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及登记报告制度(本站推荐)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及登记报告制度
差错事故防范:
一、坚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增强责任心,所有标本要进行核
对:对姓名、对标签号、对科别、对床号等。
二、查看标本是否符合检验要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应电话通知临床重新采
集标本并告知采集标本时的注意事项。
三、对结果明显异常的报告单发出前应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与临床症状相吻合者方可发出,否则应查明原因并重做。
四、认真审核每一张报告单,注意有无涂改、错做和漏做现象。
五、对急诊报告应在第一时间内内发出报告。
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积极主动与临床联系,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一切后果及责任由其本人负责。
登记制度:
一、在当日把差错事故登记。
二、一般差错和医疗纠纷应积极妥善处理,并严格教育当事人和全科室同志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在三天内报告医务科。
三、严重差错和医疗事故必须在发生的当日上报医务科,并及时做好处理工作,对当事人应填写书面书面材料、汇报事实经过,表明本人的态度及整改措施,并在科室会议上讨论,做好讨论记录。
四、所有的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均应认真登记,讨论,不做到借故包庇、隐瞒、弄虚作假,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
五、差错事故的定性,处罚措施应及时通报当事人和全科同志并做好记录。差错事故分类:
一般差错:
1、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血液等标本管在离心时破损,或工作中不慎打破,损
坏标本,影响检验者。
2、漏做、错做一般标本的检验目的,编错试管号码,标错标本联号、采错病
人标本,写错检验结果并已发出报告者。
3、计算错误,写错报告难以挽回者。
4、使用未经校正或过期、变质的试剂或不按时绘制工作曲线而影响结果的准
确性者。
5、其他不属于严重差错和事故的差错者。
严重差错:
1、因责任性不强,丢失或损坏重要标本:如脑脊液、心包液、骨髓,以致不
能检验者。
2、重要标本漏查或做错项目,且标本已处理,需再次采取标本检验者。
3、血型定错或交叉配血错误,已发出报告,或发错血而未造成病人严重后果
者。
2010年2月29
检验科
第二篇: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一、发生差错事故时,当事的义务人员应立即向组长汇报,班组长根据差错事故性质,逐级向上级汇报,不可隐瞒。
二、对造成差错事故的直接负责者,应根据其差错事故等级,情节轻重、认识态度和一贯表现,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给予处分。
三、严重差错在科内书面检查,并在适当范围批评帮助,报医务科、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由本人在一周内认真写出书面检查,并在科内接受批评帮助,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填写事故登记表。
四、各科室内均均建立差错事故等级制度,每月将本科发生的医疗事故、差错如实登记,组织科内全体同志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出预防差错,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
第三篇: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病人要有高度责任心,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
苟。
二、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做好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中、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物、剂量、用法、时间、浓度。
三、严格交接班制度,坚持床头交班,做到交的准,接的明。各班医嘱应及时核对,并签
名。每周大对医嘱一次。
四、抢救车内的药品及抢救器械应定点、定量放置,并保证性能完好。在抢救病人时,护
士长应合理安排工作,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性,做到忙而不乱。
五、护士长要善于观察护理人员各种不稳定情绪,并做好其思想工作,勿使情绪波动带到
工作中去,影响工作。
六、对新调入的同志、实习学生、进修人员,要热情对待,专人带领、使其尽快熟悉工作。
七、对危重昏迷及学龄前儿童病人应加强安全措施,及时加床挡以防坠床。对不治之症及
精神病患者,加强心理治疗,去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以免发生意外。对长期卧床病人,应按时翻身,以免发生褥疮。
八、使用氧气时注意三防,应放火、防油、防震。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一、各科室应严格登记差错事故。责任者要及时登记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并写
出书面检查。护士长定期组织分析讨论会,提高认识,吸取教训,以利改进工作。
二、发生差错事故时,责任者要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口头或电话报护理
部,重大差错事故要立即报告护理部和科主任,其责任者应在三天内提交书面检查材料。
三、发生差错事故时,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四、发生差错事故的有关记录、化验及药品、器械等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病人标本,以备鉴定研究之用。
五、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发现后视情节轻重从严处
理。
六、为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本人参加,允许本人参加意
见。决定处分时,领导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帮助教育之目的。
七、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讨论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预防褥疮措施
一、减少局部受压:,经常改变体位,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压红不消退者,应该缩短翻身时间。
二、每次翻身要记录时间、皮肤受压情况等,受压部位可垫气圈、棉圈、棉垫、海绵垫等。躁动有导致局部皮肤受伤的危险者,可用透明贴、膜予以局部保护。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三、避免局部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无渣屑,对于大小便失禁者,肛周涂保护膜,防止大便刺激。出汗、伤口分泌多的病人,尤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干燥。
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危重、体弱、及长期卧床的病人可以使用充气气垫床,骨突处皮肤使用透明贴或者减压贴保护。
五、加强营养,根据患者情况,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矿物质饮食,必要时,少食多餐。不能经口摄取者,应用胃肠道内或静脉内高营养疗法,以满足营养需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第四篇: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科室建立护理缺陷、事故登记本,由本人及时登记发生缺陷、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护士长每月组织讨论一次缺陷、事故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
2、发生缺陷事故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消除由于缺陷、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发生严重缺陷或事故地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
4、缺陷、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全科或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5、发生缺陷、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经查实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6、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本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分时,领导进行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7、各护理单元每月汇报缺陷、事故发生情况;发生严重缺陷必须当日内书面汇报;发生事故必须即刻口头汇报,当日书面汇报。
8、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9、对于各类的差错、事故应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处理。附:医疗事故定义及分类标准
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第五篇:差错事故报告登记制度 2
差错事故报告登记制度
差错事故的种类
1、处方医师的错误 医师由于不了解药名、剂量、规格、配伍变化、用法而书写错误处方,药剂人员未能检查发现,依照错误处方调配发药。
2、调配错误 药剂人员错误调配药品品种、规格、剂量、数量以及用法错误等。
3、标示错误 药剂人员在药袋、瓶签上标示患者姓名、药名、规格、用法、用量时发生错误。
4、管理混乱 进药把关不严,药品贮藏不当,配发了过期、失效、霉变的药品等。
5、特殊药品未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而流入非法渠道。
6、其他情况 如擅离岗位,延误急重病人抢救时机等。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
1、各部门均应设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2、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应及时如实报告,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出严肃追究。
3、每月向医务科报告医疗安全情况。
4、发生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及院领导。差错事故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药剂人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风气。
2、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加强业务学习,并定期考核。
4、发生差错事故,必须认真讨论总结,吸取教训。
处方调剂差错事故处理办法
1.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
2.药剂人员在发生差错事故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减轻差错事故造成的后果,同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严重的差错事故应及时向医务科及分管院长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3.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药房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如实登记差错事故,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人员每月对本月发生的差错事故认真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和解决方法。4.对于发生的差错,如能及时发现,并及时更正,未发生不良后果的,登记后,给予当事人口头警告。
5.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未能及时发现,被临床科室检查发现,当事人应积极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登记差错并处罚款50元;造成药品损失的,另由当事责任人等价赔偿。
6.发生的差错事故,酿成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事故的,按医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处罚,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药房工作纪律量化考核
按照药剂工作绩效量化考核分配办法中的“协作能力、考勤、纠纷防范管理”,每 天由药房主任检查或药剂科正副主任随机抽查,考核结果统计纳入劳务费分配。1.交班登记记录帐物不符扣10元/种; 2.未完成晚班工作(每项次扣10元)1)未整理调剂台拆零药; 2)未拖扫地、捆扎纸壳; 3)未整理陈列药品; 4)未装订处方、医嘱;
3.药橱卫生、效期问题扣30元/处(个); 4.盘点录入不正确扣10元/种; 5.临时缺药未报告扣10元/种;
6.病、私假等未办请假手续按旷工处理; 7.上下班迟到早退扣10元/次; 8.脱岗串岗扣10元/次;
9.上班会客、聊天、打闹扣10元/次; 10.上班带小孩扣10元/次; 11.上班吃饭、零食扣10元/次; 12.配发药接打电话扣10元/次; 13.私下串通安排休息扣10元/次; 14.自行换班或更改班次扣10元/次; 15.患者或科室投诉扣100元/次;
16.与患者及其家属争吵扣100元/次; 17.违反规定借药报医院处理; 18.以药换药报医院处理;
19.用他人口令进入His系统扣100元/次; 20.参与统方等以药谋私行为报医院处理。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 中药处方;药房;调剂;有效措施
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和杜绝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是值得每位药师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和防范措施作如下探讨:
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
1.1 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发生差错 某些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作风松懈,调剂时说闲话,注意力不集中,印象式发药,加之现在药品种类繁多,新药不断推出,各种药品商品名繁多,如果对药房药品的规格剂型、用法用量、适应症及商品名和通用名不能熟悉掌握,又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责任心,从而导致调剂差错,这是发生差错原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处方调剂未按操作规程完成 医院药剂调配人员在处方调配过程中,从处方审核→配药→核对发药往往由一个人完成,个人的行为过程由于惯性思维误区就很难发现自己在某个环节上的差错,这也是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
1.3 医生处方不规范,审核处方未严格把关 由于某些医师处方书写规范性差,将药物名称、剂量、剂型、规格、用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未写清楚或写错。导致药品错发,从而发生差错。有时甚至发生收款划价差错,造成不良影响。
1.4 药品未按规定摆放 有时药房药品未按规定摆放,如将不同用途的药品混放,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混放,商品名和通用名相似的药品存放在一起,调剂人员调剂时未认真核对而发生差错。有效预防差错发生的措施,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2.1 首先要提高药学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药学人员爱岗敬业精神 医院药剂科要定期对药学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和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疗安全意识,不断更新药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增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同时培养药学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建立适应本院实际工作的调配及规范服务条例,是预防处方调配差错最根本的措施。
2.2 建立处方调配流程,合理调整药房布局 为减少和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个人因素造成的差错,今后医院应该创造条件将处方调配流程中的处方审核、配药、核对3个环节分为2-3个区域,使其每个环节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使处方的调配过程至少由2个人完成,从而有力杜绝了一张处方由一个人完成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发生。
2.3 严格规范调剂操作规程 按调剂操作流程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操作规程,对处方的审核、配药、核对发药进行明细分工责任到人,处方审核由药师以上职称的人员负责处方的审核和评估,看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完整、用药是否合理、处方上的药品齐全,发生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处方合格后再输入微机,核实划价收款是否正确,配药时按处方药品配齐,然后将处方和药品交给复核发药人员,核对发药时按处方核对,看所发药品是否正确,同时向患者说明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把药品交给患者时,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及所持发票,完成整个调配过程。
2.4 规范规章制度,奖惩分明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个工作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后在处方上及时签名或盖章,每月对处方进行抽查,检查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岗位人员的签字是否完整及时,检查复核人员是否在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使处方差错降到最低[1-2]。【参考文献】
[1]陈 静,韩文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38-39.[2]毕艳君.饮酒对服用某些药物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76.医疗机构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与对策分析
富顺县局 黎顺 刘钢(2011年8月)
2011-09-05 13:58
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用药安全,也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与发展。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和杜绝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是值得每位药师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为全面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减少或杜绝调剂差错,保证患者安全与合理用药,下面就医疗机构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和防范措施作如下探讨:
■相关规定
2007年5月1日起,由卫生部发布的《处方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共八章63条,为处方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体现了对处方的开具、格式、书写、剂量、审核、调剂、保管等全过程的监控。第二条: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第二十九条: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第三十三条:药师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包装;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第三十七条: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处罚条款
根据相关法律条款规定,医疗机构需按照要求做好处方调剂工作,《处方管理办法》同时规定了处罚措施,如第五十四条: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使用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的;第五十六条:医师和药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七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三)药师未按照规定调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的;第五十八条:药师未按照规定调剂处方药品,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并由所在医疗机构或者其上级单位给予纪律处分。
■处方调剂差错原因
1.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发生差错。某些医疗机构药房处方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作风松懈,调剂时说闲话,注意力不集中,印象式发药,加之现在药品种类繁多,新药不断推出,各种药品商品名繁多,如果对药房药品的规格剂型、用法用量、适应症及商品名和通用名不能熟悉掌握,又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责任心,从而导致调剂差错。在非适应症方面,如流感的病原体主要是流感病毒A、B、C型及变异型等(也称甲、乙、丙型及变异型),并非细菌、咳嗽的病因,可能由于寒冷刺激、花粉过敏、空气污染和气道阻塞所致,也属非细菌感染。因此,应严格审核治疗方案;在超适应症方面,如口服黄连素(肠炎、痢疾)用于降低血糖、罗非昔布(改善骨关节炎症状)用于预防结肠、直肠癌、二甲双胍(降血糖药)用于非糖尿病患者的减肥均为超适应症用药。这些具体问题需要药师在配药时严格审核,以防用药不当造成病员投诉和不理解。
2.处方调剂时未按照规定操作。医疗机构在整个处方调配过程中,包括处方的审核、调剂、核对、发放往往都是由1名药师独自负责完成。当患者一多,调剂时间过长,由于惯性思维很难发现自己在某些环节上出现的差错。
3.医生处方不规范,审核处方未严格把关。由于某些医师处方书写规范性差,将药物名称、剂量、剂型、规格、用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未写清楚或写错。导致药品错发,从而发生差错。有时甚至发生收款划价差错,造成不良影响。在医师开具处方时不按照规定用药品商品名称方面,如对乙酰氨基酚(通用名)是一种退烧药,不同药厂对它生产的制剂商品名有泰诺林、百服咛、必理通等,所以,药师在配发药品时必须严格审核处方,对填写不规范处方,必要时由医师重新开具并签字后再调配药品,以防用药差错。
4.药品摆放混乱。有些药品未按规定摆放,如存在将不同用途的药品混放、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混放、外用药与内用药混放、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混放、商品名称和通用名相似的药品混放等现象。另外,当住院患者出院退药时,不同用途的很多药品经常混装,或由于工作疏乎而致放错药位,或外包装相同而里面药品不同却放在同一个包装盒内,如果药师在调剂时未认真核对,都可能发生调剂差错。
■应对措施
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对患者的一个重要窗口,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也关乎医院的声誉和形象。所以,医疗机构药房在调配药品时,必须杜绝和减少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与合理用药。
1.药品应按规定存放,确保药品发出准确无误。医疗机构药房必须严格按规定存放药品,杜绝将不同用途的药品混放、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混放、外用药与内用药混放、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混放、商品名称和通用名相似的药品混放等现象发生。同时,须严格注意药品的保存条件,如一些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应按规定条件储存,在堆放药品时也要遵循“发陈贮新”的原则,即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发,杜绝使用过期失效药品及霉烂变质中药现象发生。
2.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配方制度。药师上班时间要集中精力,不聊与工作无关的话题。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要调配好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调配下一张处方,不要只求速度而忽视调配的准确性。核对、发药人员应仔细检查调配好的药品后再发给患者,不要依赖配方人员对处方的理解,以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3.加强用药指导和培训工作。对医疗机构药房处方调剂人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适当的、灵活的方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药物学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处方调剂知识以及综合业务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要让他们了解到药物的基础知识、合理用药、配伍禁忌、药品不良反应等知识,了解到国家关于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以及规章制度等,了解到适当及时地从各种正规渠道获取药品质量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到如何规范好自身的行为、如何提高服务的质量等。
4.建立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医疗机构药房处方调剂人员应加强责任心,严把药品质量关,建立药品质量检查登记本,对进出药品质量进行核查,对近期药品及时处理。特别是毒、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应严格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要求严格按照“三专”(即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三双”(既双人双锁、双人入库验收、双人出库复核)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杜绝流入非法渠道,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二、处方调配
处方调配的一般程序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一般包括以下过程: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包装;向患者交付处方药时,应当对患者进行用药说明与指导。
1.审核处方
首先是开方医师的资质是否符合规定,不同的药品是否使用规定的处方笺书写,还包括以下内容:
①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②处方用量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③剂量、用法;
④剂型与给药途径;
⑤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⑥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2.调配药品
(1)仔细阅读处方,按照药品顺序逐一调配;
(2)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等分别登记账卡;
(3)药品配齐后,与处方逐条核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
(4)调配好一张处方的所有药品后再调配下一张处方,以免发生差错;
(5)对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加贴醒目的标签提示患者注意,如“置2~8℃保存”;
(6)在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分别贴上用法、用量、贮存条件等的标签;
(7)核对后签名或盖名章;
(8)法律、法规、医保、制度等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特殊调剂:根据患者个体化用药的需要,药师应在药房中进行特殊剂型或剂量的临时调配,如稀释液体、磨碎片剂并分包、分装胶囊、制备临时合剂、调制软膏等,应在清洁环境中操作,并作记录。
3.发药
(1)核对患者姓名,最好询问患者所就诊的科室以帮助确认患者身份;
(2)逐一核对药品与处方相符性,检查规格、剂量、数量,并签字;
(3)发现配方错误时,应将药品退回配方人,并及时更正;
(4)向患者说明每种药品的服用方法和特殊注意事项,同一药品有两盒以上时要特别说明;
(5)发药时应注意尊重患者隐私;
(6)尽量做好门诊用药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