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文化的双重属性、两个效益的关系,理解我们党为什么要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什么要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社会思想观念越是多样化,就越是需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这个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这个共同理想的旗帜下,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都应当得到尊重、保护和发扬。在这个价值体系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
2伐,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决不妄自菲薄。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为在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发挥着引领风尚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树立了鲜明的社会道德导向。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能够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应该是相对稳定的,要长期起作用;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个价值体系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必须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有益的思想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更重要的是,这个价值体系需要在全社会宣传推广,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要在全党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非一日之功,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之真正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只有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实现强“魂”健“体”、“神”“形”兼备,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