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监局推进三大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市局党组统一部署,2009年4月1日至4月20日,宣洪副局长带领标准化科室同志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枞阳县局、桐城市局、**南风日化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地区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桐城市局高度重视标准化及条、代码工作,要求工作人员采取服务与监督
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基层,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全年共完成了120多家企业的商品条码的申办、续展工作,完成了10家企业的商品条码印制资格证书的申报工作,并通过了现场审核获得了证书,完成任务数在全省系统内的县级局当中名列前茅;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新办、换证1300余份,年审1200余份,并对81家违反该管理办法的单位实施了处罚,督促其办证换证到位,保证了代码数据信息的有效性;组织指导制定企业标准及标准的备案、复审等工作,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共组织指导企业制定、复审企业标准85个,通过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认可35家,并对企业产品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实行动态管理,巩固了消灭无标生产的成果。先后建立了“水禽(鸭)”、“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种植”二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油茶”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枞阳县局2008年完成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换发证626份,帮助企业制定产品执行标准42家,起草制订安徽省地方标准1项,组织安徽缘酒集团申报“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并获验收通过,枞阳电力公司被列为安徽省首批100家“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企业”,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
**南风日化落户迎江工业园起步区为易地改扩建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48.9亩,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整个南风日化将于今年上半年内全部搬入迎江工业园并实现全面投产。南风日化也正在一边建设,一边抓紧生产,争取早日创造效益,为经济建设作贡献。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服务中心,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有效性还需要提高。主要体现在标准化支撑服务平台有待完善,现有的标准信息资源和检测手段还不能完全覆盖我市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人员在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方面与日益发展的经济要求不适应;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等,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渠道还不畅通,缺乏有效的信息传导机制。
二是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有待加强。部分企业对标准化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技术标准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的主动性不强,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不协调,社会各方面对标准的研究投入不高。
三、关于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科学发展观是党对长期领导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理论升华,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把钥匙。通过对标准化工作的调研,我们深深感到,我们一定要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各项工作部署上,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千方百计,扎实工作,全力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标准化工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规范和强化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的开展着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与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
理。它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而作为质监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企业和群众。就是要坚持以企业和群众利益为本,要以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和保障消费者权益为目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当前经济困难情况下,如何帮助企业抓基础、调结构、强管理、保增长,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功方面,标准化工作更需要加强。为此,**市政府高瞻远瞩,年初出台了《关于**市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意见》,对我市标准化工作做出了长远规划,并对参与标准化活动单位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这为促进我市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高效服务能力
标准化工作要紧贴**工业经济和标准工作实际
第二篇:质监局推进三大服务情况调查报告(写写帮推荐)
按照市局党组统一部署,2009年4月1日至4月20日,宣洪副局长带领标准化科室同志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枞阳县局、桐城市局、**南风日化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地区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桐城市局高度重视标准化及条、代码工作,要求工作人员采取服务与监督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基层,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全年共完成了120多家企业的商品条码的申办、续展工作,完成了10家企业的商品条码印制资格证书的申报工作,并通过了现场审核获得了证书,完成任务数在全省系统内的县级局当中名列前茅;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新办、换证1300余份,年审1200余份,并对81家违反该管理办法的单位实施了处罚,督促其办证换证到位,保证了代码数据信息的有效性;组织指导制定企业标准及标准的备案、复审等工作,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共组织指导企业制定、复审企业标准85个,通过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认可35家,并对企业产品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实行动态管理,巩固了消灭无标生产的成果。先后建立了“水禽(鸭)”、“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种植”二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油茶”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枞阳县局2008年完成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换发证626份,帮助企业制定产品执行标准42家,起草制订安徽省地方标准1项,组织安徽缘酒集团申报“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并获验收通过,枞阳电力公司被列为安徽省首批100家“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企业”,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
**南风日化落户迎江工业园起步区为易地改扩建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48.9亩,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整个南风日化将于今年上半年内全部搬入迎江工业园并实现全面投产。南风日化也正在一边建设,一边抓紧生产,争取早日创造效益,为经济建设作贡献。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服务中心,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有效性还需要提高。主要体现在标准化支撑服务平台有待完善,现有的标准信息资源和检测手段还不能完全覆盖我市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人员在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方面与日益发展的经济要求不适应;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等,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渠道还不畅通,缺乏有效的信息传导机制。
二是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有待加强。部分企业对标准化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技术标准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的主动性不强,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不协调,社会各方面对标准的研究投入不高。
三、关于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科学发展观是党对长期领导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理论升华,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把钥匙。通过对标准化工作的调研,我们深深感到,我们一定要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各项工作部署上,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千方百计,扎实工作,全力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标准化工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规范和强化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的开展着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与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
理。它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而作为质监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企业和群众。就是要坚持以企业和群众利益为本,要以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和保障消费者权益为目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当前经济困难情况下,如何帮助企业抓基础、调结构、强管理、保增长,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功方面,标准化工作更需要加强。为此,**市政府高瞻远瞩,年初出台了《关于**市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意见》,对我市标准化工作做出了长远规划,并对参与标准化活动单位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这为促进我市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高效服务能力
标准化工作要紧贴**工业经济和标准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把握社会、企业等所需所求,充分发挥质监部门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职能作用。首先将各项服务的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办事时限、咨询电话、监督电话等进行政务公开。秉承公正公开的办事原则,使办事程序透明化、公开化,诚信公正,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
其次,提升服务质量,塑造文明诚信形象,真正使代码办证窗口让社会欢迎、政府需要、企业满意。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以规章制度来衡量和规范工作人员言行举止,抓好思想教育,转变观念,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意识。抓好作风建设。主动热情,真诚、文明、规范服务。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杜绝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
(三)围绕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性
产品质量决定经济质量,标准是行业的最高话语权。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标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其作用日益重要,近年来我市质监部门在加强企业标准化技术基础工作,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鼓励企业全面跟踪国际标准、实质性参与各级标准化活动、不断提升区域技术标准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其他先进城市相比,我市的标准化工作现状仍不容乐观,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使标准化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建议下一步着重实施以下措施:
1.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2.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申报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实质性参与各级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活动。
3.切实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帮助做好“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申报工作。
4.广泛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帮助企业完善标准体系。
5.建立健全技术标准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和wto/tbt通报咨询工作。着力解决企业在获取国际国内相关技术标准、技术法规信息上的严重滞后等问题,做好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工作,使企业能够迅速准确地对各类技术标准进行查询和信息反馈。
6.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论坛、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意义。
第三篇:质监局群众工作调研报告
讷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根据市委《关于开展走群众路线听百姓心声主题调研活动的通知》,我局班子成员通过开展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以及下一步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调研,取得了一手基础调研材料,综合报告如下:
一、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些经验做法
(一)积极开展“规范作风、亲民爱农”主题实践活动。我局从2006年开展“春雷行动”至今,以“住农家、访企业”为切入点,开展“五个强化、五项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总抓手,结合实际,周密部署、扎实工作,有计划有节奏地推进。2010年突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多作贡献;2011年突出服务人民群众,深入开展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2012年突出加强基层组织,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为主题,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同时,坚持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带动基层单位和身边群众创先争优,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行动。
(二)在干部的培养使用过程中加强群众工作意识。我局新上任的科级干部都要亲下基层。亲近群众,了解群众表达的意愿和诉求,搭建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工作平台。
(三)开展党代表接访活动,密切党群关系。我局按照上级党委要求,把开展党代表接访活动作为落实以人为本、密切党群关系、解决民生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不断总结经验,致力建立完善长效机制,针对民生领域的问题切实为基层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我们还建立领导干部公开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把接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做到“件件抓落实,事事有回音”。
实践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践行党的宗旨、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法宝。只有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惠及人民,党在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当前落实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问题
(一)食品监管工作方面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调研走访,现阶段食品行业点多面广,基础较差,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摆在我们面前。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法律责任追究还不够严厉,食品生产经营者守信成本高,失信代价低。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由于非法高额利润的诱惑,一些企业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淡薄,见利忘义、惟利是图,制假售假,带来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无一不暴露出食品行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等问题。
2、公众食品安全法律意识不强。法制宣传不够深入,广大群众,特别是边远地区的群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相对不足,食品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食品安全知识相对匮乏。普通群众文化水平相对偏低,缺少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在消费时,看重的多是食品价格、数量等,对食品是否是正规企业生产,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等,往往不重视或不知道如何识别;缺乏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意识。
(二)特种设备监管方面 随着讷河经济的快速增长,特种设备呈现出增长快、分布广、变通频繁的特点。尽管特种设备监察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取了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社会环境不理想、科学技术壮装备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差距。通过调研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企业安全主体意识不够强烈及必要安全投入不能落实等。
(三)农资打假方面。依法开展对农资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查处违法案件是法律赋予质监部门职能之一。开展对农资打假工作,一方面是保护农民的利益,防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是保护农副产品消费者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市有农资经营店近200家,涉及种子、化肥、饲料等经营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字还将不断增大,形成店多面广的经营格局。恶性竞争加剧,经营者为谋取利润造成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充入市场,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业者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太了解,经济基础差,业务知识少,无法从源头上保证农业投入品的产品质量。三是监管、检测工作尚不完善。为提高食品的安全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食品法》、《质量法》等,近年又出台了一系列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仍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产品的安全管理仍较薄弱。
(四)对弱势群众的扶持缺少长效机制。一些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活动,还停留在资金扶贫和节日慰问的状态,缺乏长效机制,不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所采取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办法只是“意思意思”。
(五)个别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差。一些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以为自己“当官”就得高高在上,对办事群众采取刁难的态度,有的认为自己只需对上级负责即可,不愿意也不善于做群众工作。
(六)年轻干部对民情缺少了解。当前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年轻干部的比例较大,与群众接触不多,缺乏沟通和理解,群众工作能力欠缺,经验不足。
三 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建议
1、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建立和完善的决策联动工作机制。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的出台实施,都要通过机制,使决策得到充分酝酿,建立在科学论证、群众认同、社会支持、上下一心的基础之上。
2、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和完善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重点的工作机制,凡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权益,要坚持依法依规予以保障,通过简化权益保障的程序,减少权益保障的成本,保证人民意愿得到有效表达,合理意见得到切实采纳,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护。
3、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要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把维护社会公平、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作为执政为民的基础工作,通过建立和完善快捷有效的“情况反映—协调解决—事后反馈”的工作机制。
4、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要调集各科室的负责人,建设一支关注民意、体贴民情、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的基层工作队伍,对基层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要积极解决。要强化质监队伍的群众意识,通过制定制度,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把握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作为每一名质监人的规范要求。要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实绩,作为考核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5、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要走好群众路线,首先要做好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其次要建立方便、畅通的反映各种行业不正之风的投诉处理反馈平台,把“机关作风整治” 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三、整改措施
一是切实转变质量监管执法理念,更好地服务群众。这是实现“转变”的重要前提。促使基层质监局职能到位,树立良好监管形象的重要机遇。当前,要引导质监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质监局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服务群众;更新质监局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水平,坚决克服以质监局管理者自居的思想观念,改变我管你服的监管模式;更新质量执法理念,依法履行职责,明确对每个质量监管对象监管什么,如何监管,如何考核,如何问责;更新质量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理念的更新,实现建设高素质的队伍、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实现高效能的质量监管、达到高质量的服务的目标。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质量监管执法能力。这是实现“转变”的根本保障。基层干部是质监执法的主体和依靠力量,做好新形势下的质监局监管工作执法工作,必须把提高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在质监局开展全员培训、全方位培训,使基层广大质监干部向会监管、会执法、会服务、不断提高质监局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真正成为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高素质监管执法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讷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班子要在实践“为民务实清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在政治思想上带头理论学习、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带头讲诚信、懂规矩、守法纪,在工作作风上真心实意贴近群众、倾力办好民生实事。要自领导到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严明纪律、明确责任、强化自身,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维护政令畅通,不断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断加强班子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打造一支具有政治坚强、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队伍,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
第四篇:质监局的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局组织各业务科室和分局负责人认真加以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由分管局长汇总后,经局党组研究,结合我县、我局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县级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抓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技术机构带头人。大胆起用业务素质强、思想品德好、有干劲、有管理和组织能力的年轻干部任技术机构主要领导,带动事业快速发展。
2、抓队伍建设。加大人员培训和培养,严格把好入口关,每年招聘高素质、高学历、能作为的人才1-2名,充实、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3、抓观念创新。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期分批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来单位授课,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形成想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有效地推动县级局发展。
二、建设高素质的质监执法队伍,全面搞好质监工作
1、加强岗位培训、教育,鼓励自学。要定期进行政治思想、廉政建设的学习,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质监业务的培训学习。要鼓励执法人员自学、钻研质监业务新知识、研究执法新情况、新问题,开拓创新。要鼓励执法人员通过自考、成人高考、函授等方式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要注意重点培训稽查业务技能、案源发现能力,同时开展好观念培训、意识培训、时事政策培训。要培训执法人员运用现代办公务件的能力。
2、建立行政执法激励竞争机制,坚持行政执法奖惩制度。对严格执法、执法水平较高、案件办理能力强的要予以奖励,对不适应执法工作的执法人员应坚决调离执法岗位。通过激励、竞争,促使执法人员争先学习执法业务,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3、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通过执法监督促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以外力促进执法人员提高自身素质。
4、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推广行政执法工作中成功的经验,纠正出现的偏差,探索新时期质监执法工作的新方法。交流要扩大范围、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系统内交流、系统外交流、本地交流、外地交流、报刊文章交流、经验交流会交流、培训交流等等。
二、明确监管分局的合法地位,增加区域监管人员的编制人数
1、区域监管找准了与政府工作的结合点,政府负责人甚至将监管区作为自己的职能部门使用,形成了与当地政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互动局面,监管区的同志成为政府发展经济的参谋和助手。
2、区域监管促进了质量技术监督各项基础工作的全面开展。区域监管后,我们与企业的联系加强了、关系密切了、工作深入了,通过建立健全质量档案,严格巡查等措施,我们的工作人员对企业的了解加深了,知识增多了,服务能力提高了,通过区域监管,关口前移,重心大移,真正实现了对企业从抽样式,向全覆盖的转变,提高了服务经济工作的有效性。
鉴于以上两点,希望上级能明确监管分局的合法地位、建议每个监管分局设置工作人员6人。
三、加大技术机构的投入的同时避免重复建设
1、在设备投入上,要拓展视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技术机构建设,千方百计提高检验能力;在资源整合上,充分发挥我们的职能优势、区位优势、实验室检测面积优势,与社会上的检验(定)机构联合或兼并,县级局应建立量大面广专门的技术机构,县级局之间技术机构建设不要重复投入;同时建议上级局局的检测检定项目资金投入,应尽量向基层县级局倾斜,增强基层局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2、同类检测机构市县两级的重复建设,不同类检测机构的设备设施的重复配置,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造成了攀比,争饭吃等现象,起不到资源共享的作用。由此,我们建议检验、检测权力适当下放。
第五篇:关于大调研推进情况报告
关于大调研推进情况报告
关于调研情况综合性报告及调研课题报告
市“三大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全面落实省委彭清华书记和市委包惠书记在读书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作为当前一项管总的紧迫的政治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大调研”活动安排部署,切实推动“大调研”活动在000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大调研”活动推进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科学选定调研课题。紧紧围绕清华书记的“天府六问”以及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召开全县科级领导干部读书班,充分听取、吸收全县干部的意见、建议,立足“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贫困重”基本县情,科学选定《000》1个县级综合调研课题和《000治理贫困的实践与思考》《推进产业转型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研究》等XX个重点调研课题。县级部门、乡镇分别围绕兴工强县、开发扶贫、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城乡建设、改革法治、党的建设等多个重点领域,经过充分讨论、思考,确定XX个乡镇自主课题和XX个部门开放性课题。配齐配强调研力量。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会议,迅速成立由县委办副主任、政研室主任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任副组长的“大调研”活动工作专班,成员由县委政研室、县委办综合室、县政府办研究室的同志组成,并从乡镇和县级部门抽派2名同志充实工作力量。各牵头县领导组织相关责任单位组建课题,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人员安排,强化人员保障;各部门、乡镇按照“1+1+N”进行力量配置,选择个人素质强、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强的“三强”人员组成调研课题组,确保调研工作有人抓、有能人抓。
务实开展调研工作。一是领导带头,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带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切实改进调研作风。县委书记、县长先后多次深入000经济开发区、巴山大峡谷、乡镇和县级部门开展调研,亲自参与确定调研思路、拟定调研报告提纲,专题听取调研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深入讨论研究,对调研报告提出多次修改意见,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二是上下联动,强化统筹职能。充分发挥调研专班对调研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与县领导、乡镇、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跟踪督促工作。建立完善调研工作交流制度,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定期发布全县“大调研”活动开展情况,先后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研XX次,开展调研交流会3次,开展调研工作督查2次。三是创新方式,强化精品意识。积极创新调研方式,在坚持实地调研、外出考察、座谈研讨等传统调研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调查问卷、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新型调研方式,多渠道收集社情民义,及时发现和捕捉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高调研报告敏锐性和时效性。
精雕细琢调研文章。一是县领导和单位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道关口,认真审核把关调研报告文章质量,对调研报告文章进行签字负责。二是大调研工作专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不符要求、质量不高的调研报告予以退回、回炉重造;对质量较高的调研文章,联系相关单位部门共同进行打磨、优化。三是对县级各部门和乡镇的调研报告进行综合评比,选出30篇情况真实、分析切实、对策务实和文风朴实优秀的调研报告汇编成册,编印《000优秀调研报告集锦供》全县参考学习,通过强化激励,切实提高调研文章质量。
二、特色亮点举措
下沉摸实情找准发力方向。“下马观花”探明情况,按照“1名县领导+1个责任单位+N个业务骨干”,组建21个工作组,深入部门、乡镇、村社区和厂房车间,召集领导干部、一线职工、改革主体等广泛讨论,为科学确定调研课题奠定基础。“解剖麻雀”找准症结。召开全县科级领导干部读书班,就脱贫攻坚、重大项目、经济数据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报,收集领导干部问题建议137条,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破题方向。“量体裁衣”做好选题。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省委“一干多支”,市委“12335”等战略部署,立足县情实际,科学选定000“1+21+54+N”调研课题体系。出门学经验引用他山之石。“走出去”问。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组建县委考察组,由县委书记带队前往协作单位——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考察学习。全方位学习定海区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000“大调研”活动助推县域发展提供可借鉴之“石”。“派出去”学。选派10名优秀干部到绵阳涪城区挂职学习,每月召开一次“经验分享会”,围绕22个重点调研课题谈思考、讲举措、说办法,并形成会议纪要反馈给主管部门。“跳出来”想。依托“1+10+N”教育培训体系,对全县1457名党组织书记进行专题培训,引导他们打破思想禁锢、跳出思维定势,主动站到全县发展的大局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请进高精专共商解决之道。运用“院县合作”专家力量。深度把握000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清华大学等院校合作契机,邀请20余名专家学者,把脉问诊《把“000经济开发区”打造成达州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探索与研究》、《000》等5个相关研究课题,帮助000发展掌握新理念、开阔新视觉、掌握新方法。强化“硕博进达州”人才服务。按照“对标分类,归口指导”原则,将000的XXX名硕博人才,分为教育、农业等8个调研智力服务小组,就如何推动000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XXX项县级领导重点研究课题提供思路、寻找答案。发挥“行业领域”骨干作用。县级部门、乡镇对照已经确定的调研课题,按照“1+N”进行力量配置,对调研课题所涉问题开展一对一服务、点对点指导,并形成课题清单报县委政研室备案,实行限期销号、定期通报等工作制度,有力促进“XXX+N”调研课题,形成有分量、有内容、有力度的调研报告。
三、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见与建议
强化转化运用意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及政策,强化创新和成果转化意识,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调研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为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打下坚实的思想意识基础。二是强化上级引导。基层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往往缺乏成果转化的主动性,认为调研结束呈上一纸报告就是大功告成。因此,要从制度层面自上而下引导提高认识。三是加强主动汇报。各基层单位、部门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具有特色的、优秀调研成果,并积极取得上级部门的认可与支持。
规范转化运用过程。一是专业评估,能转则转。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估,鉴定该项调研成果能否转化为最终发展成果。二是制定方案,推动落实。根据评估结果,对有益、可行的调研成果,进行“一对一”制定方案,明确落实举措、落实责任人员,确保转化落实;三是跟踪督办,确保实效。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对转化成果进行跟踪督查,确保转化实效。
加强转化运用保障。一是加强人力资源整合。一方面要整合政府部门工作力量,另一方面还要整合社会力量,协调专家、学者参与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二是加强财力资源整合。一方面是加大对成果转化的投入,保证各级财政支出的转化专项费用稳定;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发挥企业的投入主体作用,采取政策措施,扶持鼓励大中型企业加大对共性、关键性和前沿性重大成果项目的研究开发。三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政府相关部门服务协调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和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不断完善在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加快调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