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料档案管理
资料档案管理
资料档案和标本的质量管理
(一)档案、标本管理的人员要求
档案专业人员
(二)药品GLP机构的档案归档范围
与试验相关的所有资料
(三)档案、标本管理的基本要求
保存条件符合规定要求;保存质量以能用于检查评价为限。
(四)GLP档案管理方法
1、归档时间报告发出后1周或1月内
2、A、B位置互指A记录B的位置,B记录A的位置。
3、档案室进出记录
4、修改画横线杠去错处,在旁边注明原因,本人签名及标明修改日期。
5、资料档案保存原则①按要求保存原件或复印件②所有记录文件应有页码、完整,不缺页或挖补,如有缺漏,要详细说明原因③所有归档资料应有保管记录。
6、研究工作结束后,专题负责人应将实验方案、标本、原始资料、文字记录和总结报告的原件、与实验有关的各种书面文件、质量保证部门的检查报告等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整理交资料档案室,并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编号归档。
7、研究项目被取消或中止时,专题负责人应书面说明取消或中止原因,并将上述实验资料整理归档。
8、资料档案室应有专人负责,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管理。
9、实验方案、标本、原始资料、文字记录、总结报告以及其它资料的保存期,应在药物上市后至少五年。
10、质量容易变化的标本,如组织器官、电镜标本、血液涂片等的保存期,应以能够进行质量评价为时限。
第二篇:公司档案管理资料
四、归档要求
1、档案质量总的要求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的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2、归档的文件材料种数、份数以及每份文件的页数均应齐全完整。
3、在归档的文件材料中,应将每份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分别立在一起,不得分开,文电应合一归档。
4、不同的文件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跨的总结放在针对的最后一年立卷;跨的会议文件放在会议开幕年。
5、档案文件材料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排列,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应依序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其它文件材料依其形成规律或特点,应保持文件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进行系统的排列。
6、案卷封面,应逐项按规定用钢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晰。
五、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1、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等工作。
2、按照归档范围、要求,将文件材料按时归档。
3、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努力维护公司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六、档案的利用
1、公司档案只有公司内部人员可以借阅,借阅者都要填写《借阅单》,报主管人员批准后,方可借阅,其中非受控文档的借阅要由部门经理签字批准,受控文档的借阅要由总经理签字批准。
2、档案借阅的最长期限为两周;对借出档案,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催还,发现损坏、丢失或逾期未还,应写出书面报告,报总经理处理。
3、必须严格保密,不准泄露档案材料内容,如发现遗失必须及时汇报,追求责任。
4、不准拆卷及任意抽、换卷内文件或剪贴涂改其字句等;不得任意
摘抄或复制案卷内容,如确有需要,必须经领导批准才能摘抄或复制。
5、必须爱护档案,保持整洁,不准在档案材料中写字、划线或作记号等。
6、不准转借,必须专人专用。
7、用毕按时归还,如需延长借阅时间,必须通知档案管理人员另行办理续借手续。
第三篇:实验室资料归档及档案管理
实验室资料归档及档案管理
实验室工作档案是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管理所留下来的历史记录和经验总结,是进行实验室科学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科研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为加强我院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实验室工作档案的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科研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的对象
实验室档案是指在我院实验室工作中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它各种形式的材料。包括有关法规文件、管理制度、重要技术资料(含实验室发展情况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资料)等均需分类建立实验室工作档案。
二、实验室工作立卷归档的内容
1、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工作法规、制度文件卷(1)国家及国家部委有关实验室工作的法规文件。(2)学院有关实验室发展建设与改革等文件。
(3)实验室建制审批(含实验室建立、合并、调整、撤消等)文件。(4)实验室管理(包括本实验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5)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6)实验室工作总结及实验室内工作人员考核表等。
2、以我院名义向上级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报出的实验室工作的各种报告、报表或数据卷。(1)实验室基本情况类
①实验室基本情况(各实验分室名称、地点、面积)。②实验室任务及人员情况传送数据与报表。③实验项目传送数据与报表。
④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传送数据与报表。(2)设备管理类
①我院各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传送数据与报表(单价800元以上设备)。②我院各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增减情况传送数据与报表。③低值耐用品、低值易耗品的资料。
④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卡片;仪器设备及低值耐庸品的总台件数及金额、固定资产帐卡、随机技术手册;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维修、报废等原始记录。⑤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技术档案。
单价5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应包括每台仪器设备申购时的可行性论证报告、申购报告、领导批复;订货合同、开箱记录及装箱单、安装调试记录及双方签字移交文件、保修单、验收报告及其履历本、设备说明书、技术资料及全套随机文件;使用、维修、故障、事故记录和仪器设备的报损报废等资料(其中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资料经校档案室建档后可由实验室借用保管)。大型设备管理人员名单、技术档案和开机使用记录。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有效期时,完成课题数,取得的成果、功能的开发等。
⑥我院各实验室科研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数据传送数据与报表(单台/套价为20万元及其以上之设备)。(3)实验室任务类
①实验室任务指标及完成情况统计资料。
②本实验室承担的实验课程名称、科研计划、实验报告。
③科研任务形成的文件材料(项目数、类别、经费、实验技术开发项目、成果资料)。④在社会服务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⑤承担各种培训班、短训班的实验教学任务或测试、加工工作的内容、培训对象等材料。(4)实验室管理类
①实验室建设类:经我院批准的本实验室建设规划;本实验室工作计划、总结;反映本实验室历史沿革、现实规模、用房面积、环境条件等有关管理性文件;实验室用房及环境条件的各种技术资料。
②实验室环境条件的增扩与实验室改革方案文件;实验室工作的评估;实验室管理方面的重要实施细则;实验室主任工作守则与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③实验室经费及使用情况。(5)实验室队伍建设类
①实验室各类工作人员情况表(姓名、性别、年龄、职称、专业分工、奖惩、培训等基本情况及其变更情况)。②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情况。
③本实验室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④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日志、记录材料。
⑤实验室人员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全部技术文件资料(包括论文、专著、鉴定、专利、获奖等情况)、项目数及其工作量。
三、实验室工作档案的收集
1、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天应记录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运行情况,年底将记录归档备查。
2、每个实验室应有设备仪器维修记录,实验室应有水电及动力维修记录,年底将各种维修记录存档。
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做工作日志,年底将工作日志归档。
4、实验室安全员每月应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记录存档。
5、年末应对实验人数,实验项目和设备使用率做统计,将统计结果存档。
6、实验室每年应对每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工作人员考核表应归档备查。
四、实验室工作档案的管理
1、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室工作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登记、分类编号、存档等工作。同时接受我院档案部门和实验室主管部门的领导、监督与检查。
2、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有责任认真主动作好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及时提供给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时将自己工作中形成的原件材料交给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实验室留复印件归档。
3、实验室工作档案的保管期限分长期、短期、与设备共存三种。
4、仪器设备的有关资料应与设备共存,即保存至设备报废之日为止。
5、除上条资料外,其它资料均应长期保存。
6、严格档案的查阅与管理
(1)实验室办公室负责职能范围内有关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
(2)各实验室每应按要求按时上报有关归档资料,个人不得长期保存作为私有;(3)单位或个人因工作需要查阅或借用有关档案资料者,均按研究院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查阅或借用手续并按时归还。
(4)档案资料原则上应保留原件,特殊情况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可使用复印件。
7、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要相对稳定,如工作变动应做好交接工作。如实验室撤消或合并,应及时作好工作档案的移交工作,以保持档案的完整和连续性。
第四篇:信贷档案管理文章资料
城商行信贷业务如何实现流程再造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7年09月17日 15:05 《经济导刊》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文/胡豹 张丽梅
随着我国在加入WTO后保护期的结束,金融服务业已经进入了完全对外开放的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市场的竞争格局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于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通过实行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即BPR)来改进绩效,提高核心竞争力是现实而又迫切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信贷业务流程再造来建立国际标准化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流程组织,从而实现3A服务。
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现状
2006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实现利润136亿元,资本充足率达8.48%,不良贷款率降至4.8%。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实现了盈利。各项信贷指标也逐年向好的方向变化。各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绝对额和不良贷款率都在下降,资本充足率在不断提高。
但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整体资产质量依然较差,信贷资产运营现状不容乐观,贷款集中度高,风险过于集中;盈利能力未得到充分释放,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分红比例偏高;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较大缺陷,部分城市商行经营活动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本充足率问题还较突出,权益性资本融资渠道狭窄等等。具体问题包括:
贷款集中度过高导致风险过于集中。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大客户贷款额占净资产的比重(单一客户率)和前10位客户贷款额占净资产的比重都远远超过风险集中度管理的要求(警戒线分别为10%和50%)。比如宁波以及南京银行最近三年对最大十家单一客户的贷款比例均超过50%,贷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运营的成本较高,且风险较大。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都异常落后,目前只有少数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设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体系其实是在不断“复制”监管部门所出台的各类风险管制条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监管部门的监管。
关联贷款和内部人控制问题要引起特别关注。根据调查,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中国银行界目前发生关联贷款问题最为严重的银行。近几年,各地城市商业银行频繁发生因关联贷款而陷入困境的案例。
城市商业银行发生关联贷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由地方政府指派的代理人(或内部人)制造的关联交易,其中包括向政府提供的项目贷款和向“关系人”或“关系企业”提供的、带有很大“寻租”色彩的关联贷款。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数向当地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提供了超量的授信额度。(2)由大股东向关联企业或关联企业集团提供的关联贷款。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36家上市公司参股城市商业银行,已披露投资金额的100家公司总投资额为22.65亿元。其中92家公司披露了参股城市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平均每家公司持股比例为4.18%。
作为市民银行的市场定位存在较大差距。虽然金融管理层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目标定位是“市民银行”,即它们主要面向城市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零售金融服务。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充当市民银行的角色并不是很充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⑴贷款对象过于偏重大型国有企业,偏重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地商业银行都为地方政府预留了很大份额的授信额度,用于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按照部门划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比重大约占到贷款总额的27.3%(平均值),其次分别为服务业和建筑与不动产业。如宁波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总贷款比重高达40%,招商银行为15%,贷款行业分布仍需调整。这种贷款结构和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⑵信贷收入和支出结构不合理。利息收入是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大约占营业收入的一半左右;而非利息支出(包括金融机构往来支出和营业费用)则构成了它们的主要经营成本,两者大约总共占总费用的七成左右。这样的收入和支出结构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城市商业银行与“现代市民银行”的定位还有很大差距。
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问题
从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的视角来分析,则存在以下问题:
信贷流程周期太长。以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为例,一笔贷款从客户提出申请到支用贷款需要经历不下20个环节,不仅重复劳动,效率低下,而且不易明确责任。不仅如此,一笔额度较大的贷款要经过同级机构多个环节,由多个部门的经办人员和主管审查,而且还要层层上报,层层审核。据统计,城市商业银行一笔信贷业务的平均处理时间(从客户提出申请到用款)长达6个月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缺乏差别化和多样化的信贷服务流程。如果缺乏差别化和多样化的信贷服务流程,城市商业银行现有的信贷业务难以设计出个性化的信贷组合产品和服务方案,整体风险也得不到有效控制。每一个职能性群体所从事的工作,对于一个完整的流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完整的业务流程常常被割离开来。城市商业银行往往热衷于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部门设计和部门职责划分并没有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而且一般是在机构调整之后再去设计或修补连接各部门形成的业务流程不可能方便客户。
从信贷流程营销来看,总体还是处在关系营销阶段。客户经理受其业务素质的限制,往往难以设计出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高知识含量、个性化的信贷组合产品和服务方案。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僵化单一,不能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风险高低设计个性化的业务流程,往往根据业务金额的大小划分管理权限,越是优质客户、大客户的审批环节越多,业务流程越复杂。
流程之间彼此不协调。城市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往往由各业务管理部门自行制定,彼此间缺少衔接和协调,重复和冲突现象严重譬如。城市商业银行设有专门的信息部门,但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流程,各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为了自身需要,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处理流程,前台业务部门有业务信息系统,后台风险部门有管理信息系统,会计部门有会计信息系统,各流程之间的信息资料不能共享,重复录入,各口径的数据不一致将带来管理上的混乱。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相当部分的信息依赖手工填报和汇总,给基层行的正常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实际上着红相互制约的现象在城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应该特别重视流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匹配。尤其是加强流程网络的总体规划,减少摩擦和阻力,降低系统内耗。
国外信贷业务流程再造
国外对于银行再造和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上都有深入历史,目前国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为优质客户设计方便的授信渠道而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设立以授信额度为主的全套授信服务体系,在权限设置上以建立因客户而异的客户经理的授权审批,在明确地知道了客户的资信情况之后,银行将权限逐一分解到一线部门,由其在设定的权限内加重负责对客户的授信。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保障信贷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建立全面垂直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每项信贷业务都要经过信贷风险经理和信贷业务经理共同审查的平行作业;实施矩阵式信贷风险报告线路等。比如美国花旗银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放弃了授信业务经过风险委员会的做法,改为在授信部门设立风险管理官,由其独立对授信风险进行识别、审定。
国外银行都建立起了基于信息集成的流程架构,实现了客户管理信息的标准化,贷款客户数据来源统一、信息共享,对客户信息集成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确定客户价值和风险度,对不同价值和风险的客户进行等级管理,客户服务及风险管理水平都大大提升。实施战略业务体(Strategic Business Unit)简称SBU体制,按照客户板块,把全部业务划分为不同的战略业务体,在每个SBU内部实行直线管理。根据National Petroleum News Group的研究,在公司中心内部,银行设立了集团风险管理部(GRM),由财务总监(董事会成员)分管。与其并列的是全球风险管理委员会(GRC),其成员来自集团风险管理部及相关SBU的人员,以大家达成共识的方式进行决策。
国内城市商业银行BPR实践情况
相对而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正处于业务流程再造初始阶段,对BPR的认识明显不足,采取行动稍显滞后。
自2001年以来,长沙市商业银行通过营销体系、金融业务、服务手段和信贷体制四个环节的“刮骨疗伤”,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以客户为中心实行全面的业务流程再造。
淮安市商业银行(现已合并重组为江苏银行)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化、一站式、综合性服务。整合行内的人力资源、产品资源和信息资源,以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为导向,成立各种金融业务“一手清”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绿色通道”。
郑州市商业银行在2004年就按照全行一本账的理念开发上线了新核心系统,同时实现了三方面改革:支行已经从利润中心转型为营销中心,由总行直接管理柜台,下一步将实行分行转型;建立全行统一的资金池,分支行不再有行政意义上的资金调配权;依靠内部转移定价的利率杠杆实现对全行资金流动的市场化调节。
上海银行通过推进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形成扁平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分工协作体系;制定并完善各种信贷业务流程,实现审贷彻底分离;在产品设计等方面由总行统一规划,分支行成为营销中心,这类似于发达国家银行业的SBU(战略业务单元)模式。再造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强化了垂直管理和节约化流程,体现了资金管理、营运、信贷的授权授信,使总行确定为全行的经营管理中心、资金调度中心、领导指挥中心和业务创新中心,拥有全行的法人财产权,对全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负全责,分支机构在总行的统一下开展各自的营运。
这一流程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以贷款客户分类和业务分类的有效组合决定信贷业务受理、日常营销和维护部门,以不同客户和不同业务的风险分类决定流程执行小组;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精简管理层次与中间环节、快速反应、系统高效同步办理和管理业务的基本原则;贯彻了再造的理念原则和流程再造的策略。
上海银行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的主要措施包括:
启动统一授信管理系统。在信贷授权授信管理流程上,调整、收缩对分支机构的基准授权,启动统一授信管理系统。上海银行总行全面担负产品设计、利润考核、贷款审批等原先部分属于分支行的职责;分支行将具体制定营销方案并与总行的发展战略相匹配。启动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再造,优化低风险业务、抵押物评估等业务流程。
完善了各种信贷业务流程。上海银行制定并完善了各种信贷业务流程,)操作流程方面从制度与流程上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实施了总行统一的资产负债结构管理,实现了审贷的彻底分离,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实施信贷退出机制;正式上线贷款质量十级分类系统;创新市场化处置不良贷款的模式;加强集团关联客户风险管理,开发集团客户风险管理系统,直接实施“一户一策一管”措施等。
加强风险管理体制建设。上海银行在实施信贷BPR过程中也加快了风险管理体制建设,强化对公授信业务风险垂直化管理,成立放款中心和风险经理部,不断完善“一部三中心”的管理架构。加强集团公司、担保公司、同业客户、政府客户统一授信管理,规范表外授信五级分类,实现对公授信本外币、表内外的统一归口管理。从单一信贷风险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得到完善。同时坚持内控优先原则,建立健全了内控绩效监测和管理评审,进一步强化内控监督评价与纠正机制。
对于贷款的信用风险,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落实矩阵式管理;严格控制新增贷款风险;控制分散授信、过度授信风险;加强对房地产等重点行业、一亿元以上重点贷款以及重大集团关联客户的风险监测和管理;完善授信风险预警、监测、报告和处置机制,严密关注贷款分类迁徙,建立贷款退出机制;加强风险管理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对于贷款操作风险,制定相关的规章和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内控体系,优化信息传导机制,提高内审稽核监督力度,建立问责机制。
对于利率风险,实行资金集中管理,通过内部转移价格,将利率风险转移到总行进行集中控制;推进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和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加强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有效降低利率风险。
对于流动性风险,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逐步形成流动性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和预警机制;加强资金预测与分析,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形成扁平化的内部组织结构。在信贷业务组织结构上,成立了审批中心、贷前贷后检查中心、放款中心、票据中心等加强对授信各环节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控,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并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账务中心、后督中心、分行集中对账、集中开户等,控制会计环节的操作风险。支行应该成为信贷零售业务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为全行客户提供现金和票据的出纳、存汇、转账、支付等服务,使支行的柜台与ATM机、POS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客户服务中心都成为伸向客户的触角。按照客户的规模和区域分布,建立若干个信贷营销服务中心,为贷款客户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根据具体客户对象遵循市场化的定价法则。上海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了“立足地方、服务市民、坚持中小、挺进大型”的基本市场定位。上海银行拥有800多万户个人客户,设立了全国第一家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上海近40万户中小企业中,有一半左右在上海银行开户,已经形成了多个让客户耳熟能详的特色金融品牌,“市民银行”和“中小企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得到广泛认同。
运用战略联盟理论建立新型的战略合作关系。上海银行提出了“本土国际化”口号。所谓国际化,并不是要在国际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业务,而是要按国际标准来塑造上海银行。为了解决城商行在业务发展上受制于“单一城市制”的问题,上海银行以牵头组织业务合作。2002年9月,牵头组建的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正式成立,联合中国香港的“上海商业银行”、中国台湾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建立了沪、港、台“上海银行”新型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其已与多家外省市城商银在银行卡、资金运营等方面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有利于其在更大范围内配置金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作者单位:淮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信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信贷业务作为农村信用最重要主营业务,是农村信用社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所以信贷档案管理也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信用社信贷档案管理,确保信贷档案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笔者作为稽核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平时序时稽核检查存在问题,对信贷档案管理存在的薄弱
环节作一探讨。
一、信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㈠信贷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各信用社的信贷档案专管员都是由信贷员兼任,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信贷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度、办法没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不明确管理职责,不遵循信贷业务档案管理的原则;信用社人员较为紧张,未执行重岗人员的轮岗制度,往往一名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年限长达五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无疑有些素质低下的员工会给档案管理造成一定的混乱,浑水摸鱼造成档案资料缺失、篡改重要档案资料以减免自己在信
贷操作过程中的违规责任。
㈡信贷业务档案归档范围不明确。信贷业务分为个人信贷业务和公司类信贷业务。基层信用社对其信贷档案的归档范围不明确,没有对农村信用社个人信贷业务档案和公司类客户信贷业务档案归档范围进行系统的学习,造成一些档案资
料混乱,该归档的资料而没有归档。
㈢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与建档不统一。一是档案资料的收集不齐。每笔信贷业务未按资料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按户收集整理成卷,未按卷内资料顺序逐页编制流水页码,填制信贷档案卷内目录。二是未按照便于保管、查找和使用的原则,分户建立档案。未按信贷业务发放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卷号,档案盒未标明客户名称、档案号、建档时间、保管期限等内容。
㈣责任不明、交接不清。在基层信用社由于人员的缺乏,没有专职的信贷管理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信贷人员没有注意信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信贷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对信贷档案任何人都可以调阅,并无调阅登记。对人员离职也无交接清单,就造成了对信贷档案管理责任不明、交接不清,造成一定的风险。再加上信贷岗位变动频繁,没有对信贷档案资料的移交进行有效的监督,易造成管理上的脱节,造成信贷档案管理缺乏连续性。
㈤档案室未按档案管理相关规定要求建设,无铁柜、防火、防潮、防虫等方面的配置。部分信用社社的信贷档案随意丢放,未入柜加锁进行保管,未进行防
火、防潮、防虫等方面的处理。
二、信贷档案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加强信贷档案管理,保证各种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充分发挥信贷档案的作用,防范信贷风险,各级营业网点应采取以下措施,不断健全
与完善信贷档案。
㈠人员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对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信贷档案管理的细则进行系统的学习,要求每个信贷人员必须掌握,并组织考试对考试不合格者不能担任信贷人员。
㈡明确责任,实行档案管理终身责任制。以此来保证信贷档案从归档到保管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信贷员是信贷档案的主要责任人,要做好信贷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信贷人员对信贷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信贷人员规范化操作、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更新观念,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按实际信贷工作分工,根据贷款类别、单位不同确定相应信贷档案责任人,加强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跟踪,建立独立的信贷档案,监测信贷风险,加大对信贷档案资料收集的力度,确保信贷档案的齐全完整。同时做好在贷款本息按期收回后和逾期贷款相关资料的及时立卷归档,提高信贷档案管理水平。
㈢加强监管。除序时稽核对各社进行检查以外,联社业务部门信贷管理部应定期对信贷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辅导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对形成风险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突出的给予奖励。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重合同讲信用的社会风气,控制信用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扩大信贷范围,促进消费增长,改善经济增长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实现银企双赢,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㈣尺度统一。各信用社的信贷档案管理可谓五花八门,要有统一的管理模式。纸张尺寸,申请书、借款合同的格式要求统一。
㈤制度更新。一套信贷档案管理制度受到各地实际情况相制约,所以要不断更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以确保信贷档案管理的更加完善。
㈥网络化管理。建立农村信用社信贷档案网络化管理是农村信用社未来发展必然方向。信贷档案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客户的第一手资料,建立网络化管理有它的必然性,也是建立个人征信系统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加快信贷资料网络化管理,有效的遏制信贷风险,使信贷业务朝一个建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总之,信贷档案是信贷业务的历史记录,反映了各营业机构业务运行的真实状况。信贷档案管理工作是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借贷过程,建立健全信贷档案对农村信用社有效防范信贷风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贷款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
时间:2007-8-16 16:35:40 来源:湖南省直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作者:本站
【关闭】
点击次数:1539 编辑:
贷款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
信贷部 汤丽君
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档案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利用住房公积金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在办理和管理贷款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专业材料.但在实际工作中,贷款档案管理就暴露出不少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信贷资金虽然成千上亿,但它是一种“符号资产”,它的存在和归属无法象“实体资产”那样明确,必须靠各种合同、文字资料、数据表格、帐户等为载体予以证明。贷款档案的缺失,就意味着信贷资金有可能不被法律保护。因此,如何加强贷款档案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维护缴存人权益,已是当务之急。1、贷款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贷款档案是管理中心贷款业务活动的真实记录,是进行贷款管理、财务分析及资产质量管理的原始凭证和参考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管理中心贷款档案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贷款档案产生方面。有的管理中心信贷业务员责任心不强,对资料审核把关不严,存在记载不清,借据要素不齐全,缺章少印的问题。
二是在贷款档案收集方面。有的管理中心没有建立贷款档案工作制度,没有落实信贷员、档案员的职责,贷款档案的收集不系统,不配套,不齐全。
三是在贷款档案的整理方面。贷款档案在进行微机管理时存在数据重复录入问题,贷款业务系统中的数据不能倒入档案系统。
四是贷款档案保管方面。有的管理中心贷款档案存放分散,没有进行集中统一保管,给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2、加强贷款档案管理对策
针对目前贷款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贷款档案管理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领导,建立贷款档案工作组织体系
(2)管理中心应将贷款档案工作纳入信贷分管负责人责任制;将贷款档案的收集管理纳入信贷工作计划,建立档案工作网络,配备专兼职贷款档案人员,落实贷款档案工作的组织保证体系。
(3)建立完善贷款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标准、规范(4)坚持档案工作与贷款工作同步进行
坚持同步管理就是要求贷款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与贷款的立项、发放、回收同步进行。特别要做好贷款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它是贷款档案的基础,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源头开始,严格按照贷款管理的有关规定,在贷款档案收集的范围内,做到有的放失,各相关部门应及时收集贷款项目立项资料、借款人资料和贷后管理的资料,并认真检查有关资料的责任人签字、盖章手续是否完备,旅行交接手续,确保贷款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5)整和贷款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
目前中心已建立信息化系统,从贷款立项、审批借款人申请、审查、放款、还款及贷后管理等工作均已实现微机管理。贷款业务系统中储存了大量数据信息。贷款档案管理,需要贷款项目和借款人的一些基本情况信息,由于贷款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是分离的,在建立贷款档案时,往往需要重新录入一些信息,造成重复劳动。为此建议整和贷款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设计数据导出功能,资源共享。(6)坚持集中统一保管和使用
管理中心应设专用档案库对贷款档案进行集中统一保管。配备懂业务的专职档案保管员。特别重要的凭证和业务材料应放置在特别装具、库(室),以确保其完整及安全。贷款业务尚未终结的档案和核销后的档案分类、分区排列和存放。发放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是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根本目的,也是发挥住房公积金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公积金贷款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对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强城市住房建设,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改善居住条件,拉动住房消费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住房公积金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一种返还性的住房储金,不允许出现风险损失。这就要求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高度重视对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管理,而只有建立健全贷款档案,才能掌握贷款发放收回的主要依据、借款人信用情况及债权存在的证明。做好贷款档案管理工作,就意味着一旦管理中心与借款人之间出现纠纷,贷款档案立即就成为“呈堂证供”。
第五篇:科技资料和科技档案管理规定
中集陕汽重卡(西安)专用车有限公司
科技资料和科技档案管理规定
一、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1、本规定提出了科技图纸(以下简称资料)分级的界限、保管和借阅的管理办法,图纸资料的发放和更改的办法及科技档案(以下简称科档)的归档、保管和借阅管理办法。
适用于技术组绘制编制的资料、外来的技术资料、科技档案和公司购进的各类书刊图册。
2、计算机科技资料的管理,按《设计人员计算机资料存放规则》及《技术组计算机使用人员管理补充规定》执行。
二、资料的分级
技术组的资料按其重要程度分为一般技术资料、重要资料和保密资料三个级别。
1、一般技术资料:含常规产品图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修理改制规范、国家标准、行业、企业标准、产品样本、科技图书、照片、试验鉴定资料、3C认证资料、产品材料配件表、投标书、技术管理文件、汽车产品公告资料、工艺文件等。
2、重要资料:含技术组产品底图、国外原文的技术标准及产品样本、出国考察调研资料(包括磁盘、光盘、录相带等)。
3、保密资料:含公司引进技术的图纸、技术文件;国外合作厂家提供的图纸、技术文件;保密协议、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图;由客户提供,公司承担保密义务的图纸资料;公司组织测绘的国外产品或结构的图纸;3C证书、国军标及其它认证验收资料。
4、分级标识
一般技术资料无分级标识
重要资料的第一页左上角有“重要”的标识(产品底图除外)
保密资料的第一项左上角有“保密”的标识
三、资料保管
1、所有外来资料必须分类登记,并建有登记目录。外购科技图书其书价应在其收文记录中标出。
2、一般技术资料中的产品图册、图库图册开架存放在各相关设计组,由各组组长和资料管理员共同管理;技术规范、修理改制规范、科技图书及重要资料等集中存放,由资料(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技术组发放到各相关部门图纸资料由各部门的资料管理员负责管理。
3、保密资料的保管
保密资料设专用资料柜分类存放,并编制资料档案存放索引。
4、图书资料室要做好“五防”工作,即防炎、防潮、防尘、防虫、防盗。对破损的资料要及时进行修补和复制。
四、资料的借阅
1、一般技术资料
(1)技术规范、修理改制规范、产品样本、科技图书、标准汇编等资料,实行借阅登记制度,由借阅人向资料管理员办理借还手续。
(2)产品图册、图库图册实行分承包管理,由各组组长指定责任人,定期对所管理的图册进行整理、清点。本部门外组人员借阅,需与责任人或分管组长借阅,并及时归还,注意将资料按序号大小顺序摆放。资料管理员应协助各组对图册资料进行管理。
(3)执行更改单修改图纸,使用资料时,可不按上述两条办理,但更改结束后,应将资料及时归位。
2、重要资料的借阅
重要资料的借阅同一般资料,向资料保管人办理登记手续。只是重要资料借阅时,资料保管员和借阅人要对借阅资料的完好性、完整性要求更高,并及时归还。
3、保密资料的借阅
保密资料的借阅需经分管副总的批准后,资料保管人按附表1(技术组保密资料借用记录表)办理登记手续。
4、保密资料的借阅人应保守资料的秘密,不得随意摘录、引用、复印、扩散。
5、借阅范围
产品图册、图库图册的借阅方法仅在本部门内实行,原则上不得借出本部门,如外部门借用需向资料保管人办理登记手续。其余的资料,公司管理人员均可按规定借阅。
所有资料如是公司外人员借阅需经分管副总或部门负责人同意。
五、图纸资料的发放和更改
1、产品图纸的发放和更改
(1)产品图纸的发放、更改按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2)各部门领用的图纸等资料妥善保管,保持图面的清洁、完整,不得任意污损、撕毁。凡蓝(白)图因长期使用图面不清时,可凭旧图到资料室换取新图。由于保管不善而撕毁或遗失,必须补图时,应填写晒图申请单,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补晒(复)新图。
2、保密级图纸的发放
保密级图纸的发放需经公司总师或主管副总批准,保密级图纸发放时应盖有“保密资料”及“时间”印章,并按附表2(协作单位保密级图纸发放申请表)的规定进行登记发放。
六、科技档案的管理
科技归档资料经整理、分级并履行归档手续后成为科技工作者档案。
1、科技档案归档内容
(1)产品设计文件(含图样、图表、计算资料以及设计、制造、调试、验收、使用所需的技术数据和文字说明的各种技术资料)
(2)有关产品照片、录像带以及计算机软件、软盘等。
(3)因工作关系获得的资料,如:由客户提供或相关厂家、人员提供的样本等资料。
(4)生产、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5)因公参观学习、考察和参加会议收集、获得的各项材料(包括样本、文件、技术资料、笔记、书面汇报、照片等)。
2、科档归档要求:
(1)技术人员应做好科技档案的形成、收集、积累、整理、分级和归档工作。
(2)档案资料员应将归档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立卷编目、做好分类科学、组卷合理,并做好归档统计工作。
(3)归档文件应完整、准确、系统、完好、清晰、签署完整,并且装订牢固,以利长期保存。
(4)归档文件书写、图表应符合标准经要求。
3、科档归档手续:
(1)一般资料归档时,档案资料管理员应及时对归档的科技文件进行分类登记。
(2)重要级以上文件归档,文件经档案资料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登记手续。
七、处罚办法
1、资料管理人中应定期检查、整理资料,确保资料完整无损、排放整齐有序,帐物相符。产品图册、技术规范等每月整理一次,产品样本、科技图书、标准汇编每季度整理一次,其它科技资料每年整理1-2次。
2、对于不按本规定执行者,一次违规给予口头警告,二次违规给予书面警告,三次违规者给予30-50元的罚款处罚。
3、凡丢失科技图书的责任者,应按所购书价的3-5倍进行赔偿。
4、对于丢失图册、规范、或重要级以上资料的责任者,按泄露公司秘密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