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童趣乡情围龙屋优美散文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生我养我的是这块土地。
20年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往日懵懂少儿已渐渐长大,坐在青春列车里看世界,窗外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风景;人生之梦也开始有了颜色,变得五彩斑斓,不再虚幻。然而,心灵深处埋藏的永远是儿时的故乡,那小河流水,暮色人家;那鸡鸣虫啾,苍翠农田,更有那围龙屋上的燕子。
童年的时候,我最爱看家乡的燕子,看它们筑巢、捕虫、育雏,看它们展翅、梳羽,围龙屋下一窝窝的燕子在生存、繁殖。客家的围龙屋,早已闻名全国,享誉世界,其结构之巧妙让人叹服,形如半个面包圈,中有洁白色鹅卵石铺砌成晒坪农家常在其间晒生菜、瓜果、庄稼。平时孩子们常在那弹石子、摔跤、捕鸟雀……前面是一亩水塘,水色碧绿,上面常浮有开紫色小花的浮萍。夏初,顽童伏于池边浓荫下,钓上
一、两尾鲫鱼,捧回家里恳求奶奶煲一钵鲫鱼粥,那个美味呀,一辈子也忘不了!
孩子们的世界里少不了吃的玩的。所有能吃的都吃,野甘蔗、草莓、番薯、玉米……逢年过节还有燕麦团、糯米糕、甜饼、酿苦瓜、酿豆腐。酿豆腐倒是客家人的拿手好菜,选上几斤上好的五花肉,剁成肉丁,拌上香菇末、精盐、味精,这就是馅儿;再把自家磨的豆腐切成一块块小长方体,用筷子把肉馅塞进豆腐的中间这就叫“酿豆腐”。烧铁锅,加上几勺香油,用恰到好处的火候把豆腐的一面煎得黄澄澄的,然后加水煮热,撒上韭菜末,几大盘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酿豆腐就大功告成了。热情好客的客家人常用它来招待贵客。这是不可多得的佳肴,客人们吃得眉开眼笑,赞不绝口。
然而,孩子们最念念不忘的还是那钵鲫鱼粥。清晨做个美梦醒来,便喝一碗甜甜的粥,粉红色的小舌头把碗舔得干干净净,接着露出一脸阳光般的笑容。
鱼是白天捕来的,自己的劳动成果自然特别香甜。池塘里有的是鱼,放钩钓,张网捞,总也捕不完。随便拿段蚯蚓穿在鱼钩上,甩进那一汪碧水中。在等待鱼儿上钩的时候,拾片草叶放在嘴边脆脆地吹。远处几只燕子在飞,尖尖的翼翅梢偶尔掠过水面,一圈圈波纹荡漾开来……这份悠闲劲儿呀,在高楼林立、嘈杂繁闹的大都市是绝对找不到的。
除了捕鱼,孩子们还喜欢捉小鸟。田野、河畔中有的是麻雀、斑鸠、翠鸟……把它们装进笼子里,每天喂几粒米,或找昆虫、捕鱼虾,喂它玩得乐此不疲。但,绝对不捉家燕。老人们说,捉了燕子手会肿痛。老人们还说,燕子在自家大门旁安窝是吉祥富裕的好光头。客家的父老乡亲总是那么善良、朴实。
在我们这一地区,燕子属冬候鸟。每年冬去春来的时候,一对对燕子从南方陆续飞回来,寻找隔年住的泥巢,这是乡情。就像流浪他乡的游子夜夜梦回桑梓,就像百年梦圆香港九七回归……这,是一种本性,千头万结易解,唯有故乡情结难解。
我越来越觉得,我就是家乡那围龙屋下的燕子,忘不掉的是故乡。家乡的小山养育了我。家乡的围龙屋,家乡的鱼汁粥,家乡的一草一木……哪一样能让我不动容?就如埋藏已久的玉器,拿出来,拭去尘土,依然是不变的光泽!夜深人静时,满耳是故乡的风吹芦苇、雨过蔗林;满眼是故乡的影子,故乡的亲人,心里一遍又一遍咀嚼那份浓浓的乡思……
我越来越觉得,我就是家乡那围龙屋下的燕子,无论以后的日子里我飞得多高、多远,无论飞到何时、何地,永远不变的是这家乡情!因为—生我养我的是这片土地。
第二篇:围龙屋教案
《走进围龙屋》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围龙屋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它与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活化石,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中国民居的山本教授是这样评价围龙屋的,说它是“东方古罗马,建筑史上的奇迹”,本节课就通过介绍客家围龙屋,让学生了解客家的建筑文化以及在建筑中蕴含的客家文化。
二、教学对象分析:
这部分教学面向大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学生来自广东省甚至全国不同地区,在客家地区至少生活了两年多,但对于非客家地区的学生来说,对于客家文化的了解并不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对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客家围龙屋的外观、特点;
2、了解客家围龙屋在建筑上的地位;
3、了解客家围龙屋的种类以及各类型围龙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掌握客家围龙屋的内部结构;
5、掌握客家围龙屋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策略: 围龙屋分为方围、圆围和半圆围三种类型。本节课主要介绍三种
围龙屋的外观,通过图片从直观上让学生了解到三种围龙屋的相同点和不用点。重点放在介绍半圆围龙屋,通过介绍半圆围龙屋的外观、内部结构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对客家围龙屋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讲授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几幅不同类型的客家围龙屋的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接着,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2、新课教学
在欣赏完客家围龙屋的图片后,以PPT展示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客家围龙屋的外观特点、内部结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背景等内容,其中主要以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
3、课堂小结
在讲述完新课内容后,通过列点归纳的方式,将前面所讲的知识点做一个总结,使授课内容得到升华。
第三篇:围龙屋简介
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的占地30 亩以上。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与众多圆形转龙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就达30多座。现这座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的民居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经主人复修并扩建后栋,共66间房、24个厅、12个天井,算来这座民居的年龄已有250岁了。
仙塘这座围龙屋规模大,结构复杂,布局讲究。其中不仅有卧室、澡堂、书房、厨房,而且还有一个四层高的楼阁。来到楼阁,大家如果留意的话,可以注意到每一层四壁上都开有小方窗。也许有人产生疑问,这么小的窗口采光不太吝啬了吗?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它主要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嘹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土枪、土炮、弓箭等武器抗击来犯之敌。围龙屋如此设计,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客家南迁入偏僻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一致对外,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
这座民居最让人费解的是有那么多天井,那么多厅。尽管这是一个深宅大院,但经几个天井透进来的光照射,各个角落也明亮许多。厅分上、中、下厅。据说上厅是为老人百年归寿时的停放地;中厅为拜祖、议事的地方。其中,上中下厅之间都用两扇屏风隔开,一般在举行婚礼时,打开下厅屏风,百岁老人归寿时打开两厅屏风。各们朋友你知道?去年中央电视台迎接香港回归所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中前10集许多镜头,就是在这座客家的“大观园”里拍摄的。
围龙屋不论是圆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点: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规整。里面的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客家人住宅大都进行了改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家独院的形式,不再建造围龙屋了,因而遗存的围龙屋尤显珍贵。围龙屋的设计与建筑,既有中原古朴的遗风又有南部山区的特色,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的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物。如今围龙屋已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辽阔的世界。它成了一种历史遗迹,一种奇特的景观。
围龙屋的精巧结构、奇妙布局以及丰富内涵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看惯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再看看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不仅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第四篇:童趣优美散文
每人都有一个难忘的童年,而童年时期的诸多童趣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华北平原贫穷偏僻的农村度过的。从记事起,因为家庭贫困,在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就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新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也没有吃过多少白面馍,除逢年过节外,根本就没吃过肉。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身体瘦小单薄,比同龄人偏瘦许多。尽管生长于那样的生活艰苦年代,但是,童年时期精神上是愉快的,幸福的,没有当代孩子的课外作业多,学业重,农村人更少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压力,上学只是为了多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就行,所以,童年时玩性大,童趣多多,心里畅快,而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童趣是天生的,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年纪幼小的时期叫顽童。在学前,那个年代买不起玩具,更买不起昂贵的童车,用心的家长在孩子刚学会走时,就找木工做成木榖轮呈三角架式手推车,当手扶推车三轮驱动与地面摩擦“咕咕噜噜”前行时,就是幼儿最大的乐趣。从孩子牙牙学语到6岁前,由于农村既无幼儿园,又没学前班,家长所教的代代口头相传的儿歌就是最大的童趣。我记得奶奶和母亲尽管都是瞎字不识,但是教我唱的儿歌动听悦耳,朗朗上口,如:“小老鼠,爬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小喜鹊,尾巴长,有了孩子不要娘”。再如顶针:“小鸡哈哈,要吃黄瓜,黄瓜有水,要吃鸡腿,鸡腿有毛,要吃樱桃,樱桃有核,要吃牛犊,牛犊撒欢,撒到天官,天官告状,告给和尚,和尚念经,念给先生……”当我学会后满村子不厌其烦地唱,其乐无穷,童趣盎然!
到了小学阶段,放学后或者 节假日星期天,记忆中的童趣最多,数不胜数,而玩各种游戏是男女孩子们最大的童趣。有众人参与的游戏“老鹰捉小鸡”“猫钻12洞”“捉迷藏”“抓特务”、“打破鞋楼”;有4人参与的“打扑克”“叠摔炮”“蹦鞋底”“杠子打老虎”;有3人参与的“锤子剪子布”“踢毽子”“揼杏核”“炸地窑”“跳绳”“跳皮筋”;有两人玩的“荡秋千”“水中摸鱼”“斗鸡”“蚂蚁上山”“下军棋”“过家家”;有一人玩的游戏更多,如“堆雪人”“打陀螺”“捏泥人”“捉秋蝉”“逮蝈蝈”“捉蚂蚱”“逮蛐蛐”“寻蚂蚁”“抓石子”“滚铁环”等等,应有尽有,一年四季乐此不彼,各有所好;一天到晚想方设法,各有乐趣,兴致勃勃。
当春风送暖,百花盛开时,我会和小伙伴们到土墙根或菜园里,搬开沉睡了一冬的土块,到处“寻蚂蚁”“逮蛐蛐”,看蚂蚁是如何搬家,蛐蛐是怎样斗架的。还会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跑到田野里,大路边,趁剜野菜的机会同时捉蜻蜓,抓蝴蝶;到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吐蕊时,天天观察小小的蜜蜂是怎么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采花酿蜜,以满足我们顽童好奇的心理。
春雨贵如油。雨过天晴,万木复苏,春意盎然之时,大人们在地里趁雨春播,而无忧无虑的我们小孩子,也会在马路上用一双稚嫩的小手玩泥巴,把它捏成泥人、泥鸡、泥狗、泥猪,形态各异,似像非像。或者是和一块泥中间掏空,只剩薄薄一层,然后放在手上,找一片干净平坦的地面,反手使劲往下摔,可听到“砰”一声,只见泥块中间冲开一个圆孔,在场所有的孩子瞅见后都笑得合不拢嘴;其他孩子也以同样的方法摔下去,比试看谁摔的响,看谁摔出的圆孔大,最响最大的为胜者。
当夏天来临,骄阳似火时,在暑期,晴天,我会在树荫下和小伙伴玩“蹦鞋底”“炸地窑”等游戏;雨天,又会下土棋“蚂蚁上山”和“下军棋",只动脑筋,不费力气,轻松自在。比如费力气的“蹦鞋底”,就是把4个人8只手工布鞋脱掉,找一块平坦的地面上全部把鞋面俯下,“一”字排列,各有间隔,然后按顺序,每人翘起左脚,只用一只右脚蹦跳踩俯下的鞋底,谁先开局谁当首局裁判,每局连轮踩3次,累计谁踩到的最多谁赢,谁踩到最少谁输,最后赢家往输家屁股上打3破鞋。这种玩法鼓励上进,锻炼身体,看谁蹦得高、踩得准、姿势美,有耐力,赢家当裁判,很有意思,只是不讲卫生,这种游戏也是农村孩子的独创。往往几局下来个个都累得汗流浃背,赶紧再一起跳到村东半人深的水塘里洗个痛快澡。
又如“炸地窑”,是把夏天吃过的核桃晒干,每人带来一布兜,选地方挖一圆锥型地坑,俗称“地窑”能容下4子(有几人参与放几子),和地面平。然后在周围划个圆圈,定位界限,玩家每人手持自家一枚核桃,照准“地窑”中放置的某一核桃猛力砸下去,把其炸出来飞到圈外,这枚核桃就归属于你,最后谁赢得最多谁是胜利者,洋洋得意,而输者心甘情愿,激励他再 寻更多丢弃的核桃,好来下次。这种游戏同样不卫生,只是孩子们在用力砸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
到了秋季,蝈蝈最爱藏在青绿或苍黄的大豆叶上鸣叫,“嘀嘀、嘀嘀”,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出了即将成熟收获的庄稼地,传播到秋高气爽的天际,给空旷辽阔的原野注入了盎然生机。也就是此刻,我会神不知哦鬼不觉地来到这里,带着事先用秫秸做成的笼子,小心翼翼地瞅准蝈蝈,一个箭步冲上去,迅速扑到它,用右手拇指和食指钳住它的颈部,防止锐利的嘴巴咬伤,将它囚于笼中,还带上几片青豆叶塞进去,喂它吃。然后兴高采烈地提起笼子,回家把它挂在院子的墙上或树上,每天听它唱歌,看它吃豆叶,高兴极了!
还有儿时让我乐此不彼的是像猴子似的爬柳树,捉“丁克狼”(学名不知,类似秋蝉)。这种幼小的昆虫会飞,背壳上白斑点点,好似“花大姐”(昆虫),披一件花衣裳,长的极好看,我百看不厌,见到它就像牛郎见到织女,或是董永见到七仙女一般,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最令我喜欢的是它有一副嘹亮的好嗓音,无论是趴在树上,还是在展翅飞行中,都会“嗯嗯嗯嗯”鸣叫声连续不断,就像人们在唱一首旋律悠扬的催眠曲。抓到它后,只需要用一小片秫蔑插住它背上颈部的薄壳,拿在手中,它会长久不停地一个频率唱下去,一直唱到它累了为止,稍一停歇,马上又一展歌喉,重复着原来的声音频率,直到累死。在我看来,它就是当代人间“民歌天后”汤灿,人见人爱,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也是我夏秋时节最得意的童趣!
到了冬天,寒风凛冽,冰天雪地,屋檐下冰挂尺余,不耐寒者脚手冻伤,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尽管如此,贪玩的天性没有阻挡我的童趣,而是抽暇还要尽量尽兴地玩耍。为了暖和身子,更是为了取乐,在学校上课前下课后,尽管穿棉衣笨重,但只要有同学挑战,就左脚抬起放到右膝盖上,用右手搬起左脚,右腿呈金鸡独立状,蹦蹦跳跳开始“斗鸡”,胜者接续和另外人再“斗”,直到“斗”败为止。有时,换个方式,两人摔跤,两人搬手腕,胜者接续另选他人,直至玩耍得大汗淋漓才作罢。在老家房前屋后,大雪天不顾手脚冻肿,寒气袭人,还单独坚持堆雪人,把它刻画得有鼻子有眼,栩栩如生;或者和伙伴们一起手团雪球打雪仗,你扔我一个,我还击你一团,弄得满身都是雪也不停手,而是热气腾腾,玩耍起来甚至忘记了吃饭睡觉,好不痛快!
以上都是白天玩的游戏,到夜晚,不顾一天的劳累,孩子们还是同样生着法子玩耍。由于那时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是点煤油灯照明,所以,到了夜晚,童趣自然是“捉迷藏”“抓特务”“挑兵选将”“猫钻12洞”“打扑克”等。如果是月光皎洁,微风习习,那自然最好不过,还会和大人们一起听说鼓书,看电影,听灯戏,是农村当年夜晚最热闹的文化娱乐节目,最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也是我最为炫耀的童趣。
俗话说,“会听(看)的听(看)门道,不会听(看)的听(看)热闹”,童年时我就属于听(看)热闹的一类,戏路内容不懂,也是每晚逢戏必听,逢电影必看,有时远路要到外村跑10来里,尽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是场场不少,就图个心里有乐子。记得1967年春在邻村放电影,影片是新闻纪录片《毛主席8次接见红卫兵》和故事片《鄂尔多斯风暴》,这可是稀罕事,当时我还不到10岁,相距10夜路,父母奶奶嫌我年纪小跑不动,事先就不让我去,奶奶晚饭前后还特意看着我。我嘴里说不去,也怕跑不动,可心里好像百爪挠心,最后还是奶奶没看着,一溜烟钻到本村看电影的人群中,硬是在别人的搀扶下来到了放映场,而第一个纪录片已接近尾声,第二个故事片也因人小个低,挤不到近前看不到画面,只能站到远远的地方偶尔看一眼,绝大部分是听电影,内容一概不知,就那也心满意足了。在返家的路上,我见到了本村同样大小的伙伴,在家长的陪同下都去了,而我孤单一人,还是坚持跑回了家,累得三天没上学,还患了感冒,教训深刻呀!奶奶心痛地说,看你以后还去看不,我发誓说再也不跑远路看了。可是,一遇邻村放电影,尽管已在本村看过一遍了,夜晚还是早早溜走非看不可,只是没那次路远,奶奶知道后骂我一句,真是“好狗改不了吃屎”,以后看电影再也不管我了。现在回头来看,奶奶是理解了我的童心童趣,所以才放我一码。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5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顽童早已年过半百,两鬓染霜,童趣伴随着似水流年也遗忘得无踪无影。不过,而今忆及仍依稀可现。和当代顽童相比,我们那一代的童趣如陈年老酒,甘醇可口,馨香四溢。现在少年儿童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小眼镜”“小胖墩”?为什么顽童的天性被沉重的书包课业学业负担所取代、所扼杀?为什么孩子们的童趣少之又少课外辅导多之又多?难道高科技当代文明就可拔苗助长吗?我的答案是:否!not!
愿全社会和家长们都来关注少年儿童们科学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传道义、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多多给予关爱,童年不可逾越,童心不可欺骗,童趣不可无有,童真不可改变,让每一位孩子都充分享受快乐和幸福的童年!
第五篇:客家围龙屋简介
客家围龙屋简介
俗语说“有山必有客,有客必有山”。自古客家人都是逢山而居的,历史上的客家人都是由于做官升黜而迁徙。客家人原本祖籍北方,一般祖上都是大官,官宦之家名门望族,但是由于朝庭政事变故而被黜迁至南蛮山野之地。客家人比较聚集的地区是我国南方的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以及贵州等省。因为客家人的祖先是北方的名门望族,做官为臣,故重男轻女思想比较重。在这种封建顽顾思想的指导下,客家人入乡随又与当地文化交融之后便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天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建筑设计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最终要得是围龙屋反映的客家人的精神,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
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在现在,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摆宴席,祭祀神灵。
这就是关于客家文化中客家围龙屋的整体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