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I标准答案

时间:2019-05-13 16:1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生物学实验I标准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生物学实验I标准答案》。

第一篇:微生物学实验I标准答案

病原生物学实验I标准答案

(2006 ——2007 学年第 I 学期)

课程号:50128730课序号:0

适用专业年级: 04级医学、口腔8年制学生人数:115

一、名词解释(10分/个,共20分)

1、革兰染色:原理(细胞壁学说为重点)(3分),步骤(4分),结果(2分),意义(1分)

2、培养基:由适合于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配制而成的基质(4分)。合格的培养基,需要具有充足的营养,一定的酸碱度,且清亮无菌(6分)。

二、填空题(2分/个,共50分)

1、μm,油镜,1000倍。

2、大小,形态,排列,染色性。

3、均匀浑浊,絮状沉淀,菌膜生长(或腐败性恶臭)。

4、荚膜、鞭毛、芽孢。

5、电镜观察,鞭毛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半固体接种(或悬滴观察活菌运动)。

6、色素。

7、阿伯特(Alert)染色法,异染颗粒。

8、判断细菌分解含硫氨基酸的能力,培养基中出现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亚铁沉淀。

9、抑菌圈的直径大小。

10、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组织细胞培养。

三、问答题(30分)

标本的选取(5分);

划线接种到血平板上,注意平板的选取(5分);

370C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菌落形态(描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菌落 形态)(5分);

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染色(描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镜下形态)(5分); 血浆凝固酶实验(3分);

药物敏感实验(3分);

其他(如毒素检测、动物实验,生化反应等)(4分)。

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题+标准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 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G+菌的细胞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A.较疏松

B.无磷壁酸

C.有脂多糖

D.有脂蛋白

E.肽聚糖含量多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A.脂蛋白

B.肽聚糖

C.几丁质

D.胆固醇

E.脂多糖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____________.A.肽聚糖

B.磷壁酸

C.外膜

D.脂质双层

E.脂多糖

4.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_.A.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

B.抑制四肽侧连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

C.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

5.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是由于____________.A.细胞核结构的不同

B.细胞壁结构的不同

C.细胞膜结构的不同

D.磷壁酸的有无

E.中介体的有无

6.青霉素的抗菌机制是____________.A.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

B.抑制四肽侧连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

C.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

7.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____________.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

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

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乙醇

8.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____________.A.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

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C.有助于维持菌体内离子的平衡

D.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决定细菌菌体的抗原性

9.关于细菌L型的特性,下列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高度多形性

B.革兰染色阴性

C.去除抑制物后,可回复原有形态

D.仍有一定致病力

E.在低渗高琼脂培养基上生长

10.下列不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____________.A.荚膜

B.质粒

C.鞭毛

D.菌毛

E.芽胞

11.下列各种微生物不能通过除菌滤器的是____________.A.麻疹病毒

B.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C.支原体

D.L型细菌

E.以上都可以通过

12.质粒是细菌的____________.A.核质DNA

B.胞质中核蛋白体

C.异染颗粒

D.中介体

E.核质外DNA

13.关于细菌细胞壁的功能,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保持一定的形状

B.控制渗透压

C.抵抗青霉素

D.参与物质交换

E.有噬菌体受体

14.细菌细胞膜与真核细胞膜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A.磷脂

B.甘油

C.糖脂

D.固醇类物质

E.脂肪酸

15.与细菌致病力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A.芽胞

B.异染颗粒

C.中介体

D.核蛋白体

E.菌毛

参考答案:

1.E 2.B 3.E 4.A 5.B 6.A 7.C 8.D 9.E 10.B 11.B 12.E 13.C 14.D 15.E 2.细菌的生理

1.下列物质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____________.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抗毒素

E.抗生素

2.大肠菌素是属于____________.A.色素

B.抗生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细菌素

3.人工培养病原微生物的最适宜温度是37℃,但应除外____________.A.大肠埃希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浅部真菌

D.痢疾志贺菌

E.霍乱弧茁

4.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____.A.大肠杆菌

B.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变形杆菌

5.IMViC试验常用于鉴别____________.A.肠道杆苗

B.葡萄球菌

C.肺炎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厌氧菌

6.消毒是指____________.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所有病原微生物

C.杀死细菌芽胞

D.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7.属专性需氧菌的是____________.A.肺炎链球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破伤风梭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

E.大肠埃希菌

8.不属于生化反应的实验是____________.A.VP实验

B.外斐实验

C.糖发酵实验

D.吲哚实验

E.甲基红实验

9.细菌对糖的分解能力不同,主要是____________.A.营养型不同

B.酶系统不同

C.糖的种类不同

D.氧气存在与否

E.细胞膜通透性不同

10.去除热原质的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A.蒸馏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滤过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11.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生素范畴____________.A.可由真菌产生

B.可由放线菌产生

C.可由细菌产生

D.只对产生菌有近缘关系菌有杀伤作用

E.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1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____________.A.二分裂

B.有丝分裂

C.孢子生殖

D.复制

E.出芽

13.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可分为S、R和M型菌落

B.肉眼可见

C.由1个细菌形成

D.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

E.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

14.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____________.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任何时期

15.细菌合成抗生素、外毒素多在____________.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任何时期

16.细菌变异多发生在____________.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任何时期

17.无机盐对细菌生长代谢的作用不包括____________.A.构成菌体成分

B.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

C.细菌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

D.促进酶的活性

E.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繁殖几致病作用密切相关

18.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____________.A.血琼脂平板

B.伊红-美蓝培养基

C.疱肉培养基

D.肉汤培养基

E.含铁双糖培养基

19.大肠杆菌IMViC试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A.一十一+

B.一一++

C.++一一

D.十一+一

E.十一一十

20.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____________.A.分离单个菌落

B.C检测细菌毒素

C.鉴别菌种

D.增菌

E.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

21.关于热原质,错误的叙述是:____________.A.大多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B.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C.注人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D.可被高压蒸气灭菌破坏

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

22.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中与细菌鉴定有关的是:____________.A.内毒素

B.热原质

C.抗生素

D.维生素

E.细菌素

参考答案:

1.D 2.E 3.C 4.D 5.A 6.B 7.B 8.B 9.B 10.A

11.D 12.A 13.E 14.B 15.C 16.D 17.C 18.B 19.C 20.D 21.D 22.E 3.消毒与灭菌

1.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A.紫外线照射

B.煮沸5min

C.巴氏消毒法

D.流通蒸气灭菌法

E.高压蒸气灭菌法

2.下述不可能杀灭细菌芽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A.煮沸法

B.巴氏消毒法

C.间歇灭菌法

D.干热灭菌法

E.高压蒸气灭菌法

3.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____________.A.100%

B.95%

C.75%

D.50%

E.30%

4.关于紫外线,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

B.可损坏细菌的DNA构型

C.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

D.其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损害

E.紫外线适用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5.常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____________.A.高压蒸气灭菌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滤过除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6.常用于基础培养基灭菌____________.A.高压蒸气灭菌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滤过除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7.常用于手术器械的灭菌____________.A.高压蒸气灭菌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滤过除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8.常用于血清的除菌____________.A.高压蒸气灭菌法

B.滤过除菌法

C.紫外线照射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9.将牛奶加热62℃3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A.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吸收

B.杀灭牛奶中的所有微生物

C.杀死牛奶中的病原菌

D.使牛奶不含活菌

E.防止或抑制微生物在牛奶中生长和繁殖

10.灭菌方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手术室空气-紫外线

B.排泄物-漂白粉

C.饮水-氯气

D.含血清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

E.温度计-75%酒精

11.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___.A.损坏细胞膜

B.干扰DNA复制

C.损伤细胞壁

D.破坏酶系统

E.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参考答案:

1.E 2.B 3.C 4.D 5.B 6.A 7.A 8.B 9.C 10.D 11.B 7.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引起菌群失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

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

C.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

D.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

E.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2.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____________.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

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改变

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

D.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E.各种原因组成免疫功能亢进

3.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____________.A.抗肿瘤作用

B.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

C.合成维生素

D.与外来菌竞争营养物质

E.刺激补体的合成

4.致病过程中引起两次菌血症的是____________.A.痢疾志贺菌

B.肉毒梭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伤寒沙门菌

E.淋球菌

5.病原菌在机体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物质,并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引起多发性脓肿,称为____________.A.bacteremia

B.pyemia

C.endotoxemia

D.toxemia

E.septicemia

6.下列哪种结构与细菌侵袭力有关____________.A.芽胞

B.荚膜

C.细胞壁

D.中介体

E.核糖体

7.类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在于前者____________.A.有抗原性,但无毒性

B.无抗原性,有毒性

C.无抗原性,也无毒性

D.有抗原性,也有毒性

E.仅有半抗原性,无毒性

8.脑膜炎奈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____________.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脓毒血症

E.以上都不是

9.常用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____________.A.菌苗

B.疫苗

C.BCG

D.类毒素

E.抗毒素

10.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____________.A.肽聚糖

B.磷壁酸

C.LPS

D.O抗原

E.荚膜多糖

11.关于SHWARTZMAN现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____________.A.是DIC的局部表现

B.是一种免疫应答反应

C.两次注射革兰阴性菌可相同或不同

D.动物局部可出现出血或坏死,但不会死亡

E.两次注射间歇时间应超过24小时

12.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____________.A.毒素

B.透明质酸酶

C.热原质

D.细菌素

E.血浆凝固酶

13.细菌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袭力和毒素

D.分解代谢产物

E.侵入机体的途径

14.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____________.A.食物中毒

B.发热

C.休克

D.DIC

E.白细胞反应

15.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D.性质稳定,耐热

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

16.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耐热,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D.经甲醛处理可制类毒素

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17.带菌者是指____________.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

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外排菌者

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

D.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为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外排菌者

E.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给他人者

18.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不可能出现的后果是____________.A.可引起组织损伤

B.细菌被杀死消化

C.细菌不被杀死,在细胞内仍可繁殖

D.可引起细菌在体内扩散

E.细菌不被杀死,但发生变异

19.属于神经毒素的是____________.A.霍乱肠毒素

B.肉毒毒素

C.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

D.白喉毒素

E.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

20.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因素是____________.A.某些胞外酶

B.内毒素

C.外毒素

D.芽胞

E.热原质

21.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主要是____________.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补体的溶菌作用

E.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参考答案:1.A 2.D 3.E 4.B 5.B 6.B 7.A 8.B 9.E 10.C

11.C 12.D 13.C 14.A 15.B 16.C 17.B 18.B 19.B 20.A 21.A

8.细菌检查方法与防治

1.下列那种疾病无特异预防方法____________.A.肠热症

B.百日咳

C.霍乱

D.鼠疫

E.食物中毒

2.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____________.A.注射抗毒素

B.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C.注射细胞因子

D.注射胎盘球蛋白

E.注射类毒素

3.用于紧急预防____________.A.抗毒素

B.胎盘球蛋白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属于自然被动免疫的是____________.A.经隐性感染或患病后获得免疫力

B.经注射类毒素获得免疫力

C.经注射丙种球蛋白获得免疫力

D.经注射细胞因子获得免疫力

E.经胎盘、初乳获得免疫力

5.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主要含IGM

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肝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6.卡介苗是____________.A.活疫苗

B.死疫苗

C.类毒素

D.抗毒素

E.以上都不是

7.可用类毒素预防的疾病是____________.A.伤寒

B.痢疾

C.白喉

D.结核

E.百日咳

8.关于活疫苗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______.A.经人工培养获得的变异株或从自然界筛选出

B.能在机体内繁殖

C.免疫效果好且持久

D.比死疫苗易保存

E.比死疫苗用量小

参考答案:

1.E 2.E 3.C 4.E 5.B 6.A 7.C 8.D 23.病毒的基本形状

1.不是易引起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A.与念珠菌病人接触

B.菌群失调

C.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D.内分泌功能失调

E.机体屏障功能遭破坏

2.白假丝酵母菌常引起____________.A.癣病

B.皮肤粘膜、内脏感染

C.皮下组织感染

D.毒血症

E.真菌中毒症

3.关于新生隐球菌致病性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是隐球菌属中唯一致病的真菌

B.主要经胃肠道进入机体

C.在体质极度衰弱者中引起内源性感染

D.主要致病因素是荚膜

E.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

4.RNA病毒的基因复制一般在细胞质内,例外的是____________.A.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B.逆转录病碌科

C.弹状病毒科

D.副黏病毒科

E.呼肠孤病毒科

5.决定病毒感染性的关键物质是:____________.A.壳粒

B.核酸

C.衣壳

D.剌突

E.包膜

6.对病毒核酸的错误论述是:____________.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

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

C.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D.每个病毒只有一种类型核酸

E.只有DNA才能携带遗传信息

7.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____________.A.dsDNA

B.dsRNA

C.(——)ssRNA

D.(+)ssRNA

E.ssDNA

8.对病毒包膜的错误叙述是;____________.A.对脂溶剂敏感

B.表面刺突与吸附细胞有关

C.具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

D.其化学组成与宿主细胞膜完全相同

E.可保护病毒

9.对病毒包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可引起免疫病理反应

B.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C.能和宿上细胞膜融合,利于病毒穿入

D.能保护病毒

E.除去包膜后病毒仍可保持感染性

10.对病毒特性的错误叙述是:____________.A.以复制方式繁殖

B.测量单位是微米

C.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D.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

E.对抗生素不敏感

11.包膜病毒体不能引起感染的部位是:____________.A.呼吸道

B.消化道

C.泌尿生殖道

D.皮肤黏膜

E.神经系统

12.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微生物是:____________.A.真菌

B.细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病毒

13.可将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的病毒有____________.A.DSDNA病毒和(+)SSRNA病毒

B.SSDNA病毒和(+)SSRNA病毒

C.DS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

D.(+)SS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

E.逆转录病毒和DSDNA病毒

14.病毒与立克次体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A.均为非细胞型微生物

B.均只含一种类型核酸

C.均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亡生长

D.均对抗生素不敏感

E.均以复制方式繁殖

15.大多数动物病毒的形态属于:____________.A.球形

B.杆形

C.砖形

D.弹形

E.蝌蚪形

16.病毒衣壳的生物学意义不包括:____________.A.保护病毒核酸

B.介导病毒吸附易感细胞

C.构成病毒特异性抗原

D.本身具有感染性

E.根据其壳微粒的数目鉴定病毒

17.下述病毒衣壳的特点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由多肽构成的壳微粒组成 B.表面突起称刺突

C.可增加病毒的感染性

D.呈对称排列

E.可保护病毒核酸

18.关于病毒体,最正确的描述是:____________.A.是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B.是脱去衣壳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

C.是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颗粒

D.是可独立存在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

E.是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

19.大多数包膜病毒体对乙醚敏感是因为:____________.A.包膜表面刺突如血凝衰含大量脂类

B.病枣衣壳含脂质

C.核酸对乙醚敏感

D.包膜含大量类脂

E.包膜表面有乙醚受体

20.下列病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只含DNA或RNA

B.严格细胞内寄生

C.有易感细胞的受体

D.对干扰素敏感

E.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21.痘病毒的形态:____________.A.球状

B.杆状

C.砖块状

D.蝌蚪状

E.弹头状

22.狂犬病毒的形态:____________.A.球状

B.杆状

C.砖块状

D.蝌蚪状

E.弹头状

23.流感病毒衣壳:____________.A.裸骸二十面体对称型

B.有包膜二十面体对称型

C.裸露螺旋对称型

D.有包膜螺旋对称型

E.复合对称型

24.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的病毒核酸类型是____________.A.单股正链RNA

B.单股负链RNA

C.双股RNA

D.双股DNA

E.单股DNA

25.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____________.A.细胞裂解释放

B.细胞融合释放

C.通过细胞间桥释放

D.出芽释放

E.整合释放

26.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A.细胞表面的受体

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

C.病毒表面的血凝素

D.病毒的衣壳

E.病毒的包膜

27.逆转录病毒的核酸类型为____________.A.单股负链RNA

B.单股正链RNA

C.单股正链DNA

D.单股负链DNA

E.单股正链RNA二聚体

28.计算病毒体数量的单位是;____________.A.LD50(半数致死量)

B.DS0(半数感染量)

C.蚀斑

D.每毫升中的蚀斑形成单位

E.菌落

29.多数病毒的脱壳有赖于:____________.A.病毒的脱壳酶

B.病毒的溶酶体酶

C.病毒的蛋白酶

D.细胞的溶酶体酶

E.细胞的核酸酶

30.辅助病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A.增加另一种病毒的产量

B.抑制干扰素的产生

C.与另一种病毒发生基因重组

D.为缺陷病毒提供其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E.缺陷病毒提供其需要的基因

31.逆转录病毒特有的酶是:____________.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B.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E.胸腺嘧啶激酶

32.病毒遗传信息从RNA转为DNA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A.基因变异

B.基因转化

C.噬菌体转导

D.逆转录

E.基因重组

33.正链RNA病毒的核酸特点是:____________.A.自身带有聚合酶

B.需转录后才能翻译病毒蛋白

C.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病毒蛋白

D.只能携带部分遗传信息

E.3’端自身折叠起引物作用

1.A 2.B 3.B 4.B 5.B 6.E 7.D 8.D 9.E 10.B

11.B 12.E 13.E 14.C 15.A 16.B 17.B 18.E 19.D 20.C

21.C 22.E 23.D 24.A 25.E 26.A 27.E 28.D 29.D 30.D

31.D 32.D 33.C

24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下列病毒中,通过神经播散引起全身感染的是____________.A.巨细胞病毒

B.EB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D.狂犬病毒

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可通过血流播散引起全身感染的病毒是:____________.A.鼻病毒

B.流感病毒

C.麻疹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

3.在下列病毒中,不通过垂直传播的是____________.A.乙型肝炎病毒

B.EB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流感病毒

4.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A.阻止病毒基因的表达

B.阻止病毒吸附细胞

C.阻止病毒脱壳和穿入

D.阻止病毒的生物合成 E.阻上病毒的释放

5.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机制中,与免疫损伤有关的是:____________.A.病毒衣壳蛋白对细胞的毒性

B.病毒出芽造成细胞膜损伤

C.病毒改变细胞膜抗原引起细胞损伤

D.病毒包涵体对细胞的损伤

E.病毒的酶抑制细胞的代谢

6.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错误的叙述是:____________.A.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抑制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B.病毒合成侵袭性酶类使细胞裂解

C.病毒基因组与细胞DNA整合,使之发生恶性转化

D.病毒感染使细胞互相融合而死亡

E.病毒感染细胞膜抗原改变,引起机体免疫病理反应

7.包膜病毒的感染一般不直接导致细胞:____________.A.膜抗原性改变

B.转化

C.融合 D.裂解

E.出现包涵体

8.I型干扰素是:____________.A.活化T细胞释放的杀病毒蛋白

B.病毒感染机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C.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糖蛋白

D.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脂蛋白

E.抗病毒的化学疗剂

9.于扰索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A.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B.直接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C.直接抑制病毒的释放

D.阻碍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

E.与病毒结合,阻止其脱壳

10.干扰素的生物活性中不包括:____________.A.抗毒素

B.抗病毒

C.抗肿瘤

D.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E.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11.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特点中不包括:____________.A.间接灭活病毒

B.选择性作用于病毒感染细胞

C.种属特异性

D.高活性

E.只能针对某种病毒,作用有特异性

12.灭活下列病毒所需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A.流感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D.麻疹病毒

E.甲型肝炎病毒

13.关于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____________.A.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B.60C30分钟能杀死所有病毒

C.包膜病毒体比无包膜病毒体更耐受反复冻融

D.紫外线不能灭活病毒

E.脂溶剂能破坏病毒衣壳

14.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____________.A.抗原性

B.感染性

C.血凝特性

D.诱生于扰素的能力

E.融合细胞特性

15.病毒凝集红细胞(血凝试验)的机制是:____________.A.红细胞表面抗原和血凝素抗体结合 B.红细胞表面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 C.红细胞表面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D.病毒与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 E.红细胞上的血凝素与病毒结合

16.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查的标本递送要求是:____________.A.孵箱保存

B.室温保存

C.加入防腐剂

D.冷藏速送

E.加入含抗生素和蛋白的运辅培养基中冷冻速送

17.可从粪便标本中分离的一组病毒是;____________.A.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B.狂犬病毒、轮状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E.EB病毒、埃可病毒

18.检查包涵体可作为:____________.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标志之一

B.衡量病毒毒力强弱的标准

C.诊断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D.鉴定病毒的特异性依据

E.测定病毒数量的指标

19.细胞病变效应不包括:____________.A.细胞圆缩、脱落

B.细胞融合

C.形成包涵体

D.干扰现象

E.细胞裂解

20.判断流感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是否生长应选:____________.A.红细胞吸附试验

B.血凝试验

C.血凝抑制试验

D.间接血凝试验

E.补体结合试验

21.用于估计病毒感染性强弱和数量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A.蚀斑形成试验

B.TCIDS0或ID50测定

C.ELLSA

D.PCR

E.EIA

22.可用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理化因素是:____________.A.紫外线

B.甲醇

C.甲醛

D.乙醇

E.乙醛

23.预防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A.使用抗毒素

B.使用抗病毒化学疗剂

C.使用中草药

D.使用疫苗

E.使用抗菌药物

24.脊髓灰质炎病毒糖九疫苗后,机体可产生:____________.A.血清LGG、IGM

B.血清LGG、肠黏膜局部SIGA

C.血清LGG、咽部黏膜局部SIGA

D.血清IGA和LGG

E.肠黏膜局部SIGA

25.下述药物中,对治疗病毒感染无效果的是:____________.A.干扰素

B.抗生索

C.聚肌苷酸

D.黄连、黄芩

E.三氮唑核苷

26.接~R活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种类主要是____________.A.IgG、SIgA

B.IgD

C.IgE

D.IgG

E.IEM

27.灭活疫苗的缺点不包括:____________.A.需多次注射

B.免疫维持时间短

C.疫苗成本高

D.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差

E.可发生干扰现象降低免疫效果

28.我国目前应用的乙型肝炎疫苗属于:____________.A.减毒活疫苗

B.灭活疫苗

C.亚单位疫苗

D.多价疫苗

E.基因重组疫苗

1.D 2.C 3.E 4.B 5.C 6.B 7.D 8.C 9.A 10.A

11.E 12.B 13.A 14.B 15.B 16.E 17.C 18.A 19.D 20.B

21.B 22.C 23.D 24.B 25.B 26.D 27.E 28.E

第三篇:微生物学实验

细菌群体生长表现为细胞数目的增加或细胞物质的增加。测定细胞数目的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irect microscopic count)、平板菌落计数法(plate count)、光电比油法(turbidity estimation by spectrophotometer)、最大或然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 MPN)以及膜过滤法(membrane filtration)等。测定细胞物质的方法有细胞干重的测定,细胞某种成分如氮的含量、RNA和DNA的含量测定,代谢产物的测定等。总之,测定微生物生长量的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加以选择。本实验主要介绍生产、科研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光电比浊计数法。

一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1.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计菌器有:血细胞计数板、Peteroff-Hauser计菌器以及Hawksley计菌器等,它们都可用于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悬液的计数,基本原理相同。后两种计菌器由于盖上盖玻片后,总容积为0.02mm3,而且盖玻片和载波片之间的距离只有0.02mm,因此可用油浸物镜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除了用这些计菌器外,还有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涂片面积与视野面积之比的估算法,此法一般用于牛乳的细菌学检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操作简单。但此法的缺点是所测得的结果通常是死菌体和活菌体的总和。目前已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如结合活菌染色微室培养(短时间)以及加细胞分裂抑制剂等方法来达到只计数活菌体的目的。本实验以血球计数板为例进行显微镜直接计数。另外两种计菌器的使用方法可参看各厂商的说明书。

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该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列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为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血细胞计数板构造如图l5-1。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图15—2);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但无论是哪一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都是400个。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lmm,则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lmm2,盖上盖玻片后,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l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lmm3(万分之一毫升)。

图15—1 血细胞计数板构造

(一)图15—2 血细胞计数板构造

(二)A.正面图;B.纵切面图; 放大后的方格网,中间大方格为计数室

1.血细胞计数板;2.盖玻片;3.计数室

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25或16,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lml菌液中的总菌数。

设五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如果是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则

1mL菌液中的总菌数=A/5×25×104×B=50000A·B(个)

同理,如果是16个中方格的计数板,1mL菌液中的总菌数=A/5×16×104×B=32000A·B(个)

(三)器材

1.菌种 酿酒酵母

2.仪器或其他用具 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菌毛细滴管。

(四)操作步骤

l.菌悬液制备

以无菌生理盐水将酿酒酵母制成浓度适当的菌悬液。

2.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3.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无菌的毛细滴管将摇匀的酿酒酵母菌悬液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一般计数室均能充满菌液。

取样时先要摇匀菌液;加样时计数室不可有气泡产生。

4.显微镜计数

加样后静止5min,然后将血细胞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然后换成高倍镜进行计数。

调节显微镜光线的强弱适当,对于用反光镜采光的显微镜还要注意光线不要偏向一边,否则视野中不易舌清楚计数室方格线,或只见竖线或只见横线。

在计数前若发现菌液太浓或太稀,需重新调节稀释度后再计数。一般样品稀释度要求每小格内约有5~10个菌体为宜。每个计数室选5个中格(可选4个角和中央的一个中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位于格线上的菌体一般只数上方和右边线上的。如遇酵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即作为两个菌体计数。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来计算样品的含菌量。

5.清洗血细胞计数板

使用完毕后,将血细胞计数板在水龙头用水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完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有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洗涤至干净为止。

(五)实验报告

l.结果

将结果记录于下表中。A表示五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B表示菌液稀释倍数。

各中格中菌数AB二室平均值菌数/ml

12345

第一室

第二室

2.思考题

(1)根据你的体会,说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误差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应如何尽量减少误差.力求准确?

(2)某单位要求知道一种干酵母粉中的活菌存活率,请设计1~2种可行的检测方法。

二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习近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器材

1.菌种 大肠杆菌菌悬液。

2.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

3.仪器或其他用具lm1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四)操作步骤

l.编号

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

4、10-

5、10-6。(稀释度)各3套。另取6支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标是10-

1、10-

2、10-

3、10-

4、10-

5、10-6。

2.稀释

用lmL无菌吸管吸取lmL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菌县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0.5ml至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OptionsEmail Replies将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另取一支lml吸管插入10?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悬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吹吸菌液时不要太猛太快,吸时吸管伸人管底,吹时离开液面,以免将吸管中的过滤棉花浸湿或使试管内液体外溢。用此吸管吸取10-1菌液lmL,精确地放0.5mL至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稀释。……其余依次类推,整个过程如图15-3所示。

放菌液时吸管尖不要碰到液面,即每一支吸管只能接触一个稀释度的菌悬液,否则稀释不精确,结果误差较大。

3,取样

用三支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10-

4、10-5和10-6。的稀释菌悬液各l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平皿中,每个平皿放0.2mL。

不要用lmL吸管每次只靠吸管尖部吸0.2mL稀释菌液放入平皿臼,这样容易加大同一稀释度几个重复平板间的操作误差。

图15—3平板菌落计数操作步骤

4.倒平板.

尽快向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平皿中倒入融化后冷却至45℃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约15毫升/平皿,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平皿,使培养基与菌液混合均匀,而又不使培养基荡出平皿或溅到平皿盖上。由于细菌易吸附到玻璃器皿表面,所以菌液加入到培养皿后,应尽快倒入融化并于已冷却至45℃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摇匀,否则细菌将不易分散或长成的菌落连在一起,影响计数。

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计数

培养48h后,取出培养平板,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板上的菌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每毫升中菌落形成单位(cfu)=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5

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的含菌量较为合适。同一稀释度的三个重复对照的菌落数不应相差很大,否则表示试验不精确。实际工作中同一稀释度重复对照平板不能少于三个,这样便于数据统计,减少误差。由10-

4、10-

5、10-6三个稀释度计算出的每毫升菌液中菌落形成单位数也不应相差太大。

平板菌落计数法,所选择倒平板的稀释度是很重要的。一般以三个连续稀释度中的第二个稀释度倒平板培养后所出现的平均菌落数在50个左右为好,否则要适当增加或减少稀释度加以调整。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操作除上述倾注倒平板的方式以外,还可以用涂布平板的方式进行。二者操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后者先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融化后倒平板,待凝固后编号,并于37℃左右的温箱中烘烤30min,或在超静工作台上适当吹干,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稀释好的菌液对号接种于不同稀释度编号的平板上,并尽快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布均匀,平放于实验台上20~30min,使菌液渗入培养基表层内,然后倒置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48h。

涂布平板用的菌悬液量一般以0.1ml较为适宜,如果过少菌液不易涂布开,过多则在涂布完后或在培养时菌液仍会在平板表面流动,不易形成单菌落。

五、实验报告

1.结果

2.将培养后菌落计数结果填入下表

稀释度10-410-510-6

Cfu数/平板123平均123平均123平均

每毫升中的cfu

2.思考题

(1)为什么融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2)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什么?

(3)试比较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4)当你的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是均匀分散的而是集中在一起时,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5)用倒平板法和涂布法计数,其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培养较长时间(48h)后观察结果?

三 光电比浊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光电比浊计数法的原理。

2.学习、掌握光电比浊计数法的操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

当光线通过微生物菌悬液时,由于菌体的散射及吸收作用使光线的透过量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微生物细胞浓度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而光密度或透光度可以由光电池精确测出(图15-4)。因此,可用一系列已知菌数的菌悬液测定光密度,作出光密度—菌数标准曲线。然后,以样品液所测得的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中查出对应的菌数。制作标准曲线时,菌体计数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平板菌落计数或细胞干重测定等方法。本实验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光电比浊计数法的优点是简便、迅速,可以连续测定,适合于自动控制。但是,由于光密度或透光度除了受菌体浓度影响之外,还受细胞大小、形态、培养液成分以及所采用的光波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微生物的菌悬液进行光电比浊计数应采用相同的菌株和培养条件制作标准曲线。光波的选择通常在400~700nm之间,具体到某种微生物采用多少还需要经过最大吸收波长以及稳定性试验来确定。另外,对于颜色太深的样品或在样品中还含有其他干扰物质的悬液不适合用此法进行测定。

图15—4 比浊法测定细胞浓度的原理

(三)器材

1.菌种 酿酒酵母培养液

2.仪器或其他用具 721型分光光度计,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试管,吸水纸,无菌吸管,无菌生理盐水等。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制作

(1)编号 取无菌试管7支,分别用记号笔将试管编号为1、2、3、4、5、6、7。

(2)调整菌液浓度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培养24小时的酿酒酵母菌悬液,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稀释调整为每毫升1×106、2×106、4×106、6×106、8×106、10×106、12×106含菌数的细胞悬液。再分别装入已编好号的1至7号无菌试管中。

(3)测OD值 将1至7号不同浓度的菌悬液摇均匀后于560nm波长、1cm比色皿中测定OD值。比色测定时,用无菌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并将OD值填入下表

管号12345678

细胞数106/ml

光密度(OD)

每管菌悬液在测定OD值时均必须先摇匀后再倒入比色皿中测定

(4)以光密度(OD)值为纵坐标,以每毫升细胞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

将待测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适当稀释,摇均匀后,用560nm波长、lcm比色皿测定光密度。测定时用无菌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

各种操作条件必须与制作标准曲线时的相同,否则,测得值所换算的含菌数就不准确。

3.根据所测得的光密度值,从标准曲线查得每毫升的含菌数。

(五)实验报告

l.结果

每毫升样品原液菌数=从标准曲线查得每毫升的菌数×稀释倍数

2.思考题

(1)光电比浊计数的原理是什么?这种计数法有何优缺点?

(2)光电比浊计数在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

(3)本实验为什么采用560nm波长测定酵母菌悬液的光密度?如果你在实验中需要测定大肠杆菌生长的OD值,你将如何选择波长?

四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通过细菌数量的测量了解大肠杆菌的生物特征和规律,绘制生长线。

2.复习光电比浊法测量细菌数量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在合适的条件下,一定时期的大肠杆菌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将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要经历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纵坐标作图所绘制的曲线称为该细菌的生长曲线。不同的细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不同,同样的细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所绘制的生长曲线也不相同。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了解其生长繁殖规律,这对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效地利用和控制细菌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用于测定细菌细胞数量的方法已在上述实验作了介绍。本实验用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进行光电比浊测定不同培养时间细菌悬浮液的OD值,绘制生长曲线。也可以直接用试管或带有测定管的三角瓶(图15-5)测定“klett units”值的光度计。如图15—6所示,只要接种1支试管或1个带测定管的三角瓶,在不同的培养时间(横坐标)取样测定,以测得的klett units为纵坐标,便可很方便地绘制出细菌的生长曲线。如果需要,可根据公式1 klett units=OD/0.002换算出所测菌悬液的OD值。

图15—5 带侧臂试管的三角烧瓶

(三)器材

1.菌种 大肠杆菌

2.培养基 LB液体培养基70ml,分装2支大试管(5ml/支),剩余60ml装入250ml的三角瓶。

3.仪器或其他用具 722型分光光度计,水浴振荡摇床,无菌试管,无菌吸管等。

图15—6 直接用试管测OD值

(四)操作步骤

1.标记

取11支无菌大试管,用记号笔分别标明培养时间,即0、1.5、3、4、6、8、10、12、14、16和20h。

2.接种

分别用5ml无菌吸管吸取2.5ml大肠杆菌过夜培养液(培养10~12h)转入盛有50ml LB液的三角瓶内,混合均匀后分别取5ml混合液放入上述标记的11支无菌大试管中。

3.培养

将已接种的试管置摇床37℃振荡培养(振荡频率250r/min),分别培养0、1.5、3、4、6、8、10、12、14、16和20h,将标有相应时间的试管取出,立即放冰箱中贮存,最后一同比浊测定其光密度值。

4.比浊测定

用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基作空白对照,选用600nm波长进行光电比浊测定。从早取出的培养液开始依次测定,对细胞密度大的培养液用LB液体培养基适当稀释后测定,使其光密度值在0.1~0.65之内(测定OD值前,将待测定的培养液振荡,使细胞均匀分布)。

本操作步骤也可用简便的方法代替:

1.用1ml无菌吸管取0.25ml大肠杆菌过夜培养液转入盛有3~5ml LB液的试管中、混匀后将试管直接插入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糟中,比色糟上方用自制的暗盒将试管及比色暗室全部罩上,形成一个大的暗环境,另以1支盛有LB液但没有接种的试管调零点,测定样品中培养0h的OD值。测定完毕后,取出试管置37℃继续振荡培养。

2.分别在培养0、1.5、3、4、6、8、10、12、14、16和20h,取出培养物试管按上述方法测定OD值。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但须注意的是使用的2支试管要很干净,其透光程度愈接近,测定的准确度愈高。

(五)实验报告

1.结果

(1)将测定的OD600值填入下表:

培养时间对照 0 1.5 3 4 6 8 10 12 14 16 20

光密度值OD600

(2)绘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2.思考题

(1)如果用活菌计数法制作生长曲线,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两者各有什么优缺点?

(2)细菌生长繁殖所经历的四个时期中,哪个时期其代时最短?若细胞密度为103/ml,培养4.5h后,其密度高达2×108/ml,计计算出其代时。

(3)次生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在哪个时期?根据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采用哪些措施可使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更多?

评论这张

第四篇:微生物学实验考试题

《微生物学实验》试题

1、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是否只要灭菌锅压力表到达所需的值时锅内就能获得所需的灭菌温度?为什么?

2、在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的盖上有哪些部件?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3、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操作有哪几个步骤?每一步骤应注意哪些问题?

4、在微生物学实验中,常用于配制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是什么?它有哪些特性?如何使用?

5、环境样品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微生物时,如何选择不同稀释梯度样品的涂布顺序?为什么?

6、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如何避免?

7、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不经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别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什么?

8、为何用计数板可以计得样品中的总菌值?如何计算样品中的菌体浓度?

9、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计数室内如有气泡会对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避免产生气泡?

10、试分析血球计数板计数法的误差来源,并提出减少误差的方法和措施。

要求把题目和答案写在实验报告纸上,统一收齐后和第一次实验报告一起送到我办公室-生科楼104。

第五篇: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办法

本科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办法

考核方式:按学号顺序逐一进场应考。考核内容共8项,每位同学通过抽签考其中的一项内容。考核时间:每人限6分钟内完成。

考核地点:微免实验课上课的实验室

考核内容及要求如下: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护方法

(1)、提供一张细菌玻片标本,要求能正确使用油镜观察到细菌的基本形态。

(2)、掌握显微镜(油镜)保护方法

2、血清对倍稀释法

(1)、用生理盐水将血清进行对倍稀释,终浓度达到1/ 2、1/ 4、1 /8三个稀释度。

(2)、掌握血清对倍稀释的原理及方法,能正确使用刻度吸管。

3、玻片凝集试验

(1)、要求用伤寒诊断血清,采用玻片凝集试验的方法检测待检细菌是否为伤寒杆菌。

(2)、要求操作方法、步骤正确,能准确判断结果。

(3)、无菌操作正确。

4、革兰氏染色法

(1)、口试回答细菌涂片的制作方法

(2)、将一张已涂好的细菌玻片进行革兰氏染色

(3)、要求染色步骤及各项染色时间正确,操作熟练。

5、细菌的划线分离培养技术

(1)、将细菌分区划线到普通琼脂平碟上。

(2)、要求划线分区正确,接种划线手法正确、熟练。

(3)、无菌操作正确。

6、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的细菌接种方法(无菌操作)

(1)、将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内。

(2)、要求各环节无菌操作正确。

7、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及细菌特殊结构观察

(1)、正确描述固体培养基的菌落、菌苔。

(2)、正确描述液体培养基中的细菌生长情况。

(3)、正确观察出镜下细菌的特殊结构。

8、抗酸染色法

(1)、正确回答抗酸染色的各个步骤(包括用加热法或不加热法 初染的时间)。

(2)、操作技术手法正确熟练

(3)、脱色程度控制较好。

注:经一次考核不及格者,可在全班同学考核结束后,允许补考一次。补考成绩通过后只计及格。

下载微生物学实验I标准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生物学实验I标准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生物学实验总结大全

    微生物学实验总结 高熹 1120152430 时间如清风般从你我指间滑过,无声无息,快得我们都不曾驻足一望,莫然回首间,本学期的微生物学实验已接近尾声。一学期的时间虽短,但老师的......

    微生物学实验基本要求

    微生物学实验基本要求及成绩评定 一、思想和态度要求 1、树立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理解与验证基本原理 3、掌握并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启迪创新思维 二、具体......

    微生物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性能 2. 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二、原 理 微生物最显著的特点是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题目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名词解释选一题,简答题选三题) 一.名词解释 1. 细菌总数 2. 大肠菌群 3. 高压蒸汽灭菌 4. 乳酸菌 5. 芽孢 二.简答题 1. 简述革兰氏染色原理 2. 简述培养基配置......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前 言 医学微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生物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病原学的诊断方......

    微生物学实验安排及要求

    微生物学实验安排 第六周: 1.培养基的制备;2.物品的包埋准备;3.高压蒸汽灭菌; 第七、八周:4.样品中微生物的分离; 1. 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与抗菌活性检测 2.(土壤中、植物体内)拮抗植......

    微生物学实验总结[推荐5篇]

    1.抗“O”试验(ASO test):链球菌侵入体内产生SL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ASO,当两者中和后,再加入SLO 乳胶试剂,因病人血清中ASO量很多,未被中和掉的抗体与乳胶试剂反应,产生清晰凝集,为......

    新微生物学实验复习提纲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提纲 1.研究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有哪些?(显微镜技术、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和纯种培养技术) 2.光学显微镜又称“复式显微镜”,由哪两部分组成?显微镜的什么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