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伟书记在枣庄城市转型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陈伟书记
在枣庄城市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主持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初稿)
(2012年1月14日)
刚才,我们各位专家、学者都作了热情洋溢又非常精彩的发言、讲演。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开枣庄城市发展的战略研讨会议?在岁末,各位专家都是非常的繁忙,我们枣庄的各项工作也是非常繁重,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候,我们邀请这些专家、学者到这来,利用一上午的时间开这么一个枣庄的战略发展会议,这是关系枣庄发展特殊的、关键的、重要的时期。
大家知道,半月前,我们召开了枣庄建市50周年庆典,枣庄从1961年建市,我们已经走过了辉煌的50周年。那么接下来,我们又要召开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谋划未来5年,当然这5年也是为未来10年、更长时间谋发展,所以在这么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的时期,又是我们实施城市转型战略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我们实施了5年的城市转型,现在又列入下一个5年的国家试点,这是国务院资源型城市转型,刚才专家、学者的发言也为我们实施城市转型提出很好的建议和方法,我们又列入下一个5年的,第二批城市转型。但是中央又明确要求我们,让我们用5年的时间在全国率先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所以城市转型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到了攻坚时期。我们形象的比喻前5年,我们实施城市转型是一架飞机的话,那么这架飞机经过5年的机场、跑道2000多米的滑行到了拉杆的时候,大家也都知道拉杆到
20000米高空,一般10000米高空,从拉杆到10000米高空,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往往事故就发生在这时候,所以枣庄的城市转型,往哪里转,向哪里飞,要实现怎么样的目标,必须要求我们做出科学的、全面的谋划。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建设“幸福新枣庄”,就是为城市转型提出一个航标。所以,这么一个特殊的、关键的时候,深感责任重大,使命重大,今天在座各位市几大家班子、部委、区(市)的主要负责同志,应该说,在座的我们是一个团队,都是这架飞机的机组人员,都关系到这架飞机飞的好坏,能不能飞行,能不能飞向既定的目标。
第一个,在市委党代会之前,我们集思广益、解放思想、把历届的老书记、老市长和在枣工作过的领导都请来,大家一起回顾,一起总结这50年来的经验、体会、甚至是教训,同时也对未来进行谋划。历届的老同志、老首长对当前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也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第二个,就是前一段时间刚开完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那是面对当前的形势开的千人大会,一直开到乡镇,把两级贯彻变成一次会议,贯彻中央、省委的要求。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5年的目标,所以这次会议非常重要。我们明确提出了建设“幸福新枣庄”,画了一个形象的画像。同时我们对未来枣庄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三个,就是今天的会议。我们还有第四个,就是在春节前,我们邀请各方面的、各界的,还有老同志来参加枣庄发展的一个座谈会。我们在短短的一个月召开4次会议,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对枣庄的未来进行谋划,为党代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我们今天这个会议,在这么一个时期
召开的。
今天到会的9位专家学者可以说代表面非常广:有政界、有文化界、有学术界,同时也有在国家文化界有重大影响的,也有从事过领导岗位的领导,等等。可以说今天的代表面非常广,我们今天请的都是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在全国领先,在全国有代表性,甚至在国际上都是有重要影响的。我个人认为,有些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有一些可能是将来在国际上有影响,都可以称得上是精英,这9为同志的发言,代表了民族的思想、代表了国际的思想,是国家、民族的角度的战略的思想。
所以今天这个会议,我要讲几点,第一点“顶天立地”,今天的顶天,顶天是什么,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需要有仰望星空的人,需要有看月亮而不是看树梢的人。所以,今天不像我们平时开会的模式,我们开一个台儿庄会议、开一个煤化工项目会议,套路很清晰。今天跳出来,站在一个更高的视野,更高的层次来审视,就是要把顶天的思考、理念和枣庄的实际结合起来,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变成发展的途径,形成我们发展的实效。所以,我想今天是顶天和立地,所以我们在审视的时候一定要跳出来看。
我们今天把全国优秀专家请过来,是大家对枣庄的关心和厚爱,当前思路、作风、能力、党的建设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也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对台儿庄足够重视,不是说台儿庄现在地位高得不得了,认为这是台儿庄的事,不是枣庄的事,用不了多少时间,台儿庄一定会成功,这是因为台儿庄的魅力、品质。这都是我们清楚看到的,这就是距离,这就是差别。我们要把顶尖的理念、视野、观念、思路运用好。
第一个是我们的发展为了谁,发展的目的。这是我们需要解释的主要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这决定了我们要为人民服务,这是首要的目标。
第二个是发展的理念和经验。具体工作日行千里,有时候忽视了外面的世界,今天我们在这里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我们让外地人向往靠的是文化。冯仑董事长到台湾去看大选,说明了大家对民主和民生的重视,即祖国的同一大业。我们的梁总编也谈到了发展的目的,给民族留下来点什么等相关观点。也说明我们的发展理念和我们的发展目的是相通的。我们搞台儿庄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张志明教授提出什么是战略性的问题,也讲到了如何落实党的建设等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思考。我想今天就是给大家的头脑来的一场风暴,会后我们慢慢地消化。
第三个是发展的思路。刚才大家对发展的思路谈了很好的意见。工业文明城市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我们现在处在转型的时期。包括战略性,执行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刚才,张文忠教授谈到了党的建设、制度建设,枣庄的产业的发展。我们杨院长谈到了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础,实体经济是坚实基础,改革创新是强大动力,改善民生是根本目的,我看这四句话是中央对当前形势的把握。昨天中午两点我接待的是新奥集团的总裁,新奥总裁跟我讲了它的三大板块:第二大板块是煤化工,在谈到第三大板块的时候,他说还没有想到是什么。那么,第三大板块是什么?是文化旅游。他要搞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他就看到了文化旅游的大市场。这些事情不一定每个都能成功,但至少大家都能看到,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就是要鉴定信心。我们柳传志主席跟我讲到他
们的第一个产业就是RT产业,第二个就是枣庄的煤化工。政府不能直接去抓工业,不能直接去抓项目。我们的台儿庄也是企业化运作,我无非就是一个不领钱的CEO,这就是服务业。除了工业、煤化工以外,其他的我们都划在了服务业上面了。我想,联想集团和新奥集团这种战略的高度,让我们看到了发展的方向。一定要区分新型城镇化不是房地产化。新型城镇化一定是产成一体,和谐发展的,应该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实体经济是我们坚实的基础,房地产之外的二产、三产这些都是实体经济,所以我们的思想和发展思路要思考一下。
第四个就是发展的标准。发展的目标就是发展的标准,我们提出建设幸福新枣庄这是党的宗旨的要求,这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中央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的出发点是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老百姓的要求和期盼,也是党的宗旨的要求,百姓的期盼。有产业上的发展,有空间上的发展,有民生上的发展,这种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需要我们去努力克服。
第五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发展靠什么?市场经济。马克思说:“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中间最起关键作用的人才”。人才有三类:党政领导干部;专业专家技术人才;企业家人才。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人才,你愿意接受也好,不愿意接受也好;你证实也好,不证实也好;这其中,尤其是地方党委政府在这其中所起的关键性、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所以,既然我们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那么我们既要起到核心的作用,担当起这个责任。所以,关键在于党。如何
做好党的建设,要从制度环境上抓起。比如,刚才柳传志主席所讲的拨电话的故事,首先要拨对号,其次要一直拨下去。台儿庄大战决战最关键的部分就在最后的五分钟,这就体现了执行力的重要性,要在执行力上下功夫。我想,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我想,下一步在党代会上,在政治方面要研究党的建设问题。当然,这些不是所有的我们都能做到,但是,我们要考虑在我们这个层面上能做到什么,“顶天不着地不行”,我想下一步,干部的思想的转变,要以改变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推动社会的管理创新,进一步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想今天的会议可能没有结果,我们的发展的目标、理念、思路、标准,我们发展的保障,对于这些,还有我们两会的讨论,最后会形成一个结果的,今天会议的背景和角度就是这个。最后,再次感谢各代表人士对枣庄的厚爱。我提议,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各位专家的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篇:书记在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书记在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一年一度的学校发展战略研讨会。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就学校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思路与大家作一讨论,以期更好地谋划中学的未来。
每个成功的大学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思路。中大在“十五”期间历经的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因为学校找到了适合当时情况的发展思路。当
前,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具创新性的思维、更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去深入思考我校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问题,以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思路内涵很广泛,这里仅涉及发展路径和工作思路的讨论。
一、新时期学校的发展路径
在上学期的教代会上,校长提出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即:“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力争到2024年建校一百周年时,把我校建设成为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提出这样的战略目标,不仅必要、也是可行的,是基于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我校内、外部环境客观分析基础上所作出的正确判断。
目前的中学,可谓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期。所谓“天时”,就是中国的崛起,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所谓“地利”,就是我校所在的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学术需求。所谓“人和”,就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全校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已初步形成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天时”、“地利”是外因,“人和”则是内因,有了这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我们的目标是一定会实现的。
从我校上述内、外部环境,使我想起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仅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就迅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目前,它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院以及主要的专业学院基本上都在全美大学的前5名之列。斯坦福大学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我们学校是颇有借鉴意义的。有学者总结其成功原因有三:一是“天时”。斯坦福大学的发展遇上了当时美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二是“地利”。斯坦福大学地处美国经济增长快速发展的西部“阳光地带”,所在的国际大都会旧金山,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三是“人和”。斯坦福大学具有一流校长和一流师资,还有着优良的校园人文环境。正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因素,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地区有着良好互动并出现“双赢”的局面。一方面斯坦福影响了硅谷和塑造了硅谷;另一方面硅谷实际上也在塑造着斯坦福。现在的硅谷早已不是斯坦福硅谷,但是,作为一个独特的高科技社区,它拥有斯坦福并为斯坦福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世界性平台。
上述三者与我校相比较,颇有相似之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斯坦福大学学科优势也不仅仅在于工科,该校的人类生物学、植物学、物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与管理学、医学等学科都堪称世界一流,其学科布局和我校也具有可比之处。
斯坦福大学校长把该校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坚持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及其学科发展特色;第二,始终把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看作是学校的主要任务;第三,将学术自由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第四,建立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密切合作联系,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中实现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并培养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人才;第五,坚持研究的开放性和内在发展的逻辑性,把握机遇、不断创新。
上述斯坦福大学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在研究学校未来发展时认真思考和借鉴。当我就这次会议发言征求部分院长、教授意见时,有院长和教授提出,中学要努力成为“南中国的斯坦福”、“中国的斯坦福”。我理解这是中大人对中学未来的热切期盼和对学校发展有十足信心的表现。
为了实现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基于未来形势的分析,借鉴相关的经验,我们必须选择“强特色、重内涵、更开放”的发展路径。如果大家能够对这个基本问题达成共识,我想同志们在思考学校的发展思路时就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基础。
(一)、强特色
特色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特色是高校赢得社会关注、获取丰厚资源的重要因素;特色是高校参与竞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毫无疑问,没有特色的大学无法成为高水平的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打造“特色大学”。大学特色建设最重要的是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专业特色与课程特色建设。
为了进一步凝练学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学科特色,希望在座的院长们围绕以下问题认真分析一下自己所在的学科:该学科方向是否是本校的学术研究强项,是否体现了本校特色?该研究方向是否明显领先于其他高校的同类学科,相对地位明显?该学科方向是否在本学科中具有重大突破的可能,能够推动并带动其他相关研究方向发展进而占领学科的制高点并具有国际影响?该学科方向是否体现行业或当地经济社会建
设所需?
中大要自立于国内强校之林,以特色脱颖而出,至少在三方面需要进一步彰显特色:在学科建设上,要有一批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足够的显示度,在同行的心目中具有较为稳固的“不可替代性”或“唯一性”;在人才培养上,要有明显的中大品牌的亮点;在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环境优势,更加具有现代大学制度的特色,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
(二)、重内涵
注重内涵发展是高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一个必然选择,是中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外延拓展是发展,内涵发展则是更重要的发展,是更富有实质内容,也往往是难度更大的发展。注重内涵发展,需要我们在学校“十五”期间外延拓展和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校各项资源的优化整合,更加关注学校的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率,更加关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更加关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更加关注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能说提内涵发展,就可以四平八稳没有紧迫感了;内涵发展是着重练内功,着重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内涵发展不能急功近利,眼睛不能仅盯着表面上的“政绩”。
(三)、更开放
世界上越是一流的大学就越是开放的大学。中学从创办之日起,就是一所开放的大学。现在我们提出更开放,一方面是指要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另一方面则指要更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和科技竞争,以提升学校的实力水平和在国际上形成更大的影响力。
二、新时期学校的工作思路
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已经明确,前面也提出了“强特色、重内涵、更开放”的发展路径。为了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对学校新时期工作思路的基本构想是:贯穿一条主线;遵循两个理念;发挥三大优势;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突出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贯穿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归纳起来,正如周济部长所说,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为本。换句话说,要切实树立学生和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善待学生、尊重教师,把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首要考虑因素;要努力创造人才聚集和成长的良好环境,让学校的各类人员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推动学校新的发展。
(二)遵循两个理念
1、教学与科研并重。作为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搞好教学工作天经地义,但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同样不可忽视。这两方面都是高水平大学、研究型大学的应有之义。我们应始终如一地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理念,真正形成全校上下既重视教学又重视科研的良好氛围。作为大学的附属医院也同样,在目前规模有了较快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更加关注教学、科研工作。
2、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这是学校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和提升的重要经验;是体现学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凸显学校特色的办学之路;是学校能够持续发展提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必须始终不渝坚持的办学方向。
(三)发挥三大优势
1、伟人建校优势。中学是亲手创办的,具有80多年历史、闻名中外的名牌大学,在中国近代革命和教育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我校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与“”和“SunYat-Sen”的校名息息相关,这是先贤留给我们的财富。的理想和事业,今天仍为中国人民所继承、发展和光大,在中国,只有我们学校作为先生手创的大学才有这种伟人建校的“殊荣”,我们要格外珍惜学校这一特有的优势。
2、人文传统优势。中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学校的历史是和一大批大师级教授、学者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言传身教,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和开创学术新领域的勇气给学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学校不可多得的人文传统优势,已经内化为我校的精神力量。希望每个学院都认真重视这种优良传统的力量,注意在学院的日常工作中,把学校固有的人文传统发扬光大。
3、区域环境优势。广东历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广东毗邻港澳并与东南亚联系密切,是内地联系海外的桥梁;广东还有泛珠三角这一广大的腹地。中大地处广东,不仅得风气之先,更早形成了开放性的传统,近年来广东省高强度的投入,更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广东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快速发展也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区域环境优势是学校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经济和文化支撑。
(四)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硬实力是学校能够量化的具体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考核评价,有助于我们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态势。就像一个国家的GDP,SCI论文等硬实力指标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种具体体现。有时候,不同学校之间在某些领域的竞争,其得失成败往往就取决于几个指标数字的差异。但是长远来看,包括历史传统、师生气质、校园文化、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要素的软实力,同样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有时候,这种软实力还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校既要重视扎扎实实打造真正过硬的硬实力,同时也要在潜移默化中营造软实力,要自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规律,切实做好各项工作,防止心态浮躁、急于求成的不良倾向。
2、发展学术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学术自由是繁荣学术、发展科学、探求真理的必要条件,是大学生命的真谛,是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之一,从长远看,学术自由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大学的进步。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代大学不再处于社会的边缘,而正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心,因而无法回避时代赋予它的职责和使命,即直接服务于社会。实际上,发展学术与服务社会相辅相成。于个人层面而言,社会发展不仅为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社会本身也为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空间。世界上一流的学者,不管从事什么学科的研究,总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切的关怀。于学校的层面而言,积极为社会服务,更是应有之义。大学要通过学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要通过为社会服务来促进学术的发展。
3、整体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整体性对于一所综合性大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校本身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对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有着整体的考虑。全校上下必须有一致的理念和理想,为达成对整体方向和目标的共识,还要有协调一致的制度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的合力和整体实力。在强调整体性的前提下,还要关注多样性对于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要关注不同性质的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人员队伍在各方面的差异性。校长提出要重视学校管理中的差异性,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团结齐心,在大事上、在全局上保持一致、保持整体性;另一方面要承认差异,分类指导,保持个性。
4、立足本土与坚持国际合作的关系。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首先必须立足本土,尤其是立足广东。服务广东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不是画地为牢,更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广东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全国的,为广东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中大不仅不会“沦”为传统观念上的“地方”大学,而且可以从中总结理论和经验,辐射全国。在立足本土的同时,学校还要不断创造条件,始终不渝地坚持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上一流大学(学科)、一流研究机构、一流学者、重要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的联系,建立国际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
(五)突出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1、创新型人才培养。要进一步重视教学工作。要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上,努力为本科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特别是要看到学校由于多校区办学,使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专业融合等受到了制约,本科生人数的增加造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制约了分层次教学、创新性教育、人才个性化培养的空间,这些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面对竞争压力,学生的激情受到影响,好奇心受到压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智商(IQ)固然重要,但好奇心(CQ)和激情商(PQ)则更为重要。一个拥有学习激情和发现好奇心的学生会比一个拥有更高智商但却缺乏激情和好奇心的学生进步得更快。学校要在这两个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要强调的是,2008年5月学校将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未来一年是迎评工作的关键一年。各位院长、系主任和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要重视这一工作,这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
要在教育理念创新上下工夫。切实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切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还是知识应用范畴的培养)。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践证明,个性特征越强,创新能力也越强。在教学上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要在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管理上下工夫。建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制度。要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倡导人文课程、拓展基础性课程、重视综合性课程。继续推进本科教学的国际化进程,拓宽与国外大学的交流渠道。加强双语教学,鼓励并组织有需要和有条件的院系开展外语授课的课程改革。鼓励提倡教授上讲台。大力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竞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要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生院今年将推进以“分类培养”为基本内容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努力完善硕士研究生的学制调整工作,较大规模地推进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进一步试点。千方百计地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科研贡献率和对于国家尤其是广东现代化的支持力度。要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要与政府、企业广泛合作,建立专业学位教学实践基地。要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大力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更多的学科领域开展与国外院校的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工作。
2、科学研究与重点学科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建设思路和工作目标。我校下一阶段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思路是:整体推进建高原,重点突破筑高峰。这就是说,“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总体水平要上新的台阶,稳定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同时,要下大气力支持鼓励若干学科或若干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力争“单打冠军”,成为中大的重大特色和品牌。
要加强学科的布局优化和体系建设。要构建以文、理、医科为基础,以工、经、管、法等应用性学科为主干的多学科相互交叉、促进、融合的学科体系。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大的繁荣与发展;积极抢占自然科学学科的制高点;不断加强文、理、医学科的交叉融合。要继续加强已有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优先发展与国家、地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大力扶持有发展前途和潜力但目前显示度尚不明显的学科(方向)。
要突出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狠抓工作落实。一是科研组织创新。学校将根据学科发展基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建中学技术研究院,统管面向行业服务的若干实体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力争经过3-5年的建设,使其成为学校科研实力的标志和服务经济的窗口。学校鼓励文、理、医各学科根据各自特点,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和机制。二是加强领军人物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要加强领军人物的培养和引进,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空间;要通过专职科研编制和提高硕博连读的比例为领军人物配备科研团队,并赋予他们选择和考核科研团队成员的权力。要加强引导,领军人物要将把握科研方向、筹谋学科发展、培养学术梯队放在首位。三是抓好科研平台建设。要在重点领域重点投入,并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建设有中大特色的开放式科研平台。四是要实施分类指导与管理。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对不同学科、从事不同类型研究的科研人员,学校在职务聘任、业绩考核中,要建立不同的评价考核标准,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建立科研用房的有偿使用机制,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和重点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发展空间。
中学要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除了要有准确的定位、良好的制度,还需要我们的教师有学术追求上的大气:在学术资源竞争中,要敢于竞争显示团队力量的重大课题;在学术方向的选择上,要敢于冲击具有学术高峰意义的学术难题;在学术评价的追求中,要敢于问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大奖。
3、为经济社会服务。学校并不要求所有教师都要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对于以应用性学科为主的学院,服务经济社会是不应推卸的责任。学校应用学科在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时,要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为提高和保持大学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与开发应用的一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院(系)同样责任重大。我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要在成为党和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的学者既要在学术领域争取理论的话语权,也要在社会实践领域,争取对社会经济发展重大决策的影响力。
实践经验表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面向行业并选准关键技术是获得大项目、有可能重点突破的两个关键环节。因为面向行业,表明找到市场;选准关键技术,才可能在技术层面深入,带动面上的研究,取得明显效益。当前,学校要抓住机遇,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面向行业需求,遴选和重点支持8-10个研究领域的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我校有多间附属医院,为地方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是学校为地方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4、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学校的内涵发展离不开人才作支撑。有了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才有一流的研究成果,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必须高度重视汇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术人才,这是学校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是必须始终不渝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我们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优秀拔尖人才和学术大师对学校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强校”的核心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要积极用好现有人才;努力培养年轻拔尖人才;大力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各个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和培养,团队建设与人员配备依然是影响学校加快发展提升的瓶颈。要继续推进各种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要大力提倡团队精神,以二期“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组建从事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重大科学与技术前沿研究的优秀创新团队。
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人才工作机制最主要的是评价机制和分配制度。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制定教师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注重同行和社会认可。正确处理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关系;引进人才与本校人才的关系,从事业、感情和待遇等多方面关心各类人才。我校有一批30-35岁左右的年轻人,基础厚、能力强、发展后劲大,其中有几位在科研上可以说是冒了尖。这些青年学术骨干是学校的未来所在,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关心支持他们尽快成长。
注重细节的管理和服务。国外的著名大学,其实都非常注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上,让教师有主人翁的感觉。我们也要在校园生活的各种细节上给教师们更多的照顾,要让教师们有师道尊严的感觉。特别是在多校区办学的情况下,教师们奔波于相距上百公里的多个校区之间,学校更要加倍注意教师上课的便利和舒适。有教授建议,中学的各个校区,都应该有好的咖啡厅,有条件的校区(如南校区和北校区),应该有好的教职员会所。许多思想创造的灵感,还有学科交叉、融合的想法,往往都萌芽于大学校园咖啡座上有意无意的闲聊之中。我们高兴地得知学校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要加强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医疗服务队伍和后勤保障队伍的建设。根据其特点,建立适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严把准入关,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改善其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今年学校利用二期“985工程”国际合作项目选派90名管理干部到国外进行短期培训,是加强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次重要尝试,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
5、和谐校园建设。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是中央在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和谐校园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中央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和谐校园建设涉及很多方面工作,当前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要实施管理创新。大学的管理创新要把握以下特点:依靠大量的基层创新;依靠劝说和自愿而不完全是行政命令进行的创新;依靠渐进的而不是突变性的变革进行创新;依靠边界渗透变革进行的创新;很多情形下是以无形的方式进行创新。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大学制度,总结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有中学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一个为教学、科研、医疗工作服务的完善、高效的管理体制。学校的管理工作在提供热情高效的服务的同时,要注重提高管理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引领性,学校的中层管理干部应该努力成为具有战略思维和前瞻意识的管理专家,在具体实施职能管理工作中,积极发挥对于学校相关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优化校、院两级资源配置,提高学院在学校宏观调控下的自主运行能力,成为学校的活力之源。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内决策咨询、执行、监督、反馈机制。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坚持依法治校。在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尊重差异的原则。要注意人本管理、制度管理与契约管理的有机结合。
要继续完善多校区管理模式。从各校区实际出发,遵循各有侧重、动态调整、逐步完善的原则,规划和调整四个校区的定位。推进珠海校区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的转型;推进广州三个校区结构整合,建立布局优化、结构一体的大校区体系。
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做到四个深入推进:一是深入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二是深入推进校风建设,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学术风尚。三是深入推进校园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四是深入推进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要努力解决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深入基层,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教职工、包括离退休干部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校园后勤服务功能区域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后勤服务功能配套建设。学校有关部门近一个时期将对于涉及面较大,师生员工比较关心的问题分轻重缓急认真研究并努力加以解决。例如:南校区师生生活服务区的完善与扩建、加强附属二院南校区门诊部的服务与管理、做好南校区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工作、修改北校区校园规划,筹建北校区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与地下停车场、加快珠海校区会堂设计与立项工资,扩建珠海校区有关道路、加快东校区行政大楼建设,进一步改善东校区教学区生活设施等。
要加强党建工作,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进一步加强校院(系)领导班子建设。学校两级领导班子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水平。要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增强班子的团结与活力;要改进作风,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服务水平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员学习培训,完善党课制度,推进加大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力度。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取得实效上下工夫。今年下半年,学校将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这是全校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校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要通过这次党代会,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凝聚人心,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上新台阶。
《书记在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书记在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第三篇:陈书记在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陈 跃 生
(2010年5月29日)
同志们:
5月22日上午,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全县工作,并就加强领导、落实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刚才大家参观了马塘镇马西村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速腐、秸秆收购、桑园覆草四个现场,可以看出,马塘镇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工作有力度、有特色、有成效,值得各地认真学习借鉴。在会议结束之前,针对前一阶段工作督查情况,我就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按照会议要求认真落实工作举措
自上周六全县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召开会,全县大部分镇区能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把秸杆禁烧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部署,成立工作班子,细化工作方案,制定考核办法,落实工作责任、传递工作压力,健全管理网络,开展宣传教育。丰利、双甸等镇在县电视电话会之前就已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了部署;河口镇结合村规民约的修订,通过承诺来约束群众焚烧秸秆行 1
为;马塘镇、岔河镇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在上级农机补助基础上,镇配套加大补助力度;苴镇实行镇领导挂钩村制,并由村干部帮助无劳力农户打捆秸秆;丰利镇、栟茶镇、袁庄镇、新店镇、苴镇等镇均已安排人员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进行巡查,并加大考核力度,其中新店镇每村安排2名退职村干开展巡查,将责任追究落实到巡查员、包组村干;栟茶镇对未发现火点村的村干予以每人1000元的奖励。但我们也发现有些镇思想还不够重视,措施还不够有力,动作还不够迅速,宣传还不够到位。在5月25至26日,县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督查中,我们发现掘港镇动作缓慢,还没没有向村民发《告知书》,曹埠镇还没将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人;长沙镇还没将工作做细、做实,出现全县第一例违规焚烧秸秆的案例。督察中,全县共发现着火点5处,其中:长沙镇2处、岔河镇2处、丰利镇1处。
二、按照考核办法严格实施经济奖惩
今年,全县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省里在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县项目安排了扶持资金330万元,县镇两级财政也安排了400万奖补资金,应该说,各级财政支持的力度前所未有,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不仅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工作忠于职守的体现,而且还能给我们带来经济上的实惠。但这份实惠也不是容易得到的,必须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动真碰硬
1.禁烧工作组织管理实行百分考核,每减少1分扣除考核奖的10%。
2.禁烧工作成效以各级巡查发现的着火点实行倒扣考核奖的办法进行考核。对被国家卫星监控到的秸秆焚烧火点,每点次扣除该镇(区)禁烧工作成效考核奖总数的5%;被省发现的秸秆焚烧火点,每点次扣除该镇(区)禁烧工作成效考核奖总数的3%;被市发现的秸秆焚烧火点,每点次扣除该镇(区)禁烧工作成效考核奖总数的2%;被县巡查发现的秸秆焚烧火点,每点次扣除该镇(区)禁烧工作成效考核奖总数的1%。
3.考核实行百分制,90分为合格,每增(减)1分,奖(罚)奖补资金的1%,考核得分低于80分(含80分)的,不享受奖励。
三、按照违反禁烧规定严肃实行责任追究
在秸秆禁烧期间,对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力、失职渎职,导致违规焚烧秸秆行为发生的,县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焚烧发生数和所造成的影响,对有责任的领导和相关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1.在镇(区)所辖区域内每发现一个秸秆焚烧火点,并经查实的,有1个在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综合考核中的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考核(10分)中扣1分,扣完为止。
2.镇(区)所辖区域内被督查组发现全县第一例违规焚烧秸秆的,镇政府(管委会)向县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并通过县电视台向全县人民说明原因,作出整改措施承诺。
3.镇(区)有30%及以上的行政村(居)或所辖区域内累计发生l0起及以上违规焚烧秸秆的,对镇政府(管委会)进行通报批评,镇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向县委、县政府作书面检查,对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4.因工作失职,造成村(居)辖区域内大面积秸秆焚烧,焚烧火点在3个以上的,包组村干撤职;焚烧火点在5个以上的,村支部书记撤职,村主任按有关程序予以罢免;焚烧火点在7个以上的,包村干部停职,两年内不得提拔使用。
5.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人及其家属直接参与违规焚烧秸秆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6.因焚烧秸秆,造成林木或庄稼毁坏、引发火灾、大面积污染环境,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追究所在村、镇(区)有关领导的纪律责任。
7.凡因焚烧秸秆被上级领导批评或新闻媒体曝光的,给如东整体工作和如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村支部书记撤职,村主任依法罢免,对包村干部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8.对县督查组因工作失职,督查未能发现焚烧秸秆行为,而被县领导巡查发现或群众举报的,对督查组实施通报批评。
9.贪污、挪用、截留农村秸秆综合利用有关经费的,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篇:煤矿公司党委书记在党建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公司党建工作绩效管理研讨会,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相互交流探讨、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共同提高,推动我公司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整体上一个新水平。
刚才,听了四个自评组、六个党支部书记的发言,我感到大家讲得都比较到位,既实事求是地谈了各自比较好的做法,也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说明大家在推行党委工作绩
效管理评价体系过程中的的确确做了很多工作,动了不少脑筋。你们的好经验、好做法也为今天在座的书记、队长和有关部门领导提供了学习和借鉴。会议在大家的精心筹备和共同努力下,开得比较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现了创新精神。各单位、各支部交流时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突出了创新,把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介绍给了大家,使大家从中受到了启发。比如,汽车队党支部推行的“三个六”工作方法以及对信息采集方法的创新,利用先进的gps车辆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车辆的出行情况,实现了信息采集的数字化、动态化和多样化,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和高质量;综掘一队党支部创新讲评的内容和方法,采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互讲互评,优劣对比、同步进行,真正使员工从思想上做到了自我反省、自我改进。像这样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二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这次会议,不仅交流了好的经验,而且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时间虽然很短,内容却很丰富。有的突出了“如何制定三书”,有的突出了“如何评价”,有的突出了“如何规范”。特别是四个自评组的发言非常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这些做法给我们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三是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在交流中,大家针对推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很多好的工作思路和解决办法。会后,绩效办公室要认真进行收集整理,系统归类,对好的做法和思路要在全公司进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要逐一进行整改,确保时间落实、责任落实和人员落实。另外,这次研讨会的材料要汇编成册,下发到各个支部和政工部门,供大家学习交流。
同志们,今天我们为什么要专门召开这次会议?是公司领导心血来潮吗?不是!是走过场,做样子给别人看吗?更不是!之所以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党建工作绩效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决定的。
首先,是党中央对潞安集团党建工作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潞安集团党委推行绩效管理的经验作了专门批示。指出,潞安集团党委适应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需要,对企业党建工作实行绩效管理,走出了一条政治优势彰显,职能作用突出,创新活力增强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之路,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为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规律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责成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局、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局来集团公司进行调研,并在5月7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头条位置刊登了题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的调查报告。6月19号,山西省委又专门召开了省属国有企业推广潞安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省委书记张宝顺作了重要讲话,王安民书记作了经验介绍,省国资委作出了《关于在省属企业中学习推广潞安党建工作经验的决定》。特别是8月17号,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王安民书记作为唯一一个地方企业的党委书记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并受到了习近平、李源潮、张德江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是我们潞安的荣耀,是我们党务工作者的荣耀。有一点我想大家一定能够意识到,那就是随着集团党建工作绩效管理的经验在全国的推广,来集团公司参观学习的单位会络绎不绝。最近,山西省委组织部长汤涛来集团调研党建工作时指出,潞安集团党建工作绩效管理的经验要在全省进行广泛推广。我们司马煤业公司作为集团第一批推行绩效管理的单位,决不能拖了集团公司的后腿,不能给集团抹了黑。如果那样,我们就是潞安的罪人。所以,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把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推行好。
其次是6月19号省属企业推广潞安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之后,集团党委先后召开了几次专题会议,王书记特别强调,要求基层党委对前半年的体系推行工作进行“回头看”,要翻箱倒柜,从严过细,认真检查,看看究竟做得如何,要自我反省,自我改进。今天,集团公司党委办公室王云龙科长一行三人下来,就是要看看我们对集团上半年评价中指出的问题整改得怎么样,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次会议,对前半年体系推行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研讨,交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推行工作整体上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层含义是,最近,集团公司党委对基层单位上半年绩效管理和推行体系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暴露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召开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存在的问题整改落实好,切实把评价体
系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真正做出成效来。
我们司马煤业公司是年底被集团公司确定为第一批推行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单位,到目前为止,已经一年半多的时间了。回顾我们的体系推行工作,我感到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绩效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推行评价体系以来,我们通过邀请集团公司绩效办的同志来公司讲课、组织进行评价体
系知识考试、举办有奖答题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公司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评价体系知识的培训。另外,我们还分三个阶段在政工干部、支部书记、科队长中开展了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轮讲,并现场评比打分。同时,我们还在广播、电视、《司马煤业》报上开辟了“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大家谈”专栏,让大家谈认识,谈体会。此外,公司党委还组织政工干部、支部书记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从而使绩效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为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推行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铺平了道路。
二是政工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尤其是对我们司马煤业来讲,矿井新,人员新,干部队伍新,经验少。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推行,对政工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迫使我们的政工干部必须加强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所以,评价体系运行以来,从公司政工部门干部到基层支部书记都行动了起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工作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工作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三是评价流程日趋规范。去年以来,我们为了扎扎实实推行好评价体系,做到规范运行,在集团党委“14321”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司马的实际,总结提炼出了具有司马特色的“34563”推行规则。具体讲,“3”就是实行党委、支部、员工三级评价;“4”就是做到工作、责任、制度和考核四个落实;“5”就是实现评价体系与6s管理、六好支部建设、主题活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五大对接;“6”就是坚持计划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绩效评价、绩效反馈、绩效改进六步工作法;“3”就是实现党委工作精确化、部门工作精细化、支部工作精简化的“三精”目标。推行规则的制定便于大家记忆,便于工作,便于执行,对规范流程、推进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年是集团公司提出的“评价体系规范运行年”,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对“三书”、“两表”进行了统一规范,对制度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修定,特别是在上半年的评价中,又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和规范,专门组织政工干部深入到各个基层支部,根据集团提出的规范要求,进行了翻箱倒柜、从严从细的检查,为体系进一步的规范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评价评出了动力。一是从部门和支部来讲,推行评价体系之后,部门负责人和支部书记肩上都有了压力,每当做一项工作之前,都要认真琢磨,仔细考虑,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创出自己的特色来。我认为,目前,在部门之间、支部之间都形成了要干就干好的良好氛围,都有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儿。二是从员工个人来讲,通过自我评价、组织评价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党员、团员,通过对他们组织行为的考核,更加激励了他们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通过推行评价体系,广大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团队意识明显增强,“做就做最好、争就争最优”的岗位作业观更加深入人心。我举两个例子:第一就是我们公司继去年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获得优秀奖之后,今年7月2号,在全国“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选拔赛中,我们司马煤业公司代表省国资委参赛,以绝对优势获得了第一名,并代表山西省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竞赛中获得了优秀奖,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省文明办对我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央视网在专题网页上介绍了我们司马煤业公司代表队,称赞我们司马创造了全国煤炭企业文明建设工作的一个奇迹。一个煤矿,能够两次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知识竞赛,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南宁晚报》也专门刊登文章,称赞我们司马“文明之风吹到了井下”,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社会知名度。第二个例子就是今年在集团举办的“迎七一”歌咏比赛中,我们司马煤业公司三百名员工组成的合唱团,以绝对优势取得了第一名,任润厚董事长、王安民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最近,集团公司又让我们司马代表集团参加山西省国资委举办的迎国庆歌咏大赛。我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绝不是偶然的,实实在在都是推行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取得的效果。
五是实现了党政工作的有机融合。党委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推行以来,得到了公司行政的积极配合,王总经理亲自倡导,制定并以党政联合文件下发了《构建基层和谐领导班子的十项规定》,今年制定下发的《创建五型企业实施方案》,实现了与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对接,不搞两套考核,不搞“两张皮”,所以说,我们真正实现了党政工作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党政工作的合力。从基层单位来讲,也形成了党政和谐、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今年1—8月份,公司生产原煤240万吨,实现利润5亿元,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指标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我讲的五个特点与集团党委王书记所总结的八个方面变化一点也不矛盾,都含在了八个方面变化之中,只不过这五个方面在我们司马煤业公司体现得比较突出罢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认识上还有差距。认识上的差距决定了工作上的差距。今天在会上交流的这六个支部之所以在推行评价体系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关键还是这些支部书记在推行评价体系过程中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责任心比较强,肯动脑筋,肯下功夫研究,行政领导也积极参与。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有些支部书记是嘴把式——光说不练,当“甩手掌柜”,把支部工作全部推给了自己的“小秘书”,不要说对评价体系如何有效推行进行研究了,甚至连过问都不过问,得过且过,疲于应付,造成了工作没有成效,十分被动。
二是教条主义严重。我们有些支部书记和政工部门的干部,把体系的运行与实际工作隔离开来,就体系研究体系,而没有把推行评价体系当作推进工作的方法和工具,从而导致了推行评价体系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现象的发生。
三是部门工作不到位。我们的责任部门对推行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缺乏责任感,就如同集团王书记总结的那样,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平时强调的多,研究的少;对基层支部工作过问的多,下去指导的少;被动应付的多,主动解决问题的少。此外,我认为还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就是我们政工干部宽以待己、严以待人,平时对基层支部考核得严,但轮到对本部门,对自己评价时却是蜻蜓点水,隔靴挠痒,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马列主义口朝外,自由主义装口袋”,必须坚决杜绝。
四是评价质量不高。特别是自我评价方面,问题尤其突出,具体表现在空话、套话一大堆,不敢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这样不仅没有起到评价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失去了实行绩效管理的意义。集团公司党委王书记多次强调,评价是“牛鼻子”,因为实行绩效管理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评价,起到自我反省,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作用。总之一句话,就是通过内因的作用来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绩效。
下一步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行好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我想强调以下四点:
一、提高认识,真抓实干。认识问题,看来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每次会议都要强调,但它的确是我们开展工作成败的关键。因为认识决定行动,如果一个人愿意干这件事情,那么,不管这件事有多么难做,他都要千方百计地去做好这件事情。反之,如果一个人从内心里就根本不愿做这件事,你硬让他去做,可想而知,这件事是肯定做不好的。所以,今天我还是要强调认识问题。我们作为支部书记,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实行党委工作绩效管理,并不是集团公司党委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当前潞安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在潞安新一轮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党委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是集团公司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集思广益、认真总结、反复研究基础上形成的,集团公司党委王书记把它形象地比喻成一部指导我们党建工作的“工具书”。因为它不仅告诉了你工作标准,做到什么程度,同时还告诉你工作方法,怎样去做。这一点,我们在推行评价体系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推行评价体系,我们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者,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集团公司党委王书记多次强调,推行评价体系面临的考验并不是模式本身,而是核心团队是否具备长期驾驭、管理和运营的能力,这将最终成为推行成败的关键。我感到,这不仅是对我们司马煤业公司的考验,也是对公司每个党支部的严峻考验。所以,大家必须全力以赴,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丢掉侥幸和应付的念头,安下心来,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要亲自过问、亲自研究,虚心向好的支部学习,不甘落后,迎头赶上来。
二、加强学习,提升素质。这是我们推行好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根本保证。因为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作为一名政工部门人员,不仅要熟悉党务方面、政工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因为体系四大板块中有个“促发展”板块,如果你不懂生产经营管理,就无法去作评价。比如,什么叫“成本”?什么叫“利润”?等等。我认为都应该去了解一些,虽说不需要十分精通,但是一定要大体了解。反过来讲,行政干部也需要掌握党务方面的知识,因为有许多工作你要参与,你不掌握这方面知识,就无法参与到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当中,党政工作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所以说,要求我们党政干部都要实实在在坐下来,钻进去,认真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前段时间,公司党委组织政工干部、支部书记和行政干部开展了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轮讲,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好的形式。因为它会逼着我们去学习,不学习就无法给别人去讲。今后这种论讲,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下去。在这个基础上,公司党委还会安排安全、生产、经营、销售等各部门的部长来给政工干部讲课。通过互讲、互学的形式来提高党政干部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推行创造好的条件。
三、规范运行,保证质量。抓好规范是顺利有效推行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基础。因此,集团党委对此非常重视,提出了“14321”的工作模式,并且把今年确定为评价体系的“规范运行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下功夫做好规范运行这篇文章,确保体系推行到位、有效。具体讲,就是要抓好三个方面:
第一是要抓好制度的规范。从公司来讲,推行评价体系以来,我们先后制定、完善了体系基本制度和保障制度46项,为实现党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我今天要强调的是,基层支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因为党委的制度是管宏观的,指导全公司的,但是具体到微观层面来讲,还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相应地制定一些制度,做到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这两者并不矛盾。
第二是要抓好流程的规范。流程是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实施的工作载体。集团公司党委实行的“三书、两评价、一通报”,就是这一工作载体的具体体现。我们公司推行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以来,在具体推行过程中,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提炼并形成了具有我们司马特色的“34563”的推行规则,这个规则是集团公司“14321”模式的具体化,体现了司马的个性,进一步明确了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希望大家一定要熟悉并很好地掌握。在此基础上,还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今年以来重新修订的“三书”、“评价表”格式,规范执行,绝不能我行我素,最后造成返工。上半年评价结束的时候,我们已经对基层支部评价文本存在的不规范之处进行了修改,希望大家一定要很好地坚持下去,并形成长效机制。另外,包保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包保责任制”,每个月到包保支部检查工作不少于3次,并要将发现的问题汇总后送交绩效办公室,我也要定期深入支部进行检查。
第三是要抓好评价。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组织评价,都要实事求是,切忌空话套话,要敢于暴露自己存在的问题,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要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样才能起到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作用。今后,绩效办公室和四个评价组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层支部检查自评情况,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对一些应付支差、评价走形式的要严格进行考核,同时,我们还要追究支部书记的责任。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支部书记、队长要从自身做起,带头搞好评价。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你们的下属做好,才能真正提高评价的质量。
四、创新工作,追求特色。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是思维方式的变革,更是工作方式的变革。要推行好评价体系,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有所作为。我们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是要创新工作思路。刚才,集团公司党委办公室王科长也讲到了,创新非常关键。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做支部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思路,那么,你的工作只能是前进无目标,奋斗无方向,死气沉沉,没有出路。这就要求我们的支部书记要不断加强学习、开阔视野,要紧紧围绕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实际,找准结合点,选准切入点,确立支部工作的具体思路。只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政工作的有机融合,才能有效地发挥支部在安全生产和经营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要创新工作内容。对支部来讲,推行评价体系之后,要突出“精简”二字。在制定计划书、月度任务书时,要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但并不要求包罗万象、事无俱细,把一些日常的工作都加进去,而是要求工作有创新性,哪怕只有一两项也行,关键是要看是否有创新,是否有效果。
三是要创新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同样一件事,在具体办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会大不一样。采取的方法好,事情就会办得漂亮,反之,事情不但办不漂亮,反而会砸了锅,前功尽弃。我们推行评价体系也是这样,必须动脑筋多想法,怎样做才能把体系推行好?多问几个为什么,怎样做才能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才能取得成效?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借今天的会议,我还要强调一下国庆前后的安全生产和矿区稳定工作。建国六十周年大庆马上就要到了,因此,稳定就成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安全生产和矿区稳定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第一,要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今天在座的各位都肩负着维护矿区稳定的重任,希望大家都要像任董事长讲的那样,当明白人,做明白官,要恪尽职守,认真负责,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在安全管理上下功夫,要认真执行“三必到,三走到”规定,从严过细查找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绝不放过一个隐患。各支部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绝不能让职工带着情绪上岗,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要加强对民爆物品的管理。保卫部近期要深入井下火药库,检查火药、雷管的领退情况,加强对井口检身的检查,尤其是要加强对外委队伍的管理,确保不留一个死角、不留一个隐患。
第三,要加强对矿区要害部位和生活区的保卫和防范。特别是要加大夜间巡逻的力度,对可疑人员和可疑迹象绝不能放过,必须严厉打击。小区管委会要加强对小区的管理,对单元防盗门的关闭情况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小区门卫的管理,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确保小区的安全。
第四,要加强信访工作。从最近对各基层单位和周边的摸底情况来看,公司的整体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不能掉以轻心,往往因为一件小事处理不当,都随时有可能引发上访,这就需要我们时刻提高警惕。各单位、各部门要做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把隐患消灭在萌芽,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要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信访工作“零报告”制度,坚决杜绝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同志们,实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光荣的任务,希望大家通过这次会议,一定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决不辜负集团党委和公司党委的殷切希望,扎扎实实地推行好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推进我们司马煤业公司党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创建本质安全型、集约高效型、科技创新型、生态示范型、文明和谐型的代表潞安新形象的最具魅力企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徐光春书记在研讨班上的讲话
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中原崛起
徐光春书记在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所作重要讲话中指出,省委按照中央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科学安排,把我省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把胡总书记对河南工作提出的“三个更加”的要求和“三个新”的希望作为我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作出了周密部署。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关键是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在学习上下功夫,在实践上见成效,把学习与实践统一起来。第二,在“破”上下功夫,在“立”上见成效,把“破”与“立”统一起来。第三,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在科学发展上见成效,把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第四,在改革上下功夫,在创新上见成效,把改革与创新统一起来。第五,在领导层面上下功夫,在全社会贯彻落实上见成效,把领导与群众统一起来。第六,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下功夫,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上见成效,把提高执政能力与夺取新胜利统一起来。
一把“总钥匙”三个“标准杆”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发展的重要性时,胡锦涛说:“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同时,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30年的改革开放,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但发展又必须遵循三个“标准杆”,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并通过内力与外力的共同作用而产生变化和进步。通常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弱到强。发展的主要功能有三:一是创造财富。通过发展,可以把石头变成钢铁,把河水变成电力,把荒地变成粮仓,把钢筋水泥变成大楼,把金属塑料变成汽车、火车、电视、电脑等。二是发展推动进步。有了钱,才能搞环保;有了钱,才能搞科研。最近看到一条新华社消息,说“神舟七号”宇航员的一套宇航服,就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没有钱,哪能办这样的“大事”?三是协调关系。任何社会都会有一些不平衡,比如城乡的不平衡、工农的不平衡、地域的不平衡、贫富的不平衡、残健的不平衡等等。只有发展,才会有财力、有办法、有机会去消除和减弱这些不平衡。
“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第一个“标准杆”。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人的利益和人的需要为本。这里所说的人,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也不是某一个层次的人、某一个区域的人。而是全中国所有的人。既包括城里的人,又包括乡下的人;既包括富有的人,又包括贫穷的人;既包括能力强的人,又包括能力弱的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让每个人的生存都能得到保障,每个人的权益都能得到保护,每个人的价值都能得到实现,每个人的人格都能得到尊重。
“全面协调”是发展的第二个“标准杆”。主要是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同步和协调。经济建设是中心,但经济建设上去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也都必须上去。看一个地方是不是发展,不仅要看工厂、看大楼、看产值、看利税、看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而且要看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安全系数、环境保护、区域平衡、行业平衡和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等。如果为了发展,便把本地的青山绿水挖的千疮百孔,或者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不断,这就不是“全面协调”,而是思想观念、管理手段和创新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结果。
“可持续”是发展的第三个“标准杆”。创新没有止境,发展也没有止境。人们共同的感觉,是这个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所以发展也越来越需要预见性和连续性。“可持续”的核心,是为后人着想,为未来着想。“可持续”的最大障碍,是一些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短期行为。由于一些人急于见效益,急于出政绩,所以留下了很多的后患。有些公路,修了三五年就刨开重修;有些大楼,建了七八年就炸掉重建。
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是一项永不间断的伟大工程。要求越来越高,领域越来越宽。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真正学习好和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汪金友由竭泽而渔说到科学发展
竭泽而渔、焚林而猎这两个成语,皆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义赏》:“泽竭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意思是,把湖水排干,能捉到更多的鱼,但以后就不会再有可捉的鱼了。烧毁树林,能捕猎到更多的野兽,但以后就不会再有可猎的野兽了。《吕氏春秋》里的这两句名言,经过一代一代的演变,就成了“竭泽而渔”和“焚林而猎”这两个有名的成语。
由此,我又想到了《伊索寓言》里的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农夫,发现家里一只母鸡下了一个金光闪闪的金蛋,非常惊喜,想不到第二天又下了一个金蛋,第三天下的仍是金蛋„„这个农夫为了更快地获得更多的金子,于是,手执利刃,把母鸡杀了,打开母鸡的肚子取蛋„„这就是杀鸡取卵的来历。其内涵和竭泽而渔、焚林而猎不谋而合。
套用《吕氏春秋》“泽竭而渔”的句式,这三个成语,可以这样排列: “竭泽而渔,得鱼虽多,而明年无鱼”; “焚林而猎,得兽虽多,而明年无兽”; “杀鸡取卵,得卵虽多,而明年无卵”„„
这几个成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不作长远打算,只图眼前好处,必然损坏人们的根本利益。
几千年前的古人,能提出如此高明的见解,可谓难能可贵,也让今天某些抱着错误政绩观的人们感到汗颜。笔者决非危言耸听,这是有事实为根据的。某些人对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暂时利益的过度追逐,造成的恶果却可能是全局性、长期性甚至是灾难性的。解决起来事倍功半,甚至积重难返。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三鹿奶粉的产销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免检”的名牌产品,但他们为了利润更大化,不惜牺牲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在奶制品中掺入了三聚氰胺,可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在利润积聚的同时,三鹿王国,在刹那之间,便坍塌了。其恶果,远远超过“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还有去年的“太湖蓝藻事件”。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治理太湖的要求,上千家污染企业至少在2000年前就不应存在,可是一直拖到2007年,太湖尚未“变清”。深受其害的无锡市,终于掀起了“环保风暴”,一举取缔、关闭、停业上千家污染企业。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老路,只能是得不偿失。污染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也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07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说耕地面积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然而,一些地方盲目设立开发区、工业园、大广场、高尔夫球场„„动辄占地成百上千亩。截至去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比2006末,净减少460.2万亩,总面积下降到18.27亿亩,进一步逼近18亿亩的红线(2007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如果18亿亩耕地的“红线”守不住,势必威胁到国家的粮食产量,危及子孙后代的吃饭问题。
例子还能举出很多„„
由此可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只有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因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是硬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但发展又必须以人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虽然是第一要义,但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计成本、不计资源环境代价、牺牲群众利益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发展。要科学发展,就必须统筹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都要考虑周到,不能顾此失彼。
总之,科学发展,就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好字优先,在好的基础上保持较快的增长。
好和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好不快不行,只快不好更不行。
做到了又好又快,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金蛋,又能保护好我们的母鸡;就能猎到更多的兔子,又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就能捕到更多的鱼,又能保护好我们的湖水„„(郭振亚)希望田野上的“科学发展报告”
春华秋实,是大自然铭刻在大地上的发展法则。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在科学发展气氛浓郁的时代语境中,绿色田野、丰收田野、希望田野,其本身就是一页页内容翔实、极具说服力的“科学发展报告”。亲历科学发展观在河南的生动实践,公众感受莫不如此。
胡锦涛同志五年四次到河南考察,足见作为粮食大省、人口大省、新兴工业大省的河南在总书记心中的重要位置。国庆节前后,媒体刊载的系列报道亦让人为之一振:在周口、新乡、南阳、焦作等地,在胡总书记视察过的地方乃至更多中原农村,每年都在发生着巨变,皆在快速发展道路上阔步迈进。写在广袤田野上的“科学发展报告”,字里行间飘稻麦清香,传丰收喜悦。
从历史坐标上看这份报告,我们对科学发展的成果分外珍惜。史书记载的1500多次黄河决口,2/3发生在河南境内,26次大改道河南即占20次,洪涝旱蝗灾更是多得难以计数。昔日自然灾害频频光顾,如今这片沃土却是黄龙束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尤其是近5年全省夏粮连续实现增产,粮食产量连续两年突破千亿斤,不仅解决了本省近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往外省调出300多亿斤商品原粮和粮食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不仅巩固了“中国粮仓”地位,更打造了“国人厨房”品牌,全国每10支火腿肠有5支出自河南,每10枚汤圆有6枚出自河南,每10只饺子有4只出自河南;每10块方便面有3块产自河南„„无论黄土地抑或黑土地,科学发展都是一粒金种子,培育出的都是“铁杆庄稼”。
从时空坐标上看这份报告,我们为科学发展的速度深感自豪。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也是一场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争分夺秒的赛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世界惊叹为“中国速度”。对于刚刚过去的10年,有专家从全新角度作了精彩描绘:这10年中国发生的变化,相当于印度和新加坡的20年,美国、日本和英国的40年,德国、意大利的50年,法国的60年,瑞士的75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中国速度”包含了同样引人注目的“河南速度”。河南的发展,经历了由慢到快的提速,进行着由“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变轨,在成功跻身GDP万亿俱乐部之后,又当仁不让地以中原崛起引领中部崛起,河南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为新河南的升级飞跃注入无穷能量。
从民生坐标上看这份报告,我们为科学发展的红利振奋不已。政策措施的谋篇,已经或者正在变为现实生活的布局:在惠民利民方面做足“加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与份额大幅增加,年年的“十件好事”已固化为一种制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达到两位数增幅,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广;在事关群众负担方面做活“减法”——率先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返乡创业环境„„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公民体验越来越具体丰富,民众共享的科学发展红利越来越多,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愈加深刻。
正因为紧紧抓住了每一轮思想解放的重大契机,把思想解放的力量注入每一次实践,河南方能汇集“天时”“地利”与“人和”要素,使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发生翻天覆地之变。正因为准确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集约高效发展,民生事业方得以不断提速。解放思想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站在新起点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再启思想观念总开关,作为时代主题的科学发展已深深烙进亿万人灵魂深处,并将乘中央关于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东风,掀开中原崛起新篇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份希望田野上的“科学发展报告”将年年捧出系列新篇,其内容更如无垠大地上的成熟庄稼,籽粒饱满,麦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