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校车安全政策,从校车安全的问题受到关注,到国务院发布《校车安全条列》。校车安全涉及到很多问题,包括教育政策、政府的财政、交通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需要对于校车安全问题进行立法,需要依靠专门的法规进行规制,在政府能力的限定下,从而加强政府监管,使得校车安全政策平衡安全、公平与效率,进行校车安全问题综合治理。
引言
研究背景
随着数起校车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校车安全”的话题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深思。
第一,校车不规范是威胁学生安全的重要原因。根据有关调查,社会上对校车的需求很大,在农村,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大量撤并校,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家长没空接送。一些地方通过建寄宿制学校解决这个问题。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不适宜住校,而且住校的学生放假回家也需要校车,但校车的供给没有及时跟上。很多时候,人多车少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各种校车超载现象就非常严重。正规校车缺乏,造成了“黑校车”泛滥,超载等违规行为,给孩子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第二,落实政府责任是解决校车问题的核心。对于发展校车,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校车的运营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比如通过立法保证校车的路权,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国家标准等,这些资源只有政府能够提供。政府应该在校车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对于校车的发展,政府应该承担主导责任,积极推动校车工程的实施,为普及校车提供资源,并对日常运营实施严格监管。我国没有专门的校车法,在义务教育法中也没有关于校车的规定,造成监管中无法可依。
第三,拓展工作思路是解决校车问题的关键。关于校车的运营,目前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对于具体的运营,有些地方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该以适当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努力,校车的缺乏,校车服务等相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政府要切实做好立法、监管、统筹等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对校车安全问题非常关切,全社会高度关注。经过几个月的紧急部署、起草、论证,国务院日前正式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为校车安全与发展开出“治病良方”。
第一章 校车事故存在问题
1.1校车安全存问题的根源
校车问题不光是车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校车问题的背后,暴露的是重经济发展、轻社会服务,重设施建设、轻配套政策,重校园安全、轻校外管理等深
层次问题。理性分析农村地区多发校车安全事故的根源,一是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二是校车市场化运营与学生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产生超载超速、车辆陈旧、“黑校车”等重大安全隐患;三是管理不到位,如校车司机的管理、运行的安全管理、车辆的审查等,都会产生校车安全问题。归根结底,学生基本生活配套体系建设与教育制度改革脱节,是产生农村学校校车问题的重要根源。
1.2校车安全问题影响
校车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为什么要解决校车安全问题,怎么去解决校车安全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第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权,需要解决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问题。
第二,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为年幼、经验不足、能力欠缺等原因,其生命健康权容易受到侵害,因此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现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都属于未成年人,他们对于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必须为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第三,高度重视校车安全体现了党和政府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第四,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发生的校车事故,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这让社会必须来关注校车对于义务教育的学生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为了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关于校车安全的法律法规,要加大对校车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全社会要关注校车安全,树立校车优先的交通意识;学校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规范校车的使用;家长要对学生尽到监护的责任;交通执法部门要加大对校车的安全检查,加强对校车司机交通安全意识的监督检查;提高校车司机的整体素质,校车司机要遵守交通秩序,树立安全行驶的意识。
第二章《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发布
2.1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发布介绍
这两年,校车安全事故频发,深深刺痛公众敏感而脆弱的神经。2011年11月16日甘肃庆阳特大校车事故的发生,事故共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其中19名死者是幼儿,更让校车安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围绕校车安全标准、准入机制、运营管理、监督制度等的争议不断。
2011年11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法制办要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
2011年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民意,截止期为2012年1月11日。
2012年3月5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校车安全问题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4月5日,《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由国务院公布并实行。《条例》对校车的管理责任主体、校车使用地区、制定和修订校车安全国家标准的部门、校车驾驶人资格、校车通行安全、校车乘车安全、相关责任等进行了规定。
2012年4月1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根据条例,高中学生上下学不纳入校车服务范围,幼儿入园也以保障幼儿就近入园和由家长接送为原则。
2.2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类容分析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2012年4月5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条例总共八章六十二条,第一条,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一章第三条提及到“国家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按照规定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支持校车服务的税收优惠办法,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税收管理权限制定”。由于在农村,很多学生都无法就近入学,而且没有公共交通,这样需要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无疑给地方人民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农村地域广,交通不便利,很多离校较远的学生很难保障得到良好的校车服务,同时政府在农村提供校车服务,部分学生贫困家庭都会为校车费用而烦恼。
第一章第五条提及到“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校车服务需求相适应的校车服务方案”。在不同地区提供不同的校车方案,那么校车的质量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很难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不仅仅会增加没有校车前的上下学安全问题,还给学校和学生家庭加重经济负担。
第一章第九条提及到“依法设立的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企业、城市公共交通企业”。通过立法使得校车市场得到良好的发展,校车的安全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运营企业也会为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五章第二十八条提及到:“道路或者交通设施的管理、养护单位应当按照标准对上述危险路段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限速标志、警告标牌”。按照条例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措施、限速标志、警告标牌,需要养护单位来提供,这一部分费用会提高校车运营的成本,但是不设置,学生上下学乘坐校车的安全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同样会增加学生乘坐校车负担的费用。
第五章第三十七条提及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校车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校车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定期将校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信息抄送其所属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加强管理,不符合规格的校车,以及违规超载的校车慢慢会被正规校车所替代,从而对于学生的安全有所保障。
第七章第四十三条“生产、销售不符合校车安全国家标准的校车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通过法律保障,校车的生产和检测管理会变得越来越严格,为了确保校车能够达到标准,一些不合格的校车生产厂家会逐步走向倒闭,使得校车市场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七章第五十七条“教育、公安、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校车安全政策的发展关系到各个部门,包括教育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质检部门等,每个部门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保障条例的良好实施,使得校车安全政策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章中国校车安全政策的状况及影响
中国校车安全政策的发展,从重大校车事故的发生,校车安全问题就受到社会各界乃至国务院的关注,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发布,校车安全问题有所改善,但是学生乘坐校车的安全问题仍然是令人担心,很多校车都存在违规超载,违反交通规则,不以保护学生安全为重点,而以赚取更高利润为目的。随着校车安全政策的实施,这些违规校车都会被处理,退出校车市场,中国的校车市场也会慢慢发展起来。
3.1校车安全政策体系制定的主体
作为公共政策之一的校车安全政策,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因此尊重和反映各方的合理诉求理应成为政策制定的价值起点。但从我国目的校车安全政策,一方面政府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主体身份,容易造成部门间的权责不清;另一方面政策参与主体的片面性,降低了政策本身的真实性。
我们可以将与校车安全政策直接相关的主体划分为政府、教育利益主体以及非教育利益主体。
3.1.1 政府的政策
在传统的理论理解中,政府应该是民众权利让渡后守护公共利益的守夜人,公共利益理应是其合法性基础上的不二追求。然而现实中构成政府的人员、部门以及机构在代言公共利益的背后也隐藏着各自的政策需求即政府也有其自利性的一面。校车安全政策显然不仅仅涉及教育行政部门,更需要来自交通、财政、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而不同部门出于自身权责关系的考虑,对校车安全政策的价值诉求自然也是多元化的。但与此同时作为公共职能部门,无论其权利的获得还是义务的履行都离不开其所代表的公共价值,从这一点上看政府的政策诉求又具有统一性的特征。政府诉求的这种统一性与多元性的结合要求我们在校车安全政策体系制定过程中既要把握公共利益的基础性不动摇,又要厘清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统一的校车安全监管机构,从而保证整体公共诉求的有效实现,防止各个部门趋利避害选择性地承担责任,最后造成无人负责的情况发生。在美国就有专门设定的校车安全委员会统筹负责有关校车安全 的各项问题。
3.1.2 教育利益主体的政策
教育利益主体是指与教育利益直接相关的个人、组织或群体,在校车安全问题中主要体现为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他们作为校车安全政策最重要的目标群体,直接承受着校车安全与否的全部后果,因此确保他们的合理诉求能够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得以充分表达,这既是对普通民众基本民主权利的尊重,又是保障政策拥有足够代表性的现实需要。在我国,教育利益主体虽然存在着共同的政策利益诉求,但由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各自力量的分散性和单一性,尚难形成统一的教育利益集团,难以发挥其整体合力,这样也就无法对政策制定施加足够的影响,从而沦为教育政策制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在校车安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如何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群体的话语权,提升政策本身的代表性不仅关乎到教育利益主体的权益保护,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政策目标的正确确立及有效实现。
3.1.3 非教育利益主体的政策
非教育利益主体是指那些并不与教育教学直接产生利益关联但却对教育教学的顺利展开具有重要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在校车安全政策制定中主要表现为校车生产企业、校车销售商、校车服务供应商以及从事与校车服务相关的个人和企业。他们作为市场主体虽然并不参与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但由于与校车服务的直接相关性使得其不可避免地成为校车安全政策制定的重要主体之一。同时由于这部分主体自身的市场属性,使得他们在参与政策制定时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利性的特质,难以保证其政策意见本身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因此在制定校车安全政策时一方面需要考虑他们的合理利益需求,调动其参与校车生产运营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应对其逐利性加以管理和限制,从而维护校车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基本属性。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利益均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而要实现利益均衡必须做到“一是建立抑制利益独占性的均衡机制;二是确立自律自立和宽容共存的理性诉求”。在制定校车安全政策的博弈过程中,确保各方都能拥有适度且合理的决策参与权是保证政策和谐有效的基本前提。唯此才能保障政策本身及其后续执行的有效性,同时明确各方在实现校车安全运行中的权责关系,避免各种责任推诿情况的发生。
3.2 校车安全市场发展
目前国内校车监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等都是空白。监管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各地在校车采购、日常运营以及资源分配上缺乏集中监管,车辆更新不规范,日常运营混乱。同时,由于校车的低盈利性,政府补贴等各种财政支持对校车市场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持这个体系的运营与发展。只有建立起校车生产技术标准、校车运行的交通规章、校车的运营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的校车制度,国内校车产业才会有健康、持续发展的可能。从2012年4月初针对校车安全政策的发布情况来看,政府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2012年校车市场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3.2.1 校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国内校车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各地校车车型混杂,符合国标的专用校车少。不少地方的校车都以微客、普通公路客车和公交车辆等类型的车辆运营为主,甚至大量使用报废及翻新车辆,专用校车数量很少,安全隐患很大,各地“黑校车”超载现象及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安全的专业校车亟待推广。
2.缺乏科学统一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目前各地校车经营模式多种并存,主要有学校自营、政府购车学校经营、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有各级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4种,其中学校自营和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但是各地情况也很不均衡。由于校车的低盈利性,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对该市场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有限,期待政府的支持。
3.缺乏统一的立法规范,各地对校车的管理宽严不一。国内有很多地方并没有针对校车、校车驾驶员、校车经营企业的管理规范,校车标准和校车路权方面的法规一直空缺,校车运营呼唤立法规范。
4.校车分布的地域不平衡。校车市场在各地的差异化受到当地经济水平、政府政绩工程、区域交通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在全国推广,各地响应的程度
会有巨大差异。
3.2.2 校车运营与管理方案
对于校车运营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1.通过完备立法,规范校车的运营和管理;
2.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保证校车运营和管理秩序井然;
3.确定严格的校车标准,保证校车运营安全;
4.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保证校车运营和管理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新校车标准的出台和政府对校车采购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大,将催生规模高达数百甚至上千亿元的校车产业,其前景被业内普遍看好。
3.3 校车安全政策带来的经济问题
随着校车安全政策的出台,校车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校车问题的背后,暴露的是重经济发展、轻社会服务,重设施建设、轻配套政策,重校园安全、轻校外管理等深层次问题。一哄而上地购置校车,不仅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出行安全问题,还会重蹈覆辙,使问题陷入恶性循环。反思制度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弊端,将压力引导到科学民主决策上,才是合理解决校车问题的关键。
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教育资源配置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都难以实现与欧美同步的市场化校车运营方式,所谓美国“百年校车制度”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其次,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实行完全的政府包揽方式,所增加的管理运营成本难以估计,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既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撑,也不具备持续运营的能力。三是各地财政状况、交通设施、教育资源等条件差异较大,需要采取多样化、灵活的运营模式和管理制度,不宜搞“一刀切”式的全盘改革。
当前校车经营模式多种并存,其中以学校自营和纯营利性组织经营两种方式为主。而校车的低盈利性与经营组织的盈利需求之间的矛盾,正是导致产生校车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一方面会增加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又会使一些定价较低、安全不达标的车辆充斥到校车中,也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相对正规的校车反倒难以持续有效运行。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由企业具体承担校车运营业务,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和政策优惠。这一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仍然取决于政府补贴和优惠的程度是否能保证企业必要的盈利空间。
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校车运营模式,关键在于要在保障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同时保证运营者的必要利润。而这一矛盾如何破解,必须深入经营单位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探索建立不同的运营方式。
第二篇:校车安全
申论专题: 校车安全
政法学院 10级 行政管理 一班
小组成员 : 100203013 贾莹莹 ; 100203015 康雪文 ;100203016 孔方方; 100203017 李少爽 ;100203018 李胜男
发言人:李少爽 100203017 目前,我国校车校车标准逐步法制化;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法规;校车管理的机构和队伍初步形成;校车运营管理试点工作已实施。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① 各地校车车型混杂,符合国标的专业校车少。据悉,不少地方的校车都以普通公路客车和公交车辆等类型的车辆运营,甚至大量使用报废及翻新车辆,专用校车数量很少,安全隐患很大,各地“黑校车”超载现象及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安全的专业校车亟待推广。② 缺乏科学统一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各地校车经营模式多种并存,主要有学校自营、政府购车学校经营、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有各政府补贴的营利型组织经营四种,其中学校自营和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但是各地情况也很不均衡。由于校车的低赢利性,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对该市场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有限,期待政府的支持。③ 缺乏统一的立法规范,各地对校车的管理宽严不一。国内有很多地方并没有针对校车、校车司机、校车经营企业拿出相应的管理规范,校车标准和校车道路权利方面的法规一直缺乏,校车运营呼唤立法规范。④ 校车分布的地域不平衡。校车市场在各地的差异化受到当地经济水平、政府政绩工程、区域交通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在全国推广,各地响应的程度会有巨大差异。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如下:
首先,校车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中国校车安全管理法律体系是对校车管理的主体、校车运营及各个部门相关职责和义务进行规定和协调的法律体系,为保证校车安全起到根本的作用。校车安全管理的法律不健全主要是对校车的安全技术管理,尚缺少对校车的市场交易、车体检验、校车保养和利用,缺少全面的管理,缺乏专门法规规定校车更换作用、过期报废等的管理。对校车和驾驶员的准入缺乏严格的审核程序和专业的负责机构。同时,校车的准入应该按照各自地区的道路状况和学校分布情况进行不同规格校车的审核和准入。校车交通安全教育存在短时性且效果不佳,尚未形成制度化法规政策。校车安全管理体制也不明。
第二,校车安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学生茫然。民警在宣传时向一年级学生周某询问道: “上下学时坐过超载车吗?”,“坐过!”,“怎样超载?怕危险吗?”,“有时车里一个挨一个的,习惯了”。在所调查的17名学生中,90%以上没有感到危险的存在。我们无法责备尚且幼小俗值的学生,因为他们还需要启蒙、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家长心存侥幸。肖某的女儿在上幼儿园,她家距就读学校约3公里。当提及搭乘超载校车上下学是否担心孩子安全时,肖某说:从心理上讲是有点担惊受怕的,但目前自己在一家公司上班,根本无法抽出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再说驾驶人也会注意的,只要不出事就行,类似肖某思想认识的家长不在少数。此外,驾驶人贪图高利润。据曾营运过接送学生车辆业务的驾驶人陈某反映,他在运送学生中,以最远的距离10公里计,12座客车油料耗费约5元,连车损、折旧等费用算在内,即使按12人运载,仍有利润空间,只不过利润不高。许多车主暴利心态使然,认为客运应该是一个暴利行业。如果交警严禁超员,则减少了利润,必须从提高收费弥补回来,才能平衡自己逐利的心态,如果无法提高收费,则宁愿不载。
第三,校车的市场运营机制方面,逐利现象较为严重。按照校车的本质属性分析,校车的供给应该是教育服务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是准公共产品,校车服务有必要是公平的和具有公益性的。在我国校车事业发展的十多年中,一直都没有专业校车的供应更不用说校车的特种化,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车购买和运营成本都很高,维持运营花销大,为了争取最大的利润,社会上的很多校车都是非专业校车,甚至还有过期车,改装车等车体不良的情况严重,超载和抢道现象严重,这对校车安全造成威胁,出现了一系列违法的车辆运行和违规驾驶等严重趋利行为。
第四,校车安全监管不力。校车安全监管工作是对校车质量和校车运行及维护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检查,并对违规和违法的校车运行行为进行制止和相应的惩罚。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中,校车监管工作是校车安全的重要保障。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校车安全管理的监管责任的缺失。一方面,道路交通部门的查处力度不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一个基层交警队要管辖好几个乡镇,上百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由于警力有限,很难对这些学生接送车,特别是偏远乡镇的学生接送车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校车的监管手段有限。其一是技术限制。部分车辆在接送学生时是校车超速超员,由于没有安装GPS监控系统,无科学有效的证据,不能及时对“校车”驾驶人进行教育和处罚,无法实现跟踪监管,潜在着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其二执法权限的限制。由于接送学生的车辆使用性质不定,有大部分租用接送学生的“校车”属于非营运。依据已有的道路安全法律的规定,对这些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不能对其按营运车辆进行处罚,导致处罚无力、隐患丛生。
第五,政府各职能部门管理责任不明确,校车安全管理处在放任自流、自主管理的状态。以往对校车安全的管理采取的是教育、交通、工商、税务等部门间的合作机制,管理方法是公安、交通、教育、安监等四部门共同负责监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接送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和驾驶人的监督管理;交通部门负责专业道路客运企业接送车辆的监督管理;教育部门负责对学生乘车安全的教育管理;安监部门督促检查各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校车的安全管理工作职责落实情况。各级部门的管理队伍庞大,可是多头管理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难免会出现推诱扯皮、责任不落实的情况.进而形成管理盲区。
根据我国校车安全的问题和现状和国内外的经验,我们应该发挥政府在校车安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引入市场主体的支持作用,由此来提供优质的校车服务,同时重视社会团体的作用,对校车安全进行监督。并逐步完善校车安全管理法律,促使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和体制逐步成型,为校车运营和校车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校车事业持续有序的发展。注重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和政府政策导向的作用,加强校车安全理念教育和引导等。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完善校车安全政策体系。校车安全政策体系是有关校车安全的政策法案的集合,它包括校车生产标准、校车安全管理法规、校车安全教育规章等一系列的校车安全政策制度。⑴校车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的完善,是校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前提条件,更是校车安全监管部门行驶职能合法性、公平性和高效率的保障。构建校车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立法保障校车安全,做到有法可依,是夯实校车安全工程的基础。政府首先应重视法制建设,为确保校车的安全运营构建校车管理法律体系,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轨道,对保证校车安全起到根本的作用。⑵细化全面的校车安全监管制度。建立校车法定的特殊化安全标准制度,贯彻落实统一校车运营标准;建立校车驾驶员的培训、考核和职业化制度;落实校车优先通行权的制度。
第二,强化校车安全运营保障体系。校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发达国家通过交通、财政、监管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强化校车安全运营保证。⑴路权优先。针对严峻的形势,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确立了“校车路权优先”原则。例如:美国50 个州大部分明确规定了校车的优先权,在校车停靠、学生上下校车时,任何车辆必须停在离校车6米以外的地方。⑵财力保障。财力保障在市场运营体制中是对校车安全的有力支撑,政策优惠和政府对校车运营商的财力补贴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据测算,美国政府每年要为1名正常儿童坐校车支付520美元,为特殊儿童支付2400 美元。在加拿大,校车经费也主要来自教育拨款。⑶严格准入。安全生产理论认为,司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严把校车司机准入关。美国的校车司机都是经过特别挑选的专业司机,且多为细心谨慎的女性。相关法律规定,一个司机如果在 4 年内罚单超过 3 张,就没有资格当校车司机。加拿大法律明确规定了校车须满足的条件:年龄不得低于 21岁;必须有健康证明,包括视听测试结果;有文件证明其本人没有危及驾驶安全的问题;驾驶记录令人满意;无犯罪记录。
第三,强化校车安全意识。首先,加强儿童的安全意识也是十分必要的。各地教育部门有必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并定期开展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其次,提高业内人员的职业道德与安全意识至关重要。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所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业内道德,中国正在加速‘驶’入汽车社会,但是‘汽车文明’还相距甚远”。再者,家长们的安全意识也必不可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安全与家长的教育理念等密不可分。最后,现代得媒体消息传播的效率高,速度快,影响面大,有广泛的受众,在保证校车安全,提高全社会的校车安全意识上发挥着宣传校车安全理念和学生优先价值的导向作用。
第四,发挥交通协会在校车安全中的积极作用。交通协会对校车行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包括对校车驾驶员的校车安全意识的培养,这一特殊职业的职业道德需要交通协会进行制定和监督;校车行业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发布行业主体的信息,对校车运营的合法化进行监督。行业协会的自主性和非赢利性的特点,使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引导校车驾驶员校车和行业的更高的责任意识,校车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有时是政府的强制力所不能比的。行业协会统一约定行业规定,利于同行企业间彼此约束严格遵循服务质量技术标准、服务规范,树立一定的职业行为准则并敦促遵守职业道德,提倡提高企业信誉。行业协会负责追踪运营企业的市场行为,并对服务质量差、价格不合理降低等不正当竞争进行惩罚包括业内警示,批评甚至取消入会资格,这样市场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能够得以维护。运输协会通过运营主体的信息的公布,也为公共和媒体提供了监督的条件,迫使校车运营者遵守校车运营规范,保证校车的安全。
第五,在政府主导的机制之下,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把教育行政和交通、公安等多部门的力量集合起来。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立特别部门,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牵头单位,公安部、教育部、交通部、质检总局、财政部、司法部等为配合单位,成立专门委员会,推动校车安全管理国家层面的工作。地方层面相应地建立由地方政府领导,市安委会、市运输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市教委等关系部门人员组成的“中小学校校车管理委员会”,协调管理校车问题。各区县依据属地管理原则设置管理办公室,法定管理职能和权限。
最后,在校车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地制宜。例如:广大农村是校车交通安全的重灾区,大力发展农村公交事业、增多农村公交线路,是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途径。由于农村公交线路不普及,许多乡镇仍没有公交线路,多数学生仍然无法“享受”公交待遇。开辟更广泛的农村公交线路,这无疑是解决校车安全问题的一项标本兼治措施。
总之,在我国,校车发展处在初始阶段,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校车的供给情况也各异,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政府及时更正和制定相应的制度,为校车安全保驾护航。校车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下,就是对政府的重新定位和职能的认定,构建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作用的三维框架。
第三篇:校车安全
国旗下讲话:珍惜生命 安全选择乘坐车辆
第5周
各位老师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生命 安全选择乘坐车辆》。
近年来校车事故频发,可谓触目惊心,校车的安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我们学校乘坐接送车辆上学的同学比较多,使用的的车辆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使用普通客车的,也有使用报废车、老旧面包车、三轮机动车、三轮电瓶车的,这些车很多都没有年检过,没有营运许可证,而且这些“黑车”严重超载,不仅仅车辆本身,更重要的是很多司机责任意识不强,没有从业资格,甚至无证驾驶,超速违章严重。这都为我们的生命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在此,我们提醒所有乘坐接送车的同学,要增强选择乘坐接送车的安全意识,慎重选择接送车,拒绝乘坐非法运营三无接送车、拒绝乘坐超载的接送车,拒绝乘坐驾驶员经常超速违章的接送车,最好是克服困难不乘坐接送车,让父母或者亲友接送上放学。希望同学们不要心存侥幸,做到安全乘车,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交通事故是很惨痛的,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有人把现在的交通事故比作一只可怕的老虎,24小时窥视着我们的生命,只要有一点点的疏忽,它就有可能将你吞噬。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车祸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居世界之首。每天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约在300人左右。其中每小时有一个孩子葬身车轮或造成终生残疾,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可以说,交通事故已经成为我们中小学人身安全的头号杀手。为了预防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几点。
1.在十字路口要红灯停、绿灯行,即使信号已经变成绿色,也应看清左右的车辆,然后再穿越道路,在没有红绿交通信号灯的地方,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横穿马路时,要一看二等三通过,前后左右看看有没有飞驰而来的机动车辆,如果有,我们就要等,宁等三分不抢一秒,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都是在抢秒中发生的,等车辆过了我们再过马路。不准在机动车道上行走,不得翻越栏杆和隔离栏,不准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未满十二周岁不允许骑自行车上学,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满十二周岁,要骑自行车到学校,也一定要提出骑车申请才可以。请各班主任严格把关,责令末达到年龄的同学不要骑自行车上学。星期天,没有经过家长的允许,不能私自骑自行车上街。骑车时,不并排勾肩搭背行驶,不脱手骑车,不骑快车,不骑“英雄”车,不平行骑车,不打伞骑车,不上快车道,骑车不带人,不在公路上骑飞车,不扒车,不与机动车抢道。车辆拐弯我们更要小心,到达拐弯的地方一定要慢行,十次车祸九次快。在马路上行驶我们更不能追逐打闹或s形前进,那样后面的司机叔叔很难判断你的前进方向,如果措施不当就会出车祸。
3.不乘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黑车,因为黑车是“三无”车辆,安全隐患最大。拒绝乘坐非法运营三无接送车、拒绝乘坐超载的接送车,拒绝乘坐驾驶员经常超速违章的接送车,拒绝乘坐驾驶员有酒后驾车行为的接送车,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上车后按座位安静地坐着,不打吵,绝不允许站着,乘车须抓紧扶手,车上拥挤时注意锐利物品,车停稳后再下车,做到上下车不拥挤。
4.通过观察发现,我们很多同学都十分遵守交通规则,一定要等绿灯亮了再过,但有的家长却做得不够好,同学们一定要跟爸爸妈妈好好宣传交通法规,告诉他们,宁可迟到,也不要抢这几十秒,生命重于一切。还要告诉爸爸妈妈,不坐无牌无证的黑车、病车和超载的车辆,还要经常检查车子的情况,保证一家人的平安。
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每天平平安安到校,高高兴兴回家;祝愿我们的校园成为全校师生安全的港湾,和谐的家园;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安全之花!
第四篇:校车安全
目前校车安全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现在领带安排你对学校的校车安全使用情况做一个调查,你如何出炉?
接到任务后,根据工作量的大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首先我会组建一个团队,明确好分工。
其次做好计划,选定调查形式:网络调查,学校走访,问卷调查。
确定调查对象,内容:校车的车检情况,校车数量和学生数量(看是否存在超载的可能性),司机驾驶水平,家长反馈,学生自救和逃生意识。
形成初步计划,上交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按照人员分工,具体进行实施。最后得出结论上报领导。
单位让你组织一次会议,当会议时间快到的时候领导来了,而一些与会人员却没到,请问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参考答案】
在会议即将开始之际,出现领导已到,而与会人员缺席的局面,的确是出乎意料的。作为会议的负责人,我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以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首先,清点已经到会的人数,确定还未到达会议现场的人员名单,吩咐会务组各司其职,分头联系所有未到场的与会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未到与会人员的具体情况,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比如说,通过了解,如果迟到的与会人员大部分是因为堵车或者天气情况而不能按时参加会议的话,我则会把实际情况向领导汇报,并认真听取领导的指示。如果是未能按时到达会场的与会人员是因为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不能参加会议,我也会及时地向领导进行汇报,说明缘由。
其次,维持好会议现场秩序,做好会前会中的服务工作。如果领导在充分了解与会人员未能及时参加会议的缘由之后,确定要推迟或者改变开会的时间,我则会及时传达,并做好解释说明和现场维持工作。如果领导宣布会议如期举行,我则会在会议结束之后,让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把会议纪要传达给未能如期参加会议的人员,让他们对会议的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
最后,虚心接受批评,做好内自省工作。会议结束之后,我会主动接受领导的批评,并对此次工作的失误进行认真的反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一个工作细致、勤奋,善于思考的人,实现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理想。
第五篇:校车安全
关注校车安全护佑生命安康
一、相关知识
1、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离开了生命健康权,其他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
2、党的性质和宗旨。
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因此青少年应该受到特殊保护。
4、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做出特殊保护,危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安全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5、明辨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做出正确的选择
6、青少年要认真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培养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7、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盒意识和能力,依法进行自我保护。
二、角度预测
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参考考点)
启示:生命健康权;保护未成年人意义;未成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
2、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应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参考考点)
启示:未成年人应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自觉与社会各方面的保护相配合,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面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你认为国家、学校、社会、青少年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范?
启示:国家:应该加强校园安全立法和执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应该创造条件保证校园设施的质量,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安全。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教育,严格校园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如开设学校安全教育课,举行安全自救演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自救常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排解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加强校园进出人员检查,排查学校的各类设施及校园安全隐患等。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交通规则;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救知识(注意防火和用电安全,不做危险游戏,不攀越窗户和护栏,不在校园内,楼梯处追逐打闹,上下楼梯不推搡拥挤);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远离伤害源;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学校或有关部门报告;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围观,要远离并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