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
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 中国林业网 http:/// 2014年03月26日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中 小】
国家林业局召开直属机关两建工作会议暨司处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记系列讲话精神轮训班动员会,赵树丛要求
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
中国绿色时报3月26日报道(记者 焦玉海王钰)3月24日,国家林业局直属机关两建工作会议暨司处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轮训班动员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树丛对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动员。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建龙总结和部署直属机关两建工作。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陈述贤,局党组成员彭有冬,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杜永胜,局总工程师封加平出席会议。
赵树丛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稳中求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得到干部群众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期间,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全党全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些重要讲话精神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国家林业局党组通过召开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了多次专题学习,并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最近,国家林业局党组又决定利用4个月左右时间,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深入学习,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以更好地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
赵树丛指出,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特别是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提供了根本指针。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尤其是司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全面掌握、深刻理解,切实用这些重要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工作,更好地推动林业改革发展。重点要深入学习领会生态决定人类文明兴衰、生态就是生产力、生态就是民生福祉、改善生态任重道远、创新林业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林业要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创造更好生态条件等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指导林业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
赵树丛强调,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在机关两建工作中,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贯穿始终,坚持用讲话精神指导两建工作,用抓好两建工作推动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面提高林业治理能力,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提供坚实的保障。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着力在抓落实、见成效上下功夫。要以深入开展“两转变、两服务”活动为抓手,全面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加强干部队伍监督管理,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要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党务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确保中央关于林业的方针政策和党组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确保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司局、各
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落实机关两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和“两手抓”,做到一手抓业务、一手抓两建。
第三届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科技支撑首席专家团队组成中国林业网 http:/// 2014年03月26日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
中 小】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3月26日讯为切实加强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发展科技支撑工作,充分整合和发挥林果业专家资源及作用,不断提高林果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专家直接参与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发展建设机制,持续实施好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发展科技支撑首席专家工作制度,新疆林业厅根据《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发展科技支撑首席专家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经过对第二届首席专家进行综合考核评分,在各地、各单位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发展科技支撑首席专家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研究,聘任车凤斌等18位林果专家和新疆林业科学院等四个单位为第三届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发展科技支撑首席专家和科技支撑单位。
为促进新疆特色林果业持续健康发展,自2008年新疆林业厅建立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科技支撑首席专家工作制度以来,至今已经是第三届,首席专家围绕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发展中心工作,按照林业厅的安排部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席专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对全区特色林果业发展进行评估,并向自治区提出进一步加强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决策意见或建议;帮助全区各地州市申报国家、自治区重大林果科技支撑项目,指导实施国家和自治区安排的林果方面的重大科技项目以及自治区林业科技专项;开展特色林果有害生物防控防治技术支撑工作;积极开展林果科技培训工作,帮助各地州市培养林果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针对所负责地区、所负责树种中存在的技术难题,通过远程诊断、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基层生产提供咨询服务;加强合作,切实发挥首席专家团队的整体效能。为自治区特色林果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
第二篇:学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学用总书记
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市妇联 任丽
习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全省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山西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习总书记视察期间,处处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倾注了对山西这块红色土地和厚重文化的真挚感情,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极大增强了全省人民的奋进信心。习总书记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山西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和五项重大任务,明确了山西今后发展的大方向和大格局,为我们把握大局、抓好重点、继续前进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们走好新征程、探出新路子、创造新业绩的思想引领和力量之源。
一、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山西视察重要讲话,并且要在妇女中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
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强大动力,对照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五项重大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思路、目标、任务和举措,确保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作为一名妇联干部要发挥好妇联群团部门的职能作用,为我们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工作,利用各种形式活动在广大妇女中学习宣传贯彻,努力让妇女姐妹们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领会精神实质为汾阳全面振兴增添力量。
二、按照“讲话精神”干事创业,为妇儿事业再做新贡献
一是大力实施“巾帼建功行动”,组织带领广大妇女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积极引领农村妇女在现代农业中勇立潮头。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特色产业,支持和引导女能人牵头建立“妇”字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帮助现多妇女享受国家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在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中实现增收致富。积极引导城市妇女在岗位建功中创新发展。积极引导妇女接受新现念,学习新技术,善于在新行业中创新就业,在新产业中寻找项目,谋求发展。引导女职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激励女企业家开拓市场,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为推进产业升级做贡献。积极为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创造条件。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帮扶,帮助妇女实现创业理想。开展妇女创业实践、学习交流活动,帮助一批具有创业潜质、立志发展的女性自主创业。搭建“城 2 乡共建”平台,畅通城乡互动互勇渠道,形成资源共用,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二是大力实施“巾帼维权行动”,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学法守法构建依法维权新格局。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协调议事职能,强化监督,加 大力度,确保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稳步实施,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妇女主动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维权的主体。创新维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访网络,维权阵地,妇女维权调解员、法律服务志愿者,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等体系的作用,按照“注重前期预防,服务引导并重,保护个人隐私,争取社会支持”原则,畅通利益协调渠道,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多渠道推动妇女维权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三是大力实施“巾帼关爱行动”,切实服务广大妇女现实需求办实事。关注民生需求。关爱孤寡、空巢老人,积极发展志愿服务优势,开展睦邻互助行动。开展留守儿童之家示范创建活动,拓展关爱服务平台,形成长效结对帮扶关爱机制。以基层妇女干部和致富女能人为带动,开展种植、养殖、手工纺织、护工等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妇女家庭致富技能,改善生活状况。服务弱势群体。关注孤残妇女儿童、贫困单亲母亲、空巢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深入开展“春 蕾计划”、“中国妇女法律援助项目”等公益行动,不断拓展妇联服务能力,为妇女儿童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提升巾帼志愿品牌。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社区的巾帼志愿服务网络,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扎根基层,面向社区,开展文明宣传、家庭教育、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帮老助困等各具特色的巾帼 志愿服务活动,彰显当代女性的责任感意识和奉献精神。让我们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
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深刻认识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意义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政治意义上讲,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基础。全党向中央看齐,保持高度团结统一,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更是政治纪律。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召开党的七大预备会上就明确提出了 “看齐”要求,要求全体党员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增强政治意识、“看齐”意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新一届党中央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的集中反映,是全党智慧的汇聚和集中体现。我们必须做到同党中央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行动上同步,始终保持正确的立场和方向,不惧困难风险,不为杂音噪音所扰,不为传闻谣言所惑,不折不扣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从理论意义上讲,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进一步提高全党理论素养的内在要求。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党员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全党的理论素养和水平,更好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从实践意义上讲,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洞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针对我国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从战略高度提出创新性的理念思路和政策举措,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锐利思想武器,使我们能够科学应对复杂局面,有效破解发展难题,真正把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行动,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四)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增强“三个自信”的基石。社会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支撑,评判其优劣的标准有三个方面:是否能够产生优秀的领导人、是否能够充分了解和体现国情、是否能够排除资本的制约而做出有效、符合长远利益的决策。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激烈国际竞争中显示了旺盛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社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发展规律,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在通过阴谋拆散了苏联之后,又把中国作为其最大威胁,鼓吹 “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威胁论”,怂恿一些国家挑起钓鱼岛、南海争端等问题,推行“重返亚太新战略”,并想方设法给我们制造内乱,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颠覆共产党的领导,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阻挠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我们一定要警醒,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二、全面准确把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关于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求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提到新高度,总书记高度重视,就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我们党建设好。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把我们党建设好了,全党素质提高了、本领增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必须紧紧抓住不放。总书记深刻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必须始终高度关注并紧紧抓住不放的重大工作。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既为党的建设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又反映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成效。必须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三)腐败是社会毒瘤,必须清醒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中外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全党要深刻认识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历史教训,下最大气力解决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四)政党不是“乌合之众”、不是“私人俱乐部”,必须严肃党的纪律。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这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纪律红线。党的领导不仅体现在党制定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还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上,同时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因此,必须加强党的组织纪律性。
(五)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总书记指出,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在改进作风上立新规、动真格、求实效、防反弹。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如果任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总书记反复强调,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向全党展示了加强作风建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定决心。
(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总书记指出,广大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现象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要严格依纪依法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要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又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案件,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牵涉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
(七)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的同时,组织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使用权力,使用得对不对,使用得好不好,当然要接受党和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党内决不允许有不受党纪国法约束、甚至凌驾于党章和党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八)反腐倡廉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总书记强调,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要尽快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败制度体系。要在制度的严密性上下功夫,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监督来保障和巩固工作成效。要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同时也要保证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执行没有例外。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
三、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抓好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一)领导干部要率先自觉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并用讲话精神武装好思想。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总阀门、总座标、总开关,是人生的支柱,只有这个方面立住了,打牢了,才能经受住任何考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指导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思想、工作、生活的强大思想武器。加强党的理论武装,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就是要解决政治坚定问题、解决理想信念问题。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就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深化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学习,特别是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每位领导干部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要树立不担责就是失职的理念。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抓好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具体抓、抓具体,做到反腐倡廉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站好自己的“一班岗”。要在抓早抓小上下功夫,及时提醒,做到警钟长鸣。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有权必有责,权责必相等。只担职、不履职,就要追责去职。太平官不能当,想当官就不能图“太平”。当领导、当主要负责人就要管人管事管权管自己,不仅要自律,而且要律他。不认真履职尽责,就要受到追究问责。要落实监督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责任。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和督促整改,真正担负起、履行好党章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神圣职责。
(三)严明组织纪律,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要靠严明的纪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组织纪律是党的纪律体系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把维护党的组织纪律放在首位,才能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党性是基础。党性就是立场,共产党人的党性就是人民性、人民立场。共产党员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要厉行党员操守,说话办事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决做到“四个服从”。绝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把局部利益凌驾于全局利益之上。严明组织纪律,刚性执纪是保障。“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党的规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无条件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无论是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组织制度,还是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都需要各级党组织敢抓敢管、动真碰硬。敢于批评,敢于问责,防止“破窗效应”,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严明组织纪律,知纪守纪是关键。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纪学法,带头遵纪守法,要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例外,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的道理。要自觉增强法纪意识,自觉用党纪国法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守住安全阀,不动高压线,不越雷池一步。
(四)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各级领导干部要把 “三严三实”作为 “座右铭”。要做到“三严三实”,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要不断学习改造,牢固树立公仆心。习近平同志告诫领导干部要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通过学习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通过学习进一步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孺子牛精神,以焦裕禄、杨善洲等同志为榜样,时时刻刻激励自己,真正当一名人民的好公仆。二要锤炼品格,提高修养,筑牢道德防线。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道德品行是重要的基准。无数案例告诫我们,生活腐化是诸多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端,道德品行的修炼至关重要。领导干部要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切实加强道德修养方面的锻炼,做到严以修身,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三要坚持原则,慎重交友、慎重用权。领导干部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公私分明,用权时要讲原则,做到大公无私,对别有用心百般交结的不法人员要敢于翻脸,因为今日不翻脸,明日会翻船。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前车之鉴中汲取深刻教训,防止“温水煮青蛙”效应。四要时刻注意严格自律。总书记提出,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自律、防微杜渐。领导干部必须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时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做到“防意如城,力戒贪念”,实现于公于私、于法于义,于情于理,都要行的光明磊落、做的公道正派,活的崇高洒脱。只有切实加强廉洁自律,做到严以律已,养成“吾日三省我身”的习惯,时刻都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才能既做到事业有成,也实现仕途平安。
第四篇:生态林业建设情况汇报
生态林业建设情况汇报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属内陆干旱荒漠区,降水量少,植被稀疏,生态环境系统极其脆弱,据1999年沙漠化土地普查,全市有沙漠化土地2370.27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7.5%,其中固定半固定沙丘910.57亩,占沙漠化土地面 的38.4%。流动沙丘1393.75万亩,戈壁53.3万亩,闯田4.8万亩,潜在沙漠化土地91,757亩,宜林荒沙地3807亩,急需治理的风沙口100多个。
一、生态林业建设现状
建国以来,我市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战略方针,在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人民与干旱和风沙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02年,全市林业用地1002.77亩,森林面积达到572.457亩,其中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2587亩,封山(沙)育林草1707亩,四旁植树5495.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12.06%。
一一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管护效果较好。在水源涵养林建设中,始终坚持以管护为主,封育和营造相结合,采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措施,共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37.737亩,乔木林蓄积量增长200多万立方米。建国以来,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林区社会秩序稳定,偷砍盗伐林木的案件也很少发生。一一中部绿洲农田防护林骨架初步形成.中部绿洲是我市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现已营造农田防护林49万亩,加上“四旁”树,条件较好的灌区初步形成了林网骨架,有效地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林网保护下的农田年际干热风出现的次数和大风日数明显减少,对农业的稳定增产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一一北部风沙沿线的治沙造林成效显著。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市已营造防风固沙林170万亩,封沙育林草127万亩。沿风沙线建成防风固沙林带380多公里,治理重点危害风沙口240多个,控制流动沙丘200多万亩,直接保护农田140多万亩。部分地段的生态环境已经明显改善,一些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一自然保护区建设初见成效.全市共建立自然保护区4处,下设保护站12个,总面积达到1460Z?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9.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下设保护站9个,面积达114027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2.8%。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下设保护站2个,面积达20多万亩。
一一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紧紧围绕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积极调整结构,为林业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因地制宜地营造经济林33.4万亩,2002年果品产量5.1万吨,产值达4482万元;森林生态旅游业全面兴起,已建成了天祝三峡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冰沟河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76万亩。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旅游人数30余万人(次),综合营业收,3,.3000余万元,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正在崛起。花卉产业发展生机勃勃,全市各类花卉露地栽培面积159亩,产量132万株(万枝),产值419.1万元;保护地栽培面积112亩,产量3357株(万枝),产值152万元;营销单位20个,从业人员170人,产值557元,利税10.775-元。
一一国营林场多种经营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国营林场、苗圃启动了以采掘业、酿造业、食品工业、饮食服务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六大门类为主的多种经营项目20多个,年实现利税300余万元。石羊河林业总场鼓励职工发展养殖业,50只以上的养羊户达到10余户,养羊总规模达到4000多只;天祝县古城林场经有关部门批准,兴办煤矿一处,年产量达到6万吨,产值500万元;古浪县马路滩林场引进以色列滴灌先进技术,建成高效节水林果业基地,引进种植的高效经济作物牛蒡、理想大根、荷兰豆等市场前景看好,成为带动当地农户规模种植、进行沙产业开发的高新技术开发示范基地。一一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林业部门完成部、省、市及自列项目50余项,有30余项成果获奖。建立了古浪马路滩、凉州区清源、民勤勤锋滩、天祝华藏寺、石羊河林场红崖山分场、市林科所、苏武山等七大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为一体的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全市林业建设的亮点。
一一涌现出了一批生态林业建设的先进典型。民勤县三角城、勤锋滩、水库、沙井子、凉州区东沙窝等成为防沙治沙的样板;天祝二甲龙、古浪香灵寺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水涵水保林建设成效显著。古浪县八步沙石满等六老汉在昔日荒无人烟沙漠腹地艰苦奋斗十八年,造林4.2万亩,植树逾千万株,5.2Z-亩沙漠得到全面治理。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在石述柱同志带领下,与沙奋斗47年,建成万亩集体固沙林场,发展枣粮间作2000亩。全市有14个村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1个乡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涌现出了21个省、部级造林绿化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和先进单位。
二、近年来实施的重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情况(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1978年启动。第一阶段(1978—2000年)三个建设期共完成投资6507.8万元,〃在北部长达654公里的风沙线上,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80公里,占风沙线总长度的58%;在中部绿洲区营造农田防护林49万亩;在南部水源涵养林区,坚持以管护为主,封造结合,造林3.9万亩,封山育林28.6万亩。1978—2002年全市造林保存总面积172.6万亩。目前,工程建设已进入第二阶段,省上安排我市四期工程10年建设总规模为232.08万亩,平均每年需完成23.208万亩,国家计划总投资达到2亿多元。古浪县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区,凉州区、民勤县被列为省级示范区。(二)退耕还林工程:1999年,天祝县正式被国家和省上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县。2002年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我市四县区全部列入工程建设范围内。五年来,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草)面积37.444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草)20.432655亩,荒山造林17.01255亩。
(三)通道绿化工程:在坚持搞好绿化的同时,注重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绿化美化相结合。截止2002年,全市完成国、省、县、乡村四级通道绿化2900.6公里。312国道、211、308省道绿化成为全市通道绿化的示范样板。
(四)酿造葡萄产业建设:1998年来以来,全市已建成基地近855亩,苏武山林场与香港梁氏集团合作成功,3000~屯榨汁生产线建成投产,莫高集团、皇台集团生产的葡萄酒已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酿造葡萄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旱缺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沙区人工营造的沙枣等林木失去生存条件而大面积残败或枯死。民勤县境内已有13.555亩沙枣人工林枯死,有3555亩天然白刺、梭梭、柽柳沙生植被残败枯梢生长不良。天然成片的胡杨林已在沙区很难寻觅。(二)沙漠化扩大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沿风沙线沙丘活动性强烈,每年以3—4米的速度向绿洲逼进,有的地方前移速度达到了8-10米。尤其是民勤和古浪北部与主风方向垂直,风沙危害更加严重。民勤县有2655~农田受风沙危害而不能耕种,沙漠、戈壁、碱滩达到全县总面积的90%。古浪县北部沙区有3.555亩沙漠边缘的农田被流沙埋压,全县受风沙危害和侵袭的村庄86个,农田40万亩,黄灌区、北部五滩的农田、居民点、道路、渠道等80%以上处在风沙沿线。
(三)天然林区林农、林牧矛盾突出。山区部分农耕地、牧,地与森林交错分布,对林地造成蚕食或破坏,尤其是灌木林地萎缩严重,同时也给退耕还林的实施和巩固增加了难度。(四)生态经营型国营林场经济危困。经过五十年发展全市建立国营林场27个,苗圃6个,治沙站(植被管护站)3个,有职工1714人,总经营管护面积7037亩,森林蓄积量1021立方米,分另占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森林蓄积量的70%、83%,年造林、育苗分别占全市的1/
3、4/5以上。但近年来国营林场人员增加、工资上涨,而财政供给并无多大增加,造成国营林场经济危困,职工生活困难,生产经营管护设备老化、手段落后。
四、今后生态林业建设及防沙治沙的工作思路与对策(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治沙造林、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开展封山(沙)育林(草),建立绿色防护屏障,扩大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2001—2010年期间,生态林业建设规划指标是: “三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38.375-亩,封山、沙育林草937亩;退耕还林(草)工程707亩。
(二)思路与对策:实现上述治理目标,我们在发展思路和工作指导上要始终围绕一条主线,注重两个结合,突出三个重点,抓好六大工程。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围绕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质量为主线。注重两个结合:即治理与利用结合,保护与效益结合。在方法上,一是把山、沙区的综合治理与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紧密结合;二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振兴和发展地方经济,努力培植和增加地方财源紧密结合。通过两个结合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林业建设和沙区治理的激励机制问题。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北部沙区坚持按工程项目治沙。一方面沿风沙线努力营造比较完备的绿色屏障。另一方面在沙缘地带下功夫实施封育,积极开展人工种植。二是绿洲内部重点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调整林种结构,提高整体效能。三是加强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保护,该区是中部绿洲区和北部沙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沙区的治理密切相关。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和培育,不断扩大林木植被资源,提高涵养能力,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抓好六大工程:一是抓好“三北”四期防风固沙林建设工程。
以市上确定的民勤县三角城至红崖山水库、凉州区九墩滩至吴家井、古浪县永丰滩至冰草湾三条风沙线为重点,完成人工造林68万亩,封沙育林4.5万亩,新建长300公里,宽0.5—2公里的绿色屏障。二是抓好退耕还林建设工程。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和风沙前沿,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沙造林,十年完成70万亩。三是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四是抓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民勤县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五是抓好高标准农田林网和通道绿化建设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凉州区绿洲、民勤县坝区、古浪县黄灌区、天祝县金强川灌区的38个乡镇及国道312线、省道211线和308线等骨干道路。十年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建成绿色通道精品工程1000公里。六是抓好生态经济型林业产业化建设。(三)采取的具体措施
1、强化法治,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保障。加强法制宣传,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广泛宣传国家的《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环境国情、国策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环保意识。强化林业执法监督,严格执法,依法管理,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2、依靠科技,建立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广泛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护、荒漠治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发挥科技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完善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技术交流网络,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攻关,引进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抓好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科技含量。抓好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政策引导,加大非公有制生态林业建设力度。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制定宜林“四荒”地拍卖的办法和政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采用先卖后治、先治后卖、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鼓励不同经济主体经营“四荒”地,使用权长期不变,并允许继承转让。实行轻税薄费,减轻经营者的负担,国家征用时对治理成果给予补偿。逐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的政策体系,并积极争取国内外优惠贷款和捐款,用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
4、建立生态功能区预警制度,加强对生态林业建设成果的保护。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以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防风固沙区、风景旅游区为重点,在研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开发项目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切实做到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求,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措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检查验收。控制生态功能区人口增长,对深山林区的人口逐步进行移民搬迁。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除治。开展以杨树蛀干、食叶害虫为主的工程治理项目,加强综合性营林措施,逐步实现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加快建立健全预测预报网络和信息反馈体系,早发现早除治,防治危险性病虫害入侵传播,巩固生态林业建设成果。
第五篇:县级生态林业建设规划初探
县级生态林业建设规划初探
冯国文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南宁530011)
提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生态建设,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则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生态林业建设是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生态林业建设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态建设、生态林业规划研究
1生态林业建设的紧迫性
进入新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的同时,生态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也日益加深,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主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把资源环境作为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将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党章并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中央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具有全局和深远的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决定同时提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这些重要论断为指导我国生态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森林是陆地最具有生命力的、物质和能源循环交换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森林同时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抗灾减灾、净化环境等诸多生态功能和木材、林副产品等多种经济功能,是全球生态的主要平衡和 1
维护者,也是局部地区生态的主要平衡和维护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要载体。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淡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无一不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覆盖率低及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力度不够等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林业必须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
世纪之交,国家做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并将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相继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林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华民族盛世兴林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国家加快生态建设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华民族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从总体看,我国生态状况是整体有所好转,局部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建设渡过了“破坏大过治理”阶段,正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生态形势仍然严峻。因此,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仍然是当前林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十分紧迫。
2生态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1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生态建设的核心本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生态县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载体,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积极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重视生态人居,走生态县、富裕县、文化县、平安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2建设原则
2.2.1注重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生态林业规划中,应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充分考虑每一项生态工程特点,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培育互相促进,整体协调发展。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上,避免只讲保护不讲发展或只讲发展不讲保护的片面性,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长远目标与近期发展、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人口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2突出地方特色、综合治理的原则
生态林业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因此,应根据地方自然资源条件、区位特征、生态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以及主要制约因素等,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生态林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尽可能体现出地方特色优势。在规划布局、工程选择及实施上必需具有可行性、适宜性和科学性,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把治理与利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发挥当地环境资源、技术优势,使各产业兴旺发达。
2.2.3坚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全局观念,按照“城乡一体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实际出发,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循序渐进地全面推进。同时,依据全县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等特点,提出相应典型示范工程,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县的生态林业建设。
2.2.4坚持与国家、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部门、行业专项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在充分体现生态林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突出重点和特点的前提下,生态林业建设规划要以国家、地方生态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导,并在主要目标和相关内容上与地方生态建设规划、各行业各领域专项规划相衔接,使生态林业建设规划能够较好地与其他规划相互融合并互为补充。
3生态林业建设目标
3.1建设目标和步骤
生态林业建设规划的建设期一般为20年左右,大体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为全面启动阶段(5年)
林业生态建设全面启动。近期目标应与地方“十一五”规划目标相一致,主要是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计划地推进生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局部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
(2)中期为全面推进阶段(10年)
林业生态建设全面推进。中期目标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一致,主要是通过开展生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扭转局部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林业生态建设初见成效,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3)远期为达标提高阶段(5年)
林业生态建设达标。远期目标应经相关部门结合地方要求进行研究、预测后提出。主要是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有效改善,基本实现山川
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
3.2建设指标体系
为客观评价生态林业建设进程和成效,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十分必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研究提出的《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共36个指标,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中,与林业生态建设相关的有:森林覆盖率、受保护地区占国土比例、退化土地恢复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环境保护宣传普及率等7项。
生态林业建设指标体系要以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县指标体系框架为依据,围绕建设任务和目标,按照科学性、统一性、可行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研究提出了生态林业建设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除上述指标外,可结合区域实际适当增设了指标。
生态林业建设指标体系主要有森林覆盖率、城镇(村庄)绿化覆盖率、蓄积量(活立木总蓄积量、活立木蓄积年净增长率等)、受保护地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湿地等)占国土面积比例、湿地保护率、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退化土地恢复率(分石漠化治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率等指标)、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沼气池入户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色通道绿化率、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环境保护宣传普及率等。4生态林业功能分区和战略布局
4.1功能分区
从国土空间上对不同区域科学地进行功能分区,分析评价各区的生态现状,提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明确各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生态保护建设重点,对指导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生态林业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
如《广西生态林业建设规划》根据保护和改善广西生态的条件和工程措施以及自然资源条件,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和生态建设目标、治理工程方向的一致性,把全区区划为桂东丘陵生态区、桂北山地生态区、桂西岩溶生态区和桂南丘陵沿海生态区等4个生态功能区。
又如《广西天等县生态林业建设规划》根据全县自然资源特性、自然灾害状况、环境治理能力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把全县区划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矿山综合治理区和重点商品林区等4个生态功能区。
4.2战略布局
在功能分区基础上,应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四类主体功能区,以便从宏观上指
导和规范空间发展秩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四类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是一项新的工作,目前尚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原则上是按照国家提出的划分依据,采用空间叠置法进行划分。即以各个区划要素或各个部门的和综合的区划(气候区划、地貌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林业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地域区划等)图为基础,通过空间叠置,以相重合的界线或平均位置作为新区划的界线。
优化开发区:主要是国土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发展方向是实行保护与开发并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集约利用资源。
重点开发区:主要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方向是在保护中重点开发,增强经济实力,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限制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差以及对全区和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的区域。发展方向是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使之逐步成为重要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主要是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发展方向是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5生态林业建设内容
生态林业建设内容可分三大体系,即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支持与保障体系。
(1)林业生态体系
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加大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力度,恢复和提高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具体可设置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包括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分项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废弃矿山植被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等分项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包括公路绿化、河流沿线绿化等分项工程)、生态能源建设工程(包括沼气池建设、太阳能利用、微型水电等分项工程)、人居环境建设工程(包括园林城镇、园林式社区、优美民居等分项工程)。
(2)林业产业体系
强调对资源的开发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资源由粗放型利用向集约和节约利用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具体可设置绿色产业工程(包括速生丰产林基地、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绿化苗木基地、木(竹)材综合加工利用等分项工程)。
(3)支持与保障体系
重点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具体可设置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包
括森林资源管理、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分项工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程等。6结束语
生态林业是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循环经济理念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的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建设规划是《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子项规划,是推进生态林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就县级生态林业建设的紧迫性、指导思想和原则、建设目标、功能分区和战略布局以及建设内容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并提出商榷。
参考文献
[1] 《广西森林》编辑委员会.广西森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8.[2] 广西生态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2006.7.[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生态广西生态体系建设规划(2006-2025).2005.11.[4]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生态天等县林业建设规划(2006-2020).2006.1.[5] 李育才.面向21世纪的林业发展战略.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0.[6] 国家林业局.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5.[7] 周新年.林业生产规划.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8] 田京城,缪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9] 曾艳华.大西南石山区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7.本人简历:冯国文,男,1964.3出生,汉族,广西平乐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性林业发展规划、大中型营造林工程规划设计、林业工程项目咨询、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等业务工作。
地址:广西南宁市中华路14号
电话:***
邮箱:gxlk520@163.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