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3 17:1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审理制度》。

第一篇: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审理制度

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审理工作规则》、《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规定》、《湖南省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吉首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案件查审理制度》。

一、我局成立案件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本部门立案查处的案件进行集体审议。案件审理委员会设5至

7名委员,其中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各1名,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局长和分管副局长担任,委员由局班子成员及有关股室队负责人担任。

二、对需要立案查处的案件、在案件调查结束后,由案件承办机构提拱对案件的处理意见,案件的全部材料报送案件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进行初步审核,然后提交案件审理委员会进行集体会议。

三、案审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在接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对案件进行初步审核;对案件材料齐全的立即提交审委会进行集体审议,材料不全的退回承办单位补齐。

四、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案件实行会议制度。对于行政相对人较重行政处罚、属于听证范围的案件,应当由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参加集体审议;对其他立案查处的案件,可以由三人以上委员参加集体审议。

五、案件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将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审议的处理意见告知行政相对人,听取其陈述和申辩意见;对依法属于听证范围的,同时告知行政相对人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六、审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后或者听证结束后的三日内,将相关材料报案件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审核;必要时可以再次召集审委会会议进行审议。

七、技术监督部门负责人对审委会提出的处理意见进行审核,签发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其他行政处理决定。

八、案件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应当组织案件承办机构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有关的行政处理决定书、并严格履行执法文书交接核准手续。

第二篇: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听证制度

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听证制度

为保证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正确、及时地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听证的权利,根据《行政处罚法》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听政工作规则》制定本制度。

一、审委会办公室负责听证的具体组织工作。

二、我局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之一的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行政相

对人是否要求听征,应当记录在案。

1、责令停产停业的;

2、吊销生产许可证、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或者计量器具修理许可证的;

3、较大数额罚款的(公民1000元以上,法人组织10000以上)。

三、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行政相对人申请听证的书面材料15日内组织听证;审委会办公室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行政相对人。

四、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听证公开举行。

五、审委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担任听证主持人;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六、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检无误签字或者盖章。

第三篇: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督办制度

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督办制度

为加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案件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根据《行政处罚法》和《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现场案件限当日调查完毕,三日内结案归档。

二、经案审会审理决定的案件,限七日内执行完毕,执行完毕后,限三日内结案归档。

三、案件承办单位在办理执行案件时,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期限时,必须说明理由,报局长签批后,方可延长。

四、无特殊情况,超过期限的案件,由分管局长或办公室向承办单位发出《个案督办通知书》,承办单位必须按督办要求迅速办结上报,如不能按督办要求办理,给工作造成损失的,要追究承办单位负责人和承办人员的责任,同时将案件调出,由局长办公会议研究,交办公室重新指定专人办理。

五、提交办公室初审的案件,有需要补证的,承办单位必须在三日内补齐证据。

六、局办公室要加大对重大案件及涉外案件和上级交办案件的监督检查力度。有权对案件办理的全过程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和个案督办,有权调阅被督办的案件材料,并向局行政执法领导小组报告情况,通报信息,提出意见。

七、案件承办单位必须无条件的接受局办公室的监督、咨询和指导,及时回报案件办理结果,真实提供案件办理情况。

八、《个案督办通知书》由办公室负责填写,局长签批。

第四篇:征地行政案件审理难之问题探究

征地行政案件审理难之问题探究

1、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和方式设定不科学、功能性补偿缺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对失地人员计划性安置已不存在,但是,以土地平均产值的补偿标准几十年没有改变,明显偏低。以有限货币补偿方式不能体现土地的实际价值,也不能弥补失地人员的功能性损失。

2、征地拆迁法律制度的立法缺失。

现行征地拆迁法律制度存在着许多法律空白和漏洞,主要是,对为公共利益的征地前提条件规定过于原则。对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人的财产保护存在立法漏洞。对征地补偿的程序性规范没有建立。导致行政机关征地拆迁行为缺乏程序性制约,自由裁量余地过大,也导致法院的司法审查无据可依。

3、征地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标准不统一。

对征地行政行为的可诉标准不统一,难以立案。另外,针对同一类型具体行政行为,各地政府的操作模式不同,法院审查标准难以统一。

第五篇:郸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具体办理规定

郸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具体办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局行政案件办理程序,提高办案效率,保证办案质量,促进依法行政,根据《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审理工作规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我局各单位办理行政案件,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案件是指由局属各单位,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计量、标准化、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

第四条 办理案件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准确,程序合法,公平公正。

第五条 行政案件承办人员、案件审理人员等知情人,应对案情保密。办理案件实行回避制度,案件承办人员、审理人员和主管领导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章 受理与立案

第六条 案件实行汇报优先办理原则,即谁先汇报谁先办理。

第七条局属各单位在监督管理中,对违反计量、标准化、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按照《技术监督行政案件现场处罚规定》现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现场处罚案件,承办单位两日内须将处理结果向单位负责人书面或口头汇报,有单位负责人把关。承办单位未按规定程序汇报的,局法规股负责将案卷材料、罚没等收回。经审核后确需立案的,由局指定其他单位办理。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立案:

(一)在监督管理中发现认为需要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现场处罚的案件除外);

(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报,经初步核查,认为需要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

(三)有关部门移送并认为需要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

(四)县政府或者上级部门交办的;

(五)其他需要立案的。

第九条 需要立案办理的案件,承办人员应当填写《立案件审批表》,经主管局长批准后立案。

第十条 我局成立举报、投诉中心(设在稽查队办公室),负责受理举报、投诉。接受举报、投诉的工作人员对于口头举报、投诉应做好记录;对于书面举报、投诉,应做好接收登记。按照职责分工由举报、投诉中心及时将有关材料送交主管领导,由主管领导批准,再将有关材料交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应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核查并决定是否申请立案。

第三章 调查取证

第十一条 经批准立案后承办人要及时对案件进行全面调查取证。承办单位只负责调查取证,不对案件作出处理;若擅自处理案件,法规股负责将案卷材料、罚没等收回,由局指定其他单位办理。

第十二条 调查取证应全面、客观、真实。妥善登记保存与案件有关的帐册、实物、标识等物证,并采取录音、录像、摄影等手段保留证据。应做好行政相对人的签章押印、复制物与原物的核对、无利害关系第三人作为证人的签章押印等证据确认工作,确保证据的效力。

第十三条 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采取登记保存、封存、扣押等强制措施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期限,期限届满5日前向主管局长报告是否延长。需要延长封存、扣押期限的,由主管局长批准,并依法将延长封存、扣押期限的决定书面告知行政相对人。

第四章 审理

第十四条 案件实行审理制度,案件审理委员会负责对立案案件进行审议,审委会办公室具体办理。案件调查终结后,承办单位应根据案件事实、证据、适用法律、自由裁量权、处罚幅度等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将全部案件材料提交审委会审查;行政相对人提出并且符合听证范围条件的案件,由审委会成员集体参加审议。

第十五条 对案件材料齐全的,审委会办公室做出案件审理笔录;需要补充调查取证的应将材料退回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应及时补充调查取证。

第十六条 承办单位应及时将审委会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内容(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行政相对人,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属于听证范围的,应同时告知行政相对人享有听证的权利。

第十七条 承办单位对行政相对人陈述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审委会办公室应提出复核意见。有关事实、理由依法成立的,审委会需重新审理或予以采纳。第十八条审委会办公室对行政相对人逾期未提出事实、理由、依据或提出后审委会未予采纳的,按照审委会审理意见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经主管局长审核签发后由承办单位送达行政相对人。

第五章 执行与结案

第十九条 行政处罚决定一经作出,不得任意改变。确有法定事由需改变行政处罚决定内容的,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更改。

第二十条 案件承办单位应督促行政相对人及时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承办单位提请法制机构负责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 凡立案的案件办理终结后均应书写《结案报告》。需移交公安机关或其他部门处理的,应及时移交并办理移交手续。

第二十二条 办案过程中形成的材料,承办单位应当在结案后十日内立卷归档,转存法制股。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由郸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郸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下载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案件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