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建设融水秀美山川
加快推进城乡绿化建设融水秀美山川 为保增长、惠民生、促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全国苗族自治县第七次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北部,北与贵州省从江县接壤,南与柳城县毗邻,东靠三江县和融安县,西接罗城县和环江县,为广西林业大县。融水的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发展在山。近年来我县党委、政府立足山区实际,依托资源优势,狠抓森林培育,做足山上文章,突出资源保护,强化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林业产业,打造林业强县,努力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使全县林业产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建设融水秀美山川
一是把山上造林作为全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并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我县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持续抓好国土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2.83万亩,年均完成6.57万亩;二是大力发展精品林业,着力加快速丰林建设,不断扩大杉木速丰林、速生桉造林比重,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目标;三是加快发展观赏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造林绿化突破山上林业与山下林业的界限,大力推进园林下乡村活动,着力加强村屯绿化美化,我县自2009年开始实施村屯绿美工程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175个屯的绿化美化工作,使我县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其中2010年就完成100个屯的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共栽植各种绿化苗木38651株;四是以开展“绿满八桂”、“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大种树、优生态、惠民生、促发展”等主题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促进城乡绿化一体进程;五是用必胜的信念,实施科技林改,加快推进林改,最大限度明晰产权、还权于民,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激活林业生产要素,不断掀起造林新高潮。自2009年9月我县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以来,截至2011年5月15日,全县已累计完成外业勘界面积472.7万亩,占林改总任务(499.1万亩)的94.7%,累计完成发证面积384.5万亩,占林改总任务的77.1%,预计2011年底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
由于我县不断深入“生态融水”建设,森林面积持续增加,与 1
“十五”比,林业工作各项主要指标均实现较大增长。到2010年底全县有森林面积51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1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8.50%,国土绿化显著成绩,2010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
二、大力发展林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融水现代林业发展 一是把油茶、毛竹生产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点的抓手。近年来我县党委、政府切实把油茶、毛竹生产当着一项重大惠农工作来抓,用推进林改的工作力度、方法、措施来推进油茶、毛竹造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至2010年,全县共有油茶林面积20万亩、毛竹林面积32万亩,为融水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加大对低质低效毛竹、油茶林的改造力度。“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完成毛竹低改25万亩,油茶低改23万亩,为振兴传统产业提供资源保证;三是大力开展杉竹混交造林,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努力构建完善森林生态体系,为打造林业强县夯实基础。2006年来,全县已累计完成杉竹混交造林3万多亩,为推进林业可持续经营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近年来,我县先后编制完成了《融水县林业战略发展规划》(2010-2020)、《融水苗族自治县毛竹产业规划》(2010-2020)、《融水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三个重要的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县林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指导。
三、依托资资源优势,加快林产工业发展
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力求把优势做强、把规模做大、把特色做亮,林业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至2010年底,全县共有木竹加工企业337个,从业人员1万多人,为全县保增长、惠民生、促稳定作出突出贡献。2010年,我县已步入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行列;二是加大木材市场整治力度,进一步合并压缩现有企业数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工企业,使优势企业得到发展壮大,目前全县竹木加工规模以上企业有19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有4家;三是加强木材运输监管,堵塞非法违法运输销售渠道,发挥林业效益最大化;四是积极引导竹木精深加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社会,便人造板成为我县木材加工的主导产品,也是高效利用林木资源的主要方式。
第二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发展战略,把城乡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采取有力措施,整体推进城乡社区建设。2007年,完成了中心城区城市社区网格化布局,奎文区等4个单位被表彰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2009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诸城市等8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强化组织领导,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城乡社区建设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潍坊市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标准》、《潍坊市农村社区建设考核办法》等文件,对城乡社区建设模式、功能定位、建设标准、考核奖惩等作出明确规定。市县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将城乡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检查,半年一观摩点评,1
强力推进。建立起以财政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机制。全市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276个,卫生服务中心1234个,计生服务室1149个,社区警务室1254个,慈善超市1276个,图书电子阅览室1206个,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163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451个。城乡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平均面积达627平方米,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8%。
探索创新发展,构建城乡社区建设新模式。积极适应城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广大居民群众的新期待,着力解决城乡村居规模小、分布散、投入难、发展难、社会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在城市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在农村推进“多村一社区”建设模式。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就是以主要干道和街、路、巷、河为界,以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纽带,整块调整和划定社区,呈网格状分布,平均规模达到3000户、10000人,形成无缝隙、全覆盖、整齐划一的社区地域和空间架构体系。农村“多村一社区”模式,就是遵循地域相近、规模适度、利于资源整合、方便群众生活,以2公里为半径,农民步行前往社区服务中心不超过30分钟为原则,将5-8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选择一个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班子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村作为中心村,形成“2公里〃半小时”社区服务圈。农村社区不是一级行政组织,功能定位是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社区内涵,推动城乡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深化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倡树“民需我帮、民困我助、民呼
我应”的社区服务理念,全面实施温馨细腻的亲情式服务,创建社会治安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健全、精神文化丰富的和谐社区。二是积极推进城乡集体产权改革试点。把城乡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从原村(居)委会中剥离出来,折股量化到人,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三是加快推进“合村并点”。通过加强社区中心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手段,引导、鼓励和吸引社区群众向中心村聚集融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完善三个体系,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和自助互助服务的有机衔接。将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推行信息采集、首问负责、事务代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实施“一站式”服务。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支持社会力量进社区兴办便民服务项目,全市建立社区便民超市1112个,农资超市980个,农机维修点874处。积极开展群众性自我互助服务活动,实现共驻共建,注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2700个,发展社区志愿者10万余人。二是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和社区民间组织为补充的社区组织架构。在规划建设城乡社区中同步建立社区党组织,推行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直接选举,不断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公益性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为主体、社区代理员为补充和社
区志愿者相辅助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人,一人多岗、一岗多责。采取政府买岗、公开选聘的办法,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多渠道选配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社区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报酬按一定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实现党的领导、政府行政管理和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强化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居民会议、财务事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制度,推行社区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
注重实践效果,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我市城乡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二是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融合。三是推进了城乡基层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四是促使政府职能和工作重心向社区下沉,促进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五是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潍坊市民政局 董德才)
第三篇:昆山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昆山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市委政策研究室 郝敬东
4月22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市委组织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培训班,赴江苏昆山实地听讲座、看发展、悟真谛,所见所闻,耳目一新,感受深刻,启发良多。昆山的发展可以用“五个先进”来概括,即:观念先进,规划先进,产业先进,管理先进,惠民先进。可以说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学习。而其坚持从城乡发展和产业布局规划入手,以自费开发为起点,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八个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民的特色经验更是堪称样板,值得借鉴。
一、经验与成效
(一)推进城乡发展和产业布局规划一体。2006年,昆山市按照全覆盖规划、片区发展和大区域联动发展的思路,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将市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全方位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从空间布局上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探索出了以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发展道路。他们打破原有乡镇村的行政界限,规划城市东、西部两个副中心和三个2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片区与片区之间通过便捷的快速通道连接,以绿地隔离,在规划上实现无缝对接、功能互补,最大程度地提升区域整体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目前,全市城市化率达到75.1%。在城乡产业布局规划上,依托上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优势,先后规划建设了高新区、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花桥国际商务城以及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创新科技园、浦东软件园昆山分园、光电产业园和各镇的特色产业园区,形成城乡一体、衔接紧密的光电、可再生能源、新材料、软件、传感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上下游产业链。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8001.6亿元。同时,规划建设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产业化园区,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个,发展优质粮油10万亩、特种水产10万亩、特色果蔬及花卉苗木10万亩。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全市农业规模化经营达到65%,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一体化。统筹实施交通、水、电、气、生态环保等基础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形成了“六纵六横二环五高”的市域交通大框架,境内各等级公路里程达到1600公里,高速互通10个,市域内任何地点15分钟能上高速,主城区30分钟能到上海或苏州。实行全区域组团供水,做到“一个龙头”供水;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镇集中、市处理”,做到“一个炉子”焚烧发电;全市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交,各区镇实现区域公交、有线电视全覆盖。推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留用地、土地有偿流转和宅基地置换等政策,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有效载体;坚持“三个高于”(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高于上年)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使“三农”发展和村级经济得到了强力支撑。目前全市有四分之一的村年可支配收入超千万元,所有行政村年可支配收入均超过100万元。
(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就业社保一体化。加快完善社会事业、公用设施、社会福利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累计投入45亿元,完善与片区规划相适应的教育布局;新建社区医院等医疗网点,形成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大批体育中心、图书馆、美术馆、市民文化广场等,形成了完善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加大统筹城乡富民工作力度,建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和服务网络。政府每年拨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市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建立健全以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拆迁补偿为主体的惠农及农民权益“五道保障”,全市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月450元,全市近10万老年农民每人每月可领取养老金400元;实行覆盖城乡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接轨。实行“拆一还
一、货币补偿”政策,农户动迁后平均可拿到3套住房,除自家居住外,可以通过出租、出让来增加收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1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1.74:1。
(四)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在生态建设上,将环保优先的方针落实到发展的各个环节,使节能降耗、保护环境、集约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他们突出抓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园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减污增效,强制推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认证。加大水环境治理保护和投入力度,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饮用水深度处理、第二水源工程建设。全市工业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全面实施湖泊、河流“畅流清洁工程”,达到“水清、水活、水畅、水生态、水安全”目标。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称号。在社会管理上,探索“扩权强镇”办法,强化政府部门管理的综合协调功能,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对接、良性互动的工作新格局。建立“大城管”机制,成立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积极推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和“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在全市城镇全面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行综治、警务、调解、治保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的治安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了社会安全系数。
二、启示与感悟
启示之一: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全方位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昆山的经验表明,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以县(市)域为整体进行全方位统筹布局、全覆盖规划建设,是高起点、管长远、可持续的明智之举。近些年来,我市在小城镇建设上不贪多求全,突出重点建设15个中心镇,用城市化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毋庸讳言,我们抓的是少数,还仅仅停留在试点的水平上,并且存在着规划不科学、对接(与主城区)有缝隙、投入无机制、建设不平衡、管理缺章程等问题,致使城市化率偏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为此,我们只有从城乡分割的现实出发,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像昆山那样敢于探寻政策所未禁止的领域,突破体制机制瓶颈,统筹城与城之间的体系布局,完善城乡规划,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同时,大力发展县级城市和小城镇,促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通过城乡一体化的组团式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襄阳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启示之二:合理安排产业布局,科学配置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昆山产业先进,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他们围绕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等整条产业链进行招商,在各个园区类重点发展光电、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等投资密度大、土地集约利用度高的新型产业,使园区土地对GDP的产出率平均每亩保持在1000万元以上。政府鼓励企业建设向空中发展,车间第二层减半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第三层起免收基础设施配套费。通过实施区域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企业对土地的利用从低效粗放利用向高效集约利用转变,从传统产业向高新产业转变,全面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发展旅游和高效农业的4个乡镇,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旅游产业和高效农业健康发展。纵观我市,产业布局还不够优化,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产业层次还不够高端,除汽车等少数行业外,一些产业或高新技术含量不高,或具备高新技术性质但规模不大,或占地面积多而缺乏产业集聚效益;更有一些地方发展急于求成,引进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高占地、资源不节约甚至是别人淘汰的传统产业,真正引进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不多,还停留在被动承接产业转移阶段,缺乏主动谋划和前瞻性;相当部分的工业园区存在着用地不集约、城市功能和园区建设没有有效衔接等问题,据测算,我市工业园区GDP的亩平产出率大约只占昆山的15%左右。为此,当前我市谋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方式转变和跨越发展,迫切需要按照“四个襄阳”的发展定位,以长远的眼光、战略的大局、科学的态度来规划产业,建设园区。同时,充分发挥产业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导向作用,科学制定产业功能片区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有效整合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启示之三:坚持把环保优先落实到发展的全过程,是推进生态建设、确保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
置身昆山,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乡镇小城市,无论是工业园区还是商务城保税区,无论是公路旁还是湖水边,到处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树木葱茏,赏心悦目。他们将环保优先方针落实到发展的各个环节,产业布局优先考虑环境容量,项目引进优先考虑清洁环保高端产业,生产开发优先考虑污染排放指标。其环保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高水平的园林绿化设计,大手笔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可谓独树一帜,让人叹为观止。具体到我市,必须进一步完善“绿色襄阳”建设规划,建立绿色清洁产业引进、生态农业工业旅游发展、生态系统建设恢复、污染企业排放指标监控、境内汉江水系保护等一系列考评考核体系,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并作为衡量工作业绩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确保襄阳山青水绿,使其真正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最宜居、最宜业城市,以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八方来客,共促转型跨越,推动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启示之四:抓住优化服务这个根本,不断改善发展环境,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昆山的软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政策宽松优惠,办事快捷方便,体制机制充满活力,他们的任何部门都不存在吃拿卡要行为,所有接报的事情都按工作流程限时办结,纪检监察对不作为的举报立查即处。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谁能抢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谁就能集聚起更多的发展要素、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谁就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我市近年来推行“阳光新政”、打造服务型政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昆山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少数部门和一些干部仍然存在着“松、懒、浮、慢、推、拖、怨、贪”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的理念,以营造优越的政策环境、开放的人文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主动落实各项发展政策,深入进行“治庸问责”,弘扬“马上就办”,在各级各部门大兴“你投资、我服务,你发展、我开路,你困难、我帮助,你赚钱、我保护”的大开放大合作风气,打响“人气襄阳旺,环境襄阳好”的城市品牌,用真诚和主动的服务帮助群众、企业、客商解难题,办实事。
三、对策与建议
学昆山,比先进,使我们看到了差距与危机,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自愧不如的叹息中。我们应视差距为后发优势,化压力为动力,认真学习昆山的成功经验。我市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推进“四个襄阳”建设中,如何更好统筹城乡发展,结合学习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一)认真谋划产业定位和布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动力之源。在“产业襄阳”建设中,我们必须学习借鉴昆山重视产业发展、讲求统筹协调、致力改革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加快转变、调优结构、城乡联动三个关键,认真谋划产业定位和布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群作为我市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现有各类园区为平台,不断强化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基地建设。着眼于产业链缺失环节的填补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坚持抓住汽车产业龙头,积极推动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医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拓展上下产业链条。
二是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尤其要结合东津新城和各县(市)新区建设,根据实际承接不同层次的产业转移,大力引进高端服务业,鼓励国内外知名商贸连锁企业和金融机构布局襄阳,积极培育市县主城区商业旺区,培育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加快物流园区和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中介咨询、总部经济、金融保险、旅游与文化创新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快发展来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使襄阳城市转型升级达到新的高度,以应有的实力引领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以增强自主创新、营造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为抓手,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创新载体作用,尽快突破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有潜力、带动作用大的项目,吸纳高科技元素,支持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加大“隆中人才”计划实施力度,积极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才高地,加强引进培育人才的政策扶持,以多元的资金投入、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构建新型现代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关键。建议按照“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县域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推动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向城镇和产业带聚集,构建新型现代城镇体系。
一是做强做大区域性中心城市。遵循“新城东进,老城更新,四城一心,组团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建设“山水绿城,产业新城,旅游古城,商服名城”为目标,按照“适度超前,综合提升”的要求,坚持历史与现实、建筑美与自然美、历史文化资源与特色自然资源相结合,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地做好城市规划。加快推进东津新城建设,借助武银、郑渝高铁优势,发展新城总部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搞好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集行政、金融、文化、医疗、科技研发、商贸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城。全面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生态优美、功能完备、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共享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是培植壮大县域中心城市。县域是城乡统筹的关键层次和核心舞台,为此,要集中力量做强做美县城。各地要统筹考虑产业支撑、建筑风格、城市品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新区开发档次,提高旧城改造水平,把县城建成各具特色的中心城市。着眼襄阳大都市建设,鼓励宜城、南漳加快城区拓展,推进其与襄阳城区融合发展;着眼副中心城市带动,把枣阳、老河口、谷城作为市域副中心城市,鼓励其拉开城市框架,逐步形成地区性中心城市,以带动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是完善提升小城镇。把小城镇当作小城市来建设,突破只搞15个试点小城市建设的旧有做法,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全市98个乡级城镇,因地制宜地进行统一规划,实行统一政策。研究并推行强镇扩权改革,激发中心镇发展活力,建设一批能够集聚人口、产业、功能、要素的中心镇、重点镇。加大小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供水、供电、绿化、亮化、治污向小城镇覆盖延伸。加快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兴建和改造乡镇书屋、文化站、医院和学校,不断完善小城市功能。以迁村腾地为基础,以市场运作为手段,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分层次稳步引导农民向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集中,科学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城乡生态环境安全体系 正确处理城乡统筹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做到珍惜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发展生态,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体系和生态屏障。
一是推进产业生态化。发挥襄阳生态良好的优势,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良好的地理气候资源,着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进南、保、谷三个山区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汉江绿色水产品基地和水果基地建设,把我市建设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同时,按照“项目聚集、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的思路,以“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为取向,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以便集中治污,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
二是搞好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按照“一坐城镇一片森林,一个村庄一处绿岛”的目标,充分挖掘地方生态特色,把城乡建设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根据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生态环境等发展要素,科学规划城乡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按照“山环水抱,绿色襄阳”的定位,扎实推进城镇绿道网、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村等绿色工程建设。
三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实施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土流失生物治理等工程;组织实施好汉江保护、矿区水土流失与矿渣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森林生态建设、农田生态建设、河流生态修复及河岸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落实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任务,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设施建设,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四)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实现富民福民。我们要用“发展创造幸福,幸福衡量发展”的理念,着力在民富上下功夫,在保障上求突破,不断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加大就业援助和创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减免税等政策,让更多的群众走上富裕之路。
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路、水、电、信、卫、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供水网、信息网、污水处理网、卫生保健网、义务教育网,使全市农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
三是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养老保障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解决好特困群众的住房问题。
第四篇: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追赶跨越、加快发展
——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通过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社会管理、培育区域优势、集聚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落实“五治三化”,即治路、治尘、治污、治水、治乱和绿化、亮化、美化,是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
一、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认识不到位,措施就乏力。深化认识是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前提。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在宣传中深化认识。以“五治三化”为重点,多渠道、广覆盖、全方位宣传开展环境治理的重大意义、工作措施、治理成效,做到电视有报道、网络有内容、广播有声音、手机有信息、报纸有文章、公交有提示、街道有标语,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营造全民支持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通过活动搭台,在参与中深化认识。持续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凝聚群众智慧、激发群众热情,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实现“人人保护环境,人人参与环境治理”的目标。示范带动,在创建中深化认识。大力实施各项示范工程,塑造新风貌,树立新风尚,形成比、学、赶、超的环境治理工作氛围。抓住关键,在育人中深化认识。以学校为主阵地,将环境治理纳入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内容,通过青少年与家庭成员的情感作用,一人带一家,一校带千家,提升全民环境意识。
二、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环境治理领导机构,配强领导班子,抽调精干人员,安排专项经费,建成“党委领导、职责清晰、协调联动、推进有力”的环境治理领导管理队伍。强化专业执法队伍。整合城管、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队伍;由县法制办统一培训乡镇行政事业干部,成立委托执法队伍。坚持文明、公正、严格执法,促进城乡环境秩序化、规范化。县财政每年根据乡镇实际,预算安排环境治理专项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整合环境执法罚没收入用于执法工作开展。整合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农村清洁工程项目等资金,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三、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健全垃圾处理机制。搞好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试点工作,加快建立“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做到定点投放、定时清运、日产日清。进一步理顺县城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站管理体制,完善污水管网配套设施,确保污水全部入网,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健全环境治理社区自治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将门前“五包”责任书签订到户、塑封上墙,由社区定期对所在单位、经营业主、居民住户评比打分。评比结果与单位考核、业主诚信、住户形象挂钩,作为单位干部职工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经营业主办理银行贷款的重要依据,以及居民住户优先享受国家非普惠政策的重要依据。健全责任追究机制。采取一月一计划、一月一督察、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公示的方法,强化环境治理目标督察,及时通报相关情况,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建立目标考核档案,健全环境治理考核办法,对连续3次考核倒数第一的乡镇、部门,单位主要领导调整交流;对被市级媒体曝光或被市级部门通报的乡镇、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一律停职;对被省级媒体曝光或被省级部门通报的乡镇、部门,单位主要领导责令辞职。
四、在强化执行上下功夫。科学编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和风貌塑造、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农贸市场等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环境治理。高标准完成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等,以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组建班子、落实人员、细化方案、明确责任、规定时限,一线掌握情况,一线研究问题,一线制定措施,一线推动落实。由县治理办、效能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环境治理督察组,明察暗访,定期、不定期地督促检查环境治理推进情况,确保贯彻执行不走样。实行环境治理有奖举报,公开举报电话、邮箱,充分发动群众监督,着重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确保有效治理不怠慢。强化新闻媒体监督,大力宣传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先进典型,加大违法企业曝光力度,狠抓反面典型,施加工作压力,确保环保工作纵深推进不松懈。
第五篇: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能否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至今还没有改变。相对先进的城市经济与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在任何国家都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根本改变的。关键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在城乡之间实行了一系列
有明显差别的体制和政策,在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的同时,又通过农产品的统购制度从农村提取了大量用于工业化建设的资金。农村的积累能力下降了,而富余劳动力却转移不出来,这就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如果说,在当时那种被封闭的条件下,为了自主推进我国的工业化,除了让农民多做些贡献之外确无更多的选择,那么,如今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且城镇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等发展水平已明显高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因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条件显然已经具备。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进一步端正对农业、农民问题的思想认识,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即使农业的比重降得再低,它在保障食品供给方面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农业人口只有随着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而下降,农业才能逐步现代化,整个国家才能逐步现代化。因此,绝不能因为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而忽视农业、忽视农民。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增强对农民的感情,增强法制和政策观念。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是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特别是在土地、税费和农民流动就业等直接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办事,加快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和做法,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尊重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推动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注重提高农民的实际生活质量。农村的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更为滞后。必须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快消除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制约因素。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使命。尽管人们对城镇化的概念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但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之所以必须加快城镇化,最基本的目的,就在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因此,必须按照十六大精神,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主要目标,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快消除不利于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和市场服务,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竞争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好范文”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