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林改成果 促进农民增收(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16:0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巩固林改成果 促进农民增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巩固林改成果 促进农民增收》。

第一篇:巩固林改成果 促进农民增收

巩固林改成果 促进农民增收

宁陕县林权制度改革历时一年,完成了主体改革。通过改革将全县306.16万亩集体林所有权和经营权,以家庭承包为主要方式分到了全县16867户,实现了产权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利相统一的林改目标。农民通过林改,除了耕地以外,又多了一份资产,这份资产如何管好、用好,在农民增收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针对这一问题,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有关部门和乡镇分管领导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基本情况

依照林改政策规定,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分山到户、家庭承包、股份制经营、联户经营、公开拍卖等多种形式落实了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使林区农户获得了少则10余亩,多则数百亩的山林。激发了农民爱林、护林、造林和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因林改增加了资产而高兴,同时又期盼新的政策盘活资产增加收入。从调查的8个乡镇、8个村的情况看,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民长期稳定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呈现的主要特点是:

1、林改促进了我县农村支柱产业的发展

林改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林业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的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如广货街镇的蒿沟村通过林改夯实了森林资源的管护责任,又调动了村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使其环境更加优美,促进了旅游业的稳步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种养业、餐营业的发展,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初步破解了农民增收的难题。

林改促进了以猪苓为主的药材产业的发展。林改为农民提供广阔的林地资源,为农户创造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先决条件,又在县、乡镇政府的扶持推动下,初步建成了江口、旬阳坝、新场等9个猪苓示范

基地乡镇、10个猪苓示范村、2000个示范大户,县信合联社仅去年以来为猪苓发展提供信贷300万元以上。

林改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提质增效。食用菌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当前大部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林改后山有主,林到户,林木资源与农户的经济利益直接相联系,农户为了保持食用菌生产的连续性,更加珍惜林木资源,自觉地建沼气,节省林木资源。在食用菌生产上自觉地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林改促进了林果业的发展。据江口镇介绍今春嫁接板栗48.5万株,新发展板栗园4500亩、核桃园2000亩;四亩地镇介绍,镇政府组织调运了板栗苗6万株、核桃苗2万株,其他果苗(如樱桃等)一万株,均被村民抢购一空,改变了过去植树难的局面。在果园管理方面,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大幅度提高,调查组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均看到农户的果园和核桃板栗盈枝、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2、林改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

林改使林地的作用和林木的经济价值在农村经济结构中日趋凸现,促使农民更加爱林、护林。林改前,农民仅仅管好自留山,集体林管理农户不操心,因此滥伐、盗伐的现象时有发生。林改后,农户均有管好自己的山,看好自己的林的思想意识,把山林看作是涉及子孙后代利益的“绿色银行”。从调查的8个村看,林改后林区秩序稳定,没有乱砍滥伐现象,即使农户生产袋料食用菌用材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限额采伐。

3、林改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

“一菌三园”是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从调查的村、组农户看,大多数农民从本地实际出发,在发展袋料食用菌的同时,积极投入发展核桃、板栗、药杂等。据调查冷水沟村今春栽植核桃1321亩,青龙村栽杉树3.5万株,村民董能志一户栽植水杉1000多株。据林业部门提供,今春全县嫁接板栗接

穗350万穗,是2008年的三倍,林业部门无偿发放板栗接穗50万株,是2008年的6倍,改变了过去“干部建园、农民休闲”的现象。

4、提高了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

林改后富余劳动力有了新的就业渠道,实现了劳动力就地转移,夯实了农民增收的基础。林改实现了林业经营效益与农户收入直接挂钩,农民在自己的林子里种植猪苓、天麻、党参等药杂,既提高了林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又增加了农户收入。

5、拓宽了融资渠道使农户看到了林业投入的新希望

一是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使农户看到了林业投入的新来源。据县信合联社统计,汤坪、筒车湾两个试点镇信用社,共向农民发放以林权证为抵押担保的贷款共计32户32笔108.68万元,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户林业投入不足的问题。随着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全面开展,林业投入将会大幅增加。二是社会资金不断向林业产业转移使农户看到了林业投入的新路子。林改后,县内外企业及个体经营户也瞅准了我县的林业资源及其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各种渠道将资金、技术投入进来。比如龙王镇和平村积极引进省外企业在林地发展翅果油树栽植项目。三是由于猪苓、天麻和黑桃、板栗、香菇等市价稳中有增,使农户看到了投入的新途径,提高了农户投入林业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农民的期盼

一是期盼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能够将分到的林地、林木由死资产转变为活资产,正确处理植树与采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二是期盼政府尽快兑现森林资源补偿费;三是极少数村民要求尽快处理林改中的遗留问题,如四址界线误差等;四是村民要求加强农村治安,尽快破获盗窃猪苓案件;五是期盼解决林业发展资金短缺;六是期盼提供林业生产技术。如蒿沟村的一位村民由于不懂猪苓栽培技术,一次损失一万多元;七是期盼发展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三、几点建议

1、巩固林改成果,深化配套改革。我县的林权改革仅解决了山林的所有权问题,如何落实农民的收益权和处置权,直接影响到农民投入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县政府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巩固林改成果。

2、允许农民适度间伐商品材,增加收入。实施天保工程以后,在全国林业政策从紧的大形势下,我县与邻县相比商品材管理尤为严格,致使群众分山到户的商品林得不到收益,对群众承包经营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应根据林地林木蓄积量、周期生长量,对商品林的采伐管理给予一定的限额采伐指标,可采取伐一植二的措施,在严格审批的前提下由农户间伐获益,以充分调动群众造林、兴林、营林的积极性。

3、科学规划,试点先行,允许农民适量发展段木食用菌。在调研中不少从事袋料食用菌生产的农民反映袋料食用菌生产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袋料香菇木耳也比椴木香菇木耳品质差。建议县委县政府先选定2-3个乡镇,每个乡镇选2-3个村进行段木食用菌栽培试点,用于生产对比、总结经验,成功后再在全县铺开。

4、转变职能,切实为林农提供高效服务。一是健全完善服务管理网络,把各种服务延伸到山头林地,将农民增收所需要的关键性知识和技能教给农民;二是建立服务农民的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森林经营、种苗培育、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服务;三是鼓励林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带头创办联办示范基地,帮助林农解决好林改后如何科学经营的问题;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开发、生产服务等示范活动,促进林业科技与生产的结合,不断提高林业经营水平和效益。

5、建立起科学运行的长效机制。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只是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要使农民真正拥有林地经营决策权、林木资源处置权,保障其经营林业的合法收益权,必须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完

善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建议尽快修改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制定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立公益林补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支持、放宽林业投融资等方面政策,为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6、积极引进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是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制定开发政策、优惠条件等,吸引境外大中型林产品加工企业在宁陕安家落户,与农户实现双赢。二是充分利用西洽会、龙舟节等各种商贸交流活动,由相关部门牵头宣传推介宁陕林业资源优势,扩大招商面,拓宽招商领域。三是尽快成立林地流转中介机构,鼓励在职干部和社会人士充当林地流转中介人,积极投身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工作,促进宁陕林业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篇:巩固林果业发展成果 拓宽销售渠道 促进农民增收

巩固林果业发展成果 拓宽销售渠道 促进农民增收

中共沙雅县英买力镇委员会 沙雅县英买力镇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

2012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英买力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地委扩大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目标,继续加大发展壮大以红枣、核桃为特色的林果产业,果品收入在全镇农牧民纯收入构成中所占比例成倍放大,经济效益强劲凸现。目前,我镇林果业面积62511.9亩,挂果面积45212亩。2012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590万元,其中林果业收入达6174万元,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18.4%。在2012年全镇农牧民7851元的人均纯收入构成中,林果业收入人均2242元,对全镇人均纯收入贡献率为28.6%。在林果业发展上,镇党委、政府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发展举措。通过优化品种、落实技术、强化管理、建立示范园、打造品牌、培植市场等手段,全镇林果业标准化生产日趋规范,果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品牌效益也逐步显现。

一、主要做法

(一)不断强化组强领导,靠实工作目标责任。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果业发展,把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优质林果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及实现农牧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突破口,做为构建人均收入8000-10000元产业结构框架的重中之中来抓。镇、村两级都成立林果业领导机构,加强林果业的统筹协调工作。同时镇成立了果树病虫害检测领导小组、组建了虫害专业防治队伍、果树专业修剪队伍,加强果品的标准化生产管理。在酸枣播种、新植核桃、果树嫁接等林果发展硬性指标上,严格工作目标量化,从镇领导、机关驻村干部、村干部到农户实行目标任务量化到人头,按工作进度要求,实行工作目标倒排,定期对量化目标进行总结,确保了工作目标百分百完成。在果树修剪、虫害防治、除草、安全越冬等果树常规管理工作上,坚持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和评比工作制度,实行奖优罚差、奖勤罚懒,不断激发村级和农户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强化有效株数理念,狠抓质量管理。坚持稳固现有林果业面积,加大果园改造和品种优化。镇党委、政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发展,严格落实《阿克苏地区红枣绿色栽培技术规程》、《阿克苏地区核桃绿色栽培技术规程》,大力推行绿色林果业栽培标准。一是加大新播酸枣、新植核桃的改接工作。今年完成酸枣嫁接3100亩、46.5万株,核桃嫁接3000亩、5.4万株,补植补造16470亩(其中红枣9200亩、32.2万株,核桃7170亩、9.9万株),成活率达到90%以上,确保亩均有效株数达标。成活率达到90%以上。二是加大对“老果园”的改造力度。在老果园改造及新果园嫁接工作中,坚持从地区实验林场采撷优质接穗,红枣嫁接品种以灰枣、骏枣为主,核桃嫁接品种以温185、新新2号为主,全面保证果园的品质和纯度。三是在嫁接人员安排上,坚持走市场化道路,聘请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人员,破解了嫁接成活率低的难题。四是加大果园病虫害防治。按照以预防、生物防治为主的要求,全面落实冬剪清除病虫枝、枯枝集中烧毁、冬灌冬翻灭蛹等综合措施降低病虫基数;通过安装杀虫灯、种植诱集带、树干基部涂抹粘虫胶,严控虫害的发生。五是加大各类物资投入,保证现有果园果树生产需求,广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安排肥料种类,采取“挖坑、施肥、埋土”“三步验收”工作法,不折不扣落实三次“施肥周”工作,确保林果业施肥质量。2012年镇政府共免费发放二胺、钾肥、硝基复合肥281吨、农药324箱、油渣40余吨,保证了嫁接果树对养分的正常需求。

(三)加大精品示范园建设,用效益感召引路。2012年我镇建立县领导示范园9个、1460亩,镇领导示范园17个、2550亩,村干部示范园40个、4080亩。对县、镇、村三级示范园实行挂牌建档,定人定责。加大对示范园的技术跟踪指导和肥、水投入,强化产出效益。与此同时,镇不定期组织干部和种植户到示范园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通过比长势、比管理、比品种、比效益方式来强化对果园科学管理紧迫性与必要性认识,有效地增强了干部、农户建精品园、丰产园的意识。通过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有效促进了全镇林果业的标准化生产,坚定了全镇广大农户发展林果业的信心与决心。

(四)坚持完善服务网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在林果业发展上,镇党委、政府一方面遵循市场,另一方面强化政府行为,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孵化相对完整的产业形态体系,加大产前、产中、产后的跟踪指导服务。一是坚持走将林果业技术服务推向市场的路子。组建了一支70人的林果业专业服务队,实行有偿服务,围绕病虫害防治、果树修剪等工作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通过“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形式,提高了科技建园的普及与科技知识向实践活动的转化。二是坚持走林果业集约化生产的路子。我镇今年通过安排专人推介精品园活动,招揽和吸引了一批农产品经纪人来英买力考察签订建园投资意向。今年流转果园经营权300亩,农户取得了相对可观的效益分红。三是坚持走林果业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的路子。我镇积极引导成立各种专业的果品协会,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目前我镇有红枣专业合作社两个,核桃合作社1个。在林果产业发展中的服务、开拓等职能不断得到体现。

二、今后发展思路

在今后工作中,我镇党委、政府一如既往贯彻落实地区及县委、政府关于壮大发展林果业的意见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上规模、抓管理、增效益、树品牌”的思路,发挥特色,突出重点,不断培育和拓宽林果品营销渠道,努力实现林果业全面增效。

(一)继续强化林果产业科技支撑。认真组织实施绿色、有机果品的生产,真正把铁日克艾日克村、帕夏勒克村、阿其墩村打造成绿色林果产品基地。坚持强化政府行为,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服务优惠政策,调动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利用冬闲等时节,抓好农牧民科技素质培训,完成农民技术员、技术能手的培训任务,为发展林果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加大农户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和指导。依托中国红枣网、沙雅县政府门户网等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为果农及时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定期组织种植大户召开果品市场形势分析会,传达上级部门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等有关政策,努力做到使每个农户都能了解市场,掌握市场形势,确保果品收益最大化。

(三)扩大林果业集约化生产,提高果品质量。针对当前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重种植、轻管理的现象以及农户分散种植,技术标准不统一、规模效益不明显的实际情况,鼓励中小型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林权改革的方式,有序实行经营权流转,逐步推行公司+协会+农户或者协会+基地 +农户的模式,实现林果业集中种植、集中管理和集中销售,形成林果产业规模化效益。真正实现林果经济不断壮大,同时解放部分农村劳动力,促使其二次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的多赢发展局面。

(四)加快红枣基地建设,规范运行林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外招商引资,英买力镇现已建成3000吨加工能力的红枣加工厂和储藏1000吨果品的冷藏库各一个,已形成“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今后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使农户与合作社、果品经销商建立良好的关系,确保果品真正及时转化成为商品价值。

(五)加强果品品牌管理和各类认证工作。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产品认证工作是壮大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今后我们在严格执行果品标准化生产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果品无公害、有机认证工作,加大果品产地保护意识,使我们阿克苏红枣能早日名誉天下,享誉中外。

新的一年,新的形势和任务、新的机遇和挑战,我镇党委、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委扩大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矢志不移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林果业标准化生产步伐,发挥林果业特色优势,不断实现林果业增产增效,为推动英买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奋斗。

第三篇:促进农民增收

白水民间资本助推经济发展澄城六大举措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 王小丽 通讯员 杨娟)作为全省首个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意见》的白水县,今年民间资本呈现出活跃态势,已有48亿民间资本计划投向71个建设项目。白水县圣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这个占地15亩,由民间资本投资2800万元的工程计划建设18个冷库、两个储藏库和加工车间等,用于果品的冷藏和外贸加工,预计6月份就可以投入运营。白水康贸粮食物流、弘海

海洗浴等项目也已开始试运营。这些注入白水民间资本的项目不仅涉足果业、粮食等基础产业,同时也逐步进入白水的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近两年,白水不断放宽民间投资范围,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县内各阶层自主创业、引导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吸引县外人员来白水创业。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市政设施、公益性事业、旅游开发等领域。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高民营企业主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减免各类税费,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据介绍,今年全县民间资本共投向7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48.6亿元。目前已有26个项目开工,投资1.97亿元,全部项目有望在明年内完成。

本报澄城讯(通讯员 张建军 记者冯战武)今年以来,澄城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围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21%的目标,重点实施六大举措,确保群众增产增收。这六大举措即:深入开展“水利建设年”活动,明确今年水利建设七大重点任务,为促进全县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县财政列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加大对苹果新建园苗木补贴力度。截至目前,全县新建果园2.4万亩,占全年任务的60%;对新建标准化圈舍每栋奖补1.8万元,对新建600头

种猪场奖补80万元,进一步增强群众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力争年内实现存栏70万头,出栏100万头目标。同时,狠抓生猪产业发展的饲料来源,全面扩大地膜玉米种植面积,积极落实农资补贴等,确保全县18万亩任务完成;严格按照“城乡增绿、农民增收”的方针,坚持经济林与生态绿化并举,全县新发展核桃经济林1.2万亩,绿化道路20公里,义务植树35万余株;抓住农民进城基础在户籍、核心在住房、关键在社保、重点在培训、根本在就业五个关键问题,建立和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等各项相关保障机制,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目前700余人已办理落户手续;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春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积极推行村、组(巷道)垃圾“户清扫、村收集、镇拉运、集中处理”模式,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四篇: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杨龙书

[论文提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针对影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我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生产、投资环境;二是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三是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就业创业道路;四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

[关键词]:农民 农民增收 有效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努力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又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要“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缓解了农民收入增幅下滑的态势,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及增长缓慢的态势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难度明显加大,国内通涨持续,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成本不断加大,自然灾害频繁,农民增收乃 1 至“三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经过多年来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较低。农民仍然是靠天吃饭,一遇自然灾害,农业便减产。一旦遭遇天旱,农业用水就成问题,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就成定局。

(二)农业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低

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虽然大幅提高了,但增速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工价格增速,致使农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尤其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农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大多数劳动力属于进入劳动年龄人口自然形成的“体力型”劳动者,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从事传统的辛勤劳作,受到专业和职业培训的寥寥无几,造成农民在发展农业方面,缺乏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方面,缺乏筛选能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和拉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民劳动力总量大,有效就业不足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 下,农民的就业极不充分。这是农民主要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

(五)农业组织化程度低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一直以单打独斗为主,农村没有形成有利于扩大再生产的农业合作组织,小农户面对大市场仍是目前农村经济的基本格局。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信息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对策

针对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要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求失衡现象。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较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产品质量偏低,名优产品比例不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是解决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一是政府要加强引导,依靠典型示范推动结构调整。改变光靠行政手段推动结构调整的作法,创新工作思路,从示范引导入手,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一批,推广一批。通过典型示范,效益吸引,提供服务的方法引导农民主动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形成农业结构调整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在农产品结构调整上,要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坚持在名、特、优、新上做文章,培树知名品牌。引进优质高效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效益的提升,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由追求数量型向追求质量效益型转移。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发挥比较优势,建设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基地。抓规划,抓协调,抓服务,通过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扩大基地规模,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

根据我国农村农业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富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由于农村教育水平较低,长期以来,农业劳动力生产技能较低,所掌握的职业技能较少,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工业化对劳动工人的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对农民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其他生产技能,促进向非农行业转移。

同时要积极扩大农民工就业。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督促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妥善解决劳动纠纷。对于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要根据有关政策,使其与员工在 双方平等协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在岗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要在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事业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大规模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增收机会。要健全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以扩大农民工就业增收空间。

(三)要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村生产投资环境

近几年来,农村生产条件虽然得到了改善,但相对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得到了长期较快发展,而农业的增长速度相对就慢了较多。因此,要改变农村农业落后的生产环境,各地政府必须重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加快对“三农”的投资,促进农村经济进入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广和运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强大推动力。当前,表现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投入偏低、推广网络不健全、农民数量大但接受程度低等问题。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着重点是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农业生产组织。一是推进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办、能人带动等方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要,按区域布局和产业类型组建集生产技术指导、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真正把农户、企业和市场连结在一起,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民在基地生产和市场销售上的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之成为组织和带领农民闯市场的主力军。二是创新合作扶持方式,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由直接扶持农民向扶持龙头企业转变,从资金、政策上向龙头企业倾斜,增强其自身实力和带动辐射能力。三是要把龙头企业当成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和关键来抓。坚持开放引进一批、大力发展一批、嫁接改造一批的思路,根据全县的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紧紧围绕烤烟、水果、优质稻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和培育产地市场型、深加工型及基地订单型龙头企业,通过协议购销合同、保护价收购等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逐步形成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链条,带动全县传统特色产业的改造升级,使其真正成为优势产业。

(五)积极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当前,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助推器,也是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环境,一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要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不断扩大准入范围,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努力构建包括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在内的种类多样、覆盖全面、分工明确、有序竞争、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二要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要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并进一步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三要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要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为广大农村地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四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对服务农村的金融企业在税收、信贷风险保障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及时调整贷款在城乡、区域、产业之间的投放比例。

第五篇: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灵石县两渡镇镇长侯文斌

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促进

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基石。努力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又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灵石县两渡镇党委、政府以“一村一品”、工业项目建设、生态建设为抓手,在培育农民增收点、增收方式、增收效益等方面寻求突破,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当前我镇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强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缓解了农民收入增幅下滑的态势,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但是我镇作为典型的工矿型乡镇,受农业生产立地条件、煤炭资源整合以及煤焦市场低迷等影响,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及增长缓慢的态势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难度明显加大,农民增收乃至“三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随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农业生产条件

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较低。农民仍然 1

是靠天吃饭,一遇自然灾害,农业便减产。一旦遭遇天旱,农业用水就成问题,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就成定局。

(二)农业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低

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虽然大幅提高了,但增速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工价格增速,致使农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尤其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农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大多数劳动力属于进入劳动年龄人口自然形成的“体力型”劳动者,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从事传统的辛勤劳作,受到专业和职业培训的寥寥无几,造成农民在发展农业方面,缺乏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方面,缺乏筛选能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和拉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民劳动力总量大,有效就业不足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下,农民的就业极不充分。这是农民主要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

(五)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一直以单打独斗为主,农业合作组织还不健全,小农户面对大市场仍是目前农村经济的基本格局。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信息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对策

针对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所在乡镇的实际,认为当前要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抓手,在培育农民增收点上求突破。

一是在实施“一村一品”工作上,我镇按照“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品牌”的要求,精心组织,动员镇村两级干部,针对各村实际,确定发展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建设“核桃经济大县”的目标,在“一乡一业”上以核桃产业为主导,重点突出核桃经济林建设,把发展核桃产业摆在全镇工作的突出位臵,把核桃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确定了5年内人均拥有2亩核桃林、100株核桃树,建设万亩核桃标准化专业大镇的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我镇核桃经济林发展到3万亩,到盛果期年产核桃200万公斤,实现产值40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在主抓核桃产业的同时,根据各村的地域优势、传统产业特点,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葡萄、西瓜、香油、生猪、笨鸡、生态观光农业等涉农产业或产品。同时,以村为单元,围绕主导产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特色优势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全镇“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按两步走发展战略,即示范村建设和推进村建设。2012年完成7个示范村建设,并通过示范村建立帮扶带动机制,辐射带动其他11个村的发展,实现产业区域聚集。到2013年底,全镇所有的推进村全部达到示范村标准,较大幅度提升全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是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倾斜、政府扶持,以“支部联协会”为抓手充分发挥6个生态建设协会作用,严格考核管理等多种措施,促进“一村一品”工作顺利推进。

1、强力推进东、西两山万亩核桃经济林建设。

万亩核桃经济林建设是我镇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加快生态建设和建设“核桃经济大县”的号召,全面启动恢复生态治理,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惠民工程,涉及东山区的两渡、索洲、徐家山、房家庄和西山区的新庄、张村、杨家垣、后庄等村,规划核桃林栽植3万亩。2013年全部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重点打造徐家山、新庄、张村3个核桃经济专业村。目前,核桃栽植1.2万亩,现已挂果的有2000亩,实现经济效益110万元,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2、发展以养殖、庄园经济等为补充的其他产业。

按照核桃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着力培育2个养殖专业村:新庄村(朱家岭)生猪养殖专业村和徐家山村(尤家山)笨鸡养殖专业村;1个生态观光专业村:张村神岭生态观光专业村;2个庄园经济(林间套种)专业村:徐家山村套种西瓜和张村套种黄豆经济专业村。

同时,选择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的特色产业作为“一村一品”典型进行推广。如两渡村官滩400亩葡萄园、东山尤家山300亩西瓜园、军营坊村年加工5000斤小磨香油等。根据两渡特殊的地理位臵,高标准规划了以军营坊村为中心的蔬菜大棚园区。通过广泛发动,全镇共发展蔬菜大棚210亩,其中军营坊村何小多发展100亩、张宏斌发展50亩、两渡村岳义宏、雍金宝各发展30亩。这些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和典型带动,增加了农民致富渠道,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大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以工业项目建设为依托,在促进农民增收方式上求突

我镇境内有6座煤矿、35个洗煤厂、4个煤炭发运站,是一个典型的工矿型乡镇、是全县“项目建设集聚地”,镇党委、镇政府把促进农民增收与工业项目落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增收,把劳务产业作为农民增收因素中最活跃、最直接、最现实的产业来抓,加大农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力度,收效明显。一是立足于以煤为基,筑牢煤炭产业基础,稳步推进铁新、安苑、华苑和聚义鑫辉源四个矿井技改和复工复产,积极创优环境,保证灵北、河东两大煤矿及洗煤项目建设。二是立足于循环发展,推动聚义五大项目开工建设,编制了两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并通过评审,确立了建设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园的发展思路,框定了工业园区准入门槛,稳步推进聚义焦化项目各项基础工作,目前万事俱备,正在寻求合作伙伴。又一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矿棉装饰板和建筑墙体保温材料的创新型项目——总投资30个亿元的煤矸石制纤项目落地建设。三是立足于多元发展,全方位推动转型项目落地。引进投资4.5亿元永泰能源公司装备制造项目、投资2亿元杰泰微电子科技项目、投资1亿元山西宏胜矿产品开发公司、投资3000万元晋达包装公司低纱复合包装袋制造项目、晋阳碳素项目等一批新型项目。通过以上三轮驱动,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生活富裕了,幸福指数提高了。

(三)以生态建设为载体,在农民增收渠道上求突破

我们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农业转型发展、实现农民就业的一个新型产业来抓,以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镇为目标,依托企业持续投入,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度推进。同时,全镇组建9个农村生态建设协会等民间组织,不断优化核桃产业和农村劳动力就业

结构,实现环境改善、企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三赢目标。力争完成全镇15万亩土地绿化,在全镇建设3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和10个生态园林村,使全镇森林木覆盖率达45%。如张村农民生态建设协会从2010年组建以来,承担了保利铁新煤业集团委托实施的总投资达2100万元的造林工程、筑路工程、生态观光园建设工程,流转本村土地2700亩,将本村57个农民由种植户转化为核桃建设的产业工人。

我镇在实施好保利生态经济示范园和东山农业生态综合开发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同时,紧紧抓住当前“绿色”和“生态”理念日渐普及和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新机遇,积极拓展生态建设产业,将生态景观、田园风光开发、农家乐融为一体培育成新型产业,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我镇张村神岭生态园就是新型产业发展的一个好模式。神岭生态园成立于2010年10月,位于两渡镇张村神岭山,毗邻108国道,生态园以绿色核桃产业为依托,以生态观光旅游为特色,投资900万元,种植了侧柏、国槐1500余亩、大豆1000余亩、月季花4万余苗、核桃树2000株、柿子树100株,开发了天星娱乐广场、天星阁、怡心亭、寻芳谷等景点。生态园致力于打造“回归自然,生态和谐”的品牌形象,创建了“神岭绿色核桃”品牌,打造了两渡镇核桃经济林种植示范村。创立了以“农家肥、原生态、现采摘”为特色的“神岭绿色核桃品牌”采摘园,核桃经济收入实现连年增长,套种大豆产量3万多斤,月季花销售收入达50万元,解决农民就业70余人。目前,又实施了以“二十四孝道德教育基地”为中心的配套项目,包括二十四孝道德教育雕刻、文昌宫,以及钓鱼、瀑布观景和农家乐餐饮等设施。

下载巩固林改成果 促进农民增收(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巩固林改成果 促进农民增收(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农民增收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省相关决策部署,适时召开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关键举措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并创造性地......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收入不断啬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介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与城镇居民的收速度相比较慢......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不平凡的2003年即将过去。辞旧迎新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明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改)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全力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是促进农民增收。而发展民营经济可以提高广大农民工资性、经营性收入水平,对农民增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绿色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绿色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吕广权 天镇县地处山西省最东北端,与河北省、内蒙古相邻,全县221个行政村,18.18万农业人口,全县无大型工矿企业,是典型的无污染农业县。至2011年底,全县人均......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尉氏县水坡镇党委书记步保华 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农业结构调整是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

    促进农民增收意见[精选五篇]

    促进农民增收意见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意见》的内容,具体内容:为了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促进农民增收,政府部门出示了指导意见。下面......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市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xx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7月)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省相关决策部署,适时召开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制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