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推动检察事业发展范文

时间:2019-05-13 17:4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定信念推动检察事业发展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定信念推动检察事业发展范文》。

第一篇:坚定信念推动检察事业发展范文

坚定信念推动检察事业发展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着力解决全体政法干警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法机关的新变化、新气象,中央政法委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研究、确定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为今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其中,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检察官的灵魂和支柱,是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坚定信念提出的背景

***书记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重要时刻,提出“坚定信念”的要求,源于现在人们精神世界的状况,源于政法队伍精神世界的现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方面从国际国内形势来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依然激烈。冷战结束后,东西方两大阵营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因为,西方敌对势力除对社会主义阵营实行经济封锁或制裁的同时,更加剧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渗透,对包括政法机关在内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实施起“和平演变”。前苏联解体以及东欧剧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时候,信念危机比经济危机更可怕。而在如今的中国,我们既可以看到“抗震救灾精神”、“世博精神”、志愿者的奉献精神等可感天动

地的壮举,同时也深为我们耳闻目睹的一些信仰匮乏、精神脆弱、伦理失范、文化低俗等非道德和反道德现象而忧心与焦虑。

另一方面从检察队伍现状来看。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还在一定时期并存。绝大多数检察干警在大是大非面前,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辱检察使命。但仍有极少数干警宗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发生偏差,存在着“拜金主义”和“个人享受主义”,对执法为民缺乏应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对群众的正当诉求冷漠横推。这些都说明了在检察干警中重提“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二、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做到品格忠诚

忠诚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基础和原动力,是检察官必须具备的首要政治品格。缺乏忠诚,检察事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忠诚是做人的美德,也是检察职业道德的核心,更是检察机关每位党员必须秉承的党性原则。忠诚就是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始终保持检察队伍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上的纯洁,忠诚于检察事业。

作为新时代的检察干警,我们就要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忠于检察事业。忠于党,是检察官的政治义务;忠于是检察官职业的基础和本质要求;忠于国家才能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能;忠于人民,才能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落脚点,实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于宪法和法律,才能强化法律监督,才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利维护人民的权益。

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理想是人们对可能实现的价值目标的追求,信念则是人们对社会发展所持的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采取相应的追求和行动。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是人民权益的捍卫者。在新形势下,检察干警应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推动检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讲:

首先,应当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回顾建党90年的革命历程,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就是因为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一批批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任长霞式的党员干部,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心里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的朴实情愫。这就再一次证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瞩目成效的关键。因此,检察机关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重点应加强对干警的党性教育和宗旨教

育。着力解决检察队伍建设中与党性不相符的突出问题,着力化解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矛盾纠纷,着力净化执法空间,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确保宪法和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

其次,应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建国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检察机关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干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同,以“解放生产力”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以“发展生产力”作为检察工作的落脚点。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大局,服务人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把“以人为本”思想融入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各个环节中,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转变观念,拓展检察工作视野,把握检察工作发展规律,破解检察工作难题,务实创新,不断促进检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最后,应当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而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是保持检察工作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关键所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夺取政权靠的是人民;党执政后,我们巩固政权靠的还是人民。可以说,我们党90年的发展史,是为了人民幸福的奋斗史,是依靠人民

前进的探索史,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感情史。人民是我们党工作的根本,离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个宗旨,离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切工作都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的检察工作是人民检察工作,它忠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密切地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检察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做到胸中时刻有大局、心中时刻有群众。只有始终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真正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才能始终坚持人民检察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也可以这样理解,没有人民的支持,我们的党就失去了依靠。同样,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检察机关也将一事无成。

四、坚定理想信念,做人民满意的检察官

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要做人民满意的检察官,就应当勤于实践,在丰富多彩的检察实践中锤炼良好的职业品格。就要在检察业务工作中锤炼自身的职业品格。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检察官要自觉加强修养,潜移默化,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品格。就要在本职工作中养成自身的职业品格。检察官要使“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内化于心,在日常检察工作中做到常修为检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就要在检务公开中检验自身的职业品格。依法公开检察执法、办案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让人民群众来检验和评定检察官的职业品格。

第二篇:发展检察事业服务经济建设思考建议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效体现科学发展。而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把“三个坚持”贯穿检察工作始终,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努力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

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实现检察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一、坚持发展,努力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理念。要始终坚持把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把检察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之中,围绕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思考和谋划检察工作,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始终坚持服从于、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增强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一是要坚持查处与服务并重。既贯彻落实好检察工作严格执法、加强办案的要求,又要从服务大局出发,达到为经济建设服好务的目标,工作中,要重点做到两个结合:首先是要把查处案件同当地重点工作相结合;其次是要把查处案件同提供法律服务相结合。注意为企业和有关部门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和服务,以扩大执法效果。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经常深入发案单位上法制课,到社会上宣传法律,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某些问题,为其提供法律依据。二是要坚持查处与预防并举。我们不仅要有效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还积极开展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努力减少和杜绝职务犯罪,从预防中求服务。同时要努力维护改革成果、维护生产经营秩序。始终坚持执行法律标准与按“三个有利于”根本标准判断是非得失相统一,法律效果与经济效果、社会政治效果相统一,打击犯罪与为发展经济服务相统一的原则。正确适用法律政策,慎重对待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与改革、发展、稳定密切相关的案件。始终坚持执法办案不能影响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要做到查处与保护并行。在查处案件中,要坚持做到既公正查处案件,又适时对企业利益加以保护,从保护中求服务,除保护举报人外,主要保护好有关组织和经营者的利益。重点做到“三个优先”和“三个及时”。一是要做到为维护大局利益,群众反应强烈的优先查处,及时反馈结果;二是要做到为解决企业后顾之忧,企业法人举报的优先查处,及时结案;三是要做到为减少经济损失,被举报人影响大的优先查处,涉及到经营者被拘捕的及时与其领导部门沟通,经查经营者无问题时,及时消除影响。

(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高检院按照中央政法委的部署,着眼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检察工作与时俱进、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执法观、合理的监督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具体体现,因此检察机关在检察实践中,应该强化“三种意识”。

1.强化政治意识,始终保持检察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规范执法作为一项行为约束,就是要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党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开展检察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委保好持高度一致,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的干扰,使检察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严格遵守和模范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同时,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在反腐败斗争中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斗争格局,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职能作用。要提高广大检察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检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总揽和驾驭全局的能力,规范执法行为,牢固树立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严格按程序办事办案。从而提高办案质量和效果,提高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的能力和水平。

2.强化责任意识,为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职尽责。检察实践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司法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深刻认识检察机关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要认真贯彻最高检确立的“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的总体要求,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努力做到依法、全面、正确、充分地履行好各项检察职能。强化责任意识,就要具有对党委负责,对法律负责,对举报人负责,对案件本身负责,对办案人负责的一种高度负责精神,这也是检察机关能否公正执法,严厉打击职务犯罪的基本保证。在现实社会中,有些职务犯罪案件涉及到

案内案外诸多情况,每当查处职务犯罪案件,都要遇到各种说情、“过问”、甚至嫌疑人方的威胁等,或者查到关系人、关系单位、亲属朋友等人的身上,使办案出现阻力或疆局。这时,检察人员就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承担起责任,协调好关系,排除阻力,保障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3.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把提高执法水

平和办案质量作为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办案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是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具体体现。执法不规范,就会使办案质量不高,办案质量不高,也就谈不上执法公正,就会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化质量意识,要明确和重申“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的原则和各项办案纪律,克服单纯追诉、先入为主的执法理念,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惩治犯罪与保障**并重、执行实体法与执行程序法并重。强化质量意识,就是要把案件质量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使每一起案件都做到结果上正确,实体上正义,程序上合法,社会反映良好,办成经得起法律检验、经得起证据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强化质量意识,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执法观念、工作原则、办案纪律、办案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办案工作,建立和完善保证办案质量的长效机制。要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为实现检察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和有力促进执法公正打牢基础。

(三)牢固树立打击是最直接有效服务理念。检察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牢牢把握自身的宪法地位,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坚持以业务工作为中心,按照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要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突出打击重点,加大打击力度,提高打击时效,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依法履行打击刑事犯罪、打击经济犯罪和查办职务犯罪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祥和的社会环境。重点抓好“三个着力点”。

1.认真抓好惩防犯罪着力点,努力创造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是社会稳定的具体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严惩各种刑事犯罪,促进社会治安的进一步好转。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严重影响百姓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依法履行民事行政检察职能,运用检察建议和抗诉手段,为蒙冤受屈的人民群众伸张正义、讨回公道,保护人民群众的诉讼平等权利。检察机关自身在执法办案中,更要坚持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检察机关在为优化治安环境,加大打击力度,严格办案质量的同时,还要根据党委和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绝不手软。要积极排查化解矛盾,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切实履行对社会的承诺。办理每一件案件,操作每一个执法环节都不能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能侵犯人民群众的**权利。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诉讼审判案件,要认真对待,指派专人,实施全程监督,避免涉法上访案件发生。同时,要主动为政府分忧,多做劝解和化解矛盾的工作,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2.认真抓好惩防职务犯罪着力点,努力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要重点查办发生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徇私舞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犯罪,商业贿赂犯罪,以及负有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的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犯罪。同时,还要积极构建惩防职务犯罪体系,建立长效机制,把监督重点放在金融机构和行政事业收费单位上,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召开联系点协调会议,坚持送法上门,帮助建立和完美内部管理规章,堵塞管理漏洞,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督,警钟常鸣,做到打防并重。

3.认真抓好诉讼监督着力点,努力创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这就要求进一步增强法律监督意识,强化监督措施,增强监督实效。要针对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使监督“端口”前移,加强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刑事审判监督、刑事执行监督,保障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统一正确实施,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

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对检察工作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既要注重干警队伍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又要在履行职责中坚持执法为民,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全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出发改进检察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端正检察人员的执法思想,引导全体检察干警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落实好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政法工作指导方针。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重于一切,人民利益急于一切”的执法思想,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各项检察工作、各个执法环节,都要细心研究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体察人民群众的情绪,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一根本标准监督和检验检察人员执法行为、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重点树立“四个意识”:

1.坚持严格遵守程序的意识。在办案中往往中只注重实体上的公正而忽略了程序上的公正,忽略程序或者违反程序本身就是不公正。针对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程序意识,维护程序独立的司法价值,以程序合法保障实体公正。

2.坚持保护诉讼权利的意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是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实现。保证当事人享有充分的诉讼权利,当事人可以获得心理的满足,有利于认定案件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双方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保障双方地位的平等性,有利于当事人相互进行举证、质证和进行辩论,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正。

3.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的意识。打击与保护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打击犯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权。在办案中,要加大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合法权益的维护,防止利用职权侵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4.坚持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意识。宪法修正案把保护人权写进了宪法,加大了人权保护力度,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保护个人私有财产权。最近,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召开了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人权的会议。可以说,对人权的尊重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纸上的法律真正贯彻到具体的司法中,有一个具体的过程,就是要执法者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对人权的极大尊重和重视。

(二)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检察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是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控告申诉工作,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渠道,不断满足人们渴望用法律维护自身民主权利的需求。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领导包案制度、首办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处理涉检上访的长效机制。依法及时办理各类控告申诉案件,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各种诉求,努力做到人民群众署名上访案件,件件有回音、案案有结果,保证人民群众有冤有地方申、有苦有地方诉,有理的官司打得赢。其次是要进一步强化诉讼监督功能,全面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监督,不断满足人们渴望公平正义的需求。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形式、提高监督效率、增强监督效果。使错案得到及时纠正,使枉法行为得到严肃处理,使遗漏的犯罪分子得到及时追究,使无辜的当事人得到保护,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得以实现。同时要抓好检察队伍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能力强、素质高的队伍。

1.坚持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注重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干警头脑,注重思想理论学习灌输,抓好思想道德的劝导养成。理想信念的巩固坚定,使检察人员在政治上日益达到成熟。

2.坚持强化专业能力提升。在经常性专业培训基础上,我们通过集中学习,开展岗位练兵、专题研究等方式,使检察队伍在司法宗旨、司法理念、司法职能、司法制度等方面不断充实新知识,提升适用能力,实现了学历、专业水平同步升级。

3.坚持以人为本用人理念。重视选能任贤,坚持唯才是举,坚决把政治上忠诚可靠、专业上出类拔萃、人品上赢得公信的人放在重要部门和重要岗位上,委以重任,放心放手让他们挑大梁。同时,要关心干警生活,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为干警办好事、办实事。

(三)坚持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检察机关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必须把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检察工作中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执法理念,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检察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同时,执法为民也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要求和体现。

长期以来,检察队伍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的检察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甚至相当突出。有的检察干警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滥用执法权力,徇私枉法,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有的检察干警没有从思想上弄清权从何来、为谁用权的问题,是缺少群众观念,缺乏群众感情的体现。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就必须在全体检察干警中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执法为民理念,确保检察工作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执法为民的内涵概括说有三方面内容:一切为了人民、走群众路线、尊重和保障人权。

1.一切为了人民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检察机关要立足本职,恪尽职守,严密防控打击违法犯罪,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当前,我国仍处在刑事案件高发时期,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检察机关要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及时打击违法犯罪。检察机关还要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利益诉求。当前,就业再就业、收入分配不公、征地、拆迁、国企改制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热点和焦点,检察机关必须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2.坚持走群众路线。首先必须正确处理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检察机关机构建设,保障检察机关有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在新形势下,坚持专群结合,集中体现在强基固本,大力加强检察机关的基层基础工作上。其次,检察干警走群众路线,要学会做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学会做群体性事件等特殊状态下的群众工作,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要深刻理解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涵。在工作中,检察机关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司法保障。要树立人权保护意识,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处理有关案件和事件,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同时检察机关也要切实尊重和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员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控告申诉权,特别是聘请律师的权利等诉讼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并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超期羁押、体罚虐待被羁押人员。检察干警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在执法活动中切实做到尊重和保护人权。

三、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实现检察工作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好统筹兼顾这一科学有效的根本方法尤为重要。我们认为,作为检察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码应该坚持“十个统筹兼顾”。

(一)坚持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开展诉讼监督统筹兼顾。检察机关在充分履行打击、预防、监督三项检察职能的同时,要做到打击与预防并举,打击与服务并重,监督与保护并行,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偏废。要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突出打击重点,加大打击力度,提高打击时效,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依法履行打击刑事犯罪、打击经济犯罪和查办职务犯罪职能,还要积极开展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努力减少和杜绝职务犯罪,从预防中求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祥和的社会环境。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争取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二)坚持检察业务建设、检察队伍建设、检察信息化建设统筹兼顾。检察机关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紧紧抓住业务建设这一中心,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加强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是根本,是完成业务建设,实现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保证;信息化建设是保障,能够为业务建设、队伍管理提供动力和支撑。也就是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有效地运用于业务建设和队伍管理,改变传统的办公办案管理模式,推进检察机关办案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化,提升整个检察工作水平,提高新时期检察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

(三)坚持检察事业发展与检察人才培养统筹兼顾。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人。检察事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检察人员的素质。因此,检察事业要想实现长盛不衰,检察机关就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发展的高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工作,取得实效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要积极引进人才,大力培养人才,不断充实后备人才,打造过硬的检察官队伍,按照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法律监督能力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检察队伍,(四)坚持检察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与制度完善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对制约和妨碍检察事业发展、影响检察工作效率和效果的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建立起有利于检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注意把握普遍性规律和法律规定的严肃性,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司法规律和检察工作规律,更新执法观念,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变革不合时宜和守旧僵化的做法,为改革开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不断推进检察工作向前发展。

(五)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统筹兼顾。检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服从党的领导,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一方面打击严重经济犯罪不能影响社会稳定,查办职务犯罪不能影响经济建设,开展诉讼监督不能影响司法权威。另一方面,不能因为强调人权保障职能,就削弱专政职能;不能因为强调热情服务,就放弃监督管理;不能因为强调预防,就忽视打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察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六)坚持打击犯罪与促进社会和谐统筹兼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服务、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检察机关既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还要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要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犯罪分子的不同情况,依法区别对待,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适度。要创新办案工作机制,改革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案方式,建立快速处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依法建议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和简化审理程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要着力保障民生,高度重视涉检信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七)坚持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统筹兼顾。办案数量、效率与办案质量是工作力度的集中体现。没有一定的办案数量和办案效率,就没有震慑力,工作力度就无从体现;如果办案质量不高,工作力度就会打折扣,甚至出现负面效果。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办案数量、效率与办案质量并重,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并重,以此提高执法办案水平。特别是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要坚决贯彻“加大力度,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两个延伸”的工作要求,逐步形成以办案流程管理和过程控制为载体,以办案质量考核为评价手段,以办案责任制和责任追究为保障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干警的办案积极性,力争多办案、办好案,促使办案数量、效率与办案质量都有新的提高。

(八)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统筹兼顾。从严治警为干警坚定政治信念,勤政廉政,努力工作提供了自律准则和法律保护,而从优待警为干警履行职责职能提供生活和工作方面的物质保障。从严是保证,而从优则是激励。从严治警保证的是干警到岗到位,能够被动地履行岗位职责和最低应有的执法水平,而从优待警则是激励干警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创造性的思维去应对当代检察工作的新形势、新发展,解决新问题,从而达到更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因此,在政治强警、从严治警的同时,更要加强从优待警。从根本上落实从优待警工作,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精神上给予干警一定程度的优先或优于一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待遇和保障,对于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队伍的活力和潜能,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达到“凝聚警心、稳定队伍、焕发激情”,促进检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九)坚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与依法办案统筹兼顾。检察机关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既要严格执行现行法律政策,依法履行职责,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也要与公安、法院等司法机关、纪检监察、审计等行政执法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这些部门与检察机关的业务上不仅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有互补性,它们不仅是检察机关案件线索的主要提供者,有的也是检察机关依法办案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有力支持者。检察机关在独立行使检察权、依法办案的同时,要做到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统筹兼顾,只有与相关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更有力查办案件、打击犯罪,才能促进检察事业的不断前进和长远发展。

(十)坚持完成当前目标任务与长远发展统筹兼顾。长远工作具有前瞻性、方向性,是当前工作的导引和发展,当前工作则是长远工作的基础。既要抓好当前工作,脚踏实地完成近期目标,又要以超前的眼光,从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上思考问题,立足当前,计划长远,科学合理谋划长远发展。对检察机关来说,既要集中力量抓好本院目标完成工作,又要狠抓事关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工作,通过扎实的基础工作的积累,实现检察事业的不断前进和长远发展。

第三篇:五个文化建设提升检察事业发展软实力

“五个文化”建设提升检察事业发展软实力

李芳栋

2012-08-22 11:11:14来源:检察日报 2012年8月21日

检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重要支撑点,是检察干警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及其物质表现的总和,是推动检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并走向兴旺发达的一种软实力。河北省石家庄市检察院在检察文化建设实践中,注重从精神文化建设、素质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其育检、立检、塑检、兴检、强检的五大功能与作用,着力提升检察事业发展的软实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坚持用“环境文化”育检。这里所谓的环境文化,特指工作生活环境中的文化氛围。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积极浓厚的文化环境与氛围,是培育检察队伍、助推检察事业迅速发展的沃土”。为此,该院在一楼大厅和二楼通往餐厅的宽敞过道上,设立文化橱窗和文化长廊,悬挂箴言警句、工作剪影和干警业余创作的书画、摄影作品。定期组织联欢会、文艺汇演、书画展览和球类、棋类比赛,活跃文化生活,陶冶干警情操。此外,还成立了“检察文联”,下设书法、绘画、摄影、文学、体育、新闻等多个协会,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与其他单位进行比赛交流。

二是坚持用“精神文化”立检。精神文化是人们在物质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包括精神、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等。具体到检察机关而言,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建立在高度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基础之上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即“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不仅是我们检察

干警立身做人之本,更是立检从检之本。该院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使干警打牢立检为公思想基础,坚定执法为民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精神风貌。

三是坚持用“廉政文化”塑检。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对检察机关来说,廉政文化是塑造检察机关良好形象、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该院始终以“公正廉洁、执法为民”为检察干警的形象设计和价值追求,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公正廉洁执法教育、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等,使广大干警端正执法态度,转变执法作风,增强执法为民理念。同时,广泛开展“读廉”、“写廉”、“说廉”、“唱廉”、“促廉”等“五廉”活动。

四是坚持用“素质文化”兴检。“素质文化”,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对检察机关而言,“以培养检察专业人才、提高检察人员业务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文化建设,是检察事业兴旺发达之本”。近年来,该院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和“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争当学习型检察官”活动,经常组织开展业务知识竞赛、诉辩对抗赛以及“十佳检察官”、“十大精品案件”等评选活动。经常举办短期业务培训班,仅去年以来就先后举办业务培训班12期,还组织60多名业务骨干参加了省检察院、高检院组织的各类培训班。该院开辟了“检察文化大课堂”,定期邀请名家学者前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

五是坚持用“网络文化”强检。对检察机关而言,以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化建设,是实现科技强检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该院紧跟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步伐,经过近几年不懈的努力,已建成省、市、县三级通

信网络和计算机局域网,实现了与全省、全市检察机关的语言、数据、视频传输,形成了以市检察院为中心枢纽、连接各县

(市)区院的全市检察系统办公、办案会议资源共享网络框架。建立了网上办公平台,使干警可以在网上开会、发通知、收文件、办理公文和案件。大力开展网络宣传报道。以图文并茂形式,及时宣传报道检察工作形势政策、制度规定、大型活动、先进经验、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为检察兴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部激励和外部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

第四篇:推动国企改革发展

推进国企改革发展

我们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个细胞,在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过程中,应多关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等内容。深入领会讲话内容,把讲话的精神学得入脑入心,才能把我们的企业做大做强。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如今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指南针。一是对公有制及其主体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作出了部署,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支持发展实体经济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二是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行更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三是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开放结构、拓展开放深度、提高开放效益、创新开放模式,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国有企业要勇于和善于担当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增强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提高抵御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国有企业必须全面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一)做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的工作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把国有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到真正需要国有经济进入和加强的领域与行业中,在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明确国有经济重点发展的领域和行业不能是具有垄断性的,不应向其他所有制企业关闭大门,反而应当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向这些领域投资,替代并促进国有资本向高技术、高投入的关键环节集中,以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同时,提高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的控制力,也不是要实现全产业链的控制,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都要尽可能地向其他所有制企业开放。二是明确国有经济重点发展的领域和行业并不是意味着限制国有企业向其他领域投资,也不能要求国有资本从所有一般性领域退出来,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最终实现全领域的竞争,所以国有企业只有不断扩展其发展空间才能够实现壮大国有经济的初衷。

(二)做好国有企业自身改革的工作

第一,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必须坚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让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国有独资企业逐步变成以公有投资者股权为主的股权多元化公司。重点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建设。这种做法有利于企业转机建制的改革尽快走上法制轨道;有利于企业资产和国有股权的合理流动,改善资产配置状态;有利于尽快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原则的治理结构,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促进企业资本债务关系和各种经济关系的调整;有利于使国有企业和其他实行公司制的企业更平等地竞争。

把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制公司,最终实现在资本市场上的整体上市,是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最佳选择。资本市场的盈利追求和监管压力能够有效地推动国有企业内部的规范运作,加速经营机制的转换,弥补外部监管的不足。在成熟、规范的境外市场上,很多国有企业已经从优良资产部分上市发展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资本化,流动性较强。

第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谋求产出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是其根本属性,所以必须把国有企业真正办成企业,遵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经营发展的普遍规律,做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一方面,要逐步减轻国有企业所承担的一部分本应该由政府和社会所承担的职能;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能,通过有效的监管体系和考核办法,引导国有企业经营者以提高资本收益为核心,做大国有资本,做强国有企业,进而带动和提升产业水平,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在行业发展的地位,保证可持续经营的能力,防止出现为追求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发展的短视行为。

第三,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建设新型国际化公司为目标,国有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理应成为“走出去”的领路人。要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以全球化的视野规划国有经济的发展方向,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此外,让国有企业走到国际市场上去,将使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呈现错位发展的格局,有利于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国际市场开拓者,既让出了部分国内市场,又可以带领中小企业共同进军国外市场,二者相互补充,和谐共赢。

(三)做好为国有企业营造外部环境的工作

从当前的公众舆论上看,尽管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对国有企业的负面评价,涉及国企收入和国有垄断等方面。应该看到的是,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近年来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主流,这是不置可否的,但由于社会舆论格局的变化,公众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成就知之甚少,暴露的问题却被不断放大,原因之一就是国有企业缺乏改善自身形象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能力。所以说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仅要有上述“硬招式”,还要具备下列“软功夫”。

1、国有企业要敢于审视自己的缺点,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社会舆论所提出的负面问题,把公众对国有企业的期待化作改革的动力;要端正态度,学习同媒体沟通的技巧,熟悉新媒体传播的各种方式,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注,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化解社会舆论的误解和偏见。

2、国有企业要善于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加强理论研讨,抵制错误观点,从理论上讲清楚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国有企业需要积极配合新闻宣传部门,努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国有企业的宣传工作需要改进宣传方式,提高宣传艺术,坚持实事求是的报道,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舆论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总而言之,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国企系统应加大重组整合力度,推进内部资源整合,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改制上市,深化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构建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立国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国有企业应该更加坚定信心,把总书记讲话精神融会贯通到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为全面建成大企业大集团而奋斗,共同创造国有经济和国企战线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握正确导向、增强宣传效果,推动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激励和动员干部群众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谋划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各级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形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要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动力,扎实做好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和“十一五”目标任务。要按照全会要求,把握重点,加强研究,进一步修改完善好的“十二五”规划,科学谋划好城市的长远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全会关于文化产业的提法尤其引人注目。文化产业的理念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被提及,但在五中全会公报中,文化产业用了219个字加以阐述,要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制造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目前也提第四产业是高科技产业。我国在农业大国的基础上建立工业化国家,需要减少第一产业人口的比重,大力发展服务业。而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经济能不能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作支撑。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打造。美国文化产业正成为美国政府执行对外文化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重要工具。我国不少地区也先试先行,努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圳特区成立30年来,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改写了“只有经济,没有文化”的历史。2010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性发展,正迎来一个历史性拐点,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周期。

下载坚定信念推动检察事业发展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定信念推动检察事业发展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检委会委员作用 引领检察事业发展

    发挥检委会委员作用引领检察事业发展 检委会是检察机关业务建设的指导和决策机构,实行委员制结构的组织形式,检委会委员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

    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在思想上时刻保持先进性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时代的弄潮儿,作为青年的代表,我们昭示着未来,代表着祖国繁荣强盛的希望。穿岁月峰头,体历史之烟。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写......

    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勇于承担 ——《六项精进》读后感 上海市场是公司业务的核心,也是公司走向成功的大本营,只有把上海区域做强做大,然而依托上海这板块,辐射到江浙二省,在南下广州深圳,北上......

    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教师 一生中要扮演许多角色,来二中七年了,我完成了许多角色的转换,为人妻、为人母,但有一个角色始终未变,那就是,我是一名党员教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

    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司法为民 —赴江西、湖南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5 月 5 日到 11 日,在胡昌足副院长的带领下,我院第一批全体同志踏上了红色之旅,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时间虽然很短暂,但......

    坚定信念(最终定稿)

    《坚定信念,放飞梦想》放飞梦想主题班会教案 一、引言 男:人生需要一盏明灯,这就是信念。求索的道路漫长、艰苦、曲折,但只要有信念的明灯的引航,我们就能坚定正确的方向,排除一切......

    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脚踏实地 古语说得好,“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道理虽然很浅显,却意味深长,值得回味,而某人某事的一点触动都能对这句话多一层感悟。参加工作快9年了,每年各级公安机关都......

    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倡导务实 黄重南 2011-11-15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定信念、倡导务实》。 在我村多年工作中,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