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围龙屋—古老与现代建筑艺术交相辉映
围龙屋—古老与现代建筑艺术交相辉映
——探访世界客都中国梅州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 应用英语教研室
罗明清工号:200716
本人于2013年3月23日、24日、30日接受《岭南文化传承与文化艺术修养》培训。现基于本人的认识和在培训中所学所思所想,简单分析一下岭南文化中的客家文化。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如果要想用一句话来说明什么是“客家”,那么“从远方迁徙而来的客人在彼此安居乐业”也就是最好的解释。“客家”人中国式的吉卜赛人,与吉卜赛人所不同的是,吉卜赛之所以喜欢四海为家是因为崇尚自由和热爱流浪,而中国的“客家”人却是为了躲避战祸而不得不过上四处迁徙的流浪生活。有幸的是,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历史的沉积,原来漂泊不定的“客家”人终于过上了富足而安定的生活,并成为世界上一支不可小窥的民系。
无论“客家”人现在身处何方,都不会忘记“客家四州”——梅州、赣州、惠州、和汀州,而在这四个州当中,梅州历来就被认为是“客家”人散枝开叶的基地,在“客家”人看来,如果没有梅州就不可能有“客家”人这个大民系的出现。所以,如果要了解“客家”的历史与文化,最好还是要从梅州开始,而到了梅州,如果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系统地的了解“客家”,就要从最具代表性的围龙屋开始。
一、古代的围龙屋: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1
1985年,美国总统里根接到报告:根据卫星显示,在中国南方山区发现数千座“蘑菇”状建筑物,可能是巨型核基地。里根一片狐疑:中国的核设施有那么大规模吗?同年12月,情报人员乔装成摄影记者,前往考察,才探明真相,原来那些“巨型蘑菇”是一座座古老的客家围龙屋。这些巨屋全是古董:短则两三百年;长的达五六百年。
梅州客家围龙屋传承中原汉族文化脉络清晰,客家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人文精神,“耕读传家”、“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在围龙屋中有典型的表现。围龙屋祠堂的形制与古中原明堂制一脉相承,建筑结构无论规模大小,其前必有禾坪、池塘,祠后伸手必为半圆形。半圆形池塘与古中原明堂制度有关。明堂环水为“辟雍”,中国各地文庙即地方官学,大门前必有一半圆形水池——泮池,所以耕读并举、崇文重教的客家人在围龙屋前设一个辟雍式半圆形水池,企盼子女读书出仕,寄托了客家家族的希望。而注重风水、讲究“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理念更是表现突出。政治稳定、山水秀丽的梅州,成为客家民系成熟、发展之区,成为客家人第四次、第五次向东江、北江、深圳、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及世界各地迁播的大本营。
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只要具备6项条件之一即可获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经比对符合其中四项,完全具备“申遗”条件。而且,梅州围龙屋已经初步入选为“岭南十大名片”之一。
二、近、现代的围龙屋:
旧式的围龙屋建筑特独,整个建筑物全是用石头、石灰、砖瓦、木料等建成,后层围龙屋的材料是沙、石、糯米,建造时,墙体两边用木板夹住,中间填上沙石、糯米等物,然后用木椿椿成,据说这种建筑不怕水浸,历经几百年而屹然不倒。不过,今天广东的客家围龙屋的建筑材料发生了变化,水泥代替了糯米。水泥、钢筋构造的别墅矗立于外层围屋,更有吸收西洋风格甚至改变围龙屋平面布局的。
(1)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素有粤东地区第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之称的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的标志性建筑----围龙大酒店,是在继承古代围龙屋的基础上建造而成的。雁南飞围龙大酒店获得了全国建筑工程最高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这不仅“震动”了当地地产界,而且吸引了整个广东的眼球,因为广东已有20多年没有地级市获得“鲁班奖”了。
圆弧形建筑的坡屋面挂瓦是令施工者费尽心思的工艺,特别是同坡向屋面由二段正反弧面组成的“S”形游廊,更是建筑工艺上的一大挑战。在施工中,为了保证瓦面排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施工者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正反弧面的切线为界,对二段弧面的挂瓦进行排列放置,由于每道瓦沟上下尺寸不同,而厂家提供的挂瓦尺寸是统一的,施工时又创造性地把挂瓦尺寸不断修正。通过精心施工,保证了每道瓦沟上下尺寸的连续性和各道瓦沟的统一性,屋面整体观感效果体现了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建筑风格。
(2)梅州客天下
有这样一幅对联用来形容梅州客天下。上联:客天下迎天下客;下联:游岭南作岭南游。这是世界客都----梅州又一张亮丽的新名片。作为承载客家文化的立体画卷,建成后的“客天下”将包括亚洲最大杜鹃园,全球最大客家鼎,大型青少年主题公园“绿野仙踪”,客家民俗文化展示“印象客都”,客家建筑典范客家祠及客家小镇,宗教圣地“宝刹佛光”、森林公园等。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结合西洋风情的客家围龙屋。
(3)梅州盘古步行街
最能将围龙屋特点融入到现代建筑的当属位于梅州市区的盘古步行街。开发商充分利用梅州历史文化,围龙屋是具有家乡特色的民居,步行街附近有保存完整的围龙屋,又有具有现代建筑特色的商住楼--围龙居,两者遥相呼应,让游客可以感受历史又可享受现代。
围龙屋要素一:围
盘古步行街暂时由中心广场、步行街、围龙居等几个部分组成。中间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现代围龙屋,里面是一个现代化管理的花园小区。里边一个大型圆形建筑,构成一个圆圈,外面用建筑物再围成一个圈,形成圈外有圈,凸显围龙屋“围”的要素。
围龙屋要素二:龙
盘古步行街外面的建筑物连绵不断,好像“龙”正在腾飞,凸显围龙屋“龙”的要素。
围龙屋要素三:水
俗话说得好,水能生财。因此,围龙屋第三要素:水
一条幽静的小河穿过步行街,两边商铺林立,沿着小河两边种这形状各式各样、种类
不同的花木,走在步行街就有之中时空错乱、环境错乱的感觉。似乎是文化长廊却又是商业步行街,似乎身处高山流水之间却又在繁华热闹的城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经成为长期不见青山绿水的城里人的需求。深居大山的心愿不可能成为现实,把青山绿水移植到钢筋水泥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
围龙屋要素四:空地
围龙屋中间和前方都会各有一块空地,有的空地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平时共小孩子嬉戏玩耍,农忙时可供晒谷。
到了现代,则演变成为一个广场。盘古步行街的前方就有一个占地广阔的梅县人民广场。到了晚上,盘古步行街到处灯火辉煌,围龙居前的中心广场,音乐声、人声鼎沸,原来是许多市民在这散步、跳健身舞锻炼身体。
三、总结
现代文明的大潮铺天盖地,席卷神州,许多先祖的文化与智慧结晶正从我们眼前渐渐消失,甚至有意将之丢弃。岭南客家人,这个从古代中原迁徙到此的一支优秀的民系,为岭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更让人敬佩的是对于历史的传承,祖先文化的敬奉还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在世界客都----中国梅州这里,你会惊喜地发现,古代的围龙屋建筑艺术在此地正在蓬勃发展、光彩耀眼!
第二篇:围龙屋教案
《走进围龙屋》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围龙屋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它与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活化石,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中国民居的山本教授是这样评价围龙屋的,说它是“东方古罗马,建筑史上的奇迹”,本节课就通过介绍客家围龙屋,让学生了解客家的建筑文化以及在建筑中蕴含的客家文化。
二、教学对象分析:
这部分教学面向大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学生来自广东省甚至全国不同地区,在客家地区至少生活了两年多,但对于非客家地区的学生来说,对于客家文化的了解并不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对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客家围龙屋的外观、特点;
2、了解客家围龙屋在建筑上的地位;
3、了解客家围龙屋的种类以及各类型围龙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掌握客家围龙屋的内部结构;
5、掌握客家围龙屋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策略: 围龙屋分为方围、圆围和半圆围三种类型。本节课主要介绍三种
围龙屋的外观,通过图片从直观上让学生了解到三种围龙屋的相同点和不用点。重点放在介绍半圆围龙屋,通过介绍半圆围龙屋的外观、内部结构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对客家围龙屋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讲授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几幅不同类型的客家围龙屋的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接着,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2、新课教学
在欣赏完客家围龙屋的图片后,以PPT展示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客家围龙屋的外观特点、内部结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背景等内容,其中主要以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
3、课堂小结
在讲述完新课内容后,通过列点归纳的方式,将前面所讲的知识点做一个总结,使授课内容得到升华。
第三篇:围龙屋简介
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的占地30 亩以上。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与众多圆形转龙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就达30多座。现这座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的民居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经主人复修并扩建后栋,共66间房、24个厅、12个天井,算来这座民居的年龄已有250岁了。
仙塘这座围龙屋规模大,结构复杂,布局讲究。其中不仅有卧室、澡堂、书房、厨房,而且还有一个四层高的楼阁。来到楼阁,大家如果留意的话,可以注意到每一层四壁上都开有小方窗。也许有人产生疑问,这么小的窗口采光不太吝啬了吗?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它主要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嘹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土枪、土炮、弓箭等武器抗击来犯之敌。围龙屋如此设计,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客家南迁入偏僻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一致对外,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
这座民居最让人费解的是有那么多天井,那么多厅。尽管这是一个深宅大院,但经几个天井透进来的光照射,各个角落也明亮许多。厅分上、中、下厅。据说上厅是为老人百年归寿时的停放地;中厅为拜祖、议事的地方。其中,上中下厅之间都用两扇屏风隔开,一般在举行婚礼时,打开下厅屏风,百岁老人归寿时打开两厅屏风。各们朋友你知道?去年中央电视台迎接香港回归所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中前10集许多镜头,就是在这座客家的“大观园”里拍摄的。
围龙屋不论是圆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点: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规整。里面的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客家人住宅大都进行了改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家独院的形式,不再建造围龙屋了,因而遗存的围龙屋尤显珍贵。围龙屋的设计与建筑,既有中原古朴的遗风又有南部山区的特色,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的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物。如今围龙屋已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辽阔的世界。它成了一种历史遗迹,一种奇特的景观。
围龙屋的精巧结构、奇妙布局以及丰富内涵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看惯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再看看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不仅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第四篇:客家围龙屋简介
客家围龙屋简介
俗语说“有山必有客,有客必有山”。自古客家人都是逢山而居的,历史上的客家人都是由于做官升黜而迁徙。客家人原本祖籍北方,一般祖上都是大官,官宦之家名门望族,但是由于朝庭政事变故而被黜迁至南蛮山野之地。客家人比较聚集的地区是我国南方的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以及贵州等省。因为客家人的祖先是北方的名门望族,做官为臣,故重男轻女思想比较重。在这种封建顽顾思想的指导下,客家人入乡随又与当地文化交融之后便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天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建筑设计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最终要得是围龙屋反映的客家人的精神,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
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在现在,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摆宴席,祭祀神灵。
这就是关于客家文化中客家围龙屋的整体内涵。
第五篇:梅州围龙屋导游词
梅州围龙屋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汉族民居建筑十分丰富,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下面是写写帮文库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州围龙屋导游词,欢迎参考!
梅州围龙屋导游词1
梅州围龙屋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汉族民居建筑,福建西南部及广西北部、广东传统客家住房样式。遍布于梅州(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蕉岭县、平远县共2区1市5县)全市8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其主要结构类型有:
两堂两横一围龙、两堂四横一围龙、三堂两横一围龙、三堂四横一围龙及二围龙、三围龙甚至六围龙等。一般以中间的正堂正屋形式的方形屋或二字屋为基础,周围的围屋层层扩建自由组合。从一个屋的规模也可看出某姓家族的人丁兴衰。尽管规模大小不同,但围龙屋的基本设施却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主要包括:风水塘、禾坪、大门、斗门、伸手、正堂、花胎、龙厅、排水沟、游廊、天井、巷道、正屋、花厅、花阶、围屋、杂屋、厕所、畜棚等。关闭了通向外界的大门,这里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最多时100多户人家同住在一个大围龙屋内。
梅州围龙屋导游词2
梅州围龙屋是一种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它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内涵,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更是广东文化的重要代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奇葩”的梅州围龙屋。
梅州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因战乱饥荒逐渐南迁的客家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选择边远的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起了围龙屋。
围龙屋采用的是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以“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为主体结构,其建筑形式有砖瓦和特殊土坯两种。客家工匠们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这些高大坚固的土楼。
围龙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到10亩,而大围龙屋的面积甚至可达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
围龙屋的主体是堂屋,堂屋后面则建筑半月形的围屋,与两边横屋的顶端相接,将正屋围在中间。围龙屋多依山而建,整座屋宇跨在山坡与平地之间,形成前低后高、两边低中间高的双拱曲线。屋宇层层叠叠,从屋后最高处向前看,是一片开阔的前景。从高处向下看,前面是半月形池塘,后面是围龙屋,两个半圆相合,包围了正屋,形成一个圆形的整体。
围龙屋的中轴线房间为龙厅,正对上堂祖龛,是存放公共物品的保管厅。在围屋与正堂之间有一块半月形空地,称“化胎”。“化胎”的斜面并不铺平,而是种植花木或用碎石铺砌,寓有龙气不会闭塞而化为胎息之意,是全屋的风水宝地。
屋前必有半月形池塘,屋后必有半月形化胎,这就是梅州围龙屋的第一大特点。两个半圆形同阴阳两仪,围绕着方正的堂屋,寓意“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在正屋与化胎之间,一般还会开一深沟,作为围屋与正屋的分界,其作用在于有利排水,以免正屋潮湿。
梅州围龙屋第二大特点就是中轴对称,主次有序,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在中轴线上,分为上、中、下三堂,上堂主要为祭祀场所;中堂为议事、宴会场所;下堂为婚丧礼仪时乐坛和轿夫席位。上堂与中堂、中堂与下堂之间左右两厅,为南北厅。亦称“十字厅”,是公共会客厅。并排在上、中、下三堂两侧的房间为正房;中堂与下堂先靠横屋的正房为花厅,是本族子弟读书场所,内设小天井、假山、花圃等。围屋前面与池塘之间的场地,可作为晒谷场。
梅州围龙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遵循“网状风水”,几十座围龙屋错落有致,成网状分布在池塘边,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而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兼顾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现存的梅州客家围龙屋,遍布梅州二区一市五县。其中以兴宁市最为集中,近5000多座占了梅州6县2区总数量的一半,是梅州的围龙王国,梅县区、梅江区、大埔县也有不少价值高、规模大的围龙屋留存。
结束语:梅州围龙屋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传统宗族观念和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其建筑设计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更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它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闪耀着光辉的人文精神,不愧是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
梅州围龙屋导游词3
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客家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的占地30 亩以上。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客家围龙屋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梅州客家围龙屋那一座座罗圈式的围龙屋稳坐山脚下,随着山脚地势参差,朝向各异,一字形排开,犹如一群刚获得丰收的老农自得地坐在田头,把酒话桑麻。一般来说,客家围龙屋都是绕着水塘倚山而建。于是在梅州客家围龙屋等乡村,你常常可以见到几十座围龙屋错落有致地、成网状分布在池塘边--此为风水师所说的“网状风水”。网能打鱼,而鱼在中国文化里常有吉利、富余、多子多孙之意。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客家围龙屋的特点: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
1.坚固性:现在的福建、广东梅州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
2.安全性:历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山区后,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甚为安全。
3.封闭性:客家民居,不论土楼还是围屋,五凤楼,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屋,围龙屋的各横屋,半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打劫,只要把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的。
4.合族聚居性:客家土楼,围龙屋,五凤楼等,一般都规模庞大。永定“承启楼”有3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米。“遗经楼”有五层楼,面积10336平方米,光是厅堂便有51个。难怪日本一位建筑学教授看了永定土楼后写道:“这动人的客家土楼,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市”。
看过“梅州围龙屋导游词”的还看了:
1.福建省培田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