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长如何实施以德治校
校长如何实施以德治校
——清华伟新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学号:11号凉州区四坝镇三岔小学 齐松先
我参加了清华伟新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培训班学习,受益非浅,体会颇深。下面就本次学习培训,谈谈自己的体会: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不无道理。我感到要当好一名小学校长,要具备多方面的优良素质,必须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实行民主决策,发挥教师的群体作用,必须能识人善用,量体裁衣。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给人类特别是给我们的少年儿童带来的诸多影响。单纯的依法治校,以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人是无法管好一个学校的。因此,校长在依法治校的同时,应当实施以德育人,以德治校。
以德育人,以德治校的关键就是看校长自身对“德”的理解和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如何体现“德政”渗透“德育”。“德”单从词面上理解,它有三层含义:一是道德、政治品质。二是心意、信念。三是恩惠、好处。我认为校长自身对“德“的理解应当是在自我教育和行政管理中渗透这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校长在自我教育中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道德水平和政治品质标准。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领袖”,“首脑”和法人代表,他肩负着诸多的重
大政治使命。而首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完成重大政治使命——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建设和治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校长必须加强自我教育。认真学习德育理念,认真从事德育研究,认真审视学校的确德育现状,认真剖析学校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德育危机。诸知:德育方式虚假、简单、粗暴,德育内容单一而过分强调“政治化”、“纯洁化”等。出现这些德育危机的关键,我认为还是道德观念的问题。因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下,有些校长抑制不住其诱惑而产生一种对商品经济所必须的“新的道德观念”。而这种“新的道德观念”。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就表现为德育危机。所以,校长在德育工作中要经常反省自我。反省自己的德政行为是否符合广大师生的心愿,是否符合党的大政方针。切实提高教育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
第二,校长在自我教育中应升化理解“德”的第二层含义:“心意、信念”。
1、所谓“心意”对于校长来说我的理解是:校长要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其精神实质。努力造就一批观念新、知识新、能力强的能适时代潮流的新型教师。校长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应革新教育思想,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模式,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其次是要想办法解决目前多数教师还不能适应“课改”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其原因是多数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还没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技能。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校长责无旁贷。校长要有公仆意识,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想群众之所想及群众之所及,努力为广大教职工谋利益,为每一个学
生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要使学校工作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满意,让人民放心。校长要懂得爱的艺术,实施爱的教育。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没有爱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
2、所谓“信念”,对于校长来说我认为就是:校长要有远大的办学目标,要有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办学理念。要有这样的理念,校长必须带头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学校教育教学的长远规划。
第三,校长在自我教育中应升化理解“德”的第三层含义:“恩惠,好处”。
所谓“恩惠”,就是给予。对于校长来说就是:要给予教师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给予教师展示创新“演技”的舞台和机会;给予教师创新研究的经费;为学校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所谓“好处”,对于校长来说,可以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校长要给予教师与他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相当的报酬和荣誉。要大胆重用年青有为的,有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的教师。对于这样的教师,校长既要给予他们重要的岗位,又要积极鼓励,让他们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可贵,从中体会到成功地喜悦。二是校长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第四,校长要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体现“德政”,渗透德育。
1、校长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放而不松,以诚相待,以理服人。放而不松就是指校长在管理各部门的工作时,即要充分信任中层干部,放手让他们去干,又要加强督促检查。校长应该是从规章制度的制定到执行都要虚心地听取教师们的意见,以诚相待,以理服人。
2、校长应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教育的发展靠法律保证,教育的行为要靠法律规范,教育的合法权益要靠法律纵。所以校长在治理学校,管理教育上要认真履行《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但教育管理的对象毕竟是人,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情感的人。因此,校长要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学校教育要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校长要结合当前形势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使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德育的熏陶。例如:为了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在教师、学生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知识竞赛。通过活动加深全校师生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促进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给人类特别是给我们的少年儿童带来的诸多影响。单纯的依法治校,以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人是无法管好一个学校的。因此,校长在依法治校的同时,应当实施以德育人,以德治校。明确了正确的方向,做好小事,长期坚持,养成了习惯,形成了风气,以德治校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再加上科学的管理机制,就一定能让师生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里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积极的心态共同推动学校健康、有序、协调的发展。
第二篇:中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研修班
世 界 宣 明 会
中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研修班
心得体会
红河乡初级中学
文汇岳 短短5天清华之行,感触很多,路途虽辛苦,心很想往,中华之高等学府,也算圆梦之旅,徐振明老师的清华发展史及其传统文化简介,使我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给我带来了人生新的思索与感悟。
扈之霖老师的如何听课与评课,使人眼前一亮,通过大量事例论证了高效课堂与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之关联。教学原点处理中“到位”与“越位”,教学环节中“到位”与“味道”之关系,课堂高潮的预设与生成;课堂中“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之幽默。大师级之讲座,从中体会到了“良知与积德行善”中之“厚德”。
余雅风老师的创建安全的学校———学校事故的法律责任及其防范。通过大量例证解了我心中好多的疑惑,从中也体会到了我对法律知识的空白。这一课也让我知道回去之后要好好地研读一些法律文书,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其他几位老师的精彩讲解我就不一一列举,通过他们的授课感知到自己此次不虚此行。当然还得感谢世界宣明会提供给我的帮助,感谢清华大学这个舞台,感谢彭阳县教体局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校长要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作为校长,只要会努力的自我认识与完善,不断的探索、改革与发展,其实践能力的提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臻完善的。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必多说。但这次学习之中,我认识到:仅有实践知识而缺乏理论的支撑去引领学校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长久和有效发展的。学校的发展要目标远大、内涵丰富、计划具体、落实到位,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目光短浅。同时,学校的发展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师生员工的事。甚至不是一任二任校长或员工所能作为的,而是要历任校长或员工的长期努力。所以要让全体师生员工形成共识,达成一致,团结一心,目标统一。这就需要校长既有实践工作经验,更要有专家的理论作支撑,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师生员工拧成一股绳,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校长要成为研究型的校长。
成功的校长不仅要做实践型校长,要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管理能力,总结实践经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要做研究型校长,不断研究学校,研究社会,研究学生,研究老师,研究实践,研究理论,在不断的研究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理论高度,让自己在校长工作中进步,在校长研究中发展。做研究型校长,不仅要认真去研究,去发现,还要善于归纳提炼和总结提高,要将提炼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论文或书籍供他人参考。一般而言,许多工作在一线的校长,实践能力较强,是一位合格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引领者。但许多人不善于总结经验,形成理论,因而还不能算作是真正合格的校长。
三、校长间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相同的社会工作,相同的经历,校长间存在的共同话题自然较多。校长如果能经常往来,互通信息,切磋管理经验,学习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以此来提高管理水平,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在这次学习过程中,许多校长都能尽量与他人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与交流,获得了诸多思想的启迪和工作的创新突破。特别是在普遍关心的老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结合、教学教研的开展等问题都是在广泛的交流与沟通中有了一种豁然开朗,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四、校长不仅要善于工作,也要善于保重身体。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主心骨。学校工作繁杂多变,涉及面广,影响大,需要校长有充足的精力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因此,校长不仅要会工作、能工作、善于工作,还要能持久工作、有效工作,要永葆青春活力,带领全校教职工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勤恳努力、不断奋斗拼搏。如果校长本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经常无法正常来校上班,纵有通天的本领也难以管理好、发展好学校。
通过本次学习及清华校园的洗礼,使我深深体会到在人的一生中,奉献比索取重要,幸福比名利重要,事业比工作重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负起自己该有的责任,实现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2013-12-26
第三篇:对金融业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理性思考
一、金融业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金运动的“信用中介”,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是提高生产力的“粘合剂”和“催化剂”,是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面对国内外金融同业竞争加剧的态势,以及当今社会上存在的“逐利口号的喧嚣、个人至上的张扬、贫富差距的扩大、金钱欲望的膨胀、社会风气的滑坡、道德评价的偏离”等不良现象,金融业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来说,将面临以下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政治、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的更加直接、更加迅速的相互激荡、相互冲突和相互影响。我国金融业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的需要,以科技为支撑,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动存取款机等以高科技技术支撑的另类银行形态将大量出现。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得以迅速在网上传播,向各行各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我们将更容易地吸取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有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西方的一些文化垃圾、腐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有了新的传播渠道。金融业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对待外来思想道德文化,既要以博大的胸怀和健康的心态学习吸取各国各民族优秀思想道德成果,又要抵制外来腐朽思想道德的渗透和侵蚀;既要吸收历史上和国外优秀传统思想道德,更要弘扬人民大众的革命传统文化,着力塑造与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基本要求和历史使命相适应的时代精神。这是因为,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吸收风险、分散风险、化解风险是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核心职能,稍有不慎,不但影响经济建设,甚至危及社会稳定;金融行业是“窗口行业”,一线网点直接面对群众,面向社会,其行业形象既关系到自身经营效益,也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形势,给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一是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必然会促进不同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的人们,形成各自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性质的金融组织,不一个系统的金融机构,乃至一个系统里的不同阶层的银行员工,其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也各不相同。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资银行将竞相抢滩登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大势所趋,合作金融改革如火如荼,行长(经理)年薪制的实施,促进了金融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及其不断发展,这些不同的组织形式,它不但要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得到满足,还必然要求其政治上的利益和权力。三是随着金融改革力度的日益加大,中外资银行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这一态势促进了就业方式和就业渠道的多样化。一方面,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使金融员工的个人意愿得以更好的满足,为个人的充分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由于机构精简、下岗分流富裕人员,也给部分金融员工的就业造成了困难,产生了个人要求与国家和社会需要之间的新的矛盾。这就给金融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有赖于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的存在这一基本前提。应当肯定,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开拓精神、创新思想和效率意识等,但由于“市场”自身的弱点,市场的趋利性、排他性和商品交换等价原则,加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尊重经济利益主体和提高其经济行为民主化程度的同时,而忽视了“市场”本身所具有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所可能产生的危害,以至于使个人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它不仅以个人的独立、自主、平等、自由冲击着封建道德意识的影响,而且也以个人权力的极端化冲击着在几十年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伦理思想、价值观念。因此,它就极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反映到金融行业则表现为:一些单位和部门在经营管理上存在问题多多,铺张浪费、违规经营、贪污腐败等;一些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淡薄,思想涣散,行为不端,纪律不严,责任心不强,团队意识差;有的干部职工贪图享乐,追名逐利,廉洁意识差;有少数干部、职工违法违纪,参与金融犯罪等,轻则导致行风不正,损害金融机构信誉,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挫伤;重则致使银行遭受巨额资金损失,甚至导致金融秩序混乱,产生严重的金融风险,影响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二、金融业实施“以德治国”的策略选择
“以德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必由之路,是提高
公民道德素质的可靠保证。“以德治国”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必须看到,“以德治国”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贯彻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群众参与是基础,行业组织是桥梁,举国常抓不懈是保证。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调节杠杆,金融业的繁荣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金融业要贯彻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实施“1234”工程:
(一)“1”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金融队伍这一目标,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德治行”活动,把员工的思想言行规范于一定的社会道德和一定的社会法律之中,营造一种依德、依法、守德、守法的经营环境,保证金融事业安全、稳健、高效运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因为,在经营管理诸要素中,人才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人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动力。由单个人组成的队伍的素质是决定的因素。健全的体制要靠高素质的队伍去坚持和完善,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要靠高素质的队伍去掌握和运用,政治优势要靠高素质的队伍去体现和发挥。无论是依法治行,还是以德治行,其作用的对象都是人,只有作用于人,才能实现其目的。所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仅是金融业,也是各行各业所必须确立的首选目标与终极目标。
(二)“2”就是坚持两项原则。一是坚持以德治行与依法治行相结合。对于一个国家、一个行业或部门的治理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互为表里,道德渗入法律,法律体现道德精神。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法律是道德的后盾,道德是法律的最后防线;守法的人未必守德,守德的人必定守法。二是坚持德治的层次性与德育的统一性相结合。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必须看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每个员工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占有的社会资源、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每个人的遗传天赋、聪明才智等方面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所以,只有坚持正确的道德导向,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充分地注意保护弱势群体,分层次施治,才能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另一方面,德治的实施是通过金融部门各级领导的率先垂范和对员工的道德教化来进行的,不同的阶层,如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不同的岗位,如信贷、财会、监察等,其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德治客观上要求对每个员工要做到以德定位,以德取位,德位一致。
(三)“3”就是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对决策层的道德教化。一方面,就是要切实发挥决策层的表率作用。德治的传统要旨是“治者”作为道德表率和示范来教育和感化“被治者”。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实行以德治行,领导干部的言教固然不可或缺,但社会公德的培育,领导干部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尤为重要。在市场经济中,一个领导干部一次偶然的、某个单位领导局部的事件,就会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给社会公德的培育造成严重损害。对此,我们已经有了不少的、深刻的教训。“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句话就从一个侧面有力地证明了领导干部的表率和示范作用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就是要切实加强对决策层的灌输和学习。在当今的社会,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领域不断更新,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任何人,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其本质中都含有善与恶两个方面,要扬善抑恶,就必须施以教化。“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高尚的道德绝不会自发地产生和保持,必须不断地灌输、学习。以此把决策层建设成为“政治成熟,业务精通,作风扎实,清正廉洁,敢抓敢管,知人善任”的坚强领导集体。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对管理层的责任伦理教育。管理层处在全行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联络左右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一方面,对决策层制定的政策、规章制度、发展战略、工作意见等都需要管理层去贯彻、落实,并将贯彻、落实结果及时反馈给决策层;另一方面,对操作层肩负着管理、检查、指导、监督的职责,以及下情上报工作,稍有疏忽,都有可能使整个经营过程中断或产生不协调。所以,必须加强对其进行责任伦理教育。所谓责任伦理,是指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在履行其角色义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行为的可能后果,并为其承担责任。通过责任伦理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制约,可以使管理层的员工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提高内在的自觉性。以此造就“五官端正”的管理员工。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对操作层的职业道德教育。金融行业是经营管理货币资金的特殊行业,操作层员工整天与钱、票据打交道,责任重大,处于一线,直接面对群众,面向社会,是形象的窗口。其形象的好坏,既关系到自身的经营效益,也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竞争的优势是服务。谁能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致力于对操作层员工价值观的持续培训,强化对文化价值的认同,增强实践价值观的主动性,培育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团队与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团队精神。
(四)“4”就是搞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对员工人格的培养。这是因为,充分的个人品格修炼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适应未来金融事业和岗位工作的需要,良好的个人品格形象和职业道德形象是在未来竞争环境中拓展业务、赢得客户、创造个人业务佳绩的需要,加强个人品格和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在激烈竞争的社会整体环境中的生存之本,成功之源。人格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资格。人格培养是最基本的品德培养,也就是使每个员工具有人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比如,要有荣辱感、廉耻心,要有道德追求,要诚实、守信用,要自尊、自重、自爱,要懂得尊重别人,要有同情心、正义感,要讲良心、负责任,等等。因此,金融部门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员工进行以“马列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国情、民情、行情”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以此培养出员工高尚的人格品质。二是搞好对员工的自省和慎独的引导与教育。自省、慎独是儒家提出的重要修身方法,按照现在通俗的提法就是“自律”。在儒家的思想理论中,有关修身的论述和方法很多,但都是以自省作为起点和基础,以慎独作为追求和归宿。不会自省,就谈不上修身;没有慎独,就不可能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所谓自省,就是每天都要反复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以便发现有违背常理和伦理道德要求之处及时纠正;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防止出现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这是因为,通过自省、慎独可以使员工增强培养高尚道德人格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可以使员工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水平,增强职业道德情感;可以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意志,坚定职业道德信念;可以培养员工的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因此,金融部门通过积极引导员工学会自省、慎独,就可以促使每个员工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的得与失、善与恶、对与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自觉纠正言行偏差,并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三是积极引导全体员工开展健康有益的“读书求知”活动。高尚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健康有益的读书求知,只有精于读书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品德高尚,成为以德治行的模范。读好书,既是对人类知识营养的吸收,又是对一种美德的塑造和对自己人格的完善。因此,金融业要认真结合自身的特点,切实抓紧抓好对全体员工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以提高员工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政治理论水平,从而增强全员的战斗力。四是搞好典范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代表着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前进的力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激励作用。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教育和感召了全党、全国人民;饶才富、刘彦彬等一批金融系统先进人物,鼓舞和激励了全国的金融员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典型的宣传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典型身上感性层面的东西,更要注重其内在的思想、精神的挖掘,引导员工对照榜样找差距,将榜样身上的高贵品质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第四篇:校长如何依法治校
学校校长谈如何依法治校
第一中心小学
校长: 学校是教育人的重要部门,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要想让这项事业能健康有序地顺利发展,必须依靠法律和道德共同来维持。通过对“法治进校园”百校行网络直播课堂的学习,掌握主要的教育法律、政策以及与中小学办学、管理有关的其他法律政策。中小学校长要学一点法律基础知识,知法懂法是守法执法的前提和基础。校长要真正做到依法治教,必须努力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和教育法律政策,以增强自己的守法意识,系统掌握法律武器,掌握依法治教的操作要领,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学校管理实际问题。
一、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丰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依法治教的意识,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实现学校工作领导决策的正确性;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率。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还要学会做人,不断要树立自己职务的权威,而且还要增强非权力的影响力,领导的权力影响力是靠权力取得的,其特点是强制性,非权力影响力是由自身素质决定的,其特点是自然性。在学校工作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勤于思考,增强决策的正确性和果断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坚持原则,为人师表、清政廉洁、不谋私利、作风正派、热情大度、求是诚恳、办事公平、公正、公道;三是尊重教师,对同志注意情感的投入,注意加强和教师情感的交流,关心人、1 理解人、尊重人,通过自身的作用,努力使教师产生崇敬感、归属感、钦佩感和亲近感。
刻苦学习,增强本领。当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是:教育的民主化越来越高;教育的科学化不断发展;教育的国际化已成定局;教育的信息化是明显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成了我们学校教育的新课题。面对新的形势,我必须努力学习,学理论,学管理,学业务,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在办学方面,怎样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加强学校同社会的横向联系和信息交流;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怎样变保姆式为自主式;在教学方面,怎样从培养“知识型”的人为主,转变为培养“德能型”的人为主;在抓好“双基”的同时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方面,怎样变家长式为民主型、服务型,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校教师和职工都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要想真正地实行依法治校,关健在于主体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而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素质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制教育,因此,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普法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中小学按照规定开设法制课,把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将法制课纳入教学大纲,编写统一教材,扩大法制课教学量,实现法制教育课堂化,配齐配强法制副校长和法制教师,使法制教育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真正实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 2 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墨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如本人学校运用多种形式,寓法制宣传教育于教学之中,着力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一是选聘法制副校长,为学生讲座。如《交通安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二是形成学习制度。充分利用教师的政治学习时间和学生的班队活动课组织师生学习常用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条文学习和案例分析,使师生自觉养成学法、守法、护法的良好习惯,如近年施行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师生们都撰写了学习心得。三是健全管理体制,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推行岗位责任制,正确处理法与规章的关系。要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健全法制化的管理体制。要对学校各方面的运作实行规范化、制度化,这样学校工作才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学校建立的规章制度须包括学校章程、教育教学、学籍管理等各项制度,教职工和学生的人事管理制度及经费、收费及学校设施资产的财和物的管理,为学校整体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学校管理原则和方法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原则是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准则,它是人们客观规律的主观认识的反映,是人们根据客观规律制定。基于对学校工作的再认识,以及对学校现实的判断和对学校前景的预测,在学校总目标下,我又及时地提出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原则,或者说工作方针,即:“德育放首位,教学为中心,卫生树形象,安全作保证,管理出效益,改革促发展”,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德育放首位,是要通过加强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地思想品德和行为习3 惯,做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教学为中心,就是通过全体师生共同奋斗,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校的教学质量搞上去,扭转学校教学质量低劣的局面,转变社会对大坝中学的看法,树立大坝中学的新形象;卫生树形象,卫生是学校的面子工程,也是学校形象的基础工程,为此必须把卫生环境整顿和治理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以促进师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创造清洁,文明的校园环境;安全作保证,就是要加强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确保学校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创设良好的安全环境,使师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让社会放心、家长放心;管理出效益,就是加强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益;改革促发展,就是要通过改革,促进教职工思想、观念、作风的转变,促进管理水平,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团结、协作精神的形成,促进教师竞争意识的形成,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四、加强教师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为此,我在工作中十分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党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注意培养全体教师竞争意识、整体意识和献身精神,经常用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教育和引导教师,树立榜样;其次是注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进修、观摩、培训等,强化教学教研教改,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此外还要注意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对于教师们的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多鼓励,少埋怨,对于教师存在的困难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教师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
五、依法治校
校长依法治校,还需要处理如下两个方面的关系。首先,是权与法的关系。校长的“权”是教师通过法赋予的,校长权力要受法的约束,不能头脑发昏而在学校管理中以权代法,甚至以权废法。其次,就是依法治校与发挥个人作用的关系。依法治校是指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学校工作。有人认为,这样做会妨碍个人在学校作用上的发挥。这是一种误解。法要由人来制定,也要由人来遵守和执行。在合法的范围内,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尽可以充分发挥,是应该而且能够统一起来的。
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第一条职责就是依法治教。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职责的角度看,依法治教首先是职务责任,其次才是管理手段。因此,是否坚持依法治教,是履行不履行校长职责的问题;懂不懂得依法治教,是称职不称职的问题。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校长,就得过好法制关。
第五篇:校长如何依法治校
浅谈校长治校策略
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校长是学校的“校魂”,一所学校办得如何,是否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要实现学校工作的正确领导,校长必须有高素质,要使自己有高素质就必须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增强依法治教的意识,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及时掌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动向,才能实现学校工作领导的预见性、前瞻性和主导性,实现学校工作领导决策的正确性;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率。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还要学会做人,不断要树立自己职务的权威,而且还要增强非权力的影响力,领导的权力影响力是靠权力取得的,其特点是强制性,非权力影响力是由自身素质决定的,其特点是自然性。在学校工作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勤于思考,增强决策的正确性和果断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坚持原则,为人师表、清政廉洁、不谋私利、作风正派、热情大度、求是诚恳、办事公平、公正、公道;三是尊重教师,对同志注意情感的投入,注意加强和教师情感的交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通过自身的作用,努力使教师产生崇敬感、归属感、钦佩感和亲近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校长还应该成为成熟的社会活动者。在工作中,我深深感到,现阶段要办好一所学校非常不易,特别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初级中学更难,来自各方面的制约很多,最大的问题是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如果校长坐井观天,和别人不相往来,事情就更难办,为此,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我还力求做到:一是加强和上级领导的联系,及时汇报学校的工作,让领导了解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二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接触,向他们宣传学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困难和要求,通过联系和接触,及时了解收集有关信息,增加感情,以便多渠道争取政策和经费;三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向他们宣传、通报学校的工作,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明确学校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宣传学校的工作,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学校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学校的有关困难。
二、明确办学目标,确定奋斗方向
目标是一切活动所指向的终点,是计划工作和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目标管理是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制定目标,必须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更应该是上级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的有机结合,既反映上级的要求,又反映了全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愿望,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统一全体师生的思想意志,并化为全校师生的实际行动。在学校总的目标下,还应该有各个部门的目标,以及个人目标,构成一个目标层级。
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和教师、家长的交谈,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感觉到学校生源差的原因是教学质量不高,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不好,家长对学校缺乏信任感,教师情绪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没有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缺乏自信心,学校工作没上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领导在管理上的指导思想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缺乏激励机制,长此以往,造成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没有热情。基于对学校情况的分析,学校首先明确了“创一流学校、做一流教师、育一流学生”的办学目标。其次在这个大目标下,找到学校工作的切入点,进一步明确短期工作目标,解决突出问题,转变学校工作的被动局面,努力树立学校的良好社会形象。
三、明确管理原则,确定工作目标
学校管理原则和方法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原则是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准则,它是人们客观规律的主观认识的反映,是人们根据客观规律制定。基于对学校工作的再认识,以及对学校现实的判断和对学校前景的预测,在学校总目标下,我又及时地提出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原则,或者说工作方针,即:“德育放首位,教学为中心,卫生树形象,安全作保证,管理出效益,改革促发展”,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德育放首位,是要通过加强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地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做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教学为中心,就是通过全体师生共同奋斗,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校的教学质量搞上去,扭转学校教学质量低劣的局面,转变社会对大坝中学的看法,树立大坝中学的新形象;卫生树形象,卫生是学校的面子工程,也是学校形象的基础工程,为此必须把卫生环境整顿和治理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以促进师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创造清洁,文明的校园环境;安全作保证,就是要加强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确保学校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创设良好的安全环境,使师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让社会放心、家长放心;管理出效益,就是加强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益;改革促发展,就是要通过改革,促进教职工思想、观念、作风的转变,促进管理水平,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团结、协作精神的形成,促进教师竞争意识的形成,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四、健全领导班子,提高管理水平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充分说明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作为学校也是如此,学校的目标确定之后,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领导班子。因为学校的管理目标,要靠领导班子去实现,校长管理思想和管理意图要靠领导班子去贯彻,为此,建立一个团结、务实、廉洁、高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是校长实现学校管理目标重要目标。我校在九九至二000学,因部分领导班子成员调出,学校领导班子配备空缺较多,如:无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政教主任、办公室主任等,经过一年的考查,二000年秋季,学校配齐了领导班子,将一批青年骨干充实到学校各级领导岗位。领导班子充实后,我就迅速将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对全体领导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善于运用管理策略和管理艺术;二是,加强团结,搞好协作,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效益,要求学校各级领导必须加强团结,用学校大目标统 一大家的思想,促使每一个成员自觉坚持工作上分、思想上合,任务上分、目标上合,务好本职,管好一线,相互支持不争权,互相监督不护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搞好协调和配合,互相补台不拆台,使学校各项工作成为一个整体;三是要务实,这是学校领导必备的素质,这是由学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要把教师和学生管理好,就必须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要做到说与做的统一,只凭嘴上说,自己不去做,做不出样子,就不能得到老师们的认可,更不会心悦诚服地服从你的管理;四是廉洁,这是由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及学校的经济状况决定的,也是人的基本的品格,学校本来就是一个清水衙门,学校教师们的生活很清苦,工作很辛苦,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若再出现领导不廉洁,必然会引起老师们的反感,严惩影响教师们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导致学校工作上不去,甚至出现混乱局面;五是高效,这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不能想象一个拖拖拉拉的管理者,能把一个单位或者一个部门管理好;要求各级领导还必须做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时保量保质完成工作任务。
五、加强教师管理,提高队伍素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办好学校的决定因素,建立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兴旺发达的根本大计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就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为此,我在工作中十分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党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注意培养全体教师竞争意识、整体意识和献身精神,经常用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教育和引导教师,树立榜样;其次是注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进修、观摩、培训等,强化教学教研教改,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再次,就是建立激励机制,在奖金发入方面大胆改革,拉大距离,奖优惩劣,彻底改变“麻风雨”大家撒的局面,在教师的使用、职务晋升、评聘,以及评优表模等方面,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以贡献大小论英雄,以成绩大小论优劣,形成敢闯的竞争态势。此外还要注意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对于教师们的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多鼓励,少埋怨,对于教师存在的困难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教师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
六、依法治校,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校长依法治校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现有的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规章和地方的教育法律文件;第二,根据教育相关法律及本校具体情况制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实行之。
实行依法治校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是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也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实现依法治校,首先要认真学习教育政策、教育法规,增强执法、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依法办学的自觉性。《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规定》:“中小学校的首要职责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校长学习法律知识,不仅是实施依法治校的需要,也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在法 制逐步完备的现代社会里,不掌握法律知识,不懂得、不善于运用法制手段来发展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校长,是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其次要学习一些与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学习《宪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经费法》等法律文件,多了解一些法律的基础知识,更好地把办学纳入法律控制的轨道。第三,依法制定学校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学校工作。一是依法制定一个全面规范学校工作的基本制度。例如,《学校工作管理条例》,它是对该校工作的原则规定,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二是根据学校的某一些工作的需要制定的单项条例,如,《常规教学管理条例》、《关于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等等。三是抓好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学校的管理制度一旦被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就应立即贯彻实施,否则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校长不仅要带头遵循和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而且要引导教师自觉按制度办事。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按章办事,坚决制止和纠正,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惩罚。四是坚持在动态中完善、强化管理制度。学校工作不是固定不变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也不是永恒的。要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修改完善规章制度,否则,规章制度就会落后于学校的发展。五是在实施过程中不得违法,诸如管理和教育学生、教师管理、收费等均不得违法。要不断强化依法办学观念,发挥它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校长依法治校,还需要处理如下两个方面的关系。首先,是权与法的关系。校长的“权”是教师通过法赋予的,校长权力要受法的约束,不能头脑发昏而在学校管理中以权代法,甚至以权废法。其次,就是依法治校与发挥个人作用的关系。依法治校是指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学校工作。有人认为,这样做会妨碍个人在学校作用上的发挥。这是一种误解。法要由人来制定,也要由人来遵守和执行。在合法的范围内,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尽可以充分发挥,是应该而且能够统一起来的。
总之,我们的教师,特别是校长应当认真学习,宣传各种教育法规,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为指导,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