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工作推进思考(论文)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作推进的思考
李 国 庆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永恒的话题,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时,教育工作会议、国家、省《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对校企合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的校企合作提升到了校企一体、深度融合的地步,如何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一、值得关注的政策导向和目标要求
2010年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计划中专门对校企合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办学”,将原来的校企合作提升到了校企一体,并制定了近两年翔实的工作实施方案和目标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强化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制度和机制建设,推进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和校企一体实施方案”;“遴选1000所项目学校和3000家合作企业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项目学校3年共计培养300万名支撑产业振兴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创新校企合作制度,通过实施专业与岗位衔接,整合实训资源,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等方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2010年,出台校企一体实施方案以及项目管理措施,确定项目学校和合作企业,启动合作项目;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2011年,继续实施合作项目;研究制订验收办法。2012年,开展评估总结和成果展示活动”。
从以上的目标要求中可以看出,既有校企合作方向性的指导,又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更有具体的工作推进进度计划安排,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度推进提供了一个较为良好的发展平台。但同时也给职业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工作推进到“校企一体”、“深度融合”的地步也切实的摆在了每个职业学校面前。
二、当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办学模式分析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职业学
校也抓住了这个大好时机,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校企合作工作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特点。
1、学校聘请企业专家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成立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招生就业部门和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充分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平台与企业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做好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订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内容等等,有效的共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
2、建立了“订单式”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是近几年来每个职业学校开展的主要工作,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开创了很多的校企合作模式,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4+1”或“2+1”模式,即“学生前四或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其特点是合作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合资独资企业、国营私营企业等,采用校企合作等各种形式的合作,进行合作办学、技术开发、联合培养、人员交流、基地共建、课程开发等;
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即“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模式;
“冠名班”合作办学模式,即“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在办学中资金投入和资质整合投入的积极性”,“办学过程中能够从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群众需要的出发点考虑”的模式。
三、当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
尽管在校企合作方面
三、校企合作中值得借鉴的几种模式和案例:
模式一:
案例:鄞(垠)州职教中心通过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与工业园区联结的“三联”办学模式,把富泰手电筒等8个系列梯度实训产品引进校内,使学生实训由简单模拟转变成为企业生产真实的产品;
象山职业高级中学以“依托专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专业、办强专业引产业”的办学思路,先后创办了7家公司。
案例二:(校企一体)我校(丹江口飞翔机械工业学校)是由丹江口飞翔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兴办。飞翔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包括数控机床、冲压设备、压铸设备及化学表面处理等在内的14大类150多台(套)设备,设备资产投入为1100多万元,车间占地面积4500多平方米,为东风有限各专业厂配套,年产值2500多万元以上,可同时接纳200多学生到车间实习,600多学生到车间实训,企业依据这些资源办学校,企业既从事生产经营又是学校学生的实训实习场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教职工在企业的作业部、装备部、技术质量部、物管部、综合部承担管理职务,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发挥教师知识的优势开发新产品,从而形成教学、科研、新产品开发、实施生产等一套无缝连接的系统,充分体现科技就是生产力,同时学校根据东风有限等大型企业的需要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设计课程,开发新专业,利用本企业优势,包括设备、技术、场地、信息等资源办学。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接受知识,提高技能,我们将企业的生产部和学校的实训科合署办公,学校实训科长兼任企业生产部副部长,学校可根据需要,随时安排学生进厂实习实训。校企合一,分工协作,相互依存,优势互补。这样,校企一体化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人才缺乏与中职学校教学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实习实训与专业不能有效结合的问题,实现校企一体化是我们对中职学校办学新模式的一种探索。
四、进一步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校企一体”
针对以上分析的专业特点,我校的校企合作取得了较好的并且结合我校的特点走出了自己的校企合作路子,但是离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校企一体”还是有一段距离,如何缩短,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较为紧
迫的问题,时间仅仅给了我们两年的时间,要实现这种校企合作的局面还是需要我们在座的共同努力。如何做,在这里提出自己的思考,仅供参考。
(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机制的转变和专业对接度的研究
在校企合作工作方面我校现行的机制为以实训就业处牵头系部负责制的做法,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的工作的配合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系部负责制的力度,增强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的专业结合度上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要围绕专业进一步做好专业和行业对接的研究和实施。
(二)积极与企业结合加大培养模式的共建力度
在学生培养模式方面积极做好专业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与企业做好共建工作:
共建“队伍”。通过校企共建,着力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积极引进在企业工作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充实教师队伍,扩大“双师型”队伍数量。另一方面,加强在职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重点培养具备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潜质的中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共建“基地”。按照专业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互动,建设一批融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和“技能教室”,满足基本的校内实践教学。有效地吸引企业捐赠设备,使实训室车间化、工厂化。
共建“计划”。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认真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由校企合作委员会商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有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制定校企密切合作、企业全过程参与的人才培养计划,为职业院校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共建“课程”。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设置课程。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大胆进行课程改革,以各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同时对
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
共建“课堂”。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而大多数的职业能力只有在真实的环境和实践中才能形成。要从行业、企业聘请一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通过报告、讲座等形式,把来自经营管理第一线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经验传授给学生。也就是我们的“课改五进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机制。
第二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讨论文
摘 要:本文在对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指出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关键词:现状 发展方向 校企合作 模式
一、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自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在历经15年的风雨沧桑之后,正进入健康稳步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在职劳动者素质,已成为教育新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是依靠中等职业教育。
二、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讲话精神,无疑给职业学校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会议精神,大胆改革传统办学模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办学模式,不断充实内涵、办出特色、提高质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我市根据发展需要,先后对比较分散的5处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成立了职业教育中心校,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后,市委、市政府对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以协调解决,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措施,以及在管理过程中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整合办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可以说,这些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为我校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打通了绿色通道。
2、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又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双师型”师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校建立了40岁以下的年轻在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利用暑假必须至少有1个月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制定好实习计划,写出实习心得,记录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合作企业要认真予以配合,合理安排。
3、走校企合作之路,培养高技能人才。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签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就告诉我们,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合现代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必须走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子,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校企双方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共同研发教材,共同培育师资,共同实施培育计划,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零距离的对接。
三、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推进企业与学校的相互渗透,共同办学,大力倡导“把车间建在学校,把学校建在车间”。要做好校企合作办学工作,还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其中的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作用尤为重要。下面就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顶岗实习。我校先后与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多家企业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实行“2+1”分段学习方式,即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学年将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安置到相应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满后回校参加毕业考试,考试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既培养了独立处事能力,又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进入企业直接上岗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订单培训。学校始终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毕业生素质,达到企业“订单”的要求。我校先后与石横特钢集团、宝盛大酒店等市内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赢得了社会好评。
3、送教到企业。响应技能下乡,实现课堂前置,我校先后与银宝集团、云宇公司等七家企业达成了联合办班协议,采取进企业办班的形式进行教学,利用学员休息时间组织授课,安排班主任负责管理考核,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由学校统一办理毕业证书和有关资格证书。教学中,学校充分利用办学优势,抽调骨干教师为学员上课,讲授与企业生产相关的课程,现场授课,理论结合实际,易学易懂,深受企业欢迎。
4、校企共建基地。这种模式是由合作企业设计建设方案,并向职业学校提供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建立校内“教学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在厂区车间内设立“生产与教学合一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事实上,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都可以概括为这样一种模式——“请进来,走出去”。也就是说,校内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操作熟练的工人要达到有效的互动,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第三篇: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我校办学模式创新
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我校办学模式创新
——关于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的设想
林贤东 潘松
内容摘要:组建职教集团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我校应以深化校企合作为抓手,尽快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推进我校办学模式的创新,以适应战略性支柱产业背景下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考察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概况,然后对我校当前办学模式进行检讨,最后就我校牵头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的设想提出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职教集团 设想
目前,职业教育的普教化、学科化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观,并在实践中进行了诸如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等全新的尝试。现有的经验表明,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随着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简单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经显示出其局限性,如何继续发挥校企合作的巨大功效,深化校企合作、组建职教集团是当前国内诸多职业院校选择的做法,并显示出了一定的优越性。本文希望能在全面检讨我校目前办学模式之基础上,借鉴国内职业院校组建职教集团的成功经验,就我校牵头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提出建议和设想。
一、当前我国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简况
1、国家关于校企合作、实行集团化办学的相关法规条文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或批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于2002年和2005年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广东省委、省政府也多次出台相关文件【《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粤发„2006‟21号)、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年)(粤发„2007‟11号)】,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鼓励集团化、多元化办学的内容屡见于上述法规条文之中。《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地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机制。积极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优质职业技术院校创办分校或与薄弱职业技术院校兼并、重组、联合办学。公办职业技术院校可以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股份制、与企业和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等模式,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办学。
在去年四月二十二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所作了《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要求各地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支持行业、企业继续办好已有的职业院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独举办或与其他企业、职业院校联合举办职业教育,切实保障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施。
去年七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去年岁末,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公布一批试点地区,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等,旨在通过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
由此可见,国家和广东省委、省政府是积极鼓励职业教育实行集团化办学、多元化办学的。正是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下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的职教集团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初步显示出了其优越性。应当说,组建职教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2、目前我国职教集团的类型及其运作模式
按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体构成和运行特征不同,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划分为行业型(或专业型)职教集团(旅游、电子、商业、物流等)、区域型职教集团(省、市、县等)和复合型职教集团(由职业学校、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学会等多种性质的单位联合组成)。在这三种类型下,还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第一,“河南模式”:城乡联合、以城带乡。
其运作模式一是城乡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二是城市学校在农村学校办分校;三是城乡学校推行教学一体化;四是城市学校为农村学校培训专业课师资、提供实训条件、安臵学生实习、开展技能鉴定;五是以集团名义联系就业单位,统筹安臵学生就业。代表性集团有:河南旅游职教集团。
第二,“海南模式”:市县合作、三段培养。
其运作模式是以主导行业为服务面向,以城市示范性职业学校为龙头,以县(市)职教中心和相关企业为成员,学生第一年在县(市)职教中心学习基本文化知识,接受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培养;第二年在城市示范性中职学校学习专业理论,强化技能训练;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由城市学校推荐就业。代表性集团有:海南旅游职教集团。
第三,“天津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其运作模式是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校育人与企业用工紧密结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有机融合,初步实现了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成员学校解决了学生实践锻炼和顶岗实习的问题,获得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成员企业稳定了优质劳动力来源,解决了职工培训问题,获得了学校的智力支持。代表性的集团有:天津旅游酒店职教集团。
目前,在有关政府文件的指引下,推动公办职业学校的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积极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已经成为众多有识之士之共识。实践表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结合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教育与行业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它以自己内在的规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上具有很大优势。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职教集团纷纷组建,小至一县、一行业,大至一省诸行业联合组建。特别是在旅游行业和教育方面,目前全国各地组建的旅游职教集团大大小小不下百个。而作为我国旅游经济最为发达省份的广东,到目前为止尚未建有相关的职教集团,个中原因值得深究。
二、目前我校办学模式之检讨
在二十六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办学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目前我校的办学模式还存在相当的问题,下面将逐一作检讨。
1、全日制中专教育“三段式教学”模式面临招生难问题
这是我校最为重要的办学模式,学生人数占到全校学生的70%以上。学生一二年在校学习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第三年全部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一年。近年来,与其他诸多中专一样,我校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特别是去年,我校的招生人数首次出现下降趋势,校长还专门针对此事对各位老师下了招生指标,一时间大家有如临大敌之感。今后如何稳定生源、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实施此办学模式的重中之重。
2、大专教育逐步萎缩
我校先后与湖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等院系联合举办大专教育,此办学模式为学制三年,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第三年到企业进行一年的定岗实习,学生合格毕业之后获得相应学校的函授大专文凭。我校的大专教育举办历史已将近十年,曾几何时,此办学模式被我们所津津乐道,然纵观近两年的办学情况,形势亦不容乐观,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报读大专学生的逐年下降;其次,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在校大专学生管理状况令人担忧,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普遍反映大专管理是块硬骨头。关于报读人数的下降,原因固然错中复杂,但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我校在校大专生参加成人高考的成绩不理想,成考没通过,无法取得学籍,大部分的学生又不得不返回中专继续实习,与其在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之后还无法取得学籍,还不如当初就不报读大专,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虽然,我们一再鼓吹网络教育的好处,但是学生似乎不太感冒,被迫选择网络教育的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正是这种恶性的循环,导致了大专招生的逐步萎缩。
3、半工半读(勤工助学模式)停滞不前
半工半读模式,也称为勤工助学模式,在我校兴办已近十年,深受山区家长和企业的好评,还被教育部列为经验介绍单位。此办学模式为中专学历,学制三年;与广州市区或附近高星级酒店合作办学,学生在校内学习2~4个月,其余时间在酒店一边读书一边实习,酒店提供食宿,每月发放实习津贴,代缴学费。每年招生约100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模式运营不错,但是所招的学生人数有限,对主体办学模式没有影响。今后,建议扩大招生规模,将半工半读模式做强做大。
4、联合办学前景堪忧
我校在江门、台山、揭阳、普宁、云浮、潮安、茂名、清远、湖北、安徽和宁夏等地设有分教点。上述地区的学生原则上第一年在分校区学习文化课程,第二、三年回校本部学习专业课和实习。联合办学,作为我校办学模式的重要补充之一,分教点的设臵,提高我校在省内和上述外省地区的知名度,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我校的办学规模。然近年来,此办学模式也不容乐观,随着这些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产业的振兴,越来越多的学校愿意采取单独培养学生的形式,而不再与我校进行合作。可以说,联合办学之路也越走越窄,联合办学之前景令人堪忧。
上述对我校目前办学模式的简单检讨,就足以显示其存在的巨大问题,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中职学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可能要面临出局的危险,而在目前我校升格大专无望的情况下,如何扩大生源、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则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我校现有的条件和纵观整个广东旅游职业教育、旅游产业之发展状况,由我校牵头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也许可以破解上述情况的一些问题。
三、关于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之设想
其实早在2005年,富有远见的冒校长就在我校举办的“校企合作理事会2005年年会”上,提出了欲与企业合作组建“广东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的设想。同时表示,该集团不以盈利为目的,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突破体制屏障,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此类设想在当时的广东乃至全国的中职教育领域都属首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设想到目前为止尚未实现。
当时冒校对职教集团做出如下简明定义:“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不以盈利为目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同时也对当时乃至目前我省中等旅游职业教育三类学校分别由教育部门、旅游行业企业、劳动保障部门多头举办、多头管理,旅游职业学校“小而全”、“小而多”,严重影响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现状提出过论述。而组建旅游职教集团,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体制屏障。
“广东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设想的组建模式是: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和粤旅集团为核心,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基础,吸纳省内高星级酒店、同类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其宗旨是为建立校企合作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整合我省旅游教育资源,优化旅游教育结构,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从而为我省旅游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旅游职教集团实行契约联合体的运作模式,集团成员之间相互协作,但不单独设立独立的法人关系,不改变原有的隶属关系、产权关系、管理体制,以签订协议的形式来进行分工。旅游职教集团以我校和粤旅集团及其下属企业作为核心层,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基础,联合省内骨干旅游企业和联合办学学校作为外围层。职教集团成员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就业基地,学校作为集团成员企业的人才后备基地。职教集团各成员在《广东旅游职教集团章程》(参见文后的附录)指导性开展工作。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作为具有26年办学经验的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凭借着优良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办学声誉,与各相关企业、单位共同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形成校企互动办学模式,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两者之间的优势资源,以培旅游行业人才为核心,实现信息共享、教学共商、资源共用,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我省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广东旅游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实用型旅游人才,为广东乃至全国旅游业的成功转型贡献力量,再续岭南职业教育新篇章。
综上所述,在旅游产业和旅游职业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重新检讨我校目前的办学模式,正视其所存在的问题,建议采用集团化办学模式,整合省内相关资源,深化校企合作,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是目前我校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宪利、韩运波:《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办学模式的探讨》,《黑河教育》2009年第3期;
2、张庆:《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走好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活力》2010年第10期;
3、赵铭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教育探索》1998年第2期;
4、陈牛则:《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构想》,《职教通讯》2004年第8期。
第四篇:职业技术教育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思考
论 文 提 要
产学研结合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则是近年来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新形式。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就校企合作的性质、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企合作的具体对策三大方面进行思考和研讨,以期在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中寻找更好的方法,实现双方合作的互惠和双赢。
目 录
论文提要 1 目 录 2 正 文 3
一、校企合作的性质 3
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4
三、校企合作的对策
参考资料 10 高职教育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思考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 侯克青
坚持产学研结合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而校企合作则是近年来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新形式,我院和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合作办学已有五年,在校企合作这一新模式上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既积累了许多经验,又发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就校企合作模式作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一、校企合作的性质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根据接轨企业对人才数量、规格的需求以及接轨企业的现状与将来的发展,主动和企业合作办学。职业院校一定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办学,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需要什么知识、技术、技能就教什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地和设备,也可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试验中心。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也可以单独举办或与学校联合举办职院。”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只有与企业密切合作,才能不断壮大,迅速发展。那么什么是接轨企业?即在与企业联合时并不是接轨某一个企业,而是要接轨服务区域内的整个产业群。又为什么说职业教育要主动与企业接轨呢?校企合作办学可简单解释为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校,但不是企业与学校联合起来办企业,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学校居于主动地位,企业却居 于从动地位。校企合作办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却是间接目的。企业渴望人才,愿意合作办学,但是企业也明白人才培养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学校,因此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学校必须坚持主动的原则,不能坐等企业上门,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主动与企业接轨,主动策划,主动出击,通过耐心宣传、积极引导,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合作办学的意识和需求。当然,当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水准发展到一定程度,校企合作办学达到一定的高度,企业就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办学,得到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在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时,作为主体的学校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上,帮助企业解决员工的素质问题,解决生产、技术上的难题,使企业得到所需的高素质的人才。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得以长足发展,并不是因为得到了师资、教学场地与设备,更不是钱,而是得到了办学信息、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等,使学校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教育思想,从而适应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有实际依据和理论根据的。当今许多国家都在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实行校企联合办学。例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前苏联的产学联合体、日本的产学合作、英国的“三明治式”教育等都是国外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而德国的“双元制”则是最典型的一种校企联合办学模 式。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性质和运行方式也是由社会生产决定的。当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物质生活”已构成我国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而职业教育与现代经济的本质联系和直接联系决定了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接轨,与企业合作。另外根据终身教育的理论,职业教育应该改变封闭的办学模式,实行开放办学,与社会经济相沟通,与企业单位相接轨,与终生学习要求相符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必须适应本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很难及时适应社会需求;职业院校如果不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单一化、内向化,就很难实现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职业教育缺少自己的特色,教育教学没有与当地的企业接轨,培养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不强,造成就业与招生的相对困难;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进入良性循环,走大发展之路,必须改革传统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企业发展所必需的。企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支 撑,如果离开职业教育,企业职工的素质根本无法提高。企业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生产工人,企业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意识到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劳动者技术应用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职业素质,而技术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职业素质的获得,取决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这需要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整体优化,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最重要的。职业院校要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使职业教育的质量特色真正得以实现,除有良好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外,还必须有数量足够、水平较高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有相当时间在生产和服务的真实现场经受真刀真枪的熏陶和磨练。显然,没有企业的参与办学,要达到这个目的是不可能的。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很有潜力的办学模式。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旧的思想观念,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必须打破常规,根据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的一切办学行为与企业接轨。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才能使职业院校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强大的生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校企合作的对策
如何实现有效的校企合作呢?根据笔者几年的参与和研究,认为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㈠解放思想,持有强烈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的精神。实行校企合作,不能只在于形式上的开会、签协议、作广告宣传,而更需要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适应,这比关起门来办学,比“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地教学要困难得多。在实施校企合作办学中必须要处理许多问题,诸如校企合作机制、如何实现校企双赢、如何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问题,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阻力与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的精神。如果仍按原来办中专和大专的模式办高职,学校就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就没有自己的特长,动手能力不强,不受企业的欢迎,就会形成“就业难――招生难”的恶性循环。所以职业院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大胆创新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从而实现校企合作的最优化,获得校企双赢。
㈡有为有位,提高学校办学的实力与竞争力。合作办学要讲实力,较大的办学规模、较高的办学质量,较好的知名度与社会的认可度,都是顺利进行合作办学的重要条件,合作办学首先要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让企业看重职业教育。这些年来,我院与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合作定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有近200名学生,经过中信重型机械公司面试选拔,通过企业和学校联合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由企业选定教材,独立组班,组织现场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联合授课,完成全部教学任务后顺利地走向了工作岗位。采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很快适应生产岗位,成长进步快,有些学生已经成长为生产能 手、技术骨干、技术员、生产调度等,受到中信重型机械公司的好评。我院与中信重型机械公司的校企合作开展的扎实有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㈢深入企业,与企业建立一种长效的互动机制。职业院校是教育实体,企业是经济实体,其性质完全不同。要让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实体有效联合起来,就要培植好“人才”这个结合点,学校是人才的培养者,能够输送人才,企业是人才的使用者,需要输入人才。因此要实现校企之间能够稳定持久地联合办学,必须建立一种互动机制,制定必要的制度。例如签订必要的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应承担的责任;建立必要的组织,如办学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根据设定的合作项目开展经常性的活动。这些是硬性结合,同时还可通过软性结合,否则校企合作办学就会流于形式。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是到企业工作的,如果我们不了解企业的情况,就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可能和企业所需人才脱节。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在与企业接轨的过程中,需要去思考、去探索如何让企业来关注职业教育,这就需要作为合作主体的学校主动去了解企业,主动去认识企业,积极深入企业,深入生产现场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了解企业对合作办学的动机与态度,坚定校企合作办学的决心与信心,掌握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明确与企业接轨的思路,为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㈣加强合作,共同锻造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与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校企共同锻造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让职业院校的教师到企业第一线接受实践的锻炼,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顺利实现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办学目标。促进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机制全方位地跟企业接轨,真正实现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办学模式,虽然从目前我们在校企合作办学的情况来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诸如合作的机制不健全、校企合作的效果不理想、校企合作的层次不高等等,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实现校企合作的最高层次。
参考资料
⑴教高[2000]2号文件; ⑵教高[2006]16号文件;
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第五篇:校企合作模式的几点思考
校企合作模式的几点思考
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刘伟平
国务院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由此可见,加强校企合作,采取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模式,让职业学校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用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懂得,职业学校只有主动适应市场的要求,以就业为宗旨,以服务为导向,千方百计让学生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让他们好就业、就好业,那么学校就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加强校企合作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只有搞好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专业建设,职业学校就能有好的发展。
(一)、校企合作形式的主要内涵
校企合作形式的主要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关系,让职业学校与市场化的企业形成“无缝对接”,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二是改革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学校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实习实训为主,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为辅,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工学交替,以实践动手操作为中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职业学校学生最后一年中必须有一年或者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有义务和责任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的实训工作,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与此同时,企业要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
(二)、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
职业学校始终围绕学生就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市场的领引,离不开一线企业的积极参与。由于各个学校的专业发展建设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专业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不同,校企合作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校企合作在开始之初往往只是职业学校的“单相思”和“一头热”,由于学校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获得企业的支持和合作,因而比较热衷于和企业联系和订单培养,而大多数企业由于没有实际的利益可图,并不十分热心于校企合作,因此各个职业学校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以实际行动为企业服务,用真诚和具体的步骤,打动和感染相关企业,形成你追我恋的良好局面,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
1、“校办工厂,模拟实训”模式
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开拓专业市场,大力开展产教结合,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积极开办校办企业,建立集教学、培训、生产、实训四位一体的多功能的教学实训基地。它一方面可以作为校办企业生产自己有专业特色的品牌产品,以专业品质立足于市场,同时又根据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作为学校相关专业的模拟实训基地,负责学生的专业模拟学习、实训和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我校园艺专业利用武汉市职教名师陈咏祥老师发明的“食用菌金奖专利”以及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生产,获得了很好的效益,经过长期的发展创新,园艺专业技术已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本地水土资源、农产品结构、地域气候条件密切结合,水乳交融。学校积极示范导向,大力扶持形成了新兴的产业,1995年,在学校带动下,武湖地区掀起一股“种植食用菌热”,很快,技术优势变成了产品优势,蔬果、花卉养植已成为武湖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由此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实现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使他们迈上了小康道路,仅此一项就惠及黄陂十余万农民,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与此同时,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许多学生成为养殖栽培专业大户,带动一批人走向农村富裕之路。同样我校电子电器专业教师团队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在黄陂区公安分局的大力支持下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成立专业实体校办工厂,以机电组骨干教师胡友生、万传红研制的“耕牛防盗器”为主导产品,产品生产和专业教学与实训紧密联系,目前已投入生产5万余只推广到武汉周边和
河南等地,受到黄陂广大农民兄弟及养殖专业户的好评,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武汉电视台“江城警讯”节目和《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曾予以报道,并得到省市领导的关注;以校办工厂为依托,能让学生在模拟的实习实训教学环境中,体验专业技能,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实践过程的各种技术难题。
2、“前校后厂,岗位培养”模式
“前校后厂(场),岗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联合办厂,引进企业生产流水线或者企业进驻学校开办企校合作的企业,形成前边是学校、后方是工厂的办学格局。这种办学形式的优势是,学校为企业提供场房和设备,企业为学校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与资金支持,学校与企业在专业建设、实习实训、产品开发等多方面有了实质性的合作,学校与企业在企业发展和专业建设方面有许多共同利益,企业对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学生的实习实训将会有更大的支持。“前校后厂(场),岗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是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下来的,相关专业建设或者在学校办的企业生产流水线,更能适应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求,方便了各专业学生就近到企业实训,能切身感受企业的管理和熟悉生产一线的工作流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学校也有精力来抓好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经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必然思想品质端正,作风优良,技术熟练,操作规范,一定能成为市场的枪手货,他们中最优秀的学生往往被合作的企业优先选用,企业也因为和学校合作不愁没有好的生源,而职业学校也将强强联合解决了长期困扰发展的专业实习实训的难题,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获得长足的发展。
3、“校企联合,订单培养”形式
“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和企业签定了人才培养协议,企业根据生产一线的人员要求,给学校下达了人才培养订单,职业学校按企业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和实训计划,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技术师傅共同组
织专业教学和实训操作,经过1—2年的培养为企业定向输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将通过相关途径加强联系,企业将定期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指导学生实训,也将及时把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传递给学校,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相关要求,这样的培养模式能较好地解决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陌生感,缩短两者之间的时空距离,培养的学生能尽快上岗,成为一个企业所需要的熟练工人。
4、“校企结合,工学交替”模式
“校企结合,工学交替”模式就是指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中,必须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实习实训,一般安排在第二、第三学年,形成了“学——工——学”的交替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采取的是第一年打好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第二、第三学年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形式。如电子电器专业在第一年主要是加强文化和电工、电子的基础课学习,包括一些基础的实验操作,为到企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年根据电子电器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一段时间,又到企业去实训一段时间,用企业的实训来验证和熟练专业技能,然后返校带着在企业中发现的专业问题去学习,通过这样的“学——工——学”交替学习,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很快。这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定位很强,具有计划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在校学习的安排,都是按照专业的整体发展要求来进行的,学生的实习实训是按计划和企业合作的模式下进行的。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助与学生形成专业能力,“学——工——学”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充满趣味性,不再呆板单调,学生学习就积极主动。三是让学生较早了解企业,熟悉专业实训的特点,能更好地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在“学——工——学”过程中,学生能充分体验企业的管理和工作环境,结合自身的特点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能给自己
一个较好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加强校企合作管理,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双赢
校企合作是一种很好的实战型的实习实训模式,它能让学校、学生、企业三者实现双赢。但实际运作过程中会面临居多困难,因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的管理。具体来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
一、树立学校为企业、企业为学校服务意识。要加强学校、企业的组织与协调,树立服务意识,多为对方考虑,角色换位,实现校企双赢目标。校企合作最关键的是校企双方做到目标一致,团结合作,有自己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双方在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实训计划的制定,专业建设、学生管理上能协调一致,能充分调动学校、企业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统一管理,特别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管理。学校与企业按照共同制定的实训计划和实训管理方案,共同组成管理团队,对实习学生进行统一管理,通过统一管理能解决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共同实现教学计划和培训计划中的理想目标。
三、共同组织考核,企业主考、学校助考。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训,专业学生在学校与企业的共同指导下,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为考核学生成绩,必须对实习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考核方案有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内容和方式和考官由企业安排,企业主考,学校给与配合,最后由企业对每一个实习的学生写出实习实训鉴定。
四、校企共同总结和评价实习实训工作。实习结束后,学校和企业要根据实习过程和效果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学校根据总结的经验及时调整实习实训教学计划,改进专业教学目标,企业根据学生实习情况调整实习内容和训练项目,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优先实习生,企业将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确定需要优先录用的实习生,学校将做好学生的跟踪服务,共同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00八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