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5篇)

时间:2019-05-13 17:1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

第一篇: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

文章标题: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

各位律师同仁:

大家好!

不良资产是指在银行贷款债权中长时间无法收回,银行企业对该部分债权大部分已经政策性地转让给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清收难度较大的部分银行债权。由于我国社会现阶段商业信用比较低和银行本身管理机制上的问题等原因,银行贷款不良率,相对较高。

据有关部门统计,现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高达20以上。因此,对这部分不良资产清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保护。所以,代理好金融公司不良资产案件意义十分重大。笔者在近几年代理这类案件中,有过一些思考,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请各位批评指正。

金融资产案件的特点是案情相对复杂,标的较大,周期较长,一般都是风险代理。这类案件能够出成果的比例不是很高。许多代理没有成果和报酬。比如,案件没有胜诉或者虽然胜诉了但没有执行到任何财产,律师就得不到任何报酬。那么代理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就将得不到任何回报,都是义务劳动——因为这类案件一般都是风险代理,即按照胜诉后,最终执行到位财产标的额的百分比给付代理费。但是,如果代理成功,代理费的数额和一般民事案件相比较多,成果也比较诱人。我认为,要办好这类案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准被告是关键

这类案件的债务人大多都已经改制、破产,资信状态非常不好。而这些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总希望逃废债务,尤其是银行贷款。有的改制以后原来的企业仍然存在,但是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有效资产,是一个空壳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约定把债务留在原企业,而改制后的新企业不承担债务或者约定承担部分债务,来个金蝉脱壳,等等。企业的改制形式多种多样,给银行或者资产公司的清欠业务带来极大的困难。这时,确定承担债务的主体就显得犹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债权是否能够收回。在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法律依据来确定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是2003年2月1日开始施行的。在该司法解释施行后,改制企业债务的承担主体,主要是依据该解释确定,在该司法解释出台前,因为缺乏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给确认被告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最高法院的有关指导意见,在上述司法解释出台前,对该制债务人主要是根据公司法人财产原则来确定被告。因为根据公司法,公司是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外承担有限责任。也就是说公司的全部资产是公司信用的基础,是公司债务的一般担保。所以,如果新企业由于改制或者对债务人企业进行了整体收购,那么就应该在接收财产的范围内,对原债务人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企业改制的情况种类繁多,根据不同情况,具体确认承担债务的主体;现在看,债务人逃债的方式五花八门,挖空心思逃废债务,仅仅适用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有时也无能为力。新公司法今年年初实施后,在继续适用最高院上述司法解释的同时,可以根据新公司法的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来扩大责任主体,让债务人的逃债行为无法得逞。新公司法的第20条规定了揭开公司面纱原则,该原则是美国在20世纪初最早以判例的形式确立的。由于该原则所涉及的具体情况非常复杂,所以,很难以成文法的形式加以概括。因此,虽然公司法规定了揭开公司面纱原则,但是目前在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出台的情况下,在司法实务中,由于该原则技术性比较强,适用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实践当中,主要有以下情况可以适用揭开公司面纱原则,一是公司资产不足,比如公司股东出资不足或抽逃出资的情况。二是公司与自然人股东或公司股东人格混同,比如一人公司个人财产和公司财产混同。有的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人员混同、经营混同、财产混同,都属于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可以适用公司法第20条的规定,揭开公司面纱,让股东、债务人的关联公司承担责任。当然还有其他情况,这里不一一列举。

所以,在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代理中,选准、选好被告是比较重要的,是这类案件成功的基础,但也有一定难度,需要代理律师付出心血,认真研究加以确定。

二、做好财产保全是代理这类案件成功的一个有效手段

因为,代理不良资产案件一般都是风险代理,从起诉到执行,全程代理。从实际操作来看,可能执行阶段是最难的,当前我们国家司法实践中的执行难是个老大难。冠冕堂皇的“地方保护”,以及其他各种案外因素的干扰,债务人总是千方百计逃避执行,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债务人与委托人领导层的个别人员之间的内外勾结,处处设置障碍,到处都是拦路虎。律师业务之难,莫过于代理执行案件。由于执行难,就必须多动脑,多准备,在起诉阶段就要考虑到执行阶段的事情。

三、执行阶段要积极主动,及时启动各种可能启动的程序

案件到了执行阶段,应该是整个代理过程最艰苦的阶段。所以律师要有心理准备,迎接艰难的挑战。在执行阶段,律师要积极配合执

第二篇: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

文章标题: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

各位律师同仁:

大家好!

不良资产是指在银行贷款债权中长时间无法收回,银行企业对该部分债权大部分已经政策性地转让给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清收难度较大的部分银行债权。由于我国社会现阶段商业信用比较低和银行本身管理机制上的问题等原因,银行贷款不良率,相对较高。据有关部门统计,现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高达20以上。因此,对这部分不良资产清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保护。所以,代理好金融公司不良资产案件意义十分重大。笔者在近几年代理这类案件中,有过一些思考,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请各位批评指正。

金融资产案件的特点是案情相对复杂,标的较大,周期较长,一般都是风险代理。这类案件能够出成果的比例不是很高。许多代理没有成果和报酬。比如,案件没有胜诉或者虽然胜诉了但没有执行到任何财产,律师就得不到任何报酬。那么代理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就将得不到任何回报,都是义务劳动——因为这类案件一般都是风险代理,即按照胜诉后,最终执行到位财产标的额的百分比给付代理费。但是,如果代理成功,代理费的数额和一般民事案件相比较多,成果也比较诱人。我认为,要办好这类案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准被告是关键

这类案件的债务人大多都已经改制、破产,资信状态非常不好。而这些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总希望逃废债务,尤其是银行贷款。有的改制以后原来的企业仍然存在,但是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有效资产,是一个空壳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约定把债务留在原企业,而改制后的新企业不承担债务或者约定承担部分债务,来个金蝉脱壳,等等。企业的改制形式多种多样,给银行或者资产公司的清欠业务带来极大的困难。这时,确定承担债务的主体就显得犹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债权是否能够收回。在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法律依据来确定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是2003年2月1日开始施行的。在该司法解释施行后,改制企业债务的承担主体,主要是依据该解释确定,在该司法解释出台前,因为缺乏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给确认被告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最高法院的有关指导意见,在上述司法解释出台前,对该制债务人主要是根据公司法人财产原则来确定被告。因为根据公司法,公司是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外承担有限责任。也就是说公司的全部资产是公司信用的基础,是公司债务的一般担保。所以,如果新企业由于改制或者对债务人企业进行了整体收购,那么就应该在接收财产的范围内,对原债务人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企业改制的情况种类繁多,根据不同情况,具体确认承担债务的主体;现在看,债务人逃债的方式五花八门,挖空心思逃废债务,仅仅适用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有时也无能为力。新公司法今年年初实施后,在继续适用最高院上述司法解释的同时,可以根据新公司法的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来扩大责任主体,让债务人的逃债行为无法得逞。新公司法的第20条规定了揭开公司面纱原则,该原则是美国在20世纪初最早以判例的形式确立的。由于该原则所涉及的具体情况非常复杂,所以,很难以成文法的形式加以概括。因此,虽然公司法规定了揭开公司面纱原则,但是目前在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出台的情况下,在司法实务中,由于该原则技术性比较强,适用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实践当中,主要有以下情况可以适用揭开公司面纱原则,一是公司资产不足,比如公司股东出资不足或抽逃出资的情况。二是公司与自然人股东或公司股东人格混同,比如一人公司个人财产和公司财产混同。有的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人员混同、经营混同、财产混同,都属于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可以适用公司法第20条的规定,揭开公司面纱,让股东、债务人的关联公司承担责任。当然还有其他情况,这里不一一列举。

所以,在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代理中,选准、选好被告是比较重要的,是这类案件成功的基础,但也有一定难度,需要代理律师付出心血,认真研究加以确定。

二、做好财产保全是代理这类案件成功的一个有效手段

因为,代理不良资产案件一般都是风险代理,从起诉到执行,全程代理。从实际操作来看,可能执行阶段是最难的,当前我们国家司法实践中的执行难是个老大难。冠冕堂皇的“地方保护”,以及其他各种案外因素的干扰,债务人总是千方百计逃避执行,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债务人与委托人领导层的个别人员之间的内外勾结,处处设置障碍,到处都是拦路虎。律师业务之难,莫过于代理执行案件。由于执行难,就必须多动脑,多准备,在起诉阶段就要考虑到执行阶段的事情。

三、执行阶段要积极主动,及时启动各种可能启动的程序

案件到了执行阶段,应该是整个代理过程最艰苦的阶段。所以律师要有心理准备,迎接艰难的挑战。在执行阶段,律师要积极配合

执行法官的工作,以利于案件的尽早执行。比如,律师可以主动查找债务人的财产线索,及时提供给法院,认真研究执行中的法律问题,向法官提出有效的执行建议等。如果被执行人有财产,案件在法律上也没有障碍,而法院就是迟迟不予执行,可能就存在外界干扰。在执行案件中这种情况经常遇到,此时律师不能等,也不能急,因为这些都是无济于事的。根据先内后外的原则,先从负责执行的法院内部开始,逐次的向上级法院、外部权力机构申诉。我的原则是用尽法律手段,总是有希望的。

四、签订好代理合同,避免与委托人产生争议

委托人通常与律师的目标和想法是一致的,双方密切协作关系融洽,但有时也会出现意见不同,甚至矛盾的时候。比如,在律师代理不良资产案件的过程中,从起诉到执行,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债务人被强制执行的高压态势所迫,不得不履行债务。如果债务人将执行款交到法院则万事大吉,律师功不可末,委托人给付代理费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债务人将执行款直接交到委托人手中,或者和委托人协商并给付执行款的,委托人给付律师代理费,一般就不那么痛快。委托人会认为,是自己把执行款要回来的,所以,拒付代理费。实际上,这都是律师努力的结果,律师从起诉到执行,一步步的向目标逼近,才使得债务人不得不就范。调解也是代理成功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当事人有时会产生误解,毕竟他们对律师业务和司法程序不那么熟悉。这时,要靠律师再和他们解释,他们也不大容易接受。被逼无奈就得通过诉讼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本来是合作者,是朋友,一打起官司,就会分道扬镳。比如《中国律师》2006年第9期刊登的文章《风险代理:律师缘何风险不断》,记述的就是河北的贺少林律师代理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一宗案件所衍生的代理费诉讼。当然,也有的律师为了能够与委托人继续合作而选择了放弃,使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付之东流。实际上,你放弃代理费,以后的合作也同样会中断。因为律师遍地都是,谁会愿意用一个连自己代理费都不敢主张的律师呢?律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自己的利益反而得不到保护,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和尴尬呀!

但是,如果我们把代理合同签订的详细、完善一些,以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当然,也有合同比较完备,委托人仍然耍赖的情况。上面谈到的河北同行贺少林律师和长城公司代理合同签订得就比较详细,但仍然出现了不可避免的诉讼。看来律师还真得准备为自己维权。

总之,代理金融不良资产案件,是件富有挑战性的业务,它常常考验我们的智力、耐力和决断力。但是,它又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事业。无论是从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有财产不流失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我们律师的实际效益着想,都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努力去做,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是我在长期的代理金融公司不良资产案件中,总结出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

执行法官的工作,以利于案件的尽早执行。比如,律师可以主动查找债务人的财产线索,及时提供给法院,认真研究执行中的法律问题,向法官提出有效的执行建议等。如果被执行人有财产,案件在法律上也没有障碍,而法院就是迟迟不予执行,可能就存在外界干扰。在执行案件中这种情况经常遇到,此时律师不能等,也不能急,因为这些都是无济于事的。根据先内后外的原则,先从负责执行的法院内部开始,逐次的向上级法院、外部权力机构申诉。我的原则是用尽法律手段,总是有希望的。

四、签订好代理合同,避免与委托人产生争议

委托人通常与律师的目标和想法是一致的,双方密切协作关系融洽,但有时也会出现意见不同,甚至矛盾的时候。比如,在律师代理不良资产案件的过程中,从起诉到执行,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债务人被强制执行的高压态势所迫,不得不履行债务。如果债务人将执行款交到法院则万事大吉,律师功不可末,委托人给付代理费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债务人将执行款直接交到委托人手中,或者和委托人协商并给付执行款的,委托人给付律师代理费,一般就不那么痛快。委托人会认为,是自己把执行款要回来的,所以,拒付代理费。实际上,这都是律师努力的结果,律师从起诉到执行,一步步的向目标逼近,才使得债务人不得不就范。调解也是代理成功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当事人有时会产生误解,毕竟他们对律师业务和司法程序不那么熟悉。这时,要靠律师再和他们解释,他们也不大容易接受。被逼无奈就得通过诉讼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本来是合作者,是朋友,一打起官司,就会分道扬镳。比如《中国律师》2006年第9期刊登的文章《风险代理:律师缘何风险不断》,记述的就是河北的贺少林律师代理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一宗案件所衍生的代理费诉讼。当然,也有的律师为了能够与委托人继续合作而选择了放弃,使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付之东流。实际上,你放弃代理费,以后的合作也同样会中断。因为律师遍地都是,谁会愿意用一个连自己代理费都不敢主张的律师呢?律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自己的利益反而得不到保护,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和尴尬呀!

但是,如果我们把代理合同签订的详细、完善一些,以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当然,也有合同比较完备,委托人仍然耍赖的情况。上面谈到的河北同行贺少林律师和长城公司代理合同签订得就比较详细,但仍然出现了不可避免的诉讼。看来律师还真得准备为自己维权。

总之,代理金融不良资产案件,是件富有挑战性的业务,它常常考验我们的智力、耐力和决断力。但是,它又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事业。无论是从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有财产不流失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我们律师的实际效益着想,都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努力去做,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是我在长期的代理金融公司不良资产案件中,总结出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

第三篇: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实务

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实务

第一部分 当前风险管理最大挑战

(一)囚徒困境

1、风险何在认识模糊

2、形势发展判断不清

3、资产质量情况不明

4、风险管理缺乏抓手

5、不良处置面临困境

6、转型与创新风险大于机会

(二)不良状况难以改观

1、资产质量持续下滑

2、粗放经营依旧传承

3、不良生产线维持运转

4、资产结构未见改善

5、处置方式缺乏创新

6、不良生产线维持运转: 人员队伍/行为习惯/不良文化

第二部分 不良资产处置与管理实务

一、问题篇

(一)当前不良资产的现状和挑战

——资产质量全面承压形势严峻

1、全国和主要地区情况

2、上市银行情况

——本轮不良资产的成因与独特性

1、区域特点

2、行业特点

3、客户特点

(二)当前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和挑战

1、——近期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分析外因:十大···

2、内因

3、综合症:

——不良贷款面面观··· ——多重警示与反省

1、内患无穷:三性管理、审慎经营

2、外忧持续···

3、压力测试与警示教育

4、多重启示···

二、实务篇——银行业不良处置实务集萃

1、目标和依据

2、对象和内容

3、途径和手段

4、流程和要求

5、主要方式介绍

三、创新篇——不良贷款管理的转型与创新

——管理转型 ——处置创新

1、理念意识转变

2、运作模式转型

3、途径手段创新

4、管理方式转型

5、经营特色凸显

6、奖惩机制创新

四、运作案例

第四篇:金融不良资产案件执行难问题研究

金融不良资产案件执行难问题研究

摘要:金融资产管理会司处里不良资产案件因政策上原因,不同于普通民事诉讼案件,其“执行难”问题也有不同于普通民事执行案件的特色。而解决金融不良资产案件的“执行难”问题,需加强诉前论证工作,制定有效的诉讼方案,灵活运用各种执行手段,利用执行和解,实现各方利益的调和,妥善应对法院执行工作考核机制的不利影响。要做到这些,既需要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也需要债务人企业诚信理念的树立,以及社会诚信机制的建立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自身努力。

关键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执行难;成因;解决对策

“执行难”是债权人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不例外。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不良资产案件,具有诉讼标的额大、债务人多是国有企业甚至政府部门的特点,因此执行难度高于普通民事案件。早在2002年,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事务部已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联合拟就《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执行难问题的反映》呈请国家有关部门审阅,并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2002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在“全国法院加强执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中坦言,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他明确指出,涉及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案件,涉及国企改制的案件,应为当前清理执行积案的工作重点。以同一时期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长沙办事处的数据为例,其在湖南省范围内尚待执行的案件有176件,标的额高达21亿,虽然已交纳诉讼费用、执行费用20(刃多万元,但已执行债权仅为1.9亿〔3〕。不难理解,“执行难”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最大化回收不良贷款、保全国有资产、化解金融风险的经营目标。因此,如何解决不良资产案件的“执行难”,就成了一个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不良资产案件“执行难”的成因

造成不良资产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很多,笔者拟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着手进行具体分析。

(一)外部原因

不良资产案件“执行难”首先是外部原因作用的结果,这些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点。

第一,被执行人信用缺失。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观念变化过速加之法律滞后及不健全,导致我们的许多企业缺乏以“诚实信用、正当竞争”来经营企业的价值观。在许多经营者头脑中,守法经营观念很差,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占用他人资金或财产作为自己发展的手段,不讲商业信誉,认为逃债有利、废债发财、赖债不会坐牢,甚至将正当经营、积极偿债的行为当做不合时宜的表现。在不良资产案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以各种方式、理由实施逃废债行为,正是这种信用缺失的典型表现。

第二,法律和政策的不完善。随着全社会对处置不良资产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有关调整不良资产处置关系的法律政策已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但目前仍存在着大量不利于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规定、政策以及立法和政策上的空白,这些便是造成不良资产案件“执行难”的又一重要的外部原因。具体而言:其一,公司法对债权人保护尚不到位。公司自有财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是企业对外承担责任的一般原则,也是世界各国公司法的共同规则。但由于我国关联企业法律制度中欠缺对公司股东滥用有限责任的限制,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来规范和控制企业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在此月出台的《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情况下,目前的法人制度实际上是严格的股东有限见》和1998年6月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责任;加之我们的社会目前信用基础和信用理念都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及其他一些针对执行工较薄弱,从而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面对关联企业作中具体问题的司法解释,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客户通过关联交易侵害自己的债权时,难以找到切立法上的不足,但仍不够完善、系统,不能完成满足实可行的合法、有效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债权。实。执行工作的实际需要。司法实践表明,执行工作中践中关联企业逃避资产管理公司债权的种种表现,对某些问题的处理于法无据是造成“执行难”的最也正是利用了现行关联企业法律制度的上述弱点。直接原因之一。

部分被执行人无力履行债务或资不抵债的案件,实第三,地方政府干预。从一定意义上讲,只要存质上也构成破产案件。目前,由于我国的破产法修在区域经济就有可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区域经济改工作尚在进行当中,现行破产法律又未能得到有的存在决定了当地经济状况与当地利益直接相关,效的执行,致使大量已经完全具备破产条件的国有也与当地人们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作为地方政府企业仍然作为市场主体存在着,并成为影响社会经自然要维护当地利益。因此,有些地方政府或明或济发展的不安定因素或“定时炸弹”。现行破产法暗采取多种手段干预执行案件。比如有些地方出于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破产法制体系的局部利益的考虑,对一些企业实行所谓“挂牌保不完备。现行调整破产法律关系的立法主要有破产护”,外地法院不得对这些企业进行执行。甚至规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其中,定本地银行对外地法院冻结的款项不得协助划拨。前者规定的破产主体仅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后者将有些地方以文件形式或口头规定,执行某些企业必主体定为所有的企业法人。但是,对于非法人组织,须报请某级领导批准。这些现象都是导致借款人有如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及一般自然人的破产,目财产执行而不依法执行的原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前尚没有相应的立法规定。二是现行破产法未能且的债务人中,有不少是在传统企业制度下由各级地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由于破产法的适用对象是国方政府开办的,或者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有企业破产案件,尽管目前具备破产条件的国有企业系。当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这类企业提起偿还债务已有很多,但能够真正进人破产程序的却很少,这除诉讼并申请债权执行时,地方政府常常通过行政干了立法上的原因外,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往往成预阻碍这类案件的执行。例如,某金融资产管理公了国有企业难以破产的重要原因。在社会保障制度司办事处就曾遭遇法院已全额查封保证人存款,因滞后的情况下,如果严格执行破产法将不可避免地造行政及司法干预而长达20余月未获执行的情况闲。成国有企业大面积破产,而企业职工无法得到及时有第四,司法不公。如上所述,地方法院由于因体效的安置,必然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引起制上原因,其人、财、物都隶属于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动荡,最终仍然会引起“执行难”的后果。是难以拒绝地方政府干预的,因此法院为了维系自其三,执行立法滞后。我国的执行法制在整体身利益而保护地方经济利益也就在所难免。例如:上尚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及完整性,目前法院开展执2002年某地区中级法院对债务人所欠贷款抵押物行工作的最基本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的房产及土地进行拍卖,用于清偿其所欠资产管理诉讼法》第三编中的第207条至236条,这些条文过公司的贷款本息531.4万元,由于流拍,作为债权人于原则,操作性也不强。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申请法院在省级报刊上刊登拍卖公告,但被法院拒绝。随后,法院违反国家“对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当事人财产裁定”的明确规定,裁定以债务人未抵押且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作价455.75万元偿还资产管理公司债务,资产管理公司多次申请法院撤销该民事裁定书,要求依法执行债务人的抵押房产及土地,但被法院以维系债务人公司的职工生存和社会稳定为理由驳回。通过上述案例不难理解,长期以来法院作为“政法机关”一直是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司法的行政化),与政府其他部门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法院也因体制原因很难树立司法的权威性,司法的地方化也就在所难免,其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如上例所示,法院有法不依,执法不公,部分法官和法院以各种站不住脚的“借口”或“理由”来损害债权人的权益。

大量实践案例表明,关联企业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是其四,法院内部执行制度的不合理。为应对执及法律漏洞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变成行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的局面,显示执行工作的成果,了公司股东逃避法律责任的工具,甚至异化为一种法院系统普遍建立了以执行结案率为主要指标的执难以追究股东责任的法律障碍,成为控制公司逃废行工作考核机制。为了达到结案率的要求,法院和债务、获取法外利益的“合法”工具。受关联企业法执行法官往往在年中和年底这两个关键时期采取要律制度立法缺陷的影响,在目前的金融不良资产处求债权人申请执行中止(暂缓执行)或者通过制发置诉讼中,甚至存在着将有限责任绝对化的倾向,即“债权凭证”等办法突击结案。这种执行工作考核认为不管在何种情况下,股东的责任都仅限于其出机制给不良资产执行案件造成的影响是,致使许多资额,而不管控制公司的恶意行为会给作为债权人本来有希望得以执行的案件因被中止或者领取债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害。凭证后变得难以执行,从而使债务人乘机转移资产,其二,破产制度不完善。在司法实践中,相当一躲避执行。

(二)内部原因造成不良资产案件“执行难”的内部原因也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下述三点。

第一,诉讼时机选择不当。在“执行难”的不良资产处置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主债务人经营严重恶化、巨额亏损或严重资不抵债,几乎无财产可供执行造成的。而对于债务人上述原本几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不良资产案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却从避免因丧失诉讼时效而承担责任或基于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等方面考虑,往往不惜花费巨额诉讼费用被迫起诉。在此情况下,诉讼的结果已十分明朗:官司肯定胜诉,但胜诉判决肯定无法执行。如此即使花费巨额诉讼费用,只能得到一纸根本无法执行的判决。

第二,诉讼准备不到位。诉前论证不充分,诉前、诉中财产保全措施不到位,也是造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胜诉后债权难以得到顺利执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诉前准备工作,没有对债务人企业的经营状况尤其是财产状况及其归属进行摸底调查,或诉前及诉讼中没有采取必要的财产保全措施,给企业转移财产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案件胜诉后判决难以执行。

第三,执行措施、执行手段过于单一。由于各种原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胜诉案件的执行对象往往限于主债务人或担保人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执行措施主要是查封、拍卖,这种执行措施及执行手段的单一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执行力度及效果,甚至导致执行不能。

二、不良资产案件“执行难”的对策

综上所述,不良资产案件“执行难”的成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而作为消解这些原因的对策,既有赖于国家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债务人树立诚信理念,也有赖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自身努力。囿于本文主题,以下笔者仅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应对不良资产案件“执行难”问题进行若干阐述。

(一)加强诉前论证工作,制定有效的诉讼方案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强诉前论证工作的重点,就是对债务人企业的综合经营情况、财产状况、贷款法律手续情况,以及本案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可能影响程度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诉前调查与分析,并对起诉后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提出填密的诉讼方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法院提起诉讼,提高诉讼技巧。另外,在查清债务人企业资产状况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起诉后被告有无充足时间转移财产,进而要求法院对被告可能转移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诉讼保全措施。通过诉前详细调查被告的财产状况、经营情况,对诉讼结果和收回贷款的可能性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分析,使诉讼投人与诉讼产出达到最大化。注重诉讼的及时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决定起诉的案件,应当尽可能要求法院对本案进行诉前、诉中的财产保全,避免造成胜诉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形发生。最后,在债权债务仍然虚置,尚未判明被诉主体资格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最好不要轻易起诉,对决定起诉的案件,应当事前做好保密工作,对内一定要纪律严明,避免企业闻风而动,转移资产。

笔者建议,在诉前准备中有必要充分发挥各种中介机构的作用,通过这些机构做好对债务人财产状况的调查工作。在实务中,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缺乏财产调查手段,而债务人又倾向于隐匿资产,因此要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拍卖公司、咨询公司甚至民间调查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利用这些机构社会关系广泛、信息灵通的优势,全方位、多渠道地调查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和转移财产的线索,为判决得以顺利执行创造条件。具体而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财产调查方案比较、招标、实行风险代理、更换或增加代理人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此外,风险代理制度在实践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疑难项目和陈年积案的执行工作。

(二)灵活运用各种执行手段

为提高执行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债权回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应将被执行标的物局限在借款人、保证人的有限财产或抵押物上,应当对法定的各种执行手段加以灵活、组合式的运用,具体而言如下。

其一,申请执行第三人到期债权。对被执行人本人无力清偿债务,但对案外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第三人到期债权。法律规定,第三人在法院发出的履行通知指定期限内没有提出异议且又不履行的,执行法院有权裁定对其强制执行。第三人收到人民法院要求其履行到期债务的通知后,擅自向被执行人履行且造成已向被执行人履行的财产不能追回的,除在已履行的财产范围内与被执行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外,还可以追究其妨碍执行的法律责任。被执行人收到人民法院履行通知后,放弃其对第三人的债权或延缓第三人履行期限的行为无效。

其二,申请执行被执行人的投资权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实务中,经常会遇见企业利用法人有限责任制度,通过独资或与他人、其他企业联营或合资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的方式来逃废债务。在此情况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执行债务人企业的投资权益方式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对被执行人从有关企业应得的已到期股息或红利等收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法院裁定禁止被执行人提取和有关企业直接向被执行人支付,而要求有关企业直接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支付。对被执行人预期从有关企业中应得的股息或红利等收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法院裁定冻结措施,禁止到期后被执行人提取和有关企业直接向被执行人支付,到期后法院可从有关企业中提取,并出具提取收据。法律规定,有关企业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协助冻结通知后,擅自向被执行人支付股息或红利,或擅自为被执行人办理已冻结股权的转移手续,造成已转移的财产无法追回的,应与在所支付的股息或红利或转移的股权价值范围内向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对被执行人在其他公司中持有的股权(或股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申请法院裁定冻结、扣押、拍卖、变卖或直接将股权抵偿给银行。

其三,及时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被执行人被撤销、注销或歇业后,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无偿接受被执行人的财产,致使被执行人无遗留财产清偿债务或遗留财产不足清偿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在所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3条规定,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立、合并的,其权利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受;被撤销的,如一1 10一果依据有关买体法的规定有权利义务人承堂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该权利义务承受人为被执行人。另外,法律还根据情形不同,作了如下具体规定:被执行人为无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无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执行该独资企业业主的其他财产。被执行人为个人合伙组织或合伙型联营企业,无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追加该合伙组织的合伙人或参加该联营企业的法人为被执行人。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以裁定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企业法人直接经营管理的财产仍不能清偿债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执行该企业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如果其开办单位对其开办时投人的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其四,申请执行企业尚未支取的收人。被执行人在有关单位的收人尚未支取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法院向该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其协助扣留或提取。有关单位擅自向被执行人或其他人支付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责令其限期追回;逾期未追回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其在支付的数额内向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三)利用执行和解,实现各方利益的调和

如前所述,由于不良资产处置诉讼往往涉及地方利益,因此地方政府介人案件的情况也比较多,而地方政府一旦介人案件,又常常使得原本属于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纠纷变成了“三角债”或“多角债”,如此增加了案件的处理难度,并最终使判决的执行也变得困难重重。因此,作为债权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申请执行过程中,应当本着务实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协调好与政府的关系,通过向上级机关请示、汇报以及与地方政府直接沟通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争取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应当主动向地方政府阐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企业三者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树立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观念,特别是要让地方政府摒弃“企业是地方的,资产管理公司是国家的”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错误想法,在求得地方政府支持的基础上,理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的关系,以实现最大限度回收债权的可能性。在执行受到行政干预的情况下,如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顾案件的实际情况一味要求法院继续强制执行则容易使执行工作陷人被动,进而影响法院或执行员解决执行问题的积极性,使执行工作陷人僵局。这种情形实际上不利于甚至会阻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回收债权。在实务中,遇到行政干预的执行案件往往是被执行人尚具有一定财产和偿债能力的案件,在这种情况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执行和解方案,或者认真考虑债务人或执行法院提出的执行和解方案,通过给予债务人一定的债务减免达成和解,从而实现对债权的迅速回收,并避免使执行工作陷人僵持状态。实践证明,通过执行和解方式往往能够实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务人和地方政府三赢的局面,因此这是一种克服行政干预的有效办法〔5〕。

(四)妥善应对法院执行工作考核机制的不利影响如前所述,由于法院内部执行工作考核机制的存在,严重影响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诉讼案件的执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一不利影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考虑以下两点应对措施:

一是利用执行法院急于结案的心理,抓住时机,迅速执行。在年中或年底临近时,执行法院的工作力度相对平时要大,因此对于具备执行条件的案件,应当请求法院迅速执行。

二是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等技术性工作。遇到法院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出中止或暂缓执行申请或者申领债权凭证的情况时,应当向法院做好国家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有关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使执行法院正确认识并理解处置不良资产工作的性质和意义。在一定要申领债权凭证的情形下,也应当做好申请恢复执行等技术性工作。解决不良资产案件“执行难”问题,既需要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也需要债务人企业诚信理念的树立,以及社会诚信机制的建立,同时还需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自身努力。

第五篇:关于金融不良资产清收业务的相关认识与思路

关于金融不良资产清收业务的相关认识与思路

(陈克元 深圳律师 法学硕士)

金融不良资产清收业务是一项重要的律师非诉业务,包括前期的尽职调查与调查后的清收阶段。金融不良资产清收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作,现在想选几个关于金融不良资产清收的话题,跟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一、关于金融不良资产清收业务的案源开拓问题

按照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与流转的阶段来划分,金融不良资产清收业务从市场的角度可分为三级市场:

(1)一级市场:银行处置的不良资产,即银行通过竞价拍卖或风险代理的方式直接对外处置的不良资产;

(2)二级市场: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的不良资产,即银行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经过资产管理公司的清收失败后再次对外处置的不良资产;(3)三级市场:单位或个人投资商处置的不良资产,即单位或个人投资商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单位和个人投资主体受让的不良资产业务。一般来说,三级市场依次呈现出以下规律:(1)资产质量越来越差;(2)办案程序越来越烦琐;(3)清收成本越来越高;(4)清收手段越来越多;(5)政策风险越来越高;(6)律师代理清收的风险比例越来越高。

由此可见,金融不良资产清收业务的市场开拓应该既要放宽思路、全面铺开,三级市场都可以考虑进入,又要避难就易,重点抓住一级市场。作为律师参与资产管理公司和金融不良资产业务来说,可以既考虑以风险代理的方式为银行、单位或个人投资商进行清收,收取代理费;又可以考虑以投资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通过竞价购买资产包的方式参与实现资产清收业务。

二、关于金融不良资产清收的具体办案思路问题

金融不良资产案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中止、终结执行案件,即已经过诉讼程序,因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中止、终结执行的案件。此类案件如在一定期间内发现债务人新的财产线索,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在整个不良资产业务中,此类案件占绝大多数。(2)生效判决严重错误,可申请抗诉再审的诉讼案件。该类案件一般是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存在严重瑕疵,需要推翻已生效的判决。其中,恶意逃债案件占此类案件的较大部分。但是,此类案件具有案情复杂、执行周期长的特点。(3)超过诉讼时效案件,即尚未进入诉讼程序,因银行方面的疏忽而丧失时效的案件,此类案件在整个不良资产业务中占很小的部分,而且呈现案件标的额小,贷款人多为自然人的特点。因此,在金融不良资产业务中,应以恢复执行业务为主。

在恢复执行案件中,阅卷调查是前提,追查财产线索是核心,对接法律法规是关键。

(一)关于财产线索的追查问题

1、追查主体:

(1)债务人;(2)担保人;(3)公司关联人(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法人人格混同之公司);(4)其他单位被挂靠人;(5)公司股东或单位投资者(刺破公司面纱之股东、出资不到位之股东、抽逃出资之股东、虚假出资之股东);(6)上级开办单位或直接管理者;(7)侵占公司财产之公司股东、高管;(8)侵占公司财产之清算人、财产管理人等;(9)虚假评估、验资之评估机构、会计事务所。

2、查询对象:

(1)不动产:a土地使用权;b商业住房;c工业厂房;d车库等(2)动产:a车辆;b船舶;c机器设备;d银行存款;e仓、提单、票券及物权凭证;f办公用品;g古玩字画等(3)其他财产及权益:a股权;b租赁权;c承包权;d到期债权(代位执行);e法院裁判权益等。

3、财产线索:

(1)贷款合同、抵押合同中出现的抵押物。(2)抵押无效时抵押物的去向。(3)保证人名下的所有财产或权益。(4)工商档案资料中出现的财产或权益。(5)相关合同中出现的财产或权益。(6)相关司法文书中出现的财产或权益。

(7)债务人与第三人签定的协议书中出现的财产或权益。(8)债务人与第三人诉讼被法院判决确认的财产或权益。(9)债务人的分支机构拥有的财产或权益。(10)债务人的全资子公司拥有的财产或权益。(11)与债务人法人人格混同的公司拥有的财产或权益。(12)单位被挂靠人拥有的财产或权益。

(13)公司或单位的投资者在与公司人格混同、出资不到位、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情况下追加投资者名下的财产或权益。

(14)股东以不动产实物出资没有办过户转让的,可以向股东追偿出资不到位的责任。

(15)上级开办单位或直接管理者在单位解散过程中存在财产侵占情况下追加其责任时,其名下的财产或权益。

(16)公司清算人、财产管理人在公司清算或解散过程中存在财产侵占情况下追加其为责任人时,其名下的财产或权益。

(17)会计师事务所在虚假验资,损害债权利益的情况下追加其虚假验资的责任。

(18)评估机构在虚假评估、评估不实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追加其侵权责任。

(19)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没有投入自有资金,或者投入的自有资金达不到规定的数额,或者不具备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追加该企业名下的财产或权益。

(20)债务人清算、解散后遗漏或尚未处置的股权及其他投资权益。(21)债务人分立、合并后新设企业法人的情况下,追加新设企业法人责任时其名下拥有的财产或权益。

(22)国有企业依公司法整体改造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情况下,追加该国有独资企业责任时,其名下拥有的财产或权益。

(23)企业整改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原企业债务由改造后的新设公司承担的情况下,追加其名下拥有的财产或权益。

(24)债务人的房屋租赁权、承包收益权。(25)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26)债务人拥有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性权益。

(27)债务人与第三人诉讼后,法院判决债务人的财产过户给第三人,但尚未过户进行物权性转移情况下,债务人拥有的该财产或权益。(28)债务人名下换地权益证书确认的财产或权益。

(29)债务人名下虽没有土地使用证,但有红线图的土地线索。(30)债务人与第三人联营合作情况下享有的联营权益。

(31)债务人名下已被其他债权人查封后未续封或被解除时,进行轮候查封情况下债务人拥有的财产或权益。

(32)因故意逃债或错误登记而登记在他人名下的债务人的房产等财产。(33)通过查找债务人的股东、法定代表人、高层管理人员的下落,了解债务人的财产线索。

(34)通过原案件的执行法官了解原案件的执行情况及债务人的财产线索。

(二)关于恶意逃债案件的债权追讨问题

1、通过虚构诉讼的方式逃债。

利用司法权以规避司法对债权的保护,这种逃债方法叫诉讼逃债。1)与关联企业打假官司。因民事权利主张自主处分原则,当事人串通进行假诉讼、假执行并且借助司法文书的确定力逃避债务。2)假查封。债务人与法院达成协议,将资金和财产进行虚假查封,以法律关于财产不得重复查封的规定来对抗债权人申请的查封和执行。3)债务人在失去清偿能力后,协助担保人对抗债权人,通过一定证明技巧促成认定担保无效的裁决,从而使债权悬空。

防范诉讼逃债,首先要遏止来自法院的不规范行为,债权人应积极行使申诉权和申请复议权;其次要确保债权的严谨和权利凭证的完整,不给债务人以可乘之机;再次,债权人应该谨慎处置那些来自于债务人的各类函件,以免落入免责圈套。

2、通过和解或法院调解的方式逃债。

实践中存在大量通过和解和调解方式逃债的案例,债务人通过与关联人或其他合作人串通达成和解协议或提起假诉讼,在诉讼过程中使和解协议赋予法律执行效力,将债务人的财产转移以逃避债务。对此,债权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及时对转移财产行为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中止其过户登记等行为;2)要充分利用撤销之诉和无效合同确认之诉,做好证据调查和收集工作;3)在逃债行为已经被法院的生效判决所确认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撤销其判决。

3、通过合同方式无偿或低价转让财产。

通过合同无偿或低价转移资产逃债是直接而单纯的逃债方式,但却不乏法律上的防范手段,除了可追究无偿的财产接受人的责任外,债权人还可以通过证明第三人恶意而要求返还财产。对此,债权人可以提起两种诉讼:(1)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或《合同法》52条提起无效合同确认之诉;(2)根据《合同法》74条提起撤销之诉。同时债权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搜查令搜查财产,或者申请协助执行令要求第三人直接偿债,但几乎所有的对付转移资产逃债的手段都要求债权人警惕性高,反映及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4、通过体制整改(改制)方式逃债。

改制逃债是指企业在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回避债务或妨害债权人行使债权的行为。具体而言,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合并分立、兼并重组、承包租赁等方式逃避债务。一般来说,企业改制无论以何种方式,都涉及到企业主体变化、财产占有变化、股权情况变化,因改革而出现的新企业主体或财产占有人与原企业之间的关系一般也只有三种:主体继承、财产承受和权利受让,根据我国现有法律,只要能证明存在这三种关系中的任何一种,改制后的企业就要承担原债务,而不论其改制文件或协议里有无特别约定。

5、通过抵债方式逃债。

抵债逃债是债务人清偿虚假债务或对债务进行虚假清偿的逃债行为。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种:(1)抵债物低值高估;(2)抵偿假债权;(3)将财产抵偿或抵押给第三人。对于抵债逃债行为,债权人的困境在于常常证明不了抵债行为的虚假性,因而缺乏行使撤销权以撤销抵债行为的根据,比较方便的手段是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或提起以抵债双方为共同被告的诉讼,借用程序中的救济手段来宣告那些恶意抵债行为无效。

6、通过破产方式逃债。

破产逃债是企业借助破产偿债程序中违法操作以逃避债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a宣告破产前债务人非法减少可供还债的财产;b将破产财产高值低估,降低清偿率;c故意提高破产费用和税金,减少可分配财产;d给关联债权临时设定抵押或进行突击清偿,增加破产财产的负担。一般认为清算组黑箱操作、债权人会议名存实亡、没有救济手段等制度上的缺陷以及债权人对破产债权重视不够和没有在清算程序中充分行使权利是导致破产逃债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债权人既有权要求法院以裁定否定清算组和债权人会议的决定,也有权向上级法院就有关裁定申请复议,司法解释明确要求上级法院必须对债权人的复议作出答复。所以,积极参与并充分行使权利有利于防范破产逃债。

三、关于金融不良资产清收业务的前景与趋势问题

关于金融不良资产的市场化处置问题,一直存在应限制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化的“国有资产流失论”和应加快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化的“冰棍效应论”两种对立的观点。事实上,金融不良资产是否应该市场化的问题应该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分析:1)金融不良资产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平均每年不良资产已达1万亿;2)目前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已经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相关法律制度初步健全;3)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市场化处置仍不失为相对合理有效的手段;4)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化也是世界性的共通做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量可剥离的不良资产存在,不良资产市场就不会萎缩。而且可以预测这个市场的参与者越来越多,资本投入越来越大,处置手段越来越新。金融不良资产业务的前景也会广阔而美好。但是,在市场化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的前提下,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一些信息告诉我们,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可能会越来越规范,尤其对一些投资商从资产管理公司受让的债权可能会进行限制性的规范。其中不仅包括法律法规的健全和规范,而且可能在市场准入条件,赋予法官更严格的把关和审查权等方面进行规范。然而也应该看到对该业务进行规范的同时,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会更加健全和明确。这些都不会改变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的基本趋势。

(注:本文系从事不良资产业务后,刚进律所讲授的一堂课。文章现在看起来显得有点不成熟,但为了记录当时的情况,权且不对本文进行修改,以资自勉并与同仁共同探讨!)

下载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收金融不良资产案件律师实务研究的经验交流(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不良资产尽职调查的律师实务

    对不良资产尽职调查的律师实务 刘瑞峰 一、关于债权资料的审核 详细掌握债权资料是法律服务工作的前提基础,尽管对于执业经历比较丰富的律师,尤其是曾经或正在为银行提供法律......

    律师业务办理和实务操作的经验交流★

    律师业务办理和实务操作的经验交流 全省的律师同仁: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此次律师论坛,并感谢论坛给我这次上台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办理诉讼和非诉讼业......

    律师业务办理和实务操作的经验交流

    文章标题:律师业务办理和实务操作的经验交流全省的律师同仁: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此次律师论坛,并感谢论坛给我这次上台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办理诉讼和非诉讼......

    企业价值与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新疆班讲义3--资产评估实务

    后续教育培训教案---资产评估实务 岳华会计师事务所 季珉 2006年8月 主要内容 •公司法与企业价值评估 •实务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房地产企业评估 •无形资产评估 •股权......

    新三板挂牌中的律师尽职调查实务研究

    新三板挂牌中的律师尽职调查实务研究 摘 要 尽职调查,也称为审慎调查,英文为“Due Diligence”,原意是“适当的或应有的注意”,引申为交易当事方对于交易对方主体、交易标的等......

    【金融:商学院】供应链融资运作方案与案例解(资管实务研究)

    【金融:商学院】供应链融资运作方案与案例解(资管实务研究) 2014-02-12 中国资本联盟 【金融:商学院】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不愿意为一些营业规模小、缺少抵押担保的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