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租赁柜台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租赁柜台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2005年5月25日)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企业租赁柜台经营活动发展迅速,各种类型的商场普遍存在着将柜台出租给他人经营的现象。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租赁柜台经营活动,是当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
租赁经营的表现形式
所谓租赁柜台经营活动,是指商业企业(包括服务业)或个体工商户将自有或自用的部分商业柜台及相关的营业场所和设施交由其他商业企业(包括服务业)、生产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从事经营,并收取一定租金或报酬的行为。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商场的对外租赁经营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租赁”。即商场将柜台及场地对外出租给经营者,双方签订房屋或经营场所租赁合同,商场获取租金,经营者取得场地使用权,从而自主经营的经营形式。
“顺加”。即商场自主经营商品,厂家以一定的成本价格给商场供货,商场在进货价的基础上按照商场的成本运算,自主加价对外销售,超出进货价格的部分由商场所得,厂家的商品货款由商场定期结算。
“反扣”。这种经营形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厂家在进入商场经营时首先缴纳一定数量的“入场费”,厂家负责提供货源,销售价格由商场决定。但商场为了取得销售数量的增长,往往以进货价格对外
销售商品。一个销售周期结束后,厂家会根据商场的销售数量以单位商品为计算单位,给经销该产品的商场一定数量的“返利”或“回扣”作为商场经销该产品的报酬。另一种是厂家在进入商场时首先缴纳一定数量的“入场费”,销售价格由商场决定,销售人员也由商场员工担当,销售商品实行统一收银。每月销售结束后,商场按照该产品当月的销售总额,扣除20%~40%不等的“扣点”费用作为商场的销售利润。同时,商场还对该产品规定一个保底月销售额,如果该产品的当月销售额达不到保底销售额度,商场则按照规定的保底销售额“扣点”。
“厂代”。这种经营形式与“反扣”十分相似。厂家在进入商场时也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入场费”,销售价格由厂家自主决定,商场不予干预。由厂家派人员到商场担当促销员,但人员实行统一管理,销售商品实行统一收银。每月销售结束后,商场按照该产品当月的销售总额,扣除20%~40%不等的“扣点”费用作为商场的销售利润,剩余部分结算给厂家。但在经营期间,有些商场会借故向厂家收取名目繁多的“服装费”、“水电费”、“店庆费”等,甚至会在重新签订合同时再次收取产品“入场费”等费用。
“承包”。即由商场内部的员工个人承包商场的柜台或经营场地,承包者按年或季度向商场缴纳一定数量的“承包费”,并承担商场内部几名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商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银,但进货、经营均由承包者自主决定。承包者上缴固定的承包费后,其余收入均由承包者个人所得。
租赁柜台存在的问题
租赁柜台经营活动对充分利用闲置柜台、缓解商业企业流动资金
不足、繁荣市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经营活动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逃避应缴税费。柜台出租者和承租者往往隐瞒真实租赁情况,出租者借以逃避场地租赁税、所得税;承租者借以逃避营业税、所得税和工商管理费,造成国家税费大量流失。
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按照《租赁柜台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出租方必须制作租赁柜台标志并监督承租方在明显处悬挂或张贴。而实际经营中,出租方为逃避检查,不对租赁柜台挂牌;承租方为了逃避税费,也不挂牌经营,使消费者难以识别经营者的真实身份,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管理难度大,责任难追究。租赁柜台出租方、承租方为了逃避各自应缴税费,对执法部门的检查不配合,不提供柜台或场地租赁合同,甚至相互串供拒绝检查的情况时有出现,造成执法部门对租赁柜台主体资格的认定难度很大;承租方的经济成分复杂,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骗买骗卖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此类行为一旦出现,执法部门难以追究其责任。
对策
针对租赁柜台经营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监督管理市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规范租赁柜台的经营活动。
加强对租赁柜台有关法规、知识的宣传。通过宣传有关法规和知识,使柜台出租者认识到,出租者如果不办理任何登记手续或隐瞒真实租赁情况是一种违法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使柜台承租者认识到,承租如果不办理有关手续逃避税费,也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
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经营权利;使消费者认识到,租赁柜台如果不挂牌经营,就是对广大消费者的一种消费误导,是严重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的违法行为。
加大对一线执法人员业务法规的培训,提高租赁柜台管理水平。在一线执法人员中深入开展对《租赁柜台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的学习,认真领会《办法》中租赁柜台主体资格认定、租赁柜台挂牌经营等内容的本质所在,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找准管理工作切入点,进一步规范租赁柜台经营活动。对已经签订租赁合同的,应当督促其及时办理营业执照。执法人员还应参照有关规定,对其加强税费管理,规范其经营活动。对“反扣”、“厂代”、“承包”的经营形式,商场和厂家在合同中往往避开“租赁”两字,笔者认为,只要是商场将柜台或经营场地交由其他经营主体从事经营活动,并收取了经营主体的费用和报酬,就应当界定为租赁柜台经营活动。执法人员应从商场收取的各项费用入手,分析商场和厂家的关系;从经营方雇佣人员的劳动用工合同、工资发放、人员投保等方面入手,检查企业财务账目,核实柜台销售人员是否为厂家雇佣人员,以确定其是否为租赁柜台经营活动。
积极探索工作方法,使租赁柜台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日常管理中,应当建立租赁企业报表制度。租赁企业每月应向所在地工商所上报租赁柜台的数量、具体名单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出租方的企业年度检验中,提醒出租方提交“租赁柜台的名单及合同”作为年检的一项内容。对经营范围中有租赁项目、但实际未开展经营的,应建议变更经营范围,由此来加强对租赁柜台经营活动的管理。
第二篇:‘三公”经费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三公”经费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张君
摘要:强化政府部门公务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用“三
公”经费管理是中央的明令要求,也是公众热议的话题。由于中央对“三公”经费管 理并未有明确的、统一的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往往自我公开、自行其事,造成“三公” 经费统计口径不统一、时间和形式不统一、支出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本文从制度、体制、机制层面基本廓清了“三公”经费现存问题的成因,并就此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建议。
关键词:“三公”经费现状;问题成因;对策建议
自2011年中央提出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的要求以来,中央各部门及部分地方政府陆续以不同的方式公开“三公”经费预算及支出情况,从公开的数据春“三公”经费基本保持零增长或略有下降。从两年来的土作效果春“三公”经费公开制度一方面有效控制了“三公”经费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社会监督的作用。新一届党中央成立以后,提出了改进土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及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具体要求,这些措施的落实都与“三公”经费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当前“三公”经费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管理呢?本文就以上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一、‘三公”经费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1.公开的内容不够细化。目前公开的“三公”经费主要是预算及支出的总金额,没有相关明细,公众对支出的具体内容无从了解,只能简单比较一下各单位的金额多少,因此支出金额较大的单位则成为众矢之的。例如,中国科学院2010年支出公务接待费9996万儿,约为1亿儿,该数据2011年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和热议,各种猜测和议论随之而来。由十缺乏详细的说明,公众对十平均每天27万儿的接待费实在无法理解。因此“三公”经费公开内容的不够细化,直接影响了公众的知情权以及监督权的行使,换句话说,公众只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但“办了什么事”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如果“三公”经费公开内容不详细,就没有真正达到公开的目的。
2.公开的时一间和形式不够统一。目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都由预算单位自行公布,管理部门提出相关要求。2011年,在中央的要求下,中央各部门陆续公布了各自的“三公”经费预算及支出情况。2012年以来各地政府也纷纷要求所属部门公布“三公”经费情况。从公布的情况来看,一是时一间不够一致,有早有晚,有的甚至在下半年才公布上一年数据,以回避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二是形式不够统一,有的单位数据较为明确,也便十查询,有些单位数据较为含糊,且隐藏在众多的查询信息中,不易查找。由十中央及地方政府所属部门众多,公众要想全面了解“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就得频繁地切换网页,在众多的信息中查找,不便十监督。
3.支出的合理性缺乏判断标准。由十“三公”经费公开的信息不够全面,加之缺乏相关的制度规定,以及权威部门的评估,公众对“三公”经费支出的合理性缺乏科学的判断。例如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三公”经费支出约21亿儿,约占所有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支出81亿儿的1 /4。这个数据乍一看相当惊人,但如果考虑到其拥有4042个预算单位,47万名在职人员的话,似乎又可以理解,但究竟是否真的合理,公众是无法判断的。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I」道”,目前对十公开的“三公”经费,公众也只能停留在看“热闹”的程度。由十对各单位的人员、职能以及资产情况都不了解,加之没有权威部门子以评估,所以对十数据的合理性无从考量。
4.统计口径的不准确hl}“三公”经费是指各级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 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
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由十“三公”经费不是一个核算科目,所以在财务入账时一,就有了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利用培训费、差旅费、会议费、租赁费、业务费等科目列支“三公”经费,或者一直接使用其他支出科目列支,都可以规避“三公”经费支出。此外,很多单位还有下属的事业单位及其经济实体,这些都可能成为分担“三公”经费的单位。因此,目前公开的“三公”经费的统计口径有一定的不准确性,与实际的开支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三公”经费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1.制度不够完善。一是预算公开制度不够完氰《政府信息公开管理条例》中对政务信息 公开做了一定的要求,但具体时一间、方式、细化程度等都不够明确,行政部门在执行时一,出十自身利益往往朝利己的方向去考虑,钻规定的空子。二是对“三公”经费支出的规定不够具体化、标准化。对十“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及“公务接待费”在目前的制度规定中,多为原则性的要求,在很多方面缺乏具体标准的约束。例如,每次“公务接待费”的标准应为多少是合理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差旅费、会议费则相对规定较为详细,也便十执行,如明确的乘坐交通土具规定、住宿标准、会议费综合标准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就无法评判支出是否合理。三是会计核算制度不够严密,容易发生出国费与培训费,车辆运行费与租赁费、业务费,接待费与差旅费、会议费等科目之间的串用等。
2.预算管理机制不合理。从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大部分部门的“三公”经费都不同程度减少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未必是真的减少。据了解,大部分相关主管部门对本系统的“三公”经费实行预算限额管理,即年内支出不得超过预算限额,预算限额根据上年支出情况确定。应该说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但不免有脱离实际的地方。这种预算管理方法是典型的基数法,即根据上年支出情况核定当年预算。如果有些单位车辆管理不善,造成上年车辆支出较大,但却使其下一年预算限额保持较高水平,而无管理压力。有些单位车辆管理较好,上年支出较低,反而使以后预算限额较小,没有多少压缩空间。随着物价及车辆数量的增加,该单位预算限额根本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只好串用其他科目以维持正常的公务开支,所以这种预算管理模式会产生反向激励的效果。因此,如果采取预算限额管理,应该用零基预算法确定合理的预算限额。如按人均标准或按单车标准和合理的车辆编制确定车辆运行费预算限额。另外,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及经济实体的资金也应纳入预算管现‘生公”经费支出应全口径统计,分类别公开,避免行政支出与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互相挤占。
3.监督制约力度不够。任何一种制度都要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否则就形同虚设,监 督主要有上级部门监督、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社会监督、人大等权力机构监督等。对十“三公”经费的监督,上级部门主要是通过预算额度来控制,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形式的监督有一定的强制性,但缺乏合理性。财政审计部门通过令项检查来监督,但这种监督没有足够的人力保证经常进行,缺乏连贯性。社会公众通过公开的政务信息监督,人大通过预算报告来监督。公开信息以及预算报告都是被动式的,由十信息不对称,缺乏详细资料,也不能完全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除了监督力度不够之外,问责制度也不够健全。由十制度的缺失,对合理性的判断缺乏有力的根据,也造成了无法实施问责。没有有效监督和问责的制度,执行的效力就会逐渐减退,久而久之,公众也失去了关注的热情。
4.绩效管理未真正发挥作用。“三公”经费支出是否合理,不能简单地从数据上得出结论,由十各部门人员、资产以及土作性质的不同,都可能使“三公”经费支出产生差异。那么“三公”经费支出多少是合理的呢?应该通过“绩效”来衡量。一个部门完成土作任务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通过绩效评价可以考量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否合理。也就是说通过绩效管理,可以科学地评估“三公”经费是否产生了效果,是否是有
效的支出。如果是符合绩效管理要求的,那么为实现绩效目标而产生的一定规模的“三公”
经费支出则是合理的。我国目前预算绩效评价多为对项目的考评,对基本支出实施绩效评价的较少。预算绩效管理应是全过程全口径的管理,但目前作用发挥不够,对“三公”经费管理的结果反馈也不够。
5.配套管理不到位‘生公”经费管理与其他方面管理息息相关,如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例如车辆管理的规范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车支出的合理性,目前在车辆管理中,存在超标超编、使用其他经营单位车辆等情况,这就使车辆运行费难以控制;在公务出国中仍附带观光旅游的内容,而相关监督管理不严格,使公务人员对出国执行公务乐此不疲,出国费自然居高不下;公务接待的审批程序不规范,直接造成了接待费超标等问题;政府采购确定的定点饭店经常不执行招标价格,也使公务接待的标准不易控制。此外,目前的国库集中支付多为授权支付,对一些超标准的支出不能实施事前控制,事后也未必能及时一发现,达不到管理的目的,等等。
三、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
1.健全相关制度。一是健全预算公开制度。制度应明确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部门预 算支出情况,公开的时一间、形式以及细化程度。各部门不仅要公开“三公”经费,还要公开所有预算支出。其他的支出中可能也存在不合理的支出以及浪费的情况,同时一也可能将“三公”经费隐藏在其他经费支出中。根据信息公开的方便原则,建议在一个网站上公布各部门预算收支情况,或者一统一上报至主管部门例如财政部门,由其统一公布,这样便十比较也便十查询,更方便公众监督。此外,主管部门还应对相关支出情况做必要的分析,例如,各项支出的合理性以及变化情况,从令业的角度分析支出情况,尽量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二是健全各项支出的管理制度。对十“三公”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以及审批管理等做出更详细的规定,便十预算单位执行,也便十审计等监督部门监督,更便十公众去评价。要健全会计核算制度,进一步规范科目使用规定,防止串用科目。三是健全监督制度以及问责制度。各部门每年的决算,应规定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估。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做法,每年由中介机构对其会计报表做出审计报告,并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如在以后的审计中发现问题,也可直接追究中介机构的责任。中介机构可由财政部统一招标确定,并统一付费,不与被审单位发生经济关系,以保持其独立性。对年审中发现问题的可由各地财政令员 办进行令项财政检查,或由审计部门开展审计。要健全问责制度,不能只笼统的规定,而应做出详细的规定,对十中介机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在核实的基础上要追究责任。每年相关的检查情况及问责情况也应对外公布,以便十公众监督。
2.完善预算管理机制。要改进预算核算机制,改变基数法的预算核定方式,应在充分了解各部门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基本数字及定额,从而核定预算。以车辆运行费为例,首先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核定车辆编制数,再根据不同车型核定单车定额,从而确定车辆的预算数。这样才能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既约束了以往开支水平较高单位的支出,也使管理较好的单位有了符合实际的预算数。对十超标的车辆,要根据公车治理的规定进行清理,既要使合理合法使用的资产发挥最大效益,不至十因闲置而产生另一种浪费,同时一也对不合理的资产进行清理。要将各单位的其他收入,以及所属事业单位、经济实体的预算统一纳入管理,要作为该单位完整的预算进行编制,避免互相挤占、挪用。
3.加强预算绩效管现‘生公”经费的管理还应引入绩效管理理念,评价一个单位是否较好地履行了本职土作,并不在十“三公”经费支出的多少。如果土作量大,任务多,难度大,必然要有一定量的“三公”经费子以保障。那么如何来判断合理的“度”呢?就要通过预算绩效管理来实现。例如两个职能相同的单位,人数及资产数相当,理论上其“三公”经费的预算数和支出数应相同。但由十两个单位土作的绩效成果不同,所付出的相应成本也就不一致。完成任务越好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可能越大,而不积极履职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可能会更少。所以仅就“三公”经费支出的金额不能科学地判断“三公”经费的管理程度,应与其绩效管理相结合,在完成相同绩效的情况下,“三公”经费支出越少越好。
4.加强配套改革。“三公”经费的管理与其他配套改革有密切的关系。要加强对出国 事项的审批及对出国期间公务活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深化公车令项治理,科学核定车辆 编制;严格公务接待的审批,明确接待标准等。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可以通过招标确定承 办公务出国、公务接待的定点单位,并定期考核服务情况。进一步改进、加强国库集中支付 和公务片管理,强化对“三公”经费支出的事前管理和事中控制等。
第三篇:‘三公”经费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三公”经费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张君
摘要:强化政府部门公务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用“三
公”经费管理是中央的明令要求,也是公众热议的话题。由于中央对“三公”经费管 理并未有明确的、统一的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往往自我公开、自行其事,造成“三公” 经费统计口径不统一、时间和形式不统一、支出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本文从制度、体制、机制层面基本廓清了“三公”经费现存问题的成因,并就此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建议。
关键词:“三公”经费现状;问题成因;对策建议
自2011年中央提出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的要求以来,中央各部门及部分地方政府陆续以不同的方式公开“三公”经费预算及支出情况,从公开的数据春“三公”经费基本保持零增长或略有下降。从两年来的土作效果春“三公”经费公开制度一方面有效控制了“三公”经费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社会监督的作用。新一届党中央成立以后,提出了改进土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及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具体要求,这些措施的落实都与“三公”经费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当前“三公”经费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管理呢?本文就以上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一、‘三公”经费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1.公开的内容不够细化。目前公开的“三公”经费主要是预算及支出的总金额,没有相关明细,公众对支出的具体内容无从了解,只能简单比较一下各单位的金额多少,因此支出金额较大的单位则成为众矢之的。例如,中国科学院2010年支出公务接待费9996万儿,约为1亿儿,该数据2011年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和热议,各种猜测和议论随之而来。由十缺乏详细的说明,公众对十平均每天27万儿的接待费实在无法理解。因此“三公”经费公开内容的不够细化,直接影响了公众的知情权以及监督权的行使,换句话说,公众只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但“办了什么事”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如果“三公”经费公开内容不详细,就没有真正达到公开的目的。
2.公开的时一间和形式不够统一。目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都由预算单位自行公布,管理部门提出相关要求。2011年,在中央的要求下,中央各部门陆续公布了各自的“三公”经费预算及支出情况。2012年以来各地政府也纷纷要求所属部门公布“三公”经费情况。从公布的情况来看,一是时一间不够一致,有早有晚,有的甚至在下半年才公布上一年数据,以回避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二是形式不够统一,有的单位数据较为明确,也便十查询,有些单位数据较为含糊,且隐藏在众多的查询信息中,不易查找。由十中央及地方政府所属部门众多,公众要想全面了解“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就得频繁地切换网页,在众多的信息中查找,不便十监督。
3.支出的合理性缺乏判断标准。由十“三公”经费公开的信息不够全面,加之缺乏相关的制度规定,以及权威部门的评估,公众对“三公”经费支出的合理性缺乏科学的判断。例如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三公”经费支出约21亿儿,约占所有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支出81亿儿的1 /4。这个数据乍一看相当惊人,但如果考虑到其拥有4042个预算单位,47万名在职人员的话,似乎又可以理解,但究竟是否真的合理,公众是无法判断的。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I」道”,目前对十公开的“三公”经费,公众也只能停留在看“热闹”的程度。由十对各单位的人员、职能以及资产情况都不了解,加之没有权威部门子以评估,所以对十数据的合理性无从考量。
4.统计口径的不准确hl}“三公”经费是指各级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 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由十“三公”经费不是一个核算科目,所以在财务入账时一,就有了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利用培训费、差旅费、会议费、租赁费、业务费等科目列支“三公”经费,或者一直接使用其他支出科目列支,都可以规避“三公”经费支出。此外,很多单位还有下属的事业单位及其经济实体,这些都可能成为分担“三公”经费的单位。因此,目前公开的“三公”经费的统计口径有一定的不准确性,与实际的开支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三公”经费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1.制度不够完善。一是预算公开制度不够完氰《政府信息公开管理条例》中对政务信息 公开做了一定的要求,但具体时一间、方式、细化程度等都不够明确,行政部门在执行时一,出十自身利益往往朝利己的方向去考虑,钻规定的空子。二是对“三公”经费支出的规定不够具体化、标准化。对十“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及“公务接待费”在目前的制度规定中,多为原则性的要求,在很多方面缺乏具体标准的约束。例如,每次“公务接待费”的标准应为多少是合理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差旅费、会议费则相对规定较为详细,也便十执行,如明确的乘坐交通土具规定、住宿标准、会议费综合标准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就无法评判支出是否合理。三是会计核算制度不够严密,容易发生出国费与培训费,车辆运行费与租赁费、业务费,接待费与差旅费、会议费等科目之间的串用等。
2.预算管理机制不合理。从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大部分部门的“三公”经费都不同程度减少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未必是真的减少。据了解,大部分相关主管部门对本系统的“三公”经费实行预算限额管理,即年内支出不得超过预算限额,预算限额根据上年支出情况确定。应该说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但不免有脱离实际的地方。这种预算管理方法是典型的基数法,即根据上年支出情况核定当年预算。如果有些单位车辆管理不善,造成上年车辆支出较大,但却使其下一年预算限额保持较高水平,而无管理压力。有些单位车辆管理较好,上年支出较低,反而使以后预算限额较小,没有多少压缩空间。随着物价及车辆数量的增加,该单位预算限额根本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只好串用其他科目以维持正常的公务开支,所以这种预算管理模式会产生反向激励的效果。因此,如果采取预算限额管理,应该用零基预算法确定合理的预算限额。如按人均标准或按单车标准和合理的车辆编制确定车辆运行费预算限额。另外,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及经济实体的资金也应纳入预算管现‘生公”经费支出应全口径统计,分类别公开,避免行政支出与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互相挤占。
3.监督制约力度不够。任何一种制度都要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否则就形同虚设,监 督主要有上级部门监督、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社会监督、人大等权力机构监督等。对十“三公”经费的监督,上级部门主要是通过预算额度来控制,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形式的监督有一定的强制性,但缺乏合理性。财政审计部门通过令项检查来监督,但这种监督没有足够的人力保证经常进行,缺乏连贯性。社会公众通过公开的政务信息监督,人大通过预算报告来监督。公开信息以及预算报告都是被动式的,由十信息不对称,缺乏详细资料,也不能完全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除了监督力度不够之外,问责制度也不够健全。由十制度的缺失,对合理性的判断缺乏有力的根据,也造成了无法实施问责。没有有效监督和问责的制度,执行的效力就会逐渐减退,久而久之,公众也失去了关注的热情。
4.绩效管理未真正发挥作用。“三公”经费支出是否合理,不能简单地从数据上得出结论,由十各部门人员、资产以及土作性质的不同,都可能使“三公”经费支出产生差异。那么“三公”经费支出多少是合理的呢?应该通过“绩效”来衡量。一个部门完成土作任务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通过绩效评价可以考量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否合理。也就是说通过绩效管理,可以科学地评估“三公”经费是否产生了效果,是否是有
效的支出。如果是符合绩效管理要求的,那么为实现绩效目标而产生的一定规模的“三公”经费支出则是合理的。我国目前预算绩效评价多为对项目的考评,对基本支出实施绩效评价的较少。预算绩效管理应是全过程全口径的管理,但目前作用发挥不够,对“三公”经费管理的结果反馈也不够。
5.配套管理不到位‘生公”经费管理与其他方面管理息息相关,如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例如车辆管理的规范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车支出的合理性,目前在车辆管理中,存在超标超编、使用其他经营单位车辆等情况,这就使车辆运行费难以控制;在公务出国中仍附带观光旅游的内容,而相关监督管理不严格,使公务人员对出国执行公务乐此不疲,出国费自然居高不下;公务接待的审批程序不规范,直接造成了接待费超标等问题;政府采购确定的定点饭店经常不执行招标价格,也使公务接待的标准不易控制。此外,目前的国库集中支付多为授权支付,对一些超标准的支出不能实施事前控制,事后也未必能及时一发现,达不到管理的目的,等等。
三、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
1.健全相关制度。一是健全预算公开制度。制度应明确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部门预 算支出情况,公开的时一间、形式以及细化程度。各部门不仅要公开“三公”经费,还要公开所有预算支出。其他的支出中可能也存在不合理的支出以及浪费的情况,同时一也可能将“三公”经费隐藏在其他经费支出中。根据信息公开的方便原则,建议在一个网站上公布各部门预算收支情况,或者一统一上报至主管部门例如财政部门,由其统一公布,这样便十比较也便十查询,更方便公众监督。此外,主管部门还应对相关支出情况做必要的分析,例如,各项支出的合理性以及变化情况,从令业的角度分析支出情况,尽量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二是健全各项支出的管理制度。对十“三公”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以及审批管理等做出更详细的规定,便十预算单位执行,也便十审计等监督部门监督,更便十公众去评价。要健全会计核算制度,进一步规范科目使用规定,防止串用科目。三是健全监督制度以及问责制度。各部门每年的决算,应规定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估。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做法,每年由中介机构对其会计报表做出审计报告,并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如在以后的审计中发现问题,也可直接追究中介机构的责任。中介机构可由财政部统一招标确定,并统一付费,不与被审单位发生经济关系,以保持其独立性。对年审中发现问题的可由各地财政令员 办进行令项财政检查,或由审计部门开展审计。要健全问责制度,不能只笼统的规定,而应做出详细的规定,对十中介机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在核实的基础上要追究责任。每年相关的检查情况及问责情况也应对外公布,以便十公众监督。
2.完善预算管理机制。要改进预算核算机制,改变基数法的预算核定方式,应在充分了解各部门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基本数字及定额,从而核定预算。以车辆运行费为例,首先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核定车辆编制数,再根据不同车型核定单车定额,从而确定车辆的预算数。这样才能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既约束了以往开支水平较高单位的支出,也使管理较好的单位有了符合实际的预算数。对十超标的车辆,要根据公车治理的规定进行清理,既要使合理合法使用的资产发挥最大效益,不至十因闲置而产生另一种浪费,同时一也对不合理的资产进行清理。要将各单位的其他收入,以及所属事业单位、经济实体的预算统一纳入管理,要作为该单位完整的预算进行编制,避免互相挤占、挪用。
3.加强预算绩效管现‘生公”经费的管理还应引入绩效管理理念,评价一个单位是否较好地履行了本职土作,并不在十“三公”经费支出的多少。如果土作量大,任务多,难度大,必然要有一定量的“三公”经费子以保障。那么如何来判断合理的“度”呢?就要通过预算绩效管理来实现。例如两个职能相同的单位,人数及资产数相当,理论上其“三公”经费的预算数和支出数应相同。但由十两个单位土作的绩效成果不同,所付出的相应成本也就不一致。完成任务越好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可能越大,而不积极履职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可能会更少。所以仅就“三公”经费支出的金额不能科学地判断“三公”经费的管理程度,应与其绩效管理相结合,在完成相同绩效的情况下,“三公”经费支出越少越好。
4.加强配套改革。“三公”经费的管理与其他配套改革有密切的关系。要加强对出国 事项的审批及对出国期间公务活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深化公车令项治理,科学核定车辆 编制;严格公务接待的审批,明确接待标准等。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可以通过招标确定承 办公务出国、公务接待的定点单位,并定期考核服务情况。进一步改进、加强国库集中支付 和公务片管理,强化对“三公”经费支出的事前管理和事中控制等。
第四篇:国有企业改革现存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现存问题及对策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来31载春秋,并且一直是中国经济制度改革中的重点。在这期间,作为转折点之一的,2001年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在理论改革上有两个突出的亮点,一是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的论断,另一个是提出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现存问题
近年来虽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改制后的国有企业经济有了现代公司的框架,但有很大一部分还不具有真正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我国的国企改制还存在某些问题。
(一)国有资本出资人主体不明确,形成“内部人控制”局面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以后,一般是按照两种方式治理:一种是行政干预的公司治理结构,这种企业结构是由政府委任董事长、总经理直接经营,法人的治理结构处于“政府控制”的治理方式;另一种是国家在实际上并没有对企业行使股东的权利,即使是政府作为主要股东,也未能到位行使股东的权利,企业内部的国有股代表是由董事长、总经理担任,企业处于“无所有者控制”的治理方式。由于国有资本的所有者难以到位,造成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任、权限和利益不明确,结果作为出资人代表的政府与企业的委托人,实际上都是代人做事,又无责任约束。这种身份的相似性,使他们很容易走到一起使得在公司法人治理机构中,股东和董事之间的委托制衡关系形同虚设。模糊的产权状况造成无人对企业资本保值增值负责,出问题不知惩罚谁,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
(二)经营者行政任命,难以建立现代企业的选拔、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用人制度都是“上级委任”制,经理层人员的选拔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都存在空缺。由少数几个人选拔、录用“具有”应聘资格的多数候选人,这很难保证用人上的公平、公正性,也很难用现代企业家的标准去选拔合适的干部。这样选拔出来的干部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性产物,也就没有相应的市场价格作为对经理人的激励,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的前提下,很难让经营者去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而是考虑怎样让自己的经营风险降到零,怎样享受更多的物质利益、闲暇时间,而与所有者目标相去甚远。由于信息不对称经理人具有很大权力,这就给所有者利益带来更大威胁。同时,这种用人制度是滋生腐败的又一温床,因为经理人的政治荣誉、能否升迁等的考核,不是以经营绩效、股票价格所决定,而是与上级部门有关领导的关系好坏决定,这将导致权钱交易。
(三)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单一,经营效益低下
与其他新兴市场和国家经济转型中以私有产权为主导的股权结构相比,中国84%的上市公司目前仍然直接或间接地被政府最终控制,其中8.5%的上市公司仍为政府直接控制,75.6%的企业则由国家通过金字塔形控股方式实施间接控制。在股权比重方面,国有经济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中比重过大,即通常所说的“国有股一股独大”。这既不利于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也不利于很好地实现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在一项非常有影响力的关于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公司的获利能力与公司中法人股所占的比例呈正相关,而与国有股所占比例呈负相关。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国有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影响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只有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才能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及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任务。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法人制度,因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在法律的严格约束和有效保护之下进行。在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在法律上来完善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的过程中,应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完善:
(一)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应当坚持多样化
我国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期,许多人都认为公司是我国企业改制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的唯一选择。有的人认为有限责任公司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在小范围内实现资本的组合,在企业内部实现产权清晰,这些优势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急需解决的。但是,将现存的所有市场主体都集中在有限责任公司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作为法人的一种,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有着人数上的限制,而人数上的限制又会带来资金上的限制。还有的人把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看成是公司的全部,认为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获取资金的最好手段,与此相联系是竭力提倡建立更多的证券交易所。而事实上,证券交易所的建立,证券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表现,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当市场主体的产权明晰,集中带来的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的规模,证券交易制度完善,并且市场主体能自觉地利用交易机构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时候,上市公司才可能大量的发展,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可见,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实行公司制也是一种重要形式,但不能说是唯一的形式。作为弥补公司缺陷的企业形式还有合伙企业、个人或独资企业等,·它们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内容,也应该得到鼓励和发展。因为,合伙企业组织灵活,虽风险较大,但经营者的经营意识强,生命力也强。而独资企业特别是国有独资企业在我国企业总数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大约在80%左右,其中在法人企业中占62.5%,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无论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看,还是从市场经济必须有足够多的竞争者的要求来说,公司都不是现代企业形式的唯一选择。从其他国家的情况来看,非公司的比重也较大,如联邦德国公司形式的企业仅占约23%,其他均为独资或合伙企业;美国公司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0%左右,合伙企业约占10%,独资企业则占70%左右。
在我国,除了上述企业形式外,近年来还发展了一种崭新的企业形式,那就是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既不是股份制,又不是合作制,在产权关系、民主管理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目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很多学者都提出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形式。而在近年来,许多省的领导人都表示要以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造乡镇企业,或是将新建的乡镇企业尽量办成股份合作制企业。总之,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企业形式上的选择不能是单一的,而应是多样化的,既有公司作为重要的企业类型,又有独资、合伙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等作为必要的补充,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与此相适应的是各类企业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二)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调控和管理手段应该多样化
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即在市场取向的改革未确立之前,行政手段作为国家调整经济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被强化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高度集中的行政经济给人们带来的窒息和危害至今让人们一提起就反感、不被认同。市场经济的建立,焕发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于是淡化、弱化甚至取消行政手段,代之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意识越来越高。反映在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上,就表现为中央和地方如何分权的问题;表现在改革主体上,又反映为是以政府为主导还是以企业为主导的问题上等等。这些问题的争论归根到实质上就是政府对企业的调控、管理手段的选择。从市场经济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民主、自由的经济,因此它允许并鼓励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自我发挥、自我约束。但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的行为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所以,现代的经济生活运转需要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作用。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由于有着不同于国外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特殊性,所以,在政府调控、管理企业的手段上就有了自己的特点。应当说,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企业的引导、鼓励、制约必不可少,行政手段的使用也就不可避免,特别是在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行政手段的作用更为重要。行政手段是社会大生产发展的需要。如果把国家的运行比作一部机器的话,那么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就是这部机器上的调控按钮。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它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且市场自己修正成本太大,所以,它需要外力的帮助,最典型的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来进行调控。行政手段的调节是一种主观调节,或者说是一种主动、有计划、有目的调节,它可以事先制定周密的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经济关系,尽量减轻社会的浪费和社会的动荡。另一面行政手段还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它可以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通过行政程序依靠各级行政机关组织实施。这些都是法律手段和经济的手段所缺乏的。而在我国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仍是改革的主导力量,这不仅因为我国的企业在国际舞台上过于弱小,还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的企业还不能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尤其是我们还缺乏一支合格的企业家队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是也不能把企业一下子推向市场,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引导向市场,在这里行政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行为的调整不能仅靠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也是必要的。所谓经济手段,就是指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杠杆来调整企业的运营。法律手段则是将企业行为纳入规范的运转轨道。但无论是行政手段还是经济手段,都离不开法律手段,都必须以法律手段为前提,并以法律手段为基础和保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得出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结论。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环节之一是建立科学、健全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目的在于形成企业内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是非常重要的,但就目前来说,还应该从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上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制衡监督机制,并将这种监督机制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这样才能够保证国有企业正常地发挥。完善国有企业外部监督机制,应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
1、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
应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以明确国有资本的投资主体,落实国有资产的营运责任,规范出资人和企业的关系,使出资者能够统一行使选择经营者、企业重大决策和资本收益的职能。只有在政府管理层次上解决国有资产无主、无人负责、政出多门等问题,明确每一部分的国有资产代表者,使所有者的职能真正到位,才能使其权责明确,并对企业实行有效地监督和约束。
2、除少数行业中实行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外,对其他大部分国有企业在改制中都应推广产权多元化、分散化的做法。
因为企业中国有资产比重如果过大,股权构成过于单一,就会减弱内部的产权和利益制
约,同时也难以做到政企分开,责权分明。而产权的多元化、分散化不仅有利国有企业多渠道的融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企业内部利益的约束机制,使产权和利益界限明确。应当说产权分散化、多元化及由此引起的利益的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是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制衡体制、约束机制产生的基础,是企业行为合理化、规范化的前提。
3、改革现行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
目前已改制的国有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大多未跳出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圈子,企业主要领导人仍由上级主管人事部门任免。这种做法不仅使国有出资人制度难以落实,国家所有权代表的权责难以到位,该有的权利没有,该负的责任不负,而且也使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企业领导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当然也就不能、不愿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尽心尽力。其实企业领导人的激励和制约是不能靠行政手段来解决的,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有自己的规律可循,不能完全套用党政干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应建立起科学的、适应企业发展的人事管理制度,党和政府的精力应更多地转向国有资产委托管理机构的人员选择、管理和监督上,使他们真正能够负担起国有资产代表人的职能。
(四)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
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实行“两权剥离”,使企业真正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真正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这是企业走向市场的前提。对于国有企业如果我们始终坚持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和企业经营的方针,那么,希望国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来实现保障国家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的目标是不可能的。法人制度的精髓在于它有独立的财产权,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主体的独立性、平等性,也只有这样的主体,才能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的、公平的竞争。国有企业所进行的股份制改造,其真正的目的就是国家根据市场规律的要求投资组建公司。国家财产一旦投入到公司中,便成为公司所有的财产,尽管法律上仍然强调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但这里的所有权已经发生了变化,即它只是所谓的“最终所有权”,确切的说是股权,它必须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划清界限,这是由所有权主体的排他性决定的。国家作为出资者按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包括资产收益权、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等;当企业破产时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也就是说只有当投入企业运营的这部分财产所有权从国家所有权上“剥离”下来时,国家作为股东或出资者的身份和地位才能落实下来,其最终的所有权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保障。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其享有完全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时,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而实行“两权剥离”,并不是要剥夺国家对国有财产的所有权,而是要使原来国家在国有企业中虚化的财产权更加具体化、量化、法律化,以便更好地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实行“三驾马车”并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即由股东大会(股东会)掌握企业的决策权,它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公司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它由全体股东组成。董事会拥有经营权,是公司业务的决策和经营机构,主要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监事会主要行使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的职能,以维护股东职工的利益。公司的经理对董事会负责,主持公司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公司的这种内部治理结构与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相比,无疑具有更加科学、合理、透明度更高等优势。现代公司制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的相互分开、相互制衡的体制,对于确立责权明确,各司其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当说是一种最佳的选择。科学的治理结构加上必要的外部监督机制,对于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护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利益,防止经营管理者的以权谋私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是上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相到影响的结果。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繁荣,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伟大业。
第五篇:我国个人所得税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现存问题及对策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工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 以自然人为核心的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占整个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的比例必然会越来越大, 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化, 个人所得税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职能一是体现个人所得税有效地发挥了税收为国聚财的职能, 大大增强了国家财政实力, 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建设, 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更多的财力保证。二是从社会政策观点来看, 个人所得税体现了再分配的作用。政府用个人所得税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即通过税收杠杆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引导和调整, 既要拉开差距, 又要防止贫富过分悬殊。三是从经济政策观点来看, 个人所得税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个人所得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所以个人所得税因其具有聚∀财#和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而被喻为∀社会稳定器#。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是国家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工具,并以其在聚积财政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方面所具有的独特能,被世界各国誉为“社会稳压器”。其职能主要表现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增长。它有利于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保障社会安定团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以自然人为核的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占整个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的比例必然会越来越大,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化,个人所得税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所得税的重要作用
1.1 个人所得税对筹集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个人所得税以个人所获取的各项
所得为课税对象,税基广阔,税收收入已经超过了消费税,成为我国第四大税种,是政府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显示,2010 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4837.17 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6.6%。
1.2 个人所得税可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制,在对家庭基本生活费免税的基础上,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个人所得税适用的边际税率不断提高,从而对低收入者适用较低的税率征税,而对高收入者则按较高的税率征税,其目的是改变个人收入分配结构,缩小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1.3 个人所得税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个人所得税可以不经过税率的调整,即可与经济运行自行配合,并借这种作用对经济发生调节作用,即对国民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作用;个人所得税也易于根据政策需要相机调整税收政策,如在经济萧条或高涨时,采取与经济风向相逆的税收政策,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扣除、优惠等进行调整,实行减税或增税的政策,从而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制模式难以体现公平合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采用分类税制模式,根据收入来源不同,采取不同税率和扣除办法。这种税制模式已经落后于国际惯例,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容易造成收入来源多且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反而不用交税或交较少的税,而收入来源单一且收入集中的人却要多交税的现象。征收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调节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平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征税额与纳税人收入水平相适应以保证各纳税人之间税负水平均衡。分类所得税制是将纳税人各种所得按照收入性质划分为若干类,对不同类别的所得设计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分别计算征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将个人收入划分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等11类。这种税收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分别征收,有利于控制税源;缺点是各类收入所使用的税率不同、免征税额不同,导致不同类别收入的税负不同,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容易产生综合收入高、应税所得来源多的人税负轻,综合收入低、应税来源少的人税负重的现象.征收范围不全面。
(二)税种繁多,综合税率高单从个人所得税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只占税收
收入的6.6%,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所得税一般占税收收入的30%-50%左右,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比例相对较低。但是我国目前共有19 个税种,如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契税、烟草税、关税、车船税等等,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流转税的比重占税收收入的七成以上。这意味着,政府征收的很多税,都最后由百姓负担,而这些税纳税人交了却看不到。
(三)3.3 费用扣除不合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分别按不同的征税项目采用定额和定率两种扣除方法。这一方面造成计算上的繁琐,给征纳双方都带来计算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的因素。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不同的纳税人的赡养费用、子女抚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上述情况不同,各纳税人的生活必要支出就不同,实行固定免征额的方法不科学。假如有一个4 口之家(父母没工作,妹妹还在上学),只有一人就业,月工资是4000 元,他要养活4 口人,人均1000元,按3000 元费用扣除标准计算,他需要交纳个税50 元。另一个4 口之家4 人都有工作,每人月工资3000 元,也就是人均3000 元,但他们都不需要纳税,这显然有失公平
(四)应税所得难以核实,扣缴体制有待完善当前核实一个纳税人真实的全部收入存在一定困难:一是收入渠道多元化。一个纳税人同一纳税期内取得哪些应税收入,在银行里没有一个统一的账号,银行方面不清楚,税务方面更不清楚。二是公民收入以现金取得较多,与银行的个人账号不发生直接联系,收入难于控制。三是不合法收入往往不直接经银行发生。正因为有上述情况,我国工薪阶层成了个人所得税的实际纳税主体,使个人所得税未能体现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深深地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
三、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措施
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文章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应当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
3.1 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选择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模式。单纯的分类征收税制模式既缺乏弹性, 又增加了征管难度和成本, 目前这种课税模式几乎没有国家再采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应努力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逐步采用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所得税模式。在制度设计、确定综合征税的具体项目上, 应考虑在征管水平可能的情
况下, 将尽可能多的项目纳入综合课征的范围,以个人为计税单位, 以为课税期, 以个人的全部收入为税基并全面进行纳税人的统一登记, 给予每个人一个纳税编号, 个人的全部收入会集在相应的纳税号下。同时, 对个人的非勤劳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收入等, 实行分类征收时可运用特殊的税率;合理的设计税率结构。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 据测算, 我国工薪收入者在扣除2000元费用后, 缴纳个人所得税者约为30% , 其中大部分只需适用5%和10%两个低税率档次, 而第五级到第九级税率的设置适用者很少, 即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也不会达到适用第五级以上的率。因此, 对个人所得税课税级距、级次及税率进行调整时, 应在加强对高收入者调控力度的基础上, 遵循低税率的基本思路, 使纳税人不感到“损失”太大, 从而减少纳税人对收入的隐匿;科学确定应税所得及健全费用扣除制度。从各国税法的相应规定来看, 生计扣除的方法大体有三种: 一是所得减除法, 即从所得额中进行生计扣除。二是税额抵扣法, 即纳税人先不从所得额中减除生计扣除, 在依法计算出税额后, 再从税额中减除一定数额的生计费用。三是家庭系数法③。考虑到分类征税部分的扣除相对简单, 如偶然所得、股息红利所得等可以不作任何扣除的特点, 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我国应重点对个人所得税综合计征部分生计扣除规则进行完善;拓宽税基, 扩大征税范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个人收入的来源也呈现多样化、隐性化和非规范化的趋势, 继续使用分项列举方式已不能涵盖大部分的应税所得, 造成很多“真空地带”。从长期发展目标来看, 宜采用排除法对课税所得范围予以规定, 即除了税法明确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以外的全部收入均属于课税范围。这样的制度设计对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影响不大, 且可为防止个人收入多样化带来的税源流失提供制度保障。同时, 还应从严控制减免税项目, 减少大多数名目繁多、过杂过滥的减税项目。把各单位给个人发放的实物、有价证券等福利一并计征课税, 对实物比照市场价格计算征税。对
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高收入者在扣除标准费用后的所得也列入应税对象。
3.2 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体制。完善个税的征管体制,一方面要完善纳税申报制度。贯彻落实代扣代缴与自行申报的制度。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实现跨地区收入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建立健全社会协税护税网络。税务部门应加强与财政、银行、工商、海关、边防、公安、法院、检察院、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协作配合, 建
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 定期了解掌握并登记纳税人个人的有关涉税信息,另一方面,税务部门要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工作和数据信息。加强与财政、银行、海关、边防以及新闻媒体等单位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及时准确掌握涉税信息,完善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加快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化建设。应在现有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税收信息系统技术含量, 广泛采用神经网络、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手段, 使个人所得税信息系统从流程型向分析型转变,逐步提高税收管理决策的功能。。
3.3 优化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环境。一方面,加大个人所得税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纳税的意识。应有重点地突出宣传工资收入、境外所得、企业债券利息收入、私房出租收入、股东账户利息等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政策规定, 并通过网络热线、公益广告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传讲解政策、税款计算、缴纳程序和期限、权利和义务等具体内容。同时, 对偷逃税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 惩戒违法者, 为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方式的运行提供先决条件。扩大纳税义务人的知情权。进一步扩大纳税人知情权, 增加政府财政预算、财政开支的透明度;政府用税应更多转向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方面,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最大程度满足纳税人最基本的需要;国家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不同的发展事业之间, 税款应合理、公平、均衡地分配应用;政府采购应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投资应更倾斜于基础设施、高新产业, 并可逐步设立完善听证、专家咨询等程序, 使纳税人真正感受到是国家的主人, 不仅清楚如何缴税、应缴多少税, 而且清楚缴的税干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使纳税义务人明确自己的哪些收入应当缴税,应当缴多少税,纳税额如何计算等,以增强其纳税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提高税务机关的服务质量,提高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业务素质,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纳税环境,因此一是抓工作态度;二是抓业务技能;三是抓申报环节的简化;四是抓简便易行的申报方式, 如电话申报、电子申报、网络申报等。只有纳税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才能更好地为纳税人自行申报提供快捷、良好的服务环境, 进一步推进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另外,还应当关注信息技术的引入以及对纳税人的信用评级制度,以确保和促进个人所得税科学的征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