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坪山梯田旅游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3 17:3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埔县坪山梯田旅游扶贫工作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埔县坪山梯田旅游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大埔县坪山梯田旅游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大埔县坪山梯田旅游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坪山千亩梯田位于广东大埔县东部大东镇坪山村,距大埔县城40公里,始建于明中期,完工于清初,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共有1200多亩,其中主体梯田680多亩,坡度多为25°—65°,坪山梯田密集,形态原始,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延延绵绵,沿一座座山坡层层叠叠,蔚为壮观,从山脚连到山顶,从此山连到彼山,延绵不断。坪山村全村有贫困户325户,贫困人口1500 人。

2007年,大埔县将坪山梯田确立为全县“旅游扶贫试点村”,结合整村脱贫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至2010年底,景区利用省扶贫资金及市县配套资金共600多万元(其中扶贫资金4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35个,受惠人口1200 人,全村旅游收入350万元。

四年来,我县以坪山梯田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主体,整合坪山村古村落、田野风光、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资源,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以梯田资源为依托,以当地农民受益为目的,以保护环境,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把农业当旅游业,使农村成旅游区。整体开发,推进坪山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了全村稳定团结、缩小了城乡差距、营造了和谐社会。今日,坪山梯田旅游区的发展已日趋成熟,知名度越来越大,有“广东的元阳”之美誉。

一、坪山村旅游扶贫工作情况

1、注重科学规划,走科学发展之路。我县把旅游扶贫工作与全县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坪山村的经济结合,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从坪山村实际出发,发展梯田旅游。2007年,我县聘请嘉应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对坪山梯田乡村游景区进行概念性规划,对全村道路交通、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中心、餐饮、住宿服务)、全村环境保护与卫生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为全村科学发展打下了基础。

2、强化政府主导,综合开发整村推进。

注重政府主导,协调联动,形成旅游扶贫的合力。把乡村旅游扶贫与整村推进结合起来,与产业化扶贫结合起来,综合开发,多渠道推进,协调联动,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扶贫水平,达到经济规划,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整村推进,加强全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07年以来,全村共实施乡村公路改造7公里,铺筑环保型停车场、完善各类旅游标识牌、观景亭、旅游厕所、登山道、景区道路等。改造房屋和风貌包装35户;装修布置农家乐餐馆7家;推广沼气85口,改厕125个;修复水渠2条长1公里、水涵400米;复耕已荒毁农田70亩,整修梯田引水水渠,兴建自来水工程,栽植油菜花、水果等1000余亩;实施旅游创业培训、果林栽培管理技术培训200余人。

全村基础设施的迅速得到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村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提高,旅游扶贫成为村经济的起跳点。

3、创新扶贫机制,丰富旅游扶贫模式。在旅游扶贫工作中,我县关注村组、村民参与和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把群众能否脱贫当作检验旅游扶贫成败与否的最重要标准,充分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一是积极引导村民参与项目建设,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村组居民的收入。在短期安排上,工程建设用工优先当地农民,让在家的劳动力人人有事干、有钱赚。在中长期安排上,从调整产业结构上做文章。针对坪山村种粮投入大,效益低历史现状,积极引导农民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对1000亩耕地实施轮耕轮作,一年种香稻一季,油菜花一季,菜子炸油,提高全村粮经比例。二是从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入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分离。景区建成前后,在县旅游局、劳动局等单位的帮助下,先后在坪山村培训、招聘导游、保洁、服务人员18人,加上旅游旺季和建设高峰期用工,全村就地转移的劳动力达到80多人。三是构建旅游扶贫经济体系,在财政上补贴扶持乡村旅游,帮助村民筹措开展旅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协调提供小额贷款,鼓励发展投资小、风险低的生产经营项目,提高全村贫困人口的市场参与能力。目前,共引导、扶持坪山村“农家乐”经营户12家。四是积极探索景区与

村组一体化管理模式,以景区为龙头,在帮助当地农民不断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提高文化卫生科技法制教育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引导教育农民不断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讲文明、守法制、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4、打造旅游品牌,提高扶贫项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县把坪山梯田作为全县重点乡村生态游项目,以“广东的元阳”为形象口号,积极制作了旅游宣传片在旅游卫视播放,邀请了著名旅游作家曾敏儿撰写《行走大埔》,对坪山梯田作了重点推介,扎实提高了坪山梯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5、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力度,确保旅游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我县在发展坪山梯田旅游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着眼乡村可持续发展,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机遇,配合乡村洁净工程,积极推动以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为主的生态能源建设,对全村垃圾进行了无公害处理,对村容村貌进行综合整治,加强全村明清古民居的建设和保护,营造全村“蓝天、青山、碧水”的田园风光。

二、旅游扶贫取得的成效

坪山梯田景区利用省扶贫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10年共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旅游总收入400多万元;全年人均收入增加到4223元,坪山梯田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1、安排了村民就业。旅游扶贫开发直接和间接带动全村贫困人口3000人脱贫,村集体收入大幅度增加,村容村貌明显改善。2010年全村集体经济 万元。至目前,全村有导游、景区保洁等30多个就业岗位,12家农家乐餐馆和旅馆。

2、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全村涌现出种植、养殖大户19户,村里的优质米、菜籽油、番薯以及鸡、鸭、猪肉等最受游客欢迎,游客一买就是好几袋几箱几十斤,价格也翻一番。12家农家乐主要经营全家猪宴、金银满盘(原料为甘薯、芋头)、农家鸡药根汤、算盘子等客家小吃。同时,全有机青菜和苦笋、山蕨等野菜及茶叶、娘酒、豆腐干、牛肉干等本地土特产品的销量大增。

3、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广大游客的到来,扩大了村民信息交流渠道,开阔了眼界,更新了农民观念,坚定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坪山村夜不闭户,村民之间和睦相处,邻里气氛融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村集体收入的增加,村集体经济有了发展,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增强了,基层政权得到巩固。

三、下一步扶贫工作计划

加强促销推介力度,加大客源市场开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创新促销形式,加大促销力度。争取明年春在坪山梯田举办首届油菜花节, 进一步展示“客家万象梯田、广东的元阳”特色旅游,提升了坪山梯田的美誉度,以节庆带动人气,打响名气,形成财气。利用广州对口帮扶梅州及我县的机会,加强与广州地区各旅行社的协作关系,争取向坪山梯田定向输送客源,扩大梯田客源市场,提高坪山梯田在省内外的知名度。

兴建游客服务中心和特产商店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提升全村旅游附加值,确保旅游扶贫工程取得更好效果。

实践证明,旅游扶贫作为政府实施的多种扶贫方式之一,它的作用更直接,更到位,更能持久,是真正的“输血”和“造血”型扶贫,能更实际、更实惠让扶贫对象受益。目前,大埔县正以旅游扶贫为引擎,切实把旅游产业打造为实现山区绿色崛起的先锋产业,促进山区旅游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路子。

第二篇:乡镇旅游扶贫工作汇报

旅游+扶贫

合力促攻坚

——AA镇旅游扶贫工作侧记

AA镇地处大别山腹地,境内拥有广家河自然探险、龙井峡瀑布群、别山湖等众多优美自然景观,是XX省最佳旅游乡镇。同时,现有贫困户876户,265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6.58%,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AA镇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基础好、见效快、带动性强的特点,大力推进“旅游+扶贫”的发展路子,促进产业、旅游、扶贫、就业充分融合,取得了初步成效。全镇一半以上的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仅2016年就有57户189人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今年也将有75户274人通过旅游摆脱贫困。

一是夯实基础、搭建平台。

近年来,我镇积极抢抓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设和茶谷建设机遇,不断加大投入,全力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有序推进茶谷小站、停车场、公厕、观景平台等平台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强支撑。目前,宋家河村茶栈、龙井山居、康家大院乡村客栈、羊跳峡观景平台、堆谷山驴友之家、胡家河钓友之家等10余处节点已经建成,四通八达的路网,保障有力的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二是精心筛选、量身定制。我们每年都筛选出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户,为他们量身定做帮扶计划,引导这部分贫困户自强自立、勤劳致富,发展农家乐、驴友之家、体验农场、茶谷小院等项目,经营农家菜、农家屋、农家菜园、农家养殖、农家生活等“五农经济”,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培训“五个统一”,引导他们稳步向脱贫致富迈进,让贫困户们从“被动等扶贫”到“主动要脱贫”,真正从思想上转变,从行动上得实惠,镇财政对每户补助不少于1万元。2018年26户贫困户兴办农家乐,年人均可增收1万元。

三是精准就业、长效增收。

为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帮扶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我镇通过“就业安置、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主要措施,因需施策、分类施策,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努力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人人就业”。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等,建设就业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灵活居家就业,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目前,已建立诚安保洁有限公司、山头佬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钓鱼台度假农庄等8家就业扶贫基地,吸纳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195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灵活居家就业,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四是因户施策、产品全销。

针对镇内乡村旅游发展大户,每年需要大量农副产品和食品现状,我们牵线搭桥,建立“大户+贫困户+基地”模式,有针对性因户发展养殖、种植等产业,产品由农家乐大户以不低于市场价全销。目前,AA镇贫困户依托旅游上下游产业,已发展霍寿黑猪养殖439头,土鸡养殖12200只,高山蔬菜培育60亩,霍山黄芽茶园低产改造1280亩等,全镇126户贫困户与40户农家乐大户建立长期供货关系,户均可年增收5000元以上。

五是配备专柜、路边开店。

我们改变传统的土特产品消费模式,采用移动货柜形式,通过发放给贫困户,推动广大游客用自驾车的后备箱,把贫困户的农副产品装满回城,实现贫困户增收、游客得益的双赢工程。截至目前,已免费出租30组60个惠民柜,2017年经济收益达30万元,纯收入超过10万元,192户贫困户参与后备箱工程,户均可增收2000元。

六是线上建点、景区安置。

我们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景区开发、茶谷建设、乡村旅游上、美丽乡村等有机结合起来,把安置点建在旅游干道沿线和景区周边,围绕乡村旅游进行配套建设,为搬迁安置户后续发展和长效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截至6月初,全镇共建设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其中4个位于旅游干道沿线,涉及搬迁贫困户32户114人,并为每一户制定了后续发展措施,主要包括开设农家乐、民宿小院、土特产品销售、导游等产业,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七是组建协会、集聚合力。

我们成立全县首家乡村旅游扶贫协会,60多位乡村农家乐会员参与其中,通过“四帮”模式,大力实施“1+3+10”项目,引导会员发挥传、帮、带作用,即1个会员、结对3户贫困户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实现10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四帮是指:1.资金帮贷。针对部分贫困户评级授信额度很少或者无额度等情况,由协会对所联系贫困户评级授信统贷统还,解决部分贫困户无授信或授信不够的问题。同时,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协助与农商行对接,加快小额信贷进度。2017年以来,协会为48户发放小额信贷120余万元。2.就业帮介。协会对联系贫困户,按劳动能力负责介绍安排向导、洗碗、保洁等工作。每年通过此类措施带动贫困户就业近80人,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3.产品帮卖。协会会员在自家店吧台免费帮贫困户出售农产品,贫困户家的鸡、猪、菜等由联系会员包卖。4.发展帮带。协会会员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尤其是在发展农家乐上给予信息、宣传、营销、推介上全力帮带。目前,协会帮助8户贫困户兴办了农家乐,这8户贫困户均已顺利脱贫。

第三篇:坪山开发情况

一、深圳市坪山新区基本情况

坪山新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于2009年6月30日挂牌成立。辖区总面积约168平方公里,下辖坪山、坑梓2个办事处共23个社区,总人口约60万,其中户籍人口约3.6万。坪山新区地理位置优越。新区东靠惠州大亚湾石化城,南连具有优美原生态的大鹏半岛,西邻世界最大的单体港——盐田港,北面是商贸发达、配套齐全的龙岗中心城,是深化深莞惠合作的重要战略节点。新区剩余可建设用地近30平方公里,是深圳市可开发土地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为深圳未来的产业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坪山新区交通网络畅达。新区距盐田港、大亚湾港等交通枢纽约30至40公里,并有深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横坪公路等交通干道穿境而过。规划建设中的杭福深城际铁路设站坪山(深圳东站),深圳地铁12号线、14号线、深圳东部过境通道、南坪快速干线相继连接坪山。随着轨道交通和高速路网的大规模建设,坪山新区将与市区乃至香港形成便利快捷的“半小时生活圈”。

坪山新区产业基础雄厚。新区目前共有投产企业135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7家,外商投资企业381家,高新技术企业66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26家。初步形成了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中芯国际、日立环球、高先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赛诺菲、微芯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和震雄、中集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等四大主导产业。

坪山新区旅游人文资源丰富。深圳主要河流——坪山河贯穿新区全境,北、东、南三面有规划中的坪山—龙岗城市绿廊、坪山—坑梓绿廊、马峦山森林郊野公园环抱。在这里,既能感受“文武帝宫”、客家围屋建筑“大万世居”和“龙田世居”、百年老校光祖中学的人文积淀,也可以体验曾生故居、东江纵队纪念馆的红色之旅,还能够欣赏马峦山、聚龙山景区的生态风情。

目前,坪山新区已进入大开发、大建设的跨越发展时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将按照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发展定位,以打造“现代产业园区、生态样板城区”为目标,以国际先进城区为标杆,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起点发展,打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深圳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地。

二、新区将建免费快速环线

“十二五”期间,在坪山新区将有大量道路修建项目展开,涉及总投资约170亿元。其中快速路建设4项,建设里程约2.47公里,总投资约64亿元;城市主干道建设20项,建设里程约124公里,总投资约63亿元;另有次干道及支路项目46项和片区微循环道路项目85项。这些道路将陆续在“十二五”期间建成通车。

三、298亿 深圳十大产业项目在坪山集中启动

昨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市委、市政府在坪山新区隆重举行全市十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十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达298亿元,预计可形成约570亿元的产值,其中坪山新区占有四个项目。

副市长张文出席开工仪式。

昨天开工的十大产业项目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新能源、信息网络、互联网、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这一批项目的联合开工,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重要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市已涌现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产生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批产业项目的建设单位中,新区的四个项目都是产业“领跑者”:信立泰药业公司是我国生物领域自主创新的优势企业,比亚迪公司是国内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雷柏无线电脑连续两年蝉联中国无线键鼠市场占有率榜首,昂纳信息光通信建成投产后有望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光通信器件生产基地之一。

据悉,十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达298亿元,建设周期为2至3年,投资56.8亿元。这一批项目的建成投产,预计可形成约570亿元的产值,实现利税约100亿元,对我市产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将大幅提升我市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变,使我市在未来产业竞争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和掌握发展主动权。

四、现有厂房租金情况

1、厂房1-4F4500平米,有现成水电,办公室,现成电梯,空地2500平米。宿舍1-3F1300平米,租金6.5元/平米,到新修横坪路1分钟,上水官高速4分钟

2、厂房位于深圳龙岗坪山,厂房1--3层3200平米,宿舍1800平米,空地2000平米,配电100KVA(可增容),有独立办公楼700平米,现成水电,交通非常便利,就在大路边,周边配套非常完善,好招工,报价6.5元/平米。

3、厂房1-3F3000平米,一楼高5米,二楼可做无尘车间,三楼有现成办公室,有现成电梯一部,独立变压器315KVA,高低压已好,空地2000平米。有现成的绿非常漂亮!宿舍1-4F1500平米,有独立卫生间,另有职工宿舍,食堂现成。本村委为了支持各项企业,决定租金在6元/平米,可以租。

第四篇:北帝山旅游项目工作汇报

北帝山旅游项目工作汇报

(一)项目基本情况

北帝山旅游开发项目由贵港市北帝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9.06亿元,项目位于平南县大鹏镇景华村,其中,一期规划面积约2万亩,投资5.02亿元,主要建设景区道路、停车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峡谷漂流、祈福文化园、养生度假设施、观光游览设施、配套水电设施以及其他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等。

(二)截至2017年4月底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旅游区加快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大门停车场6000平方米的构筑、入口桥两座、入口区至起漂点4公里的道路硬化和绿化、起漂点停车场及管理用房的建设、思灵景点A级旅游厕所主体建设、鸡心石至将军坪1.5公里道路的扩宽及硬化、已按高标准完成登山步道约1300米及护栏长约680米、北帝祈福文化园规划设计方案编制等项目,峡谷漂流已全面进入试运营阶段。截至2017年4月项目已累计投资超过1亿元。

(三)2017年工作进度目标

为了加快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快的产生社会效益,2017年计划投资1.5亿元,主要计划建设北帝山旅游区:(1)入口服务区:服务中心、旅游区入口大门、入口停车场、旅游厕所、入口交通桥、旅游大酒店;(2)内部的旅游道路景观的营造、旅游道路的建设(鸡心石至将军坪1.5公里道路的建设)、峡谷漂流绿化、将军坪停车场、游览观光步道、观景平台及观光亭;(3)植被恢复、卫生系统及旅游标识系统等旅游基础的建设。

贵港市北帝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第五篇:旅游扶贫

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即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借助于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而脱贫,旅游扶贫的效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依赖于贫困地区寻求自我发展的“内功”。当然,贫困地区只有得到外部的有效支持,旅游经济才能得以发展。

一、旅游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仅要讲求旅游业本身的效益,而且还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使更多的地区、更广的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因此,为配合旅游业的发展,要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如围绕景区旅游的客观需要发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以茶园、药材园等为主的观赏性农业。而且,由于资金、人才不足等原因,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一般起步水平较低,农民自发办的家庭旅游、餐馆、购物摊点,难于上档次、形不成规模,适应不了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

旅游扶贫要有所突破,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引导农民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集团公司或选择有经济规模的企业来经营贫困地区的旅游业。

(二)利于贫困地区脱贫

在我国,贫困地区面积很大,且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是这些地区也有自己的优势,即旅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好,非常适合发展旅游。在以往的扶贫活动中,因多局限于救济性扶贫的形式,扶贫效果很差。后来也曾尝试过交通扶贫、教育扶贫的形式,但短时间内难以见效。另外,还采取过工程项目扶贫,对口扶贫(针对贫困户)等形式,尽管都收到一些成效,但脱贫不彻底,甚至脱贫后又返贫。而旅游扶贫具有目标明确、项目清晰、脱贫见效快、受益面广、受益期长的特点,可以说是对扶贫措施是一个最有效的补充。

(三)利于地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今后仍将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开发实际上是通过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形式,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这与我国大力发展旅游、大力发展地区经济的要求是相符的。另外,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地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将成为必然,尤其是那些地区经济严重封闭,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地区更是如此。那种靠粗放式经营对资源掠夺性、破坏性利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道路越来越行不通。因此,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本质上符合我国地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四)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这里我们所谈的旅游扶贫问题,是就有旅游开发条件的贫困地区而言的,并非所有的贫困地区都可以走旅游扶贫、旅游脱贫的道路。我们知道,旅游业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其中旅游资源条件是起决定作用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条件难以满足,旅游扶贫将是一句空话。

二、旅游扶贫开发中应处理好的三种关系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人们往往把旅游扶贫与政府是等同起来,认为政府主导旅游扶贫是理所当然的事,政府对旅游扶贫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许多省市都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事实上各个地方在利用旅游业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时,政府也的确是倾尽全力。贫困地区经济落后,收入水平低下,需要政府注入一定的资金,而且各个地方在发展旅游业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也需要政府进行全面规划。因此由政府来主导旅游业的发展,弥补市场所存在的缺陷,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政府不能替代市场,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倘若我们仍然是采取政府一条腿走路的方式,而不是学会让市场与政府两个轮子转,还由政府包办旅游扶贫,而不是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优越性,充分调动微观主体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观念未免有些落后,扶贫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贫困的治理并不是一项随意的短期行为,认为只要能脱贫,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对社会与自然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都无所谓。这样的结果会使一些贫困地区在暂时脱离贫困之后又出现“返贫”现象,扶贫效果不会持久。实施旅游扶贫攻坚,固然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速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但与此同时,还须从整体角度、长远角度考虑。贫困地区人们脱贫心切,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不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问题。因而,在开发资源时,一定要因势利导,依照自然法无偏见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行事。

(三)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一味仿效现象严重,这是我国旅游业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人们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一味的模仿,抄袭他人的路子;或者心血来潮,胡乱开发,缺乏规划。你开发溶洞,我也开发溶洞;你搞人造景点,我也搞人造景点。造成这种现象既有缺乏经验,没有认清自己的旅游资源优势,从短期来看有利可图,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并不明智。

三、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的措施与对策

(一)严格筛选旅游扶贫对象

旅游扶贫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扶贫的目的、效果,甚至旅游扶贫工作的成败。旅游扶贫对象的选择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旅游扶贫的对象必须是贫困地区,即国家或省级行政单位已认定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严格防止其他地方受经济利益的趋使为充当旅游扶贫对象而弄虚作假。其次,要认真评估扶贫对象所具有的旅游开发潜力。其内容包括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评估,包括旅游资源的数量、品位、特点、地域组合状况等;二是市场条件评价,包括市场指向、市场规模、市场稳定性,以及市场需求弹性和市场需求敏感性等;第三,环境条件评估,包括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评价二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和气象气候各要素状况及其综合性特点;后者主要是指当地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以及当地领导阶层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等。

(二)彻底解放思想认识

根据有关方面信息和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时至今日某些有条件开展旅游扶贫的地区,依然没有能真正的发挥出当地的资源优势,迟迟没能利用或充分利用旅游扶贫手段进行脱贫致富。其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主要根源在当地领导层。这些贫困地区的领导对旅游的功能、作用及其所带来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很不熟悉。“治穷先治愚”,首先应采取措施使贫困地区的一些领导解放思想认识,如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分步骤地对全省有条件发展旅游的贫困县的领导干部进行集中思想培训,或到旅游扶贫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认真做好旅游规划

实践证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风险,如若弄得不好,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传统习俗要为之付出巨大代价,导致环境的破坏和地方文化特色消灭。旅游规划的历史使命,就是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旅游发展,以规划风险,充分保障贫困地区旅游的持续发展。旅游规划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吸取教训。旅游规划可为扶贫地区提供良好的发展框架,避免重蹈粗放性、随机性、破坏性发展的历史覆辙。第二,确保目标。在充分研究旅游地域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市场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最为理想并可实现的发展目标。第三,促进整合。旅游发展涉及到地区经济的很多行业和部门,是这些行业和部门为旅游市场共同提供旅游产品。为了使多行业、多层次、多部门协调行动,使当地旅游形成一个资源配置合理、市场供需匹配、市场竞争规范有序、整体运转和谐高效的旅游地域系统结构,必须通过旅游规划加快地域系统结构,必须通过旅游规划加快地域内各相关部门的整合。第四,修正偏离。建立、改进或强化规划反馈与实施监管系统,使旅游的实际发展能够不断地缩小与规划目标的距离及方向偏差。

(四)多方筹措旅游扶贫资金

目前,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必要的旅游开发启动资金,如果没有这些资金投入,就会使旅游扶贫工作搁浅,就会贻误旅游开发的良好机会,对此,笔者认为,旅游扶贫工作必须跳出资金短缺的圈子,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广开门路,多渠道筹集旅游扶贫发展资金。其主要措施有:(1)建议财政部门增设旅游扶贫专项基金,优先扶持那些旅游开发条件最好的贫困地区。(2)优化环境,招商引资。政府扶贫投入的资金毕竟有限,招商引资常常能起到决定性作用。(3)广聚社会闲散资金。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利率不断下调,国民手中游离出来的闲散资金较多,有效吸纳这些闲散资金,对旅游扶贫的帮助很大。(4)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这条原则对筹集旅游开发资金的保证程度较高,而且可保障旅游扶贫事业的稳步发展。

(五)积极培养旅游人才

发达地区之所以比贫困地区先发展起来,自然具备贫困地区所没有的许多优势。但在许多优势中的一个最大优势是人才优势,而不是国家投入。贫困地区的最大劣势是人才奇缺,因此,开展旅游扶贫的关键之一是应立即着手培养自己的旅游人才。在人才问题上,帅才也很重要,但帅才不一定通过人才培养的途径产生,可以通过招聘竞选的方式获得。

(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施旅游扶贫计划固然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速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但与此同时,还必须兼顾区域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只有这样,才可保证贫困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防止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保护人类共有空间,是我国政府的基本国策之一,因此任何开发都不能以损坏环境为代价。在环境保护方面,自然环境的保护尤其重要,但社会环境的保护也不容忽视。根据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经验和教训,社会环境污染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危害也很大,若稍有疏忽,也可给当地社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旅游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7年12月24日 20:08 中国财经报

日前,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开发计划署与亚洲开发银行在题为《千年发展目标:2007年亚太地区进展状况》的报告中说,中国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的多个方面走在亚太地区的最前列。“千年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全球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

有几组数据可以成为上述论断最好的注脚: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3%;低收入人口也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6年的3550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比例从6.7%下降到3.7%;“十五”期间,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77元增加到1723元,五年中增长了35%,略高于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到2006年,这一数字已达到1928元。

中国扶贫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我国扶贫政策主要分为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功能上讲,救助式扶贫保障生存,开发式扶贫促进发展。

国际反贫困经验证明,通过开发式扶贫,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素质问题、发展问题和能力问题,形成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事实上,开发式扶贫正是我国多年来农村扶贫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目前扶贫工作中坚持的一个基本工作方针。

具有我国特色的开发式扶贫的经验是全力推进重点工作,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在这些重点工作中,整村推进、强化贫困地区产业化发展、支持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建立“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等成为了亮点。

国务院扶贫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整村推进是将好钢都用到了刀刃上,将扶贫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对扶贫资金进行捆绑使用,着力改善重点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强化贫困地区产业建设,是变“输血”为“造血”,力促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教给农民工一技之长,为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契机。互助资金的运行,既方便了农民贷款,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激发了农民的创业发展意识。

那么,中国当前的扶贫战略框架是否需要完善?如何完善?中国开发式扶贫的前景如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王梦奎建议,首先要通过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致力于消除生存贫困。事实上,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是要让农村贫困人口生有所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贯穿了救助式扶贫的理念。

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33个县(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地方各级财政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41.6亿元,月人均补助水平为33.2元,比2005年增长11%,有效保障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完善扶贫战略框架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在我国,财政投入是扶贫开发资金的最主要来源,扶贫成就的取得和各级财政逐年加大投入息息相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财政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由最初的5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44亿元,累计投入1600多亿元。

实际上,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交通、教育、卫生等领域的财政投入也成为“事实上”的扶贫资金。这些资金的范围远远要比“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三项“概念上”的专项扶贫资金宽得多。

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央财政制定的涉及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达25项,近50个具体项目。如:对县乡财政困难地区的“三奖一补”转移支付、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老少边穷”地区新企业优惠等。这些政策投入的资金总量超过了2000亿元。此外,国家的支农和惠农措施也降低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成本,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等四项税费后,农民人均减负约140元。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为农民减轻了教育负担。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成为解决亿万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

从2002年开始,各级财政和扶贫部门创新了扶贫资金的管理机制,逐步推广了扶贫资金的公示、公告和报账制,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探索解决贫困农户贷款困难的多种途径。2006年,全国扶贫贴息贷款比例用户达到42%,比2003年提高了23.5个百分点。

“当前,一个‘大扶贫’的概念正在形成,扶贫开发工作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今年11月召开的扶贫开发形势与政策研讨会上表示,现在区域政策、行业政策、社会政策都在努力向“三农”倾斜,不同渠道进入贫困地区的资金明显增加。除了扶贫开发工作的专项投入继续增加外,更多的社会资源服务于缓解贫困这个目标,这将对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1-07-20 来源:《集团经济研究》 作者:史本林

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即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借助于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而脱贫,旅游扶贫的效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依赖于贫困地区寻求自我发展的“内功”。当然,贫困地区只有得到外部的有效支持,旅游经济才能得以发展。

一、旅游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仅要讲求旅游业本身的效益,而且还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使更多的地区、更广的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因此,为配合旅游业的发展,要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如围绕景区旅游的客观需要发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以茶园、药材园等为主的观赏性农业。而且,由于资金、人才不足等原因,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一般起步水平较低,农民自发办的家庭旅游、餐馆、购物摊点,难于上档次、形不成规模,适应不了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旅游扶贫要有所突破,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引导农民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集团公司或选择有经济规模的企业来经营贫困地区的旅游业。

(二)利于贫困地区脱贫

在我国,贫困地区面积很大,且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是这些地区也有自己的优势,即旅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好,非常适合发展旅游。在以往的扶贫活动中,因多局限于救济性扶贫的形式,扶贫效果很差。后来也曾尝试过交通扶贫、教育扶贫的形式,但短时间内难以见效。另外,还采取过工程项目扶贫,对口扶贫(针对贫困户)等形式,尽管都收到一些成效,但脱贫不彻底,甚至脱贫后又返贫。而旅游扶贫具有目标明确、项目清晰、脱贫见效快、受益面广、受益期长的特点,可以说是对扶贫措施是一个最有效的补充。

(三)利于地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今后仍将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开发实际上是通过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形式,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这与我国大力发展旅游、大力发展地区经济的要求是相符的。另外,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地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将成为必然,尤其是那些地区经济严重封闭,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地区更是如此。那种靠粗放式经营对资源掠夺性、破坏性利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道路越来越行不通。因此,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本质上符合我国地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四)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这里我们所谈的旅游扶贫问题,是就有旅游开发条件的贫困地区而言的,并非所有的贫困地区都可以走旅游扶贫、旅游脱贫的道路。我们知道,旅游业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其中旅游资源条件是起决定作用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条件难以满足,旅游扶贫将是一句空话。

二、旅游扶贫开发中应处理好的三种关系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人们往往把旅游扶贫与政府是等同起来,认为政府主导旅游扶贫是理所当然的事,政府对旅游扶贫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许多省市都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事实上各个地方在利用旅游业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时,政府也的确是倾尽全力。贫困地区经济落后,收入水平低下,需要政府注入一定的资金,而且各个地方在发展旅游业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也需要政府进行全面规划。因此由政府来主导旅游业的发展,弥补市场所存在的缺陷,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政府不能替代市场,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倘若我们仍然是采取政府一条腿走路的方式,而不是学会让市场与政府两个轮子转,还由政府包办旅游扶贫,而不是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优越性,充分调动微观主体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观念未免有些落后,扶贫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贫困的治理并不是一项随意的短期行为,认为只要能脱贫,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对社会与自然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都无所谓。这样的结果会使一些贫困地区在暂时脱离贫困之后又出现“返贫”现象,扶贫效果不会持久。实施旅游扶贫攻坚,固然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速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但与此同时,还须从整体角度、长远角度考虑。贫困地区人们脱贫心切,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不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问题。因而,在开发资源时,一定要因势利导,依照自然法无偏见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行事。

(三)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一味仿效现象严重,这是我国旅游业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人们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一味的模仿,抄袭他人的路子;或者心血来潮,胡乱开发,缺乏规划。你开发溶洞,我也开发溶洞;你搞人造景点,我也搞人造景点。造成这种现象既有缺乏经验,没有认清自己的旅游资源优势,从短期来看有利可图,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并不明智。

三、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的措施与对策

(一)严格筛选旅游扶贫对象 旅游扶贫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扶贫的目的、效果,甚至旅游扶贫工作的成败。旅游扶贫对象的选择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旅游扶贫的对象必须是贫困地区,即国家或省级行政单位已认定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严格防止其他地方受经济利益的趋使为充当旅游扶贫对象而弄虚作假。其次,要认真评估扶贫对象所具有的旅游开发潜力。其内容包括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评估,包括旅游资源的数量、品位、特点、地域组合状况等;二是市场条件评价,包括市场指向、市场规模、市场稳定性,以及市场需求弹性和市场需求敏感性等;第三,环境条件评估,包括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评价二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和气象气候各要素状况及其综合性特点;后者主要是指当地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以及当地领导阶层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等。

(二)彻底解放思想认识 根据有关方面信息和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时至今日某些有条件开展旅游扶贫的地区,依然没有能真正的发挥出当地的资源优势,迟迟没能利用或充分利用旅游扶贫手段进行脱贫致富。其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主要根源在当地领导层。这些贫困地区的领导对旅游的功能、作用及其所带来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很不熟悉。“治穷先治愚”,首先应采取措施使贫困地区的一些领导解放思想认识,如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分步骤地对全省有条件发展旅游的贫困县的领导干部进行集中思想培训,或到旅游扶贫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认真做好旅游规划 实践证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风险,如若弄得不好,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传统习俗要为之付出巨大代价,导致环境的破坏和地方文化特色消灭。旅游规划的历史使命,就是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旅游发展,以规划风险,充分保障贫困地区旅游的持续发展。旅游规划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吸取教训。旅游规划可为扶贫地区提供良好的发展框架,避免重蹈粗放性、随机性、破坏性发展的历史覆辙。第二,确保目标。在充分研究旅游地域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市场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最为理想并可实现的发展目标。第三,促进整合。旅游发展涉及到地区经济的很多行业和部门,是这些行业和部门为旅游市场共同提供旅游产品。为了使多行业、多层次、多部门协调行动,使当地旅游形成一个资源配置合理、市场供需匹配、市场竞争规范有序、整体运转和谐高效的旅游地域系统结构,必须通过旅游规划加快地域系统结构,必须通过旅游规划加快地域内各相关部门的整合。第四,修正偏离。建立、改进或强化规划反馈与实施监管系统,使旅游的实际发展能够不断地缩小与规划目标的距离及方向偏差。

(四)多方筹措旅游扶贫资金

目前,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必要的旅游开发启动资金,如果没有这些资金投入,就会使旅游扶贫工作搁浅,就会贻误旅游开发的良好机会,对此,笔者认为,旅游扶贫工作必须跳出资金短缺的圈子,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广开门路,多渠道筹集旅游扶贫发展资金。其主要措施有:(1)建议财政部门增设旅游扶贫专项基金,优先扶持那些旅游开发条件最好的贫困地区。(2)优化环境,招商引资。政府扶贫投入的资金毕竟有限,招商引资常常能起到决定性作用。(3)广聚社会闲散资金。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利率不断下调,国民手中游离出来的闲散资金较多,有效吸纳这些闲散资金,对旅游扶贫的帮助很大。(4)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这条原则对筹集旅游开发资金的保证程度较高,而且可保障旅游扶贫事业的稳步发展。

(五)积极培养旅游人才

发达地区之所以比贫困地区先发展起来,自然具备贫困地区所没有的许多优势。但在许多优势中的一个最大优势是人才优势,而不是国家投入。贫困地区的最大劣势是人才奇缺,因此,开展旅游扶贫的关键之一是应立即着手培养自己的旅游人才。在人才问题上,帅才也很重要,但帅才不一定通过人才培养的途径产生,可以通过招聘竞选的方式获得。

(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施旅游扶贫计划固然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速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但与此同时,还必须兼顾区域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只有这样,才可保证贫困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防止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保护人类共有空间,是我国政府的基本国策之一,因此任何开发都不能以损坏环境为代价。在环境保护方面,自然环境的保护尤其重要,但社会环境的保护也不容忽视。根据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经验和教训,社会环境污染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危害也很大,若稍有疏忽,也可给当地社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作者 史本林 商丘师范学院地理系,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编号:2002FJJ023)

旅游开发扶贫的经验、问题及对策

[日期:2007-08-20] 来源:旅游学刊 作者:高舜礼 [字体:大 中 小]

以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是近年来旅游部门主动参与扶贫工作的创举,也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推动旅游业深入发展的新思路。它不仅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开辟了新途径,而且对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旅游开发扶贫的基本经验旅游开发扶贫虽是一条比较好的扶贫思路,但要付诸实施并取得成效,还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旅游开发扶贫的基本经验。首先,从客观方面看,应基本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要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这是旅游扶贫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现已开发成功的地方,大都具有旅游资源优势。如云南阿庐古洞景区在1.5平方公里内有九峰九河十八洞,具有山青、水秀、石美、洞奇的湖光山色。山东沂源县土门镇溶洞景区的旅游资源也比较集中,在较小区域内密布着40多个溶洞,其中之一就是出土过著名“沂源猿人”化石的溶洞。河北嶂石岩景区有着典型的嶂石岩地貌和世界最大的回音壁,还是我国第二和第三级地势阶梯的交汇点。贵州省的旅游扶贫更多的是开发了丰富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2、要有一定的交通条件这是旅游开发扶贫的重要基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先决条件。许多地方旅游扶贫的成功,大都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或是通过努力解决了交通的瓶颈制约。贵州省旅游局选择的旅游扶贫点,如黄果树、龙宫、红枫湖和舞阳河等,都是交通条件相对便利、旅游资源也比较集中的地方。黔东南州甚至主要以交通条件为依据,来划分民族风情旅游点的重点接待村和一般接待村。山东沂源县土门镇的溶洞能够较快开发起来,是因为紧靠鲁东南的交通动脉--博沂公路。河北张北县中都草原的快速开发,主要原因是有207国道连接着北京。反之,如果解决不了交通条件的制约,即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和独特,旅游开发扶贫效果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3、要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这也是影响旅游开发扶贫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客源市场的区位优势、景区的地理区位优势、交通条件的区位优势等。如云南阿庐古洞距昆明170公里,与世界奇观--石林同处在一条旅游线上,分别以地下和地上的喀斯特地貌奇观闻名于世;四川青城山后山是青城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有优越的地缘优势,借助了青城山的知名度;河北野三坡被誉为首都的后花园,每日有北京通往该地的往返列车,是京津市民旅游、避暑、度假的好去处,现90%以上为京津客源。河北省近年来旅游扶贫取得较好成效的县市景点,如井陉县的苍岩山、围场县的塞罕坝、平泉县的辽河源、涞源县的凉城、平山县的天桂山、灵寿县的五岳寨、临城县的溶洞等,除了一定的资源优势外,更主要的还是得益于地处京津、石家庄的独特区位优势。上述条件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往往决定着一个地方旅游扶贫开发的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除此以外,旅游开发扶贫要取得比较好的成效,还应在以下方面做好主观努力:

1、要有甘于吃苦奉献的带头人 贫困地区搞旅游开发面临很多的困难,需要有克己奉献、甘于吃苦的带头人和实干家。如云南阿庐古洞的开发,为了节省建设资金,景区领导带头利用淡季开展义务劳动。河北省野三坡的创业者王宝义,以最初13O元的借款作经费,为了勘测旅游资源,爬遍了100多道山梁,攀登了90多座山峰,走遍了200多道山沟河谷;河北嶂石岩开发的带头人马志民,形容他们的艰苦创业是“上窜下跳”求资金,翻山越岭搞规划,虽然旅游收入8年翻了几番,但仍旧在破旧的平房里办公。贵州六盘水市旅游局为了促成合资开发麻织工艺品的项目,既要作上级主管部门和乡镇的发动宣传工作,又要负责组织加工生产和监督质量,还要承担全方位的协调工作。可以说,每一处比较成功的旅游开发扶贫的背后,都有一个甘于奉献的领导班子。

2、要有比较灵活的政策支持 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必须千方百计解决资金投入。不少地方实行了“以旅游养旅游”的政策,将一定时期内的景区收入,全部投入到景区的后续开发中,实现“滚动发展”;有的地方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动社会各方面支援旅游开发,如河北赞皇县景区的公路、邮电、通讯、缆车等,就是县政府发动有关部门投资和社会集资建成的,景区8年来投入开发的6000多万元资金,由社会化渠道自筹和从各方面引进的占了98%,而国家的投资只占总投资的1.67%。四川青城山后山的开发,资金来源也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各部门投资和农民集资。上述地区之所以能够引入大量开发资金,主要是冈为政府给予了比较实在的和灵活的政策扶持。

3、要遵循旅游开发的基本规律 旅游开发是一项专业化较强的卫作,必须遵循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一些地方在旅游开发立项时,聘请专业人员协助进行资源考察、市场分析、选定项目等,避免了盲目性、破坏性开发,保证了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如云南阿庐古洞在开发建设中,注意听取行家意见,使景点建筑充分体现云南地方特色和彝族民俗特色,使洞内景观达到了“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溶洞景观和歌舞表演),成为全国千百万个溶洞中独树一帜的产品。对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的遵循,还体现在产品建成以后的宣传促销方面。有些地方的旅游开发虽还处在起步阶段,经济实力也比较薄弱,但还是努力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促销,如举办有关景区的书画展、新闻发布会、邀请记者采访等,尽量扩大景区的影响;有些地方在积聚了一定经济实力以后,便通过拍摄电视风光片、定期在报刊电台做广告进行宣传促销,努力开阔客源市场。

4、要健全和加强管理体系管理要“有章法”,要依法办事、依法管理。这主要包括:一是成立有权威的专门管理机构,如旅游局、风景管理局等;有的地方为了增强其权威性,还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旅游管理委员会;还有一些地方明确景区管理机构行使当地政府的部分职能。二是健全景区的各项管理规章,以河北野三坡景区的管理为例,他们制定了《景区各项经营收费标准》、《景区卫生标准》、《景区餐馆设施要求》、《景区住宿登记卡》、《景区食品卫生标准》、《景区野生动物保护范围》、《景区经营区域规划》、《景区强制管理规定》、《景区工商管理规定》、《景区旅游马匹的管理规定》、《景区治安处罚规定》等,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予以严肃处理。三是健全景区自身的经营管理制度,如云南阿庐古洞大胆对劳动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健全了目标经营责任制,对景区内的导游实行“全员计件工资制”,按每月导游的次数和服务质量计发工资;对地下河船队实行“计件工资制”,根据每条船乘坐人数、服务态度和安全等项计发工资;对索道站实行“站长工资包干责任制”。通过进行上述改革,使景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

二、旅游开发扶贫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旅游开发扶贫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开发建设的主体在基层,行业指导和管理不够及时,在具体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乏旅游专门人才 这一问题比较突出。现在许多地方的旅游开发扶贫工作,不少处于“边学边干”的阶段。有些地方负责旅游开发的是团县委、宣传部、文化局、园林局、城建局抽调的人员,不具有起码的旅游专业知识;有的地方虽搞了多年的旅游开发,但没有一个“科班出身”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此情况下搞旅游开发,要么听凭各路真假“专家”的游说,要么仿效其它地方的旅游开发,要么就由领导来拍脑袋决策。景区一般的管理和工作人员更缺乏旅游专业知识,许多县乡开发的景区,各个环节的管理者就是以前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业务培训又跟不上,管理和服务水平很难得到提高。这种状况在旅游开发扶贫中比较普遍,成为影响扶贫效果的一大障碍。

2、旅游扶贫的思路比较狭窄在旅游开发扶贫中,这一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造成了大量产品的行政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开发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一是仿效问题比较突出,看到周围搞什么项目赚了钱,自己也要学着搞;二是市场意识比较淡薄,开发建设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是以资源开发为导向,只考虑本地能够开发出什么,而很少考虑区位优势和销售市场;三是“唱主角”的意识比较浓,认为旅游开发扶贫就是开发建设旅游景点,甚至就是开发山水风光旅游资源或者是搞人造景点。这样就限制了旅游扶贫的思路,限制了旅游开发扶贫的发展空间。

3、规划设计不科学旅游开发扶贫在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非专业化的倾向:一是所做规划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开发规划,而往往是城市建设规划;二是规划设计过于粗糙,粗线条的规划多,具体细致的设计少,不少景区的辅助景观、配套设施、环境绿化美化等,只能随着景区开发“走一步,看一步”;三是缺少特点和品位不高,许多景区不管周围环境和条件,都一律建楼房、铺柏油路面,辅助设施也搞“城市化”。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各地聘请的规划者不是旅游开发的行家里手,而大多是城建部门、地质部门、旅游院校的“学院派”等方面的人士。

4、产品配套程度差 在旅游开发扶贫中,人们对旅游产品开发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少地方还处在“能卖门票就可以”的认识阶段,很少考虑如何把接待设施搞好,尽量使旅游者在各方面得到享受。因此,一流的旅游资源、三流的交通条件、四流的食宿设施和商品购物、五流的接待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如陕西延安这样已具相当知名度、旅游资源也很独特、丰富的地方,至今还没有建成一家星级饭店;许多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厕所奇缺、住宿简陋,更谈不上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参与性娱乐项目。当然,在旅游扶贫开发的初级阶段这是难免的现象,但也有不少景点开发时间已在10年以上,还停留在产品相当不配套的阶段。

5、行业管理比较薄弱在许多旅游开发扶贫点,行业管理薄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一些地方没有设立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有的地方虽然设了相应机构,但与外事、园林或城建部门是一块牌子,有的地方由宣传部门代管旅游开发,有的还是“外事接待型”的管理体制;二是管理机构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当地政府没有赋予管理机构必要的政府职能,也没有成立工作协调机构。由于管理机构有职无权,难以制上“诸候割据”的混乱开发局面,服务质量低劣,环境卫生较差,坑人宰客现象突出,游客的投诉比较多。

6、投入机制没有形成在旅游开发扶贫点的发展中,后续建设资金缺乏的现象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扶贫开发所应达到的成效。在不少地方,政府除在开发启动阶段给予了资金扶持以外,以后就放手让其“滚动发展”和自谋出路了。有的因为吸引不到必要的资金,无法进行后续开发和配套建设,长期处于以门票收入为主的初级阶段;有的为厂筹集资金,不惜以出租效益看好的现有接待设施为代价,争取进行项目合资和合作,结果给现有的经营带来了不利影响;有的为改造接待设施,向银行借贷了高利率的商业贷款,因难以按时还贷,给景区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因此,如何解决旅游开发扶贫的投入问题,政府怎样在此方面发挥作用,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7、宣传促销困难较多 在目前整个国家的旅游促销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旅游开发扶贫的地区面临着产品促销的多重困难。一是经济实力薄弱,难以一掷千金地大做广告;二是促销机制尚未健全,难以依靠旅行社搞促销;三是行业管理部门缺乏统一组织,景区只好自寻出路、自我推销。据了解,目前一般规模的景区年投入促销经费约在30-50万元,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行业管理和指导。一些地方在促销中出现了自我吹嘘、相互贬低的现象,动辄自诩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一”、“天下第一”;加之缺乏市场开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往往四处奔波、多方出击,收益甚微;由于缺乏协调与配合,一些相邻的景点或一条线路上的景点往往重复投入、互相残杀,不仅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而且也造成了促销经费的巨大浪费。

三、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所应发挥的作用各级旅游局作为行业管理部门,担负着指导、推动旅游开发扶贫工作的重任。如何发挥在旅游开发扶贫中的作用,需要承担哪些方面的工作,应是各级旅游部门认真加以明确的问题。

1、搞好宣传推动工作扶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没有政府的强有力组织和领导,很难取得较大进展。对旅游开发扶贫来说,要充分发挥其独持的扶贫优势,首先要取得当地政府的认同和支持,走政府主导型的扶贫开发之路。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只有当地政府认识到了旅游开发扶贫的优越性,才能给予各种必需的支持,旅游部门才可能有所作为;反之,如果这个思路没有被政府领导所重视和理解,而是作为现今众多的扶贫措施之一来对待,甚至误以为是上级旅游部门要在此投资,那么,就很难取得什么进展。从当前各地的反映来看,旅游扶贫虽在许多地区产生了很好效益,但由于以往基本处在“只做不说”的阶段,人们对它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具体的宣传推动工作,在面上主要是总结现有的典型事例,要有目标要求和组织发动;在省一级应明确列入工作日程,研究推动此项工作的办法,有条件的地县旅游局应具体来做这项工作。

2、提供人才培训服务旅游扶贫实质是一种“素质扶贫”,是一种指方向、教方法的“造血式”扶贫,与那种以投资金、给项目为主的“输血式”扶贫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旅游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应在提高扶贫地区的人员素质上下功夫,也就是要搞好旅游专门人才培训工作。目前,不少地方对此有着强烈的渴望。旅游开发扶贫的人才培训工作,不同于专业院校的正规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成人教育培训,除了要进行一般内容的培训,使其在尽短的时间内对旅游产业性质、产业特征、发展战略、发展重点、行业管理知识等有个基本的了解外,还应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国家旅游局为此已决定在一两年内拨出75万元专款,免费举办5期老少边穷地区旅游局长培训班,目前已举办4期。省级旅游局也应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开展针对旅游扶贫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缓解各地在旅游开发中的急需,同时也要组织到一些地方参观学习,启发旅游开发扶贫的思路。

3、引导开发思路旅游开发扶贫的路子很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开发什么样的产品更能产生效益、更能少走弯路,应是旅游部门发挥优势之所在。目前,各地旅游扶贫的思路过于狭窄,限制了旅游扶贫向纵深发展。在此方面,各级旅游局应从其它部门的扶贫措施中得到启发。现在各部门的扶贫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给钱给物,有的帮助上项目,有的帮助寻找市场,有的传授致富技术,有的帮助架电、修路、打井,有的帮助输出劳务人员,有的提供“讲师团”,有的包村蹲点,还有的帮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旅游业来说,扶贫工发的思路也是比较广阔的,旅游业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每一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因此,旅游扶贫开发不一定非要搞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不可,搞旅游商品生产、提供旅游业所需的各种服务,同样能够达到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目的。旅游部门应首先实现这个思想认识的转变,同时帮助旅游扶贫开发地区转变思想观念,将旅游开发扶贫引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加强业务指导加强对旅游开发扶贫工作的业务指导,是各级旅游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旅游扶贫能否取得较大成效的关键之一。这项工作在不同管理层次应有所区别和侧重,但都应列入各级旅游部门的工作日程中,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证。如一般性的业务指导、定期的业务检查指导、定点的联系制度、必要的考核奖惩措施等,使业务指导真正贯彻于旅游扶贫开发的全过程之中,做到及时有效、落在实处。尤其要注意加强扶贫开发初期的业务指导工作,尽量参与立项论证、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问题的发生。

5、争取政策扶持争取政府各部门对旅游开发扶贫的扶持,既是旅游部门所应承担的任务,也是一项有相当难度的工作。在现已取得初步开发成效的地方, 当地的旅游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从各方面争取了对旅游开发扶贫的政策支持。目前旅游扶贫既已列入全行业的工作日程,就应从更高层次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例如,向国务院扶贫办申请专项扶贫贷款,各省旅游局向省财政争取资金支持;争取交通部门修建旅游公路,争取铁路部门增加车次、车厢和调整停靠站点,争取民航部门增加航班等。对于基层旅游部门来说,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开展工作,争取一些旅游扶贫开发所需的各项政策支持,使旅游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本文作者:高舜礼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政研处;北京,建内大街甲9号,100740

下载大埔县坪山梯田旅游扶贫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埔县坪山梯田旅游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上半年山坪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2012年上半年山坪村环境卫生整治 工 作 汇 报为营造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湘潭市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山坪村响应市委、市政......

    坪山政府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早上好! 这是我们泰安美公司自创的问好方式!早上好!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早点开心好,早点改变好,早点健康好!首先我谨代表,深圳泰安美实业有限公司,对各位领导莅......

    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我现在就xx镇扶贫工作向大家作简要汇报。xx镇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近年来,我镇以整村推进为载体、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

    扶贫工作汇报材料(合集)

    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今年上半年,我们扶贫帮扶工作队按照县扶贫办的工作部署和安排,较好地完成了对瀵兴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现就开展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镇扶贫工作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现在就**镇扶贫工作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镇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近年来,我镇以整村推进为载体、以产业开......

    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汇报 县老区办2007年,我县的扶贫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在市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兄弟县、市、区和市级机关结对帮扶单位的有力相助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欠......

    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总结 支队政治处: 2009年8月31日,按照支队的安排,我正式从高同志手中接过支队驻村扶贫工作的接力棒,担任陈仓区胡店镇马家湾村支部副书记,继续支队对该村的帮扶工作。 一......

    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扶贫工作交流座谈会汇报材料 一、村基本情况 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 人,辖 个村民组,共有耕地面积 亩。2014年建档立卡 户 人,贫困发生率 ,截止2017年 底,脱贫 户 人,贫困发生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