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检察院信访案件督察制度
人民检察院信访案件督察制度
为了进一步明确重点信访案件息诉稳控责任、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忻州市人民检察院建立健全“七项制度”切实强化重点信访案件息诉稳控及督查督办工作。
一是严格“一把手”负责制度。各区、县检察院“一把手”是本地区重信重访治理工作、重点信访案件办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在工作中做到亲自动员部署、亲自包办案件、亲自组织推动、亲自督促检查,确保实现中央政法委交办非正常进京上访案件息诉率达90%以上、其他重点交办案件息诉率达50%以上的工作目标。
二是强化领导包案制度。重点信访案件系在办案件的,分管院领导即为包案领导,相关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直接责任领导。包案领导必须深入一线,亲自接访、办案、协调,力求案件得到妥善处理。
三是健全研讨会办制度。市、区(县)检察院每周召开一次重点交办案件办理工作情况通报会,掌握重点案件进展情况,推进重点案件的办结;包案领导每周要主持召开一次重点承办案件研讨会,完善方案,落实措施,巩固成效;市检察院相关办案处室要每周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掌握办理进度,沟通办理信息,加强督促指导。
四是完善督查督办制度。实行领导包片督办制,市检察院领导按照工作联系点分工要求,定期深入基层检察院督查指导重点信访案件办理工作;实行联合督查通报制,市检察院成立督查组,定期对重点区县重点案件进行督查督办;实行专人督查推进制,市检察院设立督查督办办公室,采取每日联络、巡回督察等方式,及时跟
踪了解案件办理进程,积极协调会商疑难事项,收集、汇总、汇报办理信息,加快案件推进。
五是实行限期未结问责制度。由市检察院督查督办办公室每周将全市检察院承办的重点信访案件进行梳理,并厘定督办信函,明确办理要求,限期息诉报结。对届期未结案件,区县检察院包案领导要到市检察院说明原因,对工作明显不力的,实行责任倒查。
六是落实信访联席会办制度。建立“诉”、“访”分流处理机制,对承办的重点涉诉信访案件,在经依法审查、复查处理确保案件裁判无瑕疵后,应及时报请同级联席办明晰责任,交由原事发责任单位积极化解,检察院配合做好息诉停访工作;对重点交办信访案件分类梳理,按照“先易后难、相对集中”的原则,将需要提请政法委、联席办协调解决的案件,集中报送,有序安排,力争通过联席会办化解一批重点涉诉信访案件。
七是执行信访责任倒查制度。对重点信访案件,逐一落实稳控责任和措施,逐一明确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因责任不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加大问责力度,严肃倒查追究,实行一票否决。
第二篇:人民检察院信访案件终结办法
人民检察院信访案件终结办法
(2005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检察院信访案件终结工作,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和信访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访案件,是指依法属于人民检察院处理的信访案件。第三条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处理信访案件,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做好息诉工作。
经依法处理、解释疏导,信访人仍缠访缠诉的信访案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提出终结意见:
(一)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经复查作出的决定等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定性准确,处理适当,并已书面告知复查结果,信访人未提出新的证据的;
(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信访人的合理诉求已经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解决,善后工作已经落实,信访人仍坚持信访,提出的要求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
(三)信访反映的问题已经依法处理,信访人明确表示接受处理意见,又以同一事由重新信访的;
(四)经过依法开展工作,限于客观条件,案件仍无法侦破或者犯罪嫌疑人暂时无法抓获,信访人又不能提供新的证据或者线索的。
前款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信访案件终结后,出现新的证据或者线索,足以影响原处理决定的,原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重新调查处理。第四条信访案件终结决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或者省级人民检察院 作出。
第五条信访案件终结决定应当依照下列程序作出:
(一)不服县级或者地市级人民检察院处理决定的信访案件,作出处理决定或者复查决定的人民检察院认为应当终结的,应当逐级向省级人民检察院书面申报,由省级人民 检察院作出终结决定;不服省级人民检察院处理决定的信访案件,经复查认为应当终结的,应当向最高人民检察院书面申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终结决定。
(二)申报前,应当对案件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调查核实或者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申报决定应当报经检察委员会讨论作出。申报时应当一并提交复查报告以及必要的案卷材料。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或者省级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收到申报后,应当在三日内按照职能分工移送本院有关承办部门审查。承办部门应当在三个月内提出审查意见,认为原处理决定正确应当终结的,报检察长决定,必要时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作出终结决定;认为原处理决定错误应当撤销或者重新调查处理的,报检察长审批决定。
(四)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终结的信访案件,承办部门应当制作《信访案件终结决定书》,连同有关材料移送本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信访案件终结决定书》格式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制定。
(五)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当在作出终结决定后七日内将《信访案件终结决定书》连同有关材料发送申报终结的人民检察院。
(六)原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信访案件终结决定书》之日起七日内送达信访人,并通知信访人所在单位或者乡镇、街道做好稳控工作。必要时,采用适当方式向社会公示。
(七)检察长决定撤销原处理决定或者重新调查处理的案件,承办部门应当在七日内书面通知下级检察院执行,并书面向本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反馈。第六条原作出处理决 定的人民检察院在向信访人送达《信访案件 终结决定书》时,应当做好法律政策解释和思想教育工作,劝其息诉。信访人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继续信访的,各级人民 检察院不再受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信访人不服人民检察院处理决定的申诉作出的复查决定,是信访案件终结决定。原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复查决定书》后,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第(六)项和第六条的规定办理。第八条省级人民检察院作出终结决定的,应当将《信访案件终结决定书》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并抄送同级有关信访工作部门。
第 九条最高人民检察院控告检察部门收到省级人民检察院上报备案的《信访案件终结决定书》后,应当在三日内按照职能分工移送本院有关部门审查。有关部门承办人 应当在十日内提出是否同意省级人民检察院终结决定的审查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认为终结决定正确的,应当在报经分管检察长审批同意后结案;认为终结决定 确有错误的,应当在报经检察长决定后,书面通知作出终结决定的省级人民检察院纠正。审查结果应当书面向控告检察部门反馈。
第十条在信访案件终结工作中,因错误履行职责、违法违规办案,导致定性处理错误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信访人在信访中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第十三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信访督察督办制度
贺家田乡2011年信访督察督办制度
一、办理原则
1、实行办理信访,查办案件工作责任制。凡上级批转督办的信访件和乡党委、乡人大、乡政府、乡纪委直接 收到或乡上主要领导接待受理的群众来访,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班子成员及各分管领导要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查处的工作责任制,组成3人以上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对查处工作负领导责任。
2、实行失察责任追究制,因调查不深入、偏听偏信、取证、核对证据不到位,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查办失实,造成当事人重复信访、上访,甚至越级上访者,分管领导和调查人员要负连带责任,实行责任追究。轻者做出检讨,重者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相关规定追究领导责任。
3、重要信访的查处要按照查前领导办公会议集中研究,制定调查方案,调查中分管领导要及时汇报调查情况,调查结束后乡领导办公会议专门研究讨论确定处理意见, 分管领导和调查组人员不得自作主张。一般信访件的查处由各分管领导把关负责,调查处理报告经乡党委书记审阅后方可上报。
4、查办信访件要严格按照“实事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的二十字方针进行办理。
二、办理信访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1、凡信访件一律由乡党委秘书负责拆阅、登记后,转交党委书记或纪委书记阅示,批转各分管领导负责查处。
2、乡党委书记依据信访件所反映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和相关情况,做出是否专题研究,组成专门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的决定,需专门研究的,应及时召开乡领导办公会议研究调查方案,组成工作组,属于一般性的信访件可直接批转分管领导组成调查组负责查处。
3、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应及时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重要案件经乡领导办公会议讨论确定,一般案件经乡领导办公会议或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审核后,确定处理意见,形成正式调查处理报告,上报备案。
4、调查处理结果的上报:报告形成后,经乡党委书记或乡长,纪委书记把关审核后打印上报。属区委、区政府督查室、信访室以及区上主要领导批办的信件,上报时直接报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报告落款为“中共贺家田乡委员会调查组”。属区上有关其它部门转办的信件,上报时直接报有关部门,报告落款为“贺家田乡人民政府调查组”。属区纪委、监查局转办的信件上报时直接报区纪委,报告落款为“中共贺家田乡纪委调查组”。
三、办理信访件的基本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原则,执行政策、秉公执纪、廉洁奉公、遵纪
守法,认真解决存在问题,切实做好思想工作。
2、保障当事人的权力。根据《党章》、《宪法》和党纪政纪的条规、法律法规的规定,查处信访件要切实保护信访当事人(包括检举人、控告人和申诉人)的合法权益。
3、严格保密制度。除查办案件人员和领导外,办案人员不得向其它人员泄露检举、控告和申诉人员的姓名、信件和调查取证的情况。
4、严肃处理打击报复诬告陷害行为。
5、按照已转已办的原则,除个别限定了查办时限以及案情比较复杂的信件外,其它信访件从交办到办结,上报结果办理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天
第四篇:信访案件交办制度
信访案件交办制度
为进一步促进我镇信访交办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为民、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根据国务院、山西省《信访条例》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交办的原则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的原则;条线负责、划片管理的原则;领导包案、实行“六包”的原则。
二、交办的范围
1、领导有批示的信访事项;
2、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3、涉及群众性利益的;
4、按现行法律政策规定应该解决的;
5、政策不明确,上访人确有困难的;
6、需要几个部门处理的;
7、有关地方或部门不作为的;
8、处理意见明显不当的;
9、反映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
10、其它需要交办的信访事项。
三、交办的途径
1、上级信访部门交办;
2、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交办;
3、县信访局交办;
4、镇信访办交办。
四、交办的办法
单个信访事项的交办、综合交办、电话交办等,都要下达正式公函。
五、交办信访事项的办理
1、交办信访事项的承办片自交办函件的5—10日内办结,对疑难、复杂的案件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可延长最长不超过20日;
2、上级交办或本镇信访办交办的信访事项办结后要形成书面汇报材料,包片负责人签字,报镇信访办;
3、镇信访办要按照“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规范,手续完备”的要求,对报告办理结果的汇报材料进行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要退回重查再报。
六、交办信访事项的督办
镇信访办对信访事项承办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督办并提出改进意见
1、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的;
2、未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的;
3、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
4、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的;
5、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的;
6、其它需要督办的情形。
收到改进建议的包片负责人应当在5日内书面反馈情况,未采纳改进建议的应当说明理由。
七、交办工作的责任追究
对信访案承办有下列行为的,应通报批评或依法作出处理。
1、接到交办案通知后拒不提供情况或材料的;
2、接到交办的信访案后顶着不办或拖着不办的,在规定时间内既不说明原因又不报告结果的;
3、在信访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给工作造成损失的。
4、其他违反交办规定的行为。
交办工作责任追究按县政府关于《**县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篇:信访案件交办制度
王集镇信访案件交办制度
为进一步促进信访交办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为民、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根据国务院、江苏省《信访条例》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交办的原则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的原则;条线负责、划片管理的原则;领导包案、实行“六包”的原则。
二、交办的范围
1、领导有批示的信访事项;
2、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3、涉及群众性利益的;
4、按现行法律政策规定应该解决的;
5、政策不明确,上访人确有困难的;
6、需要几个部门处理的;
7、有关地方或部门不作为的;
8、处理意见明显不当的;
9、反映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
10、其它需要交办的信访事项。
三、交办的途径
1、上级信访部门交办;
2、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交办;
3、县信访局交办;
4、镇信访办交办。
四、交办的办法
单个信访事项的交办、综合交办、电话交办等,都要下达正式公函。
五、交办信访事项的办理
1、交办信访事项的承办单位自交办函件的5—10日内办结,对疑难、复杂的案件经交办部门领导审批,可延长最长不超过20日;
2、上级交办或本镇信访办交办的信访事项办结后要形成书面汇报材料,本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报镇信访办;
3、镇信访办要按照“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规范,手续完备”的要求,对报告办理结果的汇报材料进行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要退回重查再报。
六、交办信访事项的督办
镇信访办对信访事项承办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督办并提出改进意见
1、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的;
2、未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的;
3、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
4、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的;
5、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的;
6、其它需要督办的情形。
收到改进建议的单位应当在5日内书面反馈情况,未采纳改进建议的应当说明理由。
七、交办工作的责任追究
交办工作责任追究按县政府关于《睢宁县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执行。对村交办事项的责任追究严格按照王集镇年初签订的《信访工作目标责任状》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