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期持续改进计划分步实施方案
长期持续改进计划分步实施方案及完成情况
第一部分 质量管理政策
一、定义目标和目的,使用质量工具收集的实际生产数据,以验证结果
1、确定各个产品的质量目标: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具体各个产品的一次检验合格率目标是多少,根据各产品加工工艺及现有的质量保证水平,原则上要比现有质量水平高一些,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4.3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2、确定质量目标: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统计方法,对于全检的,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一次提交检验合格的产品数/提交检验产品的总数;对于抽检,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一次检验合格的批次/提交检验的总批次,统计频次:可以一个月一次,也可以半个月一次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3、按确定的统计频次实施统计,并将结果与目标对比,如未达到目标,则应进行原因分析、实施纠正措施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7.3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二、建立客户满意系统,以明确改善行动
1、确定顾客满意率: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4.3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2、确定顾客满意率测量方法,包括测量项目、打分标准、统计方法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1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3、按上述方法实施顾客满意调查,统计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7.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4、根据统计结果与目标对照,如未达到目标,则应进行原因分析、实施纠正措施;如达到目标,则可以考虑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7.3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三、建立内部审计程序和检查实际审计结果。特别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期间,以检查纠正措施是正确有效的1、委派2名内审员外出培训,使其掌握内审程序,并有能力实施内审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7.3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2、制定内审计划、编制检查表、实施内审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8.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四、组织持续改进,每两个月检讨会议
建立质量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质量例会,参加人员为质检、生产骨干、技术人员,要求各人平时应注意收集质量信息,包括质量问题、好的加工方法、好的检验方法等,每月质量例会时进行讨论、评价,实施改进。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7.3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五、组织员工和管理者质量和技能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须事先完成制定员工和管理者质量和技能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参培对象等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7.3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六:质量成本管理:做后半年的预算
质量成本管理;确定质量成本项目,并对后半年质量成本进行预算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7.3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第二部份:生产质量控制
一、失效模式:建立FMEA的过程,使用它是一个基本文件来定义控制计划,过程流程图和工作指导
1、对技术人员、工艺人员、关键岗位生产人员、检验员进行失效模式分析知识培训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5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2、结合质量例会,利用头脑风暴法,对产品加工过程进行失效模式分析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二、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检查控制的计划是正确有效地根据实际生产
1、针对每一个关键过程制订过程流程图
2、设定检查点(控制对象、指标、测量方法、评定准则)
3、定义异常,警示征兆
4、应对措施,落实责任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3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三、工作指令必须详细,便于操作者明白
对生产计划单相关内容进行修改,使工作指令更详细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四、建立生产检查记录:首检、巡检和终检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五、数据分析:悼念关键数据进行CP,CPK值分析,以确认是否生产质量稳定
1、选取关键过程
2、收集数据
3、CP,CPK值分析,确认生产质量是否稳定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六、在线质量控制文件必须修改。而且他们还必须定期审查和调整。在此之后,有关修订必须更新
对现场质量控制文件进行全面审查,凡不符合实际的均进行调整或修改,并标明修改状态,将最新有效版本发放至生产现场。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七、建立订单和生产计划记录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第三部份变更控制
一、建立有效程序来进行所有变化的控制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8.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二、建立适当程序来进行所有设计记录和文件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8.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第四部份 物料流量控制
一来料:划分区域和标签分离良好物料和问题材料,使用电脑来记录来料信息。要保存每批材料检验报告
1、来料划区并标识合格品、不合格品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2、运用电脑进行库存管理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3、保存每批材料的检验报告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二、建立单独的标签以区分线上好的部分和问题部分。建立预生产件流动标签。建立在不合格品存放区域。线上不合格品存放于红色标记物料箱内,标注状态。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三、仓库管理应确保先进先出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第五部份 检验设备和生产设备维护
一、建立设备管理清单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二、建立设备工装检查制度,并实施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三、建立自制量具的校验程序,并实施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四、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1、确定新产品的某个关键过程
2、收集数据,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过程能力研究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3、建立模具档案
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2011.5.20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检查时间
第六部份 员工管理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见第一部分第5条
失效是指 :
在规定条件下,(环境、操作、时间)不能完成既定功能。
在规定条件下, 产品参数值不能维持在规定的上下限之间。
产品在工作范围内, 导致零组件的破裂、断裂、卡死、损坏现象
过程功能/要求
填入要被分析的过程或作业简单的叙述(如车、钻、焊接、攻丝、装配等)。叙述尽可能与被分析的过程或作业目的一致, 当过程包含多种作业(如:组装), 而有不同的潜在失效模式时, 要将不同的作业视为不同过程处理。
• 潜在失效模式
为过程可能不符合过程要求或设计意图。叙述规定作业的不合格事项。它是一个原因成为下工程的潜在失效模式或被上工程所影响潜在失效模式。无论如何, 在准备fmea中, 必须假设进料的零组件或原物料是好的。
列出每一个特殊作业零件、分系统、系统或制程特性, 所引起的潜在失效模式。制程工程师或小组要提出和回答下列问题 :
过程或零组件为何不符合规范 ?
不考虑工程规范, 甚么是客户(最终使用者、下工程或服务)所不满意的 ?
一般的失效模式包含下列各项:弯曲、粘合、毛刺、转运损坏、断裂、变形、脏污、安装调试不当、接地、开路、短路、工具磨损等。
• 潜在失效后果
被定义为对客户的功能失效模式。客户指的是:下个作业、下工程或地点、经销商、或车辆所有者。每一个潜在失效功能都必须被考虑。
对于最终使用者, 失效的后果经常被指为: 杂音、不规律的动作、不能操作的、不稳定的、通风不良、外观不良、粗糙不平的、过度的费力要求, 令人不舒服的气味、操作性减弱、车辆控制受损等。
对于下工程而言, 失效的后果经常被指为: 不能焊牢、不能上胶、不能塑封、排向困难、引直困难、影响产品性能。
• 严重度(S):
• 分级
• 潜在失效起因/机理
在尽可能的范围理, 列出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失效起因 :
不当的钮力——过大、过小。
不适当的焊接——电流、时间、压力不正确。
不精确的量具。
不当的热处理——时间、温度有误。
不适当的上胶。
缺少组件或装错。
• 频度(0)
• 现行过程控制
现行过程控制是叙述制成方法, 用来预防可能扩大的失效模式和探测出失效模式的发生。这些控制方法可能包括冶具的防误或spc或后过程评估。
有三种过程可以考虑 :
预防失效起因/机理或失效模式/后果的发生或降低发生比率。
查出失效起因/机理, 并提出纠正措施。
查出失效模式。
可能的话, 最好使用第1种控制方法;其次才使用第2种控制方法;最后, 才使用第3种控制方法。
• 不易探测度(D)
不易探测度是指在零部件离开制造工序或装配工位之前,列于第16栏中的第二种现行过程控制方法找出失效起因/机理过程缺陷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或者用第三种过程控制方法找出后序发生的失效模式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分“1”到“10”级。
一定要评价过程控制方法找出不易发生的失效模式的能力或阻止它们的进一步蔓延。 • 风险顺序(RPN)
风险顺序数是严重度数(s)、频度数(o)、和不易探测度(d)的乘积。
rpn =(s)×(o)×(d)
是一项过程风险的指针。当rpn较高时, 功能小组应提出纠正措施来降低rpn值。一般实务上, 会特别注意严重度(S)较高之失效模式, 而不理会rpn之数值。
• 建议措施
当失效模式依rpn数排列其风险顺序时, 针对最高等级的影响和关键项目提出纠正措施。任何措施的目的是要减少任何频度、严重度、或不易探测度。可考虑下列采行措施, 但并不限于此。
为了降低发生机率, 需要修改过程和/或设计。
只有设计或制程变更可以降低严重度数。
为了增加探测(失效)的可能性, 需要修改过程和/或设计。通常改进侦查管制方法, 对质量改善是浪费和无效的。增加质量管制检验频率不是良好的纠正措施。永久性的纠正措施才是必需的。
• 责任(对建议措施)
填入建议措施的负责单位或个人, 和预定完成日期。
• 采取的措施
完成一项纠正措施后, 填入简短执行作业和生效日期。
• 纠正后的RPN
纠正措施实施后, 填入简短执行作业和生效日期。频度、严重度和不易探测度的等级结果填入, 进一步的措施指要重复(19)~(21)项之步骤即可
第二篇:持续改进计划
持续改进计划
为了加强实验室的规范管理,持续提高实验室检验质量,现有如下持续改进计划:
一、购置设备:为检验科增添一些安全防护设施,如酶标仪、生物安全柜等。
二、加强做好室内质控工作:由于经验不足,室内质控做得不够到位,以后在每年年底就必须做好下的质控品购置计划,并一次性购入至少半年的相同批号质控品,每天都必须随标本检测,发现失控项目按失控处理程序及时处理,每月结束都须将数据收集并由项目负责人划好质控图交科主任审核后写好质控小结并存档。
三、人员编制不足且相应级别的技术人员未达到要求,请求相关领导解决实际问题。增加检验科工作人员,招聘一名具有主管技师职称的检验人员来弥补实验人员的不足。
四、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质量管理小组已制订好质量管理计划,按层次建立起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各检验项目的SOP文件,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
五、积极参加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及各种学习培训:实验室在做好室内质控的基础上以后每年都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的室内质评,进一步提高我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篇:持续改进计划
原材料仓库管理规定
版本号:1.0 DKJC/GD-003 1 目的
保证按质按量按时供应生产所需物资,合理储备和节约使用物资,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保证物资质量,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工作程序 2.1 物资验收
2.1.1仓库管理员需凭税务认可的正式发票、购货合同进行验收,必须清点材料数量、金额、规格型
号是否与发票、合同相符。
2.1.2材料验收应由相关部门参与,即原料、设备备件、包装材料质量要求严格的材料必须由质量技术管理部门或设备管理部门检验后才能开具验收单,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材料由申请人确认后就可验收入库;在验收中发现数量、质量和单据不符等情况,应报告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及时处理。2.1.3验收单一式三联,第一联存根联,第二联财务记帐联,第三联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凭第二联作为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报销挂帐的依据,材料管理员凭第一联登记台帐,月末编制材料收发存表。
2.1.4材料已入库而发票未到的主要材料,材料管理员月底需进行估价验收,开具估价验收单。
2.2 物资领用
2.2.1 领料员根据生产需要填写领料单,经部门负责人签字核准后,才可到仓库领料。2.2.2仓库管理员应按“先进先出”原则发料,避免材料存放时间过长而造成质量损失。2.2.3领料单需正确填写,领用单位、用途、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必须填写清楚。2.2.4领料单一式三联,第一联存根联,第二联财务记帐联,第三联领料部门;材料管理员凭第一联登记材料台帐,月末编制收发存表,财务部凭第二联稽核材料报表,编制材料分配表。
2.2.5报表及相关原始单据应25-26日报送财务部。
2.3 物资保管
2.3.1材料验收后应根据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体积大小、包装等情况按不同要求分区分内存放;做到便于发放、检验、盘点,防水、防潮、防腐、防锈、防尘等。
2.3.2物料管理应做到“四号定位、立牌立卡”。即按序号、架号、层号、位号对物资统一编号,并与帐页上的编号接口;对各内类物资建立料牌和卡片。
2.3.3仓库管理员必须做好材料明细台帐,及时掌握和反映库存情况,随时向管理部门提供库存信
息,并协助采购人员制定合理库存。
2.3.4仓库应配备相应的防火、防盗器材,保证物资安全完整。
2.4 清仓盘点 2.4.1仓库管理员应不定期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抽查,对材料的数量、质量进行检查,防止材料的积压与毁损造成浪费,及时进行清理或办理报废手续,做到“材料清、规格清、品种清”,“帐、卡、物”
三一致。
2.4.2仓库管理员应在每月25日对库存材料进行实盘,编制材料收发存表,将帐面数与实盘数进行
核对,说明盈亏原因。
2.4.3 仓库管理员应对盘点结果的准确性负责,并在25~26日间将盘点报表报财务部。
附:收料单
领料单 盘点表 收发存表
第四篇: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金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主任及各科科主任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院感办等为医院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订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务科等职能部门职责(1)医务科等质量控制部门接受主管业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业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挂钩。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中级以上职称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完成)。(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血电解、胸片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结、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结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第五篇:HSE持续改进计划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
(2008年7月4日)
一、HSE体系
所谓HSE管理体系是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的简称。这种管理体系以行为科学、系统论为指导,以人为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时时处处把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而对安全和环境的管理,则认为不应满足于对生产事故的事后处理和污染物的末端治理,而应着眼于预防,防范生产事故和破坏环境事故的发生,推行“清洁生产”,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一)HSE管理体系的由来 1.控制事故发生的需要
中世纪后,人类生产从畜牧农耕业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转移,开始发生人为生产事故。随着工业社会不断发展,生产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矿山塌陷、瓦斯爆炸、锅炉爆炸、机械伤害等工业事故不断发生。
国际上的几次重大事故以血的教训推动了安全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发展。1988年6月6日,在欧洲北海英国大陆架发生了帕波尔·阿尔法平台事故,167人死亡,这是海上作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伤亡事故。英国政府组织了由卡伦爵士率领的官方调查,历时两年形成的调查报告和106条建议,不仅对管理体制基本做法有了重新认识,促进了新的海上安全法规的制定,还启动了以目标管理为目的的法规研究。
1990年英国能源部要求石油作业公司依据安全评估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做安全CASE。英荷壳牌公司首先制定出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SMS),并在壳牌集团公司范围内实施海上作业“安全CASE”程序。由于对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的管理在原则和效果上彼此相似,在实际过程中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很自然地把H、S、E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
1991年壳牌公司委员会颁布健康、安全、与环境(HSE)方针指南。同年,在海牙召开第一届油气勘探开发的健康、安全与环境国际会议,HSE这一完整概念逐步为大家所接受。执行HSE管理体系成为石油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
2.借鉴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 军品生产中质量保证的成功经验很快传到民品生产中,继而被其他工业国家所借鉴。英国、加拿大、法国相继发布了自己的质量保证标准。在此基础上,国际标准化组织历时7年正式发布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87,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因此,后来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HSE管理体系都借鉴了ISO9000标准的模式。
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第67技术委员会(ISO/TC67)提出了ISO/CD14690《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草案)。1997年,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同采用ISO/CD14690,制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276-1997。现在经过持续改进现有的标准是《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Q/SY1002-2007)。
(二)HSE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1.HSE管理体系有7个一级要素、26个二级要素。一级要素包括包括领导和承诺、方针和战略目标、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评价和风险管理、规划(策划)、实施和监测、审核和评审。二级要素包括组织结构和职责、管理代表、资源、能力、承包方、信息交流、文件及其控制等26项。
2.HSE管理体系是由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共同构成一种有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联系,它是一个以领导对HSE方针和宏观目标的承诺为核心,以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为支持,以防止事故和降低危害为重点,以持续改进为要求的体系。
3.HSE管理体系的优点是:以人为本,注重健康;HSE各方面统一考虑,全面改进;领导以个人信誉对社会公开承诺;追求零损害、零死亡、零污染目标的思维方式;确定战略目标;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确保目标落实;采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HSE状况是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程序管理,全员参与;预防为主,控制风险(开展风险辨识、评价);建立PDCA循环,保证持续改进;文件化,程序有序,指标、记录齐全,量化考核; 措施具体周密,可操作性强。
4.HSE管理体系文件结构 管理手册:属第一层次文件。程序文件:第二层次文件。依据标准要求形成的文件,主要工作流程的描述。支持性管理文件:第三层次文件。主要来自分公司、气矿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办法、细则等。
HSE作业指导书:包括岗位操作卡,记录形成于工作各项环节中,用以证明管理过程符合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HSE管理的主要作法近年来,重庆气矿认真贯彻落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上级安全工作部署、要求,全面实施HSE体系管理,以安全科学“三要素”为指导,精细管理、强化制度执行、突出过程控制,全面实现了安全管理由“防”到“治”的转变,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安全环保工作取得重组以来最好成绩,全面实现了“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的“三零”目标。
(一)以HSE体系文件为基础,建立实施生产及作业行为受控管理体系近年来,我们以HSE管理体系为基础,逐步建立和实施了生产及作业行为受控管理体系,收到良好效果。
1. HSE体系运行概况
(1)1999年,试行HSE体系;2000年11月,建立了HSE管理体系,并发布了HSE管理体系文件,包括:HSE管理手册、31个程序文件和系列作业文件。
(2)2003年12月,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发布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和22个程序文件。
(3)2006年1月,质量管理体系与HSE管理体系整合,形成QHSE管理体系,并发布了QHSE管理体系文件(第一版),包括:QHSE管理手册、44个程序文件和136个作业指导书。
(4)2007年4月,组织进行了“两书一卡”的编制和审定工作,各基层单位建立“作业指导书+岗位操作卡”的体系C层文件。
(5)2007年10月气矿组织对QHSE管理体系进行了第一次内部审核,共开具了30项不符合报告,提出了79个问题。
(6)2007年12月,分公司委托斯堪佰奥风险公司对气矿QHSE管理体系进行了审核。
(7)2008年3~6月完成新版HSE体系的改版,7~9月组织对新版HSE体系试运工作。
2.新版HSE体系的特点
(1)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全面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一是进一步修改完善体系。历经数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修改,HSE管理体系文件已于去年1月10日发布,1月20日正式实施。今年以来,气矿针对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再次组织对体系文件的实用性、符合性、可操作性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并开展了内部审核,此次修改、完善,进一步提高了HSE管理体系运行效率,使基础管理向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迈进了一大步。二是有效运行体系。按照HSE管理体系要求,组织编制了QHSE管理手册、60个程序文件及9大类共124个作业指导书,对80余个增压类作业指导书进行了内部评审,将124个作业指导书规范转化为3大类42个岗位操作指导卡,特别是根据操作规程编制了《岗位操作卡》,涵盖了生产作业过程的各个环节。同时,在对生产现场基础资料现状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将资料、台帐与HSE管理体系文件所需记录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了台帐标准,既达到了为基层减负又能满足基层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的目的。三是做好体系文件整合换版工作。目前,我矿正按照分公司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对HSE管理体系进行整合、改版,做好体系的持续改进。
(2)本着继承创新的原则,建立和实施生产受控管理体系。去年以来,我们以HSE管理体系为基础,学习借鉴西太“四有工作法”(即: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方案、步步有确认、事后有总结),全面推行生产及作业过程受控管理,规范生产及作业行为。通过在试点单位运行继而全面推广,逐步建立和实施了气矿全方位的生产受控管理体系,对生产及施工作业行为进行全过程控制。生产及作业受控管理由生产作业受控管理、应急处置受控管理、外委维护受控管理、生产运行受控管理等四大类组成,涵盖生产场站操作等14个受控分项目和52个受控子项目的《生产受控记录卡》,通过记录卡将作业区生产作业、检维修作业、外委维护、生产异常情况应急处置、生产分析等行为和信息统一归口到调度室指挥和管理,并建立了一套简单实用的资料台帐,使重要生产作业和信息在实施、传递过程中有序、规范,途径清晰、实效性强,确保生产及作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环节和行为都得到受控管理,实现了“作业风险事前提示、关键环节步步确认、工作过程真实记录、工作质量全程评价”的安全生产全过程受控管理。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有效解决了以往安全环保培训教育效果不佳的问题,改变了以往依靠管理人员、技术干部、操作人员的个人能力、技术素养、历史经验管理保生产的旧模式,从而向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管理转化,促使气矿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迈进了一大步。
(二)强化制度执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强化安全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气矿矿长任主任、矿领导、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HSE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会议,总结、分析、部署安全生产工作。HSE委员会下设6个专业委员会,由矿领导担任专业委员会主任,充分发挥专业管理优势,切实履行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职责。
2.逗硬实施领导干部安全联系制度。近年来,我们全面实施了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安全联系制度,促进机关领导干部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建立了以矿领导、副总师任组长,机关科室44名副科以上中层干部任组员的17个安全生产联系小组,每季度对联系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出具《安全联系述职报告回执单》,年终编制《安全现状评估报告》,对联系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评估、总结。二是将重点管段安全巡查纳入安全联系内容,对联系单位管道保护工作情况进行复查、验收,今年两季度开展安全联系检查34次,联系到位率达100%。三是将气矿安全联系组成员与联系单位安全业绩挂钩考核,联系单位发生事故或员工“三违”行为,安全联系组成员与联系单位同责考核并连带责任记分。
3.严格实行基层单位安全生产述职制度。出台《重庆气矿安全生产述职管理办法》,要求矿属各单位每季度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现状、隐患治理进度、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或改进措施、下步工作安排等内容向气矿进行书面安全生产述职,改变原有各单位领导干部单个述职的模式,提高各单位对安全生产述职的总体性、全面性把握,避免重复述职,提高工作时效。
4.全员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落实全员安全责任制。一是专题行文对2008年《安全环保责任书》签订工作进行了部署,按照员工岗位工作特点,分三个类别层次编制了七类员工安全环保责任书模板,对签订工作进行了规范,将安全指标层层进行了分解。责任书共包括责任人、责任指标、责任追究、奖励等四项内容,按照“一岗双责”,突出了责任细化、问责明确、奖惩并重、以人为本等四大特点。2008年,气矿全员签订了《安全环保责任书》,签订率达100%。二是加大对《安全环保责任书》的宣贯力度,通过对《责任书》进行宣讲、抽查、抽问,使员工明白了安全生产工作奋斗目标和工作方向,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层层分解落实,安全压力层层传递不衰减。三是将《安全环保责任书》责任追究条款与考核细则挂钩,将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全过程按单位属性编制9类过程考核细则,严考核、硬兑现。
5.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合同管理。气矿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与承包商实施的建设项目全部签订了安全合同,明确甲、乙双方的安全责任、权利、义务,并在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中严格执行。今年一季度,签订施工项目安全合同120份,签订附有安全条款的工程设计合同211份,签订率达100%。同时,所有建设项目严格按照“三同时”要求进行了安全预评价、安全生产设施设计审查、验收评价及审查等。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有效地规范了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生产一线,更贴近生产实际,在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上能有更多地思考,能及时发现现场工作与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和漏洞,纠正违章和完善安全措施,有效减少和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有效利用载体,持续开展“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
2006年至今,气矿已连续三年在全矿范围内深入开展以“强三基、反三违、严达标、除隐患”为主题的“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成立了以矿领导任组长、气矿HSE委员会委员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化开展井控安全、危险化学品、施工作业现场、油气管道违法占压、交通等五个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重点开展了两项基础工作。
1.“可视化”提示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特别是2007年以来,气矿丰富了“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的内容,大力开展“五型”班组(即:学习型、节约型、安全型、清洁型、和谐型)建设,将集气总站作为气矿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试点井站,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大型标准化集输场站,核心是实施安全工作“可视化”:一是将生产现场的关键技术参数,可能存在的风险、暴露的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置措施、安全温馨提示等,以直观的、可视化的图形图表、警示标识显示出来,特别是对阀门开关、工艺流程、待处理的安全隐患,使用夜间可视标识,做到在夜间也有明确的安全标示,并增设安全巡检语音提示钟、站场安全门旁空气呼吸器,从视觉上提醒员工规范安全行为。二是在井站内专门设立安全教育培训室,将站内工艺设备、安全须知等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制作上墙,并拍摄成视频短片让入站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站内的基本情况。目前,气矿正着力于在全矿25个特类井站全面推行井站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
实现站场安全“可视化”管理,从安全生产三要素——“人”的角度出发,以显眼、动态的视听标识刺激人的视觉、听觉神经,改变以往人为说教、被动接受的传统方式,让安全提示变为一种自动接收的讯息,时刻提醒员工规范安全行为,避免误操作,确保有效快捷处置突发事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2.严格管理把握物的安全状态。重点是严把特种设备运行关,杜绝设备带“病”运行。一是加强压力容器清理建档。对全矿1713台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和资料进行了清理归档,健全技术档案和台帐。二是加强压力容器的注册登记工作。通过与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积极联系,气矿各类压力容器1713台均已办理注册登记和使用许可证,在
用压力容器注册登记取证率达到了100%。三是加强在用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气矿严格清理每年检定到期的压力容器,监督和指导各压力容器管理单位,及时进行到期压力容器的检定工作,坚决禁止超期服役或检定不合格压力容器投运的情况发生。四是加强监控确保压力容器运行安全。进一步加强了对压力容器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压力容器运行安全。每年均要投入专项资金,对在用的1000余只安全阀、400余台空气呼吸器、100余只空呼气瓶进行检验,坚决杜绝设备带“病”运行,牢牢把握“物”的安全状态,确保安全生产。
(四)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狠抓全方位“三违”记分管理 1.大力宣贯“六条禁令”。在气矿2008年一季度HSE委员会暨扩大会议上,气矿HSE委员、各单位党政领导共69人集中学习了集团公司反违章“六条禁令”,同时,以《关于严格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的通知》(重矿质安环〔2008〕17号)下发各单位,对贯彻执行“六条禁令”提出了五项具体要求。积极宣传、严肃查处、严格管理、严格执行,确保“六条禁令”在全矿员工中深入人心。
2.逗硬实施“三违”记分管理。通过几年来的摸索与实践,2007年,气矿重新修订出台了《重庆气矿“三违”行为及责任记分处罚细则》,将员工习惯性“三违”行为、33种施工作业违章行为、10种物资采购违章行为纳入“三违”记分考核体系,实施“违章记分、责任连带、终身在案、满分出局”,严肃整治员工及承包商“三违”行为。特别是在承包商安全管理上,严把承包商资质关、业绩关、素质关、监理关、现场管理关,将承包商的“三违”行为也一并纳入“三违”记分考核体系,对承包商违章记分达到一定分值时,将违章行为及记分记录一并抄报上级主管部门,情节严重者,取消其在气矿的招投标资格,严肃整治承包商的违章行为。今年,气矿将承包商安全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规定凡进入气矿准入范围的承包商必须经气矿安全知识培训合格取证。目前,已对96家承包商、298名法人代表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
同时,在气矿主页上建立“三违”动态分析系统,不管是气矿员工还是承包商,“三违”行为一经查处,一律予以网上通报,决不姑息迁就,并对“三违”行为进行动态分析,找出共性及个性问题,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实现了气矿生产经营全方位反“三违”管理。去年以来,矿级共查处员工“三违”行为24起,“三违”记分46人次共70分,经济处罚7000元,查处13家承包商责任事件17起,责任记分68分。
3.创新安全监督检查模式。为认真执行《重庆气矿“三违”行为及责任记分处罚细则(试行)》,气矿按照钻井、钻前、试修、地面建设、大修作业等15个专业特点分类制定了《HSE检查表》,实现了检查、处罚文本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充实发挥HSE监督检查职能,提高执行力。一季度,开展矿级HSE专项督查6次,检查采输气生产场站30余站次,新、改、扩建项目6个,查出问题63个,目前均已落实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落实,有效确保了施工作业现场监督派驻率、隐患整改督促率、危险源控制率、险情识别(评估)率达
100%。特别是在施工作业高峰期、用气高峰期及节假日期间,更是加大了HSE现场监督检查频率,切实坚持做到“监管沉底、惩培结合”,确保“监督在关键时期、关键地点、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使气矿反“三违”工作执行有力,监督到位,有效制止和降低了气矿员工和承包商发生“三违”行为的频率,对减少和控制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和业务水平
1.“五清楚”达标活动蓬勃开展。去年以来,我们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五清楚”(即:清楚本岗位职责、清楚本岗位操作程序、清楚身边的危险源、清楚身边的隐患及控制措施、清楚应急预案)达标考核,结合“一岗双责”特点,将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安全防护器材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等员工应知应会知识作为“五清楚”达标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通过随机抽查,全矿员工“五清楚”达标知识考核合格率达97.8%,对于考核不达标者必须再次进行学习,直至考试合格为止,切实实现了“所写即所做、所做即所学、所学即所考”的新型培训模式,有效解决了以往安全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
2.加强未遂事件分析,提高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要将事故、事件资源作为宝贵财富来借鉴、学习”的观点,鼓励各单位上报未遂事件案例,不论情节轻重、影响大小,对所有未遂事件均采取“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分析、及时整改”的原则,组织员工开展事故案例分析、培训、教育,引导员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07年底,气矿收集了71起质量、施工、交通安全等五类未遂事件,整理后形成《重庆气矿典型未遂事件(事故)案例分析汇编》下发到气矿每位员工。
3.努力创建安全培训长效机制。目前,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了员工安全培训的长效机制,建立了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制度,制定了员工教育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通过采取脱产与不脱产、内部培训与委托培训、请进来与走出去、经验交流与学术研讨等方式,有步骤、有重点,对广大员工分层次分期分批进行培训教育。并根据岗位特征,分步骤、有重点地举办了安全管理人员咨质培训。气矿现有38人取得《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业资格证》,18人取得《重庆市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业资格证》,85人取得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2413人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4.特色活动将安全教育纵深推进。长期以来,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劳动竞赛和安全管理特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载体,诸如开展HSE论文征文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劳动竞赛、“百日交通安全”等,营造了安全生产全员参与的氛围和工作平台。
(六)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气矿结合天然气生产的特点,已基本建成了矿、作业区(运销部)、生产班组三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现有矿级应急救援总体预案1个、专项预案6个、作业区级11个、一
(二)类生产场站级65个,建立并投入使用应急抢险室
13个,储备空气呼吸器、气体检测仪等器材456具(件),整合了各单位应急物资资源,逐步建立了以应急抢险中心为主导的气矿应急体系。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我们重点加大对天然气生产设施周边群众的安全教育力度,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逃生、自救等安全基本知识告知当地民众,并建立安全培训记录及相关台帐。特别是加强了高含硫气井投产的应急管理工作,对于高含硫气井的投产,编制了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送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井站500m~1公里范围内的周边民众进行了预防硫化氢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教育,并与政府联合开展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使高含硫气井周边民众及当地政府消除了恐惧心理。加强了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将各级应急预案纳入地方应急救援体系,政企互动,明确职责,做到应急救援接口清楚,信息渠道清晰流畅。同时,我们还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对预案的实效性进行后评估,并做到持续改进。5月20日,我们就组织开展了一次矿机关员工办公场所应急处置技能知识培训,26个科室、部门60余名员工参加了此次培训。
通过以上措施,我矿成功应对了今年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导致生产设备冰堵、管线受第三方破坏等多次险情,充分验证了气矿应急预案体系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高效性。
(七)强化安全环保隐患治理和管道保护工作,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一是加大事故隐患治理力度,确保隐患整治率达100%。按照分公司安全环保隐患三年整治完成计划安排,结合国务院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求,首先明确了各单位和科室的分工与职责;其次各单位和项目部相应成立了由单位(部门)第一责任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再其次是制定了隐患治理实施方案,落实了整治责任人,排出了治理时间进度大表。分公司06~08年三年治理中,重庆气矿共计划安全环保隐患项目51项,计划消除隐患698个;06~07年气矿已对45项安全环保隐患进行了整治,列资2.961亿元,消除隐患513个,治理完成率为73%。08年将对三年规划中剩余的185处隐患进行整治,确保隐患整治率达100%。
二是加大管道保护力度。我们致力于管道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积极推行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管道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做法是: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机制。我们建立健全基础资料台帐,建立了管道保护工工作质量标准,把管道保护同矿领导、机关科室长和各单位领导、股室长、技术干部的业绩挂钩,实行联系督查制度,并相继建立了以《管道管理办法》、《管线清管管理制度》、《巡逻工管理制度》、《天然气管道违章建筑拆除管理办法》等为主体的管道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管道本质安全。气矿在搞好原料气干气输送,从根本上减缓管道腐蚀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管道腐蚀检测、壁厚检测等工作,根据检测结果对管道进行补强、绝缘层修复、换管等,2007年,对19段410余公里管道进行了智能检测。并对管道开展风险评价,通过管网测绘与现场相结合,对管道周边居民、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等情况进行摸排,根据摸排状况,对管道进行分段打分、评估,确定管段重点监控区域;同时,通过为巡管人员配备
GPS定位仪,确保巡管到位率达100%。加强地企联动,推动地企共同管理。气矿两级单位分别与属地政府建立了定期联席会制度,及时向地方政府报送了管道各项基础资料和隐患情况;各级政府部门也为管道保护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宽松的环境,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正确的指导,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城镇建设和住宅建设规划时一并考虑天然气管道现状,推动了管道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对违章建筑实施挂牌督办、地企联合拆除、与当事人直接协商拆除等办法,有效降低了违章建筑数量,杜绝因管道隐患引发事故,促进管道本质安全。
(八)突出抓好以井控为中心的钻、试井安全工作
一是加强井控安全组织领导。气矿成立了由主管勘探、钻井、试修工作的副矿长任组长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了上岗知识培训。二是从源头抓好井控安全。从地质勘探开始,全程参与现场井位勘定、新井选址等关键环节,确保500m范围内无学校、医院、油库和人口密集区,做到井控安全生产心中有数。三是加强钻井、试修设计审查把关,多次邀请技术专家审查把关,针对不同井况,优化钻井技术措施,优化技术方案,强化安全措施,从设计源头最大限度地减少井控安全风险。四是把握钻井过程关键环节控制。编制了《钻井工程管理办法》、《试修工程管理办法》和关键环节HSE检查表,对井控设备、压井液、放喷管线等重要环节进行严格检查。钻井工程坚持钻开气层前井控现场验收、批准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整改完成后才下达钻开气层批准书,钻井队获得钻开气层批准书后方能进行气层钻进;试修作业坚持开工前检查验收制度,对井控设备、压井液、放喷管线等重要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对施工准备中存在的问题要求修井队及时整改,验收合格才能开工。五是聘请井控巡视员24小时现场督查,切实做好钻井过程井控安全监管,保证钻井施工安全。
重庆气矿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在HSE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单位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气矿各单位(部门)的全面参与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同时,天然气生产、特别是“三高”气田开发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依然存在,这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将严格按照地方政府、分公司安全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严、细、实”为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安全工作力度,为气矿实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谐发展和73亿生产任务奠定基础,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好、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