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权确认申请书
林权确认申请书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林业局:
申请人:,性别:男,身份证号码:,现住***县政法委宿舍。
申请人于2000年11月15日承包**县**镇**村委会第三村小组约150亩山地(详见附件),同年对各农户进行相应赔偿,于次年种植芒果及粉蕉。由于缺乏人员及技术管理,造成没有经济效益。于是于2005年改种橡胶,由于长期作物投资大、周期长。本人长期在外务工,胶林委托胞弟及管理人管理。现胶园已进入开割阶段,为维护本人多年在橡胶园的投入及权利,充分体现个人在承包山地种植的应有保障,希望得到国家及政府的保护,特向县林业局申请林权确认,望批准为盼。
此致
附:承包荒山合同书复印件
申请人:2013年6月3日
第二篇:土地权属争议确认权申请书
土地权属争议确权申请书
申请人:龙祖跃,男,苗族,岁,小学文化,住石屯镇达耸村松
团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龙祖兴,男,苗族,岁,小学文化,住石屯镇达耸村松
团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王胜禄,男,苗族,岁,小学文化,住石屯镇达耸村松
团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龙光学,男,苗族,住石屯镇达耸村松团组。请求事项:
1、请求依法确认将位于松团组上寨变压器往新寨方向公路坎上一宗土地确权给申请人使用。
2、请求被申请人赔偿乱挖凿此宗土地所导致申请人的经济损失。
事实和理由:
土地坐落于达耸村松团组变压器往新寨方向旧道路坎上,争议面积约为10亩,该土地于解放后六三年至八三年归属松团一组集体土地(当时松团分为一、二两组,申请人同为一组居民,被申请人为二组居民),八三年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该土地分配给申请人三户分别使用,并拥有相关部门颁发的权属证明,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之久。
但在2014年8月12日,龙光学在光天化日之下,开着挖机将政府分配给申请人使用的此宗土地延公路里侧进行挖掘,并扬言申请人三户分别持有使用的此片土地全是他家土地,是他家在国民党时期的老耕业,之前没有收回是因为时机没有成熟,现在时机成熟了,他要收回此宗土地。经申请人及家属多次提醒的压力下,才停止挖掘,但坚持土地是他家的,要收回为己有的说法。申请人认为,土地是国家分配给农民使用的,在解放后土地改革时期就经过了很大的重新分配,活在共产党执政的当下,自己在使用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国家分配给我们的,任何人不得以国民党是自己老耕业等名义侵为己有。双方协商无果,经村干部共同组织当事人协商调解均无效。
综上所述,为保障申请人的财产合法权益,尽快解决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的纠纷,申请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第七条等相关法律法规,请求石屯镇人民政府在公平、工作原则下,依法对上述争议土地的使用权明确归为申请人分别拥有,并要求龙光学赔偿因乱挖掘此土地导致申请人的经济损失。
敬呈:石屯镇人民政府
申请人:龙祖跃
龙祖兴王胜禄
2014年9月2日
第三篇:土地权属争议确认权申请书
土地权属争议确权申请书
申请人:王启富,男,汉族,43岁,初中文化,住陆集村陆集街上。
被申请人:王启才,男,汉族,52岁,文盲,住陆集村陆集街上。
请求事项:
请求依法确认将位于陆集西街王启才宅基以北、以东的一宗宅基地确权给申请人使用。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同住陆集村陆集西街,申请人共兄弟五人。申请人的父亲王子钦在世时给兄弟五人分家,老大王启发,父母分给的地点在陆集南北街路东两间房子。老二王启才,父母分给他的地点在陆集西边住房三间,厨房一间的一个院子。老三王启友,父母分给他的地点在陆集北头住房三间。老四王启富(既申请人),父母分给他的地点在陆集西街路北住房三间后有院子。老五王启漂,父母分给他的地点在陆集西街路北两间楼房后有院子。
1992年11月9日申请人的父亲王子钦在世和被申请人王启才签有一份协议,协议规定:因老二王启才(被申请人)眼睛失明、经济收入困难、无生活来源,经申请人舅父杨丙新、杨丙付
调解将父亲的三间门面的西边一间交给二子王启才居住,由王启才使用管理,王启才的门面范围:南靠大路、北靠申请人王启富宅子、东靠申请人王启富门面、西靠土路、界线以灰桩为准。如果今后街道加宽或重建房屋门面需要向后移动,王启才居住的一间门面的位置必须同时往后移动和东边的门面保持一致,王子钦与四子王启富(被申请人),五子王启漂分家后不论门面交给谁都必须照此执行。父母去世后把老宅基地分给了申请人王启富使用。2009年3月28日为落实申请人父亲王子钦的协议,经王启发、牛国利、王启友、王子军调解申请人和王排涛(被申请人王启才的儿子)重新签订了协议:规定被申请人王启才的宅基向北移动,南北总长度14米。但被申请人不顾父母已把老宅基地分给了申请人的事实,任意歪曲理解协议认为已分给申请人的宅基地仍然是父母的继续向北侵占,多次辱骂申请人,毁坏申请人的财产,对申请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经村干部、镇司法所多次无效。申请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第十六条、《安徽省土地权属争议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四条规定申请王集镇人民政府依法支持申请人的请求。
此致 王集镇人民政府
申请人:王启富 2011年3月10日
关于申请人王启富反映宅基地纠纷
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王启富,男,汉族,43岁,初中文化,住陆集村陆集街上。
二、被申请人基本情况:
王启才,男,汉族,52岁,文盲,住陆集村陆集街上。
三、申请人反映的主要问题:
请求依法确认将位于陆集行政村陆集西街王启才宅基以北、以东的一宗宅基地确权给申请人使用。
四、调查的主要事实:
申请人王启富出示了以下证据:①本人身份证和户口本复印件一份;②1992年11月9日协议书复印件一份;③2009年3月28日协议书复印件一份;④1992年8月4日集体建设土地使用证复印件一份。
根据陆集行政村出具证明证实:陆集村王启才与王启富兄弟俩人父母分给的宅基地、住房均以合同为准,王启富的门面房两间后面房屋三间,包括院子都属于王启富的、由王启富所有和使用。
根据申请人王启富的舅父杨丙付证实,他参与了申请人和被
申请人宅基纠纷的调解工作。申请人的父亲王子钦有五个儿子,大儿子王启发结婚后分家到东边老宅基两间空地,二儿子叫王启才(即被申请人)结婚后分家在陆集西边的一片宅基、三间堂屋一间厨房,老三王启友分家在北地、三间堂屋。老
二、老三住的宅基都是王子钦家的荒地,老四(即申请人)、老五年龄小给父母住一起。申请人父亲的老宅基是瓦房,路北边靠路,前面三间、后面三间一个整院,这片宅基东边的两间楼房上下四间,分给老五王启漂了,申请人的父亲王子钦住的这片宅基前面三间、后面三间对着都分给老四王启富(即申请人)啦,这片宅基全部是申请人的。在申请人的父亲王子钦活着的时候,申请人从西边临时给其父一间卖杂货,这一间房子地皮都是申请人的,后来被申请人王启才给申请人的父亲闹,搬到申请人借给父亲那一间杂货铺中住着不走,再后来经大家协商,考虑到被申请人王启才残疾,生活较困难,就把这间杂货铺交给被申请人使用,当时四个角都订了灰桩,并且订了协议,给被申请人王启才的那一间房子就是门面,原房子多宽就是多宽,不是通到宅基北边,北边仍然属于申请人王启富所有使用,另外房子西边还有一条小路三尺,向后院来回走的,1992年的协议书规定靠路的三间翻建时向北移多宽都移多宽,三间门面保持一致。
根据申请人王启富的小叔王子军证实,他参与了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的宅基纠纷处理工作,2009年3月份,被申请人准备建楼房,准备从老房后墙皮向北移动,申请人不同意,国为北
边是他的宅基,后来经我、牛国利(老表关系)、王启友、王启法、申请人王启富、被申请人王启才一家三口(被申请人的妻子范素勤、儿子排涛),被申请人王启才要求向北与他那一间房屋一直到宅基北边都要完,申请人王启富不同意,因那老房子以北都是申请人王启富的宅基,后来我硬做工作,叫被申请人王启才从他老堂屋后墙向北移8米,从前墙皮向北共14米属于被申请人王启才使用,被申请人及其全家都同意啦。后来又做申请人王启富的工作,因为我是申请人的小叔,硬压才于2009年3月28日签了合同,合同规定被申请人王启才的使用范围只有14米,14米以北属申请人王启富所有和使用,被申请人王启才再往北侵占是没有道理的。
根据申请人的哥哥王启发证实:他参与了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宅基纠纷的处理。申请人的父亲王子钦在世时给兄弟五人分家。老大王启发,父母分给的地点在陆集南北街路东两间房子。老二王启才(被申请人),父母分给他的地点在陆集西边住房三间,厨房一间的一个院子。老三王启友,父母分给他的地点在陆集北头住房三间。老四王启富(既申请人),父母分给他的地点在陆集西街路北住房三间后有院子。老五王启漂,父母分给他的地点在陆集西街路北两间楼房后有院子。
1992年11月9日申请人的父亲王子钦在世和被申请人王启才签有一份协议,协议规定:因老二王启才(被申请人)眼睛失明、经济收入困难、无生活来源,经申请人舅父杨丙新、杨丙付
调解将父亲的三间门面的西边一间交给二子王启才居住,由王启才使用管理,王启才的门面范围:南靠大路、北靠申请人王启富宅子、东靠申请人王启富门面、西靠土路、界线以灰桩为准。如果今后街道加宽或重建房屋门面需要向后移动,王启才居住的一间门面的位置必须同时往后移动和东边的门面保持一致,王子钦与四子王启富(被申请人),五子王启漂分家后不论门面交给谁都必须照此执行。父母去世后把老宅基地分给了申请人王启富使用。2009年3月28日为落实申请人父亲王子钦的协议,经王启发、牛国利、王启友、王子军调解申请人和王排涛(被申请人王启才的儿子)重新签订了协议:规定被申请人王启才的宅基向北移动,南北总长度14米。但被申请人不顾父母已把老宅基地分给了申请人的事实,任意歪曲理解协议认为已分给申请人的宅基地仍然是父母的继续向北侵占,多次辱骂申请人,毁坏申请人的财产,对申请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经村干部、镇司法所多次无效。因为考虑到被申请人王启才,眼睛失明,无生活来源,经二舅、三舅杨丙新、杨丙付等人的调解,将父母借用申请人王启富的门面房交给被申请人王启才一间做生意,被申请人王启才建新楼时,经申请人的小叔和申请人的老表牛国利等人的调解,被申请人王启才的门面房向后移14米,以14米为界点以南的宅基使用权属于被申请人王启才,以北的宅基使用权属申请人王启富,被申请人王其才再往北侵占宅基是错误的,是没有道理的,应该根据两份协规定的范围为准。
根据申请人三哥王启友证实:他参与了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宅基纠纷的处理。父母的房子在陆集西街路北分给了申请人王启富,因被申请人王启才身体残疾,经申请人二舅、三舅杨丙新、杨丙付调解,把将父母借用申请人王启富的门面房一间(与申请人王启富相邻)给被申请人王启才做生意,建新房时允许后移,两家门面部分保持一致,被申请人王启才建新楼房,经申请人小叔王子军和和牛国利等人的调解后移14米。两次调解都有合同,其他都是申请人王启富的,被申请人王启才再向北、向东侵占是错误的,没有道理的。
处理意见:
上述事实有申请人王启富提供的土地使用证,陆集行政村证明,1992年11月9日协议书及2009年3月28日的协议书、现场勘验图、证人:王启法、王启友、王子军、杨丙付的证明、申请人王启富等陈述的证据相互证明。
鉴于上述查明的事实,根据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及《安徽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四条规定:
本机关经研究认为:
一、本案所争议的陆集西街从被申请人王启才的南墙皮向北14米,东邻王启富,西邻___,北邻王启富,南邻路的土地性质为集体所有,所有权属于陆集村委会,使用权属于被申请人王启才。被申请人宅基以北及被申请人宅基以东的土地性质为集体所
有,所有权属于陆集村委会,使用权属于申请人王启富。
二、对申请人王启富的请求给予支持,双方当事人如不服本处理决定,可以在接到本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界首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或直接向界首市人民法院依法起诉。
王集镇人民政府 2012年4月10日
第四篇:林权过户申请书
申请
我叫XX,家住XXX。我于XX年林改中承包XX镇XX村XX组林地XX宗,小地名:XX,XX亩。四至边界XXX。现经全家协商决定,将此宗林地转让给XXX管理经营使用XX年,请予以办理林权证过户手续为盼。
特此申请
申请人: 年
月
日
第五篇:处理林权纠纷申请书
处理林权纠纷申请书
随州林业局:
申请人:王家朋(鹏),男,1956年12月18日出生,汉族,农民,随县人,现住随县三里岗镇伏岭村二组(原称四组),电话:***。
被申请人:王家永,男,现年50岁,汉族,农民,随县人,现住随县三里岗镇伏岭村二组,电话:***。申请内容:依法撤销1991年1月1日曾都区林业局三里岗镇林木林地责任承包领导小组下发给王家永林证编号为:0002586。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是三里岗镇伏岭村四组的老居民(后村级合并称为二组),1981年随着农村改革开发,原三里岗公社集体大队(后称伏岭村)为我办理了林权证,编号为:随林证NO187792号,四至界线为:东:山岗;南:洼小田角直上;西:山脚边;南:大栗树脊埂,为自留山,此后该片山场及林木一直由我看管和所有。一九九八年政府组织村、组农民换证期间,王家永串通组会计:王家勇将我的随林证NO187792号林权证办理在被申请人王家永名下(即为重复办证)。因1998年我患有风湿病在厉山镇李先忠“风湿病专科”门诊处住院治疗,王家永乘机串通组长及会计所为。1991年春季住院回家后发现我的自留山的林权证已办理到王家永名下,我找到王家永问清情况,他说:我们到换山场,(即我的房子旁边是王家永的山场,王家永的房子旁是我的自留山场)。事实上,1991年1月1日林权证办下来后,王家永不同意互换山场,又口称:“我有林权证,你那片自留山属于我的了,我是合法的,你要你的自留山去找政府。”事后我多次与王家永为山场林权发生纠纷打架,被申请人属于侵权行为。2009年至今我无数次找村委会及镇林业部门处理,镇政府、林业站、司法所及村委会组织了四次调解工作,四次调解均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1991年1月1日曾都区三里岗镇林木林地责任承包领导小组下发给王家永所争的山场,证号为:0002586,已产生了法律意义的确权,而1981年12月7日原随县人民政府下发给我的:随林证NO187792号林权证仍然产生法律意义上的确权(两个林权证为一个山场),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先的林权证没有依法撤销,在后的林权证不能生效。对此,应依法予以撤销王家永的1999年1月1日原曾都区三里岗镇人民政府下发的NO:0002586号林权证。依法保护我的合法权益。
原曾都区下发的林权证,现随县林业局无权撤销,对此,请求随州市林业局行政机关依法撤销王家永的NO:0002586号林权证,确认我的随林证NO187792号合法有效。
此致
申请人:王家朋(鹏)
2012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