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绿色校园建设工作总结
2009年绿色校园建设工作总结
“绿色校园”是当今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实践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护环境,实现绿色文明,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年度,我校依据《上峰中心小学创建绿色校园规划》,认真抓好创建“绿色学校”各项任务的落实。由于领导有力,规划科学,措施得当,活动落实,我校的创建工作成绩显著。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它反映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其硬件部分包括校园环境教育设施;软件部分包括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体活动等。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师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促使师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激励、鞭策,从而健康成长。
本年度,学校在校园人文环境方面,着力营造 “三化”(绿化、净化、美化)工程。一是对校园的美化绿化进行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根据需要增添了宣传橱窗。二是不断优化校园音响广播系统,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坚持轻声播放经典名曲,让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班级黑板报、学校网站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书香外部氛围。三是保持校园内所有教育活动、生活场所洁净。校园“三化”划到班级,实行责任管理,开展评比活动。五是搞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健康,避免不良风气、行为、文化对学生的身心侵害。让每位学生在精心设计与布置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同时学校在环境卫生方面安排人员进行打扫卫生,教师办公室、多媒体教室等。窗明地净,无灰尘。班级保洁工作均划片包干到班级。学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评比,每周公布评成绩,使学校卫生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学校卫生做到了六个“无”,既窗明几净无灰尘,地面光洁无纸宵,厕所保洁无臭味,食堂卫生无蚊蝇,校园卫生死角、房前屋后无杂物。校园绿化充分发挥了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定期拔草、除虫修剪枝叶,使校园一年四季常青。为师生工作学习创造成了一个幽雅的环境。
第二篇:绿色校园建设工作总结
绿色校园建设工作总结
东风镇教育组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日
为了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开展的“大绿化、大整治、大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把我县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是美丽陇州,遵照县教育体育局安排,我镇在去年下半年启动了绿色校园建设活动,今春,我们按照“净化先行,绿化为主,亮化增色,文化提升”的总思路,进一步深入开展了绿色校园建设工作,现对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认识,夯实责任。建设绿色校园,营造优美育人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实现环境育人的基础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建设生态陇州、美丽陇州的迫切需要。3月11日,我们召开了校长会,在会上,镇联校长闫全海同志在安排2013年的教育工作时,就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做了具体要求。3月18日,接连开校长会,对各学校的绿色校园建设工作做了明确指示,提出了措施、树立了目标,使各校的绿色校园建设工作进一步取得新的进展有了保障。各校均抓住了春季绿化的大好时机,早谋划、快动手、高标准、大力度,科学规划,加快实施,确保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5%以上。
二、实地分析,因地制宜。根据各校实际,各自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付之于实施。南村小学主要以补植、增植为主,以亮化为主,补植更换已经死掉的树木,增植白皮松,增植海棠、月季、菊花、一串红等草本苗木,增加花箱、卫生箱、盆花、花钵等,整理、修剪绿篱。东风小学主要以
净化、绿化为主等为主,为卫生整治为主,换植、补植海棠至少50棵,积极增设盆花、卫生箱、花钵等,同时注重花坛、花钵内花苗的培育,以管理提升绿化品味。南村小学积极准备创建市级园林式校园,东风小学争取创建县级园林式校园。兴中小学首先完成操场绿化,加强对花坛的管理,增植海棠、月季等,增设花箱、花钵、卫生箱等,绿化重点区域在幼儿园与学校连接处,宿办楼后面要有园林式意识,请专人设计,办公室、校长室要增设花盆,力争创建县级园林式校园。尧场小学主要加强花坛的绿化和管理,种植三叶草,补植柳树等,进一步提高绿色校园建设工作水平。
三、真抓实干,确保进度。校长会之后,各校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按照生均公用经费的10%用于绿色校园建设工作的要求,积极购买了各类苗木,按照校园面积的35%以上为绿化面积的要求,截止3月底,各校基本完成了绿色校园建设工作。南村小学共栽植苗木650余株,共投资1.2万元,绿化率为39%。东风小学共栽植苗木950余株,共投资
5.8万元,绿化率为36%。兴中小学共栽植苗木4500余株,共投资3.3万元,绿化率为36%。尧场小学共栽植苗木1700余株,共投资1.1万元,绿化率为37%。
回首过去,今年的绿色校园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但是,个别学校的工作距离我镇的要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还有待提高绿色校园建设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秋季的绿色校园
建设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抓紧时机,再次谋划,进一步提高此项工作的水准。
第三篇:建设绿色校园
主题:建设“绿色校园”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摇篮,是公众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对培养学生树立节能环保理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校园又由很多的宿舍、教室所构成,每一间宿舍、教室的合理用电,就成为建设“绿色校园”的基础组成部分。基于简便、易操作、容易让广大师生接受的原则,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校园用电方案,并易于推广到整个校园,营造节能减排校园文化。
以上述主题和内容,写一份活动策划(活动形式不限),上交截至时间2014年3月1日前。
第四篇:绿色校园建设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
寺岔小学绿色校园创建活动
阶段性工作总结
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关于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精神,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文化名县的战略部署,全面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现将前一阶段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善机构
针对学校的实际,开学伊始我校便召开了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成员,由校领导、教导主任、各班主任组成,领导小组成员统一思想,认真制定了本环境教育实施计划和绿化、美化校园工作。
二、创建过程和成果:
(一)学校管理
根据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县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日程。从组建领导小组到完成规划、落实行动,“绿色校园”创建工作正稳步而有序地在寺岔小学开展了起来。
领导小组在决策上能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做到全面、客观;在执行上,能减少疏通环节,做到及时、高效。《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为绿色教育制定了目标和思路,围绕目标和思路,学年的创建计划要求体现出连续性和长效性,这样就能逐步形成我校环境教育的特色。
(二)绿色宣传
我校围绕环保纪念日,通过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校班会举行全校性的绿色宣传教育活动。
(三)环境建设
走进寺岔小学,满目绿色、沁人花香,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会让人留恋往返,也会让每一位师生倍加珍惜这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
(四)教育特色
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有关环境教育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相当精彩与成功。我们开展活动的宗旨是:(1)学生喜欢(2)易于操作(可实施、易检查)(3)能营造起浓浓的氛围,尽一切可能调动起可调动的力量。
我校将继续用绿色的生活理念教育每个孩子,影响每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寺岔小学绿色校园创建活动
阶 段 性 工 作 总 结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日
第五篇:建设绿色校园要点
建设绿色校园
从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绿色建筑思潮的背景来看, 21 世纪是人类社会由黑色文明过渡到绿色文明的新世纪。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日益普及, 人们开始向往在绿色建筑中轻松愉快地生活、工作。绿色建筑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 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绿色建筑
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 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建设绿色校园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绿色校园(绿色大学也可称为“生态校园”或“可持续发展大学”,是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基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绿色校园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加强校园环境生态方面的研究,注重环保人才培养,带动社会共同提高环保意识,并且最终将校园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式校园。
就绿色校园的标准而言,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和内容体系。目前普遍将绿色校园的内容体系和评价指标分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绿色校园教育内容、绿色科研、绿色实践过程、绿色校园建设、绿色校园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等。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挑战。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追求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必须要坚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反省、调整、改变我们的生产和发展方式。
绿色校园建设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是生态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于校园的必然结果。据了解,欧美国家从20世纪50~6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生态规划的研究,并较早地将生态概念引入学校建设中。1990年10月,来自全球20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在法国塔罗利提出《塔罗利宣言》,标志着绿色校园建设的开始。近年
来,欧美一些知名大学先后启动绿色行动计划,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绿色大学计划”、加州大学的“校园环境规划”、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环境议程”等。20世纪后期,绿色校园理念引入我国,很快得到了国内高校的响应。
例如北京大学积极实践绿色校园建设
在绿色校园建设理念的指引下,北大近年来调动师生积极性,逐渐探索总结出特色鲜明的工作经验。2009年8月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出席了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北京大学和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会上,周其凤介绍了北大绿色校园建设的经验。
一是建立了环境科学学科体系。北大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研究和探讨环境问题,先后成立了环境科学中心、城市与环境学院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环境科学学科体系逐步完善,使得学校不仅能进行基础性研究,而且能更加直接有效地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
二是优化了环保类课程的教学资源。学校开设了近40门与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涵盖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法律、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国际关系等多个
领域。北大每年至少有500名新生接受系统的环境知识熏陶和课程训练,约占每年新生总人数的六分之一。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环保领域专业人才。
三是注重将环保意识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师生自发成立了环境保护与发展协会、生态文明促进会、清洁发展机制协会、绿色生命协会、绿风社、国际能源学生圈等6家环保社团,以及十多家其他综合性泛环保类社团。部分社团同学以调查问卷方式总结出校园最受关注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编制了《2008年北京大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2009年北京大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指南》,开展了《北京大学校园碳平衡》项目的科学研究,分析学校节能减排潜力,为建设绿色校园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
同时还利用社会实践开展了“千乡万村环保巡讲计划”,组织同学们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环保志愿服务;针对中小学生的“未来大学生环境教育计划”以及针对首都社区居民的“迎奥运——环境教育进社区计划”等大型主题推广活动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覆盖人数累计已达10万以上。
四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如开发地下温泉供师生洗浴、加快节能锅炉等设备的改造、安装照明节能节电器等,这些措施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绿色校园建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绿色校园建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体现绿色平衡理念, 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 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 资源利用高效循环, 节能措施综合有效, 建筑环境康舒适, 废物排放减量无害, 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特点。不仅满足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而且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能源, 充分展示了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
下面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一下建设绿色校园应该采取的措施 整体设计
绿色校园建筑首先要有合理的选址和整体规划, 尽量保护原来的生态系统,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并且要充分考虑有合理的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以四川大学双流新校区为例: 生态校园的主题为曲水环绕、绿岛成荫。依据校园的场地条件与环境特点, 强调生态校园的主题, 中心以河流、水面、生态绿岛作为校园的生态景观核心。基地中心有江安河环绕贯穿其间, 将水体引入校园核心, 形成一湖一岛的核心空间格局, 并使之成为成都活水公园式的令人兴奋、愉悦和充满惊喜的自然公园。进而依托河流结合休闲运动带、植物园等将此空间的周边扩展延伸, 建构纵贯校园南北的开放化、园林化的生态核心。
绿色配置
围绕园林绿化带布置教学区、生活区与运动区。教学区采取带状布局结构, 功能带与绿化带相间, 最大限度地将绿化带的生态环境向教学区渗透、延伸;生活区采取组团式布局结构, 组团间为大片绿地相隔, 底层院落周围常以绿灌木作绿篱。在向阳的一侧, 可种植一些落叶乔本以利于夏季遮荫、冬季采光;运动区的绿化不仅发挥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养护运动场地作用, 还为师生提供遮荫、休憩的空间。足球场中央应设以大面积的绿色草坪, 不同的运动场之间应选用常绿的灌木以线的方式加以分割, 运动场的四周应选择高大的落叶乔木, 以线的方式列植栽种。实现良好的绿化与人工景观和校园设计的和谐统一。
自然通风 自然采光
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及朝向等因素在建筑规划阶段, 要慎重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体型、体量、绿化配置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 改善热环境。对于建筑平面的布置以及朝向而言, 冬季应有适量的阳光射入室内, 避免冷风吹袭;夏季则尽量减少阳光直射室内及外墙, 有良好的通风。从节能和热环境考虑, 多层建筑东西向比南北向耗热量指标增加5.5% , 因
此建筑物以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为好, 避免东西向, 减少散热量。低能耗围护结构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性能直接影响节能的效率。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国在民用建筑中广泛采用了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 可以使建筑物围护结构中部分的传热系数大大地降低。窗是建筑能
量损失的主要环节, 通常做法是缩小窗墙比, 控制范围0~45。试验表明, 南北墙窗面积率
取60% 时, 如增加10%,则制冷负荷就增加4%。在玻璃的使用和设计应用上, 除了要考虑常规的抗风压强度、保温效果、隔音效果、抗震性和装饰性外, 还应该对采光、光反射、热
工性能等进行计算。建议先用中空双玻璃窗户, 加上热断铝合金遮阳板, 可调节热辐射强度, 提高室内舒适度和温度控制。还可在人多的教室采用风动抽气风帽配以新风平衡置换系统, 既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又减少室内温度流失。
太阳能利用 中水利用
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
最后培养具有绿色环保理念的人才至关重要
在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绿色校园并不仅仅是绿化校园环境, 而且更应该注重环保理念的宣传和推广,绿色精神的营造和传承。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多重功能。高校中的青年学生又是未来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其中的精英分子更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学生个人环保理念的教育,更要重视学生社会领导能力的培养,要加大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环保意识强烈,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卓越领导力、影响力和国际
视野的优秀人才,以此来带动全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校园建筑智能化对绿色校园建设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对于一个资源利用率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来说, 如何更好的利用和节约能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智能化绿色校园的建设在建筑领域和教育领域以及高新技术
领域之间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 利用高科技手段, 节约能源, 实现太阳能和水的循环再生利用, 控制废水和垃圾污染, 降低热岛效应, 减少噪声污染, 实现高层
次的绿色环保校园。
(2 智能化建筑采用大量的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大幅度提高了传统建筑的自动化程度。对于开发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探索信息时代的奥秘的兴趣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 信息渠道的多元化, 大大拓宽了学生的信息来源,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 丰富了教学手段, 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 以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加快校园信息工程的建设, 充分运用CAI、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 建立校园网络系统。成立各种网上学校、网上学科教学站、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多系列的网上学习网络, 为
各级各类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系统, 而且也为全社会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4 校园建筑智能化将有力推动学校后勤服务的改革优化, 减少日常保护、维护保养等方面的人员配置。节约开支, 提高效率。
(5 校园智能化的推进, 中央管理系统的应用, 配电、消防、水暖、供水供热自动化的应用, 使得各种设施、设备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各种应急应变措施更加快捷有力。
绿色校园建设还应追求一种归属感。我们往往只是简单地用数字表明楼号,而清华则用花名命名,他们把一种植物的文化、绿色的文化、景观的文化和学生居住的环境结合在了一起。营造归属感是很重要的,例如常常听到的纪念林、纪念树等,这些做法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一种认知和归属。我们应该努力传递绿色文
化建设中的那种归属感,深刻文化场所的记忆感,这是绿色校园建设中需要实现一个目标。
此外,绿色校园建设还应着力做到游憩、休憩与文化的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憩的概念要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